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档案研究_教师身边的教育科

学生档案研究_教师身边的教育科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档案研究_教师身边的教育科第四章 德育创新中的教育科研[1]学校的课程、教学与德育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路径。所以,创设有中国特色,基于中国学生发展的德育理论应是指导我国德育研究的根本性任务,而这些德育基础研究需要大学德育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相互配合,形成基于理论又不囿于理论的实践性和知性相结合的德育范式。

学生档案研究_教师身边的教育科

第四章 德育创新中的教育科研[1]

学校的课程、教学与德育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路径。前面论述了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材分析及教学活动的课堂观察、作业文本分析等方法。那么,学校实施教育的第三场域——学校德育中如何进行教育研究呢?本章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德育研究概述

(一)德育研究的依据及其理论基础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无论是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还是初中阶段的人格转型教育,抑或是高中生的人生观始成教育,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都是教育中的重点,对于教育研究工作而言,也是长期难以突破的难点。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绝对不能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盲点,也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因循守旧。因为时代变迁太快,学生的心智模式变化太大,而转型期的社会人格多元,对德育的挑战又是空前的,德育的创新度比课程和教学变革的频率及力度都大得多。故学会研究德育尤为重要,其基本线索是从德育理论创新到德育模式建构,从德育实践提升到德育方法总结,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相结合,形成不同于一般教育科研的德育研究范式。(www.guayunfan.com)

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内在的知情意行之间的矛盾。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又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的德育品质都还处于初步建立期,各个方面的表现还极不成熟,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地正面地引导。而在初中阶段,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都进入了自失阶段和转型时期,德育品质在提升的同时,内在矛盾也异常激化,此时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一种自身能力与心理意识相矛盾的情境,就会出现“叛逆心理”,所以,这时的德育工作最为棘手,也被称为德育的“困难期”。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接近成熟,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无论是其判断力、观察力还是认知能力都得以提高,他们可以去独立地认知和判断一些事情。但是,由于高中生缺乏对社会现象的深刻了解和认识,所以在判断一些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出武断、片面、感性和主观等现象。[2]同时,随着独生子女问题、80后、90后等现象的出现,每隔两三年,年轻一代的心理就已经与过去的同龄人有较明显的差异了。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当其教完一个轮回,再从新年级开始时,学生的品德教育问题又是全新的,且与传统教育愈发相悖,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对象,每次面临的都是新问题,都要不断地求新解。这一系列问题不但困扰着教育实践者,也对德育基础研究提出了挑战。所以,完善德育理论,建立起与学生发展相符的德育知识体系是德育研究的前提性工作。

相比较课程流派、教学范式,全球性的德育研究确实苍白许多。我们只能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去体悟西方的一些德育理论,如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拉斯思和哈明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诺丁斯的关怀理论、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等。其中科尔伯格的理论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较为熟悉的西方德育理论。科尔伯格理论的重要贡献是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他在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和相关的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促进道德判断发展的德育方法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道德判断水平的方法,对我国中小学生德育认知水平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启迪价值。[3]

当然,我国学者也试图从中国学生品德入手,创立不同于西方的,不同于政治教化的德育理论,比如檀传宝的欣赏型德育理论、朱小蔓的情境德育理论,还有一批布衣式的德育理论创造者,如周弘的赏识教育、杨瑞清的行知实践教育、徐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陈立群的宏志精神和学生精神成长模式等。[4]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效果上看,一线中小学教师的德育实践与反思都已经领先于我国德育理论的研究,但由于其经验性、个案性、情境性的原因,很多德育模式与方法还很难复制,这使我国德育研究长久以来徘徊不前。所以,创设有中国特色,基于中国学生发展的德育理论应是指导我国德育研究的根本性任务,而这些德育基础研究需要大学德育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相互配合,形成基于理论又不囿于理论的实践性和知性相结合的德育范式。

(二)德育方法及其研究

与课程开发和教学反思不同,德育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与德育本身的方法经常混同在一起,这恰恰说明了德育研究本身的经验性、个案性、情境性和实践性。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二者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整体转型,道德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化,由过去“假、大、空”标签式的统一的泛政治化的德育实践向个性化、人性化、主体性和情境性转变。当整体社会环境处于“理想真空、价值失衡和信仰危机”的拐点时刻,学校德育环境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陈旧过时的德育方法反映的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本身的无奈与困惑。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反思传统德育方法中可延续的优势,创新德育方法,使德育方法成为可接受的操作体系,而不是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嘴上说说,心里想想的形式主义。我们这里不具体讨论有哪些德育实践方法,而是探讨对长期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方法如何反思,如何研究,这些方法大体包括:说理教育法、情境濡染法、实践认知法、协同教育法等。

1.“说理教育法”及其研究

说理教育法也可称为语言说理法,它主要是指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方式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德育理论水平,培养其德育品质的一种德育教育方法。这个方法主要依据的是德育的灌输原则,它认为只有不断地通过理论知识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以理服人,才能调动儿童的内在积极性,促使其不断进步。[5]

然而,这种德育实践方法在现如今的德育工作中却呈现出了种种问题。例如,在说理过程中,教师作为讲解者,自身对“理”的认识却表现得很肤浅,讲出来的都是“冷冰冰的道理,干瘪瘪的空话”,导致出现教师敷衍地讲、学生厌烦地听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该德育方法的实效性。再者,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中小学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在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正身份,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势压人,使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了明显的排斥心理,甚至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等等。这些都是说理教育法异化的表现,是要加以反思和纠偏的。其具体的步骤大致可分为三步:

首先,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这个“理”是什么。要做到这一点,中小学教师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如文献法等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查阅和梳理,要搞清楚这个“理”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对当时的德育工作起到了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又有哪些历史局限性,在现如今的社会背景下又有怎样的德育价值,如何让其更具现代德育价值等。思考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就能在说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了。

其次,教师需要研究如何用“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理”。我们可以通过面谈法、产婆术法或者诘问法等研究方法和具体做法和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发现学生在德育品质方面存在哪些亮点和缺陷,去剖析哪些言行存在严重的“逆反”现象,以及个性极强处于“自失”状态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反思自身说理的方式与用理的方法。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就能够准确把握什么样的“理”,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德育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才能明白什么情况下“理”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实效性。

最后,在有了上述两项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必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以及在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做详细清楚的研究。只有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等认真总结不同阶段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掌握其内在规律,我们的德育实效性才能真正地提高。

2.“情境濡染法”及其研究

情境濡染法是指教育者通过组织、创设或是利用现有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与活动,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感染和熏陶,并使受教育者道德品行不断得以塑造的一种德育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寓情于教”。对情境濡染法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首先,要想使自己所选择的情境可以达到德育效果,中小学教师必须对情境本身做出研究。研究什么样的情境是真正有效的,真正符合自己的道德教育实际的,而不是随便搞一些形式上的故事、案例敷衍了事。研究如何才能使得情境环境的设计更具针对性,怎样才能更好地将外在的教育环境和学生内在的心理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情境,而不是站在自身臆想的角度去幻想情境。

其次,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学会研究如何选择和设计情境,还必须要提高情境中教师自我角色扮演的研究能力。因为情境教育虽然是经过教师精心策划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学会“掩饰”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而不是在刻意的人为加速度下完成品行的提升。如果教师在情境濡染的过程中不能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培养良好的道德知识,让学生觉得德育情境是教师有意设计的,难免会让学生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从而对情境本身就会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如何把握好自己在情境中的角色,真正地做到“于无声处响惊雷”“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这是需要中小学教师认真揣摩的。

最后,在外部环境和中小学教师自身素质做好准备之后,教师要做的就是研究怎样寻找更多的传输手段。在情境濡染过程中,除了运用一些传统的中介手段外,我们还是要去积极探索和利用网络提供给我们的各种便利,如: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博客、QQ以及其他比较先进的网络资源去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德育情境,还可以重拾已经遗失的一些好的传递手段,如给学生写一封信,和学生一起讲故事等。总之,情境教育需要化自身于学生中的一员,需要用心去做,如一位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就将学生入小学的第一份试卷和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份试卷,精心裱装起来,送给每位即将毕业的学生,这样用心创设的师生情境,恐怕会留存在每个孩子一生的记忆中。

3.“实践认知法”及其研究

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特意强化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其中2012年新一轮的浙江高中新课程改革选修课部分,单独列出的“社会实践模块”,通过学生参与、参加、亲历、体验这些活动,通过学生的创作、创新、改造等活动,使其在生活中去感受人性的光辉和教育的魅力。中小学教师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首先应该问自己几个问题:谁来活动,活动什么,怎么活动,如何活动得更好?如何研究这种德育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确定了教育对象之后,我们就应该研究如何设计活动中问题的引导,如何让学生自主产生问题,并且能围绕问题自主展开活动,从而使得学生在不断的发问和不断的实践中逐步领悟生活,提高品行。

第二,如何让一个活动包容更多的受众,包括学生个体、学生集体、教师群体和家长群体等,从而能够使活动产生共育效应,这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为,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都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对实践认知法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学生,还要研究家长,研究社区,研究参与实践的所有主体。

第三,明确了进行德育活动的目的和实践的主体及参与者后,接下来需要研究的就是在实践认知中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哪些帮助。最后,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使德育本身与活动本身之间实现最大公约数,最终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所以,我们在研究时要始终明确实践的目的是什么,找到实践目的和实践本身的最佳结合点,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4.协同教育法

协同教育法又称合作攻关法,是指通过师生间的协同,家校间的合作以及社会教育方面的支持等一种全体总动员的方法,有领导、有组织、有配合地有效利用各自的德育资源,去帮助中小学生道德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三结合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还推出了一些“三结合教育”搞得好的典型。例如,“七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就立项了“三结合教育”的科研课题(华东师大胡守棼教授主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再如,2007年由天津市文明办主办、“北方网”承办的“天津市未成年人服务网”正式开通,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平台等,这些都为德育教育一体化作出了贡献。[6]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发挥各自的特点,协同努力,共同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设一片蓝天。那么中小学教师又该从何入手去研究这种德育方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呢?

