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_中小学教师队伍建

有效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_中小学教师队伍建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效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_中小学教师队伍建有效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黄耀荣[1]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凸显重要。我们的培训目标是促使受训教师尽快成长为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知名度的名、特、优教师,为名师成长搭建平台,为福州市打造一批名师团队,从而发挥学员的辐射、示范作用,实现师训工作的良性循环。由华东师范大学指定导师跟踪指导学习两个月半。

有效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_中小学教师队伍建

有效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

黄耀荣[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凸显重要。如何使教师更好地适应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执行力?这就向培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一线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提升执教能力的需求,设计好各类分层次培训方案,突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教师通过有效的培训真正达到解惑和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就成为当务之急。

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以真正满足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我们在培训的具体实践中从教师培训对象的需求分析入手,加强调研,根据参训对象的学科、学段、教龄、城乡等差异,努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师资培训质量。我们举办了以高端培训为引领的培训试点,例如以福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学科带头人、学科教研员为主的市级名优教师高级研修班,突破以往的岗培和骨干培训的办班模式,根据研修班学员的特点,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和办班模式,采取了“学习、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的有效性和操作性,取得很好的效果,深受学员的欢迎和好评,也使我们感到只有加强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师资的培训质量,才能使教师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提升课程执行力。以下就如何强化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谈谈一些感悟。

一、培训工作有效性的界定(www.guayunfan.com)

就培训对象而言,教师培训属于成人学习范畴。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而成人学习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自愿性——成人必须想学才能学。

实用性——成人只学他们认为需要学的东西。

经验性——成人在学习中喜欢运用过去的经验。

实践性——成人喜欢在做中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

常态性——成人在非正式的环境中学习最有效。

多元性——成人需要借助不同的学习手段。

培训过程只有将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培训内容、时间、形式、管理等因素充分考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就培训本身而言,培训的有效性还必须从培训的效能、效率和参与三个方面把握,使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者的培训目标达成一致。因此,培训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员参训积极性,从而实现从“被动培训”到“自我需要培训”的转变。

二、目前师训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培训方式较单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灵活的配置,培训效果不理想。目前的教师培训大多采用集中的聆听式专家讲座,缺乏学员与专家、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更没有对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的探讨,囿于一时的培训现场感染效果,因而培训质量往往达不到原定的设置目标。

2.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1)偏重学科专业理论,弱化教学实践指导。(2)注重面上的统一性,忽视个体的针对性。(3)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先导性和实用性不强。由此造成教师对培训不重视,培训在促进教师执教能力提升上的效果不明显等现象。

3.在培训管理方面,依赖行政组织,强调纪律约束,关注考勤签到,注重结业考试,而忽视了学员的自身管理水平和自觉性,发挥参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还不够。

三、提升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策略

近两年,针对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效性目标出发,我们举办了两期“福州市中学名优教师高级研修班”,围绕着提高培训的有效管理和质量保障方面,通过调研、规划,从办班形式、课程设计、研修人员的特点等方面考虑,认真设计了高研班的整个培训方案,取得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参训学员的好评与各方的肯定。

(一)调研培训需求,规划培训方案

以往的高级研修班通常以学科为单位,强调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投入大,但受益者较单一,成效辐射面较小。如何打破学科壁垒、提高培训辐射成效,从而提升培训有效性,是高级研修班设计思考的突破口。为此,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通过召开一线名优教师座谈会、学科教研员座谈会等形式,讨论、分析、研究培训需求;再前往几所师范类大学国家级师训基地,考察、探讨、比较相应的培训课程与模式。在了解学员实际需求与合作单位的培训特点后,我们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基础教育教材研究中心共同设计规划了第一期高研班(高中)培训方案,大胆突破学科界限,学员囊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个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名师、高中中心组教师、教研员,形成学员多元化,跨学科、跨年龄、跨身份、跨地区的特点。

学员看似庞杂,目标却是一致的。我们的培训目标是促使受训教师尽快成长为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知名度的名、特、优教师,为名师成长搭建平台,为福州市打造一批名师团队,从而发挥学员的辐射、示范作用,实现师训工作的良性循环。因此,本期高研班是在学员长期一线工作、积累了大量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集中的头脑风暴式培训,达到破茧成蝶、提升突破的效果。

在为期三个月三阶段的培训中,我们首先召集高研班全体学员学习培训方案、了解培训课程,真正将学员培训的有效性落到实处。我们在设计“任务驱动”环节中,让学员通过各种渠道强化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研究、实践”三位一体。

