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热烈的课堂辩论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用热烈的课堂辩论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热烈的课堂辩论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_教师如何培育教学第二章 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第一节 巧妙开头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游戏、设置疑问、讲故事、背歌谣等多种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新课,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掀起教学的小高潮。为此,我向“1”表示衷心的感谢!

用热烈的课堂辩论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_教师如何培育教学

第二章 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

第一节 巧妙开头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游戏、设置疑问、讲故事、背歌谣等多种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新课,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掀起教学的小高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开头如果设计得巧妙合理,就能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集中注意力,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各种感官立即进入积极状态之中。

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一节课的开头。他们能从开头起,就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目的所需要的境地,注意力也集中到课本决定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上,保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积极性始终集合在一条线上,不致“旁生枝节”。富有艺术性的开头,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呈现清晰、明确、完整的形象,使学生准确、鲜明、生动地感知教材,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概念和理解教材打下基础。富有艺术性的开头,能巧妙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巩固知识,并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富有艺术性的开头,能做到精讲巧练,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熟练地应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并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www.guayunfan.com)

总之,成功的开头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老师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还是学生扩大视野,拓宽思路,接受美的熏陶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巧妙开头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引取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经验的教师在开讲时,总是善于利用教材和教学本身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去促使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兴趣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优秀教师开讲时,之所以能抓住学生的心,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开讲,能巧设疑难,唤起欲望,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由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例如,在教“年、月、日”时,这部分教材抽象,概念多,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一位教师在讲课伊始,先出了这么一道数学题:

一位老爷爷,他出生后,到1980年2月底,只过了18个生日,请大家想一想,这时老爷爷是多少岁?

学生听了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就连一些原来不爱动脑子的学生,也积极地“开动机器”,谁都急于想知道一个正确的答案。这时教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着重进行平年和闰年的比较。通过对比,学生们就发现,这位爷爷的生日是2月29日,他刚过完第18个生日应是72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学习中形成“愤”“悱”状态,才能一心专注,乐此不疲。

二、观察导入法

小学生缺少直接经验,而且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入新课时指导学生观察图形、投影、模型、数字、标本等,能丰富生的感性认识,能激起学生对观察的强烈兴趣,能使学生在认观察的过程中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渴望获得新知。因此在教中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做到导入新课时就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对观察产生强烈的兴趣。例如,有位自然课教师在教《龟、鳖和蛇》一课时,从观察引入课题,引起了儿童浓厚兴趣。

“铃……”孩子们迎着清脆的铃声,一下子都坐好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老师带来的神奇的小动物。老师站在桌前,微笑着对孩子们说:“不用我说,你们就能猜到,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呢?”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研究乌龟,有的说研究王八,有的说研究蛇。有一个孩子还说出:“我们要研究爬行的动物。”课堂的气氛十分高涨。老师肯定了大家的发言以后,指出:“我们平常说的王八,或叫甲鱼,动物学上的名字叫‘鳖’”。并且在黑板上板书“龟、鳖、蛇”三个字,说:“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三种动物。”

师: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生:用观察的方法进行研究。

师:现在开始观察,观察这些动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教师话音刚落,教室里一下子像开了锅,孩子们按捺多时的好奇心可得到解放了。同学们认真细致地观察……教师不时地提问、点拨、讲解,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归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十分高涨。

再如,在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一位教师用《数学国王收到的信》作为开头,效果很好。

上课伊始,教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神秘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昨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了一位小朋友要我给数学王国的国王捎一封信……”刚说到这里,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学生们立刻坐好,满怀好奇地侧耳倾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呀?”“想!”学生们齐答,精神为之一振。“好!下面老师把这封信给大家读一读。”说着,教师饶有兴致地给学生们读起来。尊敬的国王陛下:

昨天,我遇到了一道题,比较121/123和133/135的大小。

我刚要把这两个分数通分,数“1”来了。“不必通分!”它说:“让我来帮助你吧。”只见它先后往这两个分数前一站:1-121/123=2/123,1-133/135=2/135。它说:“很明显,2/123比2/135大。”从相等的数中各减去一个数,差数大的,减去的数就小。所以133/135>121/123。

这道题如果用通分的方法解,计算是非常繁琐的。“1”帮我顺利地解答了难题。为此,我向“1”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致

敬礼!

苏萌萌

1999年8月18日

“啊!”大家都不由地惊叹起来,惊叹班里的“差生”苏萌萌居然有这种福气漫游了数学王国,而且这道题竟然让她做对了!再看苏萌萌,红着脸,低着头,美滋滋地笑着。

这时教师继续说道:“国王读了信后,立即给数‘1’记了一等功,并给咱班的苏萌萌也记了鼓励奖!”同学们都鼓起掌来,教室里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最后说道:“国王宣布,分母与分子的差相等的分数中,分母大的,分数值也大。国王让我转告小朋友们,要记住数学国王的这条命令。你们能做到吗?”“能!”学生们齐声答道,这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三、描述导入法

看过齐白石画的虾,郑板桥画的竹,感到他们的画寥寥数笔,不多而活灵活现。用郑板桥的话说,这就叫做“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课堂教学的开头,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艺术?在一堂,它只占那么一点时间,可是它的作用却足以产生难以估量的魅力。例如,“黄金分割”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怎样才能做到始就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呢?一位教师采用描述式开头,收到意外的效果。

师:“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就满面笑容地走上讲台。可是,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偏左或偏右的1/3处,而不站在正中,这是为什么?同样,在舞台上,报幕员、独唱演员或剧中的主要人物,他们为什么一般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而是站在偏左或偏右的1/3处?还有,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一般都不把图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呢?”

老师富有启发性的开讲,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

接着,教师又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因为,他们选择的这一点,正是黄金分割点。为什么叫‘黄金分割’呢?意思是说,这样分割的一条线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像黄金一样极其宝贵的作用。在古希腊的艺术中,可以看到许多符合这种‘美的数’的杰作;笛子的模孔也是在笛身全长的左黄金分割的地方,这样能使奏出的韵调优美和谐。所以,‘黄金分割’不但成了艺术家在创作中所遵循的规律,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就连我们的学习用品,如书、本等都用了黄金分割律。同学们,黄金分割在现代化建设中用处多大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黄金分割”(板书)。

这种开头,采用形象的描述,首先从生活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思考,然后阐明什么叫“黄金分割”,以及它的用途和发展前景。这样引入新课,使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立刻高涨起来,使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掀起了一层波澜。

第二节 创设动人的情境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要创设出一种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把学生的认识过程置于特定环境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教学内容,深入体会思想感情,从而形成了教学小高潮。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是通过教师创设的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识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就是在情绪高涨的氛围里进行的。这种氛围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完成教学任务。”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感受。”这表明教学情境是建立在儿童心理特点基础上的。他还提出:“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使学生在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来思考、感受和体验。所以说,创设动人的情境是成功的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和艺术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习动机,丰富儿童的感知并协调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平衡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要创设动人的情境,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深刻地挖掘教材中的情与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准确、鲜明、形象、生动、适时地创设出符合教育规律和儿童认识规律的情境来,以利于扣击学生情感的闸门,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情感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源泉,促使学生合理地使用大脑,从而产生探究与创造的乐趣。

要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生动讲述法

讲述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因而生动讲述法也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基本、最常用的艺术方法。为此要求教师以丰富的感情寓于形象化的叙述之中,以师情激生情,以师心动生心。

二、观察演示法

即通过观察、演示、进行小实验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有位教师讲《繁星》一课,为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作者创作本文的心态、背景,他预先做了一个投影,上课时把天花板当作天空,当投影仪的开关打开,天花板上群星灿烂,学生仰望“天空”,较好地体验到夜间星空的情趣及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组织讨论法

讨论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它的效果是单纯讲授不能替代的。课堂讲授中适当组织讨论,可以创造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气氛。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贵在参与,可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质疑问难法

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造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如讲授《输血与血型》一课,一位老师创设了一组问题情境:①什么叫血型?什么叫AB血型系统?②血型是怎样判断的?你会验血吗?③为什么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④在输血前为什么要做交叉配血实验?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形成了统贯全课的问题情境。

五、联系实际法

课堂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位教师讲“青春与理想”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事例让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是非,增长了学习热情。

