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生回报为人民_中国教育学会“十

一生回报为人民_中国教育学会“十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回报为人民_中国教育学会“十发自肺腑爱学生 一生回报为人民张贵平一、吾之梦——幸福教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社会的良心,承载文明的传承,维系民族的命运。拉开记忆的闸门,走进发黄的古卷,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孔子为代表的先哲教育思想光耀寰宇,福泽五洲,迄今依然光芒四射,生机勃勃。然而,近代的血雨腥风、屈辱悲凉,哲学的苍白、自然科学的落伍,教育的光

一生回报为人民_中国教育学会“十

发自肺腑爱学生 一生回报为人民

张贵平

一、吾之梦——幸福教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社会的良心,承载文明的传承,维系民族的命运。拉开记忆的闸门,走进发黄的古卷,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孔子为代表的先哲教育思想光耀寰宇,福泽五洲,迄今依然光芒四射,生机勃勃。然而,近代的血雨腥风、屈辱悲凉,哲学的苍白、自然科学的落伍,教育的光环不再;十年浩劫“白卷英雄”演变为“精英”推崇,市场经济物欲横流,实用主义猖獗,人文知识的冷落,教育产业化的折腾……我们梦想教育能够遵循自身规律,回归教育的本原,彰显教育的价值;“教师职业”备受尊重,教师劳动能够实质上“体面”;民族复兴、国家繁荣。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观现实,“90后一代”、新世纪的一代教育对象却屡屡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青少年虚度光阴,蹉跎岁月;荣辱颠倒,美丑错位;胸无大志,消极颓废;成天贪玩好耍,游戏人生,学无恒心,自暴自弃;视社会污垢为时髦追求,视读书学习为痛苦灾难,视父母规劝为不识时务,视老师关爱为可欺应该,甚至视国法为空文;“角色混乱”让世人分不清男女性别,生活上高标准,学习上低诉求,心里只知道别人该为自己做什么,从来不考虑自己该为别人做什么……伤吾心肺,痛吾心腑。吾梦倾教育的灵光,洒人本关爱之甘露,使我们的年轻一代成“阳光一族”,品端德庄,全面发展,快乐、健康地成长。(www.guayunfan.com)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梦想每位从事教育的同仁能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春风化雨,教诲谆谆,育德、育智,育心、育人。将教育的理想化为行动的自觉,驰骋教坛、光明磊落,引领学生修剪自我,学会做人;引领学生弃恶扬善追求卓越;引领学生荡桨学海学会求知;引领学生崇尚真理学会创新,让教师快乐,学生幸福,让教育的天空一片蔚蓝。

二、吾之行——我这样践行人本关爱

(一)树立一个信念——满怀对每一个学生的希望

心理学上有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我们每个人都有儿童、成人、父母三种心理状态,都需要心理安慰,都期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在教育的长河里摆渡我始终践行以下几个方面:

1.与学生谈话、回答学生疑问、观察学生等都力争让其明白——我喜欢他(她)、对他(她)的将来是充满深切的期望,当然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也包括眼神等肢体动作。

2.每一学期伊始组织“新学期、新憧憬、新希望——我的奋斗目标”主题班会,指导学生依据“远景目标—阶段目标(月)—近期目标(周)”程序制订标规划,整理成册并不定期返回学生,让目标得到强化。

3.当学生学习上存在彷徨、信心动摇时,主动分析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并明确告之——“我相信你,你准行!”。

4.承认差异性,因人而异,特别是在处理优生与学困生矛盾时,给学困生适当宽容,但事后私下给优生说明原由,建构平等人际关系,提升其自信心、同理心。

5.谈论学生的话题注意场合与分寸,有些涉及学生或学生家长“隐私”的要守“密”,有些需要单独与家长交流的最好选择没有第三人在场,同时评价学生的言语无论有没有学生在场一定保持一致。

6.把节日活动放心地还给学生;走进学生,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如一起跑跑步、给过生日的学生送个小礼物等,拉近师生距离。

7.学会移情。处理问题学生除心情平静、不简单粗暴外,还要有为师的“大肚能容”。在心理上把问题看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把解决问题看成是教师的价值所在,对待具体的“人”要克服“视网膜效应”,多想其可爱之处和长处。要让这类学生明白:我都这样可老师也没有轻视、歧视,我若不改真对不起老师。

(二)把关爱与教化相融合

关爱学生首先是接纳,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宽容学生,讲究一份真诚、一份纯洁、一份厚重。这种爱是用心的呵护、用情的真爱,不是领导关心下属权威式的爱,不是唠唠叨叨式的母爱,不是祖父母隔代间的“溺爱”,也不是纯同学间、朋友间的缺原则“爱”,师爱无疆服务于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其次,促进学生发展是关爱学生的宗旨,在关爱中有教化,在教化中有关爱。

(三)置“爱”于适时适度

爱是心的甘露,是心的融通。施“爱”容易而让受惠者感知“爱”难,泛泛而爱往往成无爱,爱是教育的艺术。一个班级的学生当然有年龄、心理特征的“共性”,但每个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气质、学力基础、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际环境、心理渴求等都不同,因此:

