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托校园媒体探索新闻人才个性化培养路径

依托校园媒体探索新闻人才个性化培养路径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托校园媒体探索新闻人才个性化培养路径_高等学校个性化教依托校园媒体探索新闻人才个性化培养路径陈思中 童 玲在新闻人才培养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培养需要能同时承担文字、图片、博客、微博、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的新闻人才。文华学院依托校园媒体,探索新闻人才个性化培养走出了一条新路。文新社成立之初,其章程就规定了它是一个依托校园媒体的实战式大学生新闻采编团队。

依托校园媒体探索新闻人才个性化培养路径_高等学校个性化教

依托校园媒体探索新闻人才个性化培养路径

陈思中 童 玲

在新闻人才培养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培养需要能同时承担文字、图片、博客、微博、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的新闻人才。在媒介不断融合的背景下,仅重视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文华学院依托校园媒体,探索新闻人才个性化培养走出了一条新路。学院培养的新闻人才最明显的特色是:学生从大一开始,依托校园媒体,边学习理论,边从事校园媒体的采写编播实践,到毕业时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迅速上手、独立完成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一、把校园媒体建设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践基地

把校园媒体打造成为大学生实践与创新的个性化发展的实践基地,是我们在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做法。具体做法是:通过校园媒体的采写编播实战、“三导师”培养制、制定分期目标、文化熏陶管理等运作方法,形成实战操作、专业技巧训练和文化熏陶三位一体的新闻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www.guayunfan.com)

1.采写编播实战,训练实用人才

2003年7月文华学院宣布建校,9月16日第一批学生进校,9月25日成立了文华学院大学生新闻社(以下简称文新社)。文新社成立之初,其章程就规定了它是一个依托校园媒体的实战式大学生新闻采编团队。在文新社内部,每一个部门都对应着一个岗位和业务平台,如:新闻部对应“文华网”,负责学院官网的日常动态宣传;校刊部对应《文华》杂志,负责杂志的采编和发行工作;外宣部对应《武汉晚报》文华记者站,负责学院的对外宣传工作;广播台负责全院的广播业务。

在文新社内部,每个部门都有一个团队在一个平台上工作,他们要负责新闻策划、采访、编辑、审稿、出版、发行等新闻业务,并且规定了具体的工作流程,有详细、周密的工作规定和工作效率要求。

每一次报道校内大型活动和校外采访活动前,文新社都要进行新闻宣传策划,对最后的发稿有具体要求。如先进行采访策划、写采访提纲、确定成稿方向及发稿类型等。特别是对名人的采访,如对每年开学典礼上的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和知名教授的采访,在采访前期,参与采访的学生记者要收集被采访者的资料,写出采访提纲,再由指导教师确定采访问题。每次正式采访前,学生记者会接受由指导教师和有采访经验的学生记者组织的“模拟采访”培训。在“模拟采访”中,指导教师会对采访礼仪和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预警”,有经验的学生记者则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文新社的日常新闻采访部门对采访和写作的时间作出了较严格的要求,如当日发生的新闻必须当日完稿、当日编辑。在这样的实际操作训练下,学生记者、编辑们得到了足够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的训练,新闻采编能力提高较快。

2.“三导师”培养制,一批批学生记者成长起来

文新社采取“三导师”培养制。所谓“三导师”是指,以宣传策划处“指导教师”为主,以邀请校外媒体“名记者导师”为辅,同时指定优秀学生记者作为“小导师”。“指导教师”负责校园媒体日常采写编播指导和团队管理;“名记者导师”负责新闻方法技巧集训和实战训练指导,定期来校讲座,参加新闻策划;“小导师”以“老带新”形式手把手指导。

特别是优秀学生记者“小导师”在对新学生记者的“师徒”指导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新社内每个部门在招进新成员后都会进行至少为期1个月的培训,在培训期间,部门以前的优秀记者会回到部门,为新成员讲授自己的采写经验,传承部门文化。这样一种“老带新”的形式体现了学生相互学习启发、自我管理、共同提高的特点,并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文化氛围。

3.制定个人分期目标,学有所长,用有所成

进入文新社的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和目标,但并不是很清晰。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启发和帮助他们制定个人的一期、二期业务学习目标,使他们在文新社工作的一两年时间内,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学生这样设定自己的目标。一期目标:熟悉新闻采写编播业务,能融入集体,将兴趣变为特长,主动学习,相互学习,自我培养,快速成长;培养发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交流沟通。二期目标:学有所长,用有所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成为组织者或干部,能带领团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为将来深造或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几年实践,我们发现,一般的学生在一二年级进入文新社当学生记者,包括文、理、工、管各个专业,其中新闻专业学生可工作2~3学期,其他专业学生可工作2~4学期。一般到了三年级后他们会渐渐退出文新社,其中大部分学生不是考研,就是成了学生会或其他社团中的干部、负责人。

