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特征分析_教学设计论纲

学生特征分析_教学设计论纲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特征分析_教学设计论纲第四章 课堂教学主体分析与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教师来说,较为深入地了解自身和所面对的学生的基本特征、个性特点及角色定位,并知道些基本的分析方法,这些都是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所具有的这些角色特征,一是表明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有的角色定位,二来也反映出学生这一角色所共有的特性。

学生特征分析_教学设计论纲

第四章 课堂教学主体分析与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课堂教学设计者,教师倘若需要设计一堂出彩的课堂教学,少不了要对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自身与学生,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与把握。对于教师来说,较为深入地了解自身和所面对的学生的基本特征、个性特点及角色定位,并知道些基本的分析方法,这些都是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此外,掌握这些对于如何建立与改善课堂师生互动都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章将对学生的特征分析与角色定位、教师自身的特征分析与角色定位展开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教师学会如何建立与改善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第一节 学生特征分析及其角色定位

面对班上坐着的五六十号学生,作为他们的老师,你真的了解他们吗?你知道他们共同的一些特征是什么吗?他们每个人各自的个体差异你又知道多少呢?在教学活动中,他们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角色定位,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不管你是否有思索过这些问题,或者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已有所了解。在这一节里,本书将围绕这些问题为你详细系统地展开论述。

一、学生特征分析(www.guayunfan.com)

(一)一般特征分析———寻找学生的群体共性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需要面对的是一群学生,而不是单个的个体。作为一个群体,学生有其共同的群体特点与共性。作为教师,当面对这样一帮学生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群体的共性特征。归结起来,学生的群体共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特征

学生作为一名学习者,作为教学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有其作为学生这一角色的特征和角色定位(这点后面有讨论)。作为在校学生,这一角色的特征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1]

(1)学生是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群体。在校学生,学习的知识通常是以书本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则是通过总结前人实践中的认识成果(即概括化的经验)并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

(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在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他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体现在:学生具有独立性、选择性、自我调控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行为作出有意识的选择和自我调控。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发现乃至创造新的事物。

(3)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首先,学生有学习知识与技能发展自己的需求与愿望;其次,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自身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断向上发展的潜力与趋势,呈现出发展性的特点。

学生所具有的这些角色特征,一是表明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有的角色定位,二来也反映出学生这一角色所共有的特性。这些特性,要求教师们必须正确地给学生和自己的角色定好位(这点在后面第二节里有详细论述)。同时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即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主体性的人。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也要时刻注意到这一点。

2.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性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发展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或者一般特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2]

(1)顺序性和阶段性。顺序性是指学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顺序,并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发展顺序。阶段性特征是指学生的身心发展随着年龄段的变化呈现出各自年龄段所具有的典型特征(这点后面会有详细的论述)。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在连续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注意遵循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渐进的顺序,同时注意阶段与阶段之间包括教学内容层次的配合与衔接。

(2)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是指处于同一教育教学环境下的同一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大体是相同或相似的,这点在同一班级内的学生更是如此。可变性则是指在不同教育教学环境及不同社会环境、社会时代下的学生,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其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可变性反映出时代、地域等不同的社会外在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当前,即使是身处同一班级的学生,其各自所面对的环境也是存在差异的,各自的发展也随社会外在环境的变化表现出可变性。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中,教师既要注意保持一定时期内教学内容、方法的稳定性,又要注意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地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3)不均衡性。不均衡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是不一样的。二是即使在同一个发展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力各有自己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并抓住这个关键期大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往往能有不错的效果。不均衡性在表明学生的发展有关键期的同时,也暗示着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学生是否处于某一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并且抓好这个关键期促进学生快速发展。

(4)个别差异性与整体性。个别差异性含义有两种:一是指每一个个体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其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发展速度、质量都有所差异;二是即使在同一过程,个体发展的速度、质量都一样,但是其发展的方面也有所不同。比如四年级的学生,有的擅长数学,有的擅长语文。整体性则指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的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同时使整个身心都获得发展,而不是单方面的投入、单方面的发展。个别差异性凸显了个性、天赋等方面的差异,而整体性则表明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整体参与整体都需发展的过程。这两个特征暗示着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既要注意到针对学生个体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又要注意促进学生全面整体(包括认知、情感、方法等多方面)的发展。

3.学生一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学生的一般发展,即学生认知、个性与社会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学年段有着阶段性的典型特征。通常,小学、初中、高中是学生要经历的三个依次递进的学年段。学生在这三个不同的学年段里,其一般的发展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递进关系。然而各个方面各有其典型特征,具体表现在:

(1)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呵护。

从思维认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开始以具体形象为主,然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得以初步发展。低年级学生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高年级逐步学会区别概念中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离不开直接和感性的经验。[3]一般认为四年级(10~11岁)是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特点,提醒教师教学时要注意以具体形式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社会化与个性化方面:学生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社会化及个性化水平不断提高,个性发展的进程与全面性较为均衡。一般,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个性的发展较慢,表现为性格发展的平衡期;四年级至六年级发展较快,表现为快速发展时期,其中六年级为性格发展的关键期。[4]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方面:这一阶段的学生这方面的特征集中表现为勤奋感与自卑感的矛盾。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获得较快发展,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和批评性都有较大提高。另一方面,学生意志比较薄弱,抗诱惑力差,需要外控性的激发、辅导和教导。在价值观上,此阶段学生价值观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具有泛化的特征,呈现出模糊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等特点。

(2)初中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各个方面继续发展,但也呈现出多种特征的混合,这较为充分地反映出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发展处于一个过渡期,具有过渡性的整体特征。

思维认知方面: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学生能借助假设进行思维,学生的思维呈现出预计性、形式化等特点。思维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监控能力明显化。但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多为经验型,需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当然,学生的辩证思维初现端倪,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得到增强。

