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课程_教师如何实施个性

优化课程_教师如何实施个性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化课程_教师如何实施个性第四节 优化课程课程是实现个性教育目标和当代个性教育主题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个性的必要条件。优化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课程能满足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发展与形成的需要。诸如此类的“唯智育”论实质上是把教育等同于智育,把智育抬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与个性教育完全相悖的。

优化课程_教师如何实施个性

第四节 优化课程

课程是实现个性教育目标和当代个性教育主题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个性的必要条件。因此个性教育尤为重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的优化。

一、优化课程的原则

课程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用得普遍但却莫衷一是的概念。本文所用课程概念指的是“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规范的文化要素。”具体地说:它是指广义的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指规范的学校文化,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文化。优化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课程能满足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发展与形成的需要。为此,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优化课程:第一,尊重个性的原则。从根本上说,个性教育就是弘扬个性的教育。因此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均应依据尊重个性的原则设计课程:一是要注重满足个人的需要、兴趣和特长;二是要反映时代、民族、地区和学校的特色。第二,多样化的原则。多样性与个性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多样化是从数量上保证个性化得以实现,个性化是从质量上促进多样化健康地发展。多样化是信息社会和高科技社会的特点之一,也是信息社会、科技社会发展的方向。它是人的个性需要多样性和现实社会需要多样性的共同要求。因此,个性教育课程设置应追求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多样化的需要。第三,灵活性的原则。个性教育是灵活性的教育,它反对模式划一、僵化和机械教条。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应具有较强的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以适当的灵活机动权、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性。当然灵活性并不是完全不要统一性。事实正好相反,它促进我们对教育统一性的研究和真正地体现统一性,这时的“统一性”更好地表现为“基本标准”。第四,整体性原则。个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其教育效果有赖于教育诸要素的协同与合作。因此个性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必须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它们之间能够互补、贯通、融合、相得益彰。

二、优化课程结构(www.guayunfan.com)

根据个性教育课程的优化原则,我们认为,有利于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形成的课程结构应是多样化的课程种类并重与互补的结构。关于课程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依据教育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体育课程、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从课程的作用特点来看,有显著课程与隐蔽课程;前者指的是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表中的需要通过学生正式学习所要掌握的文化要素,后者指的是“学校范围内除显著课程之外的、按照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从课程需求主体划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个人课程;前者是由国家指定的全国统一的那一部分课程,地方课程则是由地方政府根据地方需要和特点提出或规定的地方学校应开设的一些特有的课程。后者指适合于每个学生个人需要、兴趣和志愿的个人课程;根据课程的编排方式,还可划分为学科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即分学科设置的课程,核心课程是以人类基本活动内容为主题而编订的课程,而活动课程则是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以学习者主体对课程的选择程度,又可区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前者指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后者指学生可以选择地修习的课程。目前我国学校课程结构划一、死板,很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发展。因此,各地区、各学校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多种课程并重与互补的结构。这样的课程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五育”课程并重。“五育”即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和美育。体育是授予学生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发展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健康之身体,是良好个性形成的基础;而良好个性社会价值的实现,更要以健康身体作为保证。对此,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思想品德是个性结构中具有鲜明社会性的因素,是照亮个性诸多方面的光源。它对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形成起主导作用。智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人的良好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知识技能的丰富与智力的开发。它同样是个性中具有鲜明社会性的因素。一个人的知识技能结构和智力水平既反映着他的个性特长,也影响着他的气质、性格与行为,某种程度上还决定着他的职业走向和个性社会价值的大小。劳动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形成的强有力手段,其特殊意义是:增强个性体质,发展个性的智能、灵活性和创造性,锻炼个性意志,培养良好个性道德。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培养受教育者审美个性的重要途径。在个性教育中,“五育”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因为个性教育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或几种个性特长,而且要在全部个性品质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作用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部良好个性品质。因为,人的良好个性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统一体。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在我们所教育的人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的健全发展,应当合而为一。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质。一个共产主义新人,并非是所有良好特点和品质的机械堆积,而是它们和谐结合的统一体。”所以“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互相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因此,“五育”课程应该并重,协调互补。

