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成长案例_生成性教学的有效

学生成长案例_生成性教学的有效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教师在开展生成性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素养是有差异的。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于2010年第4期刊发了其中的8篇文章。因此,学科教研组一定要担负起对教师学科研究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围绕生成性教学中问题或经验开展有主题的研修,帮助教师走出误区,把握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方向,巧妙地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适时适地开展生成性教学,有效落实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成长案例_生成性教学的有效

一、现状与问题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但如何掌握知识与技能,这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1.教师教授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不乐观

在课题研究前期,一份对全校教师的调查发现,在传授知识与技能上很多教师还习惯于预设,仍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偶尔参与,习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还缺少体验与感悟。

我们知道,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不是机械地去背诵,而是通过学习理解其内涵,并在生活实践中能灵活地加以运用。因此,在课堂上单凭教师讲课,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显然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我的消化和理解去掌握知识与技能。(www.guayunfan.com)

因此,教师不能像应试教育那样简单地根据自身的教育预设,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即可,这种难以让学生消化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2.学生的生成问题还未被教师充分关注

学校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认真关注并应对课堂的生成问题的教师不到3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因产生认知冲突,当提出的问题超越了教师的预设时,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好动而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而不理睬学生正当的求知。

教师不重视生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少学生发展观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教师过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忽视了学生的现实情况,没有很好地开展学情分析,也没有换位思考的习惯,这源于教师心中对学生内心需求关注不够。

3.在生成性教学中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方法需被重视

有些教师有较好的学生发展观,但苦于缺少应对生成问题的策略,有时只能对课堂意外问题视而不见。

预设与生成不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教师在关注预设的同时,同样需要正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并把学生生成问题作为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体验和感悟知识与技能。这种策略方法的掌握是需要学习的。

二、文本学习和教研组研修是学科教师提升生成性教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离不开学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其中文本学习和学科教研组研修是教师提升生成性教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1.在他人文本的学习中提升教师开展生成性教学的素养

对于一个崭新而又陌生的课题而言,很多教师都会感到棘手。有关生成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前人已做了一些探索,为此,完全可以借鉴他人经验,少走一些弯路,避免盲目的探索。

为此,课题组从华东师范大学资料信息中心收集了200多篇有关生成性教学的论文,并挂在学校内网上供教师阅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些具有创新性的优秀教师率先在自己的学科中进行了实践。

2.在同伴文本的学习中提升教师开展生成性教学的素养

对于一个全校性课题研究而言,课题组鼓励每一个教师积极参与到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研究当中。显然,教师在开展生成性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素养是有差异的。有些教师通过自我学习,马上就能结合自己的学科创造性地开展生成性教学;也有一些教师在以前的教学中通过生成性教学较好地积累了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经验。当然,同时也有一些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结合自己的学科有效地去开展生成性教学。

为此,学校课题组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要求走在研究队伍前列的生成性教学探索者,以学科论文的形式及时反思和总结经验为全校教师分享。这个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一,课题起始阶段。2009年10月到2010年2月是课题研究起步阶段,很多教师对课题研究都很迷茫。为此,2010年2月开学初有9位教师在课题组的鼓励下率先完成了生成性教学的学科教学论文,并印发给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于2010年第4期刊发了其中的8篇文章。这极大地树立了教师开展生成性教学的信心,激发了学校其他教师参与生成性教学的热情。

其二,课题中期阶段。2010年3月到2011年1月是课题研究的中期阶段。在第一批学科论文发表的鼓舞下,学校所有的教师在认真研读的同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最终在2011年底,又有10多位教师也相应完成了自己的学科论文。于是,学校印发了第二批文本材料供本校教师学习,课题组把其中的5篇论文推荐到国家级期刊《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2011年第4期予以发表。

其三,课题后期阶段。2011年2月到2011年9月是课题研究的后期阶段。教师在学习第二批同伴的文本材料中又撰写了20多篇学科论文,其中5篇在《上海教学研究》2011年第5至8期连续刊发,其余则在区级杂志《静安教育》上发表。

3.在自我的文本中学习

教师除了向他人学习外,也可以通过写札记、写学科论文的文本形式总结经验,以丰富自我的生成性教学策略方法。课题组认识到教师自我学习的重要性,因为这是有体验、有感悟的认识,在经过理性归纳时就能深层次地认识到自我的经验和不足,有利于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

4.学科教研组活动是教师研修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也是教师学科研究的家园。因此,学科教研组一定要担负起对教师学科研究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围绕生成性教学中问题或经验开展有主题的研修,帮助教师走出误区,把握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方向,巧妙地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适时适地开展生成性教学,有效落实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案例】美术教研组的一次研修

主题:

在应对生成问题中引导学生科学掌握知识

时间:

2011年3月11日

地点:

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西楼书画室

人员:

美术备课组全体教师

【研讨内容片段之一】

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报纸变花衣》一课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用报纸制作“衣服”。只见一个男孩子,游离于小组之外,自顾自地用彩色纸把自己的脸化妆成了一个海盗,还手舞足蹈地表演着。小组内的其他成员顿时大笑起来,“哈哈,看呀,海盗来了。”这下周边的同学也纷纷地被吸引了过去,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

老师寻声走过去,同学们有点紧张,怕老师会责怪他们。只见老师笑嘻嘻地对小男孩说:“嘿,你的脸可真像个海盗呀!嗯,我看呀,如果能穿上海盗的服装,那就更活灵活现了,大家说是吗?”

听见老师意外的夸奖,小男孩更来劲了,他向老师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海盗的脸上有些什么特征,衣服有些什么特点,是什么式样的。

老师趁机问:“那你们小组是不是可以制作海盗装呢?”

“好呀,好呀!这个想法不错,我们就做海盗服。”

“那你就做我们的小模特吧!”

“太好了,我很乐意。”小男孩回答道。

看到小男孩回归小组后,老师趁机说:“刚才他们小组的想法很值得大家借鉴,我们在设计服装的时候,可以考虑对脸部也做些化妆,这样有助于突出服装的特色。”之后,学生们都热情地投入到服装的制作中。

【研修过程】

在课后研修活动中,美术组的老师都对执教老师机智地处理这个课堂中的生成问题的能力大加赞扬。

有的老师说:“老师在课堂上发现问题之后,没有去批评孩子不参与小组的制作,更没有阻止这名孩子。虽然这不是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但老师合理地利用这个孩子给自己脸部化妆的这件事情,让他介绍化妆的内容,引导他对制作的兴趣,也使得这个小组能围绕一个主题制作服装,更让这个孩子回归到小组的合作中。”

执教老师说:“是的,我当时想到,如果我批评他不参与小组制作的话,也许他会坐在小组中,但是他是不是真的会去做呢?”

有的老师说:“老师结合这个生成事件,引导学生制作有主题的服饰,这样对学生的创作也是有帮助的。”

执教老师说:“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导衣裙的结构特征,能利用报纸制作‘衣服’,并学会用多余的纸料粘贴装饰衣裙。对于学生生成的这个问题正好可以利用,让学生制作服饰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发挥,而脸部装饰也有助于表现服饰。”

有的老师说:“是的,这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引导,在课堂上拓展了知识与技能,所以这节课学生最后的作品很丰富,有‘小丑’、‘阿凡提’、‘埃及艳后’,每组学生的作品都很有创意,在制作的时候也考虑到整体的配饰,这也有助于学生在技能上的提高。”

这节课中的生成性问题,是教师在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教师在课堂上迅速地对这一生成事件有效作出了判断,并合理地加以利用,能让学生对服饰的整体认知考虑得更全面,也让学生在制作技能上有了提高。

三、建立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的生成性教学策略

在刚开始开展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中,很多教师发现,课堂上很难产生预设之外的问题,就是产生课堂突发问题,教师们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应对。针对这样的状况,课题组认为很有必要制定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机智处理生成性教学问题。

1.“错误知识”资源利用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师的教学错误或学生的学习错误,虽然错误是教师设计意料之外的问题,但也是一种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自我出错或学生学习出错为教育契机,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落实知识技能目标。

操作要点:一是小题大做,走出认识误区,正确掌握概念;二是以错误为诱饵,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探究知识真谛;三是以错误为起点,探究知识的内涵;四是以错误为契机,拓展知识的外延;五是以错误为反面素材,巧妙揭开科学知识的神秘面纱

2.知识问题契机利用策略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学生知识问题,对此,教师不应该置之不理,而是要积极捕捉,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

操作要点:一是让问题成为学生求知兴趣的“导火线”;二是让问题成为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的“切入点”;三是让问题成为学生理解知识难点的“突破口”。

3.有的放矢教学策略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针对课堂中出现的“节外生枝”教学事件时,要根据问题的利用价值来机智应对,严谨有“度”,对远离教学知识目标的问题不能任其发展,避免本末倒置的现象。

操作要点:一是要胸中有数,在宏观上把握好课程知识总目标,在微观上把握好学科教学知识目标;二是要心中有本,要领会文本的意思;三是要眼中有人,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规律和学生差异来有效传授知识。

4.师生对话启发引导策略

在教学课堂上,通过教师提问或学生提问,产生“课堂知识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通过与学生对话的形式,以启发引导学生逐渐纠正错误认知,了解科学知识的真谛。

操作要点:一是通过师生对话揭示学生问题的成因;二是立足学生的已有经验启发新知;三是通过教师的反问,引导学生知道自己错误理解的问题成因;四是通过教师换位思考巧妙归纳知识结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科学知识。

5.学生同伴互助策略

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利用学生资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学生群体自身的力量来化解生成问题,掌握学科知识。

操作要点:一是让优秀学生当“小老师”,直接把正确知识讲解给同伴;二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纠正错误认知中接受新知;三是在学生小组动手实验探究中了解科学知识来源,构建科学知识的整体概念。

四、建立在生成性教学中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指标

在教师的评价方法上主要采用自评与互评。评价指标主要是起到导向作用,通过稳定的评价指标,引导教师在生成性教学中积极有效地落实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生成性教学中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教师评价指标

五、几点思考

1.树立学生发展观是教师在生成性教学中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关键

要有效地开展生成性教学关键是靠教师。我们知道,教师在生成性教学中能否有效落实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其中教育观念是核心。一个人的指导思想往往会左右人的行为,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心中缺少学生发展观,片面地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权威者,可以主宰一切,学生被动地学就可以了。于是,教师习惯于凭自我的思维去设计课堂,无视学生的心理和实际需求,在课堂上用原始而简单的灌输方式把学科知识讲授给学生听,不管学生是否能听懂,也不管学生在课堂上有什么问题,对课堂生成事件假装没有看见,就按照自我原设定的教学思路教下去。于是可想而知,学生缺少对所学知识的体验与感悟,只能说对所学知识是一知半解。

因此,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在教学中做到,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内涵。

2.灵活的策略方法可以提升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常言道:教无定法。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往往是一个人的智慧表现。所以,教师除了要学习既定的生成性教学的策略方法,同时不能机械地照搬,要根据学生对象、生成事件的特点等教学环境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从本课题组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新教师在参与生成性教学研究中虽积累了一些策略方法,但在遇到课堂生成问题时还是不知如何是好,在有限的时间内想不出应对的策略,只好视而不见,继续按照课前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

我们知道,教育总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之说,所以在学习和掌握各种应对生成问题策略方法的基础上,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灵活地运用,机智化解生成问题,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

3.建立教师评价表可以在生成性教学中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教师能否持久地开展生成性教学并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单靠教师的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保障机制。因此,建立“在生成性教学中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评价指标”,可以从制度上确保在生成性教学中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有效落实。

在本课题的实践中发现,当学校有一个评价指标来检查教师的教学时,教师就会非常认真地调整课前的教学设计,紧密关注被评价的指标,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这方面的要求。

评价指标有导向作用,它迫使学科教师不是单凭热情地去教学,而是理智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学校的评价指标落实到本学科日常的教学行为当中。

(执笔人:陆少明、张敏、黄佳妮)

案例1

(本文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2010年第11期)

【学科】品德与社会

【执教、执笔老师】王嫣

【教龄】18年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作为教师不能按课前设计的教案死教书,而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化教案,关注教师预设外的课堂节外生枝事件,机智地处理,变“教学问题”为教育教学资源,有效传授知识。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说:“教师在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一、巧对教师失误事件,让课堂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殿堂

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件事物均有其两面性,因此,教育难免会有疏漏,关键是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如何来应对这些出错或失误。首先是认错;其次要及时改错;第三要利用好错,化劣势为优势,鼓励学生大胆为教师纠错、改错,从而使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真实的、科学的知识。

【案例】

《品德与社会》二年级第二学期所教授的“出行守规则”中提到,课前可以让学生到各个场所、马路上、书本中去找一找交通标志,并把它们画下来带到课堂上,以游戏、竞赛的形式认识、牢记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课前我自行制作了有关交通标志的多媒体课件,没想到在媒体中出现了差错,某同学发现了问题,于是,引发了下面的一番对话。

生:老师,你媒体上的两个交通标志标错了!

众:啊?哪个呀?

师:哦,他说得很对,的确是老师标错了,你真厉害,你怎么会知道的?

生:我爸爸是交警,爸爸告诉我只有学会正确地认识交通标志才能遵守交通规则。

师:说得真好,老师要向你学习,那下面我们请你来做小老师,主持这场比赛好吗?

众:好!

同学们都十分佩服这位同学在这方面的知识,在他的带领下,班级同学在教材的基础上又找了不少其他的交通标志进行自主学习,还以“交通标志”为题开展了“十分钟队会”,效果特别好。

【分析与思考】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位学习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背景,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但作为教师需要具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改正错误的意志和毅力,这是相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态度。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有效传授科学知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本案例中,教师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利用了失误,因势利导地组织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乃至自主地开展学习、进行探究、寻求真理。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还原于生活实际,在学生的学习中融入主动探究真理的兴趣,更让人欣喜的是通过学生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

二、利用学生学习错误,有效传授知识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可见,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错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反思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使错误成为走向成功的阶梯,让学生的犯错过程成为一种学习的过程。

【案例】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的“别具特色的民居”介绍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居民住宅,尤其推荐了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和大草原上的“蒙古包”。这些民居给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学了这几节课的内容之后,你们对中国的哪些民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四合院、蒙古包、竹楼……

师:小Z同学一直在举手要求回答问题,好,请他来说说,他最喜欢的是哪里的民居。

生:老师,我最喜欢的是那张以蒙古包为主题的小报。

(明确要求是要说说自己喜欢的特色民居,可他竟然说小报,这不是在瞎搅和嘛!我心一沉。)

师:你知道我刚才在问什么?特色民居与小报有联系吗?我想知道你喜欢哪些特色民居。

生:由于我喜欢小报,所以我是想用小报来介绍特色民居。现在,我先介绍我喜欢的民居。

……

【分析与思考】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得到来源于学生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错误答案,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呢?实践证明:置之不理与巧妙引导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错误回答,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启发式对话中引导学生反思自我问题,逐渐了解要学习的知识是什么,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本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面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时不能简单地批评或指责,因为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会换位思考,认识到学生学习错误的经历,构建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

三、将错就错,在师生交流中正确理解知识

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层出不穷,然而并不都是有效的,其中不少生成问题属于“偏离型”,远离知识目标,有些甚至是错误的。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错的情况,教师要机智应对,有时将错就错就是一种好的方法。

【案例】

在教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满街粽香话端午”这节课时,教师在人物上有所拓展,要告诉学生的是端午节不仅仅纪念屈原,还有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于是请学生做了相关资料的收集。

生:我找到的是屈原投江殉国的事……

生:我找了伍子胥不畏权势进谏,以及拔剑自刎的故事……

生:老师,我找到的是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一夜白头”和端午节有什么联系啊?教师一下愣住了,急想对策。

师:你收集得很好,老师看到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有关内容,接下来,老师请你交流一下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然后再听别人的故事。

随后,那位学生在交流时发现,伍子胥一夜白头与端午节没有直接联系。伍子胥拔剑自刎显忠诚,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纪念的。

【分析与思考】

当学生出现意外错误时,教师不是回避或者遮盖,更不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是将错就错,放大“错误”,引导他们在交流、对话、反思中认识错误,内化知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会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这样做有时会丧失挖掘错误的价值。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灵活调控,将错就错,变错为宝,使课堂“转危为安”,从而成为一道亮丽的教学风景线。

案例2

(本文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2010年第4期,获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论文评选三等奖)

【学科】数学

【执教、执笔老师】陈明

【教龄】12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一直是一线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生成性教学资源把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落实。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握好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从而更好地推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呢?本文谨以笔者一些教学实践来说明之。

一、精心预设,促进知识在新授过程中自然“着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的生成来源于精心的预设,教师的预设成效决定着实际教学的成败。对教学过程,教师要作周密考虑;对教学结果,教师要有充分预见。教师预设的付出必然会得到生成的收获。只有精巧的预设,才有妙趣横生的生成。所谓生成性的教学,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其教师预设的基础和教学机智的运用。在数学知识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教授过程中,精心预设尤为重要!

【案例】《垂直》

内容分析:《垂直》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材的内容,教材从学生生活中街道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引出相交、垂直的概念,初步学会垂直的表示方法。

教师设想让学生活动:把两根小棒看作直线,桌面看作平面,小组合作,摆一摆,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有哪几种位置关系,从而引出相交与不相交,再由相交过渡到垂直。

实例:

师:请大家把两根小棒看作直线,桌面看作平面,小组合作,摆一摆,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经过小组交流,学生摆出了以下几种位置关系:

师:想一想,可以怎么分类?

生1:可以分成两类,①②③④为一类,因为它们是交叉的;⑤⑥为一类,因为它们是不交叉的。(这就是学生的语言,带着朴素的生活经验和儿童化的认知方式。)

生2:老师,我认为①②③④⑤也可以归为一类。

师:敢于发表出自己的见解,值得表扬!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分吗?

生2:因为老师刚才说得很清楚,是把小棒看作直线,桌面看成平面。

师:你听得真仔细,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2: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我能上黑板来画一下吗?

师:欢迎!

生2:通过无限延长,①②③④⑤都是交叉的,只有⑥是不交叉的。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很厉害啊,“火眼金睛”再加“顺风耳”!既听清楚了老师的要求,又能把小棒当作直线后的图画出来了。那么在几何中,我们把①②③④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称为是相交,而把⑥称为不相交。(教师正在为顺利地引入到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而欣喜,可这时,有一个男生把手举得很高,似乎有种非说不可的样子,全班的眼神都凝聚在他身上。)

生3:老师,我还有第⑦种图。(学生们都感到颇为惊讶。)

生4:老师,我认为他的这种就是相交啊!

生3:不对啊,相交的话只有一个交点,如果把这两条直线也无限延长,那交的点有无数个啊!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像炸开了锅,学生们激烈地争论起来,有的认为是相交,有的认为不是相交,学生们用急于想知道答案的目光望着老师。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说清,重合既可以算是特殊的平行,也可以算是特殊的相交,如果拘泥于此问题,倒是会给初步接触几何知识的学生们在认知上设置人为的“障碍”。)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的想法很独特,值得鼓励,但这样的两条直线叠在一起了,

看上去成了一条直线,今天我们不予研究,就暂且把它归为第三类——重合。你们同意吗?

众生:同意您的说法,就叫做重合吧。

【思考】

这个案例,教师顺利通过了学生的“考验”,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课前有一定的预设,学生自发产生的“突发问题”并没有让教学进程停滞不前,教师“顺势利导”,把“棘手”的生成性问题转化成了一个有效的生成性“资源”,从而在课堂上成功地完成了学生的“质疑问难”,促进了“两条直线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的顺利落实。可见,只有周密、精心、细致地在预设上下工夫,才能在面对生成性问题时“临阵不乱”,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进程,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

提高对生成性问题的应对能力,关键在于预设水平,这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积累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使自己对学生的想法有充足的认识,把各种情况了然于心,灵活地处理教学中的“棘手问题”。

二、顺水推舟,促进知识与技能在师生互动中巧妙“迁移”

当教师拿着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教学时,学生的回答和反应常常会出乎意料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框架,给我们毫无准备的突然“袭击”。这时就需要教师冷静面对,只有顺其自然,就能使知识迁移“水到渠成”。

【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

内容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材的内容,试图通过媒体演示,在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来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实例:

(观察学具: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师:量一量,你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独立用直尺量,而后全班进行交流。)

生:那正方体也符合长方体的特点呀!那不是正方体也变成长方体了吗?

(教师一愣,没想到学生一下子就将这个难点摆在了大家的面前,略作思索,教师顺势而下。)

师:那我们就来对照一下长方体的特征,看看正方体是否符合。

(显然,正方体符合长方体的两个特征要求,教师正庆幸“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个难点解决得竟如此顺利时,又有一个学生不请而大喊。)

生:那长方体不也是特殊的正方体了吗?(看他的表情,一副为自己的合情“推理”而自得的样子,却不知已给大家设置了一个认知的拦路虎。)

师:是嘛?我们先来看看正方体的特征,再来对比一下长方体,看它是否符合?

(学生尽管不情愿,可也无奈地同教师一起对比起来。)

生:长方体不具有正方体的特征,因而长方体不是特殊的正方体。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长方体的两个特征要求“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和“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都做到了,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但正方体的两个特征要求“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和“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长方体没有做到,所以“长方体不是特殊的正方体”。

(这就是学生的语言,显然在他们眼中“正方体和长方体”不是两个体,而是两个有生命的“人”。)

【思考】

如果说学生的第一句话语是“灵光”和“顿悟”,那么第二句话语“那长方体不也是特殊的正方体了吗?”则可以说是“错误”和“败笔”。但恰恰是这个“错误”和“败笔”,才更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教师巧妙地利用这个“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辨别,既揭示了关系的本质,又指导了学法。学生的思维应该说是直观、跳跃的,如教学中学生的突然发问:“那正方体也符合长方体的要求呀!那不是正方体也变成了长方体了吗?”无疑是跳跃性思维的表现。在开放而又真实的课堂里,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只有适应这种跳跃式的思维,并加以利用,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精彩的生成源于学生的“突如其来”,贵在教师的巧妙点拨。课堂是“活”的,教师无法完全控制学生的思维,哪怕是再精致的预设都可能被学生“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话语或行动打破,而这些就是良好的资源,是课堂教学生动的“神来之笔”。课堂中的生成性,就是表现在“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学生的“灵光一现”可能偏离了正常的教师预设轨道,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把握,适时引导,避免过多地纠结,充分利用宝贵的教学时间,就可以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促使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

三、“对症下药”,促进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使数学知识真正“内化”

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在对话与交流中,教师要利用特定的活动通过弹性预设给予学生自由创造的思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往往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创造出让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这样做,固然能解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思维火花,可是如果一旦没有得当的组织形式,迷失了原定的教学目标,在无序的开放中进行,就很容易失控,造成混乱的场面。因此做到教学的精彩生成,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了然于心,在组织动手或体验活动过程中,思考周密,严谨有“度”,使教学活动既开放又有序,既和谐又自然,努力使课堂上的每个成员其乐融融,既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感受到生成性资源带来的愉悦。

【案例】《按规律填数》

内容分析:《按规律填数》是我校三年级数学社团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规律,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的大小概念。

预想:教师设计一道按规律填数的问题:

6044,5940,5836,( ),( )

学生能通过减法发现“这个数列中每个数依次递减104”的规律,从而顺利填出下面的数。

实例:

师:请同学们先找这个数列的规律性。

生:每次减104。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6044- 5940= 104;5940- 5836= 104,所以每次都减104。

师:括号里应该怎么填?

生:5836-104=5732;5732-104=5628。

(这时,教师发现一学生面露焦急状,欲言又止,手高举并不停摇摆,于是请他发言。)

生:我跟他们观察的不一样。我把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比如6044,看成60和44;先看60,59,58,每次少1,那么后面应该是57,56;再看44,40,36,每次少4,那么后面应该是32,28;合起来就是5732,5628。

(学生说完,以期待的目光看着老师,等待老师的评价,而此时同学们或赞许、或无言,接着,一学生不请自言。)

生:应该是对的,规律可以有不同的呀!

师顺势问:这两种角度观察出来的规律是否不同?先看前面60,59,58,每次少1,是在什么位,实际上就是少几;再看后面44,40,36,每次少4,是在什么位,实际上就是少几。

(学生顿悟,点头。)

师:我们观察规律的角度可以不同,方法上也可能有简有繁,因此我们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

【思考】

应该说“按规律填数”的目标很清晰,只要学生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背离“中心”,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区别于常规的独特思维。当学生第一个问题解决时,这道题目的原定目标就已经达成。而此时一生“面露焦急状,欲言又止,手高举并不停摇摆”,就预示着将有“新的想法、观点”产生,教学生成的前奏已经拉开。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异论”,就会丧失精彩的生成。问题生成后,只有靠教师的启发引导,进行“一针见血”式的追问或点评,而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胡乱猜测或猜想,通过“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语言和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让“找规律”这一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接受,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碰到新的数学问题时,能够自发地、灵活地加以解决。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并不是教案展开过程的照搬,也不能完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教师既要在课前充分预设,精心准备,同时,又要在课堂上反应敏捷,“对症下药”。在师生互动中,可以多一些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少一些刻板机械的操练;多一些智趣的交流,少一些生硬的对答;多一些知识上的融会贯通,少一些知识上的一成不变,照本宣科……我想,这些“多与少”是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的法宝。

案例3

(本文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2010年第4期)

【学科】数学

【执教、执笔老师】金意

【教龄】14年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孩子的天真无邪、童言无忌、大胆创新,使数学课堂教学蕴含着大量的不确定的因素,如何判断、引导、有效处理这些教学中的“意外”,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这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探索生成性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自身的课堂反应能力。

一、以错误为契机,“变废为宝”

教师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去挖掘、发现学生“错误”中蕴含的宝贵教育资源。

在“4的乘法”一课的课堂练习环节,我出示了一道题:“每辆小轿车可乘4人,每辆面包车所乘的人数是小轿车的2倍,每辆面包车可乘几人?”对于这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我自认为学生应该不会有问题,都能列出算式:4×2=8(人)。

当我逐个巡查时,发现学生中出现了另外两种错误情况:4×2=8(辆);4×3= 12(人)。于是,我请学生把这三种情况都板演在黑板上,请大家来逐个讲评。大家认为:第一个算式是对的,因为题目要求的是4的2倍;第二个算式单位名称写错了,问题是“可乘几人?”;对于第三个算式,大家都知道是不对的,因为题目里面没有数量“3”。当我准备进入下一练习时,一位学生高举小手,急切地想要发言,我也不知道她有什么意见,为了尊重起见,我请了她。“我知道他为什么错了,他可能把问题看成共乘几人了。”同学们听了也纷纷同意。于是,我接着话题继续问:“如果把问题改乘两辆车共乘几人?他这样的算式表达清楚吗?”另一个学生马上举手说:“题目里面没有3,应该先列4×2= 8(人),再列4×3= 12(人)。”我又问:“4×2算出的是什么?”“每辆面包车的人数。”“那要求两辆车共乘几人,还要……”又一个学生脱口而出:“列个乘加算式。”这时,其他学生也都明白了,于是有人列4×2+4,也有人说“4+4×2也行”。我肯定了大家的想法,又回过头来说:“其实4×3=12(人)也行,只是不完整,3哪里来的?”又有学生回答:“先写1+2= 3(辆),表示有这样的3份,再写4×3= 12(人)。”经过这一番激烈的讨论,刚才列错算式的学生也知道了自己错在哪儿了;其他学生也明白了看清“问题”的重要性,更学会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思考及书写表达的方法。

二、伺机而动,“点石成金”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一些“预约型”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见机施教,把生成性教学资源“点石成金”,引领生成性教学不断朝着既定的目标推进,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加减混合竖式计算”一课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连加竖式计算的经验,所以我放手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练习:29+28-27=_____。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把三个数叠在一起列了一个竖式。

师:这样列竖式可以吗?

生:可以的,因为学过连加竖式,就可以这样列的。

生:不可以,如果遇到退位、进位怎么办?

……

学生意见不一,产生了矛盾。于是我又为学生提供了两道计算题作为新的尝试:32+46- 59=  ;81- 35+46=  。

师:谁能说说,三个数叠在一起列一个竖式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第一题的个位不够减,退位不知道问哪一个数借?

师:你们在算的时候是问哪个数借的?

