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光下,快乐成长_阳光外国语学校课程方案

阳光下,快乐成长_阳光外国语学校课程方案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学校地处南桥城区,特别是处于城乡结合点,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给予的关注与支持以及教育局对区内第一所外国语特色学校的关注,凸显了学校办学的第三大优势。在校就读的学生部分是阳光社区拆迁户居民的子女,很大一部分来自乡镇学校,少部分来自原南桥城区,也有些是来自外省市的借读生。

阳光下,快乐成长_阳光外国语学校课程方案_让阳光更加灿烂

阳光下,快乐成长——阳光外国语学校课程方案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一)办学优势

建校6年来,在学校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依凭着全体师生的努力,初步形成阳光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特色。目前为止,学校与区内同类学校相比,存有三方面办学优势:

1.我校是奉贤区第一所外国语学校,创办一所全区最好的英语特色学校必然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学的追求目标。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全体教职员工上下一心,凝聚成强大的教学合力,为凸显学校办学特色而努力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与愿望。(www.guayunfan.com)

2.富有现代气息的学校建筑,齐全完备的教学设施,适度的外籍教师配置,以及为实施外语情景教学而设置的种种经费投入是学校创建英语特色教学的强力后盾。英语活动已构成学校英语教学的基础,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学校英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科已成为学校强势学科,我校在历届初三中考中英语学科成绩在区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区域内已备受瞩目,构成了学校办学的第二大优势。

3.学校地处南桥城区,特别是处于城乡结合点,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给予的关注与支持以及教育局对区内第一所外国语特色学校的关注,凸显了学校办学的第三大优势。

(二)面临困难

1.生源差异大

由于学校地处城郊接壤地区,与南桥镇中心学校的文化差距大。学生来源多元复杂。在校就读的学生部分是阳光社区拆迁户居民的子女,很大一部分来自乡镇学校,少部分来自原南桥城区,也有些是来自外省市的借读生。此外学校的英语办学特色还吸引了一些家长在沪工作的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的孩子。家庭背景的不同以及家长间的文化素养的差距,造成了孩子们在习惯、能力、个性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差异。

2.师资不平衡

由于学校新建不久,师资来源重新整合,他们中有区名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有从乡镇学校调入的教师,有不熟悉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的外省籍教师,有刚出校门的新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现代信息技术诸方面参差不齐,学科间发展不平衡。

3.文化底蕴弱

学校创建六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非常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从多个方面为学校文化的形成创造条件。然而,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深厚的历史积淀,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现处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高位瓶颈状态。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学校要形成鲜明、独特的学校文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办学目标

(一)学校发展目标

三年内,在良好的办学传统基础上,以优质化项目工程的推进为契机,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精化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丰富学校文化内涵,逐步将学校建成一所具有英语特色的,在市、区享有知名度的现代化学校。

(二)教师培养目标

——阳光园丁,人人制定个人三年规划,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

——阳光园丁,人人必须是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阳光园丁,人人必须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深入研究不断,发展完善不断,是充满睿智的教育经营者。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阳光下,快乐成长

世间万物的萌发、生长,展示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无不依赖于灿烂而温暖的阳光。没有阳光,便没有世间万物。在阳光下成长的儿童才是快乐的儿童、健康的儿童。阳光有七彩,学校课程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特体验,让每一位孩子在“赤、橙、黄、绿、蓝、靛、紫”七彩课程中体验快乐、感受和谐、施展才能、健康成长。

(二)学生培养目标:基础扎实、英语见长、健康向上、富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

(三)阳光学子形象:诚信、活泼、笃学、向善、有志、睿智、慎思

——阳光学子是诚信的。诚信是人类的无形资产,诚信教育对孩子的人生是一种道德的投资。每一个阳光学子都应具有诚实、奉献、谦让、正义的美德。在学校、社区、家庭,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诚信待人,真实地展示自己。

——阳光学子是活泼的。阳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活泼向上的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他们主动参与,善于交往。阳光教育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内趋力,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阳光学子是笃学的。笃学即专心学习。阳光学子不仅要学、会学,而且乐学、善学。能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地、主动地、自由地、创造性地学习。能自主选择目标和内容,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能动地调控学习策略和思维方法。

——阳光学子是向善的。向善,是人生幸福的工具。阳光教育认可善,模仿善,赞美善,鼓励善,积极构建一个向善的和谐的教育环境。阳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殷殷向善的情操,给予学生泉泉向善的力量,使他们宁静谦和,向良崇善,提升人生价值。