社会化与个性化方面:在社会化发展上往往显示出某种不和谐性,具体表现为:[5]①认同性与批判性的矛盾,对社会与他人表现出认同的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批判与对抗。②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既不愿顺从成人的意见,同时在情感与生活上又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③闭锁性和开放性,内心自我封闭,又感到孤独,渴望人关心和理解。在个性发展上,则具有不均衡和断裂性特点。一方面,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进程不一,不同年龄发展的速度也不一而同,呈现出不均衡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学生个性发展与童年个性发展在进程上存在一定断裂,连续性不强,呈现出断裂性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更为明确,并获得飞跃性的发展。在知、情、意、行四方面,学生的意志行为日益增多,抗诱惑力日益增强。在情感上,同一性、勤奋感为其发展的主要方面,学生感情丰富,爱冲动与幻想。价值观上,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加明确,并走向分化,呈现出矛盾性和不稳定性。

(3)高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学生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心智与情感等方面逐渐接近成人。

思维认知方面: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继续发展,并由原来的经验型逐步转变为理论型,学生能够用理论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此外,学生基本上可以掌握辩证思维。学生的心理结构基本形成,有较为坚强的意志和相对完整的自我概念。

社会性和个性方面:学生的认同感稳定地增强,人际交往范围扩大,朋友明显增多,并且乐于与异性交往,与父母、教师的关系日益走向和谐、融洽。此外,学生个性发展的总体速度快,初步形成个性框架,各方面发展相对均衡。这一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第一次整合阶段。

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独立性、自主性为这一阶段学生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高层自我调控在学生的行为控制中占主导地位。学生的意志行为变得越来越多,追求真善美的东西,初步确立基本的价值观,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价值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较系统的人生观和相对稳定的人生理想。此外,学生的价值观凸显出个性特点,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尚未定型。

4.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生新特征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学生处在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爆棚的社会。信息的开放同时也使学生处于各种诱惑之中,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对现在中小学的冲击是全面性的。当前的中小学生受时代特点的影响,其表现出的新特征有[6]:

1)生理提前成熟。物质的丰裕首先使得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要早熟于旧时代。同时,学生生理的提前成熟更表现为性生理、性意识的成熟提前。

2)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

3)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这表现为现在的学生主体个性与主体意识增强,同时学生也更加自我。

5)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迷恋电视网络、吸烟酗酒、人际关系困扰、早恋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二)学生个体差异性分析

在了解了学生这一 体一些基本的共性特征后,对于班级上的全体学生我们就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然而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施教,必须了解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性,这就涉及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分析。对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分析,并不是单指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还有必要对学生的初始能力和准备状态进行必要的分析,除开这些外,涉及学生个体背后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分析也是必要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性的差异分析

个性也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7]它包括性格、气质和活动倾向等多个方面。在分析学生个性的差异时,一般地,我们需要分析与学生学习有重大关联的性格与气质、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差异。

(1)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一般地,我们所说的外向与内向之分就属于性格差异的分类。外向型(即外倾型)的学生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对外界事物比较关心与感兴趣,一般具有开朗、热情、活泼、善于交际等特点。内向型(即内倾型)的学生则恰恰相反,对外界事物很少关心也不感兴趣,反应迟缓、沉静、孤僻、不善交际。除此内外向之分外,学生的性格还可以按心理机能分为理智型、情绪性、意志型,按独立与顺从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8]

(2)气质差异。气质类型是与生俱来的,不同性格本身具有可塑性,因此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但气质则伴随人的一生,很少能发生改变。一般,我们将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①胆汁型的学生通常体内胆汁较多,所以做事冲动、有干劲、爆发力强。典型如张飞。这类学生较为适合从事体育和演讲性项目。②多血质的学生,其特点是变通能力强、交际广泛、适应能力出色。这类学生能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胆汁质与多血质都属活泼型。③黏液质的学生为较为稳重、思维较慢,但是持久力耐力强,性格波动小。这类学生较为安静、能够承担责任、学习认真,但这类学生比较缺乏灵活性。④抑郁质的学生极为敏感、多愁善感,内心孤独,容易受挫,也经不起挫折的洗礼。这种气质的学生更加渴望教师的关爱,但教师需要把握好关怀的尺度与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气质很少是单纯属于某一种的,而多半是两种或者多种气质类型混合的。如有些学生既活泼善交际,又有耐心和毅力、成熟稳重,这就是多血质与黏液质混合的学生。

(3)自我意识的差异。学生的自我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它一般体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和归因等方面。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与看法是不一样的,如在学习的兴趣方面,有些人爱好数学,有些喜欢语文,有些则不喜欢读书。在个人的业余爱好方面,则更体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如对不同体育运动的偏爱。至于学习的动机方面,有的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受到了外部诱因的影响,有些则是来自对学习本身的热爱。在归因方面,有些学生将失败归于自己的运气不佳,有些则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在对成功的归因上也呈现出同样的差异,有些归因于自己运气好,有些则归因于自己能力强。学生自我意识的差异,体现出的是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基本观念,有些是内隐着的,有些则会外显出来。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做的是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与表现。

2.学生认知的差异

学生认知的差异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差异:

(1)认知水平的差异。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又体现为:学生一般认知能力的差异及起点能力的差异、认知发展水平的快慢高低差异。学生一般认知能力的差异表现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9])的差异、认知策略的差异。有的学生会使用多种认知策略,有的学生则只会使用一种认知策略,这就是学生一般认知能力的差异。学生起点能力的差异,则主要表现为学生具备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方面的差异。[10]同一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学过,有的则没有,有的学了没掌握,有的学了却能触类旁通。这些都是学生起点能力的差异。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快慢高低差异,表现为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速度与质量上的差异,速度上体现为快慢,质量上体现为高低。如我们经常发现同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很快能理解并掌握,有些则需要很长时间,有的还能触类旁通,贯通其他的知识点,有的则不行,这些都是高低快慢差异的表现。

