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也谈农村学校管理_管理与教学探究

也谈农村学校管理_管理与教学探究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稳定的心理素质的德育工作思路。

也谈农村学校管理_管理与教学探究

也谈农村学校管理

张兰清

30年的沧桑岁月使笔者感悟到教育的真实内涵,经历10多个春秋的学校管理工作的磨砺,使笔者越加有感于农村学校管理责任的任重而道远,谈点感想,以便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共谋发展。

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管理,有不少有志同仁做过大量尝试,用心血和精力总结出了不少可贵的经验。本人从酸甜苦辣中体验到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不仅要解决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落实难点。在多年的实践中,始终践行“以情感管理为基础,以制度管理促规范,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关键”的管理思路,在工作中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主要在6个方面做了尝试,效果比较明显。

一、强化认识,加强农村学校管理的责任意识(www.guayunfan.com)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振兴教育,持续不断地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才能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学校是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连接的桥梁,传承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发展科学的重大任务,是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发展阵地。教育是每个国民应享受的权利,振兴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普遍、最强烈的愿望。只有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才能最终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中心提升、优质均衡”教育发展战略,本着“事因人成,业因人兴”“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原则,结合实际提出了“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校规划,分类指导,创建特色,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以3年规划为目标,以年度计划为指导,以措施为手段,以达标为目的,以发展为宗旨努力构筑“共同远景”,基本上形成了校校在争先,年年有发展,3年求突破的局面。

二、民主管理,把握办学方向

有一个明晰的工作思路,绘制好未来发展蓝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因此在学校的发展方向上,把创一流管理,建一流环境,上一流质量,育一流的新人作为办学目标,在教学方式上,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办学理念;在管理模式上,把以管理为本,科研为导,质量为先,特色为重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办学指导思想是“给学生留下最美好的童年,给学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在对学校管理的不断探索中,我们都强烈而深刻地感受到推行学校民主管理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上级要求搞好、形式督促搞好、学生需要搞好、群众希望搞好”的事关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为此,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举办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采用研讨的形式来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加大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宣传力度,增强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紧迫感,把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力,领导方法,完成工作的效率作为衡量领导班子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积极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主人翁意识,形成科学管理的逐级考核管理体系。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中采取灵活有效的做法,以调动积极性、自主性,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基本实现了“三个做到”:一是做到观念新;二是做到制度全;三是做到工作细。以清晰的线条保证了工作有条不紊,使各项工作有人抓、能抓实、抓得好。

三、抓德育工作不可失机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先”,在转变德育工作方法上,更是以问题为切入点,着眼于发展,确立“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为突破点”。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稳定的心理素质的德育工作思路。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及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的全面实施,加强文明学校和文明达标学校的创建力度,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教育网络,促使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合学生条例、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学生礼仪常规,以抓常规教育为切入点,把德育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面、规范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一是把德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育中,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课堂,时时是教育;二是不断完善德育体系,各校组建了以校长为中心,少先队为骨干,班主任和政(思)教师为主体的德育组织网络,制订出每学期德育活动的长计划和短安排;三是利用升国旗、少先队活动、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多形式地开展“修身立德、求知爱国”的主题教育;开展了“了不起的中国人”“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陶冶了师生的情操;四是以新一轮思想政治建设为契机,抓紧建设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以校园网络为平台,拓展思想教育为阵地,以人生为切入点,抓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本,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以社会实践为重点,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五是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校长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以“感知生命意义,回报社会”为主题,以加强生命教育意义为切入点,敢于面对贫困,敢于战胜自我、自强不息。奋发学习、立志成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六是寓德育于各科教学、活动、习惯养成等教育之中,力求教育方式正规化,内容系统化,使学生置身于浓郁的德育氛围之中,抬头受教育,低头受启发,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从小事抓起,从细微入手,事事让学生入耳,处处让学生动心。

四、提升队伍建设,形成整体合力

农村校长、教师队伍,是支撑农村教育大厦的基石。抓好农村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就是抓住了农村教育工作的“牛鼻子”。针对农村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抓住队伍培训提高这个关键环节,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到偏远山村小学任教,扩大山川教师交流力度,促进山川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提高注入新鲜血液。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只要校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处处以身作则,做教师的楷模,想教师所想,为教师解难,就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才能有号召力,带动全体教师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集体。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重视教师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整顿,不断提高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逐步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树立执着追求,乐观向上,敬业爱生的精神风貌,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抓好教师业务能力建设,开展“千、百、十”园丁工程建设,形成名师带学科、带学校。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引导教师自主学习、自费学习、积累式培训、自主式提高。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加强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抓好典型,搞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

