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文述理以文述理

以文述理以文述理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狭义而言,陶瓷艺术与鉴赏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从广义而言,它属于人文教育之范畴。根据学科特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把该课程分为以文述理,以图证史,格物致知三大部分,这三部分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更多地都体现为相互穿插、渗透、融合的状态。在具体的讲授中以点带面,抓住一些经典器物,并以此物为中心,适度展开。

以文述理,以图证史,格物致知_陶瓷艺术与鉴赏选修课教学方法初探_人才培养与教学改

以文述理,以图证史,格物致知 ——陶瓷艺术与鉴赏选修课教学方法初探

陈 昊[1]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摘 要:陶瓷艺术与鉴赏选修课是我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门选修课,根据其学科特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把该课程分为以文述理,以图证史,格物致知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穿插、渗透和融合,形成文、图、物互证的有机整体,提升了课程的效果。使学生能生动真切地理解陶瓷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增强人文素质。

关键词:以文述理;以图证史;格物致知(www.guayunfan.com)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考古证明,陶瓷在我国至少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同步,它以一种“固化”的形式记录下了许多历史、文化、艺术信息,对历史文献是个不可或缺的补充。也充分体现了历朝历代审美文化的变迁和精神追求的走向。我开设陶瓷艺术与鉴赏选修课,正是充分考虑了陶瓷艺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学术内涵,希望通过学习中国陶瓷艺术诞生、发展、演化的历史,和重点讲述与鉴赏历代陶瓷精品,使学生能生动真切地理解陶瓷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和特点,从陶瓷工艺、陶瓷原料、技艺特征和审美价值等方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陶瓷有较全面的了解,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增强人文素质。

从狭义而言,陶瓷艺术与鉴赏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从广义而言,它属于人文教育之范畴。美学家滕守尧先生在他主编的“美术设计艺术教育丛书”的《总序》中精辟地指出,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坚。因此,必须以人文教育的高度来看待这门课,同时又应该体现该课程一些独有的特点。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艺术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审美教育的影响不是通过法规、纪律的约束强迫接受,而是通过艺术作品的美和审美价值感染、熏陶接受者,使之内化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柏拉图曾说:“……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秀的作品,像从清悠境界呼吸一阵清风。”

根据学科特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把该课程分为以文述理,以图证史,格物致知三大部分,这三部分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更多地都体现为相互穿插、渗透、融合的状态。

一、以文述理

以文述理是以理性分析作品所属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作品的形式分析;各窑口之间的对比。通过分析的层层深入,展示作品蕴含的深刻内涵、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一)语境与历史

我们知道,艺术作品的特性总是与各种具体的历史语境相关,换言之,认定一件艺术品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具体到陶瓷艺术上面,就包括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艺术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所依赖的文化等各个方面。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认为要深刻认识某件艺术品,就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够解释它的总体。由于扩大了艺术解释的范围,使同学在学习时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也可更深刻地理解某些具体的陶瓷艺术品。例如在讲述元青花瓷时,学生最疑惑的问题是:唐代晚期青花瓷就已产生,为何宋代几近湮灭,元代却迅速成熟,居瓷之冠绝?我在讲述时指出:元青花瓷是元代特殊历史背景下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蒙元统治者对蓝白两色的尊崇以及伊斯兰诸国对蓝白两色的价值认同是元青花瓷得以迅速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顺应、继承和光大,以及对西域和伊斯兰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是元青花瓷成为国之瑰宝,瓷之奇珍的文化根源。解了学生之惑。