生:我问32的“3”借。

生:我问59的“5”借。

生:随便哪个十位数都可以借。

师:还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在算十位数的时候,一会儿加一会儿减,很容易搞错。

师:还别说,这种方法真能行得通。

生:老师,既然这个方法可以,为什么书上没有介绍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生:这个方法不方便,很容易算错。

生:如果数字再多一些,算起来更麻烦,一会儿加一会儿减,搞也搞不清楚。

师:对啊,我们在计算时要尽可能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

这是一次成功的生成性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当学生对于只列一个竖式意见不一、产生矛盾时,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师不予妄下定论,而是及时地加以诱导,巧妙地追问,创设了民主的教学环境,保护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获得了学生热烈的响应。

三、畅所欲言,“画龙点睛”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生成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拥有话语权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根基。

在练习解决问题时,我出示了课件:乘公共汽车。

师:请仔细看,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原来有8个人在公共汽车上,后来有4个人下车了,又上来了6个人。

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现在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

师:大家能自己试着去解决这一问题吗?(小组交流)

生:原来有8个人在公共汽车上,有4个人下车了,还剩8- 4= 4人,又上来了6人,4+6= 10人,所以现在公共汽车上有10人。

生:原来有8个人在公共汽车上,又上来了6人,8+6= 14人,有4个人下车了,14-4=10人,现在公共汽车上有10人。

生:我是这样列式的,8- 4+6= 10人。

生:还可以8+6-4=10人。

师:你们解决得真不错。

这时我看见平时发言积极、回答问题总是牛头不对马嘴的生A,还一直高举着小手,想发表他的见解,心里不免打鼓,心想:几种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都罗列出来了,他又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但看着他坚持举着的小手,又不忍心泼他的冷水,于是请他说说是怎么算的。

生A:我是用8+2=10人。

话音刚落,有的同学已经哈哈大笑,叫嚷着“错了错了,他在凑数呢”。我及时加以制止,并请生A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A:(涨红了脸)有4个人下车了,又上来了6个人,这样正好抵消4人,上来的人比下去的多2人,直接8+2=10人。

师:你的想法真棒!大家听懂了吗?

同学们纷纷点头同意,我提议,为生A这种积极动脑、大胆创新的精神而鼓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生A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着不同的个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如果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

案例4

(本文发表于《上海教学研究》杂志2011年第7、8期)

【学科】英语

【执教、执笔老师】王怡颖

【教龄】11年

新课程标准倡导新的课程资源观,它要求教师从社会、生活、教学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错误”也是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就是教师、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只要有认知就会有错误,“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正如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一、善待“错误”——创设情境,互相帮助,巩固新知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的思维是呈开放性的,他们的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呈现,在课堂教学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是无法全部预设到的。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不妨静心倾听,深入思考,寻找价值,有时会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出课堂教学的亮点。

【案例】

记得在上《Travel》这课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表演对话以复习方位的句型。最后,我请了Linda和Evan让他们到前面来做这个表演。

Linda:Iwant to go to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Could you please tellme how to go there?(我想要去东方明珠,能告诉我去那儿的路吗?)

Evan:En... You can take a taxi there.(你可以叫出租车去。)

所有的孩子都笑了,我也一下子脑子里“轰”的一声,Evan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真让我不知所措。平时他不这样啊!这么有性格的回答啊!他这种回答让我怎么能复习今天的新授内容呢?

我定了定神,想到今天的角色表演的主题是“帮助”,既然Evan这个忙没帮好,那何不再另叫一个小朋友来帮他呢?这样既圆了场又同时给了孩子们更多的表达机会。对,就这么办!于是我微微一笑。

T:Maybe it's a good idea. But itwill cost her a lot ofmoney. Let's save money. OK?Who wants to help them?(也许这是一个好主意,但这会花很多钱,让我们省点钱好吗?那谁想帮助他们呢?)

所有的孩子都高高地举起了他们的手,说着:“我!我!”

孩子们的积极主动,那份想要帮助他们的迫切的心在这个环节中表露无遗。

T:Tina,you please.(Tina,你说。)

……

【分析与思考】

课堂不只是优秀生的课堂,而是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满足所有学生兴趣和需要的课堂。善于从学生中发现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对本案例中Evan的“错误”回答,巧妙运用互相帮助的场景来化解课堂僵局,同时也化解了师生之间的尴尬,更重要的是又巩固了新知。突然觉得Evan这次出人意料的表现成了这节课上的点睛之笔。这不禁让人想到一句成语,虽然不是那么特别的恰当,但着实表达了我当时的心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利用“错误”——包容豁达,机智调侃,巩固新知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维的碰撞,会不断地擦出火花。因为彼此的投入,整个过程既有新的教育资源的产生,又有学习过程的生成。一个有智慧的教师一定是捕捉这种生成资源,从而利用好孩子们的“错误”,因势利导去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手。

【案例】

记得在讲Food I like(我喜欢的食物)时,我添加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单词,那就是汤团(dumplings)。在给孩子们认读了单词后,我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T:What does it like?It likes a...(它像一个什么呢?它像……)

Linda:It likes a ball.(它像一个球。)

T:Good!(很好!)

当我正大力表扬孩子们的无穷想象的时候,有一个叫Jack的孩子兴奋地边笑边说:“It likes your face.”(它像你的脸。)Jack一直是我们班最淘气顽皮的孩子,他总喜欢在课堂上突然发表一些和别的同学不一样的言论,显得十分的另类。我心里真的老大不高兴,他在课堂上这样堂而皇之地对我如此的随意调侃,真是太不尊重人了!我当时的脸色相信一定是难看极了。与此同时,心里又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喊:“是不是可以有一种方法既能缓解课堂上这个尴尬,又能继续巩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呢?”定了定神,我微笑着说:“Oh. You are right. When Iwas a child,my face was as big as you.”(哦,你是对的,当我是孩子的时候,我的脸也和你一样大。)我比划了一下,暗自窃喜他的脸也不小。这句话把孩子们刚才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到了他的身上。随后我又说:“My face likes a big dumpling. Your face likes a small dumpling. We are round dumplings.”(我的脸像一个大汤团,你的脸像一个小汤团。我们都是圆圆的汤团。)我特别强调了round这个单词,因为之后我们要学习的是“The dumplings are round”。

T:Are the dumplings round?(汤团是圆的吗?)

我马上话锋一转,叫了其他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对这一内容印象深刻吧!

【分析与思考】

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标志,是一种学习经验,也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敏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从错误中探究,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爱心和知识,更是教育的智慧:巧妙的点拨,睿智的启发,风趣的讲解,时时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正是一种别样的教育境界。这种境界,源于学生的错误,源于师生与文本、与作者的智慧的碰撞。是否可以这样说,学生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错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三、巧对“错误”——勇于认错,共同学习,巩固新知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件事情均有其两面性。因此,教育难免会有疏漏,关键是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如何来应对这些出错或失误。首先是认错;其次是要及时改错;第三是要利用好错,化劣势为优势,鼓励学生大胆地为教师纠错、改错,从而使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真实、科学的知识。

【案例】

记得在一次备课中,有一个单词我看后觉得不是很熟悉,但长期的经验害了我,让我不再对这个单词有更深的研究。于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在分析了发音后,我说Portugal就是波兰,当我再继续往下讲的时候,我听见Mike在轻轻地提问:“好像是葡萄牙吧?”我当时心一震,“葡萄牙”真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感觉我的脸在渐渐发红,我的直觉告诉我他的答案应该是正确的。承认错误,真是觉得没有面子啊!不闻不问,那不是在误导学生吗?

T:Maybe you are right.Let's check on the computer now.(也许你是对的,让我们现在就在电脑上查一下。)

于是我们马上在网上查了Portugal,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的确Mike是对的。之后我们又查了波兰的英语,是Poland。最后还分别查了他们的地理位置。

我暗暗地看了一眼Mike,释然地笑了,真的发自内心地谢谢他。

通过这节课,相信孩子们不但知道了Portugal和Poland,知道了他们的地理位置,更知道了上课不只是一味地接受。

【分析与思考】

作为教师需要具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改正错误的意志和毅力,这是相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态度。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有效地传授科学知识。在本案例中,教师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利用了她的失误,因势利导地组织了学生一起去解决问题,再一起去开展学习,进行探索,寻求真理。

在普遍追求课堂生成的课改背景下,面对课堂僵局,教师不仅要正视,还要更好地捕捉。必须要注意在实践中动态地调整,及时运用和激活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机智,巧妙地引导点拨,保证生成的正确方向。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智慧知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场所。

案例5

(本文发表于《上海教学研究》杂志2011年第6期)

【学科】数学

【执教、执笔老师】薛建琳

【教龄】12年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有其严密的系统化结构。如果能切实把握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把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新知、巩固旧知,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构建起四通八达的数学知识网络,改变分散的知识形态,使学生将分散知识结构化。

一、巧用生成性资源拓展思维的深度,正确理解所学知识

在很多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最初阶级,他们的头脑里会建立一个模糊的图示,虽然不够清晰但并不是不可靠的。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师需要及时捕捉那些懵懂的知识涌动,将它们巧妙地变成可以为课堂所用的生成性资源,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深度,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目标。

【案例】

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教授《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复习环节我出示了下题:

学生们驾轻就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我准备出示一个组合图形时,一只小手忽然举了起来。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能算出它们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这时有位学生小声而不屑地说:“那有什么用啊。”那位同学听到后有些委屈地坐了下去。我一边鼓励地摸了摸他的头,一边想着应对之道。组合图形不就是由两个图形拼成的吗?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不就是算它们的面积之和吗?我慢条斯理地说:“这个提议很有价值。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图形并不一定都是规则的长方形、正方形,有时会碰到这两个图形合成的图形(图1),你会求它的面积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那就是要求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我趁热打铁出示了图2,问:“现在你还能求出它的面积吗?”题目的变化更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依据刚刚在脑海中建立的模式,他们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至此学生已有了基本的解题方法,为了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我进一步变化题目,给出了图3。这下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能够仿照图2的解题方法,横切图形计算;还有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则摆脱了原题的束缚,想出了割、补两类方法解决问题。就这样,一节课在学生们不断的探究中意犹未尽地结束了。

【分析与思考】

面对算面积之和这个出乎意料的生成性问题,我将其巧妙化为突破教学难点的有利契机。一直以来教授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都关注如何教会学生将不规则的图形分割成规则的图形,而其实学生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如何分割,而是在于分割之后如何寻找到所需边的长度。如果直接给出一个组合图形让三年级的学生分割,各种长度不一的线段恐怕会让一部分学生感到无从入手,造成认知时心理和思维上的双重障碍。这节课则利用生成另辟蹊径,为学生演绎了一出精彩的“组合图形起源与发展史”。将学生一个原本模糊的问题转化成本节课新授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又将此题一题多用,让学生在“变式”、“变位”的训练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表象,不知不觉中学生们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加深理解了知识的内涵。

二、因势利导,妙用生成性资源建立知识间联系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如果能主动把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和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通过思维加工从而认识新知识的内在意义,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很好。

【案例】

在教授三年级第二学期《灯市》这一课时,我出示了要解决的应用题(图4),学生们顺利列出了两种方法解题。此时一个学生举手说道:“老师,我发现25×3+25与25×(3+1)就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巧算。”听了他的发言真的让我有些惊讶,他已经能够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与巧算中的法则相互对照,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当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将具体的题意与抽象的算式进行了比较和联系,这样做不仅对应用题的理解有所帮助,对于巧算法则的巩固也大有益处。这个发现让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先有些不明所以,待定睛一看方恍然大悟,禁不住鼓起掌来。我顺势让学生说说巧算的方法。一个学生肯定地说:“把25看作一份,3 个25加1个25就是4个25。”我趁热打铁说:“说得真好,只有当25作为标准的一份时我们才能巧算。那么这类倍数应用题,什么时候才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呢?”学生们在激烈的讨论之后肯定地告诉我,只有已知一倍数的时候,才可以用两种方法解题。我根据这个生成性问题进一步出示了变化题(图5),追问道:“这道题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受刚刚生成性资源的启发,学生经过对比能从应用题数量关系和计算法则两个方面论证这道题目只有一种解法,有的学生还进一步总结了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的多种解题方法。

【分析与思考】

教师如能时时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对照新旧知识,构建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桥梁。二期课改之后,数学中不再设独立的单元教授应用题,而是将应用题变为问题解决的形式,融入日常的教学中。而这一节课中,学生能自己主动横跨应用、计算两大板块,将新旧知识进行沟通,说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得到了真正的提高,他们的思维更具有开放性。而作为教师如果眼中只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所生成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样会致使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出现被动的状态。只有妙用学生的生成,才能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带动全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善用生成性资源,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化结构

目前的教学,学科之间的整合明显不够,学科内整合也不强。打开课本,学科与学科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的界限还很分明,各学科之间实质性的渗透比较少。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科结合点、新知识切入点是广泛存在的,只要能善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就能够水到渠成地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化结构。

【案例】

在教授二年级第二学期的《东南西北》时,一个学生提及曾听到过“3点钟方向”的说法。点钟方向是军事术语,直接看来与所要教授的知识并无太大联系。可细细一想,钟面知识正好也是这一学期的内容,妙用学生的这个生成恰好可以为《东南西北》的教学服务。我在随后的教学设计中就将东南西北与钟面上时间相对应(见图6)。更让我惊喜的是,课堂上学生们的生成不仅让我找到了教授新知识的切入点,更让我发现了数学与其他多门学科的结合点。在出示地图上的方向标时,有一个学生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N和S表示(见图7)。这个生成性问题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关注,我笑着提示道:“其实数学中还蕴含了很多英语的知识呢。”一个学生马上联想到N就是north,S就是south的简写,我趁机进行了相应单词的拼读。这样做看似是浪费了时间,讲了与教学目标并无太大关联的英语知识,可实际却并非如此。一方面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看到了英文单词,他们觉得新奇有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了这样表示的内在原因,有利于加深理解和提高记忆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我出示了全国地图,问西藏、海南、北京分别位于上海的哪一个方向。一个学生兴奋地告诉我,他发现答案就在它们的名字里。这个学生把地名中的方位词用语文中的拆词法分解开来,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

【分析与思考】

在不同概念的内在表征之间建立联系,教师就不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看成完全散乱、互不相关的。其实不仅数学教材的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其他学科的教材也可能和要教授的知识点息息相关,即便是那些原本我们认为独立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善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就可以搭建一座桥梁,为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服务。学生的生成需要教师时时关注、及时捕捉,将之研究放大,这样才能将静态的书本活化成动态的教学行动,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数学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构建出自己富有个性化的数学知识网络。

案例6

(本文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2010年第4期)

【学科】数学

【执教、执笔老师】沈春兰

【教龄】14年

数学课堂上生成性事件是千变万化的,如何去恰到好处地处理,让课堂教学激起火花,真正提高教学实效,这是近年来一直在反复探讨的问题。

一、推一推,给学生一个求证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有时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一带而过,而有时这个疑问却就是一节课的重点或难点。我们该怎样处理这种在课堂上生成的疑问呢?

【案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这是一节新授课,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活动体验中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这节课的重点。我请同学四人小组合作,用各种学具想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交流中看到,有的同学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有的沿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还有一个同学说我是拉动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变成两条邻边相乘。这个同学的想法马上引起了争议。对不对?学生分成了两派,我让他们自由发言。在几组同学再次实践操作和媒体两次演示后,终于统一认识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我准备着下一环节的引入,没想到有个同学问,到底大了多少呢?这是一个好问题,我原先预设在练习环节解决的。是抓住这个时机先讲呢,还是在出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再讲?看到同学们期待的眼神,我选择了前者。我改变了预设马上追问:“原来拉动成长方形之后,面积变大了,那有谁知道这个长方形比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了哪一块呢?你在这张图上能找到吗?小组讨论一下。”在同学们讨论时我感觉背上有点出汗了,心里在想着下一步该怎样连接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上去,因为这是这节课的重点啊。

大概有3分钟的时间,讨论才陆陆续续停了下来,有几组争着要发言。学生通过边画图边讲解,很清楚地讲明了多出的是上面的一个长方形。长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原平行四边形邻边减去它的高。一个同学还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做了标注,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多出来的长方形的宽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我随即再问平行四边形拉动成长方形,他们之间的面积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这时已理解了,回答把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多出来的一个长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该怎样求呢?很自然地引入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公式的教学。

二、引一引,给学生一个辨析的方向

数学课需要老师更关注学生完整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培养。然而我们常常会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上处于模糊状态,思维发展已不在你的课前预设范围中。这时该怎么办?我想学生需要的是一个方向,老师引一引,他们就能往前进一步。

【案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练习课》

这是一节在完成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计算公式新授后的一节练习课。在几道基础练习铺垫后,我设计了一道题,预设学生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能进一步理解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师:小胖、小丁丁、小巧他们3位帮助小区物业铺草坪,猜一猜,谁需要的草皮多?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并说说你们的想法。

我预设通过同桌讨论,交流中学生应该是能说出“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个结论。

然而交流时一对同桌两人的答案都不同,一说小胖需要的比较多,二说小巧需要的比较多。当时我就一愣,怎么会这样?于是我马上请了第3位学生,她说出了我想要的结论,我加以了肯定。

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我是花了心思的,上得还比较顺利,完成了练习目标。在教师讲到这道练习题时,有两位学生都出示了错误答案,为什么不请那两位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呢?这是一个典型的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事件,我的确没有处理好。我在课后问了这两位同学他们的想法。原来,他们都是用尺量了这两个平行四边形上面的底,由于作图或测量出现了误差,所以才使结论得出小胖需要的比较多,或小巧需要的比较多。于是,我在下一节课做了相应的引导。

第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最后也是理解了正确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是教师僵硬地灌输给他们的。实际上他们原来的思维起点是正确的,只不过在遇到问题后没有及时地找到延续下去的思维方向。如果课堂上教师能马上问一下他们的想法,通过适当的引导,给学生一个辨析的方向,然后延续自己的想法,学生就能很快找到正确结论。这时的结论得出,相信是他们充分理解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

三、激一激,给学生一个反驳的余地

平铺直叙的文章,读者不会有印象。一节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顺顺当当完成的课,又怎会激起学生的共鸣?课堂教学中需要有反对的声音,通过争论得到的结果才是印象深刻的。

【案例】五年级练习卷上的一道填空题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长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常一些填空题我都是请学生来讲解分析,重要的地方我再加以指导。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我和往常一样请了一位学生A来分析。

生A:画图,三角形的一条边长是5cm,因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另一条直角边也是5cm。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是5×5÷2=12.5(平方厘米)。

这位学生讲得清楚,大家也听得明白,我表扬了他。

“有什么好?我比他好。”

当我还未接着讲下去的时候,有位学生B在座位上插了话。B同学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做题马虎,虽然聪明,但成绩一直在班上处于中等。我知道他的个性有点倔,喜欢跟你反着来。我故意说,他肯定吹牛了。被我这一激,他不服气地拿着练习纸讲了起来。

他先画了图示,接着开始讲解。题目中说一条边是5cm,那这条边可以不是直角边,而是底边。在底边作高,这条高的长度就是底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5×2.5÷2= 6.25(平方厘米)。

这道题的确有两种解题思路,一般学生会因为前面两次类似练习而造成思维定势,把一条边就看作直角边5cm。课前预设我有准备,由我进一步分析,然而这节课却由学生来完成了讲解。有的时候在课堂上,高年级的学生即使心里有想法,也不一定愿意举手发言。此时,老师需要激一激,意在鼓励大家要敢于挑战,敢于尝试。当我在全班面前表扬学生B时,他的眼里流露的是骄傲和自信。之后的几节课上,我明显地看到他举手发言更多了,作业更认真了。

案例7

(本文获上海市小学语文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柴雯静

【教龄】6年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时让人始料未及,有时往往稍纵即逝,有时始终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有时让人感到捉摸不定。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语文高年级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任务也在生成性教学的动态课堂中变得有些难以把握,有时达成度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机智地应对这些生成性事件,找到相应的策略与方法,才能真正地让新课程理念不只是一种形式和口号,真正地为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服务,成为一种意识和观念,温暖和滋润着我们的教育教学。

一、淡然处之,保证课堂教学的进度,落实“说话”知识点

在备课时,我都会分析教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找到重点和难点,意图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去落实和突破。然而,有时在课堂上总难免出现些小插曲,会打断或者阻碍整个教学流程的有序进行。在课堂中遇到这样的生成性事件,我们应该选择“淡然处之”,用幽默的话语转移注意力,当场快速解决,来确保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案例】《跳水》

上课即将要结束了。

师:文中有很多人物,你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对他说些什么。

生1:我想对孩子说:“做事不能太冲动,要想想后果。”

生2:我想对船长说:“你真了不起!在这种危难时刻你还能这样从容,我很佩服你!”

生3:我想对水手说:“你们的水性真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把孩子救了上来。”

……

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眼看一堂课就要在这样活跃的气氛中结束,这时,小董站起来说:“我想对猴子说……”

我马上接过话茬:“猴子可听不懂人话啊!”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小董也心领神会地搔搔脑袋坐了下去。

接着我根据黑板上的简笔画和同学们一起小结了课文,下课铃声不期而至……

这个案例中出现的小意外虽然是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但如果任由小董把话说完,或许整堂课的基调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最后五分钟的总结也难以厘清线索,学生也无法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选择幽默的一语带过是我临场应变能力的一种体现,不仅为了能留出时间来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保证课堂的教学进度,有效落实了训练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说话练习的知识重点。

二、适可而止,调控课堂生成的深度,落实“明理”知识点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校里是年龄最长的大哥哥大姐姐,但其实还只是“孩子”,课文中有些过于深奥的、过于晦涩的内容适当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无须刨根问底,面面俱到。

【案例】《人生的开关》

老师出示句子,理解黑暗的境界。

“幸好当初没有听信大毛的蛊惑,不然的话,我此后的人生道路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设问句,请学生仿照上文写顺畅的语句来说说我此后的人生道路)

老师小结并板书:这无疑就是一种——黑暗境界。(板书:黑暗)

然后老师追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那你们想想,大毛的人生道路会是什么样子呢?”

生1:他一定会先被开除出采矿队,然后……人生的道路很坎坷。

生2:大毛今后会怎么样,我觉得还很难说,因为我们谁也没有和他一起经历过……

老师微微皱了皱眉头,走到这位学生前,俯下身子问道:“那让你写下去,你会写他顺畅还是其他呢?”学生想了想,说:“我会写他没什么好下场!”老师立刻接着说:“是啊,像大毛这样的人,肯定是掉进了黑暗的境地!”然后就开始积累名言警句了。

案例中的第2位学生的回答其实本没有错,他只是思考的路径与“大方向”、与我的预设产生了矛盾,我在此过程中巧妙地将学生带入课文,让他成为作者把文章写下去,让他入情入境地再去体会,只要让学生明白大毛的人生不会顺畅就点到为止,也没有再请一位同学对同一个问题再进行深入讨论,而直接进行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由此可见,如果一味地纠结在想象大毛今后的人生境遇的讨论中,像第2位同学这样的回答还会出现,没有必要将原本早已清晰呈现的课文主旨再变得混沌不清。我对这个生成性事件并没有“视而不见”,但也不是“刨根问底”,而选择了适度地引导,将课文的深度控制拿捏得比较到位,也真正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了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上。

三、有舍有得,关注课堂生成的密度,落实“预习”知识点

“预习反馈”是高年级学生上课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在教师还没有教之前,你是怎么学的?学了些什么?还有哪些需要老师帮助?都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反馈。在“先学后教”的思想指导下,课堂上教师就应放手放心地让学生去交流自己学习中的收获或者学习中的困惑,在此类开放式问题的引领下,势必产生更多的生成性事件,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心中有目标”,又要“眼中有学生”,有所取舍了。

【案例】《享受心安理得》

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板书“享受心安理得”,齐读课题

2.预习反馈

教师过渡:预习过课文后,请你将你所知道的和大家分享。

上课的过程中可谓是惊喜连连——

师:谁还想说?我们接着交流。

生1:我知道本文的作者朱晓琳,著名作家,女,出生于上海……

师(震惊):你比老师做的功课都细致啊!谢谢你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本文的作者——朱晓琳。

生2:我知道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

师:怪不得这么多人都慕名前往呢!继续交流。

生3:我知道了文章都是按照“付出——享受”两个方面来写的,第一件事先写了老夫妇“付出”美不胜收的鲜花,后写了他们“享受”着街坊邻里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第二件事先写了我“享受”了前房客为我准备的生活必需品,再写了我也“付出”了,也想到为后来的房客准备生活必需品;第三件事先写了我“享受”了别人留下的竹制手杖,又写了我为后来的登山者准备好雨披,在“享受”的同时也想到了“付出”。

师:我们表扬他。

学生们热烈鼓掌。

师:这位同学把课文的层次结构分析得如此精当,真了不起!同学们,他还帮老师完善了前面的那张表格,老师还没想到应该从“付出”和“享受”两个方面来帮助大家概括这三件事情的主要内容呢,没想到他先想到了。老师还真要谢谢他呢!

我对第3位同学的回答做了比较详尽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这些生成性事件做出了取舍。这么多的“生成”,关于作者,关于地理介绍,这些都是书上没有提及的,但学生都去了解了,那是不是都要详细解说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经过比较、判别、筛选,来辨别哪些“生成”更适合这节课的教学,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更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这些有价值的“生成”作为教学资源,有舍有得,不能让“生成”将一节课塞得满满当当的,要关注课堂生成的密度。

四、步步为营,把握课堂生成的难度,落实“探究”知识点

教师在精心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方法手段,预设一些问题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教师预设的问题既针对课文内容和中心,也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综合性、探究性、生活性和层次性,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学生们必定思绪飞扬,在课堂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生成更为丰富的内容。

【案例】《一曲胡笳救孤城》

师:课文读懂了,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深究呢?为什么一首胡笳曲能够救一座孤城呢?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讨论)

生1:因为胡笳是匈奴人最喜欢的一种乐器。

生2:因为这些匈奴人已经思乡心切了,所以刘琨一吹,他们就都逃走了。

……

这显然不够完整,于是我请学生继续交流刘琨是如何一步步想到这个计策的。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学生能结合上下文的内容串起来说的时候,我总结道:

其实,刚才同学们讲到的无论是故事的背景、时机,还是方法,都是刘琨用一首胡笳曲救了一座孤城的一个方面,所谓要成就一件事,天时地利人和,几个条件缺一不可。之所以刘琨的胡笳曲能让匈奴兵泣泪而回,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运用的是“攻心为上”的策略。

我在预设时就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说清楚“一曲胡笳”为什么能救“一座孤城”,在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进一步地引导,进一步地深入,去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与文本接触,更进一步地思考琢磨,从而也就更进一步地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彩和深沉,更进一步地体会这些或优美或磅礴的语言背后那份幽静与激动。教师的心中要有一面明镜,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节课上最重要的是做什么,然后“步步为营”,才能把握好课堂生成的难度,让学生的思维能积极中不失缜密,让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不教。”在今后的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更深入地研究应对生成问题的策略,继续保证课堂教学的进度,调控课堂生成的深度,关注课堂生成的密度,把握课堂生成的难度,并试着搭建课堂生成的坡度,增加课堂生成的厚度,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提升语文的综合能力,让“生成”促进课堂的增值,让“生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演绎一种别样的精彩!

案例8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戴燕

【教龄】17年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苏霍姆林斯基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会不断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面对课堂中层出不穷的生成性事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及时捕捉动态生成,激活动态生成资源,灵活运用动态生成资源,变课堂生成教学事件为教学的载体,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一、顺错引导,正确理解知识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并尝试理解学生的观点,借助于适当的对话巧妙引导,利用细节,让“错误”也成为一种资源。《黄山奇石》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片段一】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峰”?

生1:我用组词的方法记住“峰”,峰——山峰。

师:对啊,这个“峰”就是山峰的峰,看它有山字旁呢。

生1:我是用分析结构的办法记住“峰”,左边是山字旁,右边是锋利的“锋”的右边。

师:真好,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山字旁的字?