(2)认知方式上的差异。认知方式是指学习着所喜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又被称为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表现为对外在环境的偏好、选择与反映上。如有的学生喜欢在安静的地方读书、背书,有的则在闹市中亦能畅游书海;有的喜欢在白天读书做作业,有的则喜欢在晚上干这些事情。这些都是认知风格的差异。在认知方式的分类上,又可以将学生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沉思型和冲动型。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的区别在于,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多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的学生则恰恰相反,他们的态度和知觉意识易受别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等外来因素的干扰与影响,缺乏自己独立的见解。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的区别在于,前者在解答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错误较少,后者则迅速作出反应,但常常出错。我们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或就说什么,应该是冲动型的认知风格。

3.学生的初始能力和准备状态分析

学生的初始能力是指学生从事特定课程学习时,已具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对学生初始能力的分析,又包括了对预备技能的分析和对目标技能的分析。[11]对预备技能的分析是指了解学生是否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对目标技能的分析则是指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将要进行的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目标技能的分析,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课堂上开始上新课时,对学生预习情况(包括效果、是否有预习)的检查。而对预备技能的分析,则一般表现为课堂上教师正式开始新课传授前的上节课回顾与总结检查,以及穿插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对已学知识与技能的回顾。

准备状态分析则是指学生对接下来要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所持态度和相应准备行为的分析。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对所要学内容的情感态度的准备。即学生对将学内容的兴趣是否浓烈,是否有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意愿和动力,对这方面的内容是感到艰难还是简单,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内容学习中是否会顺利或者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些都是学生对将学内容的情感态度。了解这方面的学生态度与准备,不能凭教师的一厢情愿,而是需要借助询问、测验、检查等方式方法作出判断。至于学生的准备行为,则主要是指是否完成了与将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在中小学中主要表现为,是否完成了上节课的作业,是否掌握了上一节课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否有提前预习这节课将学习的内容。学生准备状态的分析,广义地讲,它还包括对学生整体特征、 体共性、学生个性与认知差异的分析。因为对这些方面的分析都是课堂教学整个过程前应该做的事,这些方面学生的情况与特征,也算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的一个整体的“准备”情况。当然,由于各方面的情况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并不是每一次课堂教学时都需要重新分析的。因此,从狭义的角度讲,并不能算作是学生的准备状态,况且这些方面并不是学生能迅速主动作出改变的。

4.学生其他情况的分析

除了以上方面,学生体现出个体差异外,在性别、身体状况、家庭背景、同伴关系等方面,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对于教师来说,对于这方面的注意,主要是为了把握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外在(当然是围绕学生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下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比如男生一般相对活泼好动,女生相对文静。那么作为教师来讲,对于男生可以发挥他们好动活泼的特点,让他们多动手、多做实验,女生则多给与她们一些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引导她们静静地思考答案。此外,身体状况、家庭背景方面的差异往往会使学生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与发展潜力,教师都需要对此有所了解。

二、学生特征分析方法

对于学生特征的分析并不是只靠教师的个人经验和长时间的观察就能做到的,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方法,有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过程。

1.分析原则

关于学生特征分析的原则有人已经指出,对学生特征的分析应该坚持客观性、发展性、全面性三个原则。[12]此外,对学生特征等情况的分析还应坚持辩证性原则。具体地说,有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学生要秉持客观的原则,尽可能摒弃个人偏见和个人喜好的束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情况作出分析。

(2)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分析的过程中要以发展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情况,要看到学生身上的变化和进步,要随着时间、地点、情境的变化随时对学生作出更加深刻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3)全面性原则,是指对学生的分析要做到全面,首先,是从多个方面(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来分析学生的情况与特征;其次,是要注意分析学生多个方面的发展,如分析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与表现特征;再次,对学生的特征分析要面向所有的学生,不能只是精选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及其设计中是面对所有学生的,所以必须考虑所有学生的特征。

(4)辩证性原则,即坚持两面性地看待、分析学生的情况。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既要看到学生不好的一面,也要试着找到学生好的一面。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2.学生分析的基本过程

对学生情况作出分析,以找寻其特征的过程是一个有条理与层次的完整过程,其大致步骤如图4-1所示。

图4-1 学生分析的基本过程

(1)明确目的。明确目标就是在开始行动前要先确定分析学生的目的是什么,是想找到某个现象背后的原因还是想知道学生原来的基础如何,或是为了改进教学的效果,等等。

(2)确定对象。在明确了目的后,就需要找到要去分析的主体(即分析的对象)。要明确是要针对部分问题学生进行特征分析还是对全部的学生,是想知道学生的一方面还是多方面。

(3)确定维度与方法。在选定了对象后,就要结合分析的目的,确定好要分析这些学生哪些方面的情况,该如何获取这些方面的信息,方法是什么,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

(4)获取信息。在上述准备工作都做足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动手去获取想要获得的信息了。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获得准确、客观、全面的信息。

(5)分析判断。分析判断就是要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相关理论对获得的信息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判断(正误、是否有用)。分析判断是一个初步筛选、抽象、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过程,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6)概括特征。在分析判断得出一些基本的观点、意见后,教师还需要对这些观点、意见进行一定的归纳、分类和整理。这就是概括特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结合以前的一些情况,对学生的特征做一个客观公正的归纳总结。若是发现与自己的预期偏离太大,还需要回头去审视整个分析过程与方法是否合理得当。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的步骤环节并不是完全脱离与割裂的,它们之间除了有一种层次、时间上的递进关系外,更多的时候是相互牵扯着的,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上述过程也只是一个大致的、一般的步骤,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完全需要严格遵循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形作出调整。