六、音、美配合法

利用音乐、美术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美术的美感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创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有位教师讲《金杯之光》,讲到我国女排历尽艰险,顽强拼搏。夺得世界冠军时,就在黑板上展示出一幅鲜艳的五星红旗,并打开录音机,播放雄壮、激昂的国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向国旗行队礼,感情无比真挚。此时由于情绪的感染,在同学们心灵上激发出长大也要为祖国争光的强烈愿望。

七、实物刺激法

即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带领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课堂中去,创造出一种刺激氛围。去激发学生的体验情感或学习创作欲望。李吉林就很重视这一点,她经常带领孩子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从求实、求近、求宽的角度去优选周围世界的生物场景,并因地制宜,在学校附近的田野建立野外活动基地。

八、师情感染法

常言说,情感、情感,以情感情。这是人际关系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常用的方法。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周总理,你在哪里》,首先自己满怀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悼之情讲解,讲到悲痛处。教师不禁泪落不止。他的情绪感染了学生,学生也立刻进入角色,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创设动人的情境,除了灵活运用以上几种方法,还要注意:准确把握教材的感情基础和实质性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期待心理”与“满足期待心理”,还要设身处地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要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这样才能准确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例如,小学语文《草原》一课,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特有的秀美景色及生活在草原上的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情;反映了伟大祖国辽阔富饶,各族人民团结友爱这一深刻主题。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教学小高潮。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让学生看表现草原天空的录像片)同学们,请看画面,这里的天空多么明朗啊!天是湛蓝湛蓝的,是那么高,那么深,就像蓝色的大海一样;它还像一块巨大的蓝玻璃,刚刚被擦洗过一样,显得那么明亮。天空中飘着一朵朵白云,就像一团团雪白的棉花,还像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这里的空气是那么清爽、新鲜,你如果闻一闻,空气中还有一股淡淡的青草的芳香、泥土的芳香。假设此时你就在这样的大草原上,在这样的天底下,呼吸着这么清新的空气,想一想,你该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

生(1):我想站在草原上,张开双臂,大声喊:“真美呀!”(笑声)

生(2):我想静静地躺在草原上,仰望天空,张开嘴巴,把空气足足地吸个够。(笑声)

生(3):我想放声歌唱,来表达我的愉快。

师:那你现在就尽情地唱吧!(笑声)

生:(唱)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笑声,掌声)

生(4):我太激动了,都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感情了。

师:看一看书,作者是怎么表达的?

生:“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对了。那么作者又看到了哪些景色,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你们找一找。(出示草原美景的投影片)

生(1):看到了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生(2):“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生(3):羊群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生(4):“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你们找得很准。此时,我们就在这里,在这柔美的小丘上,在这雪白的羊群旁。现在就请你当一次导游,向你的亲人、朋友们描绘一下草原的美景吧!注意,要结合上面那几句话来讲。好,你们准备一下。

生(1):朋友们,请跟我往前看,这里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际,眼前看到的都是一片翠绿,尽管草原很辽阔,一眼望不到边,但是,天地相接处也那么绿,那么清楚,一点也不模糊。

师:这就叫“一碧千里……”(生接)“而并不茫茫”。

生(2):朋友们,你们看,这儿的草原多么像“无边的绿毯”呀!草原这么绿,又很柔软,多像绿色的地毯呀!不信,你躺一躺,非常舒服。(笑声)

生(3):这块地毯太大了,无边无际,真是太棒了。朋友们。快来吧!

生(4):(指画面)这块大绿毯上还有白色的大花呢!你们看,这白色的大花是什么?

师生齐答:羊群(笑声)

师:真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员。我也来补充,这几朵白色的大花还很神奇呢!你们看,它们一会飘到这儿,一会儿又飘到那儿,它们飘到哪儿,就给哪里绣上了……(生接)白色的大花。

生(5):这里的草太绿了,绿得就像一位画家用画笔蘸上浓浓的墨画上去似的,翠色欲流,都要流下来了。

师:是浓浓的“墨”吗?那可就成“黑色欲流”了。(笑声)

生:是蘸上了浓浓的绿颜色。

师:对了。翠绿的颜色流到了哪儿呢?

生:(齐答)轻轻流入云际。

师:这几位小导游说得真好!下面,大家就来练习朗读这部分内容,自己先练一练。(生读)

师:谁愿意读?(生纷纷举手)

师:(指名)请你来读,老师还要给你配上优美的乐曲。大家放下书,边听他朗读,边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指画面)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的引导下,配以优美的乐曲和生动的画面,并让学生充当教材中的角色,使景、情、理交织在一起,学生因感官的兴奋而强化了感知,因情感的升华而深悟其理。这样的情境创设,使艺术手段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让学生置于紧张愉快的课堂氛围之中,激发了学生高涨、愉悦的情绪,掀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又如小学语文《荷花》一课,课文第四、五节是全文的难点,写的是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字里行间充满了赏花爱花的无限情趣。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令人心驰神往的情境,使学生入境人情,达到了神化的境地。

在教学中,教师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对学生说:“面对一池荷花,我们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呢?”随着悦耳的水乡乐曲声,荧屏上出现了赏花人幻化为荷花的情景:微风吹拂,荷花摇曳如起舞;轻风稍停,荷花便悄然玉立。蜻蜓点水、小鱼遨游……多么令人陶醉的荷塘美景!学生们都看入迷了,爱花之情愈来愈浓。接着教师放音乐,在优美动情的轻音乐中,老师让学生微闭双眼,娓娓诱导:“我忽然觉得自己怎么啦?一阵微风吹来,我怎么啦?风过了,我又怎么啦?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游过,告诉我昨夜做了什么好梦?”学生在老师充满柔情的点拨之下,张开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述着:“我也成为荷花了,穿着洁白的衣裳,随风舞蹈:风过了,我在荷花丛中休息,和蜻蜓谈话。蜻蜓闻到荷花的清香,看到了荷花的娇容,落在花瓣上不愿离开呢!”。“小鱼昨夜梦见下雨了,荷叶微微抖动,为它遮挡雨滴……”

学生边诵读边赏析,气氛十分活跃,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学生听、读、说的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赏、想象、思维等诸方面的能力。

总之,通过创设动人的情境,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能使学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气氛中,使师生共同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有而有意义的活动,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 运用教学幽默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奇巧的出人意料的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表情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从而能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幽默源于拉丁文Humor(原意是动植物里起润滑剂作用的汁液),《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

教学幽默能使教学产生活力,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堂上的教和学都不是轻松容易之事,紧张的情绪需要松弛,学生的压力需要减轻。教和学的疲劳不只是纯生理的,更多的还是心理和情绪上的压力使人不舒服,而幽默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在幽默的教学情景下,学生会消除厌倦学习的心理,在积极合作的气氛下与教师主动配合,幽默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表现在幽默以轻松来代替敌对,把学生的否定态度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为肯定,具有说服的效果。幽默登上教学的“大雅之堂”,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可谓如沐春风一般。

幽默可以鼓舞学生勇气,激励学生学习。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产生错误而陷入窘境,而幽默可点燃学生勇气的火花,帮助他克服灰心丧气的失意情绪,提起精神,以轻松心情缓和现实中的不利地位,有利于减轻负荷,清醒思考,对现实做出应有的反应,在沮丧中反败为胜。教师还常常遇到学习不认真和态度抵触的学生,幽默能鼓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的幽默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学生就能更加满怀激情和兴趣去完成学习任务。