——阳光学子是有志的。每一位阳光学子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有良好的生活情趣、生活态度、生活习惯;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他们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适应自身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

——阳光学子是睿智的。他们拥有博大的情怀和国际视野。他们相信自己,有主见,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能勇敢面对失败与磨难;他们热爱生活,尊重他人,他们能合理地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他们从容执著,有自己明确的追求目标。

——阳光学子是慎思的。“学而思之,思而学之。”阳光学子要养成慎思谨学的良好习惯,在对知识进行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对有所不明的知识需要追问到底,辨明真伪与良莠,在“学”中多一点虚心,在“思”中多一点创新,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四、课程结构

(一)课程整体框架

(二)课程释义

(续表)

(三)课程分目标

(续表)

五、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在学校系统的组织下,教师、学生、家长、教学环境之间多边互动、有机整合的教育过程,是学习者与学业互动、变革、发展、成长的进程,是达成课程方案目标,使课程不断完善、成熟的过程。

1.基础型课程——实施“阳光课堂计划”(教导处)

推进以“阳光课堂”为轴心的教学改革。细化、精化教育教学流程管理,推进课程教材改革。

——阳光课堂是高效的课堂。“阳光课堂”致力于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每一教学环节都力求高效,最大程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目标,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阳光课堂是温馨的课堂。积极创建以“关爱”为核心主题的“温馨教室”。让教室每一面墙都充满着温馨,让每一个同学都享受着同伴的关爱,让温馨教室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课堂呈现出参与积极、对话多元、思维深刻的喜人场景,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阳光课堂是民主的课堂。阳光课堂致力于推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创设多路导航,给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自由;创设激励评价机制,给学生成果表达的自由,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

——阳光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课堂教学公开化。随时公开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接受同行、领导、专家的上门指导;倡导开放的教学模式,基于学校目前已有的基础,重点发展以下教学模式:对话教学、赏识教学、体验教学、探究教学等。

2.拓展性课程——实施“七彩课程计划”(大队部)

“赤、橙、黄、绿、蓝、靛、紫”七大色系课程,涉及诚信、交往、笃学、向善、有志、睿智、慎思七大教育素材。结合大队部“雏鹰彩虹章”争章活动,各班建立雏鹰争章园地,每位学生建立雏鹰争章档案,稳步推进课程实施。让“七色课程”带领阳光学子踏上阳光之旅、温馨之旅、成功之旅,让孩子们在课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颜色,释放自己的生命色彩。要进一步完善英语、体育、艺术三类校本教材,形成鲜明的校本特色,力争三年内正式出版。

3.探究性课程——实施“阳光学子计划”(科研室)

探究型课程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培育创新精神的课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提供《分年级课题研究指南》,每一研究课题都配有一个“课题导师”,帮助学生完成课题研究。要求每一位阳光学子每一学期至少要完成一项学校提供的《分年级课题研究指南》小课题研究,也可以学生自己选择研究项目。

六、课程评价

(一)评价主体

课程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基地辅导员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强调评价主体间的沟通协商,鼓励评价主体和被评价者之间展开互动与合作。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教师由评价的权威者变成评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家长由评价的旁观者变成评价的促进者;基地辅导员、社区志愿者由评价的无关者变成评价的监督者。

(二)评价内容

七彩课程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自信心、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自主能力、合作精神等。它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学习信息。

(三)评价记录

七彩课程将丰富多样的评价记录形式引入到评价活动中来,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能差异和学习风格,根据课程的内容特征、表现形式和涉及领域,设计了丰富的评价方式:

一至三年级:采用观察记录、面谈采访、表演展示、阳光小卡片等形式;

四至六年级:采用问卷调查、对话日志、自编报刊、阳光档案袋等形式;

七至九年级:采用模拟表演、项目活动、个人网站、课题报告、学习档案等形式。

(四)评价方式

结合优质化工程的实施推进,每一位阳光学子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在每学年开学初完成个人发展水平诊断,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和课程学习计划。在个人成才计划实施过程中,评价主体对其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学校三类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评价采用A、B、C、D等级制评分管理,记录其在德、智、体等诸方面成长发展的轨迹和发展程度(每学期2次),记录在“阳光学子成长档案”中。每学年结束进行评选与奖励。

同时定期向其本人和家长反馈学生课程学习的发展情况,以促使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指导下,及时自主地对自己的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调整。