生2:我知道陡峭的“峭”。

生3:我知道山岗的“岗”。

(我请大家积累的是“山字旁”的字,可是“岗”只是一个有“山字头”的字,这明显是一个错误。怎么办呢?但是这个学生的答案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山字头”和“山字旁”有着相通之处,部分学生对“山字头”和“山字旁”的认识也和这位学生一样存在误区。我不仿利用他的这个错误,顺势让大家对“山字头”和“山字旁”的字,在比较中能认识两者的不同之处。)

师:哦,峰的山字在左边,我们叫它——山字旁,而岗的山字在上边,我们可以叫它——

生3:山字头。

……

【思考】

在上面的片断中,原本是帮助学生积累“山字旁”的字,然而这位学生却想到了山字头的字,这是在预设中没有的。为了让大家对“山字头”和“山字旁”有更清晰的区别,我采取顺着学生的错误,以这个错误带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比较中加深认识。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总有说偏、说错的时候,这时,我们不要急于“拨正”,要仔细分析原因,肯定其中正确、合理的成分,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一种教学中难得的资源。

面对学生的答非所问,我们要做的不应是嘲笑、埋怨、指责,而是要以冷静的态度分析:也许是教所不当,问题出在我们老师;也许其中包含着独辟蹊径的思路,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妨给予肯定与鼓励,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启发”他们的错误认知,分析出错的真正原因,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冲突,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最终从内心达到真正的认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二、巧用意外,巩固和拓展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答案时常会出现一些让人无法料及的意外。面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办法是先了解“意外”背后的真相,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推进教学,使其思路延伸下去,步步追思,从而生成知识教学的深化点,帮助学生将知识进一步巩固。

【片段二】

师:请你把“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我国安徽省南部”这三个词组变换一下顺序,用一句话介绍一下黄山。

生1:我国安徽省南部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

师:你用了“什么怎么样”的句式介绍了黄山。

生2:我国安徽省南部有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

师:你用了“哪里有什么”的句式介绍了黄山。

生3: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它闻名中外。

师:你用了“什么在哪里,它怎么样”的句式介绍了黄山。

生4: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师:你真聪明,用了“什么在哪里”的句式介绍了黄山。

(大家的答案都不新颖,这位学生一下子想到“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可真聪明!但当我回头看到媒体时,我恨不得咬了自己的舌头,原来这句话就是课文中的原句。我刚才都当众表扬了他,现在再纠正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何挽回自己的这个意外表扬呢?不如就以“英雄所见略同”,将这个学生的意外答案及时和文本句子的学习相整合。)

师: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课文中就是和你一样用了“什么在哪里”的句式介绍了黄山,你的想法和作者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那么,请介绍一下你的经验,并让你的同伴一起来分享你的经验。

生4:我会用“什么在哪里”的句式介绍一个地方。比如:东方明珠电视塔在上海的黄浦江边。

生5:我也会。闻名中外的鸟岛在青海湖西南部。

生6:上外静小在北京西路和大田路的交界处。

……

【思考】

在我们的课堂中,不仅是学生会让课堂出现意外,有时教师、环境也会给课堂带来意外。在上面的片断中,面对自己的意外惊喜而造成的生成,我马上给予引导到课文的原句,学生们由此纷纷佩服这位与课文“所见略同”的英雄,同时在这位同学的带领下,巩固了这个句式的运用方法,也在文本基础上,拓展了如何用相同的句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苏东坡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巧用意外,并让它变成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推动争论,积极探寻知识

如果说在前面两个片断中,面对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这对孪生姐妹,我还能有所心理准备的话,那么在执教《悉尼歌剧院》一课时,课堂中学生在知识的疑难处,为了说明自己对知识的独特理解,面红耳赤的争论则让我始料未及。面对学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激烈矛盾,如何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去探寻知识呢?

配合着悉尼歌剧院清晰的外观图,我出示了句子“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在充分地读句子之后,我试着让学生关注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片段三】

师:仔细观察图片,你觉得悉尼歌剧院像什么?

生1:我觉得从图上看悉尼歌剧院很像一朵白莲,它尖尖的屋顶不是和莲花的花瓣一模一样吗?

生2:老师,她说的不对,你看悉尼歌剧院有底座的,白莲哪来底座。我觉得它像白帆,那个底座正好是白帆下的船呀。

生3:白莲下有荷叶的,怎么不像了?

生4:不对,你们说的没有道理!

大家争论的焦点,不就是后面环节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而大家的争论正好把后面的难点提前了,我何不因势利导,让这个争论更深入、更热烈些,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课文中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

师:既然大家谁都不能说服谁,那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看法,分成不同的小组,一边观察图片,一边讨论你们用什么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小组1:老师,我们认为悉尼歌剧院像一朵白莲,悉尼歌剧院三面临水,从侧面看,悉尼歌剧院是白色的,像在水中开的白莲。

小组2:从悉尼歌剧院的正面看,我们觉得它的形状和扇贝很像。

小组3:从远处看,我们觉得悉尼歌剧院的底座正好是白帆下的船,悉尼歌剧院的屋顶正好和白帆一样尖尖的、白白的。

师:对啊,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作者观察的角度也不同,看到的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就各不相同。所以,从悉尼歌剧院侧面远眺,文中它比作——白莲,在它的正前方向上仰望,又把它比作——扇贝,再站在它的侧面连着底座整体仔细一看,还把它比作——白帆。

【思考】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全班学生俨然分成了三派,这个赞成像白莲;那伙同意像白帆;还有的“自立山头”,认为前面两派都不对,认为更像扇贝。大家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说服其他人。这个突如其来的生成,无疑点了一把火,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落在了这个问题的争论上。虽然这时生成的争论影响了课堂原先的预设内容,但借着学生课堂生成的热情,我退一步,顺势添了一把火,让这场争论更热烈,使这一教学过程着力于学生的探究过程,着力于学生对教师的“摆脱”,使之成为学生知识形成的新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自然形成三个小组,极尽可能地说明自己的理由。这种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探寻,是一种开放的个性展示场。学生逐渐进入自我探求的“忘师”境界,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遣下,探求知识、引人入胜,学生的理解感悟可谓水到渠成。大家对知识矛盾的独特体验,在动态、激烈的比较中,有理有据的观点一一呈现,以自己独立的视角,将文本中的本体、喻体相似之处解读得头头是道。

【结束语】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各种突如其来的生成是很常见的。这些生成,有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稍加引导利用,就能直指主题,就如以上三个片段中学生生成的问题,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正确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课堂共振的急切解惑中,在各自开放的个性感受中,体会着那种抽丝剥茧、拨云见日的快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我想,课堂教学作为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相异于个体独立的学习,它需要形成课堂共振,课堂共鸣。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师生间、学生间才能智慧点燃智慧,灵感激发灵感,生命照亮生命。

案例9

【学科】数学

【执教、执笔老师】许召春

【教龄】23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我们越来越注重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不断冲击着旧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蕴含着无穷生命力。作为教师要提高认识,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良好课堂氛围,使瞬时出现的课程资源源源不断地产生,又要在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资源时,能合理回应,科学引领,真正实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的良好效果。

一、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原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开放的课堂改变了以往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游戏、交流中修正自己的观点,从中获取知识。在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从而达到师生互动,让教学注入汩汩活力,继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十个十个的数。

师:图上有一大群羊,我们一起数数共有几只?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1:一个一个数,共25只。

生2:5个一数,5个5共25只。

生3:10个一数,2个10加上5只,共25只。

……

师:小朋友都数对了,那么哪种方法数起来既简单又快速,让人一看就知道结果呢?

生4:我觉得10个一数最方便。(老师很开心,因为学生说出了老师想要的方法)

师:说得真好!

生5:我觉得不是这样的,5个一数更好。(不同的观点出现了)

师:大家觉得哪种好呢?

(根据以往经验,学生一定会否定5个一数而支持10个一数的,所以老师没有对生5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大家)

生:十个十个数好。

(果然不出所料学生说出了老师想要的结果)

生5:我还是觉得5个一数好,有5个5,用口诀直接就能得到结果。

(生5的态度很坚决,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思考】

其实在备课中教师预设的是学生通过自我的方法数出结果,再在这个过程中体会10个一数的简单易行,所以就能很容易地引出“10”这个计数单位。然而生5一定要坚持5个一数方便快捷,让预设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这个孩子的思维有章有法,却违背了老师的初衷。这样的生成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数学的抽象常常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差异,这非但不奇怪而且是很正常的。学生从不理解到理解,他们的认识从错误到正确,恰恰体现了教学的意义和作用。错误的产生恰是学生独特学习思维的真实反映,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理应尊重并正视这鲜活灵动的生成,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充分加以利用,使学生思维产生碰撞,通过点拨、反思最终形成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展现一个真实的数学学习过程。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没有对生5的观点加以评价,只是让大家带着不同的认识展开一个比赛,看看到底哪种方法数得快,表达清晰。教师利用数目较多的实物图,请大家选择自己觉得好的方法圈一圈。圈完再问哪种方法能更清晰地表示数?生5自己体会到现在10个一数方便,因为5个一数还要5个5个地加出结果。

教师顺势而为,改变原有教学预案,循着这位学生的思路,组织学生展开计数比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得到结论。我觉得这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利用了动态生成的资源,使学生的思维、个性得以张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接纳与交往,学会了自我认识与反思,思维的逻辑得到有效提高。所以,在开放的课堂中当预设外生成出现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教学效能会进一步提高。

二、在师生对话中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启发教育中领悟知识

师生对话能引发问题,而这些生成的问题可能是教师没有预设到的,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了解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成因,并能及时分析、有效引导,使学生能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丰富生活经验,学会合理安排,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例如在教学“问题解决”这一环节时,教师出示了一道应用题:商场搞促销活动,一盒2升的牛奶买10元,2盒一组只需17元,3盒一组20元,并与学生开展启发式对话。

师:请问小胖要买4盒最少付几元?

生1:我认为买4盒最少付23元。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

师:还有不同的答案吗?

(老师希望通过追问得到需要的结果,因为在课前预设中只存在三两种可能:1 盒1盒买40元;1盒加3盒30元;2盒加2盒34元。从中找到最便宜的付费方式。)

生2:我也认为是23元。

师:有多少小朋友得到的是这个答案?

(几乎一半学生举起了手,其实这时想说1盒加3盒或者2盒加2盒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于是不敢说了。)

师:现在老师想知道23元的结果你们是怎么得到的?

生3:我是这样想的,17到20相差3,20到23也相差3,所以是23元。

生4:我不是这样想的,我是根据单价推算的,1盒10元,2盒17元单价是8.5元,3盒就是6元多,那么4盒就是5元多,如果也是20元不合理,23元比3盒多3元比较合理。

师:如果我要买5盒你们觉得多少钱合理呢?

生:25元。

生:26元。

师:同学们,你们去超市买过促销商品吗?知道购买的规定吗?

师:这道题给出的是三种购买方式,并不是要求你们找规律,也不是要求大家继续设想促销手段,所以你们要做的是在三种购买方法中选出花钱最少的、最合理的购买方式。

生5:本来就是这样,刚才被他们一说我都不敢说了,买4盒30元,对吗?

师:那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5:我想4盒有2种购买方式:1盒+3盒;2盒+2盒。前一种30元,后一种34元,所以最少30元。

生6:我还有补充,应该有3种购买方式,他还漏掉一种1盒1盒买的,那就是40元。

师:现在你们理解了吗?如果要买5盒,有几种付钱方式?怎样付钱最合算呢?

生:有4种付费方式,最合算的是37元。

【思考】

在民主的开放课堂,师生对话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因此,学生思维异常活跃,面对各种困惑,他们敢想敢说,正是在表达自己思想时,容易生成教师意外的教学问题,才使课堂变得动态和富于活力,从而给教师提供施展教学机智的契机,为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创造了条件。

以上的案例最初让教师感觉很突然,很意外,但是课后静下来想想觉得并不是坏事,这充分凸显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的实际情况,这样在课上既能解决教学任务还能帮助学生丰富生活常识。

三、让学生当小老师,变单向为互动,在生生互动中有效接受知识

开放的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的单向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表达交流中充当小老师,通过生生互动,使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在理解知识上的误区,有效开展知识教学。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设计了一道练习题:25×(4+8)×125,让学生尝试完成。

生1:我把25×(4+8)×125里括号中的4+8先算出来,转化成25×12× 125,然后再算,把12看作3×4就可以了。

生2:我把25×(4+8)×125看作【25×(4+8)】×125来算,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

生3:我把25×(4+8)×125看作25×4+8×125,这样最方便,因为25×4= 100,125×8= 1000,属于巧算。

出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分配律,正确用好乘法分配律。生3的思考方式老师有所考虑,知道学生肯定会有错误的做法出现,但不是很清楚他们会怎样错,可以说会出错是预设中的,错误方法是预设外的。听了学生的几种方法老师没有表态,而是让学生分成几部分分别计算出25×4+8×125和按计算顺序算出的25×12×125,以及看作【25×(4+8)】×125来算结果,对比后发现结果并不相同。

这时一个学生举手说出了他的发现,他是从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入手分析的,老师发现他说得很有道理,灵机一动就让他当一回小老师来教教大家,这个举动应该说也是预设外的,根据教学情况而改变的举措,结果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有的学生还主动补充。

【思考】

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通过教学我发现充分展开错误的思维过程,既有助于学生纠正错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在开放的课堂中当预设外生成教学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尝试让有能力的学生当小老师等教学手段实现让更多学生参与学习。

由此可见,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不能由哪一方把这一过程全部占有。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师生双方都活动起来,形成互动的态势,这样的课堂,才会是开放的课堂,才会是生动的课堂,才会是有效果的课堂。

案例10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张颖

【教龄】20年

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知识储备不同,所以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也不会相同,谁也料想不到,课堂上的他们会突然迸发出哪些奇思妙想。因此,作为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智慧,能应对课堂上各种突发情况,备课时要考虑周全,把学生会出现的种种反应尽可能地假设到,考虑到,并根据班级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设计出多种应急方案,以避免出现当学生的反应出乎自己意料时,因紧张而不知所措或随便应付的情况。

一、及时纠错,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知识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学生能充分自主地以自身经验去理解、建构新知,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偏差,甚至产生错误,而这种偏差和错误正为培养思维、锻炼能力、获取新知找到了切入口。

【片段】

在教学《人体内的“修理工”》这一课时,在授课过程中,我告诉学生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是我们人体内的“修理工”。

我话音刚落,便有学生举手站起来说:“老师,那我以后如果摔跤出血了,就不用去卫生室涂红药水了,血小板会帮我止血的,对吗?”

显然,学生在对血小板的认知上出现了偏差,对于这一类课堂上随机生成的知识性问题,我及时地给予解答,告诉他,虽然血小板有止血、凝血的功能,但并没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所以摔跤出血了一定要去找卫生老师,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可以保护你的伤口,还能抗菌,避免伤口发炎,让伤口愈合得更快、更好。

【反思】

对学生认知上的偏差或错误,我们要积极面对。正因为出错,我们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知道怎样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构建正确知识

每位学生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爱好不同,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当然思维的方式也不会相同。因此即便是面对相同的问题,每位学生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尽管他们的年龄很小,但不能忽视的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依然是多元的。

【片段】

《坐井观天》基本上完了,最后总结课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大家纷纷举手回答:“小鸟说得对。”我很高兴这种回答,因为接下去我就可以顺势揭示寓意了。

可就在这时,班中调皮大王量量的手举起来了,不住地晃动,嘴里还不断地叫:“老师,老师,我不同意他们说的,我认为小鸟和青蛙都说得对!”

大家都笑了。虽然我已预知他会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但被他破坏了我预先的课堂预设,还是有点生气,可又不便发作,边走近他边面带微笑地问:“同学们都笑了,你还认为青蛙说的是对的吗?”量量嘟哝着:“青蛙说的是没错呀,它看到的天是只有井口那么大。”

这时,部分学生也开始私下附和,有的说:“青蛙说的是没错,它坐在井里看到的天是只有井口那么大。”有的说:“不对,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说的是错的。”

这时,我便因势利导说:“那就让我们来做个实验,然后来回答。”

于是,请每位同学把自己手里的语文书卷成一个圆筒状,对着自己的一只眼睛,把双眼闭上。然后把一张宣传画挂在黑板上,请他们不移动圆筒,睁开圆筒里的一只眼睛看。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地观察起来。这时,我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

有的说:“我看到一棵树。”

有的说:“我看到一只小鸟。”

此时,我及时发问:“你们看到的都不一样,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请小朋友放下圆筒,看看就会明白。”

小朋友眼前豁然开朗,原来图上画的是森林里一群小动物在召开大会。

“那为什么用圆筒看你们每个人看到的都不同呢?”我马上追问道。

这时,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手实验,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踊跃举手回答:“因为视线被语文书卷起的圆筒壁挡住了,看不到图画上的其他地方。”此时,道理已不言自明,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青蛙坐在井里,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目光,它只能看到井口那样大的天,而小鸟在天上飞,没有任何东西挡住它的目光,所以它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文本,逐渐明白了青蛙究竟错在哪里,这时成语寓意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

最后,我再从文本的内容和理解的寓意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有没有发现过类似的人和事,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这个成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思考】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今天这堂课我抓住了学生瞬间生成的问题,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从而揭示了文章的寓意。

三、在讨论、探究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思想的个体,都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对某个问题进行猜测、假设或者推论,但难免发生偏差,所以,在尊重学生独特理解和感悟的前提下,一定不能忽视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

【片段】

教学《真正的愤怒》一课时,一位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指出:“我觉得这个小姑娘不尊重老人,不是个好孩子。”这位学生的问题让我当即一愣,疑惑地问:“为什么这么说?”“她看见老奶奶摔倒,也不先去扶她,就算水再珍贵,难道比人还珍贵吗?”完全在我的预设范围之外,我当时有些慌,不过立即镇定下来,没有被她牵着鼻子走,而是紧紧抓住了这一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她是不是个好孩子?请大家再认真地读读课文。”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朗读之后,经过思考和交流,积极地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我认为她是个好孩子。因为那里太干旱了,水对她们来说是比生命还珍贵的,是奶奶长途跋涉挑回来的,她决不能浪费。再说她看见奶奶只是摔倒了,不会有危险,才会先救水,再救奶奶的。”我当即肯定地说:“是呀,水对西北人民来说是比生命还珍贵的。”有的说:“我认为她是个好孩子,因为这水是奶奶摔断了一条腿,从千里之外挑来的,是非常珍贵的,她保护水,就是尊重奶奶。”我立即赞赏地说:“是呀,这水来得多么不容易,是奶奶翻山越岭摔伤一条腿背回来的,多么珍贵啊!岂能白白浪费。那小姑娘救水是为了什么呢?”这时,有学生马上接着说:“她救水是为了苗圃旁新栽的小树,想让她们的村子能看见绿色,有生机。”还有的说:“她是为了大家,因为他们那里到处是黄土,她栽小树苗是为了给大家带去希望。”从学生意外的问题进行讨论,大家纷纷对小姑娘没有先扶奶奶而先救小树苗有了自己的理解,不但知道水对西北人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不能随便浪费,而且进一步了解了小姑娘这样做的目的,形成了她是一个善良、有爱心、尊重老人的好孩子的正确认识。

【思考】

在课堂交流活动中,有师生之间的,也有生生之间的。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其实这是很正常的。

从今天的课例来看,虽然学生的质疑,在我的预设之外,但我并没有被她牵着鼻子走,抓住这个生成的契机进行了巧妙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学生把握了文章的知识内涵。

案例11

【学科】美术

【执教、执笔老师】邓英姿

【教龄】24年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项重要教学理念,它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它强调教学不是封闭的、单向的、静态的知识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充满对话和交流、具有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推动课堂增值,有效促进学科三维目标的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学科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以及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学科地位的体现和存在的价值。

因此,在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如果能够及时判断问题的价值,尝试用对话启发,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的知识与技能。

一、在对话启发中应对生成问题,正确把握学科知识与技能

小学美术课上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往往存在于其表面的感受,教师传授的色彩知识,也往往基于知识结构体系之中,可能不是学生真正的问题和学生真正想了解的知识。课堂上的意外生成,则源于学生的真实问题,如果教师能正确判断,有效组织课堂对话,会启发学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正确的学科知识与技能。

【片段】

四年级第二学期《威武的门神》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古代“门神”造型威武的特点,学习用基本形画人物的方法,并用勾线填色的形式表现。

依据教学设计,当我和学生们一起详细地讨论完“门神”的造型特点后,顺便就问:“‘门神’的色彩特点是什么?”

美术课代表非常自信地站起来说:“‘门神’的色彩特点是颜色丰富。”

我听了一下子懵了,这怎么颜色“丰富”了呢?明明一幅‘门神’作品中只出现了3~4种颜色,而且颜色都是非常纯粹的。太出乎我的预料了,竟然美术课代表也说错,还没有其他学生反驳。可想而知,有很多同学对于这个色彩知识点是不明白的。我于是顺水推舟,说:“来,那就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这幅作品中有几种颜色。”

“啊?只有三种颜色!”学生们都很惊讶。

“所以说‘门神’色彩并不丰富,但却给我们有色彩鲜艳的感受,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继续追问。

于是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首先“门神”的用色主要是三原色——红、黄、蓝,以及三间色——绿、橙、紫,非常的纯粹;其次“门神”的色彩编排采用了补色相间的方法,对比非常强烈。所以说虽然颜色种类少,但却色彩鲜艳。

【分析与思考】

其实在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对于色彩知识的要求并不高。然而学生意外的错误回答,可以判断他们对于色彩知识有误解,于是进一步对话有助于学生更正确地把握色彩知识,解决他们真实的问题。

二、在因势诱导中应对生成问题,有效落实学科知识与技能

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当堂课上的美术作品,一些综合性题材的作业,往往会被割裂。然而充满灵性的孩子们,在全方位互动、对话和反思的课堂里,他们会主观能动地把一些创作统整起来,于是就出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如果教师合理引导,将会更有效地落实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片段】

二年级第二学期《报纸变花衣》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知道衣裙的结构特征,能利用报纸制作“衣服”,并学会用多余的纸料或彩色纸粘贴装饰衣裙。

可是,上课时一小男生的兴趣却不在做衣服上,而是用彩色纸把自己的脸化妆成了一个海盗,周边同学纷纷被吸引,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

我寻声过去,他们很紧张,以为我会大怒,然而我却说:“你的脸可真像一个海盗,如果穿上海盗的服装,那就更活灵活现了。”听见我的夸奖,他便来劲了,详细地介绍起海盗的脸部特征,并说关于海盗的服装特点也非常了解,他一定会和小组同学合作,把自己扮成一个“加勒比海盗”的。

于是,我要求全班同学在做服装的同时,可以考虑对脸部做些化妆,更加突显服装的特征。这下同学们对于自己组的作品,不仅从服装角度去设计和制作,更是延伸至脸部化妆。有的组创作的主题是“小丑”,不仅用报纸做了小丑服,还用彩色纸化妆成左右不对称的小丑脸;有的组创作主题是“阿凡提”,不仅用报纸做了阿凡提的交叉襟服装,而且脸部还添加了阿凡提的“八字胡”,头上绑了头巾;有的组创作主题是“埃及艳后”,不仅用报纸做了纱裙,而且在眉心点了红痣,并贴了两条细长眉……

【分析与思考】

课上当看见学生把自己的脸装扮成海盗的时候,我认为学生的这一举动并没有偏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反脸部化妆与本课的学习内容整合,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服装的表达。而且当我引导学生通过考虑对脸部做些化妆,来突现服装特征的时候,学生兴趣更浓,表达更尽兴。

三、借用学生智慧应对生成问题,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

在美术课上的配套材料、工具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这部分也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譬如弄坏了、丢了、忘记带了。教师面对这样的意外,不能责备学生,可以启发他们换一种思路解决,从而深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片段】

二年级《会抖动的玩具》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综合运用泥工、纸工等多种技法,抓住动物的特征,用铁丝弹簧尝试制作会抖动的玩具。

可是,二(4)班上这课内容时,发生了一个小意外。大家正埋头制作的时候,一位学生非常沮丧地举手说:“老师,我的铁丝弹簧不小心弄丢了,怎么办呀?”还没等我回应,身边热心的同学立即都趴在地上,帮他找那个非常细小的铁丝弹簧。那孩子一直嘟囔着:“找不到了呀……”几乎哭了出来。

我赶紧安慰他说:“不要哭,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女生举起手,怯生生地说:“我有一个办法,不知行吗?”

“你说吧。”我鼓励道。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我们学过做纸弹簧,可以做个纸弹簧来替代铁丝弹簧。”

“纸弹簧怎么做?我忘了……”

于是,我准备了两根纸条,请提建议的女生面对全班同学演示了纸弹簧的制作。随后,丢失铁丝弹簧的学生,很快完成了一个抖动的玩具——小兔。

【分析与思考】

这节课的美术配套材料中,每个学生只有一根铁丝弹簧,非常细小,极易丢失或损坏。当班级发生这样的意外事件后,我没有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这节课中,一位女生的建议“制作一个纸弹簧来替代铁丝弹簧”,不仅帮助全班复习了以前学的知识,解决了当下的问题,而且借用了学生的智慧,深化了本节课的技能要求。

案例1

灵动的教学使知识传授“活”起来

薛建琳,女,小学数学高级教师,11年教龄,学校学科带头人,数学教研组长。一直以来,她在数学教学中努力钻研,可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她开始感到困惑。是在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中,她真正领悟到只有自己关注了学生们那些朴素的生成性问题,才能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

从小我就极其喜爱数学,在面对繁杂的问题抽丝剥茧地找出答案的过程中,不仅很有成就感,而且还能领略到一种数学特有的美。可是当我从事数学教学后才发现,一个学得好数学的人却未必能轻易地教好数学。当看到有的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晕头转向时,我心急地恨不得将满腹的经验方法倾囊而授,让他们快速地找到掌握所有知识与技能的捷径,但这样做有时往往适得其反。当我参加了学校关于生成性问题研究的许多培训,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后,我才发现只有巧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引导,才能让学生感悟和领会数学独特的魅力,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到自己的思维之中。

沉入生成性问题“察”教学,数与形结合形象地授知识

数学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往往令学生们望而生畏,如果这时教师还喜欢用简练的语言传授知识的话,更会让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其实如果能在生成中让学生领略数学世界里数与形的结合美,很多知识就能变得直观又清晰。

【案例】

例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教授《条形统计图》时,统计图横轴上标注的统计项目应与统计表相对应,可是学生在初做练习时往往并不关注统计表与图的联系。如何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呢?我并没有像原来那样直接将统计图完整出示在学生面前,而是先提出了两个统计项目。

我微笑地问:“我们的好朋友小胖已经在统计图的下方放好了两个统计的内容了,还要放些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结论,兴奋地举起了小手。

有的学生说:“统计表上有五项内容,统计图上也要有这五项。”

有的学生说:“还要再画三项统计内容。”

有的学生说:“根据统计表的顺序,我知道下面一个是草莓。”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可却是教授条形统计图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够将学生原本已经掌握的统计表的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统计图的知识融合起来,降低他们对于统计图的陌生感。将这个问题留给学生,他们的生成是建立在自己观察思考的基础上,不仅能加深本身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进一步促进同伴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使全班学生都能感悟到图与表上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蕴含着一种数形结合之美。

在研究生成性教学的最初阶段,我不得不静心沉入生成性问题,用它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在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有许多困惑和不解的。原本在平时备课时,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环节的预设上,觉得只要有精彩的预设,自然就有精彩的课堂,不知生成究竟从何而来。可是我慢慢发现那些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往往理解得更透彻,那些由学生自己摸索的技能往往掌握得更牢固。我觉得自己似乎在生成性教学中洞察了一丝教学的奥秘,能学会的就应“不教”。

沉浸生成性问题“悟”教学,引导学生走出知识误区

数学教学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可是学生却会屡屡出错,教师往往耳提面命多次却收效甚微。为了避免学生后续学习相关知识误入歧路,教师只得用加强训练量的方法来反复纠正。其实,这时若能细心留意一些生成性问题,就能“四两拨千斤”般轻易地解决问题。

【案例】

同样是在二年级教授画条形统计图时,很多学生往往安排不好统计项目的位置,相邻项目之间的间隔总是忽大忽小。作为教师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似乎并不是教学的难点啊。还是一次意外的生成,解答了我内心的疑惑。

那次我提醒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之间的间隔应该一样。忽然一位学生小声地嘟囔了一句:“这又没有关系喽。”

我听了呆了一下,原来在学生们的心里,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怪不得我反复的强调都如隔靴搔痒般徒劳无功。可是如果我就此痛斥学生,恐怕只会适得其反。那么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摆放,他们又会生成怎样的问题呢?

想到这,我指着画了一半的统计图问:“草莓放这里好吗?”故意指着紧挨着前一个项目的位置。学生们纷纷摇头说:“不好不好,右边一点。”我故作不知地指着很右边的位置,学生们又连连摇头。我双手一摊无奈地说:“到底要放在哪里啊?你们来指给我看吧。”一位学生上讲台,准确地指出了应放的位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我故作不解地问:“为什么你们一定要放在这儿呢?”