首先,中小学教师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开展大量的家庭的潜在性调研工作,去认真分析造成学生思想品行出现异常行为的深层家庭原因,并且将这些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不同的家教问题我们要制订不同的德育攻关策略,要因家制宜,不可千篇一律,并且针对不同的家长出现的不同的错误家教问题,中小学教师需要研究出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切不可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职责而放弃。

其次,对社区资源进行分析。找出社区资源中可以利用的德育课程要素,形成德育校本课程素材,运用相应的德育方法来加强校社合作。对社区活动进行分析,尽量争取那些能帮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的社会公益活动去让学生参加,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锻炼,去帮助那些需要温暖的人,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最后,应该积极寻找外在资源,与德育专家进行合作。因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毕竟有限,自己在认真调研之后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学生心理分析、学生成长分析、学生档案分析、问题学生分析、班级文化分析(这些研究方法都将会在后续的研究方法和班主任研究中仔细介绍)等,会使德育工作实施得更加顺利,效果也更加明显和科学。

二、德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除了上述对德育方法本身的研究外,德育自身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比如:德育理论建构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对现有的德育理论进行改造、重组和时代化;或者自身经过长期实践的德育内容、过程、手段、个案进行集成,形成基于实践的德育理论创新,这两种方法本身都涉及德育理论的改造与改组及自身经验的总结与提升。具体而言,一般有以下几种研究德育的方法:

(一)追踪研究

追踪研究法(panel study)属于调查研究类型,是对同一组学生的成长状态在多个不同的时间点上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然后通过对前后几次调查所得资料的统计分析来探索这组学生群体或某个学生的品德行为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7]

追踪研究的操作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我们不妨用一个简单的流程图表示,如图4.1所示。

追踪研究作为纵向研究方式中设计最为严格的一种,是中小学生德育研究中耗时较长,投入相对较大的一种研究。从图4.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追踪研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追踪调查,所以其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确保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还能方便地追踪到首次调查的全部对象。因此,在调查时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出便于后期调查的追踪方式。因为一旦出现追踪损耗比例高于1/3的情况,就很有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准确性,也就是说所反映出来的学生群体的品行情况很可能就反映不出整体的情况,这是追踪研究最致命的问题之一。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此种研究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作更详细的理解。

图4.1 学生品行追踪研究流程图

研究选题:汶川地震后学生抑郁与焦虑水平追踪调查研究

研究目的:为了对灾区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能够对灾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希望灾区的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应对困难。

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汶川县A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287名学生进行集体测试,其中男生137名,占47.7%;女生150名,占52.3%。考虑到升学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没有测试初三和高三的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

追踪调查的实施过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年级主任的配合下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测查阶段分别为2008年的9月下旬、2009年3月初以及2009 年5月下旬,并在此过程中对校内各年级师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访谈方式以个人直接访谈为主,集体直接访谈为辅,访谈通常随时随地进行。

研究数据的收集及分析:数据结果中我们可以运用数理统计法将灾区中学生抑郁与焦虑三次测查结果比较,以及灾区中学生抑郁焦虑水平与常规参数比较等数据显示结果呈现出来;并对此数据显示结果进行详尽的分析,检测灾区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水平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研究对策建议:针对灾区中学生的焦虑抑郁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虽然追踪研究的设计操作难度性比较大,但是运用此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可解决很多复杂的教育问题,所以教育研究者应该去努力尝试这种研究方式。

(二)学生档案研究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行政档案,这种档案是前任教师对学生个体德智体的全面且综合的评判,是后续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料,也是进一步衔接好学生教育的必要工具。对档案本身进行研究,或者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的供自身研究和学生成长双重使用的研究型档案,如学生心理档案、品德档案和行为档案等,并以“档案袋法”来激励教育学生,这些都属于学生档案研究的范畴。

一个理想的“档案袋”能够为教师提供其他评价手段所无法提供的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能够为教师描绘出一个动态型的、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的“图画”。档案袋能通过收集不同类型的材料,以多种方式(如使用不同的媒体)描述儿童的成长过程和各自的特点。具体地说,档案袋有以下作用:

(1)反映学生的完整面貌。档案袋收集了传统评价中不予考虑的各种材料(其中包括许多形成性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帮助我们克服传统评价所固有的缺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档案袋评价主要是形成性的,所以,它可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和学生向预期目标进步的过程。

(2)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更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真实客观的身心发展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方式和身心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形成对学生合理的教育预期,提出适当的发展目标,选择有效的教育策略。[8]

对学生档案素材的积累,则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法(轶事记录、时间、事件抽样记录、检核表、评量表等途径);作品记录法[9];谈话记录法[10];照片记录法[11];问卷调查记录法等,这些都是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所以,采取问卷调查时我们经常需要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调查来了解学生德育方面的有关情况。[12]

以上方法都是在进行学生档案素材积累时运用的方法。在素材积累之后,对学生的品行表现作相关的记录分析,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后,建立学生档案。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是对学生某一思想品质的个案研究,也可以通过学生品行档案资料对整个班级的学风或者是整个学校的校风进行研究。此外,还需注意学生档案的建立必须要体系化,也就是说,除了一般的学校规定的学生档案外,还应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学业进步档案和品行发展档案。下面我们就用图4.2直观地了解一下学生档案体系。

图4.2 学生档案体系示意图

(三)德育中的校史研究

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而言,母校情结是其人生成长的资本,也是教师从事德育的重要资源。德育中的校史研究是不同于学校管理中的校史研究。而对校史本身进行研究,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因素,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则是中小学教师进行德育研究时应注重的一种方法。学校的校史是每一所学校特有的资源,是研究者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和进行德育教育重要的素材。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校史研究方法步骤大体是:明确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成果向哪里去等几个问题。其中为什么研究,就是要理清德育中的校史研究与一般的学校文化中进行校史积累不同的地方。德育中的校史研究更要突出校史的教育要素,而不是对资料本身进行分类与整理。研究什么,这是德育中校史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校史的历史人物、事件、精神积淀、符号标识等,这些素材如何让其呈现出教育的价值,如何将大量(有时新学校或薄弱学校恰是少而缺乏的)校史素材进行分类,编辑成相应的图文并茂的校史知识读本,使学生有“穿越”的冲动。至于第三个问题:怎么研究?一般的校史研究主要运用的是文献法,但这里的文献更多倾向于对校舍、日记、杂志、照片、音像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更多地运用的是文献分类的方法。第四个则是研究成果向哪里去,一般而言,校史研究的成果通常要通过校史馆、编辑学校校史年鉴、开发学校校史课程、开展校史研讨活动,在课堂上,在校园环境中,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为学生发展服务。

