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求科学的制约机制_教师如何实施个性

寻求科学的制约机制_教师如何实施个性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寻求科学的制约机制_教师如何实施个性第二节 寻求科学的制约机制考试、升学与用人制度是制约个性教育实现的重要导向机制。“应试教育”强调严格的划一性考试。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考试是一种违背人性,贬损人的价值,扼杀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形成的教育现象。个性差异客观地要求教育要因人而异,实施适合不同个性特点的多样化教育,以促进个性最优化发展。

寻求科学的制约机制_教师如何实施个性

第二节 寻求科学的制约机制

考试、升学与用人制度是制约个性教育实现的重要导向机制。它影响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途径,决定着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方向。因此,寻求建立起保证个性教育实现的科学考试、升学与用人机制是实现个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其中转变考试观念、合理教育分流、反对学历至上是其关键。

一、转变考试观念

考试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各行各业选拔人才所常用的手段。个性教育不否定考试,但反对以考试衡量一切,“一考定终身”的非人道性的考试。“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即是非人道性的,其非人道性表现为:第一,把受教育者异化成了考试“机器”。“应试教育”强调严格的划一性考试。这种考试把学校异化为“工厂”,把学生视为“机器”。因此,不考虑学生主体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重视情感交流,无视社会背景和现实需要,也不重视学生的健康,只是一味机械地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一遍一遍地机械重复训练,以获得考试高分。结果,学生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质下降,个性潜能和特长受到扼杀,智力和品德的发展受到限制;使学生成了唯命是从的“机器人”。第二,完全否定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应试教育”的考试简单追求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答案和评分都是确定划一的,而受教育的个性尤其是创造性却是千差万别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多样的。“应试教育”的考试既不适应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才的成长。第三,扩大了教育的不平等性。所谓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质上是以“公平”的假象掩饰事实上的“不公平”。因为非人道的考试制造了不良的竞争,加大了学生间的两极分化,择优录取的原则,被异化为生存竞争的法则,这种考试一方面制造“差生”,另一方面又阻碍了高能力者的发展。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考试是一种违背人性,贬损人的价值,扼杀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形成的教育现象。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它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最易将整个教育引入歧途。所以,要实现个性教育就必须改变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非人道考试现状。

改变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非人道考试现状,关键是转变考试观念,即树立人道的考试观。人道的考试观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满足个性的要求,更为人类总体利益服务;既促进当前学习,更着眼于长远发展。具体地说,这一观念主要有以下要点:第一,考试必须以受教育者良好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考试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作用是促进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因此,考试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设计考试内容和形式,实施考试过程。科学评价考试结果,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以分数为目标。以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为手段,以分数高低为惟一评价标准,以排名次为手段激励学生。换言之,就是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把肤浅的、功利主义的学习动机转变为内在的、深层次的学习动机,由追求分数变为追求个性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第二,考试必须体现教育的平等和教育爱。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仅表现为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而且表现为不论智力高低、能力大小、成绩优劣及家庭背景如何,他们在良好个性充分发展上都是完全平等的,都应受到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同等待遇和尊重。为此,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正视由个性差异而带来的学习差异,使考试能起到发现、利用学生的优势,激励各类学生都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树立自信心的作用。教育的爱体现在考试中就是教师将考试作为了解、激励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并对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抱以深深的同情和理解,进而以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方式方法帮助、引导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尽量充分地肯定他们已取得的成绩和特长,哪怕是微小的成绩,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第三,考试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人的主体精神。培养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是当代个性教育的主题。因此,教育的各种措施、各个环节都应有利于这一主题的实现,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不例外。科学的考试应既是检验学生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发展程度的手段,也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机会。因此考试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还应包括能充分展示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特长的内容,要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测量统一起来;考试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将笔试与口试、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文字考试与操作考试、基本知识技能考试与特长考试结合起来;考试评价要强调学生的进步、优点和特长,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总之,人道的考试观是充满善意的考试观,它主张在考试中将追求真、善、美与追求知、情、意发展结合起来,以培养良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www.guayunfan.com)

二、合理教育分流

l.合理教育分流的依据

所谓教育分流即根据不同标准和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分流教育的过程。它是教育的一种导向机制,也直接决定着个性教育能否真正实现。

从个性教育的观点看,合理的教育分流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和社会分工的要求,实施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统一的分化教育过程。或者说,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从各自不同的起点、兴趣和需要出发,进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以使个性获得最优化的发展,促成受教育者的个性特质与行业特性的和谐结合,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是教育分流的内在根据。因为人的个性与不同职业要求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对此,美国职业教育中心1967年的研究证实103种心理情感特性与814种职业的622种工作要求相联系。个性差异客观地要求教育要因人而异,实施适合不同个性特点的多样化教育,以促进个性最优化发展。社会分工的需要是教育分流的外在根据。社会分工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历史上先后发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交换、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生,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但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社会不同阶层严守各自的分工,因此使教育分流十分有限。现代社会分工日趋繁复细密,不同行业、同一行业内部、同一工种内部都在高度分化和高度专门化,这就对社会成员职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专门化,因而对教育分流的要求愈来愈强烈。教育要根据社会需要适时进行教育分流,以保证不同行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分流机制很不完善且存在着不合理性。其不合理性表现为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教育分流的依据,甚至是惟一依据。从而加剧了教育的不合理竞争,非常不利于大多数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这已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2.合理教育分流的原则

