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历史世界的呼唤》课程为例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

以《历史世界的呼唤》课程为例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历史世界的呼唤》课程为例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大学通识课程的教案设计与教学实务:以《历史世界的呼唤》课程为例黄俊杰台湾大学特聘教授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一、引 言通识教育从普及走向深化,是近年来关心大学教育的朋友的共识。本文以我在2004学年度下学期及2005学年度上学期在东吴大学开授《历史世界的呼唤》课程为例,讨论通识课程的教案设计与教学方法。

以《历史世界的呼唤》课程为例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

大学通识课程的教案设计与教学实务:以《历史世界的呼唤》课程为例

黄俊杰

台湾大学特聘教授

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

一、引 言(www.guayunfan.com)

通识教育从普及走向深化,是近年来关心大学教育的朋友的共识。所谓“深化”,并不是指通识课程教学内容的专业化,以致与专业课程毫无区别;也不是指通识课程在某一学科之特定领域中进行窄而深的研究,以致造成知识传递的“隧道效应” 。相反的,所谓“深化”的实质性定义,应是指经由教学活动启发学生思考之深度。20世纪美国哲学家博兰尼(Michael Polanyi, 1891—1976)提出深化是经由“智力的内隐运作”(Implicit Operation of Intelligence)而达到“默会的层次”(Tacit Dimension)。[1]在这个意义下的“深化”,大学通识课程才比较容易回归人本身,以建立人主体性,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这种以“回归人本身”为内容及目标的大学通识教育,其实是古往今来中西教育思想家的共识。这种意义下的“深化”的通识课程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基,为学生奠定哲学家胡克(Sidney Hook,1902—1989)所谓的“最低限度的”“不可或缺”的通识素养,[2]提升学生在完成建制化的学校教育之后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对于上述通识教育“深化”的理想,我虽然未能企及,但心中不胜其向往之情,所以勉力以赴。本文以我在2004学年度下学期及2005学年度上学期在东吴大学开授《历史世界的呼唤》课程为例,讨论通识课程的教案设计与教学方法。

二、《历史世界的呼唤》课程之设计

本课程之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从历史视野出发,思考若干历史的转折点与当前现实问题,提升学生在时间深度中进行批判思考之能力,并探索历史思考活动之重要面向。本课程系学期课,共列15个讲授单元,每一讲授单元包括下列各项:

1.讲授内容摘要

2.阅读作业:配合讲授单元之主题,提示相关参考论著。

3.参考读物:列举当代学者所撰该单元相关问题之研究论著书目,作为学生将来进一步自修之参考。

4.思考问题:就每一讲授单元或阅读作业之相关课题,列举问题若干则,提供学生思考空间,并作为检验学习效果之参考。

本课程之学生考评及成绩计算方式有二:

1.本课程每周上课2小时,选课同学必须每周撰写一篇心得交至教学网站,并经由教学网站对话平台与教师或助教对话,以提升写作能力与学习效果。

2.本课程有期中考及期末考。

本课程学期成绩之计算标准如下:

①期中考          20%

②期末考          40%

③出席上课及每周心得    40% (未请假缺课一次扣学期总成绩2分)

合计            100%

本课程各讲授单元之主题如下:

第一讲历史的转折点(1)551 B.C.:孔子与《论语》的思想世界

第二讲历史的转折点(2)221 B.C.:世界史视野中的秦帝国兴亡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讲历史的转折点(3)A.D.960:公元第一个千纪以后中华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四讲历史的转折点(4)A.D.1895:甲午战争与日据时代台湾的历史面向

第五讲历史的转折点(5)A.D.1945:战后台湾经验及其文化变迁

第六讲从历史看现实(1):台湾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第七讲从历史看现实(2):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脉络及其展望

第八讲从历史看现实(3):“中国”概念的涵义及其对东亚的影响

第九讲如何思考历史:两种历史思维的方法及其问题

第十讲历史知识如何可能:“历史”图像的建构

第十一讲如何写历史:历史写作的特质与目的

第十二讲如何说历史:历史叙述的艺术

第十三讲如何解释历史:历史的因果解释及其问题

第十四讲时代变局中的历史知识、集体记忆与权力结构

第十五讲结论:历史中有没有道德?

