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学习过程与方法,巧妙应对课堂生成问题

优化学习过程与方法,巧妙应对课堂生成问题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化学习过程与方法,巧妙应对课堂生成问题_生成性教学的有效一、问题背景1.“重预设、轻生成”的教学问题仍然很严重根据课题组在开展课题研究前对本校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只有27%的教师考虑到课堂生成问题,而73%的教师过分关注自我的教学设计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他们还对生成性教学的特点知之甚少。

优化学习过程与方法,巧妙应对课堂生成问题_生成性教学的有效

一、问题背景

1.“重预设、轻生成”的教学问题仍然很严重

根据课题组在开展课题研究前对本校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只有27%的教师考虑到课堂生成问题,而73%的教师过分关注自我的教学设计及本课的教学目标。显然,这是一种“重预设、轻生成”的教学现象。另外,根据访谈发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碰到预设之外的生成问题时,由于为了赶时间,很多教师习惯于视而不见,继续根据自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上下去。

我们知道,“重预设、轻生成”的问题实质就是一种典型的非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单边的教师教授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这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是单一而乏味的,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忽视,显然,这是违背新课程的理念,不利于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2.生成性教学还停留在简单应对问题上,未深入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www.guayunfan.com)

从目前大量的文献资料中发现,很多教师在生成性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应付问题,仅仅关注应对生成问题的策略方法,在目标达成上以消除课堂生成问题对教学原有教学进程的影响为条件,还没有上升到把课堂生成问题作为落实新课程目标的教育资源。因此,要改变观念,变课堂生成问题由“负担”为“动力”,把生成性教学作为关注学生需求和调整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重要契机,从而提升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在应对课堂生成问题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素养有待提升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因此,当教师遇到意外的课堂生成问题时,往往缺少策略方法,不知如何有效面对。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教师就会敷衍了事。有时,教师由于处理不当会造成尴尬的教学境地。

二、建立落实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生成性教学策略

1.弹性预设策略

针对复杂多变的动态教学,教师在预设时要留白,形成弹性的教学方案,为教学留足空间和时间,不能过于刚性和机械

操作要点:一是教案只显示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但具体假设的教学方法有多种;二是教学形式的弹性预设;三是教学过程的弹性预设;四是教学环节的弹性预设。

2.师生互动性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一言堂”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才能产生认知冲突,生成问题,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

操作要点:一是通过教师提问或学生提问以生成教学问题;二是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产生教学问题开展教学;三是师生互换角色,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当“小老师”,引发生成问题,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

3.探究策略

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科教学,特别是动手实践性强的自然以及音体美课程,在某些教学环节中适当引导学生探究,在体验中生成课堂教学问题,开展生成性教学。

操作要点:一是问题式探究,围绕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二是网络式探究,通过上网可获得课内无法获得的广阔知识,发散学生思维,放飞学生想象力,与原有认知产生冲突,引发课堂问题;三是动手体验式探究,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具体地体验动手操作或实验操作过程,使现实中获得的认知与原有想象的认知产生冲突,形成课堂问题;四是合作式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包括学生与学生个人之间、学生与学生集体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彼此的认知冲突中生成课堂问题,开展生成性教学。

4.开放性策略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开放才能创造“生成”,开放才能接纳“生成”。任何封闭的学习系统或刚性的学习目标、机械的学习程式,必然抑制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极大地影响教学中问题的生成。因此,不仅要有开放的思维、开放的目标、开放的方法,而且还要在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上开放。

操作要点:一是教学时间的开放,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发展,让他们思考、讨论、提问、动手操作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教学空间的开放,有时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增加真实的体验和感性认识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师开展生成性教学;三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拓展课本知识,把学科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生成问题、拓宽眼界创造条件。

三、建立在生成性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师评价指标

为了有效地开展生成性教学,并在生成性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课题组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改,最终形成了教师评价指标,目的是让在生成性教学中为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提供一个教学的努力方向。

在生成性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师评价指标

四、在生成性教学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要正确理解生成性教学是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前提

根据本课题组对本校教师的访谈,67%的教师是由于不理解生成性的教学内涵而不知道如何开展生成性教学。很多教师说,他们错误地认为生成就是新知识的出现,而不是对突发课堂问题的有效处理。同时,他们还对生成性教学的特点知之甚少。事实上,只有开放的、互动性、民主性的课堂教学,才能营建课堂生成问题的土壤。如果单有生成性教学的想法,但没有创设条件,那么,生成性教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是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关键

全国知名学者余文森教授指出:“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我们的教师在开展生成性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不能偏颇于一方。

然而,在思维定势和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还是过分关注了预设,对生成问题的处理上不尽完美:一是处理生成问题方法不当,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结果不理想;二是对无价值的生成问题花太多的时间,从而出现“小题大做”的无谓教学;三是对有潜在价值的生成问题,教师只看到表面,因而在处理问题时显得“大题小做”,教育契机没有被有效捕捉;四是过于专注于预设,对生成问题不能及时机智应对。

3.提升机智应对生成问题的默会知识是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生成性教学中,要有效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更要有机智应对生成问题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重要两个特征就是:一是难以表达,且不能全面用语言表述的知识;二是个人化,默会知识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中获得的,因此与认知个体无法分离。可见,默会知识就是个人的实践智慧,也是处理不同情景、不同问题的灵动方法和教育艺术。

为此,教师只有在掌握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地在实践中尝试应对生成问题,并反思不足的处理方法,总结成功经验,掌握教育规律,追求教育教学有效性,从而形成具有自我个人特点的应对生成问题的默会知识,灵活调整教育过程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执笔:陆少明、张敏、许雯)

案例1

(本文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2010年第11期)

【学科】自然

【执教、执笔老师】陈杰

【教龄】13年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自然学科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一个重要主题。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过分注重教师的“教”,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被忽视。为此,在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化解“生成问题”,领悟学科知识

有效的学习,除了接受知识外,还需要亲身体验和感悟。有时,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远比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要深刻得多。

【案例】

在上“空气”这一课时,我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出示一个空的玻璃杯,请学生能够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证明杯中有空气。

“玻璃杯是空的吗?”

“不是空的,里面有空气!”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回答。但当我有一次提出问题“那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玻璃杯中有没有空气”时,教室里就出现了尴尬的一幕,学生们经过短暂的交流后,都呆呆地看着我,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动手做,进行自我探索实验。因为在上节课中学习过空气难溶于水,所以我提示学生利用水槽等试验用品进行动手操作,在实验中有所发现。当我让一位学生上台将实验过程演示出来时,只见他将杯子倒扣入水中并慢慢往下压。不一会儿,只见一个个气泡纷纷从杯子周边浮出水面,我不失时机地问道:“为什么水中会出现气泡呢?”学生们兴奋地回答:“由于杯子中的空气难溶于水,而杯子中的空间又不断被水压缩,最后就变成了气泡浮出水面。”

【分析与思考】

在课堂上,学生不能解答教师自以为简单的问题时,怎么办?教师不能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因为学生还没有对有关科学知识有直接的感受性认识,需要换一种学习方法来替代传统的“结论式”教学。“动手做”就是学生自我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来证明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和预设,学会了推理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教学问题也一一被化解,更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二、在教师引导中冷静应对“课堂生成”,使教学有序进行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在知识和管理上的权威,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讲授时认真倾听,但是他们却只是在努力“记住”或“复制”教师所讲的知识,缺少独立的理解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的思维无法处于活跃状态。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

在执教“植物的作用——湿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一课时,我讲到了一个知识点:人们形象地把湿地比作“地球之肾”。

于是我问学生:“这个比喻说明湿地对地球环境有什么作用?”一名学生回答:“可以分解并排除有毒物质。”我刚想表扬这名学生,谁料有名比较调皮的学生在下面轻轻说了句:“排除毒素!”有人又接了一句:“一身轻松!”

顿时教室里笑成一片,课堂上认真而严肃的气氛荡然无存。我急中生智,大声地说了一句:“这两位小朋友说得没错,湿地的功能确实有点像这两句广告语说的。”教室立马安静了一些,同学们大多竖起耳朵听我解释。我说道:“其实,湿地对地球的作用跟这种产品对人体的作用很相似。大家想,如果将地球上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都能清理干净,我们的地球环境难道不会感觉更轻松、更舒适吗?”说到这时,学生们已经完全安静下来听我讲解,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趁热打铁地问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什么?”

“保护湿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也在一片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效果良好。

【分析与思考】

教师的启发引导必须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面对学生活跃思维后所引发的奇思妙想,遇到突发事件的尴尬情况下,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把话题转移。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发言和提问的质量,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

三、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中处理课堂意外问题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而人是有差异的,因此,当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发生“意外”。如何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体现了教师的“功力”。自然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实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的意外是比较常见的。这些“意外”问题会对我们的教学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应对。如果处理得当,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精彩。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研讨,往往能比较妥善地处理这些意外的生成性问题,并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

在上“酸碱中和”这一课时,我事先要准备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供学生实验。为了能让中和的结果pH值尽量接近于中性7,两种溶液的酸碱度需精确配比。但我在一次课前准备中,配制的溶液酸性过强,导致了学生在将酸、碱两种溶液混合后,pH值测试下来依然是酸性。

学生们纷纷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向我报告:“老师,我发现实验结果并不像书上说的那样,酸碱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没有中和到pH值等于7啊?”我心中一惊,已经知道毛病出在了哪里,我略微思考了一下,不慌不忙地说道:“真的没有发生中和反应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老师提供给大家的酸性溶液pH值为多少?酸碱中和后的溶液pH值为多少?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们停止了喧哗,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忙了起来。只见小组成员们各显神通:有的埋头实验,有的认真观察实验结果,并不时记录着什么,有的同学激烈地讨论着。片刻后,学生们都有了答案:原先酸性溶液的酸性较强,pH值是3,而加入碱性溶液后pH值为5,酸性变弱了。

进一步引导:酸性由强变弱说明了什么?你能通过实验找出酸碱中和有什么规律吗?这一下,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又投入到了小组实验和讨论中,最后,给出了正确结论。

【分析与思考】

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成功转化了课堂“意外”事件,不但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酸碱中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有了亲身体验。

小组研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有效提高问题解决的成功率。小组成员因为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就能通过互相协作更快捷、更有效地完成实验。在合作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宽容、合作的品格得以形成。同时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所侧重,进而形成了优势互补,解决问题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案例2

(本文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2010年第4期)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柴雯静

【教龄】6年

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课堂生成性事件频频发生,以至于教师难以立刻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能。那怎样才能有效应对呢?

一、进一步,酒香不怕巷子深

教师在精心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方法手段,预设一些问题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教师预设的问题既针对课文内容和中心,也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综合性、探究性、生活性和层次性,在这样的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必定思绪飞扬,在课堂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生成更为丰富的内容。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中第13课《采蒲台的苇》是选自孙梨的小说集《白洋淀纪事》。文中采蒲台的“苇”有借物喻人的作用。和平时期,人民依靠编苇席生活;战争年代,茂密的苇为游击战创造了良好的地势。在苇塘,曾经上演过无数英雄的故事,是人民的血液保持了苇的清白。

师:预习完课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预习过课文之后,我读懂了整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采蒲台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但与采蒲台的苇没什么关系呀?为什么课文要以“采蒲台的苇”为题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价值,看得出某某同学是带着思考在预习课文的。是啊,为什么课文写了抗日英雄的故事,课题却是“采蒲台的苇”呢?

随后,我适时利用课件出示了作者孙犁的简介以及当时的写作背景,介绍了苇草风吹不断,浪打不倒,火烧不尽的品性,作者正是借着苇草的坚韧来比喻在那里的抗日英雄的无畏。

学贵有疑,教师若能在预设时做到心中有文本,眼中有学生,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并在课堂上进一步地引导,进一步地深入,那会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与文本接触,更进一步地思考琢磨,从而也就更进一步地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彩或深沉,更进一步地体会这些或优美或磅礴的语言背后的那份幽静与激动。

酒香不怕巷子深。

二、缓一缓,无心插柳柳成荫

教学是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活动,但有时停下脚步,让学生和教师都有充分的时间和氛围思考,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与预设不符的事件,基于三维目标能够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某一次语文课上,谈到正义话题时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论。因为当遇到讲正义要付出危险代价时,有些学生认为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小张站起来问:“在街上,当我遇到小偷时,是否应该直接阻止小偷的行径呢?但如果把真话说出来,这个小偷没有得逞的话,他报复我该怎么办?”

我一时语塞,思绪飘到前几天的新闻报道中:见义勇为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见义勇为要在保全自己生命安全下去实施,以牺牲自己为前提去挽救别人,是不值得提倡的。周边学生的附和越来越激烈,我究竟该怎么办呢?学生的观点有一部分其实我是认同的,但这有悖于“正义”呀!叮铃铃……下课铃声“恰到好处”地响了起来,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立刻宣布:“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再思考思考,我们下节课讨论,下课!”

这阵下课铃声正好平复了学生的激烈讨论,让他们能有时间冷静下来。在第二课时中,我没有按照教案的教学流程“步步为营”地去完成教学,特意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再一次讨论起上节课的问题。我问:“大声叫喊或许会遭到不法分子的报复,老师也同意。可是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既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又不让坏人得逞呢?”“我可以打110报警电话!”小董第一个站起来说。“我还可以找保安叔叔!”“记住他的样子,到警署报案!”……一只只小手像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我内心的石头总算落了地,随后我顺势小结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能视而不见,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制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告诉大家的——正义!”

