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时序图理论来优化设计素描课程结构_立特色兴校之本

以时序图理论来优化设计素描课程结构_立特色兴校之本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时序图理论来优化设计素描课程结构_立特色兴校之本 以时序图理论来优化设计素描课程结构林 辉摘 要:时序图理论作为系统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描述对象之间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表示用例的行为顺序和寻找类的操作。本文通过引入时序图理论来尝试优化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结构,从而提高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一个完整的时序图包括对象、生命线、消息、激活四个方面。

以时序图理论来优化设计素描课程结构_立特色兴校之本 

以时序图理论来优化设计素描课程结构

林 辉

(绵阳师范学院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摘 要:时序图理论作为系统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描述对象之间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表示用例的行为顺序和寻找类的操作。一个完整的时序图包括对象、生命线、消息、激活四个方面。时序图理论在现代系统控制、计算机编程、项目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对于提高系统的效率、优化内部资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设计素描作为一门工业设计和工业造型的基础课程,其系统性和目的性的特征决定了该课程适用于时序图理论的应用范围。本文通过引入时序图理论来尝试优化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结构,从而提高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时序图;设计素描;创意;造型能力(www.guayunfan.com)

作为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设计素描的目的是发掘人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五大能力,这五大能力分别是: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分析与归纳能力和执行力。因此,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到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笔者以为,对设计素描课程教法和教学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设计专业的蓬勃发展,设计素描有别于传统素描的概念已经被普遍认同。作为一门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基础课,设计素描开始强调突出设计的性质,强调构思与创意能力的训练,而不再局限于满足于对自然形体和空间关系的精确描绘,这是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进步。但还是要看到,在目前我们的设计素描的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目前我们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较单一,教学内容方面仅涉及结构素描和明暗调子素描,表现形式和技法单一。其次是教学观念落后,一些老师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现代设计素描的内涵,应将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当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进而研究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质量。最后,大多数老师都忽略了对执行力的培养,而这恰恰是一个设计专业学生最不可缺少的能力。

时序图作为系统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描述对象之间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表示用例的行为顺序和寻找类的操作。一个完整的时序图包括对象、生命线、消息、激活四个方面。时序图理论在现代系统控制、计算机编程、项目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对于提高系统的效率、优化内部资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设计素描课程呈现非线性因果关系下,在设计素描的课程教学中引入时序图,可以系统的整合教学环节,明确教学各个环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学生思维、联想、归纳、创新、执行五大能力的培养。

下面,笔者将通过分析设计素描的课程教学环节来整合教学结构,并绘制出该结构的时序图。

一、线性结构素描环节

这一环节主要是了解和认识物象的内外构造关系,理解事物本质与反映其本质的规律和方法。此环节主要通过理性的观察、分析和表现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具有数理关系的、理性的、逻辑性的思考过程。具体讲这一过程是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剖析、去伪存真,发现并运用其抽象的设计元素,接受现代设计审美观的过程,同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不断的思考中探讨和寻找符合设计的造型语言。设计素描的基础训练,按一般的认识规律应从具象开始,具象是认识和表现物象的前提与基础。但其主旨在于加深从具象到抽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初步形成设计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诱发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表现手法,这才是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这一环节有两种观察方法:一种是凭直觉去感受物象的外貌特征,被动地、客观地反映对象的形体结构和精神内涵;另一种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主动地观察物象,理性、辩证地求得物象的表里构造因素,发现其具有设计意义的形态符号,并运用这些形态符号来充实自己的设计意识和设计手段。这是一种主动地从自我意识中去感受物象、分析物象的方法,是一种通过全面和主动地观察、分析、提炼、概括而形成的整体设计造型感受。显然,这是一种设计素描所需要的观察方法。

线性结构素描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理念形态的造型语言,即用“线”来表现所理解的物象。通过这种概括和本质的线性表现来增强设计造型能力,而不是具体地、面面俱到地反映物象。因此,基于这种设计素描的造型理念,笔者主张在这一教学环节的作业中,应以短期作业为主(一般最好不超过4个教学课时),围绕设计素描教学主旨,有的放矢地安排实作训练。如该课程的总课时以100课时为限,那么该环节约以20课时为宜,不宜以长期作业为主,因为这一阶段若以长期作业为主,则很有可能误导学生的思维耗费过多的时间去塑造体积和空间。