一位学生说:“前面两个直条之间空一格,这里也要空一格。”

一位学生说:“前面空几格,后面也要空几格,前后要一致。”

一位学生说:“有了统一的间隔,比较时才看得更清楚,觉得统计图也更美了。”

一位学生说:“直条之间空几格,要先算一算,一共有几格和几个直条。”

看着学生们在同伴的启发下,生成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他们不再单纯地把间隔数的统一看作一种规定,而是理解和认同了这样做的必要性,并且进一步深层次地想到了制作统计图之前必须根据条件进行筹划。我相信他们一定在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图这个技能的同时,更领会到了数学中科学与美的和谐统一。

越是沉浸在生成的世界里,越是感悟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有“因”才有“果”的。如果教师能用意不用力,根据学生的生成找出困扰学生学习的因素,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生成中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那么这时才能“不须教”。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都依赖于自身的领悟和努力,如果不能让他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感悟到数学的美,仅仅依靠教师灌输的知识与技能,就犹如水中的浮萍,风吹即散。只有给予学生生成的契机,让他们自己通过思考发现和认同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如大树般扎根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沃土中,结出智慧的果实。通过对生成性问题有效性的研究,我越来越发现数学知识潜在的美需要在一个个细微的生成性问题中挖掘出来,通过这条途径让学生去领略和感受,从而让学生水到渠成般地掌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案例2

用实践智慧引导学生领悟学科知识

柴雯静,女,1982年11月出生,200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同年在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担任语文教师。任教期间,她在业务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曾荣获静安区园丁奖等荣誉称号,现为学校的语文教学能手。如今在学校开展“生成性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论文的撰写还是公开课的展示,都能看到柴老师活跃的身影。在从一名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中,柴老师用行动努力着,学习着,实践着,也收获着……

“学无止境”,让“生成”改变课堂教学

自从学校开展了以“生成性教学”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以来,我们能有幸聆听了多位专家的报告和讲座,在学校的龙头课题的引领下,我根据自己执教的年级和学科的特点,也开展了市级青年课题《应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事件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在实施研究期间,我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做了一些数据统计,对于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方向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都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以前我认为语文课上死板生硬、毫无生趣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就应该是按照既定程式化一板一眼进行的,但通过不断深入地学习,我知道了“生成性”的动态课堂教学才是学生思维启蒙的主阵地,才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更灵活地应用技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能触类旁通地有效教学。随之改变的是我的课堂。

【案例】有效应对生成,让“难点”变“亮点”

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将相和》,在读过课文后,自诩是历史专家的小董,站起来洋洋洒洒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次,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用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明知秦王是想骗走和氏璧,可是没有办法。有一个叫蔺相如的……”天哪!快要把整篇课文都背下来了,见他还没有结束的意思,我只好硬生生地打断他:“好了,你说得太长了,要简要地说。请坐!”

第二课时中,我在“面对生成性事件的提问方法与策略”上找到了突破口:我请学生分别解释课题中的三个字“将”、“相”、“和”。“将”——赵国将军廉颇;“相”——赵国上卿蔺相如;“和”在课文中找到的词语是“同心协力”。这时,我没有忘记之前尴尬地坐下的小董,我问他:“现在你能简要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吗?”小董自信满满地说:“课文讲了赵国的将军廉颇和上卿蔺相如同心协力保住和氏璧的故事。”“非常好!”

我满意小董的回答,说明他掌握了如何适当地补充题目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都得益于平时对于“生成性事件”的研究和学习啊,只有真正将理念内化,将理论落实,才会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课堂上的“难点”也会变成“亮点”。

“教学相长”,让“生成”促进课堂教学

在我们全校的教学展示活动中,会有各个学科的教师参与互动讨论。他们不拘泥于形式,不被学科领域所束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在场的每一位都受益匪浅。我从中也渐渐清醒地认识到:要使课堂中的“生成”变成一种可用的教学资源,要使这种资源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过程中善于思考,留出适当的“空白”让学生“生成”,然后敏锐地发现“生成”,机智地捕捉“生成”,最后才能最大限度地用好“生成”。

【案例】智慧应对生成,变“模模糊糊一大片”为“清清楚楚一条线”

课文《爬山虎的脚》,在按要求自读课文后,我问:“课文各小节分别介绍了爬山虎的什么?”葱葱站起来一边翻着书,一边说:“第二小节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第四小节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说得颠三倒四。正踌躇着如何厘清他的思路时,我看到讲台上的一盒彩色粉笔,让我茅塞顿开。

于是我拿起绿色和红色两支粉笔在黑板上依次画上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我的行为让学生着实感到很意外。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我吸引了,还窃窃私语地说猜着不同颜色、不同线条、不同形状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作完了画,我放下粉笔,请学生们仔细地先观察爬山虎的叶子,再看看它的脚,最后看清它的特点。我又请葱葱试着概括了一遍,这回他能根据黑板上的画有条理地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课堂上的生成性事件能够被巧妙利用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学生能在这样动态的课堂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相互倾听,互相合作。课堂上的精彩回答越来越多,参与面越来越宽,气氛越来越活跃,“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由此也能顺利落实,使学生的头脑中变“模模糊糊一大片”为“清清楚楚一条线”。

“拾级而上”,让“生成”引领课堂教学

在投入学校龙头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分别在两年时间里执教了两节有关于生成性教学的展示研究课。一节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的《叙利亚的卖水人》,在教研员的指导和同组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说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而另一节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荷叶圆圆》,两节课的年级跨度很大,面对的学生也完全不同,对于尚属“转型期”的我来说,要带着刚刚接手的一年级奶娃娃们在全校教师面前公开自己的课堂教学,压力确实不小。但挑战和机会是并存的,这次从分析教材到设计教案,再到最后的试教上课,我想尽量让自己多试试。

【案例】融入课堂生成,从“新秀”到“能手”

《荷叶圆圆》是一年级的课文,为了要引出课题“荷叶圆圆”,我出示了一组图片,都是圆圆的、美丽的荷叶镶嵌在幽蓝的湖水上,学生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啧啧称赞美景。同时,我又出示了一张不太规则的荷叶图片,问学生:“你们喜欢哪片荷叶啊?”小严把手举得很高很高,我一眼就看到了他,没想到他竟然自说自话地站起来说:“我喜欢第二张(也就是那张不整齐的荷叶)。”“为什么?”我紧接着问。他说:“我觉得其他那些都太圆了!”我灵机一动,边做恍然大悟状边说:“原来是这样啊!”接着走到教室的另一头问:“有同学喜欢那些很圆的荷叶吗?”举起了很多小手,我乘势说:“那谁来说说原因?”小陈说:“因为圆的荷叶和湖搭配很好看。”小张说:“因为圆的荷叶看上去很多很整齐。”待我搁置了前一个意外的生成性事件后,教学的指挥棒又重新回到了我的手里,我胸有成竹地再问:“这些荷叶仅仅是圆吗?那课题为什么不写荷叶圆呢?”小戈马上站起来说:“因为圆圆是很圆很圆的意思,说明作者很喜欢这些又圆又好看的荷叶!”“对呀!谁能用你的朗读也来表达一下你对荷叶的喜欢呀?”我用目光期待着学生们的踊跃表现……

35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在老师们互相评课的过程中,我受到了赞赏。尤其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说:“小柴真的进步很快,在这么多人的公开课场合,面对刚刚那个喜欢不圆的荷叶的学生能这样处理,既让一年级的学生知道了叠词的使用能表达作者的感情色彩,又让我们看到了教学机智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的确,一次次的锻炼使得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更加深入地思考,更加科学地反思;在遇到生成性事件时,能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将它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反映和需求,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都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应对教学中的生成性事件的教学机智上得到锻炼,从学校的语文教学“新秀”成长为语文教学“能手”,还获得许多的荣誉。是“生成”促进了我的“成长”,也是“生成”让语文课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案例3

生成性教学使我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许召春老师是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担任教育工作已有23个年头了,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有她独特的研究和对策。她控班能力强,教态亲切,语言风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长期以来,她钻研教材,积极参加生成性教学研究,努力地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为此,她撰写生成性教学案例,对课堂中学生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在案例交流、校本研修和学科实践中她找到突破口,使课堂教学更灵动,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更大限度的发展。

从更新理念入手,让自己尝试生成性教学

在参加了有关“生成性教学”的校本培训后,我发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不断冲击着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家越来越注重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于是,我也在实践中尝试着……

有一次,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这堂课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在学生还没有学习两位数乘法的前提下,教会他们用分拆的方法得出25×28的答案。在参加了校本培训后,我发现这样的计算教学比较单一,不符合生成性教学所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理念,为此我特意创设了生活场景激发兴趣,然后根据新教材倡导计算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体验尝试计算,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理的算法。

根据以往认知情况,通常认为一题只有一种最简的方法,课上我用实际事例告诉学生其实有时个人运算习惯也是决定采用哪种方法的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操练,学生的相关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运算技巧也更灵活。

整节课上下来,我发现生成性教学的课堂有效改变了以往计算课单一枯燥的局面,做到了立足计算教学的根本,适当开发加工,使之更利于算理算法的建构。像这样,根据学生生成的问题有效引导,帮助其形成一定的分析技能,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教学的知识点超越课本内容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灵动。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让我在理念上有了突破,让我的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教学互动中吸取灵感,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

面对开放的课堂,面对个性张扬的学生,生成性问题的不断出现,对于教师的应变能力、知识结构、技巧运用都是一场挑战。我深刻地意识到,生成性教学对于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的好,学生的技能得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绽放;设计的不到位,课堂就不够开放,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完全激活。

例如,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商场搞促销活动,1盒2升的牛奶卖10元,2盒一组只需17元,3盒一组20元,请问小胖要买4盒最少付几元?

生1:我认为买4盒最少付23元。

师:还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2:我也认为是23元。

师:有多少小朋友得到的是这个答案?

(几乎一半学生举起了手,其余想说1盒加3盒或者2盒加2盒的学生也一脸茫然。)

根据以往经验根本不可能出现23这个结果,因为1盒加3盒是30元;2盒加2盒是34元。在不知所措中,我想还是问问学生怎么想的再做决定。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有的学生说17到20相差3,20到23也相差3,所以是23元。有的学生说他是根据单价推算的,1盒10元,2盒17元单价是8.5元,3盒就是6元多,那么4盒就是5元多,如果也是20元不合理,23元比3盒多3元比较合理。

找到原因就能解决问题,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学生得到了错误的结果。在课上我就顺势告诉他们一些购物的常识,帮助学生了解题意,这道题给出的是三种购买方式,并不是要求你们找规律,也不是要求大家继续设想促销手段。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才能让数学学习更有用。之后我把这个案例拿到教研活动中与同事分享。

通过教学互动我深深体会到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更能让学生思维活跃,错误的产生恰是学生独特学习思维的真实反映,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理应尊重并正视这鲜活灵动的生成,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充分加以利用,使书本知识更贴近生活,使书本知识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数学,让课堂变得动态和富有活力,从而给教师提供施展教学机智的契机。

从教学实践中操练技能,使自己的生成性教学逐渐有效

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从而达到师生互动,让教学注入汩汩活力,继而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十个十个的数”时,有学生1个个数,共25只;有5个一数,5个5共25只;也有10个一数,2个10加上5只,共25只……当老师问道:“小朋友都数对了,那么哪种方法数起来最简单、最快,让人一看就知道数出的结果呢?”

生1:我觉得10个一数最方便。

师:说得真好!

生2:我觉得不是这样的,5个一数更好。(不同的观点出现了。)

师:大家觉得哪种好呢?

(根据以往经验,学生一定会否定5个一数而支持10个一数的,所以我没有对生2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大家。)

生2:我还是觉得5个一数好,有5个5,用口诀直接就能得到结果。

(生2的态度很坚决,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其实在备课中我预设的是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出结果,再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十个一数的简单易行,并且十个一数显然速度快,所以就能很容易地引出“10”这个计数单位的产生。然而生2一定要坚持5个一数方便快捷,让预设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这个孩子的思维有章有法,却违背了我的初衷。这样的生成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候数学的抽象常常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差异,这非但不奇怪而且是很正常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我没有对生2的观点加以评价,只是让大家带着不同的认识展开一个比赛,看看到底哪种方法数得快,表达清晰。我利用数目较多的实物图,请大家选择自己觉得好的方法圈一圈。圈完再问哪种方法能更清晰地表示数。生2自己体会到现在十个一数方便,因为5个一数步骤增多。

老师顺势而为,改变原有教学预案,循着学生的思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得到结论,这恰恰体现了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我觉得这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利用了动态生成的资源,使学生的思维、个性得以张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判断、推理等学习技能自主地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使书本知识得到有效拓展,使思维的品质得到有效提高。所以,在开放的课堂中当预设外生成出现时,是对老师教学技能的真正考验,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才能使自己的生成性教学逐渐有效。

案例4

在机智应对生成问题中引导学生构建英语知识

青年教师王怡颖,担任英语教学已有6个年头了,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都比较熟悉。不服输,有毅力,勇于挑战的她喜欢植根于每节家常课,喜欢琢磨上课时每次和孩子们的互动,也喜欢研究课堂教学。希望自己从一名普通的教书匠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在学校龙头课题的引领下,王老师更加细心观察,深入探索。那她的成长之路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呢?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她的心声。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脚印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一路走来。

一、及时纠正教师自我知识错误,引导学生快乐地习得知识与技能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时会不知不觉地在传授知识时出现差错。当突发这个意料之外的生成问题时,是放下自我的权威,及时纠正错误知识呢?还是假装没有听到学生的善意提醒,坚持保护所谓的教师权威呢?我感到,及时借用这个契机承认自我传授知识的差错,坚持真理,可以给学生带头树立一个坚持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

有一次,在英语课堂上我把Portugal错误地翻译成波兰。很快,班上有一位叫Mike的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道:“Portugal不是葡萄牙吗?”

当时,我立马意识到,学生说得没有错,Portugal就是葡萄牙。于是,我表扬了学生,我说:“Mike同学敢于纠正老师的知识错误,坚持真理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同学学习的。教师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发现问题了就要敢于承认错误。Portu-gal和Poland是容易混淆的英语单词,我作为教师,以后在备课中要更加认真。谢谢大家!”

我的话音刚落,台下学生热烈地鼓起了掌,师生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在以后的课堂上,学生提的问题多了起来,我就自然成为学生问题的倾听者和解答者,课堂中的生成问题为师生快乐对话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园地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二、分享同伴经验,让课堂生成问题成为有效传授知识的契机

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我听了很多同伴的研究课,发现他们的每节课上或多或少都有学生的生成性事件,但老师们处理得可谓恰到好处,让我受益颇深。之后我细细揣摩,领悟他们的做法,也希望能从中运用到我自己的教学中去,提高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效能。

有一次,我在上《Tellme the way》这课的时候,请了Linda和Evan让他们结合参观上海世博会,来练习指路的句型。Linda问:“我想要去英国馆。你能告诉我去那儿的路吗?”但出乎意料的是,Evan同学却说:“You can take a taxi there.”(你可以叫出租车去。)

当周围学生哄笑的时候,我想到同伴互助的教学方法。很快其他同学的一问一答精彩展开,在快乐参与的学习中掌握了相关的英语句型结构。

三、幽默化解课堂尴尬,引导学生巩固新知

我在学习生成性教学的有关材料中发现,应对课堂生成问题的方法除了需要一定的技能外,还需要教师有宽大的胸怀和幽默的言行举止。

有一次在上“Food I like(我喜欢的食物)”专题时,我添加了汤团(dumplings)一词。当我问道:“What does it like?”(它像一个什么呢?)有一个叫Jack的孩子兴奋地边笑边说:“It likes your face. It likes a round ball.”(它像你的脸。它像一个圆球。)这时,台下的同学都笑了。

常言道:童言无忌。为了让学生们掌握round一词,我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及时地用英语说,人的脸型是多种多样的,而我的脸型是圆形的。随后我又说:“My face likes a big dumpling. Your face likes a small dumpling. We are round dumplings.”(我的脸像一个大汤团,你的脸像一个小汤团。我们都是圆圆的汤团。)很快同学们就掌握了round和dumpling这两个单词。

我从中感悟到,课堂教学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为了能让学生较快掌握新知识,这需要教师放下“长者”的架子,与他们平等相处,有时学生脱口而出的话语,对教师来说也许是无视长者的“大逆不道”表现,而对他们来说却是发自内心的无心之言。教师如能幽默地巧妙应对,学生就会在欢笑声中点燃学习的激情,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高效获得知识。

案例1

老师能微笑面对“刁难”,我爱上数学课

我叫李泽枫,最喜欢上数学课,这是因为陈老师的课特有趣!在他的课上,我提出的任何“刁钻”、“古怪”的问题都难不倒他。

三(4)班 李泽枫

不信啊?那就听我来说一说。

有一次,陈老师给我们上《抽屉原理》,当同学们做完“放苹果”的实验后,得出了“抽屉原理”——把多于n个苹果放入n个抽屉,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有2个或2以上的苹果。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为什么这个抽屉原理非得叫抽屉原理,不叫苹果原理呢?于是我特意把手举得高高的。只见陈老师瞄了我一眼,让我站出来发言。我心里想,这下可以“刁难”一下陈老师了。我说:“我觉得不叫抽屉原理也行,可以叫做苹果原理嘛!”这时,有的同学发出了奇怪的笑声,也有的同学频频点头,看来他们很赞成我的“想法”。谁知,接下来发生的事,我真是一点也没有想到。

只见,陈老师胸有成竹地接着我的话说:“小李同学认为抽屉原理也可以叫做苹果原理,你们认为怎么样?”这时,班长起来说:“我认为也可以叫苹果原理。”数学课代表朱伊明也起来说:“我觉得不可以,一个原理怎么能有两种叫法呢?”还有一些同学有些茫然,呆呆地看着陈老师……只见陈老师笑笑说:“其实叫什么原理并没有关系,让我来说一说,这个原理是怎样得来的吧!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位叫狄里克雷的德国数学家,有一天,他爬上了自家的屋顶,看到他家的鸽子正在飞回他们的小屋,于是他就发现了这个原理。这位数学家能从这么平凡的事情中发现规律,看来,这种观察力真不是一般的!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数学家,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里克雷原理’,又叫‘抽屉原理’,还称为‘鸽巢原理’。所以同一个原理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命名方式可能是不同的。”陈老师瞅了我一眼,继续说道:“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今天是在二百年前,由李泽枫发现了这个规律,那么这个原理应该怎么命名呢?”同学们大声回应:“李泽枫原理。”随后是一阵大笑声。哎!这个陈老师,我真服了你。接着陈老师又说:“原理的名称并不重要,按照中国数学界的习惯,我们就叫抽屉原理,下面我们来做个抢位子游戏吧……”原来这个抢位子游戏里面也要用到抽屉原理。

在陈老师的课上,就是这样充满着乐趣,像这样子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我们班任何一位同学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只要有问题都可以提问,陈老师从不会责骂提问的同学,他总会以他特有的嗓音,大声、及时、幽默地回答,把我们一个个的小疑问逐一“击破”!同时,他也带领着我们领略着数学的“魅力”,我就是在这样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成长的。

【点评】

有效传授知识的方法有很多,譬如有些教师利用自身的艺术语言能吸引学生专注地听课。但如果课堂上遇到学生“刁难”老师的节外生枝事件该怎么办?

从上文可以看出,数学陈老师面对生成性问题,能够应势利导,成功、机智地化解学生的“刁难”,这与他平时的学科背景知识以及学生观有很大关系。

有些老师觉得“课堂生成问题”并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于是往往视而不见或简单敷衍了事。但本案例中的陈老师能点燃学生灵动的思维火花,揭开深奥数学的神秘面纱,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有激情地走近学习数学的乐园。

当然,提升学科的本体性知识,既需要精心预设,也需要灵活应对,但前提是教师要有学生发展本位的观念。

案例2

小问题,大奥妙

五(2)班 毛一帆

我名叫毛一帆,是一个运动小能手,跑、跳、投可都是我的强项,因此每次体育课我都是焦点人物哦。老师时常会让我给同学们做示范,以我的动作为模板来讲解要点;同时我也是一个自信的男孩,同学们在体育方面总会以我为榜样,经常投来羡慕的眼光。

那是一节助跑跳远的体育课,这天我们班早早来到了操场整队,看见跳板和垫子,许多同学欣喜起来。“今天肯定又要进行助跑跳远了”,“太棒了,I like it”,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这个时候体育陈老师来到了操场上,在他统一指挥下我们迅速列队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助跑跳远。我希望同学们带着‘助跑跳远中助跑有什么作用’、‘助跑的速度和跳远的远度有什么关联’这两问题进行练习。”陈老师提出了要求。

“什么助跑不助跑的,只要能跳得远就行了。”我心想。我三步并两步,顾不上什么助跑的速度,直接起跳,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弧线后,轻盈地落在了垫子上。小组的同学们频频鼓掌,我那个得意啊,只顾沉浸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我哪里知道这一切都被陈老师看在眼里。集合哨音响起,我们围拢在陈老师的周围。“刚才同学们都带着问题进行了练习,接下去谁愿意来做个示范呢?”“示范,哈哈,It'smy show time。”我边想边迅速地举手示意。“好的,毛一帆,你来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吧。”陈老师话音未落,我已经来到了起跑点前开始摩拳擦掌了。同样,我没有进行快速的助跑,直接起跳,稳健地落地后,我准备接受大家赞许的掌声和陈老师的好评了。但出乎我的意料,陈老师止住了同学们的掌声。“小戴,你也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我没敢笑出声,心想:“我的手下败将,哈哈,让他来示范,陈老师肯定是被太阳晒晕了。”只见小戴快速的助跑,有力的踏跳后高高腾起,结果不言而喻,落在超出我有半个手臂距离的地方。霎时间我愣住了,怎么会这样?这时耳边传来阵阵的掌声,好像是击打在我脸上的巴掌。“相比两位同学的动作,大家已经看见了,为什么今天能力平平的小戴能超过毛一帆呢?”陈老师引导同学思考着。这时我才缓过神来,正是因为助跑的关系,我太在意起跳了,以至于忘记了助跑的重要性。“不错,正是助跑带来的效果,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和练习的,大家分散再练习吧。”陈老师提出新要求后,向我走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小问题,大奥妙,别忽略了这些要点,你能行的。”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之前练习时我的骄傲、自满都被陈老师看在眼里,他是有意安排这一幕让我知道学习不能有一丝马虎的。在接下去的练习中,我将助跑的问题解决了,助跑跳远的成绩当然也提高了。谢谢陈老师对我的帮助和点拨,让我知道了学习也需要注意细节——“小问题,大奥妙”。

【点评】

通过这一案例启示有两点:

1.巧用比较法,纠正错误

体育课对于学生身体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先天优势明显的学生往往会有自满的情绪,而影响他听课的效率。本案例中的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自满的情绪中疏忽了老师讲解的动作技术。而老师及时发现了这一生成性事件,并巧妙地用比较法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让学生们知道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即助跑跳远中助跑的重要性。

2.善于沟通,树立正确观念

在案例的最后可以看到教师和这位同学说了一句话:“小问题,大奥妙,别忽略了这些要点,你能行的。”虽然是简单的话语,却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端正了学习态度。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及时的沟通,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认为老师刚才设计的比较,是有意让自己难堪,而出现对抗情绪。

案例3

创造在PK大赛中的比喻句

今天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考妈妈:“妈妈,给您猜个谜语,一样东西,像白莲,像扇贝,又像白帆,那是什么?”

三(1)班 星雅子

“那会是什么呢?荷花?不对,不对,是邮轮吧?”妈妈疑惑地看着我。

看着妈妈的样子,我哈哈大笑,“错啦,错啦,是我们今天语文课上学到的悉尼歌剧院。”看吧,我那自吹“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妈妈,今天终于被我考倒了!公布答案后,我不禁和妈妈说起今天语文课上发生的故事来。

我的名字叫星雅子,正上小学三年级。虽说我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可是认死理,一旦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这不,今天的语文课上,就和我们的戴老师扛上了。

“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戴老师在我们读过句子后,问我们:“仔细观察图片,你觉得悉尼歌剧院像什么?”同学们有的认为从图上看悉尼歌剧院很像一朵白莲,它尖尖的屋顶不是和莲花的花瓣一模一样。戴老师认可地点点头。

我左看右看,明明悉尼歌剧院有底座的,白莲没有底座,怎么会像白莲呢?错得这么离谱,戴老师还点头,要我看,那个底座不就是白帆下的船吗?我猛地站了起来,说:“她说的不对!悉尼歌剧院有底座的,白莲哪来底座。我觉得它像白帆,那个底座正好是白帆下的船。”戴老师看了看我,似乎被我吓了一跳。“白莲下有荷叶的,怎么不像了?”那位同学急急地反驳道。我马上看向戴老师,希望从她那里听到正确的答案。可是戴老师没有说什么,对我笑了笑,一副看好戏的样子。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嘛?

这时,我后面的小陈站了起来,大声说:“就是,图上的悉尼歌剧院,明明像白帆,我支持星雅子!”有了他的增援,我一下子有了底气。这时的教室犹如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这个赞成像白莲的;那伙同意像白帆的;还有的“自立山头”,认为前面两派都不对,认为更像扇贝。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说服其他人。我们的教室一下子热闹得像菜市场。可是我们一向对课堂纪律要求严格的戴老师竟然没有阻止,还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听我们争论了半天,戴老师终于发话了:“既然你们今天谁也不让谁,这样吧,我们PK一下吧!”从戴老师嘴里听到PK两字,大家一下子都忘了吵架,疑惑地望向她。她不紧不慢地说:“我们根据自己的看法,分成不同的小组,一边观察图片,一边PK你们的观点,看看你们有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明自己,怎么样?”说完,还向我抬抬下巴,说:“雅子,不会是怕了吧?”

怎么会?我有这么容易被PK下去吗?我一定用我的“火眼金睛”来找到悉尼歌剧院像白帆的理由,我一定用我的不烂之舌来说服反对我的人!

我仔细地比对着悉尼歌剧院和白帆的图片。这张悉尼歌剧院的图片是从远处拍的,表现的是剧院的侧面。看,好似白帆驶过,悉尼歌剧院的底座正好是白帆行驶的船。这恰好和文章中的句子——“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相符。这下,我终于找到说服大家的理由了。

在PK大赛中,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大家。我发现戴老师在我说的时候不住点头,不禁心里乐滋滋的。这时候,“白莲”队有人发言了:“老师,悉尼歌剧院三面临水,从侧面看,悉尼歌剧院是白色的,像在水中开的白莲。”“扇贝”队说:“从悉尼歌剧院的正面往上看,我们觉得它的形状和扇贝很像。”听了他们的话,我再看看上面的图,果然,和扇贝、白莲很像。难道我说错了?再看看自己的图,也没什么问题呀,越看越像白帆。忽然,我发现从正面看、从侧面近看、从侧面远看,悉尼歌剧院还真的不一样。是不是看的角度不同,悉尼歌剧院就可以像不同的东西呢?