课堂上的激烈讨论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也许会使学生对问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问题的认识更为全面;抑或是让学生被一种负面的情绪所左右,影响他们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缓一缓,待学生的情绪平复,再对问题展开讨论,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退一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堂课”即使老师上得再“天衣无缝”、“完美无瑕”,假若课堂中的主人——学生“一头雾水”、“一无所获”的话,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护蛋的故事》是教材中的一篇习作练习,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感受,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知道要多多地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去发现,分享喜悦,体验成功与失败。为了使学生在护蛋前、护蛋时和护蛋(成功或失败)后都能留心观察,我精心设计了“护蛋活动报告”。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说说“这一整天,我_____”时,小陶同学忽然站了起来,说他的蛋宝宝在早自修的时候就光荣“牺牲”了!一向调皮捣蛋的他竟要哭了,全班同学都把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他,我顿时手足无措。他的这一番话彻底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怎么办呢?是请他坐下,等下课再去处理,还是……不行,孩子对这篇作文的兴趣这么高,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弃他于不顾呢?也许还有其他同学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护蛋失败了,只是他们暂时没有勇气说出来。

我思忖了片刻,没有像以前那样狠狠地瞪他一眼,而是安慰他没关系的,虽然只有5分钟,也是护蛋的一种体验啊!启发他用“提心吊胆”一词来形容自己早晨来学校的路上的心情,再问其他同学有没有其他的词语来形容。“心绪不宁”“忐忑不安”“小心翼翼”,指挥棒又重新回到了我的手里,但我并没有忘记刚刚提问的陶榕,我走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微笑着说:“你就把一整天,改成5分钟就行了!”他忍不住笑出声来了,同学们也都会心地笑了。这节作文课,也就在这持续的融洽气氛中慢慢结束了。

案例3

(本文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2010年第4期)

【学科】体育

【执教、执笔老师】许雯

【教龄】16年

一、将错就错,引导学生走出认识误区

【案例】

“许老师,我能不能横着跑。”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的哄堂大笑。

原来在一节30米快速跑的教学课中,二(3)班的学生们在第一轮比赛后,正在讨论哪一种方法跑得更快。

我寻声而去,猜想一定是小徐。的确,就是第一轮小组赛跑最后一名的小徐同学。

“为什么要横着跑?”我装着一点不生气的样子,耐着性子又问了一句。

“有一次我抓螃蟹,螃蟹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抓了很长时间才把它抓住,螃蟹既然能横着跑,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横着跑呢?”小徐紧接着说道,同学们则在一旁哈哈大笑。

“怎么有这种道理?”我暗暗发笑,虽然觉得有点无可奈何,可今天就顺着他的“思路”上下去。

我说道:“小朋友们可能觉得小徐的想法很好笑,但是老师觉得他有想象力,平时很注意观察,我们的确还能横着跑。接下去,第二轮比横着跑,我们先请小徐小朋友给我们做一下示范。”大家鼓起掌来。

小徐走出队伍,侧身对着跑道,像小螃蟹一样张开双手开始示范,虽然跑的动作看上去有点古怪滑稽,但确实挺快的,大家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动作练习起来。其实他的动作就是篮球训练中的滑步。

“小朋友们,到底往前跑快,还是横着跑快呢?我们比赛一下吧!”我又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

最终可想而知,小徐自己也觉得横着跑不是最佳的方法。有几个小朋友开始嘲笑起他来。

这时候,我微笑地说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跑的动作,也知道了跑得最快的动作。但是,我们还应该感激小徐小朋友,他让我们有机会开展横着跑的实验,在比较中认识真理。”

此时,小徐脸上流露出的是感激的神情,学生们也投去微笑的目光。

【思考】

对于课内意外的问题事件,教师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呢?是视而不见还是巧妙应对?这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发掘学生的错误资源,可以开辟教学的另一渠道,让学生在纠错中开启智慧,进入科学的知识殿堂。

二、以变制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案例】

“唉,又是‘手位练习’,真没劲!”

这是一节形体课的准备阶段,带操的学生一边站立成“丁字步”,一边在做手位练习,并满脸失望地低声埋怨。

学生参与体育课活动,没有激情怎么办?

我一边看着这几个学生练习,一边在想,学生们每次都在做同样的准备操,就像是在例行公事。简单的重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实在是显得枯燥了,为什么不就以这准备操为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一下准备阶段的操练方式呢?

教师:你们愿意换些准备操的舞蹈动作吗?

学生:想的,想的!

教师:请每位同学积极开动脑筋,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创编一些动作,我可以为你们准备合适的音乐伴奏,让我们的准备操有新意,让同学们做起来有乐趣、开心。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到时候我们进行评比,看哪个组创编的最棒。

……

教师:时间到,下面我们开始展示自己的“成果”?

甲组:我们想做“各种动物模仿操”。

乙组:我们都在外面跳拉丁舞的,我们想教大家一起学跳拉丁舞。

……

接着,同学们用自编的动作,使形体课的准备阶段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形体活动课中。

【思考】

课堂上有时是瞬间万变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和教学思路也应随之变化,从而使教师在随机应变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学得更愉快,更有效率。

三、顺水推舟,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案例】

在一节三(1)班的体育课前的导入部分,我安排了游戏“听我的口令做动作”。当我讲明游戏规则和要求之后,活动便开始了。我喊一声数字“2”时,学生就快速地在自己周围寻找伙伴,两人围抱在一起。游戏在正常地进行着,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我喊了数字“5”时,我发现有一个组是六个人相抱在一起,其中小张同学骑在另一个同学的背上。于是,旁边结伴的小组对他们这一组指手画脚,场面开始混乱起来。

“许老师,不对,你看我们是连体儿,两个人两只脚。”“我们虽然是六个人,可也是十只脚站在地上,和你们一样,怎么算输呢?”小张叫嚷起来。

“数脚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游戏吗?”就在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在人群中大声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听他这么一说,我突然来了灵感,何不给学生们来一个数脚的游戏呢?

于是,游戏规则定了下来:不管哪个组人数多少,只要站在地上的脚符合你说出的数字要求就可以了。同学们很快进入新的游戏活动情境中。

当我喊到数字“8”时,同学们迅速拉拢自己周围的同学结伴,结果可是真的令我大为感动。为了达到这八只脚,他们各出奇想,有的抱住对方,有的驮在另一个人的背上,有的脚踏在同伴的脚背上,还有的单脚站立,多种多样的动作和造型呈现在我的面前。最搞笑的是,当我喊数字“0”时,居然也没有难倒他们,孩子们齐刷刷地往地上一坐,都把脚离地抬得高高的。

就这样,数脚的游戏把体育活动推向了高潮。

【思考】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更好的教法。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充满着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有些看似反常却带着求异思维的举动正是创新精神培养的源泉。只有新的尝试,才能开辟教育的另一新天地。学生的“创新火花”就是这样被点燃的。

案例4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沈懿

【教龄】20年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眼界更开阔,知识面更广,同时也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所以我们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在教学中只强调教学结构的严谨与细密,一切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追求目标的达成度,认为这就是高效,不允许学生越雷池半步。这种封闭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既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现在的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机智去开采课堂上那些生成之宝藏,尊重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创新。由此,预设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是尤为关键的,这样才能留给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或质疑、或感悟、或争论,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

一、引导学生在质疑中促生成,在解惑中提升教学有效性

质疑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途径。有时,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文本进行质疑,甚至标新立异,反常规地思考,善于利用学生的有效生成,创造课堂精彩。

【案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片段

本文是1999年发生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台湾青年冒着余震的危险捐献骨髓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当学到负责手术的李博士带着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来到杭州时,有一个学生开始质疑了:“为什么要奔波十几个小时呢?我去过台湾,只要两三小时啊!”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只需引导她关注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即可,但我转念一想:我可以把这个问题还给学生,引发他们的思考呀。

于是,我问:“这个问题提得好,在没有直航的情况下,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十几小时吗?”

学生又开始议论开了,有的说:“十几个小时坐车一定很累的。”

“是呀,书上用了一个词‘奔波’,你们再想想?”孩子们立刻说:“这真是长途跋涉呀!”“书上还有一个词‘辗转’。”我补充说:“当时没有直飞,从花莲医院赶到花莲机场,又奔赴台北机场,然后在香港机场转机,再飞到上海机场,随后又驱车赶到杭州,最后抵达杭州医院。连夜为小钱做了移植手术。这是怎样的奔波?”学生睁大眼睛,似乎有所感悟,我又介绍说:“骨髓离开捐赠身体后很容易坏死,所以必须在24小时内输入患者体内,越快越好,否则会失效,而且在护送的过程中,每隔一个小时要上下左右摇动,防止骨髓凝结,保持细胞的活性。”

听了我的介绍,孩子们似乎更体会到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思考】

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会不顺着教师预设的方向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迥然不同的想法。面对这些“异样”的声音,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往下挖掘?这其实是挑战教师的智慧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本案例中,学生质疑:“为什么李博士要奔波十几小时呢?我去过台湾,只要两个半小时啊!”这其实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因为该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当时还没直航的情况下,文章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千里迢迢,克服困难把骨髓送到杭州医院的,从而进一步感悟他们身上那种忘我的精神。所以,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在学生的质疑中找到生成点,肯定他们的思考和发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真正地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活力,使既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而深刻地完成。

二、引导学生在提问中创造生成,巧妙解读文本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情感经历,教师要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感悟中促进学生生成,让学生体验文本。

【案例】《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段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何其芳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文章以平凡的生活小事,朴素无华的语言文字表现了伟人高尚的品质,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在教完周总理如何辛劳后,老师开始介绍周总理病危时的工作情况,希望能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中去,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介绍完,老师适时提问:“同学们,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了解了总理病危时的工作情况,你有什么话想对总理说?”

因为有了之前的感悟,所以学生的回答水到渠成。有的学生深情地说:“这真是一位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好总理。”有的学生哽咽地说:“总理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我们爱戴他。”甚至有学生满含热泪地说:“我们为新中国有这样一位好总理而感到骄傲,他在病重时也坚持工作。”

可此时,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总理平时应该多注意营养和休息,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呀!”

我一听,心想:是呀,学生的这一想法,就是从感悟中来的,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了总理工作的辛劳和生活的简朴,才有感而发。对于这个学生的求异思维我立刻予以肯定,于是,我给学生讲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告诉孩子周总理的为人,学生听后,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进一步加深,也感受到现在社会学习条件好了,自己更要努力学习。

【思考】

这些都是学生的内心感受,自然、真实、诚恳,更是课堂中宝贵的生成资源。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要努力去创设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情境,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而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体悟文本中的内涵,就像本案例中最后一名学生站起来说的话,就是从感悟中来的,虽然也许没有“对题作答”,但是这样的生成是有价值的,恰恰给我们提炼了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悟形成的生成资源,将语文教学带入一个精彩的过程,使学生在体会文章语言美的同时,更受到明事懂理,感悟人生的效果。

三、在师生提问中促生成,有效开展启发式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和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着必然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应变学生的质疑问难,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引发课堂精彩。

【案例】《跳水》教学片段

《跳水》一文讲述的是在一艘返航的大船上,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课文给予人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船长在紧急关头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孩子过于激动而失去冷静,因而陷入绝境使我们感到遇事要冷静;水手们的起哄促使孩子陷入绝境,也警示我们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要太过分。老师按部就班地教着,一切似乎都按课前的预设进行着。

快下课时,有一学生突然提出质疑:“万一那孩子在船长命令发出后还没有跳水,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他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尺浪,于是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他会开枪的,打死总比摔死强。(这是一名平时爱捣乱的学生)

生:(气愤地)不可能,这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船长。

生:怎么不可能,情况那么危急,谁会仔细去思考呢?

……

师:(看了大家一眼)此时,你就是男孩的父亲,你是想你的儿子活下去,还是立即死去?

生:(呆了一下)当然希望男孩活下去。

师:那船长为什么还用枪对准自己的儿子?

生:是为了让他跳水,为了救自己的孩子,看来这个船长很聪明。

师:对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思考】

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思维发展不同,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认识、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敢于从自己的感悟中发表独特的观点,然而这些观点常常存在差异,但这种分歧往往就有助于对文本认识的深化和个人情感的升华。本案例中,教师看到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于是,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这位船长是远洋轮船的船长,而远洋轮船在航行中是会遇到各种风险的,船长具有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经验,所以能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同时,他之所以想出“跳水”这个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冒险之举,他也知道“跳水”可能会使孩子受伤甚至死亡,但他只能这样做了。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要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师生互动,应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争论中生成,点燃思维的火花。

案例5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成玮

【教龄】17年

生成性教学问题不可能在课前预设,其产生基于相应的开放性教学环境。如果教师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自然就无法形成互动的动态教学,问题也就很难生成。而教师提问和师生对话教学可以为课堂教学产生生成性问题创造条件,同时,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中也可机智化解课堂生成问题。

一、在师生讨论中生成教学问题,在启发式教学中化解问题

小学生生性好问,喜欢动脑筋,只要有机会就会向老师提问,但如果采用封闭教学,显然,学生就没有机会提问。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的环境,可以在课堂中产生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动态教学,节外生枝的“生成性教学问题”也会随之而产生。

【案例】

一堂小学语文课上,已营建学生与老师平等交流的环境。这时,小夏同学问道:“为什么‘桥’字是‘木字旁’,而不用‘石字旁’或‘竹字头’呢?”

于是,我借机把问题推给了全班同学,让他们一起参与讨论。有的学生说:“因为古时候还没有用石头造的桥。”有的说:“我只看见过竹子做的船,没看见用竹子造的桥。”这时,小夏同学站起来了,说:“木头做的桥不牢固,现在都用钢铁做了,我们可以把‘木字旁’改成‘金字旁’啊。”

为了一个“桥”字,小夏同学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让我措手不及。要是我立刻向他说教,怕打消他的积极性,何不再次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既表示对他提问的重视,又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呢?于是我说道:“大家同意小夏同学的观点吗?”

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小王说:“要是以后不用钢铁做桥了,又要改成别的部首,这样改来改去多麻烦啊。”

小张说:“用‘木字旁’可以让我们牢记以前的桥是木头做的,这样多好啊。”

此时,只见小夏同学连连点头,我也不失时机地微笑着肯定了大家的发言:“你们说得真好,会动脑筋分析,我相信从今以后你们一定不会把桥的部首写错的。”

随后,我又走到小夏同学身边,摸着他的头说:“我更要表扬小夏同学,虽然他的问题被大家反驳了、否定了,但他肯动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真了不起。”

【思考】

其实这是个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不问之问,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却充分说明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因此切记: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疑惑,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仅要鼓励支持,还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在质疑问难、解惑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增强创新意识,才能让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在发散性提问中生成教学问题,在尊重个性学习中化解生成问题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认知有一定独特性,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没有按照预设的方向进行思考,要给予他们解释的权利,不要用“框架”牵制他们,要为他们搭建成长的舞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分享,个性得到张扬。

【案例】

语文课本上经常会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部首、字和构字率高的独体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画,注上拼音,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拼读音节就能认读汉字。如:“山石田土”、“日月水火”、“禾木米竹”等。

有时为了调动课堂的气氛,我说出一个字,如“山”,让学生先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动手画画,然后出示生字,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识字量大了,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象形字”,认识了许多合体字,识字方法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在教学“海”的时候,我问学生:“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有的说:“我用编口诀的方法记住的,‘每天喝水,海海海’。”

有的说:“我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的,‘梅’去掉‘木字旁’,换上‘三点水’是‘海’。”

这时,小毛同学举手回答说:“我用画一画的方法记住它的。”

“画一画?”我疑惑地问,同时心里暗暗思忖:在教象形字的时候,通过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音、形、义有机联系起来,能发展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可“海”不是象形字啊,这孩子怎么会想到用画画的方法记住呢?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我刚想直截了当指出她的这一方法不正确时,转念一想:要尊重孩子的认知,先听听她的观点,也许她那独特的见解会让我心服口服呢。

于是,我微笑着问道:“你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用这个方法识字?”