合理教育分流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多向性原则、适时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

多向性原则强调教育分流走向的多样化和多渠道化,以保证受教育者有更多选择性,能从“多”中择“需”,从“多”中择“一”,从“多”中择“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双向沟通,教育与个体需要的双向选择,为个体找到与自己的个性特长相一致的职业类型。例如,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需要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创办特色学校,设计不同的学制,开设不同的课程。教育分流的多向性原则要求学校教育要全面了解社会需要,科学地研究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类型。

适时性原则即根据社会需求的人才层次、结构,普通教育的相对完整性及人才成长的关键期,以及儿童的个性类型等确定分流时机,适时地进行分化教育。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后,城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应面对社会各部门的专业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加强教育的定向培养,以有效地调控社会人才的构成及其流动。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打基础的综合性、完整性教育。因此中小学的分流教育不宜过早,一般而言应在中学阶段逐渐扩大分流。但是对个别特殊儿童应实施个别化教育,防止一刀切,如对智力超常的儿童和具有特殊才能倾向的儿童可以较早地进行区别教学,进行早期定向培养,因为错过了儿童某些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个性潜能有可能埋没。适时性原则是一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按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具体教育的原则。

自主性原则即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等个性特点,在可能的范围内,通过公平竞争,自由、自主、自愿地选择教育去向和职业定向。这就是说合理的教育分流应尽可能地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同等的升学与就业机会,让其根据自己的竞争能力、身心发展水平、个性特点,自主地而不是强迫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选择的余地和机会。目前,我国生产力相对落后,市场经济正处在发育阶段,体制不够完善,存在着较大的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现象。为此,我们需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改善广大农村的办学条件,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地区之间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向处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的儿童提供补偿教育。在采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轨制的情况下,应该加快两类教育的相互沟通,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接轨,应允许学生多次选择,为已被分流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形成上通(高校)下达(基础教育)、左(普教)右(职教)沟通的教育分流体系。

三、反对“学历至上”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有学历至上倾向的社会或偏重学历的社会。其表现是:当评价一个人的才能时,常不看他的真才实学,而是看他的学历和考试成绩。学历和考试成绩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重要标码和表明自身社会威信的尺码,甚至决定人一生命运;社会大多数部门用人注重学历,偏重名牌学校,并按照学历制定待遇差别和工资差别。这种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于当今的教育系统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这就造成了人们为获得学历而不得不参与激烈的考试竞争,进而造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和成人教育学历化的倾向,甚至是为了学历(实际是一张文凭)而不择手段,使教育仅仅成了升学和获取文凭的工具和途径。笔者认为,这是当代中国“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的关键所在。因此从个性教育角度说,应坚决反对、纠正学历至上的错误倾向,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反对学历至上,树立科学的用人观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以面向21世纪为长远目标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当代和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是贯穿于人生始终和社会一切方面的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建立这种教育体系是为人生各个学习阶段,提供多种多样的良好学习机会。与此同时,还要确保一个人走向社会以后,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和能力,有接受继续教育的各种途径。这就要求:建立适应这种趋势的多种类型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建立接受社会各界成员入学的制度(包括轮训制度、回归教育制度);各种教育机构之间和各种职业训练机构之间要密切配合和联系;研究各个学习阶段的授予资格制度、企业内教育训练方式、文化中心等整个终生教育体系。第二,发挥学校教育主体自主实践个性教育的能动作用。从社会学的观点看,学校是一种微型社会,它是大社会的缩影,是对大社会现象的折射。据此我们可以说,学校中的“应试教育”和“考试竞争”完全是社会上学历至上的反映。学校应该自觉、主动、积极地向学历至上挑战。对此,本文已做了多方面的探讨。此外再次强调的是学校必须努力改变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个性潜能的惟一指数的现象,必须改变评价学生只重考试分数的做法,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尤其是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充实学校教育,精选教材内容,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教育和有益的职业出路指导。第三,社会各用人单位在选择录用人才时应注重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其学历、体质、工作能力和创造性,如日本许多企业在招收新职员时,重点是看考生的干劲如何,他们的责任感强弱,他们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具备有魅力等特点。与此同时,纠正一切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招工办法,实行就业机会均等,实行就业后根据本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表现晋升和提职的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