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学生工作制度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学生工作制度体系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目前,全校学生线教师中共有15人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证书,3人取得职业规划师证书。这方面的培训已经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进一步服务学生成长、满足学生各类需求、创新学生工作奠定了基础。学校专门制定下发了《浙江工业大学关于在学生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倡导“取精用弘”的优良学风,在全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学生工作制度体系_浙江工业大学新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学生工作制度体系

* 负责人:肖瑞峰

联络人:曹仁清

参加部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筹)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工作线着眼于转变教育管理服务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个关键点,努力把关爱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成才作为学生工作的第一要义;始终坚持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来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影响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关爱、帮助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www.guayunfan.com)

学生线以“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才与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工作制度体系的创新,设计各类调查问卷20余份,向师生发放问卷共计11000余份;召开各类座谈会60余次,会议直接参与1900余人次;举办专题学习辅导报告和讲座43场次;确立调研课题60余项,查找师生关注的突出问题31个(含重复),拟修订、出台文件40余个。通过深入学习、调研和实践,达成以下三点共识。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教师全员育人的意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在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创设载体、创新机制,有效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树立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有助于教师热爱工作岗位、关心学生全面成才。为此,在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由校学生会组织,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比活动。2008年的评选活动围绕学校的学习实践载体,充分考察入选教师在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入选的教师展现了耕耘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优秀教师的崇高形象;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和师生互爱、教学相长、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对入选“我最喜爱的老师”在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并注重建立和完善评选活动的长效机制。同时,各学院也结合实际开展了各类尊师重教活动,如建筑工程学院以“践行科学发展观,甘当学生脚手架”为主题,开展“吾爱吾师”评选活动,营造了学生爱老师、老师关心学生的良好氛围;信息工程学院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铸造大爱师德魂”主题征文比赛,目前全院已有100多名教师党员撰写了稿件,并计划整理成文集进行宣传、交流和研讨。这些工作举措,不仅更加坚定了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影响带动了其他教师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的热情,从而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针对当前青年学生的文化需求、心理特点和接受方式产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学校着眼于增强学生线教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能力,采取切实举措,努力提高学生线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观念和做法。学校积极鼓励学生线教师结合工作实践,撰写相关理论学习文章和工作案例,并为学生线教师提供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学习、考察和培训机会,提升从事学生工作的职业效能感和价值认同,努力提高学生线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职业心理素质和专业工作技能。截至目前,全校学生线教师中共有15人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证书,3人取得职业规划师证书。这方面的培训已经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进一步服务学生成长、满足学生各类需求、创新学生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优秀政治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的评比活动,鼓励和表彰在学生工作一线教师中的优秀个人典型,鼓励广大辅导员和班主任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成才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学生工作线把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想抱负水平。

(一)构建机制与模式,服务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学生线整合资源,着手全面梳理与学生教育管理相关的校内各类文件及工作制度,对制约学生全面、和谐成才的制度政策予以修订、完善或废除,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的长效机制。学校以“顶层设计、高位培养、品牌推进”工作概念为指导,在全校开展“学生工作创新奖”评比活动,倡导和鼓励各学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律,创新学生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在活动过程中,学校强调工作载体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切实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评比活动开展以来,已经涌现出“生情日记”、“‘890’院长热线”、“人文178”博客圈和“法学新青年”标识文化等一批创新工作模式、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典型,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氛围日渐浓郁。

(二)搭建成长成才平台,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理想抱负水平

学校学生线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搭建成才平台,设计活动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理想抱负水平。信息学院、理学院、教科学院等专门提出“树立振兴中华宏图大志、掌握建设祖国坚实本领”,“科学发展创和谐、发奋学习做栋梁”等。人文学院推出“弘毅学生讲坛”,学生通过主动报名、试讲、培训等环节后,筛选出优秀学生主讲人,走上讲坛,向广大师生作专题学术讲座,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牢固的专业理想抱负,进一步推进大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深化优良学风建设,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成才

优良学风是保证人才质量的重要前提,对于塑造学生学习品格、思考能力和实践本领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促进作用。学校专门制定下发了《浙江工业大学关于在学生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倡导“取精用弘”的优良学风,在全体学生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各学院还结合教学线的“课堂教学年”活动,深入开展“课堂学风年”活动;开展榜样教育,评选表彰“优良学风班级”、“学习标兵”,营造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深化学业预警帮扶体系,在做好家校联系、结对帮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学业规划帮扶;开展以励志宣誓、励志讲堂、实施《青春印记》励志档案、励志谈心等项目为主要载体的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开设以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激发学生成才的主体意识为目的的新生始业教育课程;构建以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无缝对接,扩大学术竞赛的参与面、受益面为目的的学科竞赛体系,等等。

三、坚持统筹兼顾,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学生线在服务人才质量提升上坚持分层分类、统筹兼顾,结合实际,建立起思想引导、学术创新、成长援助和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保障体系,切实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着眼精英人才培养,服务人才培养质量上层次、上水平

加大对精英学生群体的培育力度,使拔尖人才得以涌现,是提升学生线服务人才培养质量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重点抓好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学生学术竞赛团队、高层次就业群体以及出国考研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在服务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学校采取为参加科技竞赛的学生团队专门配备指导教师、实行创新学分、设立学术竞赛单项奖学金等政策措施,为参与科技竞赛的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还十分注重对考研、出国学生群体的教育和服务,为考研学生组织专题辅导讲座,开辟考研学生自修教室,并为考研学生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等等。近年来,我校学生考研出国率总体保持在15%左右。同时,从2004年到2008年的五年间,全校共有574名优秀本科毕业生被免试推荐为硕士(博士)研究生,2009届保研学生的外校接收率达到44.4%,多名学子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录取。考研和保研的学生群体对于优化整体学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成为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上层次、上水平的“风向标”。

(二)着眼多样性需求,服务各类学生群体成长成才

提升学校的综合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将各类学生群体予以有效细分,采取不同方法和措施,实施因材施教。学校在精英学生群体以外,重点抓好“延长学制、经济困难、心理不适”等几类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如信息学院针对延长学制学生群体,推出延长学制学生个人培养计划,在学生自由报名基础上对其独立开班,通过教师的认真辅导,使许多因学分不够申请延长学制的学生拿到了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校提出“绝不让一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承诺,以“设立奖助学金、推行助学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实施困难补助、采取学费减免”为主要工作举措,并以“助航行动”等工作载体,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对心理不适的学生群体,学校着眼学生的身心和谐,在建立和完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基础上,以网络德育平台、辅导员专业心理辅导、朋辈辅导员同伴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五个层面全方位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近期对2008级新生全面进行了心理普查工作,对筛查出来的因学业、经济困难、感情、人际交往等问题引发的心理不适学生,专门建立信息库,实施跟踪干预机制,服务学生的全面和谐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