“好的。”小毛同学认真地说:“海是很大的,‘海’字里面有‘5点’,我就画‘5点’水滴,说明海里有许许多多水呀。”

我不禁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她:“你真是个会动脑的好孩子,有自己独特的识字好方法。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向她学习,用自己独特的、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

【思考】

作为老师一定要能打破成规,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在挖掘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尊重学生的思维模式,还要给他们“诠释”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将获得更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更显“光明”,师生才都能感觉到眼前活力的涌动。

三、开放式对话中生成教学问题,在肯定声中加以化解

小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很强,思维也很活跃,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堂上的回答常常会超出教师的预设,但此刻,决不能一票否定,要通过不留痕迹的趣味性对话机智应对,并对学生的已知和智慧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案例】

记得在开学初的一次课堂上,我给学生猜了一个字谜:“两个口,猜猜是什么字?”

“是‘吕’。”一位同学脱口而出。

我却一下子傻眼了,因为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识字量不是很大,加上每天有回家预习的要求,我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说书中要学的那个字是“回”。可是那位说“吕”字的同学也没有说错啊,是我自己出的字谜有问题。

随后,我急中生智,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吕”字说:“这位同学真聪明。”接着,我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回”字,说:“谁能给这个字来编一个字谜,让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呢?”

学生们想了想,不一会儿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小罗说:“大口吃小口。”

小薛说:“口中口。”

小胡说:“大口包小嘴。”

“你为什么不说‘大口包小口’?”我故意问道。

“‘嘴’就是‘口’啊,这样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也加大了字谜的难度。”小胡同学骄傲地说。

从此,在识字教学中,为激起学生识记字形的兴趣,有时由我出字谜让学生猜,并在我的基础上把字谜修改得更好;有时通过展开讨论由学生自编字谜,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出的字谜质量最高。

【思考】

学生不但是知识的学习者、接受者,也是积极的认知者。一味地牵着孩子朝自己设计的“圈子里跳”,不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他们畅所欲言,给他们创新的契机与生成的空间。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种各样巧妙的办法时,识字教学不仅变得很容易,而且充满了趣味和快乐,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孩子是有潜力的,他们的能量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引导下的教学应该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多给学生“思维的机会”,即生成的空间和时间,能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激励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动脑,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拓宽思维。

案例6

【学科】音乐

【执教、执笔老师】翁亚智

【教龄】10年

21世纪,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怎样的课堂呢?我们总是高呼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吧!然而,究竟怎样做,才能落实这个至关重要的教育理念呢?“生成性教学”课题的研究,带给我崭新的启迪。首先,教师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对教材要烂熟于心,对学生要充分了解,对过程要心中有数,那么对生成教学问题呢?我想,作为教师就应当做学生学习的领航者,通过我们的教学,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指导,从而达成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妙地发挥“小老师”智慧,有效开展生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善于设计具有学生互动体验、开放性的环节,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经历成功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一切有利的资源,推动课堂有效生成。

【案例】

在教授欣赏曲“灯碗开花”这首山西民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山西民歌中特有的“开花调”之韵味,在带领学生听一听、唱一唱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尝试创编“我们的开花调”。我放低了歌曲创作的门槛,选用“灯碗开花”的前四句旋律,让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孩子们在听了老师的示范后,便饶有兴趣地展开活动了。

随后在我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每个组都开展得很顺利,有的组根本没有思路,有的组则是上句做好了比兴,而在下句对应时遇到了困难。

这时我出乎意料地发现有一组学生,在一个思维较活跃的同学带领下,创编出不错的歌词。于是,在稍作指导之后,我立刻向全班宣布:“同学们,这一组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开花调’,非常了不起,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唱的!”

小组示范:小床儿开花喽,请你躺下来。

小被儿开花喽,把你暖来。

教室里响起同学们赞扬的掌声,我趁势鼓励其他还没有完成作品的小组:“你们想不想再试一试?加油吧!”果不其然,在班级同学的示范下,他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思路更加开阔,创编也更加工整了。

优秀范例:1)小窗儿开花喽,风儿吹进来。小剪子开花喽,窗花儿贴起来。

2)古筝儿开花喽,音乐飘来。小音符开花喽,心里甜来。

【思考】

这个教学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我切身体会到,教师在推进教学生成时,往往不那么顺利。所以,我们一定要练就一双慧眼,去挖掘教学过程中一切有效的资源。

课堂中的“小指导”,他们能为同学做更贴切的示范,其他学生看到自己的伙伴顺利完成了任务,自己的信心也就提高了。课堂中的“小指导”是教师最有利的好帮手,如果我们多留心,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尝试,你会发现学生能带给我们的惊喜实在太多了。

二、在师生对话中利用学生生成教学资源,让教学更有趣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开放,我们的课堂也越来越开放。然而,开放的课堂一定会生成许多让我们无法预设的问题。面对活跃、调皮的学生提出种种应接不暇的问题事件,我们教师就是要能在这种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学会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应对,在课堂中时时练就化险为夷、点石成金的本领。

【案例】

在教授轮唱歌曲《老爷爷赶鹅》初听后,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趣吗?”话音刚落,班级里一个调皮的男生回答说:“我感觉像一群鹅在乱叫啊!”

顿时,教室里一片笑声,也有几个同学向他投去了指责的目光。刚才大声回答问题的男生突然感觉不对劲,有些紧张地看着我,一定是在担心我会批评他。我该如何应对呢?我快速地在心中搜寻解决方法。我望着一双双等待的眼睛,微笑着说道:“其实,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也不无道理。”所有的学生都疑惑地望着我。这下我可要卖个关子:“让我们来做个模仿游戏吧。”

我说:“请大家用人声来模仿一群鹅的叫声。”孩子们此起彼伏地模仿起来,叫声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响,有的轻。

“嗯,听起来的确是在乱叫啊。”顺势点开《老爷爷赶鹅》的歌谱。“现在让我们配上这条节奏再来模仿一下。”

“我们进行的两种模仿,给你们什么不同的感受?”刚才那个“调皮”的男生又积极地举手了:“我觉得前面的模仿就像来到了养鹅场,后面有了节奏的模仿,这些鹅就像在唱歌了。”我心中暗暗窃喜:“你回答得太棒了,现在你的感受既敏锐又准确了。”

我总结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音乐正是起源于我们的生活,音乐家们用艺术的手法把我们生活中的声音加以美化,收录下来,美妙的音乐能让我们身心愉悦。”

那个“调皮”的男生望着我会心一笑。

【思考】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班级里那些比较调皮、大胆,经常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其实都是一个个小机灵鬼。他们对信息的捕捉是非常敏锐的,然而,这类学生往往不那么遵守课堂规范,处事通常也不会先思索后行动。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味地批评和指责,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而会破坏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而更使这些调皮的学生丧失对本科目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案例中的“小调皮”就是这样一个男孩。作为教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素养,理智地处理这类事件。巧妙地将师生间的生成性对话转化成课堂的有效资源,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纷呈。细细品来,每个孩子在课堂中的点滴生成都是宝贵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与学生对话时如何去巧妙应对,怎样去正确引导。作为教师,我们永远要牢记,课堂教学是因这些可爱的学生才会更加熠熠生辉。

三、善听学生“小意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说到“考试”,一定是学生最害怕、最反感的字眼。学生再感兴趣的学科,都会因为“考试”而变成负担。虽然,在音乐课上,我尽可能让考试的规范少一些,让学生的自主性多一些,但方式过于单一的话,渐渐地,学生还是会丧失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有颠覆传统的勇气,不断寻求突破,尝试新的方法。在我们思维枯竭时,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多了解他们的心声,有时“小意见”也能有“大成就”呢!

【案例】

四年级的一堂考前复习课上,我正向全班同学讲述有关期末音乐测试的方案。琪琪同学突然举手,还没有等我允许她发言,就站起身,带着抱怨的口吻大声问:“CICI老师,考试可以唱课外我们自己喜欢的歌曲吗?”

我心想:“这个琪琪从一年级进校开始,就是个出了名的‘小意见’,她的主意真是多啊!”我暗暗有些不满。

然而,这时全班同学都用期待的眼神凝视着我,我定神一想,其实琪琪的意见也并非没有道理,每个学期的期末测试都从课本上挑选一首歌曲来表演,的确有些单调乏味呢!

于是,我回答道:“琪琪同学的意见,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没想到,全班同学都欢呼起来,激动地和周围同学商讨着:“你打算唱什么?……”

我继续说:“同学们先静一静,老师觉得考试形式可以有些创新,但是不能完全脱离课本内容。我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一首教材歌曲,自己再准备一首课外的歌曲作为加分节目,内容要求阳光向上的,大家同意吗?”

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没问题!”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我观察孩子们的考前准备,他们表现出了久违的热情,还经常来听取我的建议。“CICI,我们选这首歌,你觉得好吗?”“我们排这个队形还不错吧?”我的内心也阵阵热流涌动,那几天考试准备的日子真精彩啊!

【思考】

教师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一套教材一晃就教了十几年。虽然,时刻提醒自己“教学需要创新”,但在这过程中往往会找不到出路。那么,为何不让我们的孩子来帮忙呢?教书,以学生为本。那就多听听我们的孩子究竟想要学什么,想怎样学,以此来改变固有的传统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热情。在以上的案例中,我欣然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了考试的形式。这种勇于打破传统、尊重学生的精神赢得了他们的赞许,这种改头换面、焕然一新的考试方法,改变了他们以往的抵触情绪。这不仅丰富了考试的内容,更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案例7

【学科】数学

【执教、执笔老师】薛建琳

【教龄】12年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一直是数学教学改革的焦点和难点。这不仅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以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为导向,适时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过程与方法,实施智慧的教学。

一、以学生的生成为契机,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质疑的学风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反观如今的课堂教育,似乎更加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而对质疑的能力普遍不够重视。学生不会提问,唯书唯师的情况仍十分普遍。这严重制约了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扼杀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信与勇气。

【案例】

在教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时,学生很难理解“0”也是余数,在填写余数范围的时候经常遗漏。在课堂上对此问题我特意进行了强化,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也点头表示理解。这时我忽然听到一个学生不服气地嘀咕了一句:“课题叫‘有余数的除法’,0也算余数的话,除法不都变成有余数了。”旁边的同学都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我连忙说:“我好像听到了一个很棒的意见,你能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吗?”他迟疑了一下,然后大声重复了一遍。全班同学都静静地看着我,看样子他们也有同样的疑问。我笑着点了点头,赞同地说:“老师也认为书上的这个课题不是最确切,你们有什么好的修改建议吗?”看到我对他们的赞同与支持,教室里的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学生们很高兴,你一言我一语地给课题起名字,有的说要叫“没有分完的除法”,有的说改成“余数不是0的除法”……我趁势鼓励学生写一封信给数学书的编委们,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分析与思考】

质疑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精神的萌芽,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要在课堂教学中带动勇于质疑的学风,就需要以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为契机,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思维上的困惑所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产生疑问时要放权于生。每一个人的疑惑之处都是觉悟之机,有时个体的生成性问题也是群体的疑问所在,以此为契机不仅能让教师更了解学情,而且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唯一主体。

第二,感悟疑问时要关注学生独立体验时稚嫩的想法。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指挥者,而是材料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生成性问题出现时,要提供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中生疑,产生学习的欲望。

第三,交流问题时要为学生创造自由的群体讨论氛围。只有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碰撞,才能让每一个生成性问题不会像雨滴一样消融,而是像浪花一样推动彼此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知识世界的执著信念。

二、以学生的生成为基石,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生成为基石,就能适时促进学生形成比较的方法。

【案例】

在五年级《平均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例题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概念。于是我出示了一道模仿练习:

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

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下各个鸡蛋的重量,估计一下所求的鸡蛋平均重多少克在什么范围之内,然后四人一组合作交流解题方法。第一位学生给出了解答平均数的基本方法:(56+55+54+58+55+53+54)÷7。在此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了(56 +55+54+58+55+53+54)与7所表示的数量意义,进一步巩固了相应的数量关系。第二位学生,他运用已学过的运算定律,优化了解题方法:[(56+54)+(55+55)+(58+53+54)]÷7。在出示了这个方法之后,我立即与第一个算式进行比较,明确了方括号中表示的数量与原来一致,依旧是总数,只是运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第三位学生的思维方法更进了一步,他比较题目时发现这一组数据都在“50”左右,因此他以50基准,给出了相应的方法:(50×7+6+5+4+8+5+3+4)÷7。仔细的学生立即发现算式的前半部分表示的还是总数,却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工作量,这样一种设置一个基准数的方法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赞赏。第四位学生想了想说:“既然这组数据都在50左右,那么平均数的十位肯定是5,我只要将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除以7求出平均数的个位就可以了,算式是:50+(6+5 +4+8+5+3+4)÷7。”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接下来是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分析与思考】

课堂上学生们所生成的方法很多时候是零乱的、模糊的,而通过对生成性资源的比较解读,不仅可以以点带面触动其他学生的思维,而且这个比较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解题方法的逐步优化和深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把握数学的规律。

第一,比较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每一个生成的方法都帮助学生们巩固了平均数取值范围和基本数量关系的知识点,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了知识的脉络,更清晰了思维的方法。

第二,比较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比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而且让学生的思维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第三,比较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们不但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而且学会聆听和借鉴同伴的智慧,促进自己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

