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堂自然课_成长课堂_世界上

一堂自然课_成长课堂_世界上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堂自然课_成长课堂_世界上一堂自然课中国人普遍知道西方发达国家对待教育的态度,但是没有实际经历过,因而感到非常神秘。当一个中国考察团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听课时,这种神秘随之被打破。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将课前准备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的每人捉一条放在课桌上。甚至当一个孩子把蚯蚓切成了两段的时候,教师也没有动声色。而他的教育方式以及他的思想学说震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的历史,至今还余音绕梁。

一堂自然课_成长课堂_世界上

一堂自然课

中国人普遍知道西方发达国家对待教育的态度,但是没有实际经历过,因而感到非常神秘。当一个中国考察团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听课时,这种神秘随之被打破。这节课上,教师讲的内容是“蚯蚓”。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将课前准备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的每人捉一条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这条软塌塌的小东西弄得教室里乱作一团,不时还有孩子惊恐的尖叫声出现。但是终究有胆子大点的孩子,或者是对这个小东西比较好奇的孩子,这一过程在大约持续了15分钟左右后,终于每个孩子都捉了一条放在自己的课桌上。而这个过程中的教师却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

直到孩子们捉完蚯蚓坐好后,教师才有了开始“上课”的欲望。他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课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现场观摩的教师似乎对这种现象非常不理解。但是从教师最终对课堂的控制情况来说,他的做法似乎是正确的。“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孩子回答说。 “蚯蚓贴地的一面毛茸茸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回答,教师都耐心地给予鼓励。甚至当一个孩子把蚯蚓切成了两段的时候,教师也没有动声色。但是当他告诉老师这两段都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的时候,教师则表扬了他,并且对他说:“很好,你的观察非常仔细。”更有一个胆大的孩子,用一根线拴住蚯蚓,然后把蚯蚓吞进喉咙里,过一会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然是活的,这进一步证明蚯蚓的生命力的顽强。但是观摩者最后发现,这节课的老师不仅没有责怪他,还异常激动地说:“你太了不起了!你为了科学实验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教师和每一个同学学习。”然后全班热烈鼓掌,这似乎有点让人目瞪口呆。

这堂课后,有人问这位老师:学生捉蚯蚓持续了15分钟,你为什么一言不发?这位老师只回答了一句话: “假如这些孩子连一条蚯蚓都捉不住,那我今天的课还有什么价值呢?”一句话似乎道破了天机,但是却似乎永远离观摩者那么远。

在中国古代有一本叫《学记》的书中记载:“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九年视知类通达。”而大文豪韩愈在《师说》中也曾经倡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从来就不仅是单纯地教授书本,同时也在塑造学习者理想的道德人格。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等“智者学派”实际上是西方第一批专职教师。他们传授读写算知识,培养学生的讲演和辩论能力,要求学生成为符合社会理想的公民。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教育自古以来就是“育人”的事业,教师本身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本”,以其学识与道德人格感化一批又一批的求学者。(www.guayunfan.com)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因拥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青史留名,为中国的教育史在人类的文化活动中拔了头筹。而他的教育方式以及他的思想学说震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的历史,至今还余音绕梁。这是为什么?这不能不说是因为历史文化的传承性。

然而今天,当人们再去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也绝非是孔老先生那时那地的觉悟,恐怕是因人而异,个人自有自己最为理想的诠释罢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在今天的中国,当很多专家都对国外教育极端推崇的时候,从日本和韩国等一些国家传来一个消息:这些国家一直在遵循着孔子、孟子的教育思想。我们没办法对这样的事情发表看法,因为一些教育发达国家也并没有脱离开这些。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是发展地继承,是继承地丰富。

其实历史就是这样:割不断的气脉,剪不断的传承,挡不住的前行!前行就要舍弃。在中国,很多人说中国的教育是受封建社会的影响,但是实质是怎样的?恐怕大家也并没有寻求到更加合适的答案。

但是有一点,孔老先生及其思想不是在时代的发展中渐渐淡出了历史的主流了吗?理由自不待言:它已不适应人类进步的需要。放下孔老先生不说,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又何尝不是在更迭变迁中发展着呢?

谁都没有办法否认, 21世纪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世纪,一个国家的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芬兰是一个小国家,但是这个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在面对信息社会时,就将整个发展方向定位在信息技术方面,以至于芬兰的通信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之间就席卷全世界。

实际上,我们时刻没有忘记教育的导向会关系到民族的生存。从古代希腊开始,到现在的世界各国的较量,教育的作用始终没有减弱。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教育者,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化过。很多人都知道,21世纪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教育的基本任务。

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因此要重视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特别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动手能力和经济眼光的专门人才。有人说,21世纪劳动者要适应劳动世界的需求,必须具备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

无论如何,人们总是承认继承就是创新的基础。不继承前人的知识,就不能进行创新。必须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一分为二地认识基础教育的问题和不足。韩国人就非常重视这样的教育,一直以来,在韩国很多人对教育都持有一种怀疑态度。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诱导他们去独立思考,扩大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兴趣,培养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基础教育不单纯是强调书本知识,强调书面考试,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就是问题了。在中国,有人这样评价:中国学生有“三好”: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而外国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很显然,基础教育不只是让学生重复前人做过的事。如何培养学生善于抓住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具备打破旧概念、原理、经验而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勇气,这是教育的本质。作为教师不要窒息学生的思维,应改变以继承为主导的授课方式,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师生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毫无疑问,澳大利亚的斯蒂芬尼就是这样做的。

但是在中国,几乎没有老师这么做,这也许是很多年来延续下来的传统。所以不少国外学者在评价中国学生时认为:中国人刻苦,基本知识掌握得好,但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不足。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接受、同化、记忆和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若变换角度或换个场合,则不知所措。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本质上只是知识的复制品。学生被期望成为温顺的小绵羊,只能循规蹈矩,按照老师讲授的回答问题,很少的个性挥发的余地。长此下去,学生的创造冲动渐渐消失。老师往往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面面俱到,注重答题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忽视答题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不少教师看来,创造仅限于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专业教育的事业而与中小学教育无关。实际上每当对作文命题作出独特的构思,或用独到的方式解决了一道难题,用独特的想像力绘制了一幅图画,其中便蕴涵着创造的成分,这也许会构成未来取得重大发现发明的基础。我们必须除现行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为创造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