(五)评价项目

1.“阳光学子”评选

“阳光学子”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阳光学子”评选,设创新奖、发展奖、特长奖、艺术奖、综合奖、英语奖等类别。学期之初,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制定个人成才计划,并建立成才行动档案(小学部:自行设计阳光记录卡;中学部:自主设计阳光档案袋)。老师和家长,定期、不定期地对申报的学生进行阶段评定。学期末,由学生自主申报奖励单项奖项,写好申报材料,并上交个人成长袋,最后评选出不同类别的“阳光学子”,期末予以奖励。

2.“阳光园丁”评选

学校建立了面向全体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制定了“闪耀阳光——优秀园丁”评定标准。阳光教师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编制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在实现学校发展进步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尽显教师人格魅力。我们关注教师个人奋斗目标努力实践的日常情况的评价,关注对教师个人目标实现的阶段、终结评价。结合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的实现度以及工作业绩,学校每一学年公开化、全员化地投票评选“阳光园丁”,并对获奖教师予以奖励。

3.“阳光辅导员”评选

学校定期对工作热情、表现出色的校外辅导员(优秀家长、社区志愿者、特聘行家等)颁发“荣誉证书”,感谢辅导员们配合学校课程实施,增强教育合力,与学校共同营造一个和谐互补、携手并进的绿色通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七、课程保障

(一)开发保障

建立课程开发中心。课程开发中心由两个部门组成。一是课程发展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社区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等组成。主要职责是:沟通信息,反映社会(区)、家庭和学生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要求,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校课程的实施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提升课程发展委员会成员的课程领导力。二是课程研发小组。主要任务是:基础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拓展型与探究型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运用指导,编制“课程指南”,建立学校课程网络,设立课改专项经费。

(二)设施保障

1.各类专用教室配套设施到位。

2.校园网班班畅通,正常运作。

3.优化校园环境,凸显英语特色(英语情景教学专用室、语音室、阳光外滩、英语港湾)。

4.阳光俱乐部体育器材配备到位。

(三)人员保障

课程开发指导老师成员组合:

1.区级骨干教师、校级星级教师;

2.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3.学校教科研组成员;

4.有一技之长的教师;

5.工作未满五年的新教师;

6.外籍教师;

7.校外人员(家委会成员、基地辅导员、社区居委会成员、校外志愿者等)。

(四)成果保障

开展校园内外部调查(内部:校园文化、学生兴趣、教师特长;外部:周边环境、家长资源、校际交流)→发布探究型(拓展型)课程指南→教师课程申报→教导处审核汇总→实施课程计划→考核评价→自编课程教材评比→形成校本课程。

(五)经费保障

凡担任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的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计入绩效工资,每学年对优秀课程指导老师进行评选与奖励。

(六)时间保障

1.固定与机动相结合

固定时间:小学部每周一下午第三、四节课为探究型、拓展型课程实践活动时间。中学部每周五下午第三、四节课为探究型、拓展型课程实践活动时间。

机动时间:每学期外出考察、军训活动、班队活动、民防实践活动等。

2.短期与长期相结合

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开设微型课程(5周左右)、短期课程(1 0周左右)、中期课程(1学期)和长期课程(1学年),增加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并根据课程实施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针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的探究型小课题研究可依托社区,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进行调查、研究。

(七)资源保障

完善“七彩教育基地”建设,增强教育工作合力,开发多元的课外实践课堂,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既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可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科学发展意识、现代经济意识,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七彩基地辅导员”担负着基地教育和基地工作的双重重担。他们以满腔热情、高度责任感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倾注了大量时间、精力和关爱。配合学校精心安排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锻炼成长,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沟通师生联系、干群联系、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学校与政府机关的联系、学校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学校与企业组织的联系等,从政策资源、行政支持、信息保障、财务资源等方面支持学校工作的持续不断发展。

(八)执行保障

课程进入执行后,学校将把课程的实施与评估作为工作重点,并分别形成两个小组,促进规划的有效落实与动态改进。

1.建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主要由校长、党委书记、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阳光外国语学校课程”的组织实施;向课程评估小组报告课程的实施情况,听取评估意见和整改建议;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征询改进意见,及时作出调整,采取有效举措,保障规划有步骤、高质量地实施。

2.建立课程评估小组。主要由校内各级自评小组和校外专家评估组两部分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估方案;定期组织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估,分析其中的得失,研究下一步的对策;向课程实施领导小组通报评估情况,提供改进意见。成立由校科研室负责的课程执行评估小组,对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加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