针对校史资料的积累,中小学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学校档案馆中的校史档案去挖掘相关的档案资料。有的学校建有专门的校史研究馆,校史文化馆中的资料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现代社会属于网络化时代,所以,中小学教师应该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去进行校史文化的检索,通过文献法来进行资料的收集。此外,校史资料在很多时候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资料的不完整,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访谈法,去对一些老教师、老校友进行走访,在谈话中对校史校情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需要注意的是,校史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它具备一定的专门性和学术性,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所以,中小学教师在研究时有必要组织很强的科研团队进行研究,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另外,还必须得到学校行政部门领导的支持和许可。

在进行校史研究时,要求中小学教师一定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要注意德育资源的客观性,这不仅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资料收集时要保证资料的客观真实,而且在校史校情的整合上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再者,资源整合要具系统性,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就决定了校本德育资源在开发使用时必须注意全盘考虑,要根据德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内容的设计。最后,要注意德育资源的针对性。校史资源的类型很多,不可能在研究周期内把所有的资料都收集起来。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有思想、有重点地利用德育资源去解决德育过程中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研究败局。[13]

(四)典型性个案的质化研究

对典型性个案进行质化研究,对于初涉教育科研领域的中小学教师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先,从研究范围来说,质化教育更强调微观层面的个案研究,而个案研究最大的优点则在于能够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被研究者,所取得的材料比较真实、可靠。所以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典型性个案的质化研究能够针对某个学生的某一德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来探索造成学生某一问题的具体深层原因,并提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德育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和教学研究,后两者在不同的学校很可能会有很强的同构性,但是德育不一样,有100个学生就会有100个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学生品行的个案,没有任何复制的可能,所以只停留在表面上的一些研究是不能解决深层问题的。要想寻找一些内在的规律性的问题,就必须强化德育的质化分析,帮助中小学教师进行特殊行为的动态观察和访谈,从研究中真正归纳出一些真正解决学生德育品行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校德育工作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典型个案进行道德教育。

下面我们就某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为例,来对典型性个案质性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加以理解。[14]

(1)明确了研究目的之后做一些研究前的内容设计。如:为了研究该生网络成瘾的各种深层内在原因,我们可以事先选择“记录表”的研究方法,让他对自己一周的上网次数,每次的上网时间以及上网所涉及的内容等以一种记录表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明确规定每天都必须认真填写。

(2)选择研究对象。将网络成瘾问题比较严重的某生作为研究对象。

(3)沟通工作。中小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所以为了能使研究顺利进行,我们还需要与家长以及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要认真监督学生们“记录表”的填写情况,以保证其填写的真实性和研究的有效性。

(4)收集“记录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研究对象的“记录表”收回,并且进行相关的整理和分析,以便了解其问题的严重性。

(5)专访和观察。在了解了该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之后,我们要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造成该生网络成瘾的家庭原因以及其他内在原因。

(6)整理和分析资料。将访谈和观察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原因,并且针对问题思考应对的策略和策略的实施方法等,帮助该生治疗其网络成瘾问题。

(7)撰写研究报告。可以将以上研究过程上升到理论层面,撰写成研究报告。

(五)学生品行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德育的相关研究法指在描述学生品行和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和相关程度的高低。这种研究方法要通过对相关系数的分析来证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但需注意的是,进行此项研究不同于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的,所以,不需对变量进行操纵、控制和干预。在学生品行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大致可以遵循以下的研究步骤:

(1)学生家庭背景和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在明确了调查目的、确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之后,我们首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编制问卷,从不同的维度去设计问卷,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如:我们可以就家庭状况和学生品行状况两个维度来进行问卷的设计。在家庭状况维度上,我们可以围绕着父母的收入、职业、父母的感情、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等进行问题设计;在学生品行方面,我们可以从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人际沟通、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以及学习成绩等内容进行问题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调查前,我们要预先进行小规模的“试调查”。在试调查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发现问卷设计中的问题、漏洞,这样,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我们就能对问卷及时地做出修改,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2)信度、效度检测。对调查问卷进行回收,进行信、效度分析,这是问卷调查必须做的一项工作。

(3)信效度检测之后,通过SPSS软件对收回的问卷分析计算出相关的系数。这时我们就可根据软件的展现结果进行分析。如:我们可以分析出学生品行与家庭教养方式的总体状况是怎样,还能看出学生品行与家庭教养方式的总的相关系数是多少。不仅如此,还能进一步分析出不同的教养方式与各种学生品行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什么样的情况等。

(4)通过相关系数的分析,我们可清楚地认识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品行的影响程度是怎么样的,并且要认真总结出哪些教养方式影响程度较重,哪些影响的程度较轻。在认真总结之后,我们就可对症下药,找出帮助家长改善其教养方式的教育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让其认识到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严重影响,从而能够协助学校一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改正孩子们的不良品行。