三、以学生的生成为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推广探究的实践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的抄袭。”学习资源会极大地限制着探究活动的开展,如果能开发学生的生成为资源,同伴之间的行为激励对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推广科学探究实践都是一条捷径。

【案例】

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教授《两位数除多位数》时,学生们学习了“同头无除商9、8”的试商方法。对于何时商9,何时商8,一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被除数与除数的第二位差大的时候商8,差小的时候商9。”另一位学生补充说:“差是1- 4时商9,5- 9时就商8。”一位学生还指着黑板上的例题608÷68说:“看,这题两数的第二位差大,就商8。”孩子们的生成都十分精彩,可是却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对于这些生成性问题加以引导,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探究。我笑着将被除数和除数的首位都擦了,问怎么填还可以用同头无除的试商方法。学生们纷纷举例有9种填法,我选取了108÷18和908÷98让学生尝试,学生们发现这两题一题商6,一题商9。我不急不忙地说:“看样子这种试商方法还有许多小秘密啊,这节课时间有限,你们可以回家进行研究,下周交相应的研究报告。”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回家以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做了各种相应的研究报告。

【分析与思考】

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突发的生成性问题,它们反映了学生的理解还停留在浅表层。捕捉这些及时生成点,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行独立探究,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真正体现出了研究的价值。有所想,有所疑,有所探,有所得,这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

第一,在新知构建的火花中进行探究实践。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起初遭遇这类问题时唯恐避之不及,生怕出现的问题“误导”了大部分学生的思路。而现在则是恨不得多生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各种生成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正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有利资源,更是学生进一步探究实践的有效素材。

第二,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中进行探究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那些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会让学生做出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彼此作出某些调整,促进自己认知发展。探究性的实践能有效丰富学生的立体化认知,不仅能加大认知的深度,还能拓展认知的广度。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十分重视教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却很少教他们如何学习。只有把握住学生的生成性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学会比较,尝试探究,才能实施智慧教学,让学生既“学会”,更“会学”,成为一个真正的策略型学习者。

案例8

【学科】英语

【执教、执笔老师】凤茜

【教龄】1年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确,为了适应现代的课堂与学生多元全面综合的发展,传统的课程目标以逐步被新课程目标所取代。传统观念下的课程目标往往是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即通过课堂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说得形象一点,就是一个把既定的知识灌入学生脑袋中的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下的目标设计中,更加强调教师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帮助,协助学生发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并且逐步建构出自己的学习思维模式。化被动为主动,将纯粹知识的习得丰富为情感上的体验。这样一个建构的过程,更加有助于教师应对课堂中的生成性事件,抓住生成的点,促进课堂效益。

一、巧对课堂尴尬情境,激励学生迎难而上

课堂中有时会出现“冷场”,即教师抛出的问题无人响应,提出的学习任务无人问津,这背后可能蕴藏着不少值得推敲之处。反思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如何才能找到应对的策略?

【案例】

在某一故事学习中,我要求学生进行role play(课堂表演),演出整个故事的内容。虽然是第一课时,但其中的生词和语言量并不多,我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们有能力表演出这一剧目。然而,台上的表演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于两个片段的表演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台词结结巴巴,配上动作表情后更显出在语言上的薄弱之处。顿时,师生彼此的情绪都比较低落。表演的环节便被搁置。

【分析与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在第一课时中便要求学生完成角色扮演的任务,是具有相当高的操作难度。角色扮演这一学习活动最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然而这一学习方法的有效运用需要足够的铺垫与准备。经过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法有:第一,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准备时间,如果有两堂课的充分时间,可以在一天内分课时完成任务;第二,可以尝试自由选择组员完成任务,给孩子们更多的课外准备机会;第三,可以考虑由学生们选择表演其中的片段,降低表演上台词的难度。

总而言之,做好适当的学情分析,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够避免课堂中冷场情况的发生。然而,再充分的准备也会有疏漏之处,课堂中机智应对的方法也不可或缺,如降低任务难度,增加完成任务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等等,这些策略和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这样的窘境。

二、巧用教师课堂失误,勉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中,师生间的意见和看法可能会出现相左的情况,有时可能是孩子们抓住了教师的出错点和口误,让教师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这究竟是不是一种对于教师为尊、教师本位思想的挑战呢?这背后需要教师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与宽容的心理品质。

【案例】

学生在学习了有关大象外貌特征的课文后,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目,描述一下你喜欢的动物,并且给出了范文。在文章中,我用nose(鼻子)这一单词描述了大象的鼻子,此时,底下便有学生提出异议:

“老师,能不能把nose去掉,改为trunk(专指象鼻)?”

“对啊,对啊,我外面学习时,就有老师专门提出要注意trunk这个词,是特指象鼻呢。”

“那么,可是Cyon老师是不会出错的啊!”

“究竟谁说的才是对的呢?”

一时间,课堂里像炸开了锅,学生们众说纷纭。

我一时惊醒于自己的错误,回应道:“用trunk挺好的,但是这里我们还是先把nose这个词给掌握吧。”便继续教学的内容。

学生们面面相觑。

【分析与反思】

课堂中教师的尴尬很大一部分是源于自身的错误和疏漏。人无完人,任何人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错,其实,出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课外的学习,掌握了课堂以外的知识,反而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课堂增值。在案例中,学生的答案更加细致准确,优于教师的预设。此时,尝试转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们做做小老师,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学习新知识、新词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考虑的做法有:第一,鼓励拔尖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新知识的教授者,教一教其他学生,并予以评价和反馈;第二,抓住机会,巧妙地小结一些相似的错误,让全班学生都来纠纠错,当当小老师。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示是,教师在备课中需要更加细致到位,不要低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当然了,如果在课堂中已然出现了错误或口误,应当尊重知识的真知性,承认自己的失误,并鼓励孩子们成为小老师,生生互相学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巧解生生课堂矛盾,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随着教改的深入,学生们逐步习惯了在课堂中自主独立的学习地位,树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但生生间有时会出现意见不同的情形,学生们可能固执己见,很难赞同他人意见,你争我吵的,使得课堂气氛显得有些嘈杂与混乱。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该如何应对?这背后需要教师冷静的头脑与智慧。

【案例】

在一次课堂学习中,我教授学生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富有强烈的节奏,于是在简单的示范之后,我要求学生们自主地赋予儿歌节奏,最好能表演出不同的版本。一时间,孩子们叽叽喳喳,争论不休。

“我认为节奏应该是这样的。”

“不对,节奏应该是这样的。”

“我看,把它唱成一首歌曲才最好!”

“你们都不对,这首chant可以编成一首诗歌。”

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拿出了自己的版本与学生们分享。

【分析与反思】

年龄的增加,使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对于同样一份学习资源有着不同的思考,产生不同的见解。学生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有时还会发生一些争执与口角。出于保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师不应该否定任何一种思维和意见,更不应粗暴地迫使孩子们接受自己的答案。具体可以做这样的尝试:第一,进行多元的评价,创造更多孩子们进步的机会;第二,鼓励孩子们互相评价,学会互相欣赏,懂得赞美他人的成果。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示是,遇到孩子们为了某个学习内容争执的情况,应该放宽心态。要在孩子们的心中树立懂得欣赏他人的宽容心境,从他人的表演和作品中学习,取长补短,学会赞扬别人的长处,进一步促进自己的进步。当然,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促成的,需要在每一堂课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从某一程度来说,这与我们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总之,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形容其瞬息万变也不为过,在课堂中生成的突发性事件,与其说是问题,不如称其为机会,是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主学习观念的机会,是激发孩子们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机会,是鼓励孩子们建构学习思维模式的机会。

案例9

【学科】品德与社会

【执教、执笔老师】王嫣

【教龄】18年

在开放的品社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在千变万化的课堂中找到智慧生成的落脚点,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有时面对活跃的学生,心里总惦记着还没有落实的教案。如此,课堂就只会产生教案预设的“生成”,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富有智慧的生成。智慧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课堂智慧应该是由师生智慧的互动而生成。

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是课堂中“可遇不可求”的珍贵资源。当课堂中的意外生成资源正好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时,教师就可以将其加以引申,逐步质疑,让学生自己说出问题的实质,这就使得学生的小问题逐步扩大,成为学习的鲜活内容。与之相反,当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对教学目标的生成意义不大时,教师就应及时“刹车”,一带而过。这样利用生成性资源的课堂既不会失去教师的主导性,完全跟着学生走,也不会让人感觉忽视了学生的课堂需求。

品社教学是一个生动的、开放的、充满着文化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活动过程,因而,品社教学的生成事件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因素,都应该进入品社课程资源研究的视野,并对之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样的品社课堂才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也将最终焕发出勃勃生机来。

一、精简内容,举一反三,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二期课改要求教师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即要求教师不再将教科书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唯一依据和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而是在实践中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度开发、重组,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符合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属于教师和学生都有意义的教材。因此,在执教品社课时,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学会对教材进行合理地精简,从而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

在进行《养成卫生好习惯》一课的教学时,老师请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卫生好习惯。

“我的卫生好习惯是勤剪指甲。”

“我的卫生好习惯是吃饭前洗手。”

“我的卫生好习惯是睡觉前刷牙。”

……

“同学们,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养成这些卫生好习惯呢?”

“是妈妈告诉我的。”

“因为……”(学生说不清道不明。)

“老师发现我们二年级小朋友都处在换牙期,掉牙的小朋友可真不少,没了牙齿带来哪些麻烦呀?”

“不能吃硬的东西。”

“读英语的时候,发音老是发不准。”

……

“那你们知道怎么会蛀牙的呢?”

“老师,我来说!”(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怎么爱护牙齿,好不好?”

“好!”(回答声震耳欲聋。)

【分析与思考】

结合观察和分析发现,由于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有限,他们对卫生好习惯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阶段,所以他们说得出有哪些卫生好习惯,但是要求他们说出文本中所有好习惯的意义和如何养成实在是勉为其难,因此,在案例中出现的课堂生成现象也在常理之中。虽然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而是应该就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教师发现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换牙期,如何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而且学生们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保护牙齿的相关知识,这为上好课又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在众多的卫生好习惯中将“保护牙齿”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为集中,更为深入,也为后续课堂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角色体验,生生互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倡导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对话式的实践体验。作为教师,在教案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兴趣与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面对课堂生成其实也同样如此,只有巧用教学方法,借助各类手段,让学生体验生成的实践性,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性。

【案例】

执教《新小区》一课时,在“展示小区内人们的活动,体验邻里间的和睦、互助”环节中,老师创设了情境,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

电梯里来了一位坐轮椅的残疾人叔叔,你看见了怎么办?(老师请一位学生上台表演。)

“对不起,老师,我人小推不动轮椅的!”(小王同学回答,全场哗然。)

“哦,没关系,老师再请其他同学来表演。”(其他学生继续表演。)

“叔叔,我来推您进电梯吧!”

“叔叔,您住几楼,我来帮您摁!”

“妈妈,我们一起来帮助这位叔叔吧!”

……

“小王同学,你看了他们的表演后知道了什么?”

“他们演得都很好,我知道了如果推不动的话可以请其他人帮忙,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残疾人叔叔。”

“最后,请你来演一演,好吗?”

“好!”(小王同学认真地表演起来。)

“演得真棒,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就应该热情、大方、有礼貌地对待小区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生活在这样的小区里,大家一定会更幸福、快乐的。”

【分析与思考】

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是建立在个体经历基础上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在课堂上开展适时的角色体验活动,可以通过情境再现,激发起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

面对这堂课上的生成事件,教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就如案例中所采取的方法,继续邀请其他学生上台表演,通过其他同学的表演去影响、教育当事学生。事实证明,这样的生成未免是坏事,相反,通过其他同学的角色扮演演示之后,他终于知道即使自己因为某种原因做不到,但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残疾人叔叔,关键是要有这种关爱他人的意识。最后,教师仍帮助这位同学在“亲身体验”中完成了角色感悟。

角色体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更拥有了解决课堂生成的可能性,让学生能从单纯、片面的认识和知识的记忆中超越出来,站在更高、更全的层面上来理解他人或某种现象,而且强调了生生之间的互相教育,激活了学生心中正确的道德情感,将品社课堂和德育育人自然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应对课堂生成的有效性。

三、迂回学习,突破常规,提升学生对认知的感悟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而“迂回”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则是一种重要的战法。“迂回”的成功取决于它的不直接、不牵强,在周密部署之后出其不意地达成目标。而教学中的“迂回”更强调的是让学生自己来体验,自己来感悟,自己找到答案和受到教育,同时它也适用于面对课堂的生成事件。

【案例】

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一节课。

“同学们,你们会刷牙吗?”

“会!”(全班齐说。)

“你们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吗?”

“会!”(回答声少了一些。)

“那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呢?谁愿意来做一下示范?”

“我来!我来!”(十多只小手高高地举在那里,请谁呢?谁有可能更正确一些呢?时间有限,如何判断和抉择?)

“愿意示范的同学真不少,这样吧,我们先在每个组里开展自我学习,然后推选一位刷牙方法最正确的同学为大家示范,好吗?”

“好!”(小组交流,人人刷牙,推选优秀者。)

“现在我们请四个组的优秀代表上台示范。”

“请大家评价一下台上同学的刷牙动作,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

“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到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牙博士向我们推荐的、正确的刷牙方法,看一看是不是和我们归纳的一个样。”(学生观看录像并模仿。)

【分析与思考】

如墨守成规,教学过程一般为先看正确的刷牙录像,再学习刷牙方法,然后学生模拟尝试,最后学生点评,也就不会出现案例中教师面临的问题,不知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了。现在,根据课堂的生成问题,教师采用了迂回的教学方法,“缓一缓,停一停,回到学生中去”,请学生先在组内自学,再向优秀的同伴学并予以评价,然后在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提炼出刷牙要点,最后才是边看录像边模拟巩固,加深印象。

这种迂回的教学方法看似违反了一般的教学逻辑,但是却有效地解决了课堂的生成事件,它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内容,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巩固夯实了教学重点内容。“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提示、分析和思考,当我们选择了最合适学生发展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之后,课堂生成为我们师生搭建了再认识的平台,也为我们教学的实践性、有效性提供了舞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信息“说话”,用足资源,有效阻止课堂事件的再发展

品社教学需要大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从古至今、海内外的各类信息,如果能把教师、学生从网络、媒体上收集来的信息加以整理、利用和激活的话,会大大提升应对课堂生成的有效性,阻止课堂生成事件的再发展,同时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案例】

在教学五年级《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一课时,教师出示媒体《南京大屠杀》。

“同学们,这就是南京大屠杀的现场,南京人民死伤无数……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

“日本帝国主义坏透了!”

