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找心理发展动力的原点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寻找心理发展动力的原点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矛盾性是心理发展的原发动力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是讨论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一般认为,心理发展的原发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性,而不是指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或内因与外因之间的矛盾。

寻找心理发展动力的原点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1.寻找心理发展动力的原点

(1)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性

问题:什么是新时期条件下的青少年心理发展?

简言之,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中,与所生活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发生的积极而又稳定的心理态度。这里的“积极”、“稳定”以及其他规定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重要的内在指标。

——积极性。要求对生活、对学习人生持有健康的、向上的心理变化,并非一切心理变化都可以归结为心理发展。一些消极的、有不良效应的心理现象,譬如怀疑一切、投机取巧的心理存在、不合生活规律、与社会价值取向相悖的变态心理存在等绝非心理发展。(www.guayunfan.com)

——稳定性。一些环境、经验、学习等因素的使然,使青少年形成了惯性的心理存在,在时间上应该是持久的,在属性上一般是不容易改变的。并非积极的心理存在就是心理发展,譬如,由于一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开始形成了诚实心理,以一副老实做人的心理态度和倾向去为人为事,但此时还可能是暂时的,并不稳定,还不能说是一种心理发展。

——协调性。青少年心理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各个因素之间能否协调一致地起作用,就决定着过程的有序进程和发展的最终实现水平。

一般情况下,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生理发展的与心理发展的协调,要求身心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任何一个方面的超前发展,都会引起新的矛盾问题,我们所说的超前发展,这一“超前”是有条件的,是适度的“超前”。二是生理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学生的兴趣、动机、注意、情绪等任何一个心理因素的发展,都要受到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家庭氛围、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习俗、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产生影响。有效的心理发展因素,必然是充分适应环境的因素,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而独立存在。还有,协调发展不是同步发展,不是等距离交替前进。

——动态变移性。从发展过程而言,由于心理发展必须与生理发展相对同步,而生理发育、尤其是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完善,要有一个变化过程,心理变化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即是说,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变移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性过程,这一过程不能被突破、不能被超越,否则,心理发展就不能实现。

(2)矛盾性是心理发展的原发动力

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是讨论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一般认为,心理发展的原发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性,而不是指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或内因与外因之间的矛盾。

问题: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性是什么呢?这个内部矛盾性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应当指出的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性是在主体与客体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当客观现实与主体之间的矛盾被主体本身所意识到,并把客观现实的要求转化为自己新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和他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对主体的要求改变了,当主体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社会对他的要求(包括思想内容的形式和行为方式的形式)时,就会把这些要求反映到头脑中,从而产生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这种认知判断是与社会对他的要求的发展、变化而相适应的。它可以表现为各种形态,如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机、目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这种认知判断不断在量上积累,并且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逐渐成为认知体系中比较稳定的倾向性结构。

(3)自我否定是心理发展的继发动力

人的心理发展既受到自身生理状况、社会生活环境等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与自身的不满足而主观努力分不开。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又一动力。

心理动力水平,是指主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于形成完善的心理结构所达到的程度,包括其经历过的各种生活事件、产生的心理体验、形成的个性心理品质、现实的心理特征和动力激发状态等,它表示人的心理活动中旧质与新质交织的、相对稳定的、处于移变的发展关系。

在发展进程中,原有心理动力水平满足不了主体的现实需要,例如,八年级学生要学习有关基因知识,对于不同的基因型AA、Aa却表达出相同的表现型总是感到疑惑,显然,这用七年级所学的遗传知识是不能回答的。又例如,初中学生原来学过欧几里得几何学知识,进入高中后新接触到“平面向量”以及后来要学习的“空间向量”,这要求学生有更高一些的知识基础、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心理需要。同时,这一新的心理需要又在时时处处否定着原有的心理水平,成为促进心理发展的继发动力。

在心理动力机制上,这些新的心理需要是学生自身的需要,是原发性的,既依赖于认知事物的不协调,又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紧密联系。新的心理需要不断出现,今天的“我”的心理运行状态一定不同于昨天的“我”,主观能动性建立在现实基础上,表现为自主、自我反思,是对自己的新超越,也会经历一个与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不协调、不一致的阶段。

在现实状况下,这个新质与旧质之间的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推动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断提升,这是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机制所在。

(4)教学把握

维系和发展认知心理动力,不是由简单的“外因加内因”的模式来决定,而在于内因、内部心理的矛盾性,在于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共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着眼如下几点:

一是尽可能降低学生心理内在动力系统的阈值水平,要求教师的课堂要有新意,不是陈旧、无变化的“老一套”,否则,学生就容易滋生厌倦心理,由厌倦心理衍变为惰性心理,形成认知惯性,这就提高了心理动力的阈值水平,对教学是不利的。

二是尽可能提高教学条件刺激的新颖性,以足够的刺激能量一次性地达到阈值水平。这一工作,在备课、课前导学、熟悉学生的过程中就要有足够的教学预见性,要有充分的准备。

三是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适当的、稍高于学生原有水平的要求,在课堂的各个环节,知识点、语言点多以问题出现。这样,以引起更多的心理矛盾困惑,促进新质的产生,并以此为动力促使心理向前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刺激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