而这应与我们的培养计划分不开。我们培养计划是:学生记者通过努力,用2~4个学期的时间,分层晋级,从见习记者开始锻炼,然后逐级发展成记者—助理编辑—责任编辑—主编助理—学生副主编,协助或单独完成《文华》杂志、校报、网站、广播台的采写编播工作。其中部分学生成为团队核心,能进行工作策划、组织与团队管理。

因此,一批批凭兴趣爱好加入文新社的学生,通过一两年的个性化培养和实战锻炼,成长为有较强新闻业务能力、懂得团队管理并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如200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吴坤学,2009年4月加入文新社外宣部。不久他参与了对郭敬明等社会知名人士的采访。2009年9月,吴坤学成为外宣部副部长。他在担任外宣部副部长期间,新闻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半年中在社会媒体上发表稿件20多篇。2010年4月,吴坤学被选为文新社社长。他领导文新社学生记者参与策划开学典礼、院士采访、名人采访等学院大型活动,帮助指导教师进行团队建设,完成了秘书部重组及各部门制度完善的工作。同时,吴坤学还担任了校刊部代理部长,任职期间参与了两期《文华》杂志的制作工作。

4.在团队文化熏陶中培育学生特长

文新社在8年的建设发展中,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社团文化,并届届相传。

一是有共同的目标。文新社在建立之初确立了“打造中国高校新华社”的目标。在远大理想的激励下,学生们有较高的品位和文化追求

二是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兴趣爱好者聚集一起,进行新闻采写编播的实战训练,比、学、赶、帮、超,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有成就感。

三是建设“文新社一家人”和谐团队的情感文化。在文新社,业务培训活动不间断,如评“每月之星”、编前会、业务总结交流会、业务培训会、年终表彰会;各部门成员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会不定期举行业务交流活动,沟通业务、交流感情;举办迎新会、送别晚会、拓展活动、文新社庆、迎新年晚会等文化活动。一些已毕业的“文新人”还会时常回来和文新社里的学生记者交流,提供帮助。2005级新闻学专业朱良哲曾是文新社摄影部的摄影记者,已毕业多年,但每年他都回校参加新成员培训。

8年来,我们培养的学生记者中有部分进入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凤凰周刊杂志社、腾讯网等主流媒体工作。

二、把校园媒体打造成提高专业技能和发挥潜能的平台

1.学生在校园媒体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发挥自身潜能

在校园媒体的日常工作中,广播台、校报、杂志(校刊)、电视台和网站各自需要30~40名学生工作人员才能正常运行,整个校园媒体则共需150~200名学生长期参加工作。在这些学生记者、编辑里,不仅要有新闻等文科学生,也需要管理和理工科学生,因为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是不能胜任广播台、摄像和网络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工作的。每一届的文新社成员无论是哪个专业,只要是对新闻感兴趣,都能在这些校园媒体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除了正式的学生工作人员,这些校园媒体还会经常安排中文、新闻和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实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媒体质量,解决各个专业人员短缺问题,又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

学院每次大型活动之前,学生全程参与策划、采访和写作等工作,经过实践锻炼,文新社许多成员在新闻业务以及交流沟通方面进歩很快。新闻专业的学生从接触理论到开始新闻实战,非新闻专业学生从只有兴趣爱好到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并采写发表新闻作品,他们在文新社迈出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2005级市场营销专业(专科)李轩,在文新社期间多次主动到汉口参与长江美联大讲堂主讲嘉宾的采访,而且作为《文华》杂志的学生主编,她参与策划了10余期《文华》。目前在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负责企业的宣传工作。

200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金玫,担任文新社外宣部部长期间,策划、新闻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顺利签约深圳百丽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企宣工作。

8年来,文新社共培养、训练学生记者、编辑1000余人。众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这里找到了发挥能力的舞台,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校园媒体这一基地,得到了新闻采写编播专业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掘了他们的个性潜能。

2.依托校园媒体,开展新闻业务实践

8年来,在学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文新社学生编辑、记者自我管理、良性发展,较好地协助完成了《文华》杂志、《文华时报》、文华网站、文华广播台、文华视频等校园媒体的日常采写编播工作,并在《文华》杂志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亮点。