3.分析的方法与途径

关于分析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这里并不作具体的阐述,只是简单地列举和说明。

(1)查资料,读著作。学生不管是作为一个 体中的一员还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共同的特征。教师通过查资料、读相关著作,可以系统、科学地了解学生的一些共同特征,并能知道如何分析学生的特征,方法是什么等都能有所了解。

(2)通过学生家长。家长无疑是最了解学生的。对于分析独立的学生个体而言,通过家访、与学生家长电联等方式无疑是深入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与途径。

(3)与学生对话。对话而不是谈话,这里突出的是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平等、开放地与学生交流。要使学生能畅所欲言,敢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

(4)观察。在不同的场合与情境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环境、过程、方法等方面,能掌握学生真实具体的情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注意观察的方式方法。既要做到不窥测学生的隐私,又要学会暗暗的观察,以掌握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和特征。

(5)测验。测验是当前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地分析、评价学生,对于测验的结果分析得过于潦草简单。在分析测验的结果时,需要运用相关的理论方法作出细致的分析判断。

对学生情况分析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列举的并不是全部的。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归纳,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与途径。

三、学生的角色定位

如何给学生的角色定位首先涉及教师如何看待其学生,对教育教学中的学生是如何定性的,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的角色给予定位。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人们对学生天性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主要从道德、行为、发展、发展潜力等方面对学生所作的估计和判断。[13]正确的学生观端正了教师对学生本性和角色特点的认识,对于确定学生的角色,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内容有着重要作用。尽管学生观有多方面的内容,但在关涉到如何给学生准确地定位角色,一个教师应该树立的正确学生观应包含以下三点认识:

(1)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有着不同于成人也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方式。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这种个性还表现在每个学生在自己身心发展的需求方面也是各自不同的,并且也是独特的。认识到学生的独特性意味着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发展,做好作为一名辅助者、引导者的工作,而不应该过分地将自己的意志与期望强加给学生或者侵犯学生该有的自由与空间。

(2)学生既是教学认识的主体,同时也是承担一定权责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认识的主体,即是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承担学习知识技能等各方面身心发展的主体,同时这些方面的发展需要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作为教师来说,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应该做好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主体性的内涵前面已有论述)的工作。同时,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自己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职责义务。作为教师来讲,应该在尊重学生权利的基础上敦促并帮助学生完成应履行的职责义务。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是学习上的主体(学习最终要靠自己完成),也是接受知识上的客体与聆听者、领悟者(大部分知识需要靠老师来传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往往被教师忽视,而成为被动接受的客体。尽管知识的传授需要靠老师来完成,但这绝不意味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更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主体性,一方面要作为客体的知识接受者,接收来自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成为知识接受与领悟的主动者。作为教师来讲,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并帮助学生完成这一任务。

(4)学生是具有发展性、主体性特点的间接经验学习者。关于这点前面部分已有论述(见本节第一部分),此不赘述。

(二)准确地给学生定位角色

在端正了学生观后,准确地给学生的角色进行定位也就呼之欲出,并且明了了起来。针对学生的基本特征与正确学生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的角色定位为合作者、探究者、自主发展者。[14]

1.将学生定位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者

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是需要师生相互配合合作的。将学生定位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者,就是要突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合作配合的关系,而不是老师简单地灌输传授,学生被动地接收和接受的关系。学生是作为合作关系中另一主体而存在的,课堂的教学活动也是在两者密切的配合下开展的。因此这一定位既符合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的要求,也有利于将师生互动的理念贯彻起来。

此外,将学生定位为合作者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除了与教师的合作外,还有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一是有些学习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与配合,如有些实验。二来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合作的精神。

2.将学生定位为探究者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同时也是教育教学中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主体与接受教师传授的客体的统一。这些特征已经表明学生具有探究事物背后原理、概念等知识的潜力和能力,并且也有这个必要。将学生定位为探究者,一是要给予学生以自由的空间和适当的帮助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的任务、目标、方法等,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发现新的东西,乃至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作出新的发明。二是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上或其他方面的困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拓展自己的素质或者解决自身的问题。

3.将学生定位为自主发展者

如前面所述,学生是具有主体性和独特性的教学认识主体。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自主发展的需要与进行自主发展的潜力。事实上,学生的兴趣爱好、气质、天赋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一般要比教师清楚明白。而要实现自己个性方面的发展,离开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意愿和行动是不可能真正做好的。同时,信息社会的到来,也意味着学生能占有的知识与信息越来越多,教师因拥有知识而具有的权威也在不断削弱。所有这些都业已表明,给予学生以较为充分的自由,作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辅助者与促进者,从而使学生能真正的自主发展,刻不容缓。当然,将学生定位为自主发展者,并不是要放任学生完全不管,给予自由也是有限度的,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辅助者与促进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因为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更加清楚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

学生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跟旧时代相比业已发生了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职责、角色的转变。关于这一点,接下来的一节将会为你解答。

第二节 教师特征分析及其角色定位

学习完了上一个章节后,你一定觉得对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知道怎么去了解他们了。然而,你对于自身的特征,对于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的角色是否也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了解呢?你又是否知道在教学活动中一个有效的教师,他应该做些什么,有哪些特征呢?也许你对这些问题已经有所认识,也许你对这些还一无所知,这些都没有关系。本节将围绕着这些问题为你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认识教师及自身的特征