三、课程设计之原则

《历史世界的呼唤》这门课程之设计,大致依循以下几个原则:

1.基本性

所谓“基本性”指通识课程内容应包涵人类文明之基本要素。相对于工具性、应用性或休闲性课程而言,通识课程之内容应具有基本性。所谓“基本性”,是指课程应涉及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素质而言。 《历史世界的呼唤》这门课程,依“基本性”之原则,尽量选定历史发展过程中基本而重大之事件、人物或问题,以引导学生从深厚的时间意识中,思考历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所以,本课程前5个讲授单元以“历史的转折点”为着眼点,择定551B.C.孔子出生、221B.C.秦统一中国、A.D.960宋以后之文化发展、1895年甲午战争、1945年战后台湾发展,探讨历史之转折变化,并逐渐由远及近,趋近学生当下所处之时空情境。

2.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指包括通识教育在内所有的课程之教学,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而教育。所有的通识课程都应直接或间接地完成“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这项教育目标。教学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出发,去看待知识,透过讨论、思辨、批判与比较,去了解自己的身体、心理,自己所面对的自然世界与社会环境,自己所处的时代与所属的文化。

从上述原则出发,本课程致力于以学生为主体,导引学生从历史视野与时间深度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3.思考性

所谓“思考性”指通识课程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为其目标。“思考性”本来就是所有的课程规划的重要原则,通识课程尤其如此。在21世纪的资讯社会里,“资讯的获取”大致已经不是问题。对大学学生而言,“资讯的解读与分析”才是重大的挑战,因此,思考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

从“思考性”这项原则出发,本课程从第9讲以后,就设计授课主题环绕历史知识活动之探讨而展开,讲授“如何思考历史”、“历史知识如何可能”、“如何写历史”、“如何说历史”、“如何解释历史”等具有“后设”(Meta)意义的主题。最后一讲则讨论“历史中有没有道德”这个问题,作为课程的结论。

为了加强经由本课程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本课程每一个授课单元均设计数个思考问题,以供学生课后自我学习及写作之参考。例如在第1讲(参考本文附件),我拟定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上课内容,题目如下:

(1)在什么意义之下,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说孔子出生是历史的转折点?

(2)如果你在今天碰到孔子,你想要问孔子什么问题?为什么?

(3)假定孔子出席“世界文化高峰会”,请问你认为孔子针对以下问题,可能如何发言:

①2001年9·11纽约恐怖袭击事件。

②2004年南亚大地震引发海啸事件。

③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飓风卡特里娜(Katrina)严重侵袭事件。

以上3个题目都不是记忆性的题目,而是着眼于学生与本讲的主题人物孔子的互动,引导学生“神入”历史人物的思想世界,携古人之手,与古人偕行。

另外,在本课程第15讲“结论:历史中有没有道德”单元中,我也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何谓“道德判断” ?主张在历史思考中应运用“道德判断”者的理由何在?反对者的理由又是哪些?这两种主张能否取得协调?为什么?如果在历史思维活动中完全抽离“道德判断”,你认为会产生何种结果?

(2)试以本周上课及阅读心得为基础,就王夫之(1619—1692)在《读通鉴论·叙论四》中的一段文字加以评论:

然则治之所资者,一心而已矣。以心驭政,则凡政皆可以宜民,莫匪治之资;而善取资者,变通以成乎可久。设身于古之时势,为己之所躬逢;研虑于古之谋为,为己之所身任。取古人宗社之安危,代为之忧患,而己之去危以即安者在矣;取古今民情之利病,代为之斟酌,而今之兴利以除害者在矣。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所资,唯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

这两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较为浅易,协助学生整理授课内容及阅读作业心得,第二个问题则有心于引导学生分析唯心论的历史解释所牵涉的“化约论”(Reductionism)等相关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心得评量

