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自我重塑_和谐之声_九江三

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自我重塑_和谐之声_九江三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自我重塑_和谐之声_九江三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自我重塑谢玉兰社会学家说,如果我们以某种共同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认为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处于被动塑造的地位,而要在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呈主动性实现自我重塑。

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自我重塑_和谐之声_九江三

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自我重塑

谢玉兰

社会学家说,如果我们以某种共同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认为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其实就是讲对一个人角色定位的问题。在这个假设的条件中,包括了对一个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要怎样对待这个人,经过教育培养能塑造成何等人才。学校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处于被动塑造的地位,而要在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呈主动性实现自我重塑。所以,我们教育者,既要对学生进行角色定位,又要教育他们实现自我的重塑。怎样定位,怎样重塑,都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角色定位,引导重塑

人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环境而存在,而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并且都在扮演着一个能表明自我的角色,学生也不例外。他的性格与特长,决定了他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这一角色又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思想水平与行为方式。(www.guayunfan.com)

社会成员的角色及其作用因个人所处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呈现多元性特征。学生的角色和作用也具有多元性,可以是一名好的班级干部,也可以是足球场上的守门员,还可以是学习标兵等等。

正是这种角色地位与角色作用的多元性决定了角色定位的两面性:自我定位不仅取决于自身心理、生理素质的影响,而且也是在他人给予定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巩固下来的。他人定位,即别人对某一角色的期待、认同与看法。对心理和生理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人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更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学生的世界观及个人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意识是敏感的,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在他的心中激起波澜。所以,科学的角色定位将使每一位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达到他们想到的最高点。

进取心强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确立正确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学生有了这个内在动力,就能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从而产生强烈的重塑自己的愿望。教育者肩负塑造学生的使命和职责。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角色定位,并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好自我定位,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引导他们发挥特长和发展优势,把他们成长的渐进过程变为自我重塑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二、承认差异,平等对待

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前期教育不同,决定了他们之间具有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不能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在新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应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当然,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会存在超前与落后的状态,但教育的作用就是给这些处于不同状态的受教育者寻找一个最佳的自我目标定位,并激励他们为之努力,达到理想的前进状态。

事实上,往往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得到的褒奖与赞誉最多,进而给了他们更多的动力,使他们发展得更快。正是因为老师和同学信得过他们,而使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多,因而他们犯错误的可能性也少。传统的思维习惯中,人们也已经认同了这样一个观点: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这种由“期待效应”产生的角色定位又反过来促使他们做得更好。那些成绩较差的犯过错误的同学,很难轻易得到褒奖,因而他们自暴自弃,长期处于自我压抑和自我封闭的环境之中,如此他们又怎能看到自己的长处,激发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呢?他们要想走得更高更远,能有坦途吗?我们教育者要纠正这种传统的思维习惯和错误偏见,既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又要“有教无类”,平等看待,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同等的教育环境、同等的教育机会。当然也应根据学生各自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以使他们达到“自我重塑”。

三、赏识包容,辨证施治

现代教育重视发现学生健康成长的潜力,挖掘教育因素。创造型教育应该辩证地对待学生,扬其长而避其短,做到赏识包容,辨证施治,而不能动辄指责、批评压制。许多教师并不宽容学生的顽皮淘气和荒唐言行,更不宽容他们时逾常规不守纪律,当然也就谈不上辨证施治。

上学期我班转来一名学生,他进班不久就与同学不断发生矛盾冲突,老师多次批评不仅没有奏效,反而使他变本加厉地经常打骂同学。通过与他促膝谈心,我了解到他曾经也是一个成绩良好的学生,但是他的父亲对他期望过高,管教粗暴,只要有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会遭到打骂。几次失败后,他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成绩直线下降。他父亲的“暴政”使家中的每个人都感到畏惧,潜移默化中这名学生认为拳头就是权力的代表。这位父亲在期望中把孩子置于一个不适当的角色地位,孩子不能圆满地完成这一角色的重任以致造成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又使其自我重塑过程演化成一种扭曲的自我塑造的过程。为了改变这一学生的现状,我耐心仔细地做其思想转化工作,还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同学们主动、真诚地叙述着他外显的许多优点,诸如诚实、勇敢、聪明、坦率、不怕吃苦等。这位同学被大家的真诚与宽容感动了。他在表态发言中说出了许多肺腑之言。他原以为自己毫无优点,而今天是同学们使他又有了重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信心。他表示一定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认真学习,团结同学,为班集体作出应有的贡献。从那以后,他对班级工作总是积极认真地投入,逐步学会了与同学们融洽相处,因此被大家推举为值周班干,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多次被评为文明标兵。

四、信任激励,雕琢成材

从心理学观点看,对学生的信任激励能使学生排除心理的不安全感。一个学生只有感到心理安全,才有可能达到心理自由和心理满足,才能勇敢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产生正确的行为。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采取过一次“冒险”行动。有一天,马卡连柯把偷窃成性、放荡不羁的谢苗叫到跟前,交给他一张证明和一支手枪,让他独自到远离教养院的地方去取400卢布。谢苗当时惊奇得说不出话来,他立即动身,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马卡连柯接着让他去取2000卢布,这让谢苗大为震动,再一次感到了自己的尊严和自我价值,他从此改掉了恶习。

马卡连柯对谢苗的信任与赏识不仅给他的心灵带来震撼,而且使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谢苗在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与认同感的同时,也实现了最佳的自我角色定位,并把这种定位转化成了重塑自我的原动力,使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人格与形象的转变。

作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都应该好好地学习马卡连柯的做法。教育者应该袒露自己的胸怀,用宽容、认同和信任去接纳每一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剖璞见玉,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从那微小的闪光之处,我们就能开掘出更多的宝藏,经过精心雕琢定会成为有用之才。信任、激励和赏识永远都是学生进步的梯子,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在最佳的自我表现状态中,攀登到更高的极顶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