(一)教师作为职业的特征———教师的概念及其作用和特征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教师承担的伟大使命看,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品德示范、宣传咨询等方式起着先导作用;同时还是人才培养与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担,是学生发展的指路人和辅助者。[15]可见,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其责任与使命是多么的重大。作为一名祖国的园丁,要承担起这个伟大的使命与责任,毫无疑问,必须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特征有个基本的了解。那么教师这一职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呢,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对此,通过分析教师这一工作中的各要素,我们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其特征有以下几点:

(1)从工作对象看,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具有多变性、特殊性、发展性等特点。与大多数工作对象不同,教师所面对的是学生,而学生是有自己发展需求和独特性、主体性的个体。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如何也具有多变性。与教师等成年人相比,学生是一个需要关心和爱护的弱势 体,是一个特殊的 体。因此,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主要是通过引导、传授、帮助、示范等方式来使工作对象发生变化,达成目标。

(2)从工作的内容看,教师的工作具有超前性、创造性和育人性。简单地说,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教书育人,通过传授间接的经验、示范引导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发展。教师传授间接经验,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等,并且教师所传授的间接经验也随着时代变化的需要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处在不断地更新之中。因此,这是一个具有超前性的工作。创造性,则表现在教师通过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培育出来的人就像是一个新创造出来的产品,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也能变得有创造性。至于育人性,则是教学工作内容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指向。

(3)从工作的环境看,教师工作的环境具有相对的封闭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学校里,而学校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这种封闭性表现为学校里面的人员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两个 体———学生与教师,并且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往往只需要在学校内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行了,不需要时刻与外在的社会打交道。此外,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学校相对来说都是一个镀了一层膜的净化了的小社会。因此,相对其他工作来说,教师工作环境具有相对的封闭性。

(4)从工作的方式与产生的绩效来看,教师的工作方式具有示范性、向导性和辅助性,其所产生的绩效则具有模糊性和隐形等特点。教师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向学生讲授、讲解间接经验的课堂教学来开展的,是作为一个示范者的榜样来引导学生发展。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把自己置于一个向导者的角色来指引学生发展的方向,并作为学生发展的辅助者给予其帮助。由于教师传授的间接经验,是以促进学生获得未来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等为宗旨的,所以其工作绩效往往并不能立即明朗地显现出来,是具有隐形和模糊性的。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并不能真实且完整地展现教师工作的绩效,而只是展示了其中的某一方面,诸如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往往很难明确地展现出来。

(5)从工作的过程看,教师的工作过程具有交互性、合作性等特点。教师的整个工作就是教育教学,其中教学是一种最常见也是师生接触最多的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得到学生的配合、反馈,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配合与反馈情况再进行不断的调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整个教学互动呈现出交互、师生相互配合等特点。

(6)从工作的职业精神看,教师的工作是一个需要奉献精神的崇高神圣的职业。作为祖国花朵的呵护者,教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正是因为这些道德品质的存在和应求,教师的工作具有崇高性、神圣性特点。

(7)其他方面,教师也是一个具有准公共性特点的专业性职业。教师虽然不像政治家、演员那样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大多时候还是处于学生、家长、社区居民的注视之下,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塑造并维护自己的积极形象。正所谓为人师表,教师也是需要时刻注意自己公共形象的职业。此外,教师也是一个专业性的职业,这种专业性表现为教师需要有传授间接经验和育人技巧的专门能力与技术,同时也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作为从业者也有自己的专业自主权和职业道德要求。因此教师也是一个专业性职业。

综合来看,教师是一个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专业性职业。同时也是一个有自己特殊的工作对象、工作方式、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的职业。教师这一职业除了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外,更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

(二)有效教师的特征

1.有效教师的职业使命

亚罗利梅克和福斯特(Jarolimek & Foster)1 9 8 9年的研究发现,一位教师的有效性应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①了解自己对于学生的职责;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③可以有效地管理班级;④善于调整自己的教学以利于学习者明白自己学习的阶段性目标;⑤积极活跃;⑥让学习者掌握自己的学习成果;⑦明白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⑧能为学生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16]亚罗利梅克和福斯特的研究大体地总结有效教师的外部表征,由此也勾勒出有效教师需要注意的八个方面,这也是有效教师要真正搞好教育教学的职业使命。同时,这八个方面也可以成为教师衡量自己的教育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标杆。对于教师来说,要做到这些必须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内修。

2.加强内修———有效教师应有的特征

为了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加强内修是每个教师必需的任务。那么如何加强呢,主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呢?我们认为,一个有效的教师首先要在与教学有关的能力指标方面达到较高的“规格”,其次要有较好的人格特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1)能力方面。一个有效的教师应该有:

第一,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有效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个方面的设计上要做到高效、简洁、可操作。

第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师生沟通和教师知识讲解的关键,有效的教师应该做到语言精练、规范、明确、有针对性,最好还有感染力能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

第三,不错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包含了对整个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的整体组织、调控、监测等整个过程。这是对教师作为组织者与管理者角色的一个挑战和要求。不错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同样要做到高效、有序、安定。

第四,较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也称教学机智)。教学应变能力是指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时的应变能力。教学能力应变好的教师往往能做到及时、快速、应对有效。教师教学应变能力能通过一定的培训得到提高,但更多的还是要经过教育教学多年的实践洗礼后,才能做到丰富有经验。

第五,能与学生有效交往的能力。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与学生有效地交往。与学生的交往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了师生关系的质量。能与学生有效交往的教师,经过长时间与学生的接触交往,往往能有一个不错的师生关系,而这是有效教师必备的素质。

第六,一定的研究能力。有效的教师需要有研究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理论知识等多个方面,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2)人格特征。有效的教师要有较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形成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综合来看,要形成吸引学生的良好人格魅力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格特征:

第一,热爱整个教育教学。包括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自己所教的学科和学生。

第二,良好的性格与脾气。公正无私、活泼开朗、谦虚诚实、热情友好等都是良好性格的表现。一般地,有效教师的脾气不宜暴躁,宜温和有礼。

第三,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自我意识表现在能有效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使命有哪些,其次要认识到要做一名有效的教师要具备哪些关键的要素(如以上所提到的六个基本能力及人格方面的一些需求特征)。在认识到这些以后,教师们可以自行对照这些标准,反省自己到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同时也要学会认识自己的基本特征(教师可以对着下面的附表确认一下自己的特征)。

附:

塔奇曼(Tuchman)的教师特征测试[17]

下面的问卷包括28对截然相反的项目,要求你在五个连续的水平上选择一个最接近自己行为的选项,然后在相应的横线上打“√”。例如,第三行要求你在冷漠和热情中作一个选择,如果你确信自己对学生是热情而友好的,那就在最能反映你的行为的横线上做一个记号。

1.新颖的———陈旧的

2.有耐心———无耐心

3.冷漠的———热情的

4.不友善———友善

5.有创造力———墨守成规

6.羞怯的———大方的

7.反传统———传统

8.平易近人———严厉的

9.缺乏公正性———公正

10.反复无常———具有一贯性

11.谨慎的———率直的

12.缺乏条理———条理严谨

13.不友好———友好

14.足智多谋———反应迟钝

15.优柔寡断———果断

16.富有想象力———思维呆板

17.缺乏计划性———有计划性

18.积极的———消极的

19.乐于接受———挑剔

20.沉静的———活泼的

21.开朗的———退缩的

22.有控制力———缺乏控制力

23.浮躁的———谨慎的

24.有主见的———缺乏主见的

25.恪守习俗———反传统的

26.保守的———有冒险精神的

27.内向的———外向的

28.说话严厉———说话温柔

二、教师分析自身的方法与途径

对教师自身特征的分析,有很多方法与途径。这里并无意作一一的阐述,只是作个简单的列举和说明。

(1)自我反省。教师自我反省的方法无疑是用得最多,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自我反省不分场合不分时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自我反省一般是没有什么规范与要求的,但它与教师的自我反省意识和教学责任心等密切相关,需要教师有较好的教学觉悟和教学素养。但具体到课堂教学上的自我反省,一般可以有教学活动前、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活动后三方面内容的反思。[18]

(2)通过学生。教师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学生课堂反应及学生的反馈(可有作业、测验、提意见等方式)等方式,经由学生来了解自己的教学特征、人格魅力等自身情况。

(3)通过同事。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同事对自己的观察与反馈来了解自身也是一种常见常用到的方法与途径。

(4)通过文献图书等资料。通过查找相关阅读文献与图书等资料,能获得一些系统的有关教师特征等方面的理论、观点、方法。对于提升教师的理性认识和增加教学技能方面的知识都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与途径。

(5)借助录音录像等工具。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促使人们开始脱离旧时代原始低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借助录音录像等工具,使教师能够重新审视与反思自己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与途径了。

对教师自身的分析,关键是教师要有这种不断自我解析与反省的意识。当然,教师分析自身的方法与途径,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种。教师不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不断归纳与总结,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与途径。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因自己的地位、职责所决定的,且为人们所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有多种定位,从不同的角度也可以得出不同的定位。比如从文化的角度看,教师就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则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者、示范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等多重角色。本书无意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从不同角度分别展开讨论,而主要是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需要出发,围绕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准备、实施、后期三个阶段对教师在这一完整的过程中应担任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分类与讨论,见表4-1。

表4-1 课堂教学完整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扮演

表格中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在考虑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同阶段,教师具有不同的任务和工作重点后作出的定位。在这角色定位之中,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因此,不管前期后期的角色如何,其最终都是要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教师最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要做好作为学生发展促进者这个最终角色,这里面又具体包括了以下三个阶段的角色承担:

(1)课堂教学活动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做好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研究(如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承担起教学研究者、教学设计者的角色。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把自己定位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学的设计者。

(2)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付诸实施于课堂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组织好班级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都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还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不断地调控、监测、引导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整个课堂的秩序与纪律,以保证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最终履行好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作好外部准备。其次,教师要承担起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示范者、讲解者等角色,为学生传授自己身心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承担育人这一职责时,教师还需要作为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学生的朋友、学习的榜样等角色,以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需要作为课堂师生互动的主导者,引领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学习、体验学习,以完成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体上,在实施阶段,学生需要兼顾并履行这三重角色,才能顺利完成学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学习目标;教师才能真正贯彻好自己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最终角色。

(3)在课堂教学业已完成的后期阶段。教师上一堂课的教学工作尽管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最终角色并没有改变。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配合上一课堂教学的工作还在继续。但是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主要转变为:①作为学生答疑解惑者的角色出现,继续给有疑问有困惑的学生解答问题。当然主要不是以课堂教学中那种面向多人的讲授方式进行,主要是以面对面解答个别或者部分学生困惑难题的方式进行。②教师需要总结刚完成的课堂学生的表现与反应,对他们的表现作出分析与评价,从而为下一堂课做准备。这样一来也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教师来说是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因此,这时教师又需要承担起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者的角色。③作为一名有效的教师,教师还需要承担起课堂教学的反思者这一角色。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对刚完成的整个课堂教学做一个完整的总结和反思,找出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提醒自己不断地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教学的综合能力。总的来讲,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承担的角色的分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教师还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做好答疑解惑、评价学生、反思课堂三种角色于一身的工作。