幽默还直接加深学生对教学的印象,巩固获得的知识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幽默具有化难为易的功效。有人曾经进行过一次有关幽默和教学之间关系的精心实验。给285名小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材料后清楚地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得最深刻。还有教师曾对有关幽默和所教概念之间的关系作调查,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时紧跟着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会更牢固。幽默有助于创造出一种愉快的气氛。善于运用幽默的教师,常常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的内涵,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幽默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师生之间富于幽默的交流,促进学生发展高度复杂的言语技能和创造性使用这些技能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教学幽默掀高潮,能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中学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文字:“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就避免了干巴说教,课讲得很“活份”。其中“孰视”,仔细端详,细心打量。“窥镜”,暗中照镜子。在上述引文21个字中,前后用了两个“视”很关键。这位老师说:“这说明邹忌很有眼力,在对照(先看别人,后照自己)中,发现自己不如,‘不如’‘又弗如远甚’。邹忌大有‘调查研究’之风。”(学生大笑)进而指出他善于照镜子,有自知之明,避开了妻妾,客人的蒙蔽,头脑始终保持冷静。他根据比美的体会悟出治国之道,讽喻齐王广开言路。邹忌不愧是个有见识的臣子。在谈到如何借鉴古人“照镜子”精神时,这位教师补充说:“不是让我们天天抹雪花膏,美我。”学生们听了又哄堂大笑起来。课堂气氛显得更加轻松活泼。在笑声中学生们意识到:教师是通过打比方说明了品德修养的问题。这时教师继续说道:“邹忌所照镜子是铜镜,都能对自己的模样看得一清二楚,而现代人所用的镜子其质量、性能都比战国时代好,而人们‘窥镜自视’时,又如何自我反思呢?”学生在教师富有趣味的语言启发下,细细地品味,咀嚼教师的提问,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了启迪,同时调节了课堂气氛,振奋了学生情绪。

小学作文课历来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也深感头疼。如能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教学幽默,不仅能变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鲜明深刻,而且能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创造浓郁的学习气氛。上海的贾老师为了解决学生作文无材料可写的问题,就用一个幽默的故事,扫除了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上课伊始,贾老师笑盈盈地对学生们说:“小朋友,请你跟老师说句真心话,你到底怕不怕写作文?”很多学生都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不知道怎样写作文,肚子里有话就是写不出来,有的说不知道写什么。这时贾老师笑着说:“你们很诚实,其实学写作文并不难。写作文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写什么,另一个是怎么写。‘写什么’解决的就是作文材料问题。你们不是说不知道写什么吗?其实生活中可写的事情太多啦!”接着,贾老师讲到:“比如,我有一个小邻居,学习非常棒,但是他有一个马虎的毛病,所以考试总是不能得100分。有一天,班里又要考试,这回他复习得可认真了!不知他从哪里还得到了个考100分的‘秘诀’:考试前要吃一根油条,两个烧饼。”贾老师讲到这里,同学们都笑了起来,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了。“你们看,一根油条两个烧饼多像个100分啊!”这时学生们笑得更欢了。贾老师继续讲到:“这个小马虎心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考试的那天早上,他特意买了一根油条两个烧饼,匆匆忙忙地吃了起来,可是他饭量小,一根油条和一个烧饼还勉强吃下去,可第二个烧饼吃起来就费劲多了。怎么办呢?他只好把烧饼掰成碎块,泡在牛奶中,好不容易才吃了下去,撑得他走起路来都费劲了。”贾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做着滑稽的动作,逗的学生们哈哈大笑。“还真不错,考卷发下来了。这位小朋友还真得了100分!他再仔细看看每一道题,发现有一道题得数写错了,老师并未发现。这位小朋友可着急了,告诉不告诉老师呢?最后他决定,做个好孩子,去告诉老师。当老师拿着考卷,把100分改成了98分,一边表扬了他很诚实。一边说:‘对不起,对不起,你瞧我多马虎。’哎,到了手的100分又让它飞了。这个小马虎回到家,垂头丧气地回想着在学校发生的一切。突然他发现桌子底下有一个什么东西,他抬起来一看,啊!是一小块烧饼!怪不得我没考100分,原来是烧饼没吃完!哎,看来连吃饭这么简单的事也马虎不得呀!”“哈哈哈哈!”故事讲到这里,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时贾老师说道:“你们看,如果把这件事写成作文,那该多有趣啊!”

从以上教学实例我们得知:教学幽默是老师艺术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是否生动形象,具有幽默和表现力,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师的一言一语充满幽默和风趣,则能够点石成金,一语中的,好似春风化雨,渗透学生心田。因而有人说,幽默,是语言的调料,有了它,什么话都可以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没有知识便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便没有幽默;幽默,是强大的磁石,有了它,便会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吸入它的磁场,让张张脸上绽开欢乐的花儿,现出会意的笑。正因为如此,西方有人把幽默作为衡量一位好教师的12项指标中的第一组成要素。米·斯维特洛夫说:“我一直认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第四节 运用体态语言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从而达到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体态语言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指那些动态的有形的体态语言,如头语、脸语、眼语、手语、身姿等;另一方面则专指静态的、无声的体态语言。即教师的仪表、风度。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在课堂准确、熟练地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医院儿童心理咨询部主任罗伯特·布鲁斯曾说:“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长时间注意以便于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

英国心理学家米谢尔·阿盖依尔等人在1970年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当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且非语言交流对交际的影响是语言的43倍。美国心理学家,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阿伯特·梅哈拉也说:“在感情交流上,无言的举止往往比语言更传情。”也许正因为如此,近二三十年前,世界各国有成就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体态语言的研究。

体态语言可以帮助组织教学。上课铃响,教师步入教室在讲台上站定,用目光扫视一下全班学生,学生即可安定下来;讲课过程中,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教师讲课的同时用目光注视一下那个学生,既可保持正常上课,又不会“语惊四座”,干扰教学;启发学生发言时,以手势助提问,也可减少语言的重复,节约教学时间,维护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体态语言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当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难时,或者当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如果教师带着善意、真诚的微笑注视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待提问或回答完毕,教师亲切、赞许地点点头,然后面带微笑地答疑或纠正学生的回答,这无疑会给学生鼓舞和安慰,这必然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运用体态语言会激发学习情绪。在教师提问后,如果有的学生处在想说而不敢说的境地,教师用手势往上一比划,或者冲他一抬脸,那位学生就会大胆地站起来,如果再配以教鞭等教具的指点,简短的启发性语言的点拨,整个课堂就会活跃起来。

体态语言还能突出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当讲到重点、难点处。如果教师配合加重处理的手势、慷慨激昂的情绪或恰当贴切的动作,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使重点、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态语言也可以调控教学进程。体态语言绝大多数是人的潜意识的表现。对学生体态语言的观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主要手段。眼神、表情是学生内心状态的晴雨表。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看出自己讲课的效果,以便随时调节自己的教学进度,或改进方法,或放慢速度,或重复讲解,或增删内容,并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配以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把教学的变化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更优化,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更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信息的接受主要是通过语言听觉器官和语言视觉器官来实现的。而语言视觉器官的职能主要是感知教师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时,只有这两条渠道都保持畅通,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体态语言的运用,还可增加有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们亲眼看看桃花,亲自摸一摸,闻一闻。学生们有了思维的表象,就为下一步如何去说,如何去写奠定了基础。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所观察到的桃花的特点,学生争先恐后,都能比较准确地说出桃花的特点。但如何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出、表达出桃花的美呢?这位教师先让学生结合桃花的形状、颜色,再用手轻轻抚摸一位孩子的脸,启发道:“桃花粉红粉红的,又这么娇嫩,像什么呢?”这时很多同学答出:“像我们小孩子的张张笑脸。”老师又让学生回忆:“在几片花瓣中间,还有一些像细丝一样的花蕊呢。”接着,教师竖起自己的十个手指当做花蕊,又通过展示自己脸上那种惊奇的、喜悦的表情,继续点拨:“你们看,这些花蕊急急忙忙钻出来,他们要做什么呢?”有的同学思考片刻,很快答道:“他们都争先恐后地从花房里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春天真美啊!”这位同学在回答时,也边说边做着惊奇地张望的动作。接下来,教师又和几位学生一起通过运用体态语言描绘着桃花的不同姿态:有的桃花已经全开了,你看,他仰着头,多么得意呀!有的才半开半合,还低着头,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才长出红红的花苞,好像还没睡醒的小淘气正伸着懒腰……

教师和学生们边做动作边用语言表述,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的作文课,学生们怎么会觉得枯燥呢?还有一位语文教师在讲解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当讲到诗的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时说:“这尾联点明了酬赠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到你为我吟诗,我十分感动,让我们借这一杯薄酒来重振百折不挠的壮志豪情吧,干杯!”讲到这里,教师伸出右手做端酒杯状,同时做出一个干脆利落的“干杯”动作,把学生带到了诗中表达出的那种虽自经蹉跎而更加达观豪放的诗情之中。