截至2011年12月,《文华》杂志共出版47期,每期10万多字,共计出版470多万字;《文华》时报共出版28期,每期2万字,共计发稿56多万字;网站每年平均发稿300余篇;广播台每年播放节目接近400小时。

我们的学生记者还采访了两院院士50多人次,采访了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熊召政等学者名流30多人,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三任校长和校院各级领导300多人次,采访了校内先进师生代表、典型等逾2000人次。

2007级新闻学专业夏金,大一加入了文新社校刊部和外宣部两个部门。在校刊部时,曾采访过郎咸平、易中天、于丹、郭敬明等社会知名人士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几任校长。在外宣部时,夏金是本部门的“发稿状元”,并成为《楚天金报》等媒体的实习生及大学生记者。毕业后,夏金去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面试,凭借其在文新社积累的采访经验和在社会媒体发表的稿件顺利成为实习生,现在已是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正式员工。

8年来,文新社在校内外媒体发稿10篇以上,获得文新社记者采访证,基本具备新闻采编能力的学生已超过500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上半年原《文华》杂志执行主编调走的情况下,学生记者、编辑们在新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及时完成了新一期《文华》的编辑出版,大家评价保持了原《文华》的质量和特色。

在2009年学校形象广告发布中,学院领导进行了创新尝试,学生记者采写一批师生事迹稿件,在《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金报》上办起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创建个性化教育办学特色——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和特色兴校纪实”、“喜看文华学子茁壮成长·考研篇”、“喜看文华学子茁壮成长·就业创业篇”、“喜看文华学子茁壮成长·教学篇”四个版面。武汉一个主流媒体的总编说:“你们把我们的报纸版面办成了文华学院校报,这在全国广告宣传中是个创新。”现在已形成文华的一个宣传特色。

3.打造新闻认知实习基地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新闻系与宣传策划处紧密合作,先后制定出《新闻实习基地学生实习指导计划》、《新闻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实施办法》,让校园媒体同时充当新闻认知实习基地。明确学生认知实习时间为8周,计32个学时,就是每个学期安排1~2批,每次不超过30人次。

参加认知实习的学生在武汉晚报文华记者站、《文华》杂志编辑部、《文华时报》编辑部、文华网站和文华广播台等校内媒体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业务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并具备基本的新闻采写业务能力。

基地建立以来,宣传策划处先后接收认知实习学生400余人,先后发表稿件2000余篇。许多学生反映,新闻专业学习关键在于实践锻炼,校内新闻认知实习基地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实践环境,收获很大。

现在宣传策划处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合作建立“文华学院大学生新闻实习实践基地”,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给出4间办公室(每间48平方米)分别作为广播台录播室、广播电视编辑室、杂志报纸网络编辑室和文新社武汉晚报记者站办公室;同时,新闻系的电视演播厅、录音室、摄影室、电视编辑实验室等与宣传策划处共用。

每年学院都会派一批优秀学生记者到《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等社会媒体实习。他们撰写了大量的文华新闻稿。全国独立学院媒体关注度方面,文华学院2009年排名第8,2010年上升到第6名,2011年上升到第4名。2011年,中国教育网根据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统计,在高校招生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布了中国独立学院报考热度排行榜,文华学院人气达93.6万人次,排名第1。

三、提高学生情商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注意到,学校教育偏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但忽视了情商教育,如学生进入社会后如何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面对挑战经受挫折、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等。

实践方面,大学生普遍欠缺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在这些方面加以补充和改进,使培养出的毕业生更适合社会的需要。

2005级电子商务专业郭冠楠曾是文新社的学生记者,在文新社期间,郭冠楠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毕业后他与合伙人共同注册成立武汉散丝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成为当时武汉首批“零首付”的大学生。随后与文华学院签署合同,共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接收文华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就业见习。

2008届毕业生李宇迪也曾是文新社外宣部的学生记者,在外宣部学习工作期间,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并与外宣部的成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学毕业时,李宇迪拒绝万元月薪的聘请,拒绝外国人以百万高价收购其专利,和另外三位同学一起成立灯具公司。如今,公司员工30余人,产品已出口到东南亚、日本、德国、荷兰等。李宇迪曾多次向文华学院提供设备,并建立了“李宇迪工作室”和实习就业基地。

文新社第二任社长、光电信息工程专业陈亮,在文新社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事务处理能力,毕业后,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全程参与策划、采访、写作,不仅提高了文新社学生记者的新闻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综合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了思维和沟通交流。在与采访对象的交流过程中,尤其是那些社会文化名人、院士等丰富的人生阅历、谆谆教诲使学生记者获益良多。

(作者陈思中系文华学院副院长,童玲系《文华》杂志执行主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