总结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不同角色定位,在以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最终角色的统摄下,教师依次需要承担的角色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者—知识技能的传授者、示范者—师生互动的主导者—答疑解惑者—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者—整个课堂教学的反思者。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角色定位分配只是一个相对的顺序。而且这些角色的承担,基本上都是缠绕在一起不可分的(如实施阶段的三个角色是不能分开的),并不是说一个个接着来。对于教师来讲,认识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定位,从而准确高效地完成整个教育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不管不同阶段的角色如何变化,教师需要时刻记住的一点是———自己的最终角色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身心发展的促进者。

第三节 课堂师生互动设计

你已经了解了学生与自身的一些特征,并且也知道了如何分析自身与学生的情况,对于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各自的角色也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你一定很想知道,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该有一个怎样的师生关系,师生间该如何互动吧。不用急,让本节来告诉你该怎么做。

一、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涵

(一)课堂师生互动的含义

师生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它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19]显然,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际互动。需要注意的是,课堂师生互动是专指发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互,它是衡量一堂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指标。课堂师生互动的效果如何往往能反映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如何。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想使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努力地促进课堂师生互动是必需的。

师生互动有多种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行为互动。作为基本的互动形态,行为互动指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配合或交互)活动,双方是否积极或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小到教儿童数手指,大到同学生一起外出参加社会活动都是行为互动的表现。

(2)情感互动。情感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彼此的情感投入与交流是否伴随有积极情感的一种互动方式。[20]“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互动是与师生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亲近(或能够得到共鸣),才能促进学生在认知学习等方面与教师展开互动。

(3)认知互动。认知互动是指在以知识与技能为认知学习目标的背景下,师生对所采用的认知策略与整个认知目标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认知互动是使学生获取和整合新知识的常见互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行为、情感、认知三种互动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彼此交融于一起。

以上三种师生互动的方式同样存在于课堂师生互动中,这也预示着课堂师生互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师生交互行为,它是师生间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全面交互。

(二)有效课堂师生互动的特征

尽管当前的中小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情况并不少见,互动所占课堂的时间也并不少。然而真实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却着实不多。很多课堂(尤其是观摩课),我们常常会感到师生间的互动像是在“演戏”,教师表情夸张,学生佯装配合等现象同样普遍地存在着。这些都不是真实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那么何为真实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呢?简单地说,真实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是基于共同目标下师生真诚交互,这种交互是真实坦诚的师生交流与对话,不是佯装出来的配合。并且往往能产生明显的教学实效———学生能真正地解除疑惑,领会与理解学习内容,教师能真实地感受到学生的掌握程度。从有效课堂师生互动的课堂表现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互动目标明确。课堂师生互动的长期目标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的发展,尤其是学习者的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具体的目标可以是为了在互动中促进和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和技能的掌握,为了活动的开展等。[21]不管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的形式如何变化、采用的策略如何变化,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总是呈现出目标明确、目的明朗等特点。而且互动的目标明确也是有效课堂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

(2)互动过程持续连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一个朝着既定教学目标不断交互作用而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一个时间固定持续的课堂里展开的,有效课堂师生互动除了互动的目标明确外,还是一个持续连贯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说,这一师生互动过程是持续连贯的,而不是断断续续彼此间互不贯通的。

(3)互动形式多样灵活。单一没有变化的互动形式,往往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互动需要,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互动疲劳,从而对课堂互动失去热情和兴趣,因此灵活多样的互动形式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在好奇心与新鲜感的驱使下不断提升互动的热情既是有效课堂师生互动的需要,也是常见的特征。一个课堂师生互动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师往往采用着灵活多变的互动形式(如提问、提要求、口头语言与身体语言并用等),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对话。

(4)效果明显。效果明显,这是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区别于一般做作的假互动的最大特征。所谓效果明显集中体现在:学生能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明确自己的疑问,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给予解答后,学生能够有所领悟与理解乃至真的解除其疑惑。由此学生知道了自己要学的,并逐渐掌握了自己要学的。教师则通过师生互动知道了这一堂课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包括掌握的深度、广度等)。由此,教师知道了接下来自己要教的,并依据学生这一堂课的情况做好新课时的教学设计。此外,诸如师生互动的热情、交流的积极性、是否形成了互动的习惯都是效果明显与否的参考依据。

有效课堂师生互动的这四个基本特征,既是其不同于做作虚假的师生互动的外在表现,也是有效师生课堂互动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对于教师来讲,要理解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涵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要认识到有效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涵与特征,并知道如何使课堂师生互动变得真实有效,这接下来的部分将为你揭晓答案。

二、课堂师生互动的设计

(一)影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因素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要求学生与教师两主体间能“平等”地对话。但是师生间各种天然的差异,一方面导致着师生在课堂上很难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等地对话(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教师要促进师生互动,则必须对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要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这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对影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因素必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总体来看,影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自身

教师自身的观念、能力、素养等综合素质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影响,毫无疑问是直接直观、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如何理解教育,如何理解学生,又是如何理解课堂互动等都直接影响课堂师生互动的开展与效果。综合来看,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主要涉及教师的三方面:

(1)教师的教育观。教师的教育观包含了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性质、特点、内涵的理解与把握,对自身角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教育教学目的等多个方面的认识等。教师的教育观往往是内隐的、宽泛的。很多时候教师自己都意识不到、察觉不到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整个工作是怎么理解的。尽管教师自身可能意识不到这些,但是教师的教育观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开展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师自身经验的增长发生改变。

(2)教师的学生观。教师如何定位学生的角色、如何培养学生、培养怎样的学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等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就属于教师的学生观了。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教师在对待学生上的各种态度和行为。而这直接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开展相连。同教师的教育观一样,学生观也是可以改变的。

