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_中国现代教育之大

修(―)_中国现代教育之大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修(—)_中国现代教育之大严 修瀚 青严修,字范孙,原籍浙江,生于直隶(今河北),清末民初著名的教育家、学者。1905年,清政府设学部总揽全国教育行政。通过对日本教育的考察,预感到中国新教育将有较大发展,师资将是新教育发展中的大问题。严修提倡女子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在女子教育中,严修主张把文化知识学习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使女子不仅学文化,而且有一技之长,有益于妇女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修(—)_中国现代教育之大

严 修(1860—1929)

瀚 青

严修,字范孙,原籍浙江,生于直隶(今河北),清末民初著名的教育家、学者。1883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94年任贵州学政,提倡“敦品励学,讲求实用”,首开贵州新学风气。1897年,呈《奏请开经济特科折》,建议变革科举,开设经济特科,以求济时之才。被朝廷采纳,成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康梁变法期间,支持维新新政,积极推行改书院为学堂。变法失败后,寓居天津,开始兴办新教育。创办严氏家塾,聘张伯苓和日本教习讲授英文、算学、物理、化学、日语、音乐、手工艺和纺纱织布等新课,对天津新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904年,直隶总督袁世凯聘严修为直隶学校司督办,掌管全省学政。他先携张伯苓考察日本教育,回国后在天津创办敬业中学堂,委任张伯苓为监督。在督办任内创设天津师范学堂、北洋政法学堂等新式学堂多所。1905年在各县创设劝学所,是全国最早的县级管理新教育的行政机构,后被清政府在全国推行。1905年,清政府设学部总揽全国教育行政。严修任学部侍郎,提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确立并完善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体制,编制了教育工作八年计划。1907年创办严氏保姆传习所,附设蒙养院一所,为幼儿教育实验教学场所,是我国最早的幼教师资培养基地。次年支持张伯苓将敬业中学迁南开洼,改名为南开中学。在袁世凯当政期间,严修拒不任官,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新教育上。(www.guayunfan.com)

严修的教育思想以教育救国为核心。甲午之败对他震动很大。他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靠变法维新,而维新的根本在于创办新教育。南开学校的创建和发展是他教育救国思想的体现。教育救国,重在育才。在人才培养上,他主张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才。支持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方针,并努力付诸实践。

在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上,严修认为师范教育是发展各类教育的基础。通过对日本教育的考察,预感到中国新教育将有较大发展,师资将是新教育发展中的大问题。因此,他在兴办新教育中始终把师资培训作为重点。

严修提倡女子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在办新教育中,把兴办女学放在重要地位。严氏女塾、严氏女子小学等女校与敬业中学等男校同时创办。在女子教育中,严修主张把文化知识学习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使女子不仅学文化,而且有一技之长,有益于妇女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严修手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