“日本犯下的滔天罪行要让他们血债血还!”

(一部分学生情绪高涨,但几名日籍学生的神情略显紧张。)

“同学们,就像周恩来总理说的,我们可以放下这段仇恨,但是不能忘记这段历史。那目前中日两国之间开展了哪些交往呢?我们一起把收集到的信息来交流一下吧!”

“我收集到的信息是胡锦涛主席进行了‘暖春之旅’……”

“我收集到的信息是在民间中医学会的交流活动颇多……”

“我收集到的信息是中日两国的青少年开展了很多次的互访交流活动……”

……

“目前,两国开展了大量的、各个方面的交流活动,极大地改善了中日两国的关系……”(班中气氛缓和。)

【分析与思考】

由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堂中使学生了解了日本侵华的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感受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更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产生了不忘过去奋发向上的民族之情。但是,没想到的是,海归班中恰好有日籍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民族之情也是割舍不去的,面对班中两股情感即将发生冲突的生成事件,教师想到的仍旧是用事实说话,用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来介绍一下之后的中日交往情况。学生们的交流,事实的一一罗列,让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了中日关系,体会到日本政府对中国示好的态度、民众的善良有礼,同时更加感受到如今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豪情。一场可能爆发的生成事件也就在信息的交汇中迎刃而解了。

因此,整理、激活课堂信息,合理地运用好课堂信息,将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尤其在应对课堂生成的过程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品社课堂更具有效性。

案例10

【学科】语文

【执教、执笔老师】花蓓菲

【教龄】23年

由于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我们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授课”过程,而是教学中多种因素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边互动、动态生成”,然而互动不仅要积极,更要注重互动的有效性。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因此有效互动的关键是有效对话。

一、抓住有效提问,开展生成性教学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经验、思维、灵感等都被调动起来,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的“动态生成”也就呼之欲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包括正确的情感体验等,就会在活动中得以培养。

【片段】

教学《读书再读书》一课时,我们围绕着“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展开讨论,学生们有的说“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有的说“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有的说“读书使我们美丽”。

此时,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学生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说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人的一生不是只有一生一死吗?难道死人还能复生吗?”

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我也被怔住了,本以为这不是问题的问题却产生了。当时我就想,既然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就要想办法解决,何况生成的这一问题又是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我马上调整教学节奏,组织学生交流起来。

生1:我的理解是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生2: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和综合练习5中邓中夏那句名言联系起来想。

(我马上引导学生翻到书中的那条名言: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生2继续发言:我们的人生只有一生一死,只有平时多读书,多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生得才有意义,就算死了,也死得有价值。

师:大家听他说得多好啊!掌声送给他——

生3:我觉得会读书的人,会随着书中描述的内容到达不同的地方,学到各种知识,可不读书的人,就算一生都去看风景,也不可能学到那么多的知识。

师:是啊,你的感受很真切,的确,书是浓缩的精华。

此时,那位坐在角落里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叫起来:“啊!我明白了,怪不得作者说‘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我平时也要多读书,读好书。”

【思考】

我的思绪被学生的发言激荡着,是文本的语言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几度生命”激发了学习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人生只有一生一死,为何作者说有‘几度’生命呢?”这一生成性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产生了思维的碰撞,在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的过程中,不仅感悟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还真切地从实际出发,对自己提出了读书的要求,做到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没有预约的精彩生成,让课堂增值,给语文教学添色!

二、引导学生讨论,开展生成性教学

课堂,教材,教师,学生,任何一个点,都会有问题生成的可能,只有爱,爱教学,爱学生,关注每一个个体,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才会时时用心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才会积极去调配各种资源,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整合各种信息,让课堂“火”起来。

【片段】

《繁星》一课学习完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饶有兴致地围在我的身旁,议论着……小孙和彦秋两个姑娘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上说‘密密麻麻的繁星’是不是重复了?”彦秋顿了顿说:“‘繁星’的意思是多而密的星星,这样不就与‘密密麻麻’重复了吗?”“是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身旁的小伙伴们也附和道。我怎么就没有去深想过这个问题?我被学生的探究精神折服了,他们敢于向书本挑战,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真是难能可贵啊!我没有急于回答,其实当时我也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我请大家想想这里“密密麻麻的繁星”到底重复了没有。把问题交给学生,引发他们继续思考。

“我觉得作者写错了。”仍有学生坚持着。

“我认为这里重复描写是想表现天上的星星有许多许多。”又一个声音响起。

“嗯,你真会思考,为了表达天上的星星多,作者是怎么想的?”我马上抓住这一思维的火花追问道。

这时,平时话不多的小澄慢条斯理地说:“我想巴金爷爷太喜欢繁星了,为了突出星星又密又多,就写了‘密密麻麻的繁星’。”

“太了不起了,小澄不仅感受到星星多而密,还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看来,‘密密麻麻的繁星’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正凸显了大作家的语言魅力。”

【思考】

语言是灵动的,语文学习是趣味无穷的。在这组对话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不因为学生对教材提出质疑而急于否定学生的独特视角,而是宽容这种不唯教材是从的挑战精神,利用学生这份难能可贵的探究心理,投石问路,组织学生自己讨论交流。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情感迅速聚集,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繁星强烈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再次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调动的同时,他们也就不由自主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当小老师,开展生成性教学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力的场所,很多课堂偶发事件让教师始料未及,不受教师事先的主观预设框定。很多偶发事件具有可贵的教育价值,教师巧用教育机智将这些偶发事件巧妙地加以利用,往往会使教学过程产生意外的附加值。

【片段】

我在教学《伟大的友谊》第一教时时,正好有外地老师来听课,学生非常投入,举手也很踊跃。当我板书“生活上竭尽全力”时,让学生看清我画箭头的原因,并关注箭头的方向。学生很理解我的意图,知道箭头方向代表恩格斯在生活上热忱地帮助马克思。不知怎么的,我突发奇想,板书写好“事业上后,让学生当小老师,上来补充箭头。小高自信地走上讲台,画出了“—→←—”。猛一看,真是吓我一大跳,一条横线中间似有一个红色的大叉,搞什么?这可是一节公开课啊!正在心里责怪小高的同时,我又埋怨起自己来,“刚才我是怎么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何必节外生枝,让学生上来画什么箭头啦,真是自作自受。唉,这该如何是好呀?她到底为什么要这么画呢?要放在平时……可后面坐着好几位老师呢……”我转念一想,何不问问她本人呢?“小高同学,请问你画的是什么意思啊?”只见她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刚开始,他们俩肯定不是好朋友,后来在生活上,恩格斯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在事业上,他们又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关系越来越好,感情越来越深,就像这两个箭头慢慢聚到一起去了,他们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思考】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课堂信息的发现者和重组者,面对课堂及时生成的无序、杂乱的信息,教师必须迅速地予以判断、选择,并做出处理,使之形成新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这需要教师的机智。上面的师生对话看似旁逸斜出,影响了课堂原先的预设,其实经过及时处理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新资源,显现了教学生成的动态美丽。

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互动,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案例1

关注学生生成问题,教学之路可走得更宽

许雯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从市体育运动学校体操专业毕业的那天起,她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多年的风吹日晒,使那张原本青春光彩的脸烙上了些岁月的印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体会到一名教师的甜、酸、苦、辣,但她无怨无悔。

近年来,她先后独立主持过一项区级课题和一项校级课题,在学习参加了学校主持的市级课题后,她将生成性教学融入了课堂,与学生间的距离更近了。她研究的论文《巧用课堂策略,化解课堂意外》发表于《新课程》2010年4月刊。

在我校课题组的引领下,我在生成性教学中不断地探究着,实践着,收获着……下面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生成性教学,让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

记得在一次三年级体育课的跳绳活动中,有一位平时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小胖墩王同学,居然每分钟比以往多跳了50个。

“老师,我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一下我的跳绳能力吗?”跳绳活动结束时,王同学向我提出了这个要求。

按照以往习惯,我可能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由,不满足他的个人需要。但我想到学校生成性教学的课题研究,猛然感到这就是生成性教学的契机。让他在同学面前表现他的进步,可以激发他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于是,我就满足了他的要求。当他完成后,我还特地让他说一说进步的缘由。之后,我表扬他说:“同学们,我们应该向王同学学习,他能在业余时间下工夫苦练跳绳,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为他鼓掌吧!”之后的几周,王同学体育的各个项目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件事对我启发很大,课堂节外生枝事件的机智应对,可以满足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大大提高教学效能。

生成性教学,让我关注学生的体验

传统教学观念常常会把体育活动看成是单向的“授业”、“解惑”的简单行为,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在学校开展生成性教学课题研究之后,我对生成性教学有了更新、更明确的认识。原来生成性教学不但要重视课堂生成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

有一次,在二(3)班的体育课中有一位姓徐的学生问我能不能横着跑。我当时感到不妥当,本能地想表示反对。后来想到,生成性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对待课堂生成问题,如果让他在错误跑步方式中体会到自我的问题,远比教师直接地给标准答案要好得多。果然,小徐同学在横跑的结果中发现:横跑比直接向前跑要慢得多。最后,小徐同学惭愧地对我说:“老师,谢谢您给了我体验错误的机会,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种傻事了!”

是啊,有时空洞的说教远不如简单的实践体验。从中我感悟,灵活改变教学过程与方法,这就是生成性教学的魅力所在。

生成性教学,使我在反思中成长

在学校开展生成性教学中,通过文本学习,分享自己同伴处理课堂生成问题的实践智慧,总结自我生成性教学的收获,我逐渐感悟到自己缺乏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于是,我开始学会了反思,并在不断反思中更新自我。

首先,生成性教学使我反思教育观念。以往,我总认为教师就是课堂的总设计师,可以按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中机械地上下去,学生的一切变化都是与自己的教学无关。现在想想是多么的浅薄。学生是有生命的教育对象,而课堂是充满生气的动态教学过程,教师不再是机械的教案执行者,要树立“学生变,教师跟着变”的教学观。只有这样,课堂中任何“节外生枝”事件将成为教师一展教育艺术的契机所在。

其次,生成性教学使我反思育人艺术。长期以来,我片面地认为课堂德育是思品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事,现在我发现,利用课堂生成事件同样可以进行德育教育,使课堂德育教学融进日常教学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最后,生成性教学使我反思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大家知道,教无定法。以前我总认为,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是一句口号。现在我在反思中感到,无论是同伴的生成性教学实践,还是自己的生成性教学体会,从学生的需要来机智调整教学过程与方法对提高教学效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改变一下走老路的习惯,走新路必然有新的收获,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我们的教学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案例2

让学生在灵动的课堂放声歌唱

翁亚智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已兢兢业业工作有10个年头了。在翁老师刚踏上岗位的几年里,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区“萌芽杯”教学比武二等奖;区教师器乐比赛一等奖;市音乐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然而,如今再面对过往的这些成绩,她却十分焦虑。当前,为了能让课堂更加精彩、生动;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翁老师正努力寻求着新的突破。两年前,学校开设的龙头课题,为她开启了一扇明窗。作为课题组的其中一员,她从学习生成性教学的理念起步,到能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重新审视备课,再到能巧妙运用开放性教学手段推动生成性课堂增值。这一系列的转变和收获,着实让她和她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深深受益。

一、有“谋”才能有“略”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就好比两翼,缺一不可。关注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一定没有精彩的、有效的生成。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我来说,通过课题的研究,除了要提高巧妙处理课堂意外生成事件的能力之外,更要进一步探索生成性教学的深层意义。如何在我的课堂上落实生成性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有效发展呢?

在学校的网站上我仔细学习了有关生产性教学的文章,也通过学习几位骨干教师的生成性研究课,渐渐有所领会和顿悟:生成性教学的研究不仅是为了提高我们教师处理生产性事件的能力,更是要从教学理念上、教学方法上去颠覆自己的教学思维的惯性,去搭建崭新的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灵动地、促生成的教学环境。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多年的备课,从两方面入手寻求突破。

首先,改变课堂提问方式,为学生的生成创造条件。在课堂上,给学生开放性的、多角度的多元问题。如:听了这段音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谁还有更好的主意?等等。用这样的提问去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生成新的想法,产生全新的感悟。

其次,在复习课上巧妙设计开放性的、创造性的环节,为学生的生成搭建平台。有效的生成一定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复习课中,在学生有一定知识积累之后,为他们设计一些创造性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打好基础、搭建空间、给予时间,并且不断地去干预并引导学生的生成,促使生成有效发展。

通过对自己备课全新地、精心地“预设”,推进了生成性课堂研究,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生成。

二、能“变通”才有“新出路”

现今的教育早已不是照本宣读的时代了,在我的课堂上也一直遵循着“教无定法”的理念。然而,灵动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有方法地去驾驭。这种能力,是教学方法的积累和变通。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巧变能为课堂生成寻求新的出路。

三年级歌唱教学《猫虎歌》一课中,我为学生设计了用打击乐器为动画片《老虎学艺》片段配乐的活动。我让学生通过先听原声配乐,再到进行师生互动探讨,最后尝试小组创作。这样开发性、综合性的活动虽然深受学生欢迎,但是进展得并不顺利,能较好完成创作的小组寥寥无几,生成的作品也不够完整,课堂教学仿佛瞬间凝固了。

我忽然想: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我们教师一定要懂得观察学生,从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调整教学手段。当机立断,我大胆放弃了以听觉为先导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先听、后感、再做的传统模式。带领学生们一起玩了个有趣的音效游戏:在轻松的氛围里,用打击乐器先来模仿“猫”与“虎”生动的形象,这样,学生便对“猫”与“虎”的音乐形象有了基本了解,并感受到它们的鲜明对比。最终,在一课时里,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作品。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能否辅佐学生们在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节里生成有效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收获,让课堂教学增值,是我们研究生成性教学的目的之一。正是由于我们团队不懈努力地去探索、研究、积累,才能为生成性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并不断寻找到更好的方法。简单而重大的教学过程的转变,直接影响了教学生成的成果。这样的有效生成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增值。一个小转变,便能扭转乾坤,为生成性课堂教学找到成功的出路。只有教师有了灵活的教法,才有学生灵动的课堂。