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就曾经揭示了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依次是:学生个体的主观性、同伴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学校因素中,教师、课程和设备又分别占据不同的位置。这些研究运用的都是相关研究,我们也可以用这些要素,对自己学校的学生进行类似的研究,以验证其相关性有多大。

(六)德育活动中的观察研究

德育观察作为教育观察的一个方面,自然与一般的观察法有类似的地方,但也有其特殊性的表现。比如:学生品行方面的观察一般不同于课堂观察那样追求精确、定量、指标及维度等要素,也不同于心理实验观察那样在实验室中进行,更多的是在自然环境中,在野生状态下,运用的是田野观察的方法或者人类学融入式观察的方法来进行德育观察。

德育观察虽然不像定量观察那样要制订严格的观察记录表等技术化很强的前期准备,但也必须掌握一定的观察步骤和方法。我们可将其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准备阶段、观察阶段和后期整理阶段。

在准备阶段中,教师可先确定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在心中。但由于德育研究是以动态成长的学生行为为素材的,所以很难保证预设目标的完全实现。对学生品行进行研究,可以是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研究,也可以以集体为对象进行研究,这些对象可以是随机抽取的,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做好了准备工作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始观察记录了。在观察的过程中,研究者一定要本着“仔细观察”的宗旨去认真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当然,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边观察边记录的方式,也可以是观察过后再进行后期补录。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一定要注重细节的观察,更好地通过学生反映出来的行为揭示更深层的思想品质问题,进而为行为改进提供依据。最后,研究者要对所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把握观察中的重点,剖析深层的实质内容,不仅能为研究报告的撰写提供更多的原始资料,更能够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下面就具体的几种德育观察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1.轶事观察法

轶事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在日常生活情况下,将中小学生自然表露的品行进行原始、真实的记录,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种方法对于定量的观察方法来说相对简单,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记录学生的一般或特殊行为。请看下面的案例:

观察对象:××小学生   观察地点:活动室    活动内容:手工制作

观察时期:×年×月×日  观察教师:××小学老师

事件:××小学生在手工制作时突然间大哭起来。她旁边的同学跑过来告诉我,但是她自己却没有过来找我,而是哭着继续做。我想她哭的原因应该是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一时半会儿有点着急导致大哭,所以暂时没有过去。待她情绪稳定后,我走过去问其原因,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小心把小书的虚线都剪开了。”“结果怎么办了?”她从口袋拿出小图书,剪断的地方又重新用胶带粘了起来。我说:“你想的办法真好。下次遇到困难不要哭,先想想怎么办,也可以请别人帮忙。好吗?”她高兴地点点头。

分析:该名小学生做事认真仔细,对自己要求较高。因此,当自己不小心把虚线剪断后便觉得很伤心。

反思:我没有马上走过去,是想看看她能否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是否会主动请求别人的帮助,结果发现她能按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看来,有的时候,成人退一步,孩子就会获得一些自主的机会。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轶事观察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当然这个事情也可大可小。所以,使用这种观察法就要求中小学教师首先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随时留意。其次,虽然每项观察都看似很随意,但是教师必须有一个宏观的目标始终在心中,在具体的观察中我们可以根据大目标对小目标进行一些调整。最后,轶事观察记录法重点是要掌握事情的精髓,观察记录要细致,不要遗漏一些小节问题。同时这种记录尽可能以白描的方式进行记载,记载的内容既有描述的内容,也有说明的内容,还应包括解释的内容。记录要有条理,这样便于日后分析。

2.事件抽样观察法

事件抽样观察方法是为观察特殊现象而制订的。它能记录其他观察法无法深入的行为,当然一般的行为也能记录。所以这种观察法对于中小学教师进行德育问题的观察也是很有效果的一种。[15]下面,我们就小学生人际关系对该观察法作一简单介绍。

姓名:楠楠

性别:男

发生背景或环境:图书角和小朋友一起看书

指向对象:妞妞和妮妮

动作:主动给两个小朋友讲书

语言:“我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特别感人,我和你们分享一下”

出现的问题:讲书时注意力不集中,两个小朋友不认真听讲时他也就跟着小朋友一起玩,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解释: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楠楠小朋友人际关系比较好,能够主动与同伴互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但是对自己的想法却不是很明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该生办事的毅力比较差。

教育策略:帮助他明确自己的想法,教师应积极制订方案,鼓励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提高自己做事的专注力,其实也是对自身做事毅力的一种锻炼。

结论:案例中教师关注楠楠的互动行为,因此静候“互动”的发生。事件抽样无法控制时间,但可以深入地了解、分析行为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这也正是此种观察方法的优点所在。

从上面两种观察法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德育问题的质性观察,不像定量观察那样有严格的程序工具以及记录表等,而是更偏向于随机性的、灵活性的方式,但教师的观察行为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从另一个方面讲,也恰恰是因为这个优点,导致了中小学教师在进行德育观察时,对影响学生行为的其他相关因素很容易忽视掉,导致在整理分析的过程中不能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制订的教育方案没有对学生的行为改变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多进行类似的锻炼,提高自己的观察敏锐力,同时也要注意适当地与定量观察法相结合。

观察法的运用一般不是单独使用,要通过与其他研究方法如调查法、访谈法等综合使用,这样会使观察研究所取得的结论更具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德育的选题与报告撰写

