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师心理测评的主要原则_幼儿园教师心理测

幼儿园教师心理测评的主要原则_幼儿园教师心理测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将幼儿园教师引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可以减少幼儿园教师对评价的抵触心理,增加其合作意愿,有利于评价结果的反馈,并让幼儿园教师能积极将评价结果用于改进工作。六、独立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幼儿园教师工作能力、人格等方面,即为了完成学前教育的总目标所应具备的全部能力与人格特征。

幼儿园教师心理测评的主要原则_幼儿园教师心理测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心理测评的主要原则

幼儿园教师心理测评的总目标是对幼儿园教师与保教工作有关的心理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与评价。因此,为了保证测评的客观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测评,从本质上讲,是要测评幼儿园教师能否实现学前教育目标及其实现程度,目的是通过测评促进幼儿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专业发展,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而在构建与筛选指标的过程中,应坚持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精神,遵循儿童为本的理念,以使测评结果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引领性作用。

二、发展性原则(www.guayunfan.com)

幼儿园教师测评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测评的立足点首先应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而不是放在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奖惩等方面。测评的方式应坚持以教师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其次,评价的结果更强调教师自身的纵向比较与个体内的横向比较,而不强调与他人的比较,结果的应用应该严格与奖惩分开。

三、可行性原则

为了保证评价指标与幼儿园教育工作实践相适应,评价指标应简便易测。首先,在构建与筛选指标的过程中,要求高度重视幼教实践者,如一线教师与管理者在制订指标中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幼教实践者的具体行为与思想来建构与筛选指标,从而使评价易于操作,且更贴近幼儿园的实际工作。要注意在坚持可行性原则的同时,防止因幼教实践者的个人偏好所引起的评价指标的片面性。

四、可比性原则

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测评时,应能让被测评者知道自己与最高目标的差距,了解自己在整个群体中的位置,从而使测评结果更有利于评价及指导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提供指标的绝对标准外,也应提供常模参照系统。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对不同教师宜采用不同的团体比较标准,如城市幼儿园教师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比较标准应有差异等。此时,我们不仅需要提供不同的常模,而且应详细告知常模团体的抽取方式。

五、全面性原则

为了保证幼儿园教师心理测评的全面性,需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指标的设计应该全面。首先,对教师的心理测评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发展。其次,指标设计的多主体性,即指标的来源要全面,要考虑幼儿园工作相关各方的意见,不能有失偏颇。幼儿园工作相关各方的意见,主要有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其家长或监护人的意见,尤其要重视幼儿园教师本人的意见。再次,还要考虑学前教育研究者与主管部门的意见。各方的立场不同,着重点也不同,通过综合这些意见,可以较好地弥补不足。最后,将幼儿园教师引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可以减少幼儿园教师对评价的抵触心理,增加其合作意愿,有利于评价结果的反馈,并让幼儿园教师能积极将评价结果用于改进工作。

六、独立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幼儿园教师工作能力、人格等方面,即为了完成学前教育的总目标所应具备的全部能力与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筛选出一部分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起基础性作用的指标,对于那些虽然会有影响,但却属于非本质的、次要的特征则应舍去。各指标间应相对独立,彼此没有因果关系。如果存在有因果关系的指标,应舍果取因,从而有效减少指标,提高评价的效率,增强可行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