这样的体态语言简洁得体,生动传神,将诗的悲戚之情,教师的豪放之情和学生的激昂之情,融为一体,课堂气氛十分高涨。

可见,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具有审美欣赏意义,间接地影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还具有吸引意义,吸引学生热爱你所教的学科正如一首诗中描绘的:“你的话语如同神奇的咒语,你的眼神恰似明净的秋水,你的微笑更像三月的春风,你那一举手,一投足,犹如智慧的魔杖。这一切无不倾诉着爱与美的衷肠和祝福。”这说明,教师的体态语言有多么大的吸引力,恰似叮咚泉水滋润着学生心田,犹如鲜艳的花朵盛开在学生的四周,仿佛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学生的心胸,如同摇曳的绿枝笼罩在学生的头顶。

同时,体态语言的潇洒优美,也最能体现教师的风度。如组织学生讨论,可手心向上配以探询的目光,一一请学生发言;对不正确的意见,可面带微笑,手心向下,示意其坐下;对不完善的意见,可用右手食指点自己的脑袋,鼓励他补充完整;对完全正确的意见,教师平伸的手握成一个拳头,最后用劲一握,表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第五节 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直观手段,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可使教学形成小高潮。乌申斯基指出:所谓直观教学“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和词的基础上,而是依据儿童所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不管这些形象是在教师指导下在教学进程中所感知的,还是儿童先前的观察所获得的,这样教师就在儿童的心灵中找到现成的形象,而教学就建立在它的基础上”。

进行直观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每位教师所面对着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因而他们只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感兴趣,或者为教师新颖的、有趣的教学方法所吸引,或是因奖励或表扬等,学生才会产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决定于自己的兴趣或心情,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突出,只有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而直观教学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正如乌申斯基指出的:“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教儿童五个他所不认识的字,他将会长久地、徒劳地受这几个字的折磨;但是,如果你把20个这一类的字和图画联系起来,儿童就会飞快地掌握它。你向儿童讲解很简单的思想,他不懂你所讲的;如果你对同一儿童讲解一幅复杂的图画,他很快就了解了。你可以试试把同样的事件讲给两个能力相等的儿童听;对一个儿童讲时用图画,对另一个讲时没有图画,然后你可以评价图画对儿童的全部意义。”乌申斯基的这段话,道出了直观教学对儿童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从儿童心理活动及注意力上来分析。我们教师常常爱说这样一句话:“这个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所以学习不好。”看来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对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才能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并能取得较好成绩。心理学家们曾经搞过实验,认为小孩子能主动地集中精力听讲,只有在上课12~20分钟时间内,这是有意注意。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如果我们根据这一特点,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直观教具的出现与使用,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都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说,直观教学是符合儿童年龄与心理特点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掀起教学小高潮呢?

例如,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介绍了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当年的盛景以及它是如何被英法联军毁灭的。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揭示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深刻主题。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用一幅表现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复原图,辅之其他一些直观教具,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众星拱月”理解其布局之精巧;抓“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各地名胜”“诗情画意”“西洋景观”,体会其景壮观、秀丽、风格各异、如诗如画的特点;抓“最珍贵”“上至……下至……”领会其收藏的珍贵。通过运用直观手段理解词语,学生对圆明园美景有了完整的印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理解了圆明园的景美、物珍,激起了学生喜爱、赞美圆明园的美丽、辉煌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正当课堂气氛高涨之时,教师话锋陡然一转,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讲到:“昔日,这美丽、辉煌、无与伦比的圆明园不见了,现在只剩下这几根光秃秃的石柱,枯黄的衰草在瑟瑟秋风中哀号着,仿佛在控诉英法联军的暴行。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接着,教师让学生看《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了解英法联军的暴行,看到我们美丽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掠夺和被烧毁的。观看完毕,教室里鸦雀无声,师生们眼里泪光点点。看得出,师生们都被画面中的内容深深感染,在这种气氛中,不需任何语言的表达,每个人的心里都自然地产生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一位教师通过直观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特性,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了学生求知欲,而且明确了思维方向,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成功的喜悦感。请看这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投影出示: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翻折复合片)

师:它们的大小、颜色、材料全不相同,但它们的外形全是三角形。(留下三角形框架)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

生:有3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出示投影(图甲)。这个投影一出示,很多同学先是满脸疑惑:这也是三个角,可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接着便议论纷纷:看起来,有三个角的图形不一定就是三角形。有的同学思考片刻便抢着说:“这个图形虽然是三个角,可是它不是三条边。我觉得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很多同学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称是。教师笑而不语,又出示了一张投影(图乙);这个投影一出示,同学们更茫然了:这也是三个角,三条边,怎么不是三角形呢?教室里又是一片讨论声。这时,教师见火候已到,又利用投影演示:三条线段,每两个端点连接,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看到这个演示,又通过讨论,得出了: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时,大家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在讲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出示投影:自行车、电线杆。

先引导学生指出图形中三角形的部分。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物体中为什么采用三角形的形状,而不采用其他图形呢?下面我们请四位同学来做个实验,看谁最先回答这个问题。

四位同学到前面分别任意拉动三角形和四边形。

师:(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生: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不牢固;三角形不变形,牢固。

师:因为三角形有不变形的特性,所以起到了对物体稳定的作用。

可见,教师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将教学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增大了直观教学的力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效力,而且控制起来比较灵活。从教师的角度看,它可以生动、形象地辅助教学;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助于看图思考,理解学习内容,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是直观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从教学实例中,我们感觉到: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而深刻的印象,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在一种活跃、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掀起一个又一个课堂教学的小高潮,有助于发展学生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第六节 用热烈的课堂辩论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中的某个重点、难点或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争论,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教学小高潮。

开展热烈的课堂辩论,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议多辩。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从而使学生能从具体到一般,从表象到本质,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得到一个科学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要让辩论热烈地开展起来,首先要精心设计论题。论题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突出文章的特点。组织辩论,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使学生敢于谈出自己的见解。为了保证课堂辩论的效果,教师可根据讨论的目的、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学生能力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如果学生没有辩论的经验,可以采用“全班辩论”的形式。教师是辩论的组织者。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议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保证课堂辩论顺利向着预期的目标进行,最后作辩论总结。课堂辩论的成败,取决于学生在课题方面的准备程度和教师处理课堂辩论的技巧。此外,对有过辩论经验的学生来讲,可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每小组有主持人,发言有时间限制,对每组的辩论结果及时肯定其成绩,如发现辩论离题,应及时加以引导。最后,教师还要组织整理好辩论题的答案。教师在吃透钻深教材的情况下,事先整理出正确的答案较容易,但对答案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师生意见完全一致的,无需再浪费时间;对那些意见不太一致的问题,教师要认真思考,慎重决定取舍。教师谈自己的意见时,一定要有根有据,要讲明为什么。在答案中要尽量使用学生的语言,甚至有些是学生的原话。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更持久。

例如,在一节小学语文活动课上,一位教师针对刚刚学完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个别学生认为:“只要两个物体是同一种材料,那么不论大小,让它们在同样的高度往下落,结果也会同时落地”的错误结论,又带着学生们做了一次实验。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激烈的辩论中,高潮迭起,学生的思维、语言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请看教学片断:

师:(拿出两张同样大的纸,将其中一张揉成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只手握着一个纸团,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纸,双手举向空中)同学们,你们讨论一下,说说这两张纸会同时落地吗?

生(1):纸和纸团同时落地,上次学了语文课,伽利略拿着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也是同时落地的!

生(2):不!铁球是铁球,纸是纸,一个重些,一个轻些,怎么会一样呢?

生(3):我们做的纸飞机,能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而一个纸团却不能飞。所以不会同时落地。

生(4):我也经常看到楼上的人把一张纸扔下来,纸是慢慢飘下来的,而一个纸团是直接往下落。

(老师继续了刚才的实验,结果纸团先落地。)

生(4):(抢着说)老师,我发现这张纸从高处往下落时,像老鹰的翅膀一样。

生:(纷纷地)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为什么纸团直接落,而一张纸却是像老鹰慢慢扇动翅膀一样往下落呢?