(一)德育研究都有哪些常见选题

前面我们讲了中小学德育方法的研究和对中小学德育本身进行研究的一些方法。那么,仅知道怎么研究,显然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会研究不等于知道要研究什么,这就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会德育选题。德育选题的技巧,除了对自己工作中活动的反思,借鉴相关理论进行实践性总结外,还有一个便捷的方式:就是看别人在研究什么,是怎么研究的。当前我国研究中小学德育问题的主要期刊有:《中小学德育》《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教育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都有专门的中小学德育研究的专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的《青少年导刊》《思想政治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的师生研究专栏、《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也都大量转载了中小学德育方面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成果的选题和研究过程,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是选题和开展研究很好的参照系。另外,当你确定了一些德育选题的关键词后,可以通过“中国知网”中的全文数据库去检索相应的期刊文献、学位论文文献和报章文献等。同时,通过查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或者各自省市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招标课题指南及近两年立项课题的名单,也可以获得德育选题方面的启发。下面我们就以上述介绍的这些杂志为例,看一下近几年中小学德育领域都有哪些热点问题。

1.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在关于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中,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以来都是热点话题。尤其是近几年,学校德育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改革是否取得了成效,如何进行德育创新以及德育创新实效等问题的呈现使得德育的“实效性”问题的探究成为了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焦点。

实效性问题之所以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主要还是因为德育实效不明显,效率比较低。当下多数研究者归纳的原因有:①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和共同化,导致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缺乏现实性,也使得德育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增加;②社会文化变革使得原有的学校道德与时代所需的道德文化发生冲突;③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德育和智育水平不协调,导致道德教育长期被忽视;④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更多的是以灌输、强制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⑤教师的职业道德比较差,不能胜任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等。但是,我们在审视这些研究时,不难发现,研究者只是在一味地分析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并没有明确地给出衡量德育实效的标准,也就是说,既然要判断实效性的高与低,我们就应该有一个参照物,这样,我们在进行德育实效问题研究时,也许更能明白哪些地方比以前有所提高,哪些地方还有不足,从而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更好的改善。

2.社会变革和多元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德育策略问题

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出现时,青少年的价值观更是受到了质疑。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必然成为了德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再者,网络环境作为新时代的主导媒体,这个“虚拟世界”已经对人们的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都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很容易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迷失自己,使自己的价值观扭曲。许许多多青少年的网络犯罪行为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德育研究者们在研究时也是大篇幅地探讨了网络的危害性和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认识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冲击下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固然是正确的,但我们更应该研究的是如何利用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开创德育教育的新领域。例如:如何更好地开发儒家文化的现代化价值,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更好地将德育课程或者德育资源与边远地区的学校进行分享等,都可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更广泛的开展。同时这些也都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研究的德育热点问题。如:《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青少年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多元文化——网络技术背景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发展与道德教育规律研究》《流行文化影响下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多重困境及德育创新研究》,以及《新媒体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研究》等,都足以看出该话题的探究之热。

3.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

随着德育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德育课程的开发和改革是每个德育研究者都避免不了去关注的问题。只有认真分析当前德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所以这个问题当然备受关注。

分析相关文献,学者主要将德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总结为几个方面:①理论性德育向生活性德育的转变,使得德育课程更好地回归到生活中,而不是以前的课程内容游离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感悟德育,真正地理解德育的内涵。②从静态德育向动态德育转变。以往的德育课程只局限于各学科自身的体系,而忽视了各阶段中小学道德发展的认知水平。因此,为了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应该加强注重各学科之间与德育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好地促进德育知识的掌握。而且,在德育课程自身的设置上,应该充分掌握不同阶段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注意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使得德育教育更具针对性。③德育主体性问题,就是说德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从有利于“教”到有利于“学”转变。这就要求德育教材的编写要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断地沟通和互动去发展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而不是以前的强制灌输。

4.德育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传统的应试教育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导致现代中小学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这也就使得整个社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也成为学校德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相关文献中不少学者指出,德育工作长期以来效果不明显,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德育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人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只是灌输一些抽象的泛政治化的德育理论知识,没有去认真探索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导致了德育工作的成效不明显。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就更应该注重新的德育模式的研究,使得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最大程度地符合不同阶段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学生在性格、情感以及意志力等各个方面形成健康的品质。纵观近几年的立项课题,也不难看出德育研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如:《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德育归因与对策研究》《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健康教育与犯罪预防问题研究》等。

5.农村学校德育的问题

农村学校的德育问题一直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由于受其特定的环境制约,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长期以来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农村家长的知识水平和德育水平都相对低下,孩子缺乏榜样形象,直接影响了农村孩子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其二是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经常忽视德育教育,再加上本身德育教育的能力不够,也使得农村孩子的道德思想缺乏培养的过程。长期以来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自然会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再加上现在正处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大背景下,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自然也就成为了德育工作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如:2007年度立项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2008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研究》,以及2010年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风险研究》等都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代表。

6.良好师德与学校德育

从近5年教育规划立项的课题来看,几乎每一年的德育模块中都会提到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方面的内容,这也充分证明了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德育教育者的高要求。有学者指出,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变是人类教育生活历史性进步的一个重要表征。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向纵深方面发展,师德也有一个观念转移的问题,即从一般性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方向转移。正如德育实效性中所提到的,新时期的德育变革已经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德育工作要想取得更好的成效,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应该是德育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十一五”规划中各年度的课题指南中德育模块提出的《教师行为规范标准与师德建设研究》《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及队伍建设的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研究》,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师德建设与考核研究》《教书育人楷模研究》等都充分地说明了师德建设在德育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德育报告的撰写