这个发现立即引起了轰动,每个小组的同学在听我说的时候都点起了头。嘿嘿,看戴老师这次怎么说?“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作者观察的角度也不同,看到的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就各不相同。作者的这句比喻句,正是写了作者从不同观察的角度观察悉尼歌剧院的情景。所以,从悉尼歌剧院侧面远眺,文中把它比作——白莲;在它的正前方向上仰望,又把它比作——扇贝;再站在它的侧面连着底座整体仔细一看,还把它比作——白帆。”

这场角度之争的比喻句大PK后,猜猜戴老师拿出了什么?——金茂大厦图,有从下往上拍的,有从远处拍的,有从飞机上往下拍的。原来她笑眯眯的PK大赛目的“潜伏在后”呀!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过,这可容易多了,大家的比喻妙句顺手拈来。我的比喻句是:“金茂大厦像一根又细又长的定海神针,冲上云霄,又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再仔细一看,更像随时准备起飞蓝天的火箭。”由此获得满堂喝彩。

一句小小的比喻句可以这么有趣,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可以变成“像……又像……还像……”的“连环比喻”,还能引起我们的集体大PK。认死理的我,今天可是收获很大哦!只有不断去寻找,才能发现语文的趣味,才能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点评】

“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情。”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激发学生充分的参与,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从而掌握知识。

在这个事件中,学生课堂中对比喻句本体喻体的争论,不仅与教师接下去的教学密切相关,而且给其他的学生点了一把火,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落在了这个问题的争论上。都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这个时候,对学习内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引起了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虽然这时生成的争论影响了课堂原先的预设内容,但老师又添了一把火,让这场争论更热烈,使这一教学过程着力于学生的探究过程,着力于学生对教师的“摆脱”,使之成为了学生知识形成的新资源。这种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探寻,是一种开放的个性展示场。学生逐渐进入自我探求的“忘师”境界,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遣下探求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形成可谓水到渠成。大家对知识矛盾的独特体验,在动态、激烈的比较中,有理有据的观点一一呈现,以自己独立的视角,将文本中的本体、喻体其相似之处解读得头头是道,并成为自己会运用的一种知识技能。

案例4

纠错,可以掌握新知识

二(1)班 徐俊文

我叫徐俊文,大家都说我是“奶宝宝”,因为我说话总是慢条斯理、奶声奶气的,做作业、理书包、吃饭的动作也特别慢,常常让我的同桌看不下去,忍不住要来帮忙,所以大家说我像个还没长大的“小毛头”,爸爸妈妈也拿我没办法。上课的时候,我也经常比其他同学慢半拍,老师讲的问题同学们都听懂了,可我总还不能完全明白。不过,数学金老师还是很喜欢我的,经常表扬我:敢于大胆发言,哪怕说错了也不怕。这让我爱上了数学课。

记得有一次,我们上《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老师让我们把黑板上的角分成了三类,并根据角的特点给它们起了名字——锐角、直角、钝角。接下来,金老师教我们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验证锐角的方法。“谁愿意上来试一下?”我也和大家一样高高地举起了手,跃跃欲试。金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微笑的眼神停在了我身上,“徐俊文,你来吧。”

我拿着三角尺大步走到黑板前,看着黑板上的锐角,再看看手中的三角尺,脑子一糊涂,就用三角尺上看上去和黑板上接近的一个锐角去验证了。这下,只听背后的同学炸开了锅:“错了,错了,要用直角去验证。”我回头看看金老师,只见她微微皱了皱眉头。我连忙苦笑着说:“噢,我知道,我错了。”金老师很快露出了笑脸,扶着我的肩,弯下腰问:“你是怎么想的呀?”我说:“我看三角尺上的一个锐角和黑板上的这个锐角差不多大,所以……”金老师拍拍我的肩,对大家说:“徐俊文给我们大家带来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不能用锐角而一定要用直角去验证呢?”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1秒钟、2秒钟、3秒钟,小宋举手说:“因为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所以要用直角去和锐角比。”“嗯,锐角的定义就是比直角小的角,所以要用直角去验证。大家同意吗?还有不同想法吗?”金老师请我坐下后又问。这时,小周举手说:“因为锐角的大小不一样,直角都是一样大的,这样标准就统一了。”金老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大家听懂了吗?是啊,我们在判断事物的时候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像我们给事物分类,可以按大小分,可以按形状分,也可以按颜色分,但不能又按大小、又按颜色分,标准不统一就混乱了。徐俊文你听明白了吗?”我笑着点点头。

金老师接着说:“刚才小周说直角都是一样大,是这样吗?你们肯定?有办法证明给大家看吗?”这下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有的用自己的两把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有的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书角比一比;有的走出座位,用三角尺和黑板、瓷砖、门的角去比一比……金老师走到我面前,问:“你有什么办法吗?”我说:“我的小三角尺和你的大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金老师听了笑眯眯地说:“你去验证一下吧。”我快步走到讲台前,拿起老师的大三角尺,与我的小三角尺上的直角比对了一番。“金老师,是一样大的。”我有点兴奋地说。

“好了,请大家回到座位上。刚才我们验证了直角都是一样大的。所以我们用直角去判断: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与直角完全重合的是直角。下面,黑板上有5个角,你们能判断并验证是什么角吗?”“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请5个同学上来试试。”我又一次高高地举起了手。

老师再一次请我来到黑板前,这回,我胸有成竹地拿出三角尺,准确地把直角与黑板上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并说道:“这个角比直角大,所以是钝角。”金老师问:“徐俊文答对了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掌声,这时,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虽然,大家说我是个做事慢半拍的“奶宝宝”,学习成绩有时也不是很理想,但是,金老师的鼓励和关怀让我喜欢数学,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有时会说错。金老师常对我说:“学习本领,不会、出错是很正常的,只有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和同学才能帮助你,这样你会进步得更快的。”所以,现在的我,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这个“奶宝宝”一定会长大的。

【点评】

每个班级中都有理解、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像案例中的“奶宝宝”,我们通常叫他们后进生。他们有的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有的能举手发言,但很多时候的回答是不正确的。他们对于新的知识与技能能初步理解,但要灵活运用却有些困难。

案例中的这位学生,他知道要用三角尺中的直角去验证锐角,于是,他会举手要求试试。但在操作时,受到三角尺的另外两个角的干扰,“一时糊涂”地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其实像这种情况,班级中肯定不止他一人。

对于后进生,金老师毫不吝啬地提供给他们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敢于讲错、做错,然后充分利用“错误”所带来的契机,挖掘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灵活地调整预设,机智地把“生成之球”抛给学生,让学生一起参与。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探究新问题,发现错误的原因,正确构建学科知识。学生成长案例_生成性教学的有效

一、问题背景

1.“重预设、轻生成”的教学问题仍然很严重

根据课题组在开展课题研究前对本校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只有27%的教师考虑到课堂生成问题,而73%的教师过分关注自我的教学设计及本课的教学目标。显然,这是一种“重预设、轻生成”的教学现象。另外,根据访谈发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碰到预设之外的生成问题时,由于为了赶时间,很多教师习惯于视而不见,继续根据自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上下去。

我们知道,“重预设、轻生成”的问题实质就是一种典型的非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单边的教师教授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这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是单一而乏味的,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忽视,显然,这是违背新课程的理念,不利于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2.生成性教学还停留在简单应对问题上,未深入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www.guayunfan.com)

从目前大量的文献资料中发现,很多教师在生成性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应付问题,仅仅关注应对生成问题的策略方法,在目标达成上以消除课堂生成问题对教学原有教学进程的影响为条件,还没有上升到把课堂生成问题作为落实新课程目标的教育资源。因此,要改变观念,变课堂生成问题由“负担”为“动力”,把生成性教学作为关注学生需求和调整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重要契机,从而提升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在应对课堂生成问题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素养有待提升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因此,当教师遇到意外的课堂生成问题时,往往缺少策略方法,不知如何有效面对。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教师就会敷衍了事。有时,教师由于处理不当会造成尴尬的教学境地。

二、建立落实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生成性教学策略

1.弹性预设策略

针对复杂多变的动态教学,教师在预设时要留白,形成弹性的教学方案,为教学留足空间和时间,不能过于刚性和机械。

操作要点:一是教案只显示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但具体假设的教学方法有多种;二是教学形式的弹性预设;三是教学过程的弹性预设;四是教学环节的弹性预设。

2.师生互动性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一言堂”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才能产生认知冲突,生成问题,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

操作要点:一是通过教师提问或学生提问以生成教学问题;二是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产生教学问题开展教学;三是师生互换角色,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当“小老师”,引发生成问题,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

3.探究策略

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科教学,特别是动手实践性强的自然以及音体美课程,在某些教学环节中适当引导学生探究,在体验中生成课堂教学问题,开展生成性教学。

操作要点:一是问题式探究,围绕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二是网络式探究,通过上网可获得课内无法获得的广阔知识,发散学生思维,放飞学生想象力,与原有认知产生冲突,引发课堂问题;三是动手体验式探究,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具体地体验动手操作或实验操作过程,使现实中获得的认知与原有想象的认知产生冲突,形成课堂问题;四是合作式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包括学生与学生个人之间、学生与学生集体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彼此的认知冲突中生成课堂问题,开展生成性教学。

4.开放性策略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开放才能创造“生成”,开放才能接纳“生成”。任何封闭的学习系统或刚性的学习目标、机械的学习程式,必然抑制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极大地影响教学中问题的生成。因此,不仅要有开放的思维、开放的目标、开放的方法,而且还要在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上开放。

操作要点:一是教学时间的开放,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发展,让他们思考、讨论、提问、动手操作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教学空间的开放,有时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增加真实的体验和感性认识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师开展生成性教学;三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拓展课本知识,把学科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生成问题、拓宽眼界创造条件。

三、建立在生成性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师评价指标

为了有效地开展生成性教学,并在生成性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课题组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改,最终形成了教师评价指标,目的是让在生成性教学中为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提供一个教学的努力方向。

在生成性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师评价指标

四、在生成性教学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要正确理解生成性教学是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前提

根据本课题组对本校教师的访谈,67%的教师是由于不理解生成性的教学内涵而不知道如何开展生成性教学。很多教师说,他们错误地认为生成就是新知识的出现,而不是对突发课堂问题的有效处理。同时,他们还对生成性教学的特点知之甚少。事实上,只有开放的、互动性、民主性的课堂教学,才能营建课堂生成问题的土壤。如果单有生成性教学的想法,但没有创设条件,那么,生成性教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是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关键

全国知名学者余文森教授指出:“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我们的教师在开展生成性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不能偏颇于一方。

然而,在思维定势和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还是过分关注了预设,对生成问题的处理上不尽完美:一是处理生成问题方法不当,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结果不理想;二是对无价值的生成问题花太多的时间,从而出现“小题大做”的无谓教学;三是对有潜在价值的生成问题,教师只看到表面,因而在处理问题时显得“大题小做”,教育契机没有被有效捕捉;四是过于专注于预设,对生成问题不能及时机智应对。

3.提升机智应对生成问题的默会知识是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生成性教学中,要有效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更要有机智应对生成问题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重要两个特征就是:一是难以表达,且不能全面用语言表述的知识;二是个人化,默会知识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中获得的,因此与认知个体无法分离。可见,默会知识就是个人的实践智慧,也是处理不同情景、不同问题的灵动方法和教育艺术。

为此,教师只有在掌握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地在实践中尝试应对生成问题,并反思不足的处理方法,总结成功经验,掌握教育规律,追求教育教学有效性,从而形成具有自我个人特点的应对生成问题的默会知识,灵活调整教育过程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执笔:陆少明、张敏、许雯)

案例1

(本文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2010年第11期)

【学科】自然

【执教、执笔老师】陈杰

【教龄】13年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自然学科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一个重要主题。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过分注重教师的“教”,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被忽视。为此,在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化解“生成问题”,领悟学科知识

有效的学习,除了接受知识外,还需要亲身体验和感悟。有时,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远比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要深刻得多。

【案例】

在上“空气”这一课时,我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出示一个空的玻璃杯,请学生能够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证明杯中有空气。

“玻璃杯是空的吗?”

“不是空的,里面有空气!”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回答。但当我有一次提出问题“那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玻璃杯中有没有空气”时,教室里就出现了尴尬的一幕,学生们经过短暂的交流后,都呆呆地看着我,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动手做,进行自我探索实验。因为在上节课中学习过空气难溶于水,所以我提示学生利用水槽等试验用品进行动手操作,在实验中有所发现。当我让一位学生上台将实验过程演示出来时,只见他将杯子倒扣入水中并慢慢往下压。不一会儿,只见一个个气泡纷纷从杯子周边浮出水面,我不失时机地问道:“为什么水中会出现气泡呢?”学生们兴奋地回答:“由于杯子中的空气难溶于水,而杯子中的空间又不断被水压缩,最后就变成了气泡浮出水面。”

【分析与思考】

在课堂上,学生不能解答教师自以为简单的问题时,怎么办?教师不能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因为学生还没有对有关科学知识有直接的感受性认识,需要换一种学习方法来替代传统的“结论式”教学。“动手做”就是学生自我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来证明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和预设,学会了推理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教学问题也一一被化解,更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二、在教师引导中冷静应对“课堂生成”,使教学有序进行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在知识和管理上的权威,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讲授时认真倾听,但是他们却只是在努力“记住”或“复制”教师所讲的知识,缺少独立的理解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的思维无法处于活跃状态。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

在执教“植物的作用——湿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一课时,我讲到了一个知识点:人们形象地把湿地比作“地球之肾”。

于是我问学生:“这个比喻说明湿地对地球环境有什么作用?”一名学生回答:“可以分解并排除有毒物质。”我刚想表扬这名学生,谁料有名比较调皮的学生在下面轻轻说了句:“排除毒素!”有人又接了一句:“一身轻松!”

顿时教室里笑成一片,课堂上认真而严肃的气氛荡然无存。我急中生智,大声地说了一句:“这两位小朋友说得没错,湿地的功能确实有点像这两句广告语说的。”教室立马安静了一些,同学们大多竖起耳朵听我解释。我说道:“其实,湿地对地球的作用跟这种产品对人体的作用很相似。大家想,如果将地球上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都能清理干净,我们的地球环境难道不会感觉更轻松、更舒适吗?”说到这时,学生们已经完全安静下来听我讲解,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趁热打铁地问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什么?”

“保护湿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也在一片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效果良好。

【分析与思考】

教师的启发引导必须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面对学生活跃思维后所引发的奇思妙想,遇到突发事件的尴尬情况下,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把话题转移。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发言和提问的质量,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

三、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中处理课堂意外问题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而人是有差异的,因此,当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发生“意外”。如何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体现了教师的“功力”。自然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实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的意外是比较常见的。这些“意外”问题会对我们的教学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应对。如果处理得当,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精彩。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研讨,往往能比较妥善地处理这些意外的生成性问题,并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

在上“酸碱中和”这一课时,我事先要准备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供学生实验。为了能让中和的结果pH值尽量接近于中性7,两种溶液的酸碱度需精确配比。但我在一次课前准备中,配制的溶液酸性过强,导致了学生在将酸、碱两种溶液混合后,pH值测试下来依然是酸性。

学生们纷纷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向我报告:“老师,我发现实验结果并不像书上说的那样,酸碱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没有中和到pH值等于7啊?”我心中一惊,已经知道毛病出在了哪里,我略微思考了一下,不慌不忙地说道:“真的没有发生中和反应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老师提供给大家的酸性溶液pH值为多少?酸碱中和后的溶液pH值为多少?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们停止了喧哗,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忙了起来。只见小组成员们各显神通:有的埋头实验,有的认真观察实验结果,并不时记录着什么,有的同学激烈地讨论着。片刻后,学生们都有了答案:原先酸性溶液的酸性较强,pH值是3,而加入碱性溶液后pH值为5,酸性变弱了。

进一步引导:酸性由强变弱说明了什么?你能通过实验找出酸碱中和有什么规律吗?这一下,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又投入到了小组实验和讨论中,最后,给出了正确结论。

【分析与思考】

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成功转化了课堂“意外”事件,不但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酸碱中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有了亲身体验。

小组研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有效提高问题解决的成功率。小组成员因为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就能通过互相协作更快捷、更有效地完成实验。在合作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宽容、合作的品格得以形成。同时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所侧重,进而形成了优势互补,解决问题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案例2

(本文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2010年第4期)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柴雯静

【教龄】6年

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课堂生成性事件频频发生,以至于教师难以立刻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能。那怎样才能有效应对呢?

一、进一步,酒香不怕巷子深

教师在精心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方法手段,预设一些问题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教师预设的问题既针对课文内容和中心,也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综合性、探究性、生活性和层次性,在这样的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必定思绪飞扬,在课堂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生成更为丰富的内容。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中第13课《采蒲台的苇》是选自孙梨的小说集《白洋淀纪事》。文中采蒲台的“苇”有借物喻人的作用。和平时期,人民依靠编苇席生活;战争年代,茂密的苇为游击战创造了良好的地势。在苇塘,曾经上演过无数英雄的故事,是人民的血液保持了苇的清白。

师:预习完课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预习过课文之后,我读懂了整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采蒲台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但与采蒲台的苇没什么关系呀?为什么课文要以“采蒲台的苇”为题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价值,看得出某某同学是带着思考在预习课文的。是啊,为什么课文写了抗日英雄的故事,课题却是“采蒲台的苇”呢?

随后,我适时利用课件出示了作者孙犁的简介以及当时的写作背景,介绍了苇草风吹不断,浪打不倒,火烧不尽的品性,作者正是借着苇草的坚韧来比喻在那里的抗日英雄的无畏。

学贵有疑,教师若能在预设时做到心中有文本,眼中有学生,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并在课堂上进一步地引导,进一步地深入,那会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与文本接触,更进一步地思考琢磨,从而也就更进一步地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彩或深沉,更进一步地体会这些或优美或磅礴的语言背后的那份幽静与激动。

酒香不怕巷子深。

二、缓一缓,无心插柳柳成荫

教学是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活动,但有时停下脚步,让学生和教师都有充分的时间和氛围思考,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与预设不符的事件,基于三维目标能够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某一次语文课上,谈到正义话题时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论。因为当遇到讲正义要付出危险代价时,有些学生认为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小张站起来问:“在街上,当我遇到小偷时,是否应该直接阻止小偷的行径呢?但如果把真话说出来,这个小偷没有得逞的话,他报复我该怎么办?”

我一时语塞,思绪飘到前几天的新闻报道中:见义勇为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见义勇为要在保全自己生命安全下去实施,以牺牲自己为前提去挽救别人,是不值得提倡的。周边学生的附和越来越激烈,我究竟该怎么办呢?学生的观点有一部分其实我是认同的,但这有悖于“正义”呀!叮铃铃……下课铃声“恰到好处”地响了起来,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立刻宣布:“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再思考思考,我们下节课讨论,下课!”

这阵下课铃声正好平复了学生的激烈讨论,让他们能有时间冷静下来。在第二课时中,我没有按照教案的教学流程“步步为营”地去完成教学,特意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再一次讨论起上节课的问题。我问:“大声叫喊或许会遭到不法分子的报复,老师也同意。可是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既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又不让坏人得逞呢?”“我可以打110报警电话!”小董第一个站起来说。“我还可以找保安叔叔!”“记住他的样子,到警署报案!”……一只只小手像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我内心的石头总算落了地,随后我顺势小结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能视而不见,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制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告诉大家的——正义!”

课堂上的激烈讨论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也许会使学生对问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问题的认识更为全面;抑或是让学生被一种负面的情绪所左右,影响他们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缓一缓,待学生的情绪平复,再对问题展开讨论,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退一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堂课”即使老师上得再“天衣无缝”、“完美无瑕”,假若课堂中的主人——学生“一头雾水”、“一无所获”的话,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护蛋的故事》是教材中的一篇习作练习,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感受,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知道要多多地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去发现,分享喜悦,体验成功与失败。为了使学生在护蛋前、护蛋时和护蛋(成功或失败)后都能留心观察,我精心设计了“护蛋活动报告”。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说说“这一整天,我_____”时,小陶同学忽然站了起来,说他的蛋宝宝在早自修的时候就光荣“牺牲”了!一向调皮捣蛋的他竟要哭了,全班同学都把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他,我顿时手足无措。他的这一番话彻底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怎么办呢?是请他坐下,等下课再去处理,还是……不行,孩子对这篇作文的兴趣这么高,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弃他于不顾呢?也许还有其他同学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护蛋失败了,只是他们暂时没有勇气说出来。

我思忖了片刻,没有像以前那样狠狠地瞪他一眼,而是安慰他没关系的,虽然只有5分钟,也是护蛋的一种体验啊!启发他用“提心吊胆”一词来形容自己早晨来学校的路上的心情,再问其他同学有没有其他的词语来形容。“心绪不宁”“忐忑不安”“小心翼翼”,指挥棒又重新回到了我的手里,但我并没有忘记刚刚提问的陶榕,我走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微笑着说:“你就把一整天,改成5分钟就行了!”他忍不住笑出声来了,同学们也都会心地笑了。这节作文课,也就在这持续的融洽气氛中慢慢结束了。

案例3

(本文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2010年第4期)

【学科】体育

【执教、执笔老师】许雯

【教龄】16年

一、将错就错,引导学生走出认识误区

【案例】

“许老师,我能不能横着跑。”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的哄堂大笑。

原来在一节30米快速跑的教学课中,二(3)班的学生们在第一轮比赛后,正在讨论哪一种方法跑得更快。

我寻声而去,猜想一定是小徐。的确,就是第一轮小组赛跑最后一名的小徐同学。

“为什么要横着跑?”我装着一点不生气的样子,耐着性子又问了一句。

“有一次我抓螃蟹,螃蟹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抓了很长时间才把它抓住,螃蟹既然能横着跑,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横着跑呢?”小徐紧接着说道,同学们则在一旁哈哈大笑。

“怎么有这种道理?”我暗暗发笑,虽然觉得有点无可奈何,可今天就顺着他的“思路”上下去。

我说道:“小朋友们可能觉得小徐的想法很好笑,但是老师觉得他有想象力,平时很注意观察,我们的确还能横着跑。接下去,第二轮比横着跑,我们先请小徐小朋友给我们做一下示范。”大家鼓起掌来。

小徐走出队伍,侧身对着跑道,像小螃蟹一样张开双手开始示范,虽然跑的动作看上去有点古怪滑稽,但确实挺快的,大家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动作练习起来。其实他的动作就是篮球训练中的滑步。

“小朋友们,到底往前跑快,还是横着跑快呢?我们比赛一下吧!”我又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

最终可想而知,小徐自己也觉得横着跑不是最佳的方法。有几个小朋友开始嘲笑起他来。

这时候,我微笑地说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跑的动作,也知道了跑得最快的动作。但是,我们还应该感激小徐小朋友,他让我们有机会开展横着跑的实验,在比较中认识真理。”

此时,小徐脸上流露出的是感激的神情,学生们也投去微笑的目光。

【思考】

对于课内意外的问题事件,教师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呢?是视而不见还是巧妙应对?这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发掘学生的错误资源,可以开辟教学的另一渠道,让学生在纠错中开启智慧,进入科学的知识殿堂。

二、以变制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案例】

“唉,又是‘手位练习’,真没劲!”

这是一节形体课的准备阶段,带操的学生一边站立成“丁字步”,一边在做手位练习,并满脸失望地低声埋怨。

学生参与体育课活动,没有激情怎么办?

我一边看着这几个学生练习,一边在想,学生们每次都在做同样的准备操,就像是在例行公事。简单的重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实在是显得枯燥了,为什么不就以这准备操为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一下准备阶段的操练方式呢?

教师:你们愿意换些准备操的舞蹈动作吗?

学生:想的,想的!

教师:请每位同学积极开动脑筋,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创编一些动作,我可以为你们准备合适的音乐伴奏,让我们的准备操有新意,让同学们做起来有乐趣、开心。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到时候我们进行评比,看哪个组创编的最棒。

……

教师:时间到,下面我们开始展示自己的“成果”?

甲组:我们想做“各种动物模仿操”。

乙组:我们都在外面跳拉丁舞的,我们想教大家一起学跳拉丁舞。

……

接着,同学们用自编的动作,使形体课的准备阶段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形体活动课中。

【思考】

课堂上有时是瞬间万变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和教学思路也应随之变化,从而使教师在随机应变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学得更愉快,更有效率。

三、顺水推舟,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案例】

在一节三(1)班的体育课前的导入部分,我安排了游戏“听我的口令做动作”。当我讲明游戏规则和要求之后,活动便开始了。我喊一声数字“2”时,学生就快速地在自己周围寻找伙伴,两人围抱在一起。游戏在正常地进行着,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我喊了数字“5”时,我发现有一个组是六个人相抱在一起,其中小张同学骑在另一个同学的背上。于是,旁边结伴的小组对他们这一组指手画脚,场面开始混乱起来。

“许老师,不对,你看我们是连体儿,两个人两只脚。”“我们虽然是六个人,可也是十只脚站在地上,和你们一样,怎么算输呢?”小张叫嚷起来。

“数脚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游戏吗?”就在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在人群中大声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听他这么一说,我突然来了灵感,何不给学生们来一个数脚的游戏呢?

于是,游戏规则定了下来:不管哪个组人数多少,只要站在地上的脚符合你说出的数字要求就可以了。同学们很快进入新的游戏活动情境中。

当我喊到数字“8”时,同学们迅速拉拢自己周围的同学结伴,结果可是真的令我大为感动。为了达到这八只脚,他们各出奇想,有的抱住对方,有的驮在另一个人的背上,有的脚踏在同伴的脚背上,还有的单脚站立,多种多样的动作和造型呈现在我的面前。最搞笑的是,当我喊数字“0”时,居然也没有难倒他们,孩子们齐刷刷地往地上一坐,都把脚离地抬得高高的。

就这样,数脚的游戏把体育活动推向了高潮。

【思考】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更好的教法。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充满着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有些看似反常却带着求异思维的举动正是创新精神培养的源泉。只有新的尝试,才能开辟教育的另一新天地。学生的“创新火花”就是这样被点燃的。

案例4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沈懿

【教龄】20年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眼界更开阔,知识面更广,同时也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所以我们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在教学中只强调教学结构的严谨与细密,一切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追求目标的达成度,认为这就是高效,不允许学生越雷池半步。这种封闭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既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现在的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机智去开采课堂上那些生成之宝藏,尊重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创新。由此,预设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是尤为关键的,这样才能留给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或质疑、或感悟、或争论,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

一、引导学生在质疑中促生成,在解惑中提升教学有效性

质疑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途径。有时,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文本进行质疑,甚至标新立异,反常规地思考,善于利用学生的有效生成,创造课堂精彩。

【案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片段

本文是1999年发生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台湾青年冒着余震的危险捐献骨髓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当学到负责手术的李博士带着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来到杭州时,有一个学生开始质疑了:“为什么要奔波十几个小时呢?我去过台湾,只要两三小时啊!”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只需引导她关注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即可,但我转念一想:我可以把这个问题还给学生,引发他们的思考呀。

于是,我问:“这个问题提得好,在没有直航的情况下,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十几小时吗?”

学生又开始议论开了,有的说:“十几个小时坐车一定很累的。”

“是呀,书上用了一个词‘奔波’,你们再想想?”孩子们立刻说:“这真是长途跋涉呀!”“书上还有一个词‘辗转’。”我补充说:“当时没有直飞,从花莲医院赶到花莲机场,又奔赴台北机场,然后在香港机场转机,再飞到上海机场,随后又驱车赶到杭州,最后抵达杭州医院。连夜为小钱做了移植手术。这是怎样的奔波?”学生睁大眼睛,似乎有所感悟,我又介绍说:“骨髓离开捐赠身体后很容易坏死,所以必须在24小时内输入患者体内,越快越好,否则会失效,而且在护送的过程中,每隔一个小时要上下左右摇动,防止骨髓凝结,保持细胞的活性。”

听了我的介绍,孩子们似乎更体会到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思考】

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会不顺着教师预设的方向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迥然不同的想法。面对这些“异样”的声音,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往下挖掘?这其实是挑战教师的智慧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本案例中,学生质疑:“为什么李博士要奔波十几小时呢?我去过台湾,只要两个半小时啊!”这其实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因为该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当时还没直航的情况下,文章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千里迢迢,克服困难把骨髓送到杭州医院的,从而进一步感悟他们身上那种忘我的精神。所以,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在学生的质疑中找到生成点,肯定他们的思考和发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真正地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活力,使既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而深刻地完成。

二、引导学生在提问中创造生成,巧妙解读文本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情感经历,教师要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感悟中促进学生生成,让学生体验文本。

【案例】《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段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何其芳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文章以平凡的生活小事,朴素无华的语言文字表现了伟人高尚的品质,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在教完周总理如何辛劳后,老师开始介绍周总理病危时的工作情况,希望能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中去,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介绍完,老师适时提问:“同学们,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了解了总理病危时的工作情况,你有什么话想对总理说?”

因为有了之前的感悟,所以学生的回答水到渠成。有的学生深情地说:“这真是一位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好总理。”有的学生哽咽地说:“总理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我们爱戴他。”甚至有学生满含热泪地说:“我们为新中国有这样一位好总理而感到骄傲,他在病重时也坚持工作。”

可此时,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总理平时应该多注意营养和休息,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呀!”

我一听,心想:是呀,学生的这一想法,就是从感悟中来的,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了总理工作的辛劳和生活的简朴,才有感而发。对于这个学生的求异思维我立刻予以肯定,于是,我给学生讲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告诉孩子周总理的为人,学生听后,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进一步加深,也感受到现在社会学习条件好了,自己更要努力学习。

【思考】

这些都是学生的内心感受,自然、真实、诚恳,更是课堂中宝贵的生成资源。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要努力去创设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情境,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而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体悟文本中的内涵,就像本案例中最后一名学生站起来说的话,就是从感悟中来的,虽然也许没有“对题作答”,但是这样的生成是有价值的,恰恰给我们提炼了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悟形成的生成资源,将语文教学带入一个精彩的过程,使学生在体会文章语言美的同时,更受到明事懂理,感悟人生的效果。

三、在师生提问中促生成,有效开展启发式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和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着必然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应变学生的质疑问难,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引发课堂精彩。

【案例】《跳水》教学片段

《跳水》一文讲述的是在一艘返航的大船上,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课文给予人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船长在紧急关头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孩子过于激动而失去冷静,因而陷入绝境使我们感到遇事要冷静;水手们的起哄促使孩子陷入绝境,也警示我们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要太过分。老师按部就班地教着,一切似乎都按课前的预设进行着。

快下课时,有一学生突然提出质疑:“万一那孩子在船长命令发出后还没有跳水,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他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尺浪,于是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他会开枪的,打死总比摔死强。(这是一名平时爱捣乱的学生)

生:(气愤地)不可能,这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船长。

生:怎么不可能,情况那么危急,谁会仔细去思考呢?

……

师:(看了大家一眼)此时,你就是男孩的父亲,你是想你的儿子活下去,还是立即死去?

生:(呆了一下)当然希望男孩活下去。

师:那船长为什么还用枪对准自己的儿子?

生:是为了让他跳水,为了救自己的孩子,看来这个船长很聪明。

师:对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思考】

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思维发展不同,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认识、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敢于从自己的感悟中发表独特的观点,然而这些观点常常存在差异,但这种分歧往往就有助于对文本认识的深化和个人情感的升华。本案例中,教师看到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于是,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这位船长是远洋轮船的船长,而远洋轮船在航行中是会遇到各种风险的,船长具有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经验,所以能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同时,他之所以想出“跳水”这个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冒险之举,他也知道“跳水”可能会使孩子受伤甚至死亡,但他只能这样做了。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要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师生互动,应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争论中生成,点燃思维的火花。

案例5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成玮

【教龄】17年

生成性教学问题不可能在课前预设,其产生基于相应的开放性教学环境。如果教师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自然就无法形成互动的动态教学,问题也就很难生成。而教师提问和师生对话教学可以为课堂教学产生生成性问题创造条件,同时,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中也可机智化解课堂生成问题。

一、在师生讨论中生成教学问题,在启发式教学中化解问题

小学生生性好问,喜欢动脑筋,只要有机会就会向老师提问,但如果采用封闭教学,显然,学生就没有机会提问。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的环境,可以在课堂中产生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动态教学,节外生枝的“生成性教学问题”也会随之而产生。

【案例】

一堂小学语文课上,已营建学生与老师平等交流的环境。这时,小夏同学问道:“为什么‘桥’字是‘木字旁’,而不用‘石字旁’或‘竹字头’呢?”