(学生讨论,四人一组,争得面红耳赤。)

生(1):因为有空气,纸下落时,被空气挡住了。

生(2):张开的纸像降落伞,被空气托住了,下落得慢。

生(3):纸越大,就落得越慢。

师:(时机成熟,进行小结)这说明受空气阻碍的物体,表面越大,这个物体从空气中下落就越慢。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看出了学生们积极主动,思维活跃,争论热烈。

学生们在辩论中思考,在思考中辩论,并发现了真理。

又如,一位教师在讲《金色的鱼钩》时,是这样导入学生辩论的:

有个学生提问:“课文写老班长他们将要走出草地时,写道‘……挨了一天又一天……’把‘挨’换成‘过’行不行?”教师马上问大家;“你们说行不行?”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一位学生说:“行,因为‘挨了一天又一天’就是过了一天又一天的意思。”教师又反问:“照你这么说,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也是挨了一天又一天了?”大家都笑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不行,不行。”学生们都反对。教师又追问:“为什么不行?”有的学生说:“挨了一天又一天,好像学校生活多么艰难似的。”这时,教师小结:“是的,‘挨’和‘过’虽然都有‘过去’的意思,但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挨’有表示‘艰难’的意思。”又经过一阵思考和辩论,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那么可以把‘挨’换成‘熬’,因为它们都有‘艰难’的意思。”一位学生立刻反驳:“按你的说法,课文可以写成‘老班长他们在草地上熬了一天又一天’啦?”这时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这样一改,好像老班长他们很苦恼,很不情愿似的。”大家又笑了,辩论的气氛使课堂高潮迭起。这时教师总结:“虽然‘挨’和‘熬’都含有‘难’的意思,但是‘熬’在这里有一种思想情绪。所以课文用‘挨’字是很准确的,我们要学习这种‘炼字’的功夫。”可见,课堂辩论达到了一定的火候,必然会掀起小高潮,而组织高潮,是以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真正地吃透教材为前提的。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辩论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展开热烈的课堂辩论,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还应该让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评价学生。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达到这样一种和谐的至高境界: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一位教师在教完《愚公移山》后,设置了正方论题《愚公应该移山》,反方论题《愚公应该搬家》,让四位男生和四位女生分别代表本组,组成正方和反方在讲台上进行辩论,教师当主持人。学生在辩论中,既有立论,又有驳论;既能自圆其说,又能针锋相对;既能依赖课文,又能触及课外;既能开拓思维,又能训练口才:既能讲现象,又能谈本质;既能明确主题,又有接受思想教育……下课铃响了,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总之,课堂辩论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共振,学生在群体探究、相互研讨中极易萌发灵感,发现新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呈现积极的态势。

第七节 运用生动的语言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语言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形象鲜明、优美流畅、妙趣横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就会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一、教师的生动语言的特点和功能

1.教师的生动语言的特点

教师的生动语言,是充满艺术色彩的语言,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启发性、形象性和情感性。

针对性。教师所教的学科不同,学生也各有差异,教师的语言不能以一个模式、一个腔调、一种方式进行表达。必须根据学科的不同,学生年龄、心理的差异,灵活掌握,有所变化。在文科课堂上教学,教师的语言要力求准确、鲜明、形象、优美、流畅;在理科课堂上教学,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精确、简洁、严密、清晰、富有逻辑性。教师的语言,不能离开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接受教师语言的反映也不一样。小学生易于接受形象化的语言:中学生易于接受哲理性的语言。因此,教师的艺术化的语言,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科学性。教师的语言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的目标,既有传授知识,又有培养思想品质的任务。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遵循这一科学规律,把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依据规范的教材传授的知识,都具有科学性。教材中的科学术语,反映着事物本质的概念和范畴,因此,教师必须尊重科学,把知识讲准,把教学语言讲规范,讲授不同学科的知识就使用不同学科的术语。

启发性。启发性教育,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必须符合这一原则。教师的生动语言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方向获取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生动的教学语言,还能在教学的关键处,在学生思路的阻塞处,给学生架设跨越障碍的桥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形象性。生动的教学语言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它深入浅出,通俗幽默,具体形象,富有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它往往是引用学生熟知的事例,作为恰当的比喻,变概括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把乏味枯燥的内容变成妙趣横生的形象,使丰富深邃的内涵变成浅显易懂的语言,发挥语言的巨大功能,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给他们带来愉悦。

从一位有代表性的教师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动的教学语言的美好境界:她的问答语言,善于巧设机关,一问一答之间有柳暗花明之巧;她的讲述语言,恰似行云流水,娓娓道来,一言一语充满幽默和风趣;她的讲解语言,能够点石成金,一语中的,一言一语好似春风化雨,渗透学生心田;她的朗读语言,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一吟一咏使学生如坐春风之中,得到美的感受。

情感性。教师的生动语言,往往饱含着真情,表现出坦诚的拳拳之心。它会发出磁石一样的力量,扣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言”,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教师的真情溢于言表,它能赋予学生所学的知识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甚至使学生“体察”得出事物的内在世界,将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生动的教学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用充溢着情感色彩的语言进行教学的。讲《友邦惊诧论》,他的语言显得那样大义凛然,荡气回肠,充满了对反动统治者“攘外必先安内”谬论的讥讽和仇恨;讲《记念刘和珍君》,他的语言是那样的深沉悲愤,像压抑的火山,随时都会喷发;教《绿》这篇优美的散文,则运用了自然的语言,以流畅和谐的节奏,恬静亲切的感情,描述“飞花流翠”的梅雨潭,“鲜润醉人”的梅雨潭。将一种充满生机的绿色的情,融进绿色的景里,仿佛师生都转向于梅雨潭这绿的世界之中……这样充满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师的生动语言的功能

愉悦功能。教师的生动语言,是教学的艺术体现,是教师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恰当、生动地运用语言,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采取的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教师运用贴切的比喻、精彩的描绘、生动的论证、透彻的说明来表述和解释知识,表达思想感情,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使学生在一种新奇、优美、亲切的氛围中学习,让他们感到学习有趣、轻松、舒畅,认为学习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样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必然会使学生赏心悦目,乐此不疲。

激励功能。教师的生动语言,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和巨大的鼓舞力量。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伴随教师的语言,教师的丰富感情,包括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恶丑的憎恶,对学生的真诚爱护,对学生的热切期待,都会源源不断地流露出来。它会像初春的细雨一样,深深地流入学生的心田。它会使学生兴奋,奋发向上,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师的生动语言,承载着耐人寻味的知识。它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渴望和探索的力量。这种内驱力会成为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和加速器。

发展功能。教师的生动语言,不仅能清晰、准确地传递知识和信息,而且能把枯燥、深奥、难懂的概念、公式、原理简单化、形象化、趣味化。教师的生动语言,就是一把把解析难题的钥匙,就是一个个先进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载体。因此,教师的生动语言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巧妙地把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疑难问题的捷径渗透给了学生。进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经常接受这种语言,消化这种语言,就会潜移默化地接受指点,得到开化,思维的品质就会得到发展。

二、用生动的语言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用生动的语言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是艺术,也是科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全体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并且在活跃的气氛中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组织高超艺术的语言去从事教学。

1.比喻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使知识准确、清晰地传递给学生,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教师的教学就能够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把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某位数学老师讲“点的轨迹”的知识时,“什么是点的轨迹呢?”老师放开洪亮的嗓门说:“教科书上是这样写的:具有某种性质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学生们看着这近似绕口令的定义,迷惑不解,都皱紧了眉头。老师却不慌不忙。把小黑板一翻,扬起教鞭一指,将书的定义略加改动,读着:“一个点按照一定规律运动时所留下的痕迹,就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学生的眉头仍然紧锁着。老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定义,又做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他扬起右手,手中拈起一个蓝色的粉笔头,将声音放低,开始侃侃而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刚刚从墨水瓶里爬出来的‘小虫子’。”其实,这小虫子就是他手中的蓝粉笔头。学生们屏住气,一百多只眼睛盯住他的手,好像在看一个魔术表演。他们额头上的皱纹舒展开了。

“现在,我们让这个‘小虫子’距离定点30厘米爬行。它爬呀,爬呀,身后留下了点点墨迹,这就是‘小虫子’运动的轨迹……”噢,原来是这样,学生如大梦初醒,情不自禁念着小黑板上的话:“一个点按照一定规律运动时所留下的痕迹就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同学们一边念着,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点和由点划出去的弧线。很多同学未等老师要求,便翻起书迫不及待地默读起来。大家都神情专注地沉浸在探索“轨迹”的知识中。