德育研究成果同样可以以专著、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方式呈现,其中德育报告是中小学教师进行德育研究时最主要的成果呈现方式。这里将德育报告撰写的格式、注意的问题加以介绍。德育研究报告分为很多种类型,所以其撰写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主要包括题目、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的阐述、研究结果的总述以及最后参考文献的标注等几项内容。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案例分析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德育调研报告和心理分析报告的撰写方式。

1.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方法

案例可以认为是在教学实践中包含有学生和教师的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典型教学事件,所以案例分析报告就是对这些典型的教学案例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如观察、访谈等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其研究过程、研究结果通过文章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的具体要求:

(1)题目:案例分析报告的题目撰写要明确、针对性强,即在题目中一定要阐明自己的研究个案是什么,是要重点分析个案的什么显著特征。如“一名初中生中考焦虑的案例分析报告”。

(2)个案的基本情况介绍:如被研究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以及这位同学的性格、平时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况,都可以在基本资料中介绍清楚。

(3)个案身上所表现的主要问题的阐述:主要问题的阐述一定要与报告题目相对应,如果标题和主要问题不相符合,那么这份报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撰写人在此处一定要注意“对题”。例如:根据观察、访谈等方法发现这名初中生面对中考这种比较大型的考试时,经常会有各种异常表现,如: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异常低落、脾气暴躁等。这样撰写就使得标题在文章中得到了具体的阐述,前后呼应。

(4)个案问题解决目标的制订:也就是说当确定这位初中生由于考试焦虑产生了轻微的心理问题时,我们应该制订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并且要阐述通过方案的实施帮助个案达到什么样的改善效果。

(5)方案实施的过程:研究报告的撰写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把研究过程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研究过程的撰写应该作为重点。例如:对这名初中生进行心理治疗时,我们需要把心理治疗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我们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取得了什么样的心理辅导效果,以及在每一个小阶段中我们具体的实施过程又是怎么样的等,这些内容在报告中都应该呈现。

(6)案例结果的分析:案例结果的撰写要遵循的原则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将方案实施后被研究者的真实情况记录下来,切不可随意编写。

(7)结论:案例的结果主要是指针对具体个案的主要问题,我们在采取方案和对策之后所发生在个案身上的一些改变,这些结果是明显的,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然而结论的撰写很大一部分是根据个案的具体的分析要推断出一些对德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改革指导意义的一些重要理论,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撰写结论时一定要注意用词,要坚持严谨的学术风格,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8)注明参考文献及附录:正文结束后,如果还有继续要交代的内容,可以采用附录的形式列在正文之后,包括所用到的参考书籍、文献以及一些相关的问卷、量表等都可以附上。

2.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方法

德育经验总结主要是指对德育经验活动及其认识通过整理、分析加工后形成的比较系统的、权威的认识。所以德育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完全是依据德育实践经验所提供的事实依据经过分析和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的高度,然后去揭示德育实践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报告。所以,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很强,对于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德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验总结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经验总结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题目、正文、和落款。

(1)题目:经验总结报告的题目撰写一般有三种形式:一般式、内容式以及副标题式。一般式是最常用的写法,题目中一般包括单位名称、时间、内容和文体,如:《××2011年度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经验总结》。内容式标题就是在标题中只作内容上的概括,这种标题比较适合专题总结,如:《小学生社会公益活动开展的经验总结》《解决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工作体会》等。带有副标题的题目的撰写一般都是主标题说明要写的内容,副标题则交代单位、时间、文体等,如:《德育为帆,校为船——就德育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2)正文:正文的撰写具体可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基本情况的介绍、经验的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

在基本情况的介绍中,没有太多的格式限制,主要是根据总结研究的需求来确定,可以是对工作经验的一个简单介绍,也可以是对工作地点、时间以及工作所取得效果等的阐述。其撰写的目的就是将自己所要进行的工作总结起一个引导作用,使读者对整个工作总结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经验的提升这一部分的撰写是整篇经验总结的核心,经验体会一般是对事实、道理的一个呈现阐述,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然后再来指导德育实践,这也是经验总结的根本任务。经验体会的描述大部分是总结具体的方法,这一般是在专题性的总结中。还有的则是把方法、作用以及成果都综合在一起进行总结。如:全面的经验总结主要反映的是成绩,但也应该注重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有正面的成绩总结,也有反面的教训总结。这在以后的德育实践中才能为大家提供借鉴,避免在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降低工作成效,所以问题和教训的总结在经验总结报告中也是应该撰写的一部分。

最后,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可以根据成绩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写一些对以后的工作方向展望之类的语言。

(3)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总结的署名,一般写在标题之下,也可以写在正文之后的右下方,日期可写在署名之下,也可写在正文后。专题性经验总结一般不写日期。[16]

3.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

所谓的调查报告就是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运用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调研手段对有关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后写出的书面报告,调查的方式可以是调查者的实地考察,也可以是通过问卷等其他的方式进行的间接调查。调查报告的具体撰写方法如下:

(1)题目:调查报告的题目撰写中一般应该提及“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以及“调查方法”三个方面,如:《中学生参加课外德育实践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这是最常用的一种。也有的调查报告的题目采用正副标题的写作形式,正标题揭示主旨,副标题则主要是附明调查范围对象等。