三、勤“自省”才能自我突破

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究其根本在于坚持啊。在参加课题研究的日子里,学校布置我们在课后加强反思。这项工作刚开始时简直是个繁重的任务,然而当我点点滴滴开始记录我的教学情况时,渐渐发现,这是突破教学常规最有效的法宝。

记得曾上过《我给太阳提意见》一节课,教学流程很顺利,但是却不够精彩,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于是,我进行了“倒带”,非常仔细地、认真地反思,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我追求的不只是一堂好课,而是要上出一堂具有我校生成性教学研究特色及成果的精品课。就是因为这份执著,让我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小漏洞:当我带领学生唱完副歌反复部分时,我问学生:“这里为什么要用反复记号呢?”学生便回答:“因为孩子们给太阳提意见,怕太阳听不见,所以要再唱一次。”我当时只是表扬了他们的回答。如果,接着这个生动的答案,让学生再来唱唱这副歌部分,把这种怕太阳听不见的心情用歌声表达出来,既能自然地处理了歌曲的演唱情感,又能巧妙地让学生感知了反复记号的音乐用途,这样的知识传授和运用既生动又有趣。

随后,在正式的公开课上,我对此环节进行了调整。用孩子们自己的话引导他们感知音乐知识,并用歌声抒发内心的情感。这堂课不仅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这个环节,更是被大加赞赏。“翁老师的提问非常巧妙,通过学生有趣的回答,自然地将反复记号的作用运用到作品中,孩子们在情感的铺垫下唱得太动听了。”的确,这样小小的提点,学生的歌声立即变得更富有感染力了。

我想,这都要归功于“教学后勤自省”的研究习惯,时常记录自己的教学感悟,在反思总结中提升教学水平,升华教学理念。

音乐教师就是要能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最终能创造美。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为我的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空间,在灵动的课堂上让他们能以最美的姿态自由翱翔,以最自信的声音放声高唱。

案例3

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让课堂教学更为灵动

从教近20年来,沈懿老师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一直以来,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为此,她积极实践,参加各项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她经常会为如何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而感到困惑。自从参加学校的市级课题研究后,她感觉自己找到了突破口,她说,是生成性教学研究让她的课堂变得灵动起来。她还努力撰写了研究论文《在师生提问中有效开展语文课堂的生成性教学》,并刊登在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新课程》(2010年第4期)上。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课题研究对她产生的影响吧。

理论引领,让我准确地把握生成

初听到“预设”与“生成”这两个词语时,我充满了迷惑,怎样预设?什么才算生成?自从参加课题学习后,我豁然开朗:大量的理论文献阅读,我明白了“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语文新课堂应在预设中生成,生成中创造;各种层面的专题报告,我感受到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只有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及时地捕捉住“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才能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灵动;学校组织的研究课,更使我切身体会到在备课时,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和深刻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预设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随着学生的认知和体验的深入而建构生成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要使“非预设生成”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于是,我朝着这方面努力,备课中摒弃那种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课堂上追求一种多维的、动态的“弹性”预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此处,学生有无疑问;这点,孩子们是否感兴趣;这段,他们有哪些生活体验;这里,该有很多话要说……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维与活动的弹性空间,任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

在教柳宗元的古诗《江雪》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品读欣赏着诗中佳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你们看,这两行诗句虽不见‘雪’字,但是从字里行间却处处是‘雪’,大雪封锁了大大小小的山川,连鸟儿都不出去觅食,路上连人的脚印都看不到,突出了雪之大,天之冷。”正当我兴致勃勃地讲授时,突然,一位学生提出异议:“这么冷的天,大家都躲在家里,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倒是我没想到的。”正当我暗忖之时,教室里已议论纷纷。显然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意识到这“不同的声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于是我果断地改变教学进程,变品读欣赏为探究辩论: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可以独享一份清静;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听了大家的想法后,我及时出示了柳宗元的生平简介,在了解时代背景后,问学生:“现在你们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几分钟后,全班同学逐渐达成共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的,他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就这样,我适时改变教学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创见中捕捉宝贵的生成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解读这首诗的内在含义,我觉得正是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才使课堂充满活力。

课堂实践,让我及时地捕捉生成

不少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前我们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课堂中按预设的教案有序地进行教学,一旦有学生“越轨”了,总会不知不觉、情不自禁地把他拉回到预设的“轨道”中来。然而,这样做效果有时并不好,预先准备好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意外”,甚至还弄得自己很尴尬。于是又有人错误地认为:现在追求生成式的课堂教学,大可不必花太多的精力写教案,这样既可摆脱教案的束缚,又有益于课堂的动态生成。通过课堂实践,我发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测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及时捕捉,就能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

在上《拥抱大树》一文时,临近尾声,在“拓展体验”环节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意外。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和它们和谐相处,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思考讨论之后,一生举手发言:“我想对所有人说,不要再在两棵大树上拉绳晾衣晒被,不要再悬着树枝锻炼身体了,因为树木也有生命,不想受束缚当玩物,这是对树木生命的不尊重。”此言一出,全堂肃静,不是我预设的结果,怎么办?我一愣之后马上加以肯定、引导:“这想法很好,很独特、很深刻,从‘尊重生命’的高度来审视善待树木这问题,那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断加深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与体验。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多元对话中的有效生成。

反思跟进,让我更好地调控生成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很认同,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反思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节。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使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当一堂课结束之后,我就要反思教学中的生成:课堂生成的环境、情境是不是具备?是不是在按预设进行?如果是按预设进行的,是不是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果不是按预设进行的,是不是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学生对课堂上生成的反应是不是强烈?学生对教师处理生成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满意?师生对相关的问题解决是不是合理?在课堂上对生成的处理的深度够不够?等等。

《真正的愤怒》一文,给我们讲述了西部地区水的珍贵,以至于作者打翻了一点点水就遭到了主人愤怒的眼神和恼怒的话语。那节课上,一切都按照课前预先设定的轨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坐在第一排的小孟小声嘀咕起来:“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你看人家都没水喝了,可傣族人民还在过泼水节呢,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我一听,对呀,前一学期我们刚学过《泼水节的来历》一课,的确是这么写的,这一问题显然出乎我的意料,我怕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就装作没听到。但是,一贯的反思提醒我,我这样处理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我笑着对大家说:“刚才我好像听到了一个同学很有想法哦,请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孟的话果然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围绕这个话题讨论起来。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文章的主旨——水的珍贵,要爱惜水。但大家也都表示:我们每个人应该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课堂是一幅流动的、变化的、美丽的生成图,我觉得本节课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及时反思跟进,改变教学策略,挖掘出学生深层次的有效生成,不仅使学生体验和探究语文自身的语言美和文字美,更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本的价值取向,调控好生成,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案例4

我慢慢地学会把课堂还给学生

淦娟是一名青年音乐教师,从教已经有7个年头了,逐渐由青涩转向成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突发问题仍然喜欢走传统路线,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批评不予理会。自从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生成性学习,经常与组内教师一起探讨研究,观念得到了改变。在这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淦老师不但课堂教学得到了突破,自身也得到了提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如何在课题中得到成长的吧!

一、生成性研究使我树立新理念

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事前没有预料的生成性事件,也就是偶发事件。面对这类事件,教师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改变教学方法,使它有效地提高课堂效能呢?原来碰到此类的偶发事件我总是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固执地按照课前的预设环节教下去,反正只要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就行了。可是通过参与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听了专家老师的辅导报告,学习了相关的文献资料,让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二期课改奉行的新课程观是动态生成,指的是“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是不可以预测的,无法规定的”。它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要求展现课堂的真实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给予他们阐述观点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并能够共同探讨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它要求“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在按预定的教案教学时,应该及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

《丰收之夜》是五年级的一首欣赏歌曲,它主要是由唢呐(喇叭)配以打击乐器演奏。虽然和学生直接说唢呐他们未必知道,但是喇叭及其音色学生是早就知道的。为此听歌曲说乐器这个环节是我预设内事件,学生完全能够正确完成,可就是在这预设内的环节发生了问题。我问:“请听一听这段乐曲,说一说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学生甲回答:“小号”。下面的同学纷纷叫嚷起来,表示错了。我没有急于否定回答错误的同学,而是微笑地问道:“你为什么认为是小号?”“因为我觉得演奏的乐器音色很明亮,所以我认为是小号。”“是喇叭。”一旁的学生已忍不住插嘴:“那么这两种乐器有什么异同呢?”“这两件乐器都是吹奏的,小号是西洋乐器,喇叭是民族乐器。它们的音色都很明亮,是高音乐器。小号善于演奏嘹亮的号角声,富于英雄气概。喇叭虽然音色也很嘹亮,可是声音很大很粗犷,多用于农村。”我很高兴,学生们把两件乐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一一说明了。于是,我让他们再次聆听乐曲,说一说这首歌曲到底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完之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喇叭。”

以前,碰到类似的情况我会请他坐下,然后请另外一位同学回答,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后就会继续下面的教学环节。可是通过生成性教学研究的学习,我认识到应该积极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及时调整有效的教学方法,抓住“意外”掀起课堂中的另一个高潮,提高课堂效能。于是我及时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提问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问教学法,无论是在哪门学科的课堂中都是必用的方法,它是教师与学生传授知识、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恰当的提问无疑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能使课堂教学结构紧凑,气氛活跃。音乐课堂中的提问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要求学生立即说出答案,诸如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二是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第二种启发提问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两件乐器的异同,从中寻找答案,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得到激发的同时,也复习了以前的旧知识。

三、巧妙化解课堂尴尬,智慧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又如,在教授三年级歌曲《小奶牛》一课中,学生演唱完之后我问道:“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好听吗?”我本以为学生的回答一定是“好听”,然后接下去让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可是答案却是出乎我的意料,一个声音冒了出来:“不好听。”“怎么办?装作没听见?”想了一会,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解决二度创作这个难点。于是,我接口问道:“你为什么觉得不好听呢?”小吴答道:“我觉得歌词与旋律搭配的不好。”“那么请你来进行创编,你会怎么改?”“我觉得这首歌曲的曲调适合描写乡村,所以我会将歌词进行改编。”“还有同学有别的不同意见吗?”学生们纷纷举手畅所欲言,课堂讨论的氛围浓厚。之后,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点为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一首歌曲呈现出来多种的表现形式,学生们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生成性教学是个双边的活动,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参与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害怕课堂出错,往往先设计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机械地跟着,这样就使得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故此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及时抓住契机,调整教学方法,由原先的教师讲述法调整为学生自由参与法,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机会。在之后的课堂中,学生都敢于把自己的观念和想法表现出来,大家共同探究,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们也认为音乐课更有意思了,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个性得到了健康发展。

案例5

多渠道学习,才能机智应对生成问题

杨诗慧是一名教龄刚满两年的青年英语教师,面对着充满各种突发状况的课堂,常常会束手无策。在近几个学期中,杨老师通过学习各种与课堂生成事件相关的案例,观摩经验丰富的教师课堂以及自身的不断反思和研究,再应对课堂生成性事件时,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

在分享同伴智慧中学做应对生成问题

作为青年教师,如何把握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更有效地处理每个教学环节是迫切需要学习的。而这些只有通过时间的积淀、经验的累积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时常观摩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观察他们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环节,如何自然地衔接知识点,能从中获得启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朗读单词是英语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有效地让后进生在课堂中掌握好单词的发音是让我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有时哪怕做了多次示范,学生依然不得要领。这时我只能依靠课后补习来解决问题,但很快发现这种方法行不通。一来长时间的补习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二来长此以往学生会有依赖思想,容易本末倒置。正当我暗暗着急之时,一次校骨干教师的教学公开课让我茅塞顿开。当时这位教师在教授新词soup时,采用了开火车形式来操练。其他学生表现的都很好,当轮到一位男生时却频频读错。教师耐心纠正并示范后依然不见成效。看到这里我不禁暗暗担心:在备课时,教师一定没料到这个简单的单词学生会有问题。如果是我真不知该怎么处理。反观这位教师,她稍作停顿,面带微笑地提问:“小王同学好像遇到了小小的困难,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学生们纷纷举手。这位教师示意该同学的同桌做示范,当同桌清晰而响亮地朗读后,教师再请小王同学跟读,此时这位同学已经基本上能比较准确地发音了。教师又请了小王同学所在的一列进行开火车朗读,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给了学生更多操练的机会。这位教师的处理方式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之后在自己的课堂中,我除了模仿还尝试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研究出了更合适的教学方法,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一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与借鉴,以及在学习中的反思,借鉴中的积累,这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广泛阅读中学会用启发引导应对生成问题

我们的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知识量大而广,因此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输出”。而这些“意外”却很可能是课堂教学宝贵的资源。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充实,才能够不惧怕课堂上的“意外”。平时无论是和教师专业素养相关的专业书籍,或是小说杂志,甚至儿童读物,都可能出现在我的阅读清单上。因为我知道,正如同海绵一样,只有不断地汲取,才能让自己饱满起来。

记得开学初的一堂课,知识点包括新句型Ieat…for breakfast/ lunch/ dinner.当我提问学生:“What do you eat for breakfast/ lunch/ dinner?”(你早饭/午饭/晚饭都吃些什么?)学生纷纷踊跃举手回答:“I eat noodles for lunch.”(我午饭吃面条。)“Ieatmeat and fish for dinner.”(我晚饭吃肉和鱼。)见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个新句型,我准备过渡到下个知识点的学习中。这时我发现平时上课很少发言的小李同学正低低地举着手。“You,please.”“I eat lollipops for lunch.”(我午饭吃棒棒糖。)小李同学不太自信地回答着。底下的学生“轰”的一声爆发出笑声,小李同学顿时脸涨得通红。这样的回答实在出乎我的意料,虽说语法不错,但这个答案着实不妥。我该如何做才能既不打击学生自信心,又能巧妙地纠正其错误呢?我组织了一下思路,先示意其他学生安静,然后顺着小李同学的话继续问道:“Well. So do you always eat lollipops for lunch?”(好,那么你午饭总是吃棒棒糖吗?)小李想了想,笑着回答我:“No.”于是我接着说:“Yes. I think you'll feel...”这时我稍作了停顿,“hungry”(饿),小李同学立刻接上我的话。“Good. So now can you tell uswhat do you eat for lunch?”(真好!那么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们你午饭吃什么?)“Ieat rice for lunch.”(我午饭吃米饭)我立即表扬他:“Well done!”小李同学开心地坐下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再优秀的学生也会犯错,教师要学会如何巧妙地处理。所幸在遇到这个问题之前我通过阅读遇到过相似的案例,借鉴案例中那位教师的做法,比较成功地处理了这次的生成性问题。面对学生的错误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一双能够将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慧眼”。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热情与能力。

