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循着论点找论据_求同思维_追求卓越_语文创

循着论点找论据_求同思维_追求卓越_语文创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循着论点找论据_求同思维_追求卓越_语文创循着论点找论据——求同思维山东农民科学家姚士昌根据花生的侧枝和黍子根部的分杈这一属性的相似,推想到黍子要扒土露根,使分杈晒到太阳而增产。这就是求同思维的结果,逻辑知识称此法为类比推理。类比论证也是求同思维的一种。

循着论点找论据_求同思维_追求卓越_语文创

循着论点找论据——求同思维

山东农民科学家姚士昌根据花生的侧枝和黍子根部的分杈这一属性的相似,推想到黍子要扒土露根,使分杈晒到太阳而增产。这一措施是否也适用于花生而使之增产呢?姚士昌根据这样的想法,待花生出苗后,扒土露出主茎和第一对侧枝,使它们受太阳照晒。试验果然成功了,花生根部扒土的要比不扒土的增产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于是,这一经验得到了推广。这就是求同思维的结果,逻辑知识称此法为类比推理

当然,求同思维不仅是类比推理。语言中,解释词语往往要用到求同思维。要对某一陌生或抽象的词语加以阐释,就须寻找别的人们熟悉的具体的词语来换言或定义。也就是说,解释的和被解释的意义要尽量相同。

词汇中的一组同义词,歇后语的前后部分,语法中的句子复指(同位)成分,谜语中的谜面与谜底都应用求同思维来理解。诗歌中的押韵,就是指在上下句一定位置上,用上相同韵母的字,使之构成音律上的回环美。诗人在寻韵用韵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求同思维。

若用求同思维去考查“把”字句和“被”字句,就会发现二者存在着许多共同点。(www.guayunfan.com)

1.“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动词一般都须是及物动词,即在“把”字句中能支配“把”后的名词或代词,在“被”字句中能支配主语。而像“出发”、“生长”、“去”、“休息”等不及物动词就不可用在“把”字句或“被”字句中。

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不能只是一个单独的动词,更不能只是一个单音节的动词,它的后面要有别的成分。如:可以说“他把房间打扫了一下,”或“他把房间打扫干净了”,而不可说“他把房间打扫”,当然就更不能说:“他把房间扫”了。可以说:“房间被他打扫干净了,”或“房间被他打扫了一下”,不可说:“房间被他打扫”。

3.“把”字句和“被”字句中若有表否定或时间副词,以及能愿动词,它们要放在“把”字或“被”字前,而不能放在“把”字或“被”字后。如:“我不会吵醒他”可说成“我不会把他吵醒”或“他不会被我吵醒”,而不能说成“我把他不会吵醒”或“他被我不会吵醒”。

懂得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可因此推彼,触类旁通了。

写作中,求同思维的主要表现是求同联想,可分为:

1.同字联想

茶花赋》一文由“童子面”茶花想到一群儿童的脸面,是因字面相同形成的。有篇杂文叫《“推事”略考》由旧官职名“推事”联想到当前某些干部办事“一推了事”的作风,也是由于字面相同而引起的联想。

2.同音联想

当时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8米,有人就因数字谐音联想到登山不易,“爬爬死爬”;现在最新测得的高度是8844.43米,那就不妨改为“爸爸试试西餐”。有段相声说老人好忌讳,有个小伙子借了一只闹钟送还时,说了句“我给您送钟来了”,老人不悦,因为他因此联想到了“送终来了”。

3.同形联想

《记一辆纺车》中写“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以“果实”喻“穗子”就因二者形体有些相同。《长江三日》中“深灰色石岩从高空垂直而下,浸入江中,令人想起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亦属形同联想。

4.同物联想

小学语文《小木船》中说,看到藏在抽屉里的小小木船,就想起当年做的那只航模小木船。还有说:“看到这盏油灯,我就想起韶山冲的那盏桐油灯。”这些均为同物联想。

另外,记叙文中围绕中心思想来选材是求同思维,论说文里扣住论点找论据来证明论点也是求同思维,自己提出的观点要想能站得住,就要靠与观点相同的事实或别人与自己见解相同的言论来支持。类比论证也是求同思维的一种。

一个人喝了许多酒耍酒疯,被扭送到法庭。那个人预感到法官要惩罚他酗酒,就说:

“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出几个问题。”

“你问吧!”

“我如果吃了沙枣,这不好吗?”

“没什么不好。”法官回答。

“如果我再喝些水,这有罪吗?”

“没有罪。”

“然后我躺在阳光下晒一会儿,这是不是犯法?”

“当然不是,”法官说,“也没有罪,也不犯法。”

“那为什么吃枣,喝些水躺在阳光下,您就说有罪,并声明禁止?”那人质问说。

“先生,”法官又说,“现在我向你提几个问题。如果我向你泼上点水,这会使你得病吗?”

“不会。”那人答道。

“如果我往你头上倒点黏土,你会残废吗?”

“当然不会。”

“那么我把黏土掺些水做成砖头,再放在太阳下晒晒。我用这种砖头猛烈击你的头,有什么后果?”

“砖头会打坏我的头,甚至我可能死去!”那人回答。

“那很好,”法官说,“你提到的这种酒也是这样。如果用水和黏土做出的砖头会砸破头,那么用水和枣形成的酒,喝多了会闹事,破坏法律。”

《圣经》“马太福音”一章有个故事,说一个主人将相同的本钱分给三个仆人,让他们出去谋生。一年以后论功赏罚,主人对赚得多的仆人奖赏很多的钱,让赚得少的仆人一无所有。这就叫“马太效应”。在语文学习中也存在着这种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写篇文章谈谈这件事,题为《语文学习中的马太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