(2)导言:导言的部分也就是介绍研究问题是如何提出的,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的。例如,《中学生参加课外德育实践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导言的撰写中我们就应该写明中学生参加课外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们的中学生教学中存在着哪些不足等,这样读者就能很清楚地了解你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此外,在导言中还有必要介绍清楚此项研究在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3)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调查报告中研究方法的介绍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确定方法,如:进行抽样调查是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法、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访谈或者是问卷等方法以及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的方法等。调查对象主要是介绍对哪些人进行调查,以及调查的范围等。

(4)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的撰写不能离开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应该将调查的结果实事求是地表述出来。资料的阐述可以是文字表述,也可以是数字显示或者图表展示,最好三者能综合运用,尽可能地将所收获的资料全面、准确地表述出来。而资料的分析则应该以调查的材料为基础,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材料进行充分的讨论,尽可能地去挖掘一些深层次的规律性的资料。

(5)小结与建议:这部分的撰写在调查报告中一般都会放在结尾,要求语言要精练、准确,不做繁琐的论证,不拖泥带水,能使读者很清晰地读到要领并受到启发。当然结尾也有很多种写法,可以是对全文观点的总结,展望前景,发出号召;也可以是对以后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但是要注意建议的提出是为了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所以建议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要与问题相对应,切忌说空话、大话。

(6)参考文献及注释的写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应该列出所引用的全部著作和文章目录。注释的标注一般有脚注、夹注以及尾注三种形式,撰写者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17]

4.心理分析报告的撰写方法

心理分析就是研究者针对被研究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方法帮助被研究者认知其心理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对策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所以,心理分析报告就是将其研究的方法、过程及其结果表述出来的书面报告。心理分析报告撰写的具体方法如下:

(1)题目:分析报告的题目撰写中最主要的是要交代清楚分析的对象和分析的内容,如:《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分析报告》。此外,正副标题的写作形式也经常用到。

(2)引言:引言的介绍要精简,通过整体的概述,向读者介绍清楚进行此项分析的价值意义何在,以及现在的研究现状等。

(3)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介绍:心理分析报告和其他报告一样,都需要介绍清楚研究对象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心理分析报告在研究方法中肯定会借助心理健康量表进行分析,所以就需要介绍清楚采用的是何种量表,该量表的内容以及优点等。如:《浙江中部地区农村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介绍研究方法时,“调查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含有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该量表不仅可了解被调查者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还可通过各内容量表的结果分析被调查者存在哪些特殊问题。一般认为,分量表得分在3分以下属正常;8分以上要接受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即被认为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18]”。(4)研究结果:心理分析报告中研究结果的撰写需要通过心理健康量表和统计学的有关知识,对调查结果进行如实的表述,结果要用三线表展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调查结果一定要符合现实情况,当发现通过统计软件得出的结果和现实或者说是某种逻辑上有很明显的出入时,我们就需要重新确认统计描述的结果是否有误,这点在分析报告中一定要注意。

(5)研究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在整个报告中是主体,所以这里占用的篇幅比较大。比如,对浙江中部地区农村部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就需要对量表中的内容进行逐一分析,也可以是归类进行分析。分析时一定要注意依据研究结果分析,切不可凭空想象。

(6)讨论和建议: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应该对造成被试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做出深入的分析,并且制订出有效的方案帮助被试者解决问题。

(7)参考文献:报告最后,要将所引用的著作和文献全部罗列出,并且注意著作和文献的格式规范。

德育研究报告是德育研究成果的最终形式,研究报告的撰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而且还能够激发中小学教师搞好科研的积极性。好的研究报告既是中小学教师学术能力的体现,更是科研能力的展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尝试撰写德育研究报告,不仅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而且好的研究报告还能反过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注释】

[1]本章由张天雪和姚晓霞共同完成。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0-250.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45.

[4]周弘,原为南京一名普通工人,通过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实践,提出了朴素的赏识教育模式;杨瑞清,南京行知学校校长,通过30 多年的教育实践,创立了行知教育基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品性发展;徐锦生,金华师范附属教育集团董事长,通过近30 年的非智力因素实验,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陈立群,杭州长河高级中学校长,通过创立浙江省第一个宏志班,进行宏志精神创立、迁移及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而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流派。

[5]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3.

[6]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16.

[7]风笑天.追踪研究:方法论意义及其实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6):43.

[8]祁宏玲.档案袋评价法简介[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9]每一个学生自我设计的作品就是很好地反映学生内在要素的直接材料,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持续地对生作品进行收集,对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内心世界等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

[10]这种方法是通过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谈来了解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质,在记录过程中我们可以以文字的方式现场记录,也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做记录,然后再对谈话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11]照片记录法是保存和积累学生素材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清楚而真实地反映所发生的事件,并能对学生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状况做持续的记录。拍摄照片时要注意捕捉典型情境,要注意细节的拍摄,对每一张照片分析时要注意挖掘学生活动背后的真实原因

[12]沈文瑛.幼儿成长档案的记录方法与过程研究——基于行动研究的发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6:20-37.

[13]李昌祖,郑苏法.高校校史校情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J].思想教育研究,2010(6):88.

[14]冉乃彦.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56.

[15]沈文瑛.幼儿成长档案的记录方法与过程研究——基于行动研究的发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6:21-28.

[16]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4.

[17]郑金洲.研究报告撰写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2-109.

[18]董灿华,沈雪芬.浙江中部地区农村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8):680-6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