(二)传统经典形成我们社会的标准与价值方向

中国陶瓷种类丰富,每一品种中都有一些经典器物,经典器物的产生是某个特定时期文化、艺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高度的集中体现。把历史经典器物连接起来就是一座座高峰,是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图表。艺术创造是一种生命活动,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倾注着艺术家的血液、情感和整个生命,贯注着艺术家的审美倾向和审美理想,是真、善、美的统一。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必定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所以,通过艺术鉴赏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升华精神境界,引导人们分清真善美和假丑恶。当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把人们的相互距离一下接近的同时,也把历史压缩到一个平面上。”一些所谓的进步让我们感到整体精神力的严重下降,在不稳定的现代社会中,到处是转瞬即逝的兴奋点,到处是如野草丛生般短暂而易逝的标准,到处充满了不确定性。大众对内心生活的驾驭变得模糊。对永恒的追求,对当代人反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奢侈。在这种状态下反而凸显出经典作品在我们这个社会的意义。

在具体的讲授中以点带面,抓住一些经典器物,并以此物为中心,适度展开。如在讲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时,就以台北故宫中的经典器物北宋定窑孩儿枕为中心,从造型、釉色、作品内涵、人文精神等层层深入,适当延展至定窑贴花提梁壶、凸花盏托、定窑大碗、刻花折腰盘等次中心器物。这些经典当中包含了中华文明中一些持久的价值观,它让我们的灵魂有了暂时的喘息时间,以整理我们的思绪。它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划定了我们社会的标准与价值方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以类为序

传统的陶瓷艺术的讲授方式多以朝代为序,早期器物品种少,越晚则越多,故易陷入繁杂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上许多陶瓷种类并未因朝代的变化而中断或引起重大变化。因此,我在讲课中采取以类为序即以陶瓷的种类(例如青瓷、青花瓷等)为序的方法,以类为序可使讲授更为连贯,同时便于不同时期器物及同类别不同窑口之间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如在讲授青瓷中的龙泉窑时,可纵向对比北宋、南宋、元、明时期在釉色、造型上的不同,为什么会引这些风格上的变化。同时进行横向比较,把它与同为青瓷系的陕西铜川耀州窑进行全方位的比较。这一点很重要,在不同的窑口,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把讲述和图片穿插起来,让讲述映证图片,图片反证讲述,各自特点,一览无遗。

二、以图证史

图像以不同于文字的方式记录和传承历史,它们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还可补史证史。文化史家布克哈特认为:图像和历史遗迹一样是“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在课堂上运用以图证史的方式,更具有直观性,可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策略上我注重借助于视觉图像的重构与解读,人文性与艺术性相融通,使学生在鉴赏视觉图像中掌握必要的艺术基础知识,深刻领会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一)以图像带动直观感受

如果仅仅依靠文字及口头的叙述,不管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同学依旧只能根据文字来揣摩和想象器物的具体形态,而图像具有直观性,“图像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陶瓷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同学欣赏作品时往往以视觉为先导,而非文字,以具体的釉色、形态、材料、体积为开端。最初的直观感受是新鲜生动的,可为教师在其后的理论讲述作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破译图像表达的观念和隐藏的意义

相对前面对图像的直观感受,这个层面的探究更为深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裔美籍图像学大师帕诺夫斯基认为,视觉同文字一样,是我们把握人类历史的媒介,图像学家应该揭示和破译图画中表达的观念和隐藏的意义。帕氏并说,对于缺乏有关《最后的晚餐》图像学知识的澳洲丛林土著来说,这幅名画只不过是个热闹的宴会场面而已。因此对于图像的诠释,直观感受只是最浅的一个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钩玄索隐,从已知推出未知。为了论述这一点,我举了一个例子: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一只青花笔筒的外壁绘三人围一大缸,从中舀取东西,此物在“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展出时,展图录作者望图生义,将其解释为“对酒当歌”,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导。“解读此图的关键在于洞悉三人服饰中隐藏的密码。左边持勺者所戴乌纱直筒帽,顶高檐低,是东坡喜爱的巾式,右边侧立者头扎小巾,穿直裰。居中者顶螺颔丝,其长袍由多块布片缝缀而成,是佛家所穿‘粪扫衣’。图中各主要识别特征清楚,所绘的正是历史上曾风行一时的《三酸图》,图中三人分别代表儒、道、释三教,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三教合一’思想图像化了、诙谐化了。”明成化皇帝即位后,为推动“三教合一”建立祥和社会,亲自设计了图案《一团和气图》,并点其主旨:“合三升到理性,使它变得具体而实在。人以为一,达一心之无二,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三人合抱成一团,正面为佛门弟子,两侧为道儒二家。这是一种三酸图的漫画变体。这种以点带面的讲授方式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同时以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格物致知