1.施“爱”要各予所需。比如对有上进心但基础差的学生需要多给“学习方法”点拨的“爱”;对首次离开父母的住校生需要给予生活方面关照,尤其是生活自理方法的指导,重在引导他(她)们适应集体生活,增加安全归属感;对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多予“物质”层面的支持;对性格急躁的学生需要给予时常提醒的“爱”……

2.施“爱”要择时而动,将“爱”施于“需要爱”之时。如在行为越轨苗头出现时,在学习成绩滑坡,徘徊彷徨时,在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在学生生病时……

3.施“爱”于细微处。如遇天气变化提醒学生增减衣服,提醒学生衣服搭配,提醒学生适时理发,教学生整理内务、整理学习资料等。爱是涓涓细流,爱是润物无声。

4.施“爱”有分寸。爱学生既要“蹲下去”做学生伙伴、朋友,又要“站起身”保持长者风范。

(四)“严”“爱”相济

教育是用生命摇动生命的事业,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只有爱的教育也同样是失败的教育。严明的组织纪律、严谨的学风、严肃的考风、原则问题上的严正立场都是教育不可缺失的手段。

春风化雨、绵绵爱心永远是教育的“真经”与秘诀。

三、爱之果——快乐教育、“甜”

(一)体验到了为师之“体面”与“优越”感

走过25年高中教育的岁岁年年,高兴于接到新生时见到的青春洋溢的笑脸;兴奋于届届学子拿到心仪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喜悦时刻;暗喜于很多问题学生在教育阳光照耀下的“嬗变”;骄傲于“桃李满天下”的成就;豪迈于“亦师生、亦朋友、亦姊妹兄弟”的离校学生团聚活动;惊喜于天涯海角,茫茫人海师生“邂逅”;自豪于教师节、春节的电话不断;感怀于人生悲苦期间学生的真心问候与无私帮助;动情于阅读学生的封封来信……一路走来,念不尽的象形字,挥不去的师生情,驱走了人生的旷世寂寞,让我一步一步体味幸福。

(二)拓宽了人际交往范围,“笑”挂脸上,“乐”融心田

与学生相逢都是缘,25年岁月中,18年在高三的确是苦。但几千毕业生在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出类拔萃、建功立业,把脚印留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一想就“乐”。高中学生虽然有社会化的气息,但其主流是清纯与勃勃生机的,青春的至纯呵护了自身心灵的绿洲,青春的节拍“逼迫”我忘却“职业的困倦”,青春的胆识亦增添了我生活的从容与豁达。

(三)积淀经验,成功转化了一批“特殊”学生

我没有做统计,出于“隐私”我也不热心记录这类“个案”,但这些孩子的“过去”往往在我头脑中似乎铸就了“不会忘却”。记得有一年我去南京出差,在火车站大厅,一位一米八几的青年“扑通”跪在我面前,弄得无数旅客与警察围观,当他泪水涟涟地一声声呼唤“恩师”时,才免去了差点被警察带入警局问话的我的尴尬,原来他是我曾经受司法机关委托接手的一位男孩。他母亲在他读初中时就撒手人寰,父亲因帮别人贷款不当被控诈骗身陷牢狱。他性格孤僻,崇尚暴力,情绪特别容易冲动,在社会上有一伙“梁上君子”的“朋友”,偷盗手艺堪称一绝,身强力壮,在学生中是有名的“学霸”。两年时光,为了改变他,我“十八般武艺”用尽:为改其“偷”的习惯,我给他送了近两年早餐,添买过一些衣物;为让他开口交流我无数次谈话、谈心;为防止他假期“旧病复发”,我四处求情给他找“活”干,特别是在他患恶性痢疾大小便失禁时,我给他换床单、洗衣裤、擦身体整整七天……可能是情动上苍,他后来真正变了。次年高考他考入南京某高校,后留在南京工作。

四、爱之因——为了不留今生那一抹揪心的遗憾

时光回流到1997年3月26日,突然接到县委宣传部、教育局的通知:3月27日报到,主持县教研室工作。当时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兼高1998级(2)班班主任的我毫无思想准备,办完学校工作交接又参加“送行酒局”,我没有时间和我的学生去解释与告别。当我乘车与同事告别时,我那60多位学生不知怎么得到“消息”也匆匆赶来,先是人群中传出:“老师,你不走好吗?”“老师,你别不管我们啦!”的声音,随后就是哭声一片,紧接着不知怎么60多位孩子齐唰唰地跪在地上,湿淋淋的泥巴地上上演了悲凉的一幕,我也不知道后来是怎样上车走的。车轮滚滚,泪眼汪汪,我头脑中只有那揪心的一幕,铭心刻骨,回肠荡气……结果我那个班的学生四处转学,留下小部分同学曾多次偷偷赶赴县城“看望”我。

漫漫人生路,悠悠岁月情。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大的痛——提起这一届的事我羞愧难当,仿佛欠过一世的“账”。无论岁月怎么推移,一见学生心里总会泛起一股“愧疚”感,挥不去,剪不断,理还乱。

人生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单行列车,为了今生不留这一抹遗憾,我又重回讲台,又来与学生为伴,用真心关爱青春期的孩子,用真情哺育我的学生,老师誓言用余生弥补这一抹遗憾。

参考文献

1.陈安福. 中学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班华,刘明远.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杜时忠. 新世纪 新师德.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