在反思中学习应对生成问题

青年教师想要快速成长,及时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利器。不仅是自己每节课后的反思,每次听完其他教师的课后的思考,都能够对自身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学习英语教材Rules这个单元时,我设计了一篇短文,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英语知识点外,还能渗透一些交通法规。当我完成了短文的教学时,学生小张插嘴了,“老师,遵守交通规则没错,但是有时候上学要迟到了怎么办呢?”底下的学生哄堂大笑,有不少学生纷纷附和着小张,也有学生表达反对意见,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正想着要引出目标的我被小张的这个生成性问题给打断了思路。如果此时依然按照设计好的教案搬出大道理,似乎并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之前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反思,因此我决定试一试。“大家先安静,有谁能告诉我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有什么后果?”“出车祸”、“受伤”……学生给出了答案。“没错,如果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了车祸,受了伤,甚至可能失去生命,这样造成的可不仅仅是上学迟到的后果啊!”看着学生们一个个认可的表情,我继续乘胜追击,“那我们来想想办法,怎么样可以不迟到,又能遵守交通法规呢?”“早点起床”,“加快动作”,“在前一晚把准备工作做好”。这回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时我再问小张:“你同意大家的说法吗?”“嗯。”小张不太好意思地回答,“我今后一定不赖床,准时出门。”听到这里,我心里暗自窃喜,通过这个方法,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自己做出回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能够让他们从心底里接受自己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拉近课堂中师生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课堂上一个个生成性问题,其实是非常考验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的。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必将经历无数的“突发事件”,而作为青年教师,唯有平时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遇到问题时冷静沉着地分析,才能将课堂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案例1

小小口诀,助我成功

一(1)班 金嘉豪

我是一(1)班的金嘉豪,平时酷爱体育,是一位运动小达人,跑、跳、投各项运动项目都不在话下,因此在体育课中我总能成为同学们心中的榜样。不过,我在这里还是要泄露一点点小秘密,其实刚开始我对于滚翻这个项目还是有一点点惧怕的,但最终我还是成功了,当然,这要归功于我们的体育蔡老师。蔡老师在教学上是非常有一套的,她的教学方法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每学一种新本领,她为了能激起我们的学习兴趣,总能将一些技能动作的要求,改编成儿歌的形式。我来举例吧:教授投掷动作的时候,我们的儿歌是“手高于头,肘高于肩,拉弓——射箭”;教授立定跳远的时候,我们的儿歌是“屈膝弹动自然摆,one- two- three- go”;教授30米快速跑站立式起跑时,蔡老师的口诀是“右脚在后,右手在前,身体前倾,眼看前方”。真的别小看这些小小的口诀,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在这些口诀声中掌握了很多运动技巧。

接下来,我就把自己学会前滚翻的这一节课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预备铃声响了,只听见小何同学调皮地叫了一声“蔡老师来了”,其他同学都快速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当然我也不例外。每次上体育课之前,我们总是以这种快速安静的排队方式来迎接。只见蔡老师笑嘻嘻地说道:“同学们,三秒钟排队,今天我们要到操场上学习新本领呢!”我一听要学习新本领,别提有多高兴了。

蔡老师将我们带到操场上,四周放满了一个个海绵垫子,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形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难道我们今天要学习像大哥哥和大姐姐那样做过的滚翻吗?哇噻!这真是太刺激了。”我不禁喃喃自语。我看到我周边的同学也在不断地猜测着。

“同学们,排队!今天我们要学习滚翻的本领,还是有一点难度的,下面跟老师认真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受伤!”我赶紧握了握拳头,心里很是激动。

准备活动结束,我们大家都围坐在海绵垫之前,认真听从蔡老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蔡老师不但给我们看动作分解图,还亲自给大家做示范,我们都高兴极了,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此时的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想想这肯定难不倒我。只听蔡老师宣布:“大家4人小组先体验一下吧!注意相互保护,友好合作。”“耶!”大家高声一喊,都开心地开始去体验了。

我作为小组长让大家排好队开始依次练习。我当仁不让,站在垫子最前面,回想着老师讲解的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可是,不知怎么地,我好像有点惧怕了。“有什么动作会难倒我这个运动小健将,可笑!”想着想着,我就“嗖”的一声扑了出去,整个身体飞到了垫子上,但就是没有翻过去。顿时,引来了小组里同学们的爆笑,真没想到,第一次就这么失败,太没有面子了。之后,我们组内的2号同学翻了过去,紧接着3号、4号都顺利过关,眼见我又要轮到第2次了,真的是紧张加害怕。不知何时,只见蔡老师已经走到了我的身边,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怎样,小金同学?你还想用自己的蛮劲翻过去吗?来,一边跟老师念口诀,一边做动作,保你成功!1—撑手,2—低头,3—团身,4—滚动,5—展示。”就在蔡老师的口诀声中我竟然成功了,真高兴啊!“小金,你连着再做两次,趁热打铁,加油!记得帮助你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我激动地说:“是!”

“嘟——”哨声响起,全班又集中在一起,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练习后的感想。“同学们,大家都体验了滚翻动作,感觉都不错,这个滚翻就是要练习我们的平衡能力,还练习了我们的协调性,光靠蛮力是不行的,要掌握技巧,大家说对不对?”蔡老师说道,“下面,老师想请同学来做示范。”

“请小金吧!他可是我们班的运动高手呢!”同学们纷纷推荐。我顿时脸红起来,心里非常紧张。只听蔡老师说道:“小金,你来吧!你可以的,注意口诀。”我的自信心一下子又涌了上来,高兴地边念口诀边滚翻。“同学们,看到了吗?要像小金同学一样在做滚翻时,心中默念口诀,这样有助于你成功。大家分散进一步练习吧。”

我边走到自己小组练习的位置,边高兴地想着:“这个蔡老师,我真喜欢,她那小小的口诀,一直发挥着巨大的魅力,不仅让我学会了各项动作的技巧,还让我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一直让我这么自信满满。”

【点评】

在课堂上蔡老师面对生成,能够智慧应对,引导学生获得成功,同时又是一个积极的鼓动者和参与者。蔡老师采用了形象而丰富的多种口诀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把准了学生的脉搏,进入了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和撞击,有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

案例2

我的课堂我做主

四(3)班 杨雨轩

我叫杨雨轩,平时成绩虽然在班级里不是名列前茅,但总喜欢上课回答凤老师的问题,拿班级里的同学开涮,给出意料之外的答案,我的课堂我做主!你瞧,在一次课堂活动中我又跃跃欲试,想来个与众不同。

记得一次学习一首关于Laura的小短诗,凤老师还是用以往的方式上课,太没意思了。突然我的小脑瓜里有了新的主意,于是我积极举手,凤老师果然点名让我尝试。

哈哈,谁也没有想到,我竟然自己给这首诗编了曲调,自说自话地唱了出来。班里的同学笑成一片,我心里那个得意劲儿,嘿嘿,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啊!这回看看凤老师会如何来评价我。

没想到凤老师走到我面前,率先鼓起掌来,全班立刻静了下来。我心里有些纳闷,凤老师是要批评我,还是表扬我呢?只见凤老师不紧不慢地开口:“杨雨轩同学真的很有创意,我知道你们这两天音乐课上都尝试自己谱谱曲,编个简单的曲调来表演,没想到,杨雨轩同学把这个迁移到了英语学习的课堂上,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大家说杨雨轩同学唱得好不好啊?”同学们议论纷纷:“我觉得杨雨轩的发音不错,可是节奏感似乎不大到位。”“对对对,我也这么觉得。虽然很喜欢杨雨轩编的曲调,可是总觉得节奏上还不大精准,没有我们平时的chant效果好。”听了大家的意见,我心里也暗自思量,原来为了求新求不同,反而忽视了诗歌本身的节奏,啊呀,真是顾此失彼了啊!此时,凤老师却说:“要不大家试试看怎么让这首小诗歌唱起来更有节奏,大家一起帮杨雨轩同学出出主意。”“不如先把chant版本的练习好,然后根据这个节奏再选择适合的歌曲来改编,大家觉得怎么样?”我脱口而出。在后来的三分钟里,全班齐动员,凤老师也参与进来,不一会儿一首颇为像样的歌曲版chant诞生啦,全班哼着曲调,踩着节奏,娓娓道来……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慢慢地,我更在意如何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来尝试其他的方式。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英语成绩不仅大大提高了,而且同学和老师们也都更加喜欢我了。我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点评】

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喜欢在课堂上出其不意,追求与众不同,这份不同也许有时与教师的预设目标是背离的。

针对这类问题,教师通常有两种策略:一是,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即进行分层,让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性格的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挑选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来完成,在完成基本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尝试更进一步的体验,从成功中收获学习的快乐,将歧途引入正途。二是,进行多元评价。即针对性地评价学生,更加注重过程的体验。这样能够让所有的孩子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也鼓励孩子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学习,提倡个性化的发展,意在让孩子们能够逐渐寻找并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学得更加灵活,学得更加富于乐趣。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要让孩子们获得知识与技能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帮助孩子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根据自身的认知基础和知识结构,逐渐摸索出有个人鲜明标签的学习方法,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成为拥有渊博知识、掌握适切学习方法、情感丰沛的人。

案例3

探究实验失败原因真有趣

五(2)班 董昕峤

我叫董昕峤,最爱上自然课了,动手实验可是我的强项,在课上我总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实验结果,何老师还夸我是班级里的实验达人呢。

又是一节自然课,走进科常室,桌上有好多杯子啊,我看了看标签,有醋、盐水、糖水,还有咖啡,哈哈,难道今天何老师要请我们喝饮料啊?

大家坐下后,何老师开始上课了。“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醋、盐水、糖水、咖啡,每位同学用棉签分别蘸这些液体后,均匀地涂在自己舌头上,测试酸、咸、甜、苦这四种味道在自己舌头的哪一个部位最敏感,并且把结果记录下来。”果然不出我所料,边喝饮料,边做实验,真开心。何老师话音刚落,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杯子,迅速完成了实验。“何老师,我们小组完成了!”又是第一个做出了实验结果,肯定是对的,我窃窃自喜。何老师看了我的实验记录说:“再给其他同学一点时间好吗?”“嗯,好的。”我嘴里这么说着,其实心里早就打起了这些“饮料”的主意了呢,我一口一口品尝起来。

“何老师,刚才我看到董昕峤在喝这些液体。”突然有人告我的状,全班一下子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到我身上。

只见何老师向我走来,摸了摸我的头。还好,虚惊一场,何老师对我真好,很给我面子的嘛。

何老师巡视了一圈,说:“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实验结果了,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和书上的结果核对一下吧。”不久,“啊呀,我的结果和书上不一样”,“我做错了嘛”,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咦,我的结果怎么也不对?

“请做出和书本上结果一致的同学举手。”我赶紧环顾四周,还好,没有一位同学举手,我实验达人的称号算是保住了。“哦,大家做出的结果都与书上的不一样,而且好像你们互相的结果也都不一样,这是怎么一回事?”何老师问道。大家思考了片刻。“这样吧,我们先轻松一下,请董昕峤来讲一讲喝饮料的感觉吧。”“喝饮料的感觉啊,糖水最好喝,盐水不好喝,咖啡还不错,哦,对了,醋很淡。”我说道。这时其他小组传来了不同的声音:“我们小组的醋很浓的。”“不是啊,我们小组的醋也是很淡的。”何老师问道:“你们觉得为什么有些小组的同学觉得醋淡,有些觉得醋浓呢?”

“我知道了!每个人对于味道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这样会影响最后的测试结果。”经何老师这么一问,我恍然大悟。“小董不愧是我班的实验达人,这么快就找到了原因。现在,请大家回顾你们刚才做实验的过程,想一想,是不是会有其他的因素对刚才的实验结果有影响?”“我刚才测试完一种液体后,漱口没有漱干净可能影响了最后的实验结果。”“我在测试的时候没有均匀地把液体涂在舌头上,可能使实验结果产生了偏差。”“何老师在冲盐水、糖水和咖啡的时候,在每一小组放的盐、糖和咖啡的量可能不是一样多,影响了最后的结果。”

“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现在老师想请大家重新设计这个实验,让实验的结果更准确。最后让大家一起感谢一下偷喝醋的董昕峤哦。”啊呀,原来何老师还记得我偷喝“饮料”的事情啊。

【点评】

在一节课中,可能出现不止一起生成性事件,教师有效地处理这些事件对课堂实施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节课中,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实验结果不仅和书上的结果不同,相互之间也不同,出乎了意料,但是教师却机智地借助了另一起告状偷喝“饮料”的生成性事件,巧妙引导全班学生思考实验过程,找出了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改进了实验方案。何老师将这两起生成性事件机智地整合起来处理,不仅有效地化解了问题,更促进了课堂的增值。

案例4

因为你,使我的“错误”变得更精彩

四(1)班 王子贤

我,来自宝岛台湾,非常爱看书,三国历史、科学探索、寓言童话样样是我“眼中之物”。大概是书看得多,想法也会特别多,课堂上我总会冒冒失失地发言。虽然秦老师很提倡我们谈自己的想法,但我总有些“独到见解”,不知道秦老师会不会嫌我烦呢?不过想想每次我的“出其不意”总会换来令人振奋的“出奇制胜”,因为秦老师从不会为此责备我,反而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还会耐心地帮助我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所以我也变得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了。这不,带着一口浓重台湾腔的我又忍不住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记得在上《父亲的谜语》这一课,分享预习成果这一环节时,大家都知道“饱经风霜”是个重点理解词汇,所以这个词语便成了大家首要分享的内容。有的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饱经风霜”,有的用查字典的方法认识“饱经风霜”……此时的我觉得他们解释的都太复杂,而且不易理解。当秦老师肯定了其他同学的回答后,见我仍把手举得高高的,于是说:“王子贤,你还有其他的理解方法吗?”