这个教例很生动。本来是深奥难懂的数学定义,却让老师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解决了。教师巧妙地用粉笔扮作小虫子,让墨迹变做轨迹,使学生对轨迹就有了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理解轨迹的定义,就水到渠成了。教师的教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中神情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掀起了一个学习的小高潮。

2.描述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优美、精辟的语言,渲染情境、概括要点、介绍教学内容,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学生的精神就会振奋,思维就会活跃,记忆就会牢固,课堂的学习气氛就会活跃,课堂教学就会掀起一个潮。

某教师上体育课教“山羊分腿腾跃”时,学生总感觉难度大,太复杂。所以,一上这种课,学生总是缩手缩脚。课上得沉闷,学生也没有生气。后来教师把这项技术的完整动作,编成“三字经”的形式进行讲解。既有一定的诗意,又生动有趣,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上课非常兴奋,上课的气氛也异常活跃。教师上课时,一边做示范,一边讲动作要领:“快速跑,一阵风;上踏板,用力蹬;体前跃,伸臂撑;分大腿,肩猛顶;空展体,如燕飞;股弯曲,落地稳;要机智,须果断;越山羊,永登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背“三字经”体会要领,一边实践操作,反复跳跃。他们在操场中,大声地背呀,来回地跳呀,一个接一个,一组接一组,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连最胆小的同学也在地面上跳呀,背呀,一旦找到感觉,同样加入了“跳山羊”的行列。体育场上,学生你来我往,乐意融融。

这位教师把深奥的体育术语和复杂的腾跃要领,演变成韵味十足、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讲给学生,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要求。

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学生通过边背边做,很快理解了分腿腾跃的要领,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愉快地学会了“山羊分腿腾跃”本领,也把教学推向了一个高潮。

3.类比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同类知识或不同类知识进行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准确地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强化记忆,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就能将新旧知识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在比较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复习。

中学生刚开始学写议论文时,几乎所有学生都皱起眉头。他们说议论文枯燥,难懂,不会写。很多教师一筹莫展,林老师却不以为然。

林老师初次上议论文的辅导课,便一字一板地讲,议论文并不神秘。记叙文,主要在“记”,如实地记;议论文主要在“论”,摆出理由论。我三岁的小孙女也会做议论文。有一次小孙女说:“我最喜欢爷爷了。”(论点)“爷爷喜欢我,不骂我,买棒冰给我吃,还带我到儿童公园去玩。”(四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爷爷。”(结论,与开头呼应)类比结束。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整个教室充满了笑声。学生像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有的说议论文不难,有的说议论文竟然这么简单,有的说议论文看似深奥,其实并不复杂。同学们舒心地,主动地拿出纸笔准备写议论文。很多同学迫不及待地向老师要求写作任务:“老师您就出题吧,我们试试看。”“老师,我们不会比您的小孙女差!”“您出题吧。我们有困难您再帮我们。”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颇浓,学习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这位语文教师运用类比的方法,把记叙文和议论文加以比较,让学生明确了一个在“记”,一个在“论”的本质特征。又用一个通俗、浅显、典型的例子说明了议论文的几个要素,化解了学生写议论文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学生学写议论文的浓厚兴趣,把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4.假设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假设的一个事物,把抽象、枯燥、难以把握的知识活化为形象有趣、可知可感的内容,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领会要领,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能立即消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克服学生的惰性心理,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经常会遇到抽象、枯燥的数据,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的思维往往要受到抑制,更无兴趣可言。一位地理老师在讲月球距地球大约38万千米时是这样描述的:“这个距离到底有多远呢?假设有人乘每小时1000千米的飞机,从地球到月球得用16天;就是乘上目前最快每小时5500千米的火箭也得66.99小时;若以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从地球到月球还得1.3秒!”“哇——,竟然是这样!”学生听了,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到太奇妙了。他们在惊叹之中,立刻拿出了课本,不停地翻看,彼此议论着,交流着内心的感受。教室立刻热闹起来了。

这样生动、具体、形象的假设,把抽象的、枯燥的地理数据变成了可知可感的,活生生的生活内容,学生乐于接受,便于理解,容易掌握。学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启动了。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地理课是这样,有些物理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关于“摩擦力”问题,学生就感到困难,老师也觉得棘手。但老师却处理得有声有色。

一天,老师像往常一样出现在教室门口。这天,要讲的是力学中的《摩擦力》一节的知识。讲课一开始,老师就提出一个有趣的假设“把一只一吨重的铁球放在地上,一个蚂蚁能否推动它?”话音刚落,天真的孩子们就大笑起来,并齐声回答:“推不动。”“如果地面非常光滑呢?”“也推不动。”同学们都不服气地笑着说。但老师没有笑,却要大家再考虑考虑。忽然,有人醒悟过来,站起来响亮地回答:“推得动推不动,不是看铁球的重量,主要看它与地面的摩擦力有多大……”“对,讲得好!”老师紧锁的双眉舒展了。接着他用平静的语调说:“在水平面上能否推动物体,不取决于这个物体重量的大小。假如推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就推得动,小于就推不动。还可以理解为,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重力不影响水平方向的运动。”

这一席话,就像经过雕塑家的刀雕琢过一样,深深地刻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此时的学生,有的在回味,有的在记忆,有的在思索,有的在轻轻地念着,他们已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了。

这位老师讲《摩擦力》,一改照本宣科的讲法。他另辟蹊径,运用了一个近乎荒谬的假设:让蚂蚁去推一吨重的铁球。这就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心理的迫切需要,驱动着学生去思考摆在面前的问题。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根据假设事物——蚂蚁推铁球的发展过程,由感性到理性,理解了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5.故事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讲述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故事,以此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介绍教材背景,揭示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要点,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地接受知识。

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较弱。他们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缺乏兴趣,这就阻碍着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运算技能,发展思维的能力。适时而巧妙地把故事情节糅合到数学教学中去,会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位富有经验的教师在给小学生讲《商不变的性质》时,为学生讲了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那儿是猴子们的天下,有一天侯王给小猴子分桃子。它让一只小猴把6个挑子分给3只小猴。小猴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缓了口气,说:“那好吧,给你60个桃子分给30只小猴,去吧!”小猴得寸进尺,挠挠头皮,用试探的口吻对猴王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猴王一拍桌子,显出慷慨大方的样子大声说:“给你600个桃子分给300只猴子,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一听给这么多桃子,乐得嘴都合不上了。这时,猴王也笑了。学生饶有兴趣地听完了老师的讲述,不禁大笑起来。他们都在笑小猴子的愚笨。笑声过后,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议论开了。“小猴子多傻呀,6只桃子,3个猴子分和60个桃子30只小猴分不是一回事吗?”“是呀,600个桃子,300只猴子分也是那个结果呀!”“小猴子不懂得除数、被除数扩大几倍,商是不会变的道理。”“小猴子只顾多要桃子,却没有数学脑瓜。”学生讲得越来越深入,情绪越来越高。教室里非常热闹。

这位教师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中讲出来,教学知识充满了形象性和趣味性。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低中年级的教学规律。教学中,教师不仅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取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也把教学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第八节 运用精彩的教学结尾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教学的结尾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精彩的教学结尾,不仅能为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还能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教学临近结束时精神为之一振,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一、精彩的教学结尾的作用

明朝人谢榛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受到震动;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回绕,不绝于耳。谢榛讲的是写作:但它与教学的结尾也有相通之处。教学应该有个生动的开端,也要有个精彩的结尾。

精彩的结尾会振奋学生的精神。一节课临近结束时,学生已显得疲劳、精神不振作,思维也常常处于抑制状态。尤其是学习差、意志弱、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对学习更有一种排斥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设计一个精彩的结尾,会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再度兴奋起来,带着激情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使学习的热情达到一个高潮。

精彩的结尾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临近结束时,学生有意注意不足,思维也近于抑制状态。这时,学生的思维就显得不积极,不主动,缺乏灵活性、敏感性。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思维是人的智力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精彩的教学结尾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它不但带有趣味性,还带有启发性、指向性。它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愉快地动脑筋想问题,探求知识的真谛。