五、优化课堂教学,创建科研队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我们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程,强化改革实验与校本研究实验,正在走向宽阔的道路,达到了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以学促改的目的。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探索、研究、指导。以“同伴者”的身份到课改实验阶段去听课、研讨、开设讲座、总结经验、分析不足、研究调整工作方法,让全体教职工通过互相交流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先进的学习教育机制和先进的学习意识指导下,教育思想和观念得到升华,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和课程观。教师间关系和谐,工作热情高,学生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学习积极性就会不断提高,学习潜能被有效地挖掘。大部分教师呈现出教有质量,研有方向,学有目标。

一是抓好校际间教学研究活动。因为学校分布复杂,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尤为突出的是山区教师数量、质量给学区带来的压力大。在着力解决数量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提高教师的本身素养和教学能力,以课堂为中心,分片开展“10+1”的大教研活动,认真抓好系统研讨活动,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把经验、教训和困惑带到研讨会上,和同行共同分享,共同研究。通过多次试讲、评议、整合,提高了课的水准,锻炼了个人的胆识,得到了名师指点,学到了别人的长处。

二是以课堂为突破口的校本研究,学校把课堂教学作为切入点来抓好教学管理。抓好课前准备、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对照课标的内容和要求来备课。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狠抓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征凸显出来。主要抓了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对教案的设计、书写、各环节的要求做到了详查实做,对不合格的教案,要重新修改。第二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主要采取“自己学、集体议、专家讲、骨干带”,从笔记、心得、教学设计、论文等各环节做了严格要求,并进行了评估验收,做到了科研为先导、案例为基础、活动为平台、反思为手段、提高为目的。实施教师反思,达到“以思促行”,重点针对培训后的“我知、我思、我行”做到“四个相互”,人人都有特点,要相互尊重;人人都有长处,要相互学习;人人都有难处,要相互关心;人人都有缺点,要相互提醒。

三是有一个较好的教学工作思路。我们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支点,以远程教育为平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首先抓好校内研讨工作,做好常规教学研讨活动,落实听课制度,教师进行互相听、评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课下校,把重点放在教学力量薄弱的山区学校,并注重远程教育的资源利用,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教育科研活动,立足于校本,成才于岗位。坚持听,讲求评,认真找,注重查,岗位练,向教研要成果,向课堂要质量。使每位教师真正体会到“教学是根本,科研是灵魂,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提高”这一真谛。

四是抓好科研队伍。随着教育高标准的要求,要适应现阶段教育需求,我们在抓好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的前提下,着力抓好第三支科研队伍,提出了“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动力、以课题为载体、以培训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的教研思路,把教研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上,把“生长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校校有课题,人人有创新。以课题负责人为顶点,科研骨干为两腰,全体教师为底边的三角科研结构,抓住“四个重点”,即:以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以促进教师提高综合能力为重点;以构筑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实践——反思——讨论——整合——提升”为框架,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达到互帮互学,互促互进的目的。交流中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大山挡不住信息,网络连接着未来,它带来的是精彩,实践的是公平,缩短的是差距,提高的是成绩。”

六、抓好常规,着手细处,功于实处

农村小学的弱点,在常规管理上往往表现出不能持之以恒,缺乏细节处的落实,顾此失彼的现象严重。直视我们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一定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蹲在基层,深入研究,一线指导,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把握好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功于实处,真正达到日活动,周小结,月评比。做到“五个结合”“四个育人”。即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活动与研究结合,交流与特色结合。“四个育人”即活动育人,阵地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从宣传入手,从领导着手,从培训上下手,以落实为出发点,全面部署,责任明确,遵循原则,形成结合,借助载体,寓学于乐,寓练于乐,创建特色,提高素质,从而确保我们以往的一些有效的教育活动、管理经验,能够畅通实施,发挥效益。同时也要求我们要有恒心,产生决心,发扬耐心,充满信心,做到思想不滑坡,工作不松劲,经费有保障,落实有措施,机制有活力,经验有推广。

“教育无小事,事事见匠心”。如何抓好学校管理,在多年的探索中,做了些工作,有自己的思维,但面对新情况的出现,困惑、困难、困境随时伴随着,这就要求坚持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本着“思索在沉淀,探索在继续”,不断创造性地工作,创学校特色,强校本教研。一如既往地扎扎实实抓管理,坚定不移抓改革,持之以恒抓质量,自始至终抓队伍,不失时机抓调整,理直气壮抓创新。

【作者简介】

张兰清,生于1955年,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原州区清河学区校长。曾被固原市、原州区评为先进工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