于是,我借机把问题推给了全班同学,让他们一起参与讨论。有的学生说:“因为古时候还没有用石头造的桥。”有的说:“我只看见过竹子做的船,没看见用竹子造的桥。”这时,小夏同学站起来了,说:“木头做的桥不牢固,现在都用钢铁做了,我们可以把‘木字旁’改成‘金字旁’啊。”

为了一个“桥”字,小夏同学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让我措手不及。要是我立刻向他说教,怕打消他的积极性,何不再次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既表示对他提问的重视,又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呢?于是我说道:“大家同意小夏同学的观点吗?”

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小王说:“要是以后不用钢铁做桥了,又要改成别的部首,这样改来改去多麻烦啊。”

小张说:“用‘木字旁’可以让我们牢记以前的桥是木头做的,这样多好啊。”

此时,只见小夏同学连连点头,我也不失时机地微笑着肯定了大家的发言:“你们说得真好,会动脑筋分析,我相信从今以后你们一定不会把桥的部首写错的。”

随后,我又走到小夏同学身边,摸着他的头说:“我更要表扬小夏同学,虽然他的问题被大家反驳了、否定了,但他肯动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真了不起。”

【思考】

其实这是个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不问之问,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却充分说明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因此切记: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疑惑,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仅要鼓励支持,还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在质疑问难、解惑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增强创新意识,才能让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在发散性提问中生成教学问题,在尊重个性学习中化解生成问题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认知有一定独特性,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没有按照预设的方向进行思考,要给予他们解释的权利,不要用“框架”牵制他们,要为他们搭建成长的舞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分享,个性得到张扬。

【案例】

语文课本上经常会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部首、字和构字率高的独体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画,注上拼音,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拼读音节就能认读汉字。如:“山石田土”、“日月水火”、“禾木米竹”等。

有时为了调动课堂的气氛,我说出一个字,如“山”,让学生先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动手画画,然后出示生字,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识字量大了,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象形字”,认识了许多合体字,识字方法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在教学“海”的时候,我问学生:“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有的说:“我用编口诀的方法记住的,‘每天喝水,海海海’。”

有的说:“我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的,‘梅’去掉‘木字旁’,换上‘三点水’是‘海’。”

这时,小毛同学举手回答说:“我用画一画的方法记住它的。”

“画一画?”我疑惑地问,同时心里暗暗思忖:在教象形字的时候,通过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音、形、义有机联系起来,能发展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可“海”不是象形字啊,这孩子怎么会想到用画画的方法记住呢?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我刚想直截了当指出她的这一方法不正确时,转念一想:要尊重孩子的认知,先听听她的观点,也许她那独特的见解会让我心服口服呢。

于是,我微笑着问道:“你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用这个方法识字?”

“好的。”小毛同学认真地说:“海是很大的,‘海’字里面有‘5点’,我就画‘5点’水滴,说明海里有许许多多水呀。”

我不禁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她:“你真是个会动脑的好孩子,有自己独特的识字好方法。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向她学习,用自己独特的、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

【思考】

作为老师一定要能打破成规,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在挖掘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尊重学生的思维模式,还要给他们“诠释”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将获得更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更显“光明”,师生才都能感觉到眼前活力的涌动。

三、开放式对话中生成教学问题,在肯定声中加以化解

小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很强,思维也很活跃,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堂上的回答常常会超出教师的预设,但此刻,决不能一票否定,要通过不留痕迹的趣味性对话机智应对,并对学生的已知和智慧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案例】

记得在开学初的一次课堂上,我给学生猜了一个字谜:“两个口,猜猜是什么字?”

“是‘吕’。”一位同学脱口而出。

我却一下子傻眼了,因为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识字量不是很大,加上每天有回家预习的要求,我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说书中要学的那个字是“回”。可是那位说“吕”字的同学也没有说错啊,是我自己出的字谜有问题。

随后,我急中生智,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吕”字说:“这位同学真聪明。”接着,我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回”字,说:“谁能给这个字来编一个字谜,让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呢?”

学生们想了想,不一会儿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小罗说:“大口吃小口。”

小薛说:“口中口。”

小胡说:“大口包小嘴。”

“你为什么不说‘大口包小口’?”我故意问道。

“‘嘴’就是‘口’啊,这样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也加大了字谜的难度。”小胡同学骄傲地说。

从此,在识字教学中,为激起学生识记字形的兴趣,有时由我出字谜让学生猜,并在我的基础上把字谜修改得更好;有时通过展开讨论由学生自编字谜,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出的字谜质量最高。

【思考】

学生不但是知识的学习者、接受者,也是积极的认知者。一味地牵着孩子朝自己设计的“圈子里跳”,不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他们畅所欲言,给他们创新的契机与生成的空间。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种各样巧妙的办法时,识字教学不仅变得很容易,而且充满了趣味和快乐,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孩子是有潜力的,他们的能量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引导下的教学应该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多给学生“思维的机会”,即生成的空间和时间,能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激励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动脑,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拓宽思维。

案例6

【学科】音乐

【执教、执笔老师】翁亚智

【教龄】10年

21世纪,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怎样的课堂呢?我们总是高呼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吧!然而,究竟怎样做,才能落实这个至关重要的教育理念呢?“生成性教学”课题的研究,带给我崭新的启迪。首先,教师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对教材要烂熟于心,对学生要充分了解,对过程要心中有数,那么对生成教学问题呢?我想,作为教师就应当做学生学习的领航者,通过我们的教学,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指导,从而达成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妙地发挥“小老师”智慧,有效开展生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善于设计具有学生互动体验、开放性的环节,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经历成功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一切有利的资源,推动课堂有效生成。

【案例】

在教授欣赏曲“灯碗开花”这首山西民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山西民歌中特有的“开花调”之韵味,在带领学生听一听、唱一唱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尝试创编“我们的开花调”。我放低了歌曲创作的门槛,选用“灯碗开花”的前四句旋律,让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孩子们在听了老师的示范后,便饶有兴趣地展开活动了。

随后在我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每个组都开展得很顺利,有的组根本没有思路,有的组则是上句做好了比兴,而在下句对应时遇到了困难。

这时我出乎意料地发现有一组学生,在一个思维较活跃的同学带领下,创编出不错的歌词。于是,在稍作指导之后,我立刻向全班宣布:“同学们,这一组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开花调’,非常了不起,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唱的!”

小组示范:小床儿开花喽,请你躺下来。

小被儿开花喽,把你暖来。

教室里响起同学们赞扬的掌声,我趁势鼓励其他还没有完成作品的小组:“你们想不想再试一试?加油吧!”果不其然,在班级同学的示范下,他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思路更加开阔,创编也更加工整了。

优秀范例:1)小窗儿开花喽,风儿吹进来。小剪子开花喽,窗花儿贴起来。

2)古筝儿开花喽,音乐飘来。小音符开花喽,心里甜来。

【思考】

这个教学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我切身体会到,教师在推进教学生成时,往往不那么顺利。所以,我们一定要练就一双慧眼,去挖掘教学过程中一切有效的资源。

课堂中的“小指导”,他们能为同学做更贴切的示范,其他学生看到自己的伙伴顺利完成了任务,自己的信心也就提高了。课堂中的“小指导”是教师最有利的好帮手,如果我们多留心,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尝试,你会发现学生能带给我们的惊喜实在太多了。

二、在师生对话中利用学生生成教学资源,让教学更有趣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开放,我们的课堂也越来越开放。然而,开放的课堂一定会生成许多让我们无法预设的问题。面对活跃、调皮的学生提出种种应接不暇的问题事件,我们教师就是要能在这种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学会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应对,在课堂中时时练就化险为夷、点石成金的本领。

【案例】

在教授轮唱歌曲《老爷爷赶鹅》初听后,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趣吗?”话音刚落,班级里一个调皮的男生回答说:“我感觉像一群鹅在乱叫啊!”

顿时,教室里一片笑声,也有几个同学向他投去了指责的目光。刚才大声回答问题的男生突然感觉不对劲,有些紧张地看着我,一定是在担心我会批评他。我该如何应对呢?我快速地在心中搜寻解决方法。我望着一双双等待的眼睛,微笑着说道:“其实,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也不无道理。”所有的学生都疑惑地望着我。这下我可要卖个关子:“让我们来做个模仿游戏吧。”

我说:“请大家用人声来模仿一群鹅的叫声。”孩子们此起彼伏地模仿起来,叫声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响,有的轻。

“嗯,听起来的确是在乱叫啊。”顺势点开《老爷爷赶鹅》的歌谱。“现在让我们配上这条节奏再来模仿一下。”

“我们进行的两种模仿,给你们什么不同的感受?”刚才那个“调皮”的男生又积极地举手了:“我觉得前面的模仿就像来到了养鹅场,后面有了节奏的模仿,这些鹅就像在唱歌了。”我心中暗暗窃喜:“你回答得太棒了,现在你的感受既敏锐又准确了。”

我总结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音乐正是起源于我们的生活,音乐家们用艺术的手法把我们生活中的声音加以美化,收录下来,美妙的音乐能让我们身心愉悦。”

那个“调皮”的男生望着我会心一笑。

【思考】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班级里那些比较调皮、大胆,经常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其实都是一个个小机灵鬼。他们对信息的捕捉是非常敏锐的,然而,这类学生往往不那么遵守课堂规范,处事通常也不会先思索后行动。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味地批评和指责,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而会破坏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而更使这些调皮的学生丧失对本科目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案例中的“小调皮”就是这样一个男孩。作为教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素养,理智地处理这类事件。巧妙地将师生间的生成性对话转化成课堂的有效资源,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纷呈。细细品来,每个孩子在课堂中的点滴生成都是宝贵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与学生对话时如何去巧妙应对,怎样去正确引导。作为教师,我们永远要牢记,课堂教学是因这些可爱的学生才会更加熠熠生辉。

三、善听学生“小意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说到“考试”,一定是学生最害怕、最反感的字眼。学生再感兴趣的学科,都会因为“考试”而变成负担。虽然,在音乐课上,我尽可能让考试的规范少一些,让学生的自主性多一些,但方式过于单一的话,渐渐地,学生还是会丧失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有颠覆传统的勇气,不断寻求突破,尝试新的方法。在我们思维枯竭时,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多了解他们的心声,有时“小意见”也能有“大成就”呢!

【案例】

四年级的一堂考前复习课上,我正向全班同学讲述有关期末音乐测试的方案。琪琪同学突然举手,还没有等我允许她发言,就站起身,带着抱怨的口吻大声问:“CICI老师,考试可以唱课外我们自己喜欢的歌曲吗?”

我心想:“这个琪琪从一年级进校开始,就是个出了名的‘小意见’,她的主意真是多啊!”我暗暗有些不满。

然而,这时全班同学都用期待的眼神凝视着我,我定神一想,其实琪琪的意见也并非没有道理,每个学期的期末测试都从课本上挑选一首歌曲来表演,的确有些单调乏味呢!

于是,我回答道:“琪琪同学的意见,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没想到,全班同学都欢呼起来,激动地和周围同学商讨着:“你打算唱什么?……”

我继续说:“同学们先静一静,老师觉得考试形式可以有些创新,但是不能完全脱离课本内容。我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一首教材歌曲,自己再准备一首课外的歌曲作为加分节目,内容要求阳光向上的,大家同意吗?”

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没问题!”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我观察孩子们的考前准备,他们表现出了久违的热情,还经常来听取我的建议。“CICI,我们选这首歌,你觉得好吗?”“我们排这个队形还不错吧?”我的内心也阵阵热流涌动,那几天考试准备的日子真精彩啊!

【思考】

教师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一套教材一晃就教了十几年。虽然,时刻提醒自己“教学需要创新”,但在这过程中往往会找不到出路。那么,为何不让我们的孩子来帮忙呢?教书,以学生为本。那就多听听我们的孩子究竟想要学什么,想怎样学,以此来改变固有的传统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热情。在以上的案例中,我欣然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了考试的形式。这种勇于打破传统、尊重学生的精神赢得了他们的赞许,这种改头换面、焕然一新的考试方法,改变了他们以往的抵触情绪。这不仅丰富了考试的内容,更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案例7

【学科】数学

【执教、执笔老师】薛建琳

【教龄】12年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一直是数学教学改革的焦点和难点。这不仅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以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为导向,适时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过程与方法,实施智慧的教学。

一、以学生的生成为契机,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质疑的学风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反观如今的课堂教育,似乎更加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而对质疑的能力普遍不够重视。学生不会提问,唯书唯师的情况仍十分普遍。这严重制约了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扼杀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信与勇气。

【案例】

在教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时,学生很难理解“0”也是余数,在填写余数范围的时候经常遗漏。在课堂上对此问题我特意进行了强化,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也点头表示理解。这时我忽然听到一个学生不服气地嘀咕了一句:“课题叫‘有余数的除法’,0也算余数的话,除法不都变成有余数了。”旁边的同学都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我连忙说:“我好像听到了一个很棒的意见,你能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吗?”他迟疑了一下,然后大声重复了一遍。全班同学都静静地看着我,看样子他们也有同样的疑问。我笑着点了点头,赞同地说:“老师也认为书上的这个课题不是最确切,你们有什么好的修改建议吗?”看到我对他们的赞同与支持,教室里的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学生们很高兴,你一言我一语地给课题起名字,有的说要叫“没有分完的除法”,有的说改成“余数不是0的除法”……我趁势鼓励学生写一封信给数学书的编委们,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分析与思考】

质疑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精神的萌芽,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要在课堂教学中带动勇于质疑的学风,就需要以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为契机,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思维上的困惑所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产生疑问时要放权于生。每一个人的疑惑之处都是觉悟之机,有时个体的生成性问题也是群体的疑问所在,以此为契机不仅能让教师更了解学情,而且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唯一主体。

第二,感悟疑问时要关注学生独立体验时稚嫩的想法。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指挥者,而是材料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生成性问题出现时,要提供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中生疑,产生学习的欲望。

第三,交流问题时要为学生创造自由的群体讨论氛围。只有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碰撞,才能让每一个生成性问题不会像雨滴一样消融,而是像浪花一样推动彼此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知识世界的执著信念。

二、以学生的生成为基石,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生成为基石,就能适时促进学生形成比较的方法。

【案例】

在五年级《平均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例题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概念。于是我出示了一道模仿练习:

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

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下各个鸡蛋的重量,估计一下所求的鸡蛋平均重多少克在什么范围之内,然后四人一组合作交流解题方法。第一位学生给出了解答平均数的基本方法:(56+55+54+58+55+53+54)÷7。在此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了(56 +55+54+58+55+53+54)与7所表示的数量意义,进一步巩固了相应的数量关系。第二位学生,他运用已学过的运算定律,优化了解题方法:[(56+54)+(55+55)+(58+53+54)]÷7。在出示了这个方法之后,我立即与第一个算式进行比较,明确了方括号中表示的数量与原来一致,依旧是总数,只是运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第三位学生的思维方法更进了一步,他比较题目时发现这一组数据都在“50”左右,因此他以50基准,给出了相应的方法:(50×7+6+5+4+8+5+3+4)÷7。仔细的学生立即发现算式的前半部分表示的还是总数,却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工作量,这样一种设置一个基准数的方法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赞赏。第四位学生想了想说:“既然这组数据都在50左右,那么平均数的十位肯定是5,我只要将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除以7求出平均数的个位就可以了,算式是:50+(6+5 +4+8+5+3+4)÷7。”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接下来是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分析与思考】

课堂上学生们所生成的方法很多时候是零乱的、模糊的,而通过对生成性资源的比较解读,不仅可以以点带面触动其他学生的思维,而且这个比较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解题方法的逐步优化和深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把握数学的规律。

第一,比较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每一个生成的方法都帮助学生们巩固了平均数取值范围和基本数量关系的知识点,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了知识的脉络,更清晰了思维的方法。

第二,比较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比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而且让学生的思维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第三,比较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们不但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而且学会聆听和借鉴同伴的智慧,促进自己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

三、以学生的生成为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推广探究的实践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的抄袭。”学习资源会极大地限制着探究活动的开展,如果能开发学生的生成为资源,同伴之间的行为激励对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推广科学探究实践都是一条捷径。

【案例】

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教授《两位数除多位数》时,学生们学习了“同头无除商9、8”的试商方法。对于何时商9,何时商8,一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被除数与除数的第二位差大的时候商8,差小的时候商9。”另一位学生补充说:“差是1- 4时商9,5- 9时就商8。”一位学生还指着黑板上的例题608÷68说:“看,这题两数的第二位差大,就商8。”孩子们的生成都十分精彩,可是却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对于这些生成性问题加以引导,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探究。我笑着将被除数和除数的首位都擦了,问怎么填还可以用同头无除的试商方法。学生们纷纷举例有9种填法,我选取了108÷18和908÷98让学生尝试,学生们发现这两题一题商6,一题商9。我不急不忙地说:“看样子这种试商方法还有许多小秘密啊,这节课时间有限,你们可以回家进行研究,下周交相应的研究报告。”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回家以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做了各种相应的研究报告。

【分析与思考】

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突发的生成性问题,它们反映了学生的理解还停留在浅表层。捕捉这些及时生成点,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行独立探究,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真正体现出了研究的价值。有所想,有所疑,有所探,有所得,这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

第一,在新知构建的火花中进行探究实践。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起初遭遇这类问题时唯恐避之不及,生怕出现的问题“误导”了大部分学生的思路。而现在则是恨不得多生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各种生成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正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有利资源,更是学生进一步探究实践的有效素材。

第二,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中进行探究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那些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会让学生做出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彼此作出某些调整,促进自己认知发展。探究性的实践能有效丰富学生的立体化认知,不仅能加大认知的深度,还能拓展认知的广度。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十分重视教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却很少教他们如何学习。只有把握住学生的生成性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学会比较,尝试探究,才能实施智慧教学,让学生既“学会”,更“会学”,成为一个真正的策略型学习者。

案例8

【学科】英语

【执教、执笔老师】凤茜

【教龄】1年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确,为了适应现代的课堂与学生多元全面综合的发展,传统的课程目标以逐步被新课程目标所取代。传统观念下的课程目标往往是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即通过课堂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说得形象一点,就是一个把既定的知识灌入学生脑袋中的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下的目标设计中,更加强调教师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帮助,协助学生发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并且逐步建构出自己的学习思维模式。化被动为主动,将纯粹知识的习得丰富为情感上的体验。这样一个建构的过程,更加有助于教师应对课堂中的生成性事件,抓住生成的点,促进课堂效益。

一、巧对课堂尴尬情境,激励学生迎难而上

课堂中有时会出现“冷场”,即教师抛出的问题无人响应,提出的学习任务无人问津,这背后可能蕴藏着不少值得推敲之处。反思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如何才能找到应对的策略?

【案例】

在某一故事学习中,我要求学生进行role play(课堂表演),演出整个故事的内容。虽然是第一课时,但其中的生词和语言量并不多,我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们有能力表演出这一剧目。然而,台上的表演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于两个片段的表演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台词结结巴巴,配上动作表情后更显出在语言上的薄弱之处。顿时,师生彼此的情绪都比较低落。表演的环节便被搁置。

【分析与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在第一课时中便要求学生完成角色扮演的任务,是具有相当高的操作难度。角色扮演这一学习活动最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然而这一学习方法的有效运用需要足够的铺垫与准备。经过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法有:第一,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准备时间,如果有两堂课的充分时间,可以在一天内分课时完成任务;第二,可以尝试自由选择组员完成任务,给孩子们更多的课外准备机会;第三,可以考虑由学生们选择表演其中的片段,降低表演上台词的难度。

总而言之,做好适当的学情分析,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够避免课堂中冷场情况的发生。然而,再充分的准备也会有疏漏之处,课堂中机智应对的方法也不可或缺,如降低任务难度,增加完成任务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等等,这些策略和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这样的窘境。

二、巧用教师课堂失误,勉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中,师生间的意见和看法可能会出现相左的情况,有时可能是孩子们抓住了教师的出错点和口误,让教师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这究竟是不是一种对于教师为尊、教师本位思想的挑战呢?这背后需要教师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与宽容的心理品质。

【案例】

学生在学习了有关大象外貌特征的课文后,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目,描述一下你喜欢的动物,并且给出了范文。在文章中,我用nose(鼻子)这一单词描述了大象的鼻子,此时,底下便有学生提出异议:

“老师,能不能把nose去掉,改为trunk(专指象鼻)?”

“对啊,对啊,我外面学习时,就有老师专门提出要注意trunk这个词,是特指象鼻呢。”

“那么,可是Cyon老师是不会出错的啊!”

“究竟谁说的才是对的呢?”

一时间,课堂里像炸开了锅,学生们众说纷纭。

我一时惊醒于自己的错误,回应道:“用trunk挺好的,但是这里我们还是先把nose这个词给掌握吧。”便继续教学的内容。

学生们面面相觑。

【分析与反思】

课堂中教师的尴尬很大一部分是源于自身的错误和疏漏。人无完人,任何人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错,其实,出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课外的学习,掌握了课堂以外的知识,反而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课堂增值。在案例中,学生的答案更加细致准确,优于教师的预设。此时,尝试转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们做做小老师,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学习新知识、新词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考虑的做法有:第一,鼓励拔尖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新知识的教授者,教一教其他学生,并予以评价和反馈;第二,抓住机会,巧妙地小结一些相似的错误,让全班学生都来纠纠错,当当小老师。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示是,教师在备课中需要更加细致到位,不要低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当然了,如果在课堂中已然出现了错误或口误,应当尊重知识的真知性,承认自己的失误,并鼓励孩子们成为小老师,生生互相学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巧解生生课堂矛盾,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随着教改的深入,学生们逐步习惯了在课堂中自主独立的学习地位,树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但生生间有时会出现意见不同的情形,学生们可能固执己见,很难赞同他人意见,你争我吵的,使得课堂气氛显得有些嘈杂与混乱。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该如何应对?这背后需要教师冷静的头脑与智慧。

【案例】

在一次课堂学习中,我教授学生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富有强烈的节奏,于是在简单的示范之后,我要求学生们自主地赋予儿歌节奏,最好能表演出不同的版本。一时间,孩子们叽叽喳喳,争论不休。

“我认为节奏应该是这样的。”

“不对,节奏应该是这样的。”

“我看,把它唱成一首歌曲才最好!”

“你们都不对,这首chant可以编成一首诗歌。”

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拿出了自己的版本与学生们分享。

【分析与反思】

年龄的增加,使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对于同样一份学习资源有着不同的思考,产生不同的见解。学生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有时还会发生一些争执与口角。出于保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师不应该否定任何一种思维和意见,更不应粗暴地迫使孩子们接受自己的答案。具体可以做这样的尝试:第一,进行多元的评价,创造更多孩子们进步的机会;第二,鼓励孩子们互相评价,学会互相欣赏,懂得赞美他人的成果。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示是,遇到孩子们为了某个学习内容争执的情况,应该放宽心态。要在孩子们的心中树立懂得欣赏他人的宽容心境,从他人的表演和作品中学习,取长补短,学会赞扬别人的长处,进一步促进自己的进步。当然,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促成的,需要在每一堂课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从某一程度来说,这与我们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总之,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形容其瞬息万变也不为过,在课堂中生成的突发性事件,与其说是问题,不如称其为机会,是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主学习观念的机会,是激发孩子们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机会,是鼓励孩子们建构学习思维模式的机会。

案例9

【学科】品德与社会

【执教、执笔老师】王嫣

【教龄】18年

在开放的品社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在千变万化的课堂中找到智慧生成的落脚点,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有时面对活跃的学生,心里总惦记着还没有落实的教案。如此,课堂就只会产生教案预设的“生成”,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富有智慧的生成。智慧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课堂智慧应该是由师生智慧的互动而生成。

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是课堂中“可遇不可求”的珍贵资源。当课堂中的意外生成资源正好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时,教师就可以将其加以引申,逐步质疑,让学生自己说出问题的实质,这就使得学生的小问题逐步扩大,成为学习的鲜活内容。与之相反,当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对教学目标的生成意义不大时,教师就应及时“刹车”,一带而过。这样利用生成性资源的课堂既不会失去教师的主导性,完全跟着学生走,也不会让人感觉忽视了学生的课堂需求。

品社教学是一个生动的、开放的、充满着文化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活动过程,因而,品社教学的生成事件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因素,都应该进入品社课程资源研究的视野,并对之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样的品社课堂才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也将最终焕发出勃勃生机来。

一、精简内容,举一反三,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二期课改要求教师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即要求教师不再将教科书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唯一依据和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而是在实践中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度开发、重组,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符合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属于教师和学生都有意义的教材。因此,在执教品社课时,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学会对教材进行合理地精简,从而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

在进行《养成卫生好习惯》一课的教学时,老师请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卫生好习惯。

“我的卫生好习惯是勤剪指甲。”

“我的卫生好习惯是吃饭前洗手。”

“我的卫生好习惯是睡觉前刷牙。”

……

“同学们,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养成这些卫生好习惯呢?”

“是妈妈告诉我的。”

“因为……”(学生说不清道不明。)

“老师发现我们二年级小朋友都处在换牙期,掉牙的小朋友可真不少,没了牙齿带来哪些麻烦呀?”

“不能吃硬的东西。”

“读英语的时候,发音老是发不准。”

……

“那你们知道怎么会蛀牙的呢?”

“老师,我来说!”(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怎么爱护牙齿,好不好?”

“好!”(回答声震耳欲聋。)

【分析与思考】

结合观察和分析发现,由于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有限,他们对卫生好习惯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阶段,所以他们说得出有哪些卫生好习惯,但是要求他们说出文本中所有好习惯的意义和如何养成实在是勉为其难,因此,在案例中出现的课堂生成现象也在常理之中。虽然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而是应该就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教师发现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换牙期,如何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而且学生们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保护牙齿的相关知识,这为上好课又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在众多的卫生好习惯中将“保护牙齿”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为集中,更为深入,也为后续课堂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角色体验,生生互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倡导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对话式的实践体验。作为教师,在教案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兴趣与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面对课堂生成其实也同样如此,只有巧用教学方法,借助各类手段,让学生体验生成的实践性,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性。

【案例】

执教《新小区》一课时,在“展示小区内人们的活动,体验邻里间的和睦、互助”环节中,老师创设了情境,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

电梯里来了一位坐轮椅的残疾人叔叔,你看见了怎么办?(老师请一位学生上台表演。)

“对不起,老师,我人小推不动轮椅的!”(小王同学回答,全场哗然。)

“哦,没关系,老师再请其他同学来表演。”(其他学生继续表演。)

“叔叔,我来推您进电梯吧!”

“叔叔,您住几楼,我来帮您摁!”

“妈妈,我们一起来帮助这位叔叔吧!”

……

“小王同学,你看了他们的表演后知道了什么?”

“他们演得都很好,我知道了如果推不动的话可以请其他人帮忙,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残疾人叔叔。”

“最后,请你来演一演,好吗?”

“好!”(小王同学认真地表演起来。)

“演得真棒,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就应该热情、大方、有礼貌地对待小区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生活在这样的小区里,大家一定会更幸福、快乐的。”

【分析与思考】

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是建立在个体经历基础上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在课堂上开展适时的角色体验活动,可以通过情境再现,激发起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

面对这堂课上的生成事件,教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就如案例中所采取的方法,继续邀请其他学生上台表演,通过其他同学的表演去影响、教育当事学生。事实证明,这样的生成未免是坏事,相反,通过其他同学的角色扮演演示之后,他终于知道即使自己因为某种原因做不到,但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残疾人叔叔,关键是要有这种关爱他人的意识。最后,教师仍帮助这位同学在“亲身体验”中完成了角色感悟。

角色体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更拥有了解决课堂生成的可能性,让学生能从单纯、片面的认识和知识的记忆中超越出来,站在更高、更全的层面上来理解他人或某种现象,而且强调了生生之间的互相教育,激活了学生心中正确的道德情感,将品社课堂和德育育人自然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应对课堂生成的有效性。

三、迂回学习,突破常规,提升学生对认知的感悟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而“迂回”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则是一种重要的战法。“迂回”的成功取决于它的不直接、不牵强,在周密部署之后出其不意地达成目标。而教学中的“迂回”更强调的是让学生自己来体验,自己来感悟,自己找到答案和受到教育,同时它也适用于面对课堂的生成事件。

【案例】

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一节课。

“同学们,你们会刷牙吗?”

“会!”(全班齐说。)

“你们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吗?”

“会!”(回答声少了一些。)

“那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呢?谁愿意来做一下示范?”

“我来!我来!”(十多只小手高高地举在那里,请谁呢?谁有可能更正确一些呢?时间有限,如何判断和抉择?)