精彩的结尾会对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教学的初始、中间两个阶段,知识已经铺开,像一张网撒开了一样。教学的结尾就应该把它们收束起来,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概括。精彩的教学结尾,不仅能做到这一点,还能起到拓宽延伸、一语中的、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技能的作用。

二、运用精彩的教学结尾的要求

教学的结尾要不落俗套,精彩生动,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就要遵循以下的要求:

1.精设计,不落俗套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从事活动的动力。教学的精彩的结尾,就要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增强学习的动力,振奋精神,主动钻研,攻克难关。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结尾必须采用新颖的、引人入胜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感到惊奇,感到亲切,感到愉快,愿意接受它,愿意参与其中的活动。

教学的结尾,要精心设计,不落俗套,就要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如采用归纳式、对比式、升华式、发散式、悬念式、图表式,等等,使结尾的形式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但要注意,形式的多样,要符合内容需要,使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结构完整。首尾照应

课堂教学是由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课堂教学的结尾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设计教学的结尾时,既要充分考虑发挥它的作用,又要认真考虑课堂教学的结构完整性。在教学的目标统帅下,加强开头和结尾的联系,使它们彼此呼应,避免顾此失彼。一篇好的文章,开头是“风头”,结尾是“豹尾”。一堂好课也应该这样,既要有一个干净利落、直指要害、引人入胜的开头,更要有一个简洁凝炼、提炼升华、生动诱人的结尾,使开头和结尾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增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3.语言精炼,画龙点睛

用语言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师生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情感联系的纽带。精彩的教学结尾,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精彩的、凝炼的。它应该生动、亲切、简洁,没有废话。每个词、每一句话,都要经过精心的思考和选择,恰如其分,严谨准确。它应该在结课前,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清晰、概括的认识。

4.开拓延伸,发展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的组织形式。教学的结尾,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结,而是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后的新的学习起点。因此,教学的结尾,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要概括、归纳、升华课堂教学的内容;启下,要沟通课内课外的联系,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认识,并且把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是知识转化的结果。教学的结尾,正值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立疑、激趣、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有运用、迁移的机会,让学生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切实地增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精彩的教学结尾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精彩的教学结尾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归纳总结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结尾时,引导学生以准确简洁的语言,对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个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学习的内容,理清知识脉络,抓住知识重点,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概括清晰的认识。

例如,一位历史教师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笑着、带有神秘感地对学生说:“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总结。你们谁想试试看,要注意把这些数字对应上内容,简单地说一说?”这种形式太有趣了。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翻书寻找答案。教室里立刻出现了一片读书声。忽然一个学生欣喜地喊到:“我找到了‘一’。”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老师笑着让他说下去。他腼腆地说:“这个‘一’,可能就是一个原因。它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老师立刻追上一句:“这不是可能,这是肯定。你说得对。”同学们笑了,一起为他鼓掌。老师把目光移向大家,满怀希望地说:“万事开头难,有人开了头。其他那四个难关看谁能攻破,看谁寻找答案又快又对。”同学们干劲更足了,教室里的读书声显得更大更快了。在沸沸扬扬的读书声中,有两个同学几乎同时举起了手。老师用双手向下按了按,示意同学们静下来。这两个同学没等老师允许就争先说:“‘三’是指三条战线,就是东线、南线和西线。”“‘四’是指四大战役,就是凡尔登战役、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海战役。”这两个同学的话音一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待掌声一落,老师说:“好,非常好。可是‘二’和‘五’怎么没人理睬呢?”这句话又激起学生们的读书声、讨论声、争论声。教室中一个个声浪此起彼伏。“老师,我来试试看。这‘二’就是指两个侵略集团。它们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个同学急不可耐地说。“这‘五’指的是五个年头。”又一个同学站起来充满自信地说。“是哪五个年头?”有些学生追问道。“就是1914年到1918年,就这五个年头。”那个学生毫不示弱。“对!”同学们一致长时间地鼓掌。老师向同学们竖起了拇指,连连说:“你们非常聪明,非常动脑筋。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这‘一、二、三、四、五’。”

这位教师巧妙地利用几个数字,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了明确、清晰的认识,掀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2.深化升华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结尾时,引导学生对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揭示其内涵,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深刻含义,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把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二年级的《狼和小羊》是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凶恶蛮横的老狼怎样找借口吃掉一只善良无辜的小羊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狼和像狼一样的人是凶残不讲道理的,跟他们无理可讲,只有斗争才有生路。学习中,学生了解了故事情节。他们憎恨凶残的老狼,同情善良的小羊,爱憎是分明的,感情是强烈的,能不能使学生的感受由情发展到理呢?

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那只小羊,面对凶恶的老狼,你怎么办?”问题提出后,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有的在商量,有的在争论,还有一些同学挤到一块,一边扮老狼、小羊,一边在对话。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纷纷设想如何对付这只老狼。一个学生抢先回答:“我不答理这只老狼。”“不行,不行!”“你太傻了!你不答理它,它也会吃你!”同学们着急地嚷开了。“你怎么不好好想想?。小羊在溪边喝水,根本不理狼,是狼想吃羊而找茬儿的。”一个同学补充说。又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瞪着大眼睛,挥了一下拳头说:“我和老狼讲道理辩论。”“哈——哈——”同学们笑个不停。“老狼根本不讲理!老狼是大坏蛋!”“你和老狼辩论,还没辩论呢,它就把你吃了。”同学们边笑边说。又有两个同学站起来,先后说:“我跑!”“我躲起来!”同学们摆着手一再说:“跑不掉,老狼比羊跑得快。”“躲不起来,老狼狡猾,眼睛尖!”“你那不是白日做梦!”那怎么办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眉头上都凝结着疙瘩。突然,一个同学站起来坚定地说:“我想办法跟老狼斗争,反正不能让它白白地把我吃掉。”“对!对!”“好!我就是这么想的!”大家的声音震得教室轰轰响。老师肯定了这个回答,并进一步指出:“对于恶狼和像恶狼一样的人无理可讲,不能存有幻想,只有勇敢地和他斗争。”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都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对!斗争!”

这位教师的教学是有深度的。他不停留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解上,而是透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道理。他没有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发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那只羊,面对凶恶的老狼,你该怎么办?教师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又导学生讨论、揣摩,最终达到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使教学的内容以升华。

3.对比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结尾时,将同类知识或不同类知识进行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知识,认识事物,分辨相似事物的异同,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对事物进行更深人的认识。一位思品课教师在教《祖国在腾飞》时,就在教学结尾处安排了一个对比的环节。

表1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1979—1997)(%)

教师打出表1的投影,满怀深情地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进行对比吗?这个对比说明了什么呢?看谁动脑筋,回答最准确。”

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看着对比表,皱皱眉头,随后又舒展开了。他们轻轻地议论,甚至争论起来。在热烈的争论声中,很多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生1:老师列这个表,是要让我们对比一下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哪个发展快。(“对!”同学们随声附和)

生2:(马上起来,像有了新发现)老师列的表中有美国、日本、德国的数字,是要让我们将中国和那些世界上很发达的国家作对比,看谁发展快。(“是啊!”“说得好!”学们肯定地说。)

生3:(急不可待地站起来)韩国、新加坡在亚洲是发展特别快的,老师是让我们看到中国发展快,还是他们发展快。(同学们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生4、生5:(倏地站起来,几乎同声说)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是四小龙,他们在亚洲是发展非常快的。老师是让我们看一看,中国在腾飞,还是“四小龙”在腾飞?(“好!”同学们一边叫好,一边鼓掌)。

“你们想得真对!那么,你们从表中对比一下,能看出什么呢?看看谁反应快。”老师对同学的发言做了肯定后,又进一步启发说。

同学们的读书声,议论声骤然而起。即刻,同学们举的手像小树林一样。他们都要争先发言。

生l:从表上看,中国的三个阶段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

生2:(赶快补充)中国的三个阶段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生3:中国的增长率比亚洲的四小龙发展还要快。