1.多元的师生沟通渠道:本课程除了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由我在教室讲授之外,因为选课学生人数众多(约250人),所以特别注重班级经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本课程共设计4种不同的师生沟通渠道,供学生提出问题与表达意见,以缩短大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4种渠道是:(1)课中提问:每讲的课堂中,同学可以随时举手发问;课堂结束后,也保留充分的时间供同学就本讲的内容提问,我只提供同学思考的方向,但不提供标准答案,以刺激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2)心得写作:本课程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在每周上课之后写作一篇心得,传送至教学网站,由助教批改。同学们可以在撰写心得时提出问题,与助教讨论,所有问题经助教整理汇总后,在下一堂课中,由我择要回答。(3)教学网站留言版:教学网站内设有留言版,提供同学随时发问的园地,一般性问题大多由助教在线上即时回复,具争议性问题则在助教与我讨论以后回复,或留待下一堂课由我亲自回答。本学期助教累计回答同学问题共305次。(4)助教时间:本课程本设有预约制的助教时间,供同学与助教面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但是,本学期几无同学来访,也许是因为前3种沟通渠道,足够解决同学心中的疑问。

2.点名条掌控同学出席状况,心得写作提升同学写作能力:本课程每周上课前发给每一位同学一张点名条,同学们在点名条中填写个人姓名、班级等资料,下课后交给助教,并简单撰写本周听讲心得,一人限交一张,尽量避免代交的情况发生,以便登记同学的出席率,作为期末考勤之参考。

本课程是人文通识课程,所以特别重视学生的心得写作练习,希望借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每周下课后,同学可依每讲所提供的思考问题撰写心得,亦可就每讲的授课内容,依个人兴趣而另摘主题,配合证据加以综合论述,撰写约300字的心得报告。对于授课内容不明之处,同学也可以在心得报告中发问。心得报告直接交到本课程的教学网站,不接受书面报告,其好处有二:一是响应环保,发挥无纸化的环保效果;二是方便助教汇整同学的心得意见,免除重复打字之病。同学缴交心得的期限为三天,即周一上课,周三晚间24:00截止,为求公平起见,除非有特殊原因之外,决不接受补交。在作业截止缴交以后,助教们必须在24小时内,一方面将200多位同学的心得报告批改完毕,并立即寄发成绩和评语给同学;另一方面则须综合同学们心得报告的内容,分析同学的作业中的论点,汇整同学在学习上的问题,撰成10页左右的批改报告书,交我参考,好让我随时掌握同学的学习状况及进度,并于下周上课时一一给予解答。

本课程选修人数约250人,透过上述每周写作心得交到教学网站批改的机制,授课老师与助教就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教学效果似乎比分组讨论的方式更好。更重要的是,在当今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写作能力均有待提升的情况之下,这种每周写作的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极有助益。

3.自我评量试题之拟定:本课程自开课不久,即有同学反映希望了解本课程的考核方向,也同时希望上课后能有效把握学习的重点,因此,助教们经过讨论之后,决定每一讲制作10题选择题作为自我评量的题库,以帮助同学检视自己的学习成效。本课程共15讲,助教们共制作150题供同学自我评量兼重点复习。

这一部分的试题,依讲次公布于教学网站内,同学们可以于课后进行自我评量,以了解自己学习的状况。

五、结 语

任何课程的教案设计与教学实务的改进都是永无止境的工作。在过去两次开授《历史世界的呼唤》这门课的经验中,我深感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中心,举凡上课前的备课工作、授课内容的撰写、各个讲授单元之“问题意识”(Problematique)的提出、各周教材的选编与研读、学生的写作与讨论等工作,莫不取决于授课教师。其次,大班讲授的课程中,助教群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团队,每周写一篇心得之批改与回应、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之整理,以及教师在下周之公开综合讨论等,都有赖于助教的协助。

最后,现代大学所开授的包括人文课程在内的课程,多半讲求知识的客观化,于是不免与学生生命的向内反省有所疏离。如何在学习者的主体觉醒与历史事实的客观研究之间,获致动态的平衡?如何能够在“通古今之变”与“成一家之言”之间同时具足?这是包括本课程在内所有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者共同面对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