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假设_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假设_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论构思与构想主要是指建立明确的研究假设,准确地表述研究课题并按确定的目标决定研究方法。显然,能否提出一个合理的研究假设,不仅关系到研究的科学化水平,而且关系到能否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及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简单地说,研究假设即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把这些猜测或设定的答案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构成了一个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_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假设

明确了研究问题以后,还要在了解课题研究现状,搜集、比较、分析、概括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构思与构想。理论构思与构想主要是指建立明确的研究假设,准确地表述研究课题并按确定的目标决定研究方法。其中,研究假设在整个理论构思与构想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不仅决定着研究内容,而且还决定着研究方法。显然,能否提出一个合理的研究假设,不仅关系到研究的科学化水平,而且关系到能否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及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

值得指出的是,并非任何教育研究中都提出了明确的研究假设。通常将教育研究中预先提出假设的研究称为“有框架研究”,没有明确提出假设的研究称为“无框架研究”。值得指出的是,无框架研究并不是意味着没有假设,它只是没有把隐含的假设明确提出来罢了。至于是否需要预先正式提出假设,要视研究的性质来定。一般来说,量化研究、验证性研究、涉及两个变量相互关系的研究,通常要求明确提出假设;而质化研究、描述性研究、单一变量的研究,则不一定要预先提出假设,其假设往往隐含在研究过程之中,或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另外,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不同,除要考虑何时提出假设之外,还应考虑提出何种假设。

一、研究假设的概念

既然研究假设如此重要,那么理应明晰研究假设的含义。何谓研究假设?研究假设(research hypothesis)是研究者在选定课题后,根据已有理论、经验事实和已有资料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简单地说,研究假设即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一般来说,研究者在确定课题的过程中,就逐渐建立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某种想法,确定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答案。这些想法、猜测或“答案”,都是研究者从相关的理论、经验事实及相关资料出发,对问题和答案作出的一种假设。把这些猜测或设定的答案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构成了一个研究假设。(www.guayunfan.com)

二、研究假设的特性

1.推测性

研究假设必须是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而作出的尝试性的理论解答,并不是对所要研究问题的决断性回答,它不同于一般的或普遍的理论解释。

2.因果

研究假设通常是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不是毫无理论根据或事实根据的推测与臆测,必然是对问题背后原因的分析假设。

3.多样性

研究假设的多样性特征是指,对于同样的研究问题,同一个研究者或不同的研究者均可以作多个研究假设,即是说,一个问题的研究假设并非是单一的,研究者可以根据表达的习惯及具体问题情境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对研究假设进行表述。

4.条件性

研究假设的多样性特征是指,任何研究假设都是针对某些特定的研究条件提出来的,如果缺乏一定的研究条件作前提,就很难提出科学的研究假设。

三、研究假设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教育科学研究的假设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一)归纳假设与演绎假设

按假设的形成可将研究假设分为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两种。

1.归纳假设

归纳假设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经验定律。如黎世法对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的研究,通过对一万多名中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调查,尤其是三百多名优秀中学生的学习方法特点的深入研究,将学生的八环节系统学习方法从心理活动的层面上概括出十条学习心理规律,并将八环节学习和十条心理规律作为中学生学习的本质学情。以此为依据,将现成教材分成若干单元,每单元按照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等六种前后紧密联系的课型进行教学,以之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2.演绎假设

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原理出发推导出某种新结论或推论出某种具体假设。演绎假设是根据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现象或属性之间的某种联系的普遍性,通过理论综合和逻辑推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原理的假设。如北京师范大学冯忠良教授就是依据能力与品德的类化经验说、学习的接受-构造说、教育的系统论观点、教育的经验传递说,推论出结构-定向教学实验研究的一系列假设。

(二)定向假设、非定向假设与零假设

按假设中所预测的变量间有无相关、相关的特点来划分,可以把研究假设分为定向假设、非定向假设和零假设。

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都是在假定变量间存在相关的情况下作出的。其中定向假设指出了相关或差异的趋向。非定向假设则没有表明这种相关或差异的趋向,而只是指出在变量间可能存在差异和相关。例如:“男生的推理能力强于女生”就是一个定向假设;而“男生和女生的推理能力有差异”则是一个非定向假设。零假设是一种假定变量间无差异或无关系的假设。例如,“运用方法A教3年级学生所得的平均阅读成绩等于通过方法B教3年级学生所得的平均阅读成绩”就是一个零假设。

研究假设到底是采用定向的形式还是采用非定向的形式?采用不同的形式是否会产生差别?这首先取决于前期理论研究的结果。如果研究领域的文献表明,在所研究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期望一个有方向的结果,我们应采用定向假设;而当我们对所研究对象的内在关系不甚了解,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只能肯定研究对象内在诸变量之间有相关,但不能肯定是何种相关时,则应采用非定向假设。

另外,采用何种假设形式还要考虑假设的检验问题。我们前面提到,假设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可检验性。对教育研究中的假设检验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用描述性的、论述性的方式来说明是否达到了实验所设计的目的等。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对假设的检验是依赖于概率统计的原理。而在统计学中十分强调零假设的作用。这是因为,假设检验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若要检验一个假设是否成立,先建立一个无差别假设,由这个假设出发,运用统计的方法,如果在逻辑上出现矛盾,就可以认为原来的假设是正确的。

对于一个具体问题,我们可以根据理论构思的结果,建立一个我们最可预期的假定作为原假设,它可能是一个定向假设、也可能是非定向假设或零假设,然后在除此之外的其他可能中建立选择性假设。这样,原假设加上选择性假设就涵盖了所有的可能。例如,如果我们最初假设“接受方法A教学的3年级学生比接受方法B教学的学生的阅读成绩要高”,那么可能的选择性假设是“接受方法A教学的3年级学生比接受方法B学生的阅读成绩要低”和“接受方法A和方法B教学的3年级学生阅读成绩相等”,其中,最后一个选择性假设是零假设。这样所有可能的结果就都被覆盖了。

