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教学内容_教育优化与课堂创

优化教学内容_教育优化与课堂创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化教学内容_教育优化与课堂创第三节 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设计过程就是教师科学地、艺术地处理教材的过程。尤其是她在充分尊重现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优化了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马老师在处理教材方面的主要做法如下:集中。增加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_教育优化与课堂创

第三节 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设计过程就是教师科学地、艺术地处理教材的过程。所谓“处理教材”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某种增删、调整、选择的艺术处理过程,以减轻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加工处理教材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应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主要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

一、取舍教材,酌取精要

任何一本教材可讲可学的东西都相当丰富,可以说是字字宝贵,处处精华,似乎都忽视不得。但是由于教材特点不同、教学时间所限制,我们不能把教材的方方面面都讲完、讲透。这就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删减取舍,以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www.guayunfan.com)

有的教师不敢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在他们眼里这也重要,那也重要,很怕课堂上漏掉这个,丢掉那个。因而课堂上四面出击,追求面面俱到。结果是重点不突出,难点突不破。事实证明,“那种事无巨细,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式的教学,必然让学生丢掉“西瓜”而去拣“芝麻”。

俗话说:“少则得,多则惑。”教师如果对教学内容不敢做出取舍,结果课堂上什么也没抓住。反之,教师对纷繁的教学内容敢于取舍,“忍痛割爱”,表面上学生失去了一些东西,实际上却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教材的重点。这实际上是“以少胜多”“以舍保得”,让学生学到了更多更重要的东西。

“薄—厚—薄”,这应该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基本方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本来是不厚的一本书,不长的一课书,通过通览(包括阅读与教材有关的各种教学资料)让它变厚了,内容多了,在处理教材时就要进行一番取舍。这是把厚书变薄。所谓“备多用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正体现了这点。

有位老师在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了解到班上的学生对邱少云遵守纪律的事迹比较熟悉,邱少云的故事不少同学都能讲出来。而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像“千斤巨石”一样纹丝不动,为什么宁肯牺牲自己也要遵守纪律,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学生们理解得是不够的。老师在备课时考虑到这一实际,就把课文的第三段——邱少云烈火烧身直至壮烈牺牲这一部分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展开联想,通过必要的讲解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英雄崇高的革命精神,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敢于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取舍,以保证突出教学的重点。

特级老师宁鸿彬老师认为,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浓缩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就不能面面俱到,要将所学知识做三种基本的区分:第一种是本次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师必须“讲深、讲透”,学生对这类知识必须正确理解、准确记忆、灵活运用,有效地迁移。第二种是本次学习中要用到,有助于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此后还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师要讲清楚,但不必讲得很深,对学生也只能要求初步理解,不要求准确记忆,更不要求运用。第三种是本次学习中会遇到的某些相关的、事实性的知识。这类知识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会产生某些影响,但不会影响对基本问题的理解。对这类知识,教师只需做最简要、最概括的说明,使学生了解即可,不必要求学生理解与记忆。

二、丢卒保车,暂时放弃

有些教学内容比较多,但相对也都比较重要,为了突出重点,也可分轻重缓急,对有的内容暂且“忍痛割爱”,先舍去不讲,争取在今后的某课中确定为重点。也就是说,对已确定的教学要点要全力突破,对非要点先舍去不讲,才能达到一课一得。这样从长远看、从整体看并不会丢掉什么,而且所学更为扎实。这就是暂时舍弃,却保证长远,虽然局部少,却促进了整体多。

以上策略也是处理详略问题,要详在新难,略在旧易,以旧启新,因易解难,不断扩大已知,缩小未知,使书越读越薄。

三、归纳整理,以简驾繁

有些教材内容繁而杂,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备课时可将这些知识归纳、分类整理,从而突出重点部分。比如,语文教师备课时能把全册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及有关句式分类排队,而后在每课中要重点解决哪一个或几个虚词、实词、句式的问题,自然就条理分明了。这种做法,既可使教师心中有数,又能让学生心中有底,还能把教学中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较好地体现出来。作家写小说应当“以精运多”,教师备课也应当“以约运博”“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中心小学特级教师马芯兰多年潜心数学课教学法研究。尤其是她在充分尊重现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优化了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马老师在处理教材方面的主要做法如下:

(1)集中。

把内在联系紧密的一些知识编排在一起。如把几类简单应用题,按数量关系的互逆集中成四组,即把属于每份数、份数和总数关系的“求和”“求剩余”集中成一组,把属于求两数相差关系的“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集中成一组,把属于倍数关系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倍数”集中在一起,在一年级阶段全部学完。

(2)压缩。

将重复出现的知识,突出本质属性,进行编排。如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突出“凑10”与“破10”的算理算法,用10课时集中讲完,以后在课堂上分散练习。

(3)加强。

强化关键性知识,提高标准和要求。如把一年级教材只要求渗透“同样多”和“差”的概念,改为正式讲解,以便为日后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

(4)增补。

增加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如增加“千的认识与读法”这一单元,使学生整体地认识“个级”,进而能推进到“万级”“亿级”,虽增加了几个课时,但使认识“万”这个传统难点消失了。

(5)扩编。

即在原教材基础上,对有关知识内容加以扩充编写。如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延长到20课时,并逐节编写教材。精编教材后,原来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只需一个月左右时间就讲完了,节省下来的课时,用于技能技巧训练。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难点是教学的“明碉暗堡”,教师如果不能及时集中火力攻下来,一节课就不能顺利进行。教学难点是指那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深奥、复杂或坡度太陡、学生学习较困难的知识。另外,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内容,无论从生活经验、旧知识基础,学生都难以独立思考或想象、揣摩的内容也应确定为难点。

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重点是知识的关节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着纽带作用。它具有基础性、规律性、全局性,因而占教材知识总量的比例较大。教学难点多数处在教学重点之中,少数处于教学重点之外,它们占教材知识总量比例较少。教学重点容易被确定,而教学难点不易被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把重点与难点混淆起来。教学难点有有限性、差异性、局部性的特点。

怎样看待教学难点呢?从消极方面看,它会增加教学工作难度和给学生学习带来障碍,但我们也不要过分夸大它的消极面。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它也有积极的一面。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思维训练过程。太易的知识虽然学起来容易,但不利于发展智能。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思维,没有困难也不会有积极探索。而难点恰是教学之魅力、思维之源泉、探索之动力、创造之契机。在难点教学上处理得好,不仅学生能领悟知识、发展思维,而且可以磨炼意志、培养学习兴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难点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关键看老师如何对待和处理它。我们先来看一下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

第一,教材的客观原因。

教材的客观因素,即被编写在教材的有关知识,对学生学习来说,本身存在着难度性质,其表现如下:

(1)复杂性。结构纵横交错、层次繁杂的知识点,属于复杂性教学难点。

例如,小学数学应用题历来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分数应用题,情节千变万化,数量关系千姿百态,解题思路变化多端;相似的应用题,解题迥然不同,同一道题却又有多种不同解法,各种变式题型变幻莫测,却又可得到同种思路或同种结果。这些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就造成了难点的必然性。

(2)隐蔽性。有些知识精深隐蔽,非本质属性具有鲜明突出的特征,掩盖了本质属性,致使学生不易辨清,弄错概念,产生错误。这是属于深奥、隐含性教学难点。

如小学四年级“行程相遇问题”,解题方法“距离÷速度和=相遇经过时间”的道理比较隐蔽,四年级学生较难明白“相遇”的意思(就是两种物体同时相对而行,路程的和正好等于这两种物体原来相隔的路程),对这样的题教师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障碍。

(3)抽象性。知识本身太抽象、概括,不易捉摸,不易体验,致使学生思维“卡壳”,发生障碍,这就成了教学的难点。

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英雄”“空间”这些词,如果不借助生动形象的实例理解就会十分困难。