二、质感与肌理表现环节

设计素描质感表现的目的,在于描绘出各种不同物体所具有的表面特质,使物体的外观具有空间感、真实感和较强视觉冲击效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不同空间和肌理间自由转换的能力,而不是对物体表面进行照相式的临摹。因为外在的真实只能是作者观察和表现形体内在本质和美感的一种媒介,而不是设计素描追求的目的。

在理解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表现物体的本质概括和对物体重要细节的精心写实表现,来提高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充分的表现力,培养其敏锐和精微的表现能力是本教学板块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专门选用几组质感和肌理差距较大的静物作业写生对象,引导学生面对不同的物体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这一环节是以质感表现为主导,可以采用细分法和局部完成法,侧重于运用不同的线型、笔触和明暗调子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物体所具有的表面特质,以体现物体的真实感。因此需要一定的课时来保证,一般可安排3~4张作业(30~40课时)。

三、创意设计环节

这一环节包括装饰设计素描、抽象设计素描和意向设计素描,其目的是使学生尝试把现实变为幻想、把乏味变为幽默的心理体验和视觉体验的过程。创意即启动思维,在常规中去寻求创建新的发展思路和意向,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变常规而带来新的感官刺激。这一板块以拓展思维方式为主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思维和设计思维是其主要任务。将研究的形式、方法、手段运用到具体的构想和实践中去,是本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创意造型的构想训练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从形体与空间的各项基本性质的观察和发现中展开。“造型”从本质上来讲,是对物象构成要素中比较突出部分的一种抽象关系的确定,经过扩散思维想象、联想,将物象分解为具有本质特征的可变因素,从中确定新的内容,探求新的发现。

构想练习的第二种方式是任其造型的思路发展。任何造型活动都不可能在瞬间完成,都具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形体潜在的美感反应,以及对这种潜在所做的想象能力,是造型活动的基本条件。我们强调设计素描以完成课题作业的形式进行研究,从画面实际的视觉效果中得到启示。素描过程的每个阶段也为更深层次的观察和发现提供形式的直观依据,使我们能够洞悉物象原形潜在的发展趋势,在视觉效果的密切关系中捕捉新颖而充实的意象,变熟悉的物象为富有再造之可能的结构元素,进而将其演变为富有审美意味的图形表现。创意设计环节还要求将研究性素描与表现性素描的特征融为一体,在对事物做深入细致的全面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地理解与认识对象。另外还应在技法方面和对物象的认识表现方面,有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注重个体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创新实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善于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法来阐释自己的意图。还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些观念图形的创作方式,比如重象图形、复象图形、残象图形、变象图形、字象图形等,理解创意的一些构思途径,比如形和形之间的联想、形和义之间的联想、义和义之间的联想、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联想等。通过设计素描的训练,学会观察、深刻感受领悟学习的目的,融入现代设计意识,最终提高设计能力。最后,由于创意思维的短暂性和跳跃性,可以通过大量的作业(5~10张)来把握灵感的源泉,打开创意的大门,课时安排可以在40课时左右。

四、结语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三个环节的时序安排对于学生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和把握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将教学的过程看成一个系统的组合之后,采用细分法和局部完成法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不受整体性的干扰,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的突破口。但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是建立在通过时序图更有效的分配和利用时间的基础之上的。

以下为20课时的设计素描长期作业的时序图及按此时序图结构完成的学生设计素描作业(如图1~图6所示)。

图1 20课时的设计素描长期作业的时序图

图2 学生设计素描作业

图3 学生设计素描作业

图4 学生设计素描作业

图5 学生设计素描作业

图6 学生设计素描作业

参考文献

[1] 姜今,姜慧慧. 设计艺术[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2] 梁少兴. 设计素描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J]. 美术研究,2004.[3] 宫六朝. 设计素描[M].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