(3)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师的教学素养是指教师根据专业和职业需要,在先天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学习养成的,作为教师角色必备的身体的、心理的品质,主要包括观念、体质、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品德等。[22]教师的教学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整体概括,它涵盖了教师自身特点(性格与脾气)、教学能力、教学风格、对互动认识、人格魅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对于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影响着师生互动的形式、内容、特点等多方面)。因此,作为教师整体素质反映的教学素养也成了影响课堂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使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真实有效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自身来说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教育观与学生观,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活动的性质、学生和自身的角色定位,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2.学 生

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主要指围绕着学生个体的性格、气质、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热情)、知识基础、学习接受与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学生这些方面的特征,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能力和参与度。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知识基础牢固、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更容易与教师配合互动。

(2) 体因素。这里的 体因素主要是指班级内人际关系(学生间)、班级氛围(学习氛围、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等方面的因素。班级内部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友爱的班级,一般班级的氛围也会好点,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也要强点。这样的班级,师生互动相对就比较容易开展。相反,人心涣散的班级,师生互动的难度就要大点,甚至性质都会变异(如个别学生讨好教师的互动)。班级氛围与人际关系更多的是影响师生互动的参与人数与质量。教师要引起足够重视。

(3)其他因素。学生对课程的喜好、对教师是否有好感以及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或者其他外在动机与压力(如家长的逼迫和利诱)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23]

3.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主要是指与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室(有些并不一定在教室开展)有关的教室大小、学生人数、座位安排、光线、座位设计等方面的情况。这些情况看似与师生互动的关系不大,实际上则在无形中影响了课堂师生的互动。例如,学生人数太多而教室太小的教学现场,师生的互动就会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而光线明亮的教学现场及马蹄形或半圆形的座位安排,教师则更容易注意到更多的学生,互动更容易开展,效果也要好点。

4.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毫无疑问是有利于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的,也是课堂师生配合的关键。师生关系淡漠的班级,学生往往不喜欢教师也不喜欢他上的课,配合的热情也大减。反之,师生关系良好的班级往往师生间能在长期的相处中形成默契,而一旦默契形成,师生互动就会变得简单乃至水到渠成。那么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有哪些特点呢?

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关系应该是融洽友爱亲密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亦生亦友的关系。有人总结理想的师生关系其特征是:[24]①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教师关爱学生,学生敬重教师,两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配合。②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师生间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和权利、平等对话、相互理解与接纳,同时关系亲密。③共享共创,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各种情感、经历、故事,彼此相互启发,共促共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配合默契相互促进。理想的师生关系反映出师生间的互动达到了一个默契无缝的程度。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来说,这无疑是最理想的,但也是最难实现的。良好师生关系,其本质特征也就是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友爱。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和学生两者共同的努力,教师在这其中无疑要起带头引导的作用。

(二)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正如前面所讲到的,课堂师生互动其实质就是一种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师生交互。然而其受教师自身、学生、教学现场、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开展,其前提条件在于教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要面对的学生及教学现场的条件与环境。在此基础上,搞好师生关系,这是课堂师生互动能够真实有效的关键和基础。然而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就一定能真实有效地开展起来,知道以下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与策略是必要的。

(1)创设利于师生交流互动的物理环境。利于师生互动的物理环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可参考,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安排。在这方面,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①班级的人数。一般来说,人数太多的班级不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应当注意适当控制班级规模。②学生座位的安排。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改为环形或圆形的座位结构,同桌之间的搭配也需要注意学生间个体的差异,作出适当的安排。另外,给学生不定期换座位(注意考虑学生的选择)也是一种好的方法。③教室的整体布置。在教室内摆放鲜花,或在课堂上放轻音乐,布置装饰有学生习作的黑板报等,这些都有利于营造出一种温馨、欢乐的教学环境。

(2)创设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创设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也就是要形成一种学生敢于表达其内心的想法与学习上的疑问的氛围。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指导,师生之间能够像朋友之间聊天那样在课堂上无拘束地对话。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鼓动起来。应当注意的是,在创设这样的课堂氛围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到民主有序地管理好课堂。所谓民主,就是指所有学生都有平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教师都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所谓有序,则是指教师要注意控制好课堂的纪律,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任何课堂纪律的限制,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学生与教学无关的“捣乱”行为。

(3)建立合理的互动模式。何为合理的互动模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建立合理的互动模式,其实也就是要建立起一种师生互动的意识与自觉性来。这样的一种互动模式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默契机制来,如定期(如每两星期一次)以讨论课(或在大自然中教学)的形式来开展课堂互动,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师生间特有的默契机制,只要这种默契机制有利于做好师生互动,那么它就是一种合理的互动模式。

(4)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互动形式。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显然不利于师生互动。尽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差异,在选择教学方式方法上会存在差异,但诸如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游戏互动、竞赛问答等方式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是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可用方法。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变通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此外,互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言语上的表达与交流外,还有肢体行为上的互动等多种形式,如游戏中,学生间、师生间就会有很多肢体行为上的配合。

(5)教师适时适当的监控调节。课堂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除了基本的教学行为外,教师还有组织、调控、监测等多种管理行为。在实际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中,尽管师生间在人格等方面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但教师在这过程中依然还需要处于主导地位。处于这一地位,也就预示着教师要在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中处于主动引导、调控的地位。因此对于教师来讲,随时随地地注意把握好时机作出适当的监控与调节,使课堂师生的互动不致走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意运用灵活的引导技巧适时适当地监控调节好整个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

【注释】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36.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39-140.

[3]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11.

[4]李连学.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语言智能开发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

[5]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40- 143.

[7]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2.

[8]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1.

[9]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1.

[10]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3.

[11]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2.

[12]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4.

[13]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8.

[14]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8- 82.

[1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18- 120.

[16]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4.

[17]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5- 86.

[18]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7.

[19]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20]李辉.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J].体育师友,2010(3).

[21]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0.

[22]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5-136.

[23]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2.

[2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48- 1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