(4)陡坡性。从某种知识相递接的高一层次知识学习,由于知识衔接密度不够,铺垫不足,形成知识表面脱链,造成学生思维活动脱节。这种情况属于陡坡性教学难点。

(5)易混性。知识结构相似,规律形式接近,或术语特征雷同,因而这些知识互相之间产生干扰,这属于易混性教学难点。

如汉字:“茶”和“荼”,“己”和“已”,“遵”和“尊”,“纪”和“记”;拼音字母:“d”和“b”,“p”和“q”等。由于这些字外形结构相似,刺激性较强。较强的部分掩盖着弱的部分,而弱的部分又恰是关键所在,这就会使学生产生“鱼目混珠”“张冠李戴”等感知上的错误。

第二,师生主观因素。

师生主观的因素,即不是由于教材本身客观存在的教学难度,而是由学生学习基础和教师教学不当出现的教学难点。

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学难点呢?有以下方法:

(1)分散法。“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一直是突破教学难点的传统而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一些复杂、深奥的难点,应按照这个难点知识的层次,逐层分解,把原来的知识梯级,再依据学生情况细分成若干小梯级。像上海闸北八中那样“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做法,放缓坡度,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如教学难点“已知圆锥体底面的周长及高,求圆锥体的体积”,可分成下列几个层次去理解:①圆锥体体积最直接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底面积×高÷3);②圆锥体的底面积是什么形状;③底面周长是什么意思;④底面周长与底面积是否相同;⑤圆锥体的高是什么意思;⑥圆锥体底面积是否已知,为什么;⑦知道底面周长求底面面积必须要求出哪个关键条件;⑧知道底面半径,怎样求底面面积。

(2)直观法。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具体的感性知识过渡。教师在处理教材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知经验,让他们观察一定的实物、模型、图形等,化抽象为具体,这有助于难点的突破。

(3)举例法。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概念的理解,有时老师说明式地反复讲几遍,学生还不理解,而教师恰当地举一事例,学生马上豁然开朗。由此看来,举例法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又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学生在自然课上对地球的自转不甚理解,教师用了一个恰当的比喻:“人之所以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是因为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如同人坐在行驶的汽车内,只觉得车外的物体运动,却看不到汽车运动一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4)逆向法。逆向法就是利用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颠倒的和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般说来,课本上只从正面阐述概念,这无疑是重要和必要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本质,教学中要在正面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剖析、去举例。通过“去要点”“逆表述”等举反例的办法可以加深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去要点——把概念的“要点”去掉一个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如分数的意义中去掉“平均”两字,就有多种情况;逆表述——把概念反过来念一念看对不对?如“钝角大于90度”,反过来讲“大于90度的是钝角”就错了。

(5)比较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比抗干扰”,加强易混淆知识的比较,找准分化点,有利于排除干扰,促使易混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因此,在突破难点设计中对那些易混淆的知识,教师可多采用比较法。

(6)操作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实际操作来突破难点,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知识。如角的认识教学,角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尤其是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学生容易与直线、射线相混淆。因此,教学中宜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平角与周角的概念。如让学生拿着两根木棒,一头固定在一起,固定一根,旋转另一根,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当角成90度时是直角,再旋转拉直成180度的角,这是平角,这样通过学生操作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角的概念。

此外,教师在处理教材过程中还要注意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并以此为教学突破口,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其重要意义。我们知道,各科教材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每个知识都有其生长点,它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在处理教学中抓住了这些知识的生长点,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引入旧知识做铺垫和准备,这很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呢?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寓新于旧。新旧知识之间具有联系紧密和互相转化的两个特点,即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引申、发展,新知识可转化成旧知识去认识。所以教师处理教材要考虑,哪些旧知识的引申,又是以后要学的哪些知识的基础。寓新于旧就是搞好知识的提前“渗透”和“孕育”。如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时,就渗透了“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求和”“求剩余”两类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二是以旧引新。鉴于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新知识都能转化成旧知识去认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就要特别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充分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正迁移,“温故知新”,使学生感到“新课不新”,易于接受,促其新知识的生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