“愿意示范的同学真不少,这样吧,我们先在每个组里开展自我学习,然后推选一位刷牙方法最正确的同学为大家示范,好吗?”

“好!”(小组交流,人人刷牙,推选优秀者。)

“现在我们请四个组的优秀代表上台示范。”

“请大家评价一下台上同学的刷牙动作,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

“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到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牙博士向我们推荐的、正确的刷牙方法,看一看是不是和我们归纳的一个样。”(学生观看录像并模仿。)

【分析与思考】

如墨守成规,教学过程一般为先看正确的刷牙录像,再学习刷牙方法,然后学生模拟尝试,最后学生点评,也就不会出现案例中教师面临的问题,不知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了。现在,根据课堂的生成问题,教师采用了迂回的教学方法,“缓一缓,停一停,回到学生中去”,请学生先在组内自学,再向优秀的同伴学并予以评价,然后在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提炼出刷牙要点,最后才是边看录像边模拟巩固,加深印象。

这种迂回的教学方法看似违反了一般的教学逻辑,但是却有效地解决了课堂的生成事件,它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内容,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巩固夯实了教学重点内容。“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提示、分析和思考,当我们选择了最合适学生发展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之后,课堂生成为我们师生搭建了再认识的平台,也为我们教学的实践性、有效性提供了舞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信息“说话”,用足资源,有效阻止课堂事件的再发展

品社教学需要大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从古至今、海内外的各类信息,如果能把教师、学生从网络、媒体上收集来的信息加以整理、利用和激活的话,会大大提升应对课堂生成的有效性,阻止课堂生成事件的再发展,同时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案例】

在教学五年级《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一课时,教师出示媒体《南京大屠杀》。

“同学们,这就是南京大屠杀的现场,南京人民死伤无数……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

“日本帝国主义坏透了!”

“日本犯下的滔天罪行要让他们血债血还!”

(一部分学生情绪高涨,但几名日籍学生的神情略显紧张。)

“同学们,就像周恩来总理说的,我们可以放下这段仇恨,但是不能忘记这段历史。那目前中日两国之间开展了哪些交往呢?我们一起把收集到的信息来交流一下吧!”

“我收集到的信息是胡锦涛主席进行了‘暖春之旅’……”

“我收集到的信息是在民间中医学会的交流活动颇多……”

“我收集到的信息是中日两国的青少年开展了很多次的互访交流活动……”

……

“目前,两国开展了大量的、各个方面的交流活动,极大地改善了中日两国的关系……”(班中气氛缓和。)

【分析与思考】

由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堂中使学生了解了日本侵华的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感受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更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产生了不忘过去奋发向上的民族之情。但是,没想到的是,海归班中恰好有日籍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民族之情也是割舍不去的,面对班中两股情感即将发生冲突的生成事件,教师想到的仍旧是用事实说话,用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来介绍一下之后的中日交往情况。学生们的交流,事实的一一罗列,让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了中日关系,体会到日本政府对中国示好的态度、民众的善良有礼,同时更加感受到如今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豪情。一场可能爆发的生成事件也就在信息的交汇中迎刃而解了。

因此,整理、激活课堂信息,合理地运用好课堂信息,将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尤其在应对课堂生成的过程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品社课堂更具有效性。

案例10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花蓓菲

【教龄】23年

由于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我们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授课”过程,而是教学中多种因素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边互动、动态生成”,然而互动不仅要积极,更要注重互动的有效性。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因此有效互动的关键是有效对话。

一、抓住有效提问,开展生成性教学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经验、思维、灵感等都被调动起来,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的“动态生成”也就呼之欲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包括正确的情感体验等,就会在活动中得以培养。

【片段】

教学《读书再读书》一课时,我们围绕着“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展开讨论,学生们有的说“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有的说“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有的说“读书使我们美丽”。

此时,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学生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说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人的一生不是只有一生一死吗?难道死人还能复生吗?”

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我也被怔住了,本以为这不是问题的问题却产生了。当时我就想,既然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就要想办法解决,何况生成的这一问题又是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我马上调整教学节奏,组织学生交流起来。

生1:我的理解是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生2: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和综合练习5中邓中夏那句名言联系起来想。

(我马上引导学生翻到书中的那条名言: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生2继续发言:我们的人生只有一生一死,只有平时多读书,多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生得才有意义,就算死了,也死得有价值。

师:大家听他说得多好啊!掌声送给他——

生3:我觉得会读书的人,会随着书中描述的内容到达不同的地方,学到各种知识,可不读书的人,就算一生都去看风景,也不可能学到那么多的知识。

师:是啊,你的感受很真切,的确,书是浓缩的精华。

此时,那位坐在角落里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叫起来:“啊!我明白了,怪不得作者说‘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我平时也要多读书,读好书。”

【思考】

我的思绪被学生的发言激荡着,是文本的语言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几度生命”激发了学习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人生只有一生一死,为何作者说有‘几度’生命呢?”这一生成性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产生了思维的碰撞,在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的过程中,不仅感悟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还真切地从实际出发,对自己提出了读书的要求,做到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没有预约的精彩生成,让课堂增值,给语文教学添色!

二、引导学生讨论,开展生成性教学

课堂,教材,教师,学生,任何一个点,都会有问题生成的可能,只有爱,爱教学,爱学生,关注每一个个体,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才会时时用心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才会积极去调配各种资源,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整合各种信息,让课堂“火”起来。

【片段】

《繁星》一课学习完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饶有兴致地围在我的身旁,议论着……小孙和彦秋两个姑娘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上说‘密密麻麻的繁星’是不是重复了?”彦秋顿了顿说:“‘繁星’的意思是多而密的星星,这样不就与‘密密麻麻’重复了吗?”“是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身旁的小伙伴们也附和道。我怎么就没有去深想过这个问题?我被学生的探究精神折服了,他们敢于向书本挑战,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真是难能可贵啊!我没有急于回答,其实当时我也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我请大家想想这里“密密麻麻的繁星”到底重复了没有。把问题交给学生,引发他们继续思考。

“我觉得作者写错了。”仍有学生坚持着。

“我认为这里重复描写是想表现天上的星星有许多许多。”又一个声音响起。

“嗯,你真会思考,为了表达天上的星星多,作者是怎么想的?”我马上抓住这一思维的火花追问道。

这时,平时话不多的小澄慢条斯理地说:“我想巴金爷爷太喜欢繁星了,为了突出星星又密又多,就写了‘密密麻麻的繁星’。”

“太了不起了,小澄不仅感受到星星多而密,还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看来,‘密密麻麻的繁星’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正凸显了大作家的语言魅力。”

【思考】

语言是灵动的,语文学习是趣味无穷的。在这组对话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不因为学生对教材提出质疑而急于否定学生的独特视角,而是宽容这种不唯教材是从的挑战精神,利用学生这份难能可贵的探究心理,投石问路,组织学生自己讨论交流。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情感迅速聚集,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繁星强烈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再次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调动的同时,他们也就不由自主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当小老师,开展生成性教学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力的场所,很多课堂偶发事件让教师始料未及,不受教师事先的主观预设框定。很多偶发事件具有可贵的教育价值,教师巧用教育机智将这些偶发事件巧妙地加以利用,往往会使教学过程产生意外的附加值。

【片段】

我在教学《伟大的友谊》第一教时时,正好有外地老师来听课,学生非常投入,举手也很踊跃。当我板书“生活上竭尽全力”时,让学生看清我画箭头的原因,并关注箭头的方向。学生很理解我的意图,知道箭头方向代表恩格斯在生活上热忱地帮助马克思。不知怎么的,我突发奇想,板书写好“事业上后,让学生当小老师,上来补充箭头。小高自信地走上讲台,画出了“—→←—”。猛一看,真是吓我一大跳,一条横线中间似有一个红色的大叉,搞什么?这可是一节公开课啊!正在心里责怪小高的同时,我又埋怨起自己来,“刚才我是怎么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何必节外生枝,让学生上来画什么箭头啦,真是自作自受。唉,这该如何是好呀?她到底为什么要这么画呢?要放在平时……可后面坐着好几位老师呢……”我转念一想,何不问问她本人呢?“小高同学,请问你画的是什么意思啊?”只见她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刚开始,他们俩肯定不是好朋友,后来在生活上,恩格斯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在事业上,他们又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关系越来越好,感情越来越深,就像这两个箭头慢慢聚到一起去了,他们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思考】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课堂信息的发现者和重组者,面对课堂及时生成的无序、杂乱的信息,教师必须迅速地予以判断、选择,并做出处理,使之形成新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这需要教师的机智。上面的师生对话看似旁逸斜出,影响了课堂原先的预设,其实经过及时处理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新资源,显现了教学生成的动态美丽。

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互动,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案例1

关注学生生成问题,教学之路可走得更宽

许雯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从市体育运动学校体操专业毕业的那天起,她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多年的风吹日晒,使那张原本青春光彩的脸烙上了些岁月的印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体会到一名教师的甜、酸、苦、辣,但她无怨无悔。

近年来,她先后独立主持过一项区级课题和一项校级课题,在学习参加了学校主持的市级课题后,她将生成性教学融入了课堂,与学生间的距离更近了。她研究的论文《巧用课堂策略,化解课堂意外》发表于《新课程》2010年4月刊。

在我校课题组的引领下,我在生成性教学中不断地探究着,实践着,收获着……下面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生成性教学,让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

记得在一次三年级体育课的跳绳活动中,有一位平时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小胖墩王同学,居然每分钟比以往多跳了50个。

“老师,我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一下我的跳绳能力吗?”跳绳活动结束时,王同学向我提出了这个要求。

按照以往习惯,我可能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由,不满足他的个人需要。但我想到学校生成性教学的课题研究,猛然感到这就是生成性教学的契机。让他在同学面前表现他的进步,可以激发他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于是,我就满足了他的要求。当他完成后,我还特地让他说一说进步的缘由。之后,我表扬他说:“同学们,我们应该向王同学学习,他能在业余时间下工夫苦练跳绳,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为他鼓掌吧!”之后的几周,王同学体育的各个项目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件事对我启发很大,课堂节外生枝事件的机智应对,可以满足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大大提高教学效能。

生成性教学,让我关注学生的体验

传统教学观念常常会把体育活动看成是单向的“授业”、“解惑”的简单行为,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在学校开展生成性教学课题研究之后,我对生成性教学有了更新、更明确的认识。原来生成性教学不但要重视课堂生成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

有一次,在二(3)班的体育课中有一位姓徐的学生问我能不能横着跑。我当时感到不妥当,本能地想表示反对。后来想到,生成性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对待课堂生成问题,如果让他在错误跑步方式中体会到自我的问题,远比教师直接地给标准答案要好得多。果然,小徐同学在横跑的结果中发现:横跑比直接向前跑要慢得多。最后,小徐同学惭愧地对我说:“老师,谢谢您给了我体验错误的机会,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种傻事了!”

是啊,有时空洞的说教远不如简单的实践体验。从中我感悟,灵活改变教学过程与方法,这就是生成性教学的魅力所在。

生成性教学,使我在反思中成长

在学校开展生成性教学中,通过文本学习,分享自己同伴处理课堂生成问题的实践智慧,总结自我生成性教学的收获,我逐渐感悟到自己缺乏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于是,我开始学会了反思,并在不断反思中更新自我。

首先,生成性教学使我反思教育观念。以往,我总认为教师就是课堂的总设计师,可以按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中机械地上下去,学生的一切变化都是与自己的教学无关。现在想想是多么的浅薄。学生是有生命的教育对象,而课堂是充满生气的动态教学过程,教师不再是机械的教案执行者,要树立“学生变,教师跟着变”的教学观。只有这样,课堂中任何“节外生枝”事件将成为教师一展教育艺术的契机所在。

其次,生成性教学使我反思育人艺术。长期以来,我片面地认为课堂德育是思品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事,现在我发现,利用课堂生成事件同样可以进行德育教育,使课堂德育教学融进日常教学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最后,生成性教学使我反思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大家知道,教无定法。以前我总认为,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是一句口号。现在我在反思中感到,无论是同伴的生成性教学实践,还是自己的生成性教学体会,从学生的需要来机智调整教学过程与方法对提高教学效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改变一下走老路的习惯,走新路必然有新的收获,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我们的教学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案例2

让学生在灵动的课堂放声歌唱

翁亚智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已兢兢业业工作有10个年头了。在翁老师刚踏上岗位的几年里,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区“萌芽杯”教学比武二等奖;区教师器乐比赛一等奖;市音乐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然而,如今再面对过往的这些成绩,她却十分焦虑。当前,为了能让课堂更加精彩、生动;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翁老师正努力寻求着新的突破。两年前,学校开设的龙头课题,为她开启了一扇明窗。作为课题组的其中一员,她从学习生成性教学的理念起步,到能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重新审视备课,再到能巧妙运用开放性教学手段推动生成性课堂增值。这一系列的转变和收获,着实让她和她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深深受益。

一、有“谋”才能有“略”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就好比两翼,缺一不可。关注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一定没有精彩的、有效的生成。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我来说,通过课题的研究,除了要提高巧妙处理课堂意外生成事件的能力之外,更要进一步探索生成性教学的深层意义。如何在我的课堂上落实生成性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有效发展呢?

在学校的网站上我仔细学习了有关生产性教学的文章,也通过学习几位骨干教师的生成性研究课,渐渐有所领会和顿悟:生成性教学的研究不仅是为了提高我们教师处理生产性事件的能力,更是要从教学理念上、教学方法上去颠覆自己的教学思维的惯性,去搭建崭新的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灵动地、促生成的教学环境。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多年的备课,从两方面入手寻求突破。

首先,改变课堂提问方式,为学生的生成创造条件。在课堂上,给学生开放性的、多角度的多元问题。如:听了这段音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谁还有更好的主意?等等。用这样的提问去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生成新的想法,产生全新的感悟。

其次,在复习课上巧妙设计开放性的、创造性的环节,为学生的生成搭建平台。有效的生成一定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复习课中,在学生有一定知识积累之后,为他们设计一些创造性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打好基础、搭建空间、给予时间,并且不断地去干预并引导学生的生成,促使生成有效发展。

通过对自己备课全新地、精心地“预设”,推进了生成性课堂研究,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生成。

二、能“变通”才有“新出路”

现今的教育早已不是照本宣读的时代了,在我的课堂上也一直遵循着“教无定法”的理念。然而,灵动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有方法地去驾驭。这种能力,是教学方法的积累和变通。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巧变能为课堂生成寻求新的出路。

三年级歌唱教学《猫虎歌》一课中,我为学生设计了用打击乐器为动画片《老虎学艺》片段配乐的活动。我让学生通过先听原声配乐,再到进行师生互动探讨,最后尝试小组创作。这样开发性、综合性的活动虽然深受学生欢迎,但是进展得并不顺利,能较好完成创作的小组寥寥无几,生成的作品也不够完整,课堂教学仿佛瞬间凝固了。

我忽然想: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我们教师一定要懂得观察学生,从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调整教学手段。当机立断,我大胆放弃了以听觉为先导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先听、后感、再做的传统模式。带领学生们一起玩了个有趣的音效游戏:在轻松的氛围里,用打击乐器先来模仿“猫”与“虎”生动的形象,这样,学生便对“猫”与“虎”的音乐形象有了基本了解,并感受到它们的鲜明对比。最终,在一课时里,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作品。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能否辅佐学生们在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节里生成有效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收获,让课堂教学增值,是我们研究生成性教学的目的之一。正是由于我们团队不懈努力地去探索、研究、积累,才能为生成性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并不断寻找到更好的方法。简单而重大的教学过程的转变,直接影响了教学生成的成果。这样的有效生成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增值。一个小转变,便能扭转乾坤,为生成性课堂教学找到成功的出路。只有教师有了灵活的教法,才有学生灵动的课堂。

三、勤“自省”才能自我突破

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究其根本在于坚持啊。在参加课题研究的日子里,学校布置我们在课后加强反思。这项工作刚开始时简直是个繁重的任务,然而当我点点滴滴开始记录我的教学情况时,渐渐发现,这是突破教学常规最有效的法宝。

记得曾上过《我给太阳提意见》一节课,教学流程很顺利,但是却不够精彩,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于是,我进行了“倒带”,非常仔细地、认真地反思,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我追求的不只是一堂好课,而是要上出一堂具有我校生成性教学研究特色及成果的精品课。就是因为这份执著,让我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小漏洞:当我带领学生唱完副歌反复部分时,我问学生:“这里为什么要用反复记号呢?”学生便回答:“因为孩子们给太阳提意见,怕太阳听不见,所以要再唱一次。”我当时只是表扬了他们的回答。如果,接着这个生动的答案,让学生再来唱唱这副歌部分,把这种怕太阳听不见的心情用歌声表达出来,既能自然地处理了歌曲的演唱情感,又能巧妙地让学生感知了反复记号的音乐用途,这样的知识传授和运用既生动又有趣。

随后,在正式的公开课上,我对此环节进行了调整。用孩子们自己的话引导他们感知音乐知识,并用歌声抒发内心的情感。这堂课不仅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这个环节,更是被大加赞赏。“翁老师的提问非常巧妙,通过学生有趣的回答,自然地将反复记号的作用运用到作品中,孩子们在情感的铺垫下唱得太动听了。”的确,这样小小的提点,学生的歌声立即变得更富有感染力了。

我想,这都要归功于“教学后勤自省”的研究习惯,时常记录自己的教学感悟,在反思总结中提升教学水平,升华教学理念。

音乐教师就是要能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最终能创造美。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为我的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空间,在灵动的课堂上让他们能以最美的姿态自由翱翔,以最自信的声音放声高唱。

案例3

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让课堂教学更为灵动

从教近20年来,沈懿老师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一直以来,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为此,她积极实践,参加各项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她经常会为如何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而感到困惑。自从参加学校的市级课题研究后,她感觉自己找到了突破口,她说,是生成性教学研究让她的课堂变得灵动起来。她还努力撰写了研究论文《在师生提问中有效开展语文课堂的生成性教学》,并刊登在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2010年第4期)上。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课题研究对她产生的影响吧。

理论引领,让我准确地把握生成

初听到“预设”与“生成”这两个词语时,我充满了迷惑,怎样预设?什么才算生成?自从参加课题学习后,我豁然开朗:大量的理论文献阅读,我明白了“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语文新课堂应在预设中生成,生成中创造;各种层面的专题报告,我感受到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只有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及时地捕捉住“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才能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灵动;学校组织的研究课,更使我切身体会到在备课时,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和深刻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预设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随着学生的认知和体验的深入而建构生成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要使“非预设生成”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于是,我朝着这方面努力,备课中摒弃那种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课堂上追求一种多维的、动态的“弹性”预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此处,学生有无疑问;这点,孩子们是否感兴趣;这段,他们有哪些生活体验;这里,该有很多话要说……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维与活动的弹性空间,任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

在教柳宗元的古诗《江雪》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品读欣赏着诗中佳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你们看,这两行诗句虽不见‘雪’字,但是从字里行间却处处是‘雪’,大雪封锁了大大小小的山川,连鸟儿都不出去觅食,路上连人的脚印都看不到,突出了雪之大,天之冷。”正当我兴致勃勃地讲授时,突然,一位学生提出异议:“这么冷的天,大家都躲在家里,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倒是我没想到的。”正当我暗忖之时,教室里已议论纷纷。显然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意识到这“不同的声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于是我果断地改变教学进程,变品读欣赏为探究辩论: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可以独享一份清静;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听了大家的想法后,我及时出示了柳宗元的生平简介,在了解时代背景后,问学生:“现在你们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几分钟后,全班同学逐渐达成共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的,他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就这样,我适时改变教学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创见中捕捉宝贵的生成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解读这首诗的内在含义,我觉得正是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才使课堂充满活力。

课堂实践,让我及时地捕捉生成

不少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前我们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课堂中按预设的教案有序地进行教学,一旦有学生“越轨”了,总会不知不觉、情不自禁地把他拉回到预设的“轨道”中来。然而,这样做效果有时并不好,预先准备好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意外”,甚至还弄得自己很尴尬。于是又有人错误地认为:现在追求生成式的课堂教学,大可不必花太多的精力写教案,这样既可摆脱教案的束缚,又有益于课堂的动态生成。通过课堂实践,我发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测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及时捕捉,就能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

在上《拥抱大树》一文时,临近尾声,在“拓展体验”环节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意外。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和它们和谐相处,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思考讨论之后,一生举手发言:“我想对所有人说,不要再在两棵大树上拉绳晾衣晒被,不要再悬着树枝锻炼身体了,因为树木也有生命,不想受束缚当玩物,这是对树木生命的不尊重。”此言一出,全堂肃静,不是我预设的结果,怎么办?我一愣之后马上加以肯定、引导:“这想法很好,很独特、很深刻,从‘尊重生命’的高度来审视善待树木这问题,那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断加深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与体验。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多元对话中的有效生成。

反思跟进,让我更好地调控生成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很认同,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反思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节。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使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当一堂课结束之后,我就要反思教学中的生成:课堂生成的环境、情境是不是具备?是不是在按预设进行?如果是按预设进行的,是不是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果不是按预设进行的,是不是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学生对课堂上生成的反应是不是强烈?学生对教师处理生成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满意?师生对相关的问题解决是不是合理?在课堂上对生成的处理的深度够不够?等等。

《真正的愤怒》一文,给我们讲述了西部地区水的珍贵,以至于作者打翻了一点点水就遭到了主人愤怒的眼神和恼怒的话语。那节课上,一切都按照课前预先设定的轨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坐在第一排的小孟小声嘀咕起来:“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你看人家都没水喝了,可傣族人民还在过泼水节呢,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我一听,对呀,前一学期我们刚学过《泼水节的来历》一课,的确是这么写的,这一问题显然出乎我的意料,我怕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就装作没听到。但是,一贯的反思提醒我,我这样处理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我笑着对大家说:“刚才我好像听到了一个同学很有想法哦,请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孟的话果然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围绕这个话题讨论起来。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文章的主旨——水的珍贵,要爱惜水。但大家也都表示:我们每个人应该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课堂是一幅流动的、变化的、美丽的生成图,我觉得本节课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及时反思跟进,改变教学策略,挖掘出学生深层次的有效生成,不仅使学生体验和探究语文自身的语言美和文字美,更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本的价值取向,调控好生成,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案例4

我慢慢地学会把课堂还给学生

淦娟是一名青年音乐教师,从教已经有7个年头了,逐渐由青涩转向成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突发问题仍然喜欢走传统路线,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批评不予理会。自从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生成性学习,经常与组内教师一起探讨研究,观念得到了改变。在这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淦老师不但课堂教学得到了突破,自身也得到了提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如何在课题中得到成长的吧!

一、生成性研究使我树立新理念

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事前没有预料的生成性事件,也就是偶发事件。面对这类事件,教师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改变教学方法,使它有效地提高课堂效能呢?原来碰到此类的偶发事件我总是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固执地按照课前的预设环节教下去,反正只要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就行了。可是通过参与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听了专家老师的辅导报告,学习了相关的文献资料,让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二期课改奉行的新课程观是动态生成,指的是“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是不可以预测的,无法规定的”。它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要求展现课堂的真实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给予他们阐述观点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并能够共同探讨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它要求“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在按预定的教案教学时,应该及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

《丰收之夜》是五年级的一首欣赏歌曲,它主要是由唢呐(喇叭)配以打击乐器演奏。虽然和学生直接说唢呐他们未必知道,但是喇叭及其音色学生是早就知道的。为此听歌曲说乐器这个环节是我预设内事件,学生完全能够正确完成,可就是在这预设内的环节发生了问题。我问:“请听一听这段乐曲,说一说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学生甲回答:“小号”。下面的同学纷纷叫嚷起来,表示错了。我没有急于否定回答错误的同学,而是微笑地问道:“你为什么认为是小号?”“因为我觉得演奏的乐器音色很明亮,所以我认为是小号。”“是喇叭。”一旁的学生已忍不住插嘴:“那么这两种乐器有什么异同呢?”“这两件乐器都是吹奏的,小号是西洋乐器,喇叭是民族乐器。它们的音色都很明亮,是高音乐器。小号善于演奏嘹亮的号角声,富于英雄气概。喇叭虽然音色也很嘹亮,可是声音很大很粗犷,多用于农村。”我很高兴,学生们把两件乐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一一说明了。于是,我让他们再次聆听乐曲,说一说这首歌曲到底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完之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喇叭。”

以前,碰到类似的情况我会请他坐下,然后请另外一位同学回答,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后就会继续下面的教学环节。可是通过生成性教学研究的学习,我认识到应该积极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及时调整有效的教学方法,抓住“意外”掀起课堂中的另一个高潮,提高课堂效能。于是我及时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提问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问教学法,无论是在哪门学科的课堂中都是必用的方法,它是教师与学生传授知识、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恰当的提问无疑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能使课堂教学结构紧凑,气氛活跃。音乐课堂中的提问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要求学生立即说出答案,诸如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二是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第二种启发提问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两件乐器的异同,从中寻找答案,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得到激发的同时,也复习了以前的旧知识。

三、巧妙化解课堂尴尬,智慧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又如,在教授三年级歌曲《小奶牛》一课中,学生演唱完之后我问道:“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好听吗?”我本以为学生的回答一定是“好听”,然后接下去让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可是答案却是出乎我的意料,一个声音冒了出来:“不好听。”“怎么办?装作没听见?”想了一会,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解决二度创作这个难点。于是,我接口问道:“你为什么觉得不好听呢?”小吴答道:“我觉得歌词与旋律搭配的不好。”“那么请你来进行创编,你会怎么改?”“我觉得这首歌曲的曲调适合描写乡村,所以我会将歌词进行改编。”“还有同学有别的不同意见吗?”学生们纷纷举手畅所欲言,课堂讨论的氛围浓厚。之后,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点为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一首歌曲呈现出来多种的表现形式,学生们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生成性教学是个双边的活动,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参与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害怕课堂出错,往往先设计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机械地跟着,这样就使得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故此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及时抓住契机,调整教学方法,由原先的教师讲述法调整为学生自由参与法,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机会。在之后的课堂中,学生都敢于把自己的观念和想法表现出来,大家共同探究,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们也认为音乐课更有意思了,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个性得到了健康发展。

案例5

多渠道学习,才能机智应对生成问题

杨诗慧是一名教龄刚满两年的青年英语教师,面对着充满各种突发状况的课堂,常常会束手无策。在近几个学期中,杨老师通过学习各种与课堂生成事件相关的案例,观摩经验丰富的教师课堂以及自身的不断反思和研究,再应对课堂生成性事件时,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

在分享同伴智慧中学做应对生成问题

作为青年教师,如何把握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更有效地处理每个教学环节是迫切需要学习的。而这些只有通过时间的积淀、经验的累积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时常观摩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观察他们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环节,如何自然地衔接知识点,能从中获得启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朗读单词是英语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有效地让后进生在课堂中掌握好单词的发音是让我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有时哪怕做了多次示范,学生依然不得要领。这时我只能依靠课后补习来解决问题,但很快发现这种方法行不通。一来长时间的补习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二来长此以往学生会有依赖思想,容易本末倒置。正当我暗暗着急之时,一次校骨干教师的教学公开课让我茅塞顿开。当时这位教师在教授新词soup时,采用了开火车形式来操练。其他学生表现的都很好,当轮到一位男生时却频频读错。教师耐心纠正并示范后依然不见成效。看到这里我不禁暗暗担心:在备课时,教师一定没料到这个简单的单词学生会有问题。如果是我真不知该怎么处理。反观这位教师,她稍作停顿,面带微笑地提问:“小王同学好像遇到了小小的困难,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学生们纷纷举手。这位教师示意该同学的同桌做示范,当同桌清晰而响亮地朗读后,教师再请小王同学跟读,此时这位同学已经基本上能比较准确地发音了。教师又请了小王同学所在的一列进行开火车朗读,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给了学生更多操练的机会。这位教师的处理方式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之后在自己的课堂中,我除了模仿还尝试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研究出了更合适的教学方法,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一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与借鉴,以及在学习中的反思,借鉴中的积累,这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广泛阅读中学会用启发引导应对生成问题

我们的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知识量大而广,因此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输出”。而这些“意外”却很可能是课堂教学宝贵的资源。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充实,才能够不惧怕课堂上的“意外”。平时无论是和教师专业素养相关的专业书籍,或是小说杂志,甚至儿童读物,都可能出现在我的阅读清单上。因为我知道,正如同海绵一样,只有不断地汲取,才能让自己饱满起来。