“这个词语不就是形容一个人老呗!”于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同学们听了,纷纷大笑起来,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原本还得意洋洋等着“领功”的我顿时懵了,脸色通红地坐了下去。“同学们不要笑哦,你们没有发觉王子贤说的有点道理吗?他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用简单的语言加以解释,这就是灵活运用啊!只是语言用的不是很恰当,哪个同学愿意帮他改一下呢?”

秦老师的这番话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但是想想秦老师说的也对,我这回答太口语化了。秦老师时常叮嘱我们书面表达要规范,不能太口语化。经过一番思考,我们班的小才女潘佳绘举手说道:“因为饱经风霜的人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所以显得老。”“对,对,我就这意思。”我在心里暗暗地想。“是啊,同学们你们看,现在经过补充,这个解释是不是更完整了?”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其实当时的我很感谢秦老师没有责备我,而是通过肯定我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到我是在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今后我一定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争取每次的回答都能让秦老师和同学们满意。

【点评】

针对学生爱提问,有自己独到的想法,秦老师就利用了他们的长处来实施有效教学。在稍许肯定了王子贤的回答后,再给学生们一点合理化的提示,不仅没有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帮助更多学生去灵活地理解“饱经风霜”这个词语,并通过实践让他们知道语言表达需要规范,不能太随意,不能太口语化。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在遇到突发的种种“意外”时,教师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反应、课堂变化情况及时捕捉生成点,使教学路径弹性可变,使教学效能最大化。

案例5

“惰性元素”变身“活跃分子”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课堂上看到同学们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也想参与,可一想到要站起来面对老师和全班同学讲话,就退缩了,常常是静静地等着老师来点我回答问题,妈妈称我是课堂里的“惰性元素”。然而,在沈老师的课堂上,我这个“惰性元素”开始活跃起来。

不信?请你跟我一起来听一次沈老师的课吧。

四(2)班 都灵荷

那一次,沈老师给我们上《白银仙境的悲哀》这一课,课文写了一个原本环境幽美、空气清新的小镇,由于人为的原因,遭受污染,变得面目全非。课一开始,她打开PPT,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一幅风景秀美的小镇图画,同学们都饶有兴味地欣赏起来。沈老师环视一周,笑眯眯地问:“大家觉得图中的白银仙境美不美?”“美!”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让我们用恰当的语言把图中的景色描述出来,让大家能感受到美。”一时间,大家你争我夺地抢着说:“清澈的小河缓缓流淌,像条玉带缠绕着小镇。”“树木郁郁葱葱,鲜花五彩缤纷。”“天空湛蓝,飘浮着朵朵白云,鸟儿在自由地飞翔。”……

“可就是因为人类的过度破坏,白银仙境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沈老师继续出示PPT,转眼间,我们却看到了一幅幅令人痛心的图片——荒草、野地……沈老师顿了顿说,“你们觉得谁应该为此负责呢?”话音刚落,有的同学已经大叫:“都是镇长不好,他同意要开发的。”“不对,是罗宾逊提出要买空气的,镇长才会开发这里,他才是罪魁祸首。”……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谁都不应该负责任”,鬼使神差般的,我竟然举起了手,并大声说了出来。沈老师显然没有想到我会这么说,这时,一边的同学有的用讶异的眼神看着我,有的已迫不及待地举手想反驳我,哎呀,大家都不同意,沈老师会不会责备我呀?我心中忐忑起来,谁知沈老师思考了一下说:“都灵荷,那就请你来说说为什么这样想。”

“我觉得他们都没错啊,镇长是想让居民赚钱过上更好的日子,罗宾逊想把新鲜的空气带给更多的人……我妈妈是在大学里教旅游管理的,她告诉我一个地方如果合理开发,会让很多人受益的。”

望了望沈老师,我暗暗惊讶自己居然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话。“对呀,关键就是在‘合理’两个字上,都灵荷说得有道理,其实这些人的想法都没错,但错在他们的做法,过度的开发和不珍惜才使白银仙境变得‘面目全非’。”

听了这话,同学们纷纷点头同意,我举手说:“我觉得拯救白银仙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让我们共同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让白银仙境回到原来的样子吧。”“好!”居然有人附和。我红了红脸,高兴地坐了下去。

一堂语文课就这样结束了。它留在我脑海里的不仅仅是一次关于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更重要的,这是一次使我变得勇敢自信的人生启迪。以后的课堂上,我不再是那个胆小怯懦的“惰性元素”,我会是一个积极思考、敢于表达的“活跃分子”。

【点评】

课堂预设和生成的成功,关键是整合预设,机智生成。教师的教学机智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指导,同时能从学生中发现、提取学习资源。

本案例中的小都同学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常常在课堂上扮演着“老听众”的角色,连妈妈都戏称她是“惰性分子”。课中,当小都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时,沈老师采取的是积极鼓励的态度,除了肯定她的表现外,还适当调整,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跟着学生的思路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这样,小都同学一个人的生成性火花反而激发全班同学研究的激情,从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有效生成。沈老师的做法也让小都感觉到:老师对我提出的问题很重视,发言并不可怕,我完全可以成为课堂上勇于表达的“活跃分子”。

案例6

用灵动的方法化解“话匣子”的课堂危机

大家好,我叫刘昱清,CICI说我是个“万通话匣子”,说我是“万通”,那是因为我很爱看书,并且兴趣广泛,还真没什么我不知道的;说我是“话匣子”,那是因为我对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情总是不分场合地、立竿见影地要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个称号还挺贴切的。CICI是谁?她是我们优雅的音乐老师,是个风趣又有亲和力的老师。因此,她对我的教育,我打心里是愿意接受的。但接受是一回事儿,真要改掉“话匣子”这个毛病,可不那么容易。这不,在前不久的音乐课上,事件又一次发生了。

那天,CICI带来一首新歌《老爷爷赶鹅》,给我们听了一遍后,喜滋滋地问我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趣吗?”话音刚落,我便大声回应:“感觉像一群鹅在乱叫啊!”CICI的笑容瞬间就凝固了,我心想:糟糕,又没管住自己的嘴。

三(3)班 刘昱清

教室里一片笑声。有几个同学向我投来了指责的目光。我觉得很矛盾,怎么又扫兴了,可这也是我真实的想法啊。CICI这次一定会找我算总账的。哎!该来的躲也躲不掉。只听一个悦耳的声音缓缓地说:“其实,刚才刘同学的回答也不是没有道理。”她望着我,“让我们来做个模仿小游戏吧。”所有的学生都疑惑地看看我,又望望CICI。好吧,您又要出什么招?我准备好了。

CICI老师先请大家用人声来模仿一群鹅的叫声,“嘎嘎、嘎嘎嘎……”,接着又出示了《老爷爷赶鹅》的歌谱,让我们配上节奏。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我明白了,CICI您真行!于是,当她问我们两种模仿,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时,我立刻高高举起手,心中暗念:“就让我来将功补过吧!”她仿佛能听到我心里的声音,“刘昱清,这次你又有什么想法了,还是请你来说说。”“我觉得前面的模仿就像来到了养鹅场,后面有了节奏的模仿,这些鹅就像在唱歌了。”“你回答的太棒了,现在你的感受既敏锐又准确了。”只见CICI老师的笑容比先前更灿烂啦。怎么样,我和CICI老师还挺有默契的吧。

最后,CICI老师告诉我们:“音乐正是起源于我们的生活,音乐家们用艺术的手法把我们生活中的声音加以美化,并收录下来,美妙的音乐能让我们身心愉悦。”

说句心里话:CICI老师,在您面前,“话匣子”这个毛病我看暂时不用改了,因为你总能找到有趣的方法巧妙应对,带领我们一同感受、感悟!

【点评】

每个集体中都有些比较调皮、大胆,经常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其实他们个个都是小机灵鬼。面对这类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种种问题,教师就要用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去解决。CICI老师,面对这样的生成问题,显然比较有经验。

她不但能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不一棒子否定学生,因势利导地加以教育;并且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找到化解的方法:她通过引领学生自己在节奏游戏中感悟不同,而轻松地化解了课堂危机。这样的方法显然是非常有效的。在这个案例中的“话匣子”就是一个典型。作为教师除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素养,理智地处理这类事件,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最终让课堂中的每个学生愉悦地获得知识。

案例7

预热活动因我们而变,太爽了

二(3)班 吴嘉诚

这是一节许老师上的形体课的准备阶段。

许老师说:“下面请轮到带操的同学到镜子前面来领操。”

我们的班长陈晨说:“请大家站立成‘丁字步’,我们做手位练习。”

我不加思考地小声地说:“唉,又是‘手位练习’,真没劲!”边说边偷偷地看着许老师的脸,我心里其实蛮紧张的,怕许老师批评我。

这时我看到,许老师想了一会儿说:“你们愿意换些准备操的舞蹈动作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的!”

许老师说:“那许老师想请每位同学积极开动脑筋,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创编一些动作,我可以为你们准备合适的音乐伴奏,让我们的准备操有新意,让同学们做起来有乐趣、开心。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到时候我们进行评比,看哪个组创编的最棒。”

大家都高兴地说:“好的,好的。”

一会儿,许老师说:“时间到,下面我们开始展示和评比。”

第一小组同学说:“我们想做‘各种动物模仿操’。”

许老师给他们放音乐,我看到伙伴们一会儿大象走,一会儿小兔跳,一会儿马儿跑,一会儿又是满地跳的小青蛙……我们站在一旁看得也按捺不住,也想蹦蹦跳跳动起来。

许老师说:“很好,把我们体育课上学的动作运用了,做得很好。”

第二小组很多女同学说:“我们都在外面跳拉丁舞的,我们想教大家一起学跳拉丁舞。”

许老师给她们配上拉丁舞的音乐伴奏,看她们一个个跳得那么棒,站在旁边的我也跃跃欲试了。

“很好,同学们跳得真棒。”许老师说。

这时,站在旁边的我们组(第三小组)的成员大声嚷起来:“她们不稀奇,她们不稀奇,她们都是在外面学过舞蹈的,我们吴嘉诚在外面训练跆拳道的,他愿意教大家‘搏击操’。”我顺着说话的声音看去,原来是许俊豪在大声地叫嚷着说我。

这时我看到许老师神秘地笑着说:“请我们第三小组同学为大家展示吧!”

当我们组同学叫着激昂的口令,伴着动感的音乐节奏展示时,两旁观看的学生这下再也站不住了,都情不自禁地排到我们的后面,展露着笑脸,跟着节奏挥动着手臂。

许老师在我们都跳完后与大家说:“准备操是一堂形体课的一小部分,在今天,同学们赋予了新的内容,说明同学们只要真正地开动脑筋,人人都可以创编出新颖有趣的舞蹈准备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真正体会乐在其中。你们真棒!”

【点评】

课堂上有时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和教学思路也应随之变化,从而使教师在随机应变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学得更愉快,更有效。假如我心中无学生,面对不断变化的教学场景无动于衷,仍死板地按照教案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显然无法被调动起来,其结果不仅使教学过程变得沉闷而枯燥,而且使学生失去学习形体课的兴趣。

案例8

“小嘀咕”变成“大智慧”的快乐

我是我们家的“十万个为什么”,从小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那连环炮式的追问,经常问得爸爸头痛,问得妈妈无语。自从碰到数学薛老师之后,我好像棋逢对手,每次我的问题薛老师都能用一个反问将我一军,可细细一想,答案的线索原来就在反问之中。你说我能不佩服薛老师吗?可是在一节数学课上,我却成为了薛老师的“敌人”……

三(3)班 王者

那天我们刚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薛老师笑着对我们说:“0究竟是不是余数呢?说说你们的想法。”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一马当先率先反对0也是余数,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伙伴们的支持。在全班汇报的时候一位同学首先说:“老师,你不是说多余出来不够分的是余数吗?那么分完了,没有多余的不就是没有余数了嘛?”另一个也不甘示弱:“有余数的除法怎么余数能为0呢,0表示没有啊。”……看样子同学们和我的想法一致,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得意。薛老师等到我们的发言告一段落后,不慌不忙地说:“其实问题主要出在‘没有’二字上,数学上用什么表示没有呢?”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0。”

“很好,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意见。余数中的0就是表示分完了,没有多余的。如果余数的范围里不包括0,那么不是变成不存在分完的情况了吗?”听了薛老师的回答,同学们都沉默了。

我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反驳,但看到大家好像都“叛变”了,忍不住不服气地嘀咕了一句:“那什么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啊,除法不变成都有余数了嘛。”原本以为薛老师不会听到,即使听到了也一定不会理睬我。谁知薛老师笑着说:“我好像听到了一个很棒的想法,你能大声地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吗?”哎呀,薛老师会不会怪我和她作对啊?我不由得有些忐忑不安,但看了看薛老师鼓励的眼神,我鼓起勇气大声重复了一遍。谁知薛老师说:“有道理,这个课题的确会让大家造成误会。那么究竟用什么课题更好呢?”同学们很高兴地你一言我一语,给课题起名字,有的说要叫“没有分完的除法”,有的说改成“有剩余的除法”……薛老师还提议课后我们可以把修改建议写一封信给编委叔叔、阿姨。

下课前薛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下回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不要做小嘀咕哦,其实任何人都会犯错,老师是这样,编委叔叔、阿姨也是这样,我们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变得越来越有智慧。”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在心中暗暗发誓要变成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你看这就是会倾听我们想法的薛老师,这就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数学课,我在这里慢慢从一个胆怯的“小嘀咕”变成会思考的“大智慧”……

【点评】

在学生遭遇反复出错的意外事件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们的不用心与不细心,很多时候都是“事出有因”。教师除了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什么、怎么学。

这节课中教师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利用学生的生成对症下药,顺利解开了学生们的心结。在探究的同时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也许很多教师都从未敢怀疑数学课本的课题有何不妥,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这种不受任何局限的思维是弥足珍贵的。随后教师还抓住这个生成性问题进行了课后的延伸探究,让学生用信件的形式完整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何愁培养不出学生独立、自由、创新的科学精神呢?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成为未来社会最具价值的能力,数学教学能让孩子们终身受益的就是它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公正的数学精神,这也正是数学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