这里我借用《大学》提出的著名认识论命题“格物致知”,意谓只有通过具体的“物”,才能真正获得关于它的真理性认识。艺术审美过程的特点,首先在于艺术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审美过程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它可以是间接的,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书本或教师的讲述获得关于绘画、音乐、雕塑、戏剧等艺术的“知识”,而审美过程是获得艺术享受的过程,美感只能来自直接的审美活动,所以康德把艺术鉴赏判断称之为“直感判断”。从信息论角度上说,在直接审美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发生信息双向交流:一方面,对象以其美的魅力感染主体,丰富和发展主体,使之受到审美陶冶;另一方面,艺术审美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活动、情感活动,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发挥审美想象力,在创造对象的同时创造自我,陶冶自我。因此,我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观看与触摸陶瓷实物,进一步感知历史,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它变得具体而实在。

(一)观赏和触摸历代陶瓷片

人类文明成果是通过两种形式,即文字史料和视觉史料保存的,包括其中蕴含着往往未被文字史料记载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需要一种特殊的观看训练,图片只是对实物的翻译,只能呈现事物的部分信息,而全面良好的视觉训练必须从实物入手。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指出:“对于陶器,如果以为仅凭视觉观察到的印象可以代替手感的体验,那就错了。科学是以逻辑思维反映客观世界,艺术是以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世界。根据我的实践体验,形象思维对于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决不下于逻辑思维,而手感对于形象思维的作用,绝不是凭视觉得到的印象所能代替的。”人类对事物的感知一般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进行,前二者在讲授和视图观看、分析中都已调动,但学生对陶瓷艺术品触觉的缺失,无法真正体会到那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品种之间的肌理感。同学只能依据老师的讲授和教案上的图片来揣摸和想象器物的真实状态,与真实器物之间总隔着一层窗户纸,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因此,我把多年采集到的各个时期的陶瓷片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们观赏和触摸,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

(二)博物馆在教学中的介入

在艺术教育中,由于艺术品的特殊性,观赏视觉造型的美术作品的最佳方式是直观的,即需要看原作。尤其当我们面对着的是陶瓷这样一个立体的物件时,只有直接面对作品,才能真正看懂或领悟到作品的真谛,融化在课堂上吸收的众多知识。

多媒体图像对作品的展现,视角过于单一,色彩类型化,细节不清晰,肌理没感觉。完整器的出现,可以和陶瓷碎片在课堂中的出现互为补充,印证。因此,美国许多高校至少从十九世纪以后即开始建立其艺术史教育博物馆,我们不具有这个条件,因此我要求学生参观浙江博物馆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并利用双休日带领部分同学参观。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得艺术传统贴近并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著名艺术家陈丹青在一篇介绍美国艺术教育的文章中,向我们描述了这么一个场景:在美术馆一群学生面对着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的油画席地而坐,一位女教师手执长笛吹着德彪西的乐曲,然后请学生换个儿谈论看了这幅画后的感受。在那时那刻,一切说教性的教育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只能体会到艺术的神圣,艺术教育的魅力。在陶瓷艺术与鉴赏中,博物馆的介入,使得整个课程呈现立体化的状态,文、图、物互证的有机整体,提升了课程的效果。通过学生对审美客体直接的、自由自在的审美过程,使审美主体得到艺术享受,并且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情操、愉悦心情,达到启真、储善、促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布热津斯基.大失控和大混乱序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倪亦斌.看图说瓷[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注释】

[1]陈昊,讲师,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