(三)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

依据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将研究假设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

1.描述性假设

在科学探索的最初阶段,常用到描述性假设。它可以向我们描述认识对象的结构,提供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大致的数量关系的推测,使我们对研究对象的大致轮廓或外部表象有粗略的了解。例如,画出几何图形中的线段,研究初中生对图形认知结构的心理特征。这一研究带有实证研究的特色。调查结果表明,初学几何的初中生,在分析观察复合图形时,认知结构上可能具有顺序、对称、封闭及其组合的某种认知特征,这种特征对学习效果起着积极作用。统计表明,在该研究中,认知结构上特征较强者,相对误答率较低;相反,认知结构上特征不显著者,相对误答率较高。从几何教学的经验中归纳出假设命题:学生认知图形是存在着结构性心理特点的,不同认知结构对学习效率有不同影响。这就是一个从对现象的描述中提出的假设。

2.解释性假设

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在研究中,处于解释这个层次的假设,是从整体上揭示事物各部分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条件与结果、研究主体的最初状态与最终状态的因果关系原理。

3.预测性假设

预测性假设是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作科学推测,它是基于对现实事物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更复杂、更困难的假设。比如,我们当前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对我国今后五十年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对教育结构及发展的影响,对这样一个问题提出科学预测是比较困难的,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对当前的人口构成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非常了解,而且要对西方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有所了解。预测性假设主要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某些综合性课题的研究。比如:开发人力资源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关于21世纪中国普通教育课程体制改革的设想等。这类具有战略价值的研究课题,绝不是哪一学科研究所能承担起的任务,一般是多学科综合协调地进行。当然,教育科学研究中大多是一些与当前关系密切的现实课题,采用预测性假设不是太多。

(四)条件式假设、差异式假设和函数式假设

按照假设中变量关系变化的方向可将研究假设分为条件式假设、差异式假设和函数式假设。

1.条件式假设

假设两个变量有条件关系,即假如A成立,则B也成立。条件式假设的典型模式:在表述上采用“如果……那么……”的句型。例如:“如果学生努力学习,则成绩就会好些”;“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些,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相对好些”。

2.差异式假设

假设两个变量之间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关系。比如:可假设A=B,也可假设A≠B;可假设A>B,也可假设A<B。如果A代表讲授式教学方法,B代表讨论式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分别做如下假设。

(1)讲授式教学方法的效果等于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效果。(A=B)

(2)讲授式教学方法的效果不等于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效果。(A≠B)

(3)讲授式教学方法的效果优于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效果。(A>B)

(4)讲授式教学方法的效果差于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效果。(A<B)

3.函数式假设

函数式假设是指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共变关系,并且这种因果共变关系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如果X表示原因,Y表示结果,那么函数公式就是Y=f(x),表示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例如,男孩的侵犯性行为是女孩侵犯性行为的两倍。

需要指出,上述有关假设及其分类的论述多是基于量化研究的角度,对于在教育研究中日益兴起的质化研究,情况则有所不同。例如,在量化研究中,假设的确定一般在研究之初、资料搜集之前,以及问题修改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而质化研究的假设,大多产生于研究的过程中。在研究之初,一般没有尝试性的或一般性的假设。但当资料被搜集和分析时,从事质化研究者希望增加、减少、修改和精练假设。另外,作为对假设的重要补充,在质化研究中,例如在人种学的研究中,往往会提出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考查有关研究问题的某些因素的预言的问题。

四、研究假设的作用

如同其他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指导一样,课题研究必然需要一定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而科学理论在未经检验之前只具有科学假设的性质。教育研究是探求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内部结构及其起源发展的规律,一旦形成假设,研究人员便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在限定的范围内有计划地设计、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因此,假设是教育科学研究探索的必经阶段,是准确把握教育规律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具体而言,假设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假设是研究的核心

在有假设的研究中,整体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验证假设开展的。当然验证的结果并非总是假设被证实,也有被证伪的可能性,但是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假设就像大海中的航标,为研究指明方向,使研究不偏离航向。

(二)假设能明确课题内容

假设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定向作用。有假设的研究,内容更具体化,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既便于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攻方向,集中研究力量,又易于别人理解课题内容。

(三)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

提出假设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而是为过渡到理论作准备的。从性质和意义上说,假设与理论无很大的区别,只不过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理论则是已经证实的假设。假设具有理论的某些特征,是对有关现象的概括。当假设的基本观念或预言被证实或证伪,这个假设就有可能上升为理论。

五、研究假设的确立

如何确定研究假设呢?不同的研究课题具有不同的研究假设,因而很难具体阐明应该如何确定研究假设。不过,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好的研究假设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这些共同的特性正是我们确定研究假设的依据。经过查阅已有文献发现,好的研究假设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科学性

假设合乎规律、合乎逻辑,是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理论或事实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推测和臆断。尽管假设是一种有待验证的猜测,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进行。也就是说,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建立在明确的概念、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并且得到了一定科学论证,与早先的正确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而不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推测和主观臆断。

(二)明确性

好的研究假设一是能够明确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二是好的假设的陈述十分清晰、简明、准确。表述假设的语言应当清楚明白,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这一方面表明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明确清楚的,另一方面也使别人清楚地知道所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性质。

(三)可检验性

可检验性即是对教育现象间的期望关系能为研究及以后的实践所证实,这是科学假设的必要条件。提出假设是研究问题的开始,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按照这种假设搜集材料,最后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因此,对于一项教育科学研究假设,应该具有可检验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