第一阶段:脱产研修半个月。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理论课程,并以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及上海市有关中学作为研修实习基地开展理论研修及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学员回校,在岗实践。由华东师范大学指定导师跟踪指导学习两个月半。此阶段学员主要任务是根据研修课程要求,结合专家点拨、学习心得,对自己从教以来的工作经验从理论高度上加以整理提炼,形成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成果。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经验交流(3天)。即学员在第二阶段形成具有各自教育教学风格与特色的经验总结后,将各具风格和特色的教学或研究成果展示汇报。

(二)培训课程多元,培训手段丰富

培训工作中的课程内容是实现培训有效性的关键,因此,高研班的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应慎之又慎,应是立足于教学实践的理论指导,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统一又具个性。为此我们确定了课程内容的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课题相结合,国际视野与本土操作相结合。

第一期高研班开设了9场理论讲座。广泛汲取国内外现代教学论和认知心理学有关“学与教”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成果,根据教师课堂教学及评价研究的需要设计课程;围绕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阐述研究方法,力求促进学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我们共聘请了18位国内的顶级专家、一流学者,其中,9位为理论授课专家,9位为学科研究导师。脱产研修半个月阶段中除了教育理论学习外,还以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为实践基地,安排了六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本阶段研修恰逢上海市徐汇区一年一度的学术交流节,因此短短半个月,我们组织培训班学员参与了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日常工作例会,与名师工作室对口交流座谈,观摩学术节开幕式,聆听特级教师论坛,亲临名师工作室成果展示,跟随徐汇区教研员一起下校调研、听课、评课、磨课,学员们还在与学科指导教师进行对话和互动交流中,形成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这种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指导的高端研修,增强了师资培训的有效性,创建了一种更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模式。

通过问卷调查及需求分析,以初中名师工作室教师、初中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为主的第二期高研班的课程在第一期高研班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一方面,保留了第一期的精品课程,就是那些获得了一期学员100%好评的课程。另一方面,在传承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体现初中特点与当前教育要点的专业课程。同样,第二期高研班仍为各学科设立了上海的实践基地校,让学员在基地校定点调研与学习,通过听评课、参加学校教研组教研活动、集体调研、与上海一线教师交流课改经验、与名师工作室对口交流等活动,使得理论与实践更加密切联系。

通过问卷调查,第二期高研班参训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3%,对培训内容针对性、实效性满意度为93%,对培训形式是否科学的满意度为95%,对本次培训效果的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8%,对培训管理工作满意度为98%。

(三)强化学员参与,变“他培”为“自培”

培训质量的保证离不开培训过程的有效管理,仅仅用考勤与考试的办法并不能达到有效的管理,只有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变成学员自觉与自愿参与的管理方式,才能达到管理中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次高研班强化了学习者的参与度,做到:第一,从关注学员需求开始,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发挥学员主人翁责任感,设计培训方案与课程。除了以学员在一线教学教研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开设讲座,还聘请了导师帮助学员规划课题思路,促其教学风格的实现,从而让学员一开始就能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到培训中来。第二,在培训过程中,以学习者的实践研究为中心,授课教师更多扮演指导者、教练、顾问、便利提供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第三,给学员表现的舞台。本次培训的目标是高起点、高规格、高要求,因此,高研班制定了相当严格的作业与考核标准,这也迫使学员们在接受“他培”后,通过自身努力、内化,变“他培”为“自培”,获得研修成果,然后再通过搭建平台,让学员能够在各种舞台中展示自己的研修风采。第四,让学员成为培训的评价者、再设计者。每个阶段学习结束,我们都会通过问卷、座谈的形式,认真听取学员意见,让学员成为培训的评价者与完善者。第五,发挥班委的积极作用。组建班委是“自培”中比较好用的手段之一,能在班级管理、学员沟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教师培训有效管理的不可替代的一种形式。

总之,两期高研班的实践证明,研究出实效,创新出成果。我们只有立足于研究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思路与模式,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才能有效满足多元社会下教师培训的多元需求,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有效成长。在将来的高研班培训及各类师资培训工作中,除了加强培训目标需求分析外,我们还将进一步考虑培训过程中教师的实际需求,以提高一线教师的执教能力为目标,分层次、分学科地设置好培训课程,构建适应教师“学习、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开创教师培训工作新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汪文华:《对有效教师培训实现策略的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第2期。

李秋华:《在职教师“以研促训”培训模式的实践》,《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第3期。

【注释】

[1]黄耀荣,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福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