记得开学初的一堂课,知识点包括新句型Ieat…for breakfast/ lunch/ dinner.当我提问学生:“What do you eat for breakfast/ lunch/ dinner?”(你早饭/午饭/晚饭都吃些什么?)学生纷纷踊跃举手回答:“I eat noodles for lunch.”(我午饭吃面条。)“Ieatmeat and fish for dinner.”(我晚饭吃肉和鱼。)见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个新句型,我准备过渡到下个知识点的学习中。这时我发现平时上课很少发言的小李同学正低低地举着手。“You,please.”“I eat lollipops for lunch.”(我午饭吃棒棒糖。)小李同学不太自信地回答着。底下的学生“轰”的一声爆发出笑声,小李同学顿时脸涨得通红。这样的回答实在出乎我的意料,虽说语法不错,但这个答案着实不妥。我该如何做才能既不打击学生自信心,又能巧妙地纠正其错误呢?我组织了一下思路,先示意其他学生安静,然后顺着小李同学的话继续问道:“Well. So do you always eat lollipops for lunch?”(好,那么你午饭总是吃棒棒糖吗?)小李想了想,笑着回答我:“No.”于是我接着说:“Yes. I think you'll feel...”这时我稍作了停顿,“hungry”(饿),小李同学立刻接上我的话。“Good. So now can you tell uswhat do you eat for lunch?”(真好!那么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们你午饭吃什么?)“Ieat rice for lunch.”(我午饭吃米饭)我立即表扬他:“Well done!”小李同学开心地坐下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再优秀的学生也会犯错,教师要学会如何巧妙地处理。所幸在遇到这个问题之前我通过阅读遇到过相似的案例,借鉴案例中那位教师的做法,比较成功地处理了这次的生成性问题。面对学生的错误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一双能够将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慧眼”。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热情与能力。

在反思中学习应对生成问题

青年教师想要快速成长,及时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利器。不仅是自己每节课后的反思,每次听完其他教师的课后的思考,都能够对自身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学习英语教材Rules这个单元时,我设计了一篇短文,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英语知识点外,还能渗透一些交通法规。当我完成了短文的教学时,学生小张插嘴了,“老师,遵守交通规则没错,但是有时候上学要迟到了怎么办呢?”底下的学生哄堂大笑,有不少学生纷纷附和着小张,也有学生表达反对意见,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正想着要引出目标的我被小张的这个生成性问题给打断了思路。如果此时依然按照设计好的教案搬出大道理,似乎并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之前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反思,因此我决定试一试。“大家先安静,有谁能告诉我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有什么后果?”“出车祸”、“受伤”……学生给出了答案。“没错,如果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了车祸,受了伤,甚至可能失去生命,这样造成的可不仅仅是上学迟到的后果啊!”看着学生们一个个认可的表情,我继续乘胜追击,“那我们来想想办法,怎么样可以不迟到,又能遵守交通法规呢?”“早点起床”,“加快动作”,“在前一晚把准备工作做好”。这回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时我再问小张:“你同意大家的说法吗?”“嗯。”小张不太好意思地回答,“我今后一定不赖床,准时出门。”听到这里,我心里暗自窃喜,通过这个方法,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自己做出回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能够让他们从心底里接受自己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拉近课堂中师生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课堂上一个个生成性问题,其实是非常考验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的。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必将经历无数的“突发事件”,而作为青年教师,唯有平时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遇到问题时冷静沉着地分析,才能将课堂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案例1

小小口诀,助我成功

一(1)班 金嘉豪

我是一(1)班的金嘉豪,平时酷爱体育,是一位运动小达人,跑、跳、投各项运动项目都不在话下,因此在体育课中我总能成为同学们心中的榜样。不过,我在这里还是要泄露一点点小秘密,其实刚开始我对于滚翻这个项目还是有一点点惧怕的,但最终我还是成功了,当然,这要归功于我们的体育蔡老师。蔡老师在教学上是非常有一套的,她的教学方法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每学一种新本领,她为了能激起我们的学习兴趣,总能将一些技能动作的要求,改编成儿歌的形式。我来举例吧:教授投掷动作的时候,我们的儿歌是“手高于头,肘高于肩,拉弓——射箭”;教授立定跳远的时候,我们的儿歌是“屈膝弹动自然摆,one- two- three- go”;教授30米快速跑站立式起跑时,蔡老师的口诀是“右脚在后,右手在前,身体前倾,眼看前方”。真的别小看这些小小的口诀,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在这些口诀声中掌握了很多运动技巧。

接下来,我就把自己学会前滚翻的这一节课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预备铃声响了,只听见小何同学调皮地叫了一声“蔡老师来了”,其他同学都快速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当然我也不例外。每次上体育课之前,我们总是以这种快速安静的排队方式来迎接。只见蔡老师笑嘻嘻地说道:“同学们,三秒钟排队,今天我们要到操场上学习新本领呢!”我一听要学习新本领,别提有多高兴了。

蔡老师将我们带到操场上,四周放满了一个个海绵垫子,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形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难道我们今天要学习像大哥哥和大姐姐那样做过的滚翻吗?哇噻!这真是太刺激了。”我不禁喃喃自语。我看到我周边的同学也在不断地猜测着。

“同学们,排队!今天我们要学习滚翻的本领,还是有一点难度的,下面跟老师认真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受伤!”我赶紧握了握拳头,心里很是激动。

准备活动结束,我们大家都围坐在海绵垫之前,认真听从蔡老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蔡老师不但给我们看动作分解图,还亲自给大家做示范,我们都高兴极了,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此时的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想想这肯定难不倒我。只听蔡老师宣布:“大家4人小组先体验一下吧!注意相互保护,友好合作。”“耶!”大家高声一喊,都开心地开始去体验了。

我作为小组长让大家排好队开始依次练习。我当仁不让,站在垫子最前面,回想着老师讲解的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可是,不知怎么地,我好像有点惧怕了。“有什么动作会难倒我这个运动小健将,可笑!”想着想着,我就“嗖”的一声扑了出去,整个身体飞到了垫子上,但就是没有翻过去。顿时,引来了小组里同学们的爆笑,真没想到,第一次就这么失败,太没有面子了。之后,我们组内的2号同学翻了过去,紧接着3号、4号都顺利过关,眼见我又要轮到第2次了,真的是紧张加害怕。不知何时,只见蔡老师已经走到了我的身边,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怎样,小金同学?你还想用自己的蛮劲翻过去吗?来,一边跟老师念口诀,一边做动作,保你成功!1—撑手,2—低头,3—团身,4—滚动,5—展示。”就在蔡老师的口诀声中我竟然成功了,真高兴啊!“小金,你连着再做两次,趁热打铁,加油!记得帮助你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我激动地说:“是!”

“嘟——”哨声响起,全班又集中在一起,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练习后的感想。“同学们,大家都体验了滚翻动作,感觉都不错,这个滚翻就是要练习我们的平衡能力,还练习了我们的协调性,光靠蛮力是不行的,要掌握技巧,大家说对不对?”蔡老师说道,“下面,老师想请同学来做示范。”

“请小金吧!他可是我们班的运动高手呢!”同学们纷纷推荐。我顿时脸红起来,心里非常紧张。只听蔡老师说道:“小金,你来吧!你可以的,注意口诀。”我的自信心一下子又涌了上来,高兴地边念口诀边滚翻。“同学们,看到了吗?要像小金同学一样在做滚翻时,心中默念口诀,这样有助于你成功。大家分散进一步练习吧。”

我边走到自己小组练习的位置,边高兴地想着:“这个蔡老师,我真喜欢,她那小小的口诀,一直发挥着巨大的魅力,不仅让我学会了各项动作的技巧,还让我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一直让我这么自信满满。”

【点评】

在课堂上蔡老师面对生成,能够智慧应对,引导学生获得成功,同时又是一个积极的鼓动者和参与者。蔡老师采用了形象而丰富的多种口诀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把准了学生的脉搏,进入了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和撞击,有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

案例2

我的课堂我做主

四(3)班 杨雨轩

我叫杨雨轩,平时成绩虽然在班级里不是名列前茅,但总喜欢上课回答凤老师的问题,拿班级里的同学开涮,给出意料之外的答案,我的课堂我做主!你瞧,在一次课堂活动中我又跃跃欲试,想来个与众不同。

记得一次学习一首关于Laura的小短诗,凤老师还是用以往的方式上课,太没意思了。突然我的小脑瓜里有了新的主意,于是我积极举手,凤老师果然点名让我尝试。

哈哈,谁也没有想到,我竟然自己给这首诗编了曲调,自说自话地唱了出来。班里的同学笑成一片,我心里那个得意劲儿,嘿嘿,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啊!这回看看凤老师会如何来评价我。

没想到凤老师走到我面前,率先鼓起掌来,全班立刻静了下来。我心里有些纳闷,凤老师是要批评我,还是表扬我呢?只见凤老师不紧不慢地开口:“杨雨轩同学真的很有创意,我知道你们这两天音乐课上都尝试自己谱谱曲,编个简单的曲调来表演,没想到,杨雨轩同学把这个迁移到了英语学习的课堂上,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大家说杨雨轩同学唱得好不好啊?”同学们议论纷纷:“我觉得杨雨轩的发音不错,可是节奏感似乎不大到位。”“对对对,我也这么觉得。虽然很喜欢杨雨轩编的曲调,可是总觉得节奏上还不大精准,没有我们平时的chant效果好。”听了大家的意见,我心里也暗自思量,原来为了求新求不同,反而忽视了诗歌本身的节奏,啊呀,真是顾此失彼了啊!此时,凤老师却说:“要不大家试试看怎么让这首小诗歌唱起来更有节奏,大家一起帮杨雨轩同学出出主意。”“不如先把chant版本的练习好,然后根据这个节奏再选择适合的歌曲来改编,大家觉得怎么样?”我脱口而出。在后来的三分钟里,全班齐动员,凤老师也参与进来,不一会儿一首颇为像样的歌曲版chant诞生啦,全班哼着曲调,踩着节奏,娓娓道来……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慢慢地,我更在意如何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来尝试其他的方式。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英语成绩不仅大大提高了,而且同学和老师们也都更加喜欢我了。我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点评】

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喜欢在课堂上出其不意,追求与众不同,这份不同也许有时与教师的预设目标是背离的。

针对这类问题,教师通常有两种策略:一是,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即进行分层,让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性格的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挑选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来完成,在完成基本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尝试更进一步的体验,从成功中收获学习的快乐,将歧途引入正途。二是,进行多元评价。即针对性地评价学生,更加注重过程的体验。这样能够让所有的孩子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也鼓励孩子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学习,提倡个性化的发展,意在让孩子们能够逐渐寻找并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学得更加灵活,学得更加富于乐趣。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要让孩子们获得知识与技能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帮助孩子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根据自身的认知基础和知识结构,逐渐摸索出有个人鲜明标签的学习方法,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成为拥有渊博知识、掌握适切学习方法、情感丰沛的人。

案例3

探究实验失败原因真有趣

五(2)班 董昕峤

我叫董昕峤,最爱上自然课了,动手实验可是我的强项,在课上我总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实验结果,何老师还夸我是班级里的实验达人呢。

又是一节自然课,走进科常室,桌上有好多杯子啊,我看了看标签,有醋、盐水、糖水,还有咖啡,哈哈,难道今天何老师要请我们喝饮料啊?

大家坐下后,何老师开始上课了。“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醋、盐水、糖水、咖啡,每位同学用棉签分别蘸这些液体后,均匀地涂在自己舌头上,测试酸、咸、甜、苦这四种味道在自己舌头的哪一个部位最敏感,并且把结果记录下来。”果然不出我所料,边喝饮料,边做实验,真开心。何老师话音刚落,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杯子,迅速完成了实验。“何老师,我们小组完成了!”又是第一个做出了实验结果,肯定是对的,我窃窃自喜。何老师看了我的实验记录说:“再给其他同学一点时间好吗?”“嗯,好的。”我嘴里这么说着,其实心里早就打起了这些“饮料”的主意了呢,我一口一口品尝起来。

“何老师,刚才我看到董昕峤在喝这些液体。”突然有人告我的状,全班一下子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到我身上。

只见何老师向我走来,摸了摸我的头。还好,虚惊一场,何老师对我真好,很给我面子的嘛。

何老师巡视了一圈,说:“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实验结果了,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和书上的结果核对一下吧。”不久,“啊呀,我的结果和书上不一样”,“我做错了嘛”,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咦,我的结果怎么也不对?

“请做出和书本上结果一致的同学举手。”我赶紧环顾四周,还好,没有一位同学举手,我实验达人的称号算是保住了。“哦,大家做出的结果都与书上的不一样,而且好像你们互相的结果也都不一样,这是怎么一回事?”何老师问道。大家思考了片刻。“这样吧,我们先轻松一下,请董昕峤来讲一讲喝饮料的感觉吧。”“喝饮料的感觉啊,糖水最好喝,盐水不好喝,咖啡还不错,哦,对了,醋很淡。”我说道。这时其他小组传来了不同的声音:“我们小组的醋很浓的。”“不是啊,我们小组的醋也是很淡的。”何老师问道:“你们觉得为什么有些小组的同学觉得醋淡,有些觉得醋浓呢?”

“我知道了!每个人对于味道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这样会影响最后的测试结果。”经何老师这么一问,我恍然大悟。“小董不愧是我班的实验达人,这么快就找到了原因。现在,请大家回顾你们刚才做实验的过程,想一想,是不是会有其他的因素对刚才的实验结果有影响?”“我刚才测试完一种液体后,漱口没有漱干净可能影响了最后的实验结果。”“我在测试的时候没有均匀地把液体涂在舌头上,可能使实验结果产生了偏差。”“何老师在冲盐水、糖水和咖啡的时候,在每一小组放的盐、糖和咖啡的量可能不是一样多,影响了最后的结果。”

“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现在老师想请大家重新设计这个实验,让实验的结果更准确。最后让大家一起感谢一下偷喝醋的董昕峤哦。”啊呀,原来何老师还记得我偷喝“饮料”的事情啊。

【点评】

在一节课中,可能出现不止一起生成性事件,教师有效地处理这些事件对课堂实施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节课中,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实验结果不仅和书上的结果不同,相互之间也不同,出乎了意料,但是教师却机智地借助了另一起告状偷喝“饮料”的生成性事件,巧妙引导全班学生思考实验过程,找出了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改进了实验方案。何老师将这两起生成性事件机智地整合起来处理,不仅有效地化解了问题,更促进了课堂的增值。

案例4

因为你,使我的“错误”变得更精彩

四(1)班 王子贤

我,来自宝岛台湾,非常爱看书,三国历史、科学探索、寓言童话样样是我“眼中之物”。大概是书看得多,想法也会特别多,课堂上我总会冒冒失失地发言。虽然秦老师很提倡我们谈自己的想法,但我总有些“独到见解”,不知道秦老师会不会嫌我烦呢?不过想想每次我的“出其不意”总会换来令人振奋的“出奇制胜”,因为秦老师从不会为此责备我,反而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还会耐心地帮助我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所以我也变得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了。这不,带着一口浓重台湾腔的我又忍不住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记得在上《父亲的谜语》这一课,分享预习成果这一环节时,大家都知道“饱经风霜”是个重点理解词汇,所以这个词语便成了大家首要分享的内容。有的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饱经风霜”,有的用查字典的方法认识“饱经风霜”……此时的我觉得他们解释的都太复杂,而且不易理解。当秦老师肯定了其他同学的回答后,见我仍把手举得高高的,于是说:“王子贤,你还有其他的理解方法吗?”

“这个词语不就是形容一个人老呗!”于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同学们听了,纷纷大笑起来,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原本还得意洋洋等着“领功”的我顿时懵了,脸色通红地坐了下去。“同学们不要笑哦,你们没有发觉王子贤说的有点道理吗?他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用简单的语言加以解释,这就是灵活运用啊!只是语言用的不是很恰当,哪个同学愿意帮他改一下呢?”

秦老师的这番话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但是想想秦老师说的也对,我这回答太口语化了。秦老师时常叮嘱我们书面表达要规范,不能太口语化。经过一番思考,我们班的小才女潘佳绘举手说道:“因为饱经风霜的人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所以显得老。”“对,对,我就这意思。”我在心里暗暗地想。“是啊,同学们你们看,现在经过补充,这个解释是不是更完整了?”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其实当时的我很感谢秦老师没有责备我,而是通过肯定我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到我是在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今后我一定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争取每次的回答都能让秦老师和同学们满意。

【点评】

针对学生爱提问,有自己独到的想法,秦老师就利用了他们的长处来实施有效教学。在稍许肯定了王子贤的回答后,再给学生们一点合理化的提示,不仅没有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帮助更多学生去灵活地理解“饱经风霜”这个词语,并通过实践让他们知道语言表达需要规范,不能太随意,不能太口语化。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在遇到突发的种种“意外”时,教师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反应、课堂变化情况及时捕捉生成点,使教学路径弹性可变,使教学效能最大化。

案例5

“惰性元素”变身“活跃分子”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课堂上看到同学们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也想参与,可一想到要站起来面对老师和全班同学讲话,就退缩了,常常是静静地等着老师来点我回答问题,妈妈称我是课堂里的“惰性元素”。然而,在沈老师的课堂上,我这个“惰性元素”开始活跃起来。

不信?请你跟我一起来听一次沈老师的课吧。

四(2)班 都灵荷

那一次,沈老师给我们上《白银仙境的悲哀》这一课,课文写了一个原本环境幽美、空气清新的小镇,由于人为的原因,遭受污染,变得面目全非。课一开始,她打开PPT,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一幅风景秀美的小镇图画,同学们都饶有兴味地欣赏起来。沈老师环视一周,笑眯眯地问:“大家觉得图中的白银仙境美不美?”“美!”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让我们用恰当的语言把图中的景色描述出来,让大家能感受到美。”一时间,大家你争我夺地抢着说:“清澈的小河缓缓流淌,像条玉带缠绕着小镇。”“树木郁郁葱葱,鲜花五彩缤纷。”“天空湛蓝,飘浮着朵朵白云,鸟儿在自由地飞翔。”……

“可就是因为人类的过度破坏,白银仙境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沈老师继续出示PPT,转眼间,我们却看到了一幅幅令人痛心的图片——荒草、野地……沈老师顿了顿说,“你们觉得谁应该为此负责呢?”话音刚落,有的同学已经大叫:“都是镇长不好,他同意要开发的。”“不对,是罗宾逊提出要买空气的,镇长才会开发这里,他才是罪魁祸首。”……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谁都不应该负责任”,鬼使神差般的,我竟然举起了手,并大声说了出来。沈老师显然没有想到我会这么说,这时,一边的同学有的用讶异的眼神看着我,有的已迫不及待地举手想反驳我,哎呀,大家都不同意,沈老师会不会责备我呀?我心中忐忑起来,谁知沈老师思考了一下说:“都灵荷,那就请你来说说为什么这样想。”

“我觉得他们都没错啊,镇长是想让居民赚钱过上更好的日子,罗宾逊想把新鲜的空气带给更多的人……我妈妈是在大学里教旅游管理的,她告诉我一个地方如果合理开发,会让很多人受益的。”

望了望沈老师,我暗暗惊讶自己居然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话。“对呀,关键就是在‘合理’两个字上,都灵荷说得有道理,其实这些人的想法都没错,但错在他们的做法,过度的开发和不珍惜才使白银仙境变得‘面目全非’。”

听了这话,同学们纷纷点头同意,我举手说:“我觉得拯救白银仙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让我们共同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让白银仙境回到原来的样子吧。”“好!”居然有人附和。我红了红脸,高兴地坐了下去。

一堂语文课就这样结束了。它留在我脑海里的不仅仅是一次关于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更重要的,这是一次使我变得勇敢自信的人生启迪。以后的课堂上,我不再是那个胆小怯懦的“惰性元素”,我会是一个积极思考、敢于表达的“活跃分子”。

【点评】

课堂预设和生成的成功,关键是整合预设,机智生成。教师的教学机智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指导,同时能从学生中发现、提取学习资源。

本案例中的小都同学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常常在课堂上扮演着“老听众”的角色,连妈妈都戏称她是“惰性分子”。课中,当小都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时,沈老师采取的是积极鼓励的态度,除了肯定她的表现外,还适当调整,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跟着学生的思路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这样,小都同学一个人的生成性火花反而激发全班同学研究的激情,从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有效生成。沈老师的做法也让小都感觉到:老师对我提出的问题很重视,发言并不可怕,我完全可以成为课堂上勇于表达的“活跃分子”。

案例6

用灵动的方法化解“话匣子”的课堂危机

大家好,我叫刘昱清,CICI说我是个“万通话匣子”,说我是“万通”,那是因为我很爱看书,并且兴趣广泛,还真没什么我不知道的;说我是“话匣子”,那是因为我对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情总是不分场合地、立竿见影地要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个称号还挺贴切的。CICI是谁?她是我们优雅的音乐老师,是个风趣又有亲和力的老师。因此,她对我的教育,我打心里是愿意接受的。但接受是一回事儿,真要改掉“话匣子”这个毛病,可不那么容易。这不,在前不久的音乐课上,事件又一次发生了。

那天,CICI带来一首新歌《老爷爷赶鹅》,给我们听了一遍后,喜滋滋地问我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趣吗?”话音刚落,我便大声回应:“感觉像一群鹅在乱叫啊!”CICI的笑容瞬间就凝固了,我心想:糟糕,又没管住自己的嘴。

三(3)班 刘昱清

教室里一片笑声。有几个同学向我投来了指责的目光。我觉得很矛盾,怎么又扫兴了,可这也是我真实的想法啊。CICI这次一定会找我算总账的。哎!该来的躲也躲不掉。只听一个悦耳的声音缓缓地说:“其实,刚才刘同学的回答也不是没有道理。”她望着我,“让我们来做个模仿小游戏吧。”所有的学生都疑惑地看看我,又望望CICI。好吧,您又要出什么招?我准备好了。

CICI老师先请大家用人声来模仿一群鹅的叫声,“嘎嘎、嘎嘎嘎……”,接着又出示了《老爷爷赶鹅》的歌谱,让我们配上节奏。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我明白了,CICI您真行!于是,当她问我们两种模仿,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时,我立刻高高举起手,心中暗念:“就让我来将功补过吧!”她仿佛能听到我心里的声音,“刘昱清,这次你又有什么想法了,还是请你来说说。”“我觉得前面的模仿就像来到了养鹅场,后面有了节奏的模仿,这些鹅就像在唱歌了。”“你回答的太棒了,现在你的感受既敏锐又准确了。”只见CICI老师的笑容比先前更灿烂啦。怎么样,我和CICI老师还挺有默契的吧。

最后,CICI老师告诉我们:“音乐正是起源于我们的生活,音乐家们用艺术的手法把我们生活中的声音加以美化,并收录下来,美妙的音乐能让我们身心愉悦。”

说句心里话:CICI老师,在您面前,“话匣子”这个毛病我看暂时不用改了,因为你总能找到有趣的方法巧妙应对,带领我们一同感受、感悟!

【点评】

每个集体中都有些比较调皮、大胆,经常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其实他们个个都是小机灵鬼。面对这类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种种问题,教师就要用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去解决。CICI老师,面对这样的生成问题,显然比较有经验。

她不但能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不一棒子否定学生,因势利导地加以教育;并且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找到化解的方法:她通过引领学生自己在节奏游戏中感悟不同,而轻松地化解了课堂危机。这样的方法显然是非常有效的。在这个案例中的“话匣子”就是一个典型。作为教师除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素养,理智地处理这类事件,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最终让课堂中的每个学生愉悦地获得知识。

案例7

预热活动因我们而变,太爽了

二(3)班 吴嘉诚

这是一节许老师上的形体课的准备阶段。

许老师说:“下面请轮到带操的同学到镜子前面来领操。”

我们的班长陈晨说:“请大家站立成‘丁字步’,我们做手位练习。”

我不加思考地小声地说:“唉,又是‘手位练习’,真没劲!”边说边偷偷地看着许老师的脸,我心里其实蛮紧张的,怕许老师批评我。

这时我看到,许老师想了一会儿说:“你们愿意换些准备操的舞蹈动作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的!”

许老师说:“那许老师想请每位同学积极开动脑筋,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创编一些动作,我可以为你们准备合适的音乐伴奏,让我们的准备操有新意,让同学们做起来有乐趣、开心。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到时候我们进行评比,看哪个组创编的最棒。”

大家都高兴地说:“好的,好的。”

一会儿,许老师说:“时间到,下面我们开始展示和评比。”

第一小组同学说:“我们想做‘各种动物模仿操’。”

许老师给他们放音乐,我看到伙伴们一会儿大象走,一会儿小兔跳,一会儿马儿跑,一会儿又是满地跳的小青蛙……我们站在一旁看得也按捺不住,也想蹦蹦跳跳动起来。

许老师说:“很好,把我们体育课上学的动作运用了,做得很好。”

第二小组很多女同学说:“我们都在外面跳拉丁舞的,我们想教大家一起学跳拉丁舞。”

许老师给她们配上拉丁舞的音乐伴奏,看她们一个个跳得那么棒,站在旁边的我也跃跃欲试了。

“很好,同学们跳得真棒。”许老师说。

这时,站在旁边的我们组(第三小组)的成员大声嚷起来:“她们不稀奇,她们不稀奇,她们都是在外面学过舞蹈的,我们吴嘉诚在外面训练跆拳道的,他愿意教大家‘搏击操’。”我顺着说话的声音看去,原来是许俊豪在大声地叫嚷着说我。

这时我看到许老师神秘地笑着说:“请我们第三小组同学为大家展示吧!”

当我们组同学叫着激昂的口令,伴着动感的音乐节奏展示时,两旁观看的学生这下再也站不住了,都情不自禁地排到我们的后面,展露着笑脸,跟着节奏挥动着手臂。

许老师在我们都跳完后与大家说:“准备操是一堂形体课的一小部分,在今天,同学们赋予了新的内容,说明同学们只要真正地开动脑筋,人人都可以创编出新颖有趣的舞蹈准备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真正体会乐在其中。你们真棒!”

【点评】

课堂上有时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和教学思路也应随之变化,从而使教师在随机应变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学得更愉快,更有效。假如我心中无学生,面对不断变化的教学场景无动于衷,仍死板地按照教案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显然无法被调动起来,其结果不仅使教学过程变得沉闷而枯燥,而且使学生失去学习形体课的兴趣。

案例8

“小嘀咕”变成“大智慧”的快乐

我是我们家的“十万个为什么”,从小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那连环炮式的追问,经常问得爸爸头痛,问得妈妈无语。自从碰到数学薛老师之后,我好像棋逢对手,每次我的问题薛老师都能用一个反问将我一军,可细细一想,答案的线索原来就在反问之中。你说我能不佩服薛老师吗?可是在一节数学课上,我却成为了薛老师的“敌人”……

三(3)班 王者

那天我们刚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薛老师笑着对我们说:“0究竟是不是余数呢?说说你们的想法。”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一马当先率先反对0也是余数,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伙伴们的支持。在全班汇报的时候一位同学首先说:“老师,你不是说多余出来不够分的是余数吗?那么分完了,没有多余的不就是没有余数了嘛?”另一个也不甘示弱:“有余数的除法怎么余数能为0呢,0表示没有啊。”……看样子同学们和我的想法一致,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得意。薛老师等到我们的发言告一段落后,不慌不忙地说:“其实问题主要出在‘没有’二字上,数学上用什么表示没有呢?”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0。”

“很好,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意见。余数中的0就是表示分完了,没有多余的。如果余数的范围里不包括0,那么不是变成不存在分完的情况了吗?”听了薛老师的回答,同学们都沉默了。

我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反驳,但看到大家好像都“叛变”了,忍不住不服气地嘀咕了一句:“那什么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啊,除法不变成都有余数了嘛。”原本以为薛老师不会听到,即使听到了也一定不会理睬我。谁知薛老师笑着说:“我好像听到了一个很棒的想法,你能大声地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吗?”哎呀,薛老师会不会怪我和她作对啊?我不由得有些忐忑不安,但看了看薛老师鼓励的眼神,我鼓起勇气大声重复了一遍。谁知薛老师说:“有道理,这个课题的确会让大家造成误会。那么究竟用什么课题更好呢?”同学们很高兴地你一言我一语,给课题起名字,有的说要叫“没有分完的除法”,有的说改成“有剩余的除法”……薛老师还提议课后我们可以把修改建议写一封信给编委叔叔、阿姨。

下课前薛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下回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不要做小嘀咕哦,其实任何人都会犯错,老师是这样,编委叔叔、阿姨也是这样,我们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变得越来越有智慧。”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在心中暗暗发誓要变成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你看这就是会倾听我们想法的薛老师,这就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数学课,我在这里慢慢从一个胆怯的“小嘀咕”变成会思考的“大智慧”……

【点评】

在学生遭遇反复出错的意外事件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们的不用心与不细心,很多时候都是“事出有因”。教师除了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什么、怎么学。

这节课中教师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利用学生的生成对症下药,顺利解开了学生们的心结。在探究的同时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也许很多教师都从未敢怀疑数学课本的课题有何不妥,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这种不受任何局限的思维是弥足珍贵的。随后教师还抓住这个生成性问题进行了课后的延伸探究,让学生用信件的形式完整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何愁培养不出学生独立、自由、创新的科学精神呢?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成为未来社会最具价值的能力,数学教学能让孩子们终身受益的就是它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公正的数学精神,这也正是数学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