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_耕耘教育收获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_耕耘教育收获成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学生创设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味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这是积淀“主角”意识的有效方式。学生统计出喜欢吃水果的人数和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介绍给大家,其选择意识及能力得到培养,“主角”意识也得到积淀。在学习活动中,为了尽可能体现这一理念,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去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_耕耘教育 收获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 李亚茹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往往受到学生主体性发展情况的制约,而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则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主动积极的心境下获取知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

一、创设“以人为本”的人文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认知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情感的诱发和融入。教师应该多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关爱每一个学生。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遇到一个问题,教师可以问:“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思路告诉全班同学?”当学生列举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时,应立即肯定:“你们真行!”对待一些不经常发言的学生你可以这样问他:“其他同学都说了自己的见解,你不想试试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吗?”即使答错了,仍要表扬:“你能站起来说,老师和同学已经很高兴了,没关系的,慢慢来。”如果回答出人意料,教师就要更加赞赏。这样一来,气氛愉悦,心情放松,既倾听教师,又倾听学生,不仅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关注了学生被激发起的求知冲动以及平衡这种冲动的欲望满足的成功体验。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www.guayunfan.com)

“疑”是探索的起点,有“疑”才能产生认识的冲突,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如“统计”一课的教学,一开始,教师以“小朋友,过生日你会邀请哪些好朋友呢,爸爸妈妈是怎样为你过生日”设疑。接着说:“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想提什么问题?”当出示主题图“小熊的生日”后,学生便提出了“小熊家来了哪些客人”“客人送给小熊哪些礼物”等问题,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唤起了学生的“主角”意识。

二、创设实践活动,搭建学生主动参与的舞台

在教学中,要解决好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创设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尽情地感受新知,尽情地训练思维,尽情地构建新知。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时,可以设计一节名为“小小商店”的数学活动,以“商品买卖”为基本活动情境,让学生扮演买卖双方。在活动中,学生模拟售货员和顾客“买卖商品”。整个过程,学生既要动脑筋编题、动手计算,又要动口表达意图,不仅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元、角、分”和“单价、数量、总价”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让学生仿佛就生活在一个数学世界之中,自觉不自觉地促成知识的生成和发展。

三、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于小学生来说,情绪简直可以说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成功”的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愉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教学中,要相信、尊重、理解学生,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展现。为学生创设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味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这是积淀“主角”意识的有效方式。如把“小熊为奖励大家而准备的水果图”展出,并问“你喜欢吃哪种水果”,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理一理,接着说说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什么,进而给学生提供一些贴近生活的统计表。如“各小组男女同学统计表”“本节课教具、学具统计表”等,让学生进一步调查整理(学生可独立或合作完成),整理后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介绍给大家。学生统计出喜欢吃水果的人数和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介绍给大家,其选择意识及能力得到培养,“主角”意识也得到积淀。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设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就连三四岁的小孩都有强烈的要求去理解、解说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教学中设疑置问,可以在“奇”字上下工夫。在新课引入中,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诱发思考那些与学生已有知识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突破思维定势,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产生。在新知探索中主体参与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提问的情况如何。因为好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所以在新知探索中,要善于提供质疑的机会,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

五、创设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为了尽可能体现这一理念,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去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就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引发学生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在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逐步加深。练习形式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学生不仅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而且在探索活动中获得了新知。

总之,教师要善于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在乐学、善学中获得新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