根据中国学校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实施“五育”课程并重,关键是在优化智育的同时,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尤其是劳动教育。优化智育,首先要反对“唯智育”论或“智育第一”论。“唯智育”论或“智育第一”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中表现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读书做官”;在现代西方社会表现为“唯理性”教育和“极端科学主义”教育;在当代中国则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诸如此类的“唯智育”论实质上是把教育等同于智育,把智育抬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与个性教育完全相悖的。“唯智育”论不破除,真正的个性教育就不能实现。其次要弘扬智育的真谛。“智育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智育归结为积累知识。……智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世界观的形成、智慧的思想方向性的形成,与个性的劳动、社会积极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个性的社会积极性又把学校内的教学教育工作跟社会生活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显然,智育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包括着个性教育的许多重要方面:道德的、审美的、情感的、智慧的等等。其中启迪学生的智慧是智育的真谛。所谓智慧是既包含智力,又高于智力的心智活动及其行为表现,它是主体创造性的同义词。智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智慧。没有智慧的人是愚蠢的人。“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愚蠢的人本人不可能成为幸福的人,而且会给别人带来危害。一个人离开校门的时候,也可能有些知识没有学到,但他必须是一个聪明的人。”当然,仅仅成为聪明的人是不够的,“智慧应当给人以享受文化财富和审美财富的幸福。”所以,真正的智育应引导人去认识全部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如果智慧只是被训练去从事狭窄的职业劳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贫乏、沉闷、远离共产主义理想。”

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尤其是劳动教育是当代中国学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将学校异化成了单纯传授书本知识或考试的专门机构,教师和学生都被强制地变成了书本、知识、考试、升学和分数的“奴隶”。相反,德育、体育和美育被考试教育挤掉或占用,劳动教育被取消。因此,造成当代青少年形成许多不良个性,如独立性差、创造能力低、体质下降、厌恶劳动、缺少同情心和责任感,等等。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体育、美育,尤其是劳动教育在个性教育中的特殊重要意义,还给它们以应有的地位。

第二,显著课程与隐蔽课程互补。显著课程与隐蔽课程都是影响学生良好个性形成的重要客观因素。但其存在形态、影响方式和对受教育者影响的侧重点不同。显著课程主要以学科内容的形态存在,并且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其重点在于对学生理性的训练与强化。隐性课程则主要以非学科内容的形态存在,如校园环境、制度文化、人际关系等,它涉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渗透其中,并以不明确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其影响重点在于对学生非理性的熏陶和陶冶。良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理性与非理性在个人那里的和谐发展。因此个性教育的课程结构应是显著课程与隐蔽课程相辅相成。就目前中国学校课程的现状来说,要加强隐蔽课程尤其是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的建设。

第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个人课程兼顾。人的个性是由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人特性所构成的“特质群”。从文化学的角度说,它是类文化、民族文化、时代文化、地区文化和个人特质的综合体。国家课程是类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反映,是类文化、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精品的综合,它反映的是人类、时代、民族和国家对个性发展统一的、一般的要求。地方课程是地方和学校的特殊文化、特殊需要和特色的反映与要求,它弥补了国家课程难以兼顾地方和学校具体与特殊的不足。个人课程是对学生个人的需要、兴趣、特长和志愿的满足,它能保证学生个性潜能和个性特长的发挥。可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个人课程各有其特点与功能,不能互相替代。但是目前中国的课程设置基本是划一的国家课程的“一统天下”,地方课程和个人课程受到忽视。因此说,在我国加强地方课程和个人课程的研究与建设更为迫切。

第四,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核心课程互补。学科课程是最早的课程形态,其基本特点是: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分学科设置课程,使用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班级授课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教学。数百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具有以下优点:它既根据人类长期对自然、社会、思维运动认识的科学总结,分门别类地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又按照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并结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编排教材内容,突出了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和系统性。但是,它存在着内容彼此割裂,重视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忽视实际和直接经验,要求整齐划一,难以照顾个性差异等不足。活动课程是同学科课程相对的课程,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为主,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提高学生活动能力为主的课程。它的优点是:实践性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综合性强,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提高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利于个性发展;灵活性大,活动的途径、形式和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但是它不能给学习者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核心课程是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组织课程,但不是仅以此为根据,还要以人类的基本活动、社会需要为根据来组织课程,它较活动课程更重视教师的指导。笔者认为,它除具有活动课程的优点外,还具有将儿童需要与社会需要兼顾起来的长处,但它同样不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可见,培养良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需要上述三种课程的互补。根据当代个性教育主题的要求和我国当前学校课程设置现状,应加强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

第五,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适当。从根本上说,必修课程利于学生个性特质中共同品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其统一性使教学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必要补充,它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和选择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结合,使课程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但是,就总体来说,目前中国的课程设置是必修课程比例过大,有些学校尤其是有些中小学校根本不设选修课。这与个性教育是相悖的。因此中国当代课程改革应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扩大选修课程的范围和数量。

由此可见,个性教育的课程结构是多元化的、灵活性的、动态的开放系统,是对划一化和单一性课程结构的超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