生4:(一些同学抢着说)不但快,还稳呢!中国的20年的发展速度谁也比不上!中国确实在腾飞!……

同学们越说话越多,越说越兴奋,课堂气氛显得非常热烈。同学们达成了一致的认识,中国发展最快,中国在腾飞。在这个时候,老师又打出了第二个投影(表2)。

表2 建国50周年以来某省部分建设成就

教师指着投影的内容,满面春风地问学生:“每一种产品或席位,50年来增长了多少倍?它又说明了什么呢?比一比,看谁算得准,回答得正确。”

同学们飞快地拿起笔速算起来。“老师,让我说答案。”“让我说!”同学们争着说出了同样的结果。原煤开采增长12倍,铁矿石开采增长409倍。炼钢增长2470倍,水泥增长32倍,高校学生席位增长107倍。一个学生激动地说:“祖国在腾飞,我们省也在腾飞!”同学们自豪地、争先恐后地说:“祖国和我们省都在腾飞!”“祖国在腾飞,我们省也不落后!”“各个地方都腾飞,祖国才能飞起来!”……

此时,老师列出两道思考题:(1)我眼中的家乡变化?(2)我眼中的家庭的变化。学生们一边回忆,一边愉快地议论着,好像有许多抑制不住的话要一一倾诉出来。同学们写完了自己的答案,互相地看着、交流着,一个个都神采飞扬。他们一个个地踊跃到前面,满怀豪情地讲着家乡和家庭的巨大变化。最后,同学们通过对比,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我们的祖国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都在腾飞,都在飞速地发展。

这位教师在教学的结尾,分国家、省、市、家庭四个层次,引导学生将同类的事物与所处的不同的时间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找出了一条真理:祖国在腾飞,祖国的每一部分都在飞速发展。在这个教学结尾中,学生的认识在发展,情感在发展,课堂的气氛也掀起了高潮。

4.想像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结尾时,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个发挥学生想象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深入地探究课文所涉及的问题,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如,一位语文教师教《所见》一课,下课前,他打开了录音机,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要求入情入境,并展开丰富的想像。不一会儿,悠扬的牧笛声、小河的流水声、小鸟的欢叫声,还有一阵阵的蝉鸣声在教室里回荡起来。学生静静地倾听、遥想,仿佛置身其中。“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柳,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的优美意境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记忆中。牧童“意欲捕鸣蝉”,为什么“忽然闭口立”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室里先是悄然无声,随后便热闹起来。同学们在想像着、争执着、互相交流着,每一个同学都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室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热烈的气氛。随后的发言是积极踊跃的。

生1:牧童“忽然闭口立”是因为蝉跑了,不叫了。

(同学们“轰”地一声笑了,都说不对)

生2:(立刻站起来纠正)不对,如果蝉跑了,牧童也没必要闭住嘴站在那里啊。他可以去追蝉,去看个究竟。(同学们纷纷点头)

生3:牧童要捕捉蝉,但听到它的叫声那么美,不忍心打搅它,所以就“忽然闭口立”了。(对!没错!同学们支持这个说法)

生4:(不服气地站起来)牧童“急欲捕鸣蝉”,他就是要捕蝉。他“忽然闭口立”就是要不惊动蝉,想悄悄地捕到蝉。(很多同学不同意这个说法,举手又放下。他们看看书,琢磨琢磨,认为有道理,便不再发言)

生5:(抢着说)牧童放牧的树林里有流水声、鸟叫声、歌唱声(听录音得到的启发),这绿树和非常好听的声音,让人看了听了会非常高兴,牧童有心思去捕蝉,但他感到不对劲,不该去惊动蝉,所以就“忽然闭口立了”。

(同学们热烈鼓掌)同学们一下子站起了许多,老师让他们一个个地讲。

生6:牧童就要捕蝉的那一刻,他想到:这树林中有蝉的叫声多好啊。这里有黄牛,有绿树,有蝉在唱歌,这才美呢。如果我捕蝉,蝉害怕了,不唱歌了,这里就不美了。所以,他就“忽然闭口立”了。(同学们一边喊对,一边热烈鼓掌)

这位教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想像的情境,放录音机听优美的笛声、水声、蝉声、鸟声……为学生的想像提供了线索和广阔的空间。教师又提出了“为什么闭口立”这个问题,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切入点,这就使得学生的想像有依据,有方向。通过想像,学生就会对诗的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发展他们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教学的高潮也随学生想像力的提高而发展起来。

总之,结尾无定法,好在巧用中。精彩的教学结尾会给一节课带来一个完美的结局。它不仅可以归结全篇,深化主题,而且可以把教学的内容提炼升华,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入到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将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第九节 鼓励发散思维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发散思维是指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探索多种可能性的思维过程。

鼓励发散思维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是指教师鼓励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探索可能性答案,从而形成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活动。

一、鼓励发散思维的特点和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同中求“活”,同中求异,同中求新,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

1.同中求“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具有积极态度的重要条件。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的参与意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强大的学习动力。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上起始,向多方面寻求思维结果的活动。这种思维的流程不是单向性的、单纯性的,而是多向、多线性的,它往往不受一定方向和范围的限制,不受传统和陈规的束缚,强调思维主体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求得与众不同的思维结果。它的形式与内容都具有“活”的性质,强调同中求“活”。

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发散思维,要求同中求“活”。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它的内在和形式都不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而是灵活的、多样的。它的思维方向和范围也都带有多向性和广阔性。它以一点为扩散中心,灵活地变换角度、条件、内容和形式,引发出多种多样的答案。它可以以条件为扩散中心,多角度变换问题;以问题为扩散中心,多方面变换条件;以结构为扩散中心,多层次变换内容;以材料为扩散中心,多样化变换形式……它不拘一格,只要解决问题的答案是科学的,符合要求的,就是成功的。这正好能满足学生好奇和喜欢形式多样化的心理需要。学生心理的满足就会转化成学习的浓厚兴趣。浓厚的兴趣会促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学习具有很强的内驱力。

2.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发散思维最重要的特点是同中求异。它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特异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方面的、多思路的思维活动。同中求异,需要思维主体全面地看问题,能把握问题的广阔范围,做到思路开阔,既能看到一般的、关键的问题,又不忽略个别的、重要的细节,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同中求异,需要思维主体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中求异,需要思维主体的思维活动要处于灵活或活跃的状态,要能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以不同的方式加工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同中求异,会有力地促使学生广泛地思考,深入地思考,灵活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同中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要同中求新,必须冲破束缚,打破常规,富有创造精神。首先,它需要勇敢,这是创新的最重要的特点。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勇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勇敢,求新就没有信心,没有魄力,求新就是一句空话。有了勇敢,求新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第二,它需要冒风险。求新需要学生敢于提出猜测,敢冒错误和失败的风险,敢于逾越常规,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第三,它需要有独立性。求新,就要独立地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绝不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的判断和设想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方案。第四,它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求新,就要积累大量知识,因为有大量的知识做底蕴,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汲取知识,丰富自己,是求新的基础。有了知识,还要用认真的态度审视问题,分析问题,不放过一个疑点,不放过一个线索,仔细地选择、组合多种信息,形成新的观念,探讨新的结论、新的结果。

发散思维,要求同中求“活”,同中求异,同中求新,这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智力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鼓励发散思维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可以用一题多解,一题多议,一题多变的方法进行训练。

1.一题多解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同一道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努力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答案,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一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

一次,一位数学教师,向学生出了一道缺少条件的问题:

2×()=()÷()

他要求学生根据这一问题,独立思考,自己填条件,找答案,摸索运算规律,并且比一比。看看那位哪一组同学做的又对又快。

学生照例前后桌几名同学结组。他们争分夺秒地商量着,争论着,书写着,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

一组同学欢笑着举起了答案,引起了同学们的惊讶。

另一组同学也迅速亮出了答案,同学们又在右边列出了几十个式子。

随后,教室里的商量声,争论声更大了。同学们都在急切地列出新的等式。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同时有几组同学摆出了新的式子。

其余的同学也不示弱,他们紧接着列出了2×(11),2×(13),2×(25),2 ×(60)……各种带右边等式的算式。大家都露出了成功的笑容。教师满意地笑了。他提醒同学把运算规律找出来。教室里又沸腾起来了。一个学生站起来脱口而出:“括号里可以填的数是填不完的!”同学们先是一愣,紧接着报来一片掌声。“等式右边填什么数,是由等式左边的数决定的。”一个同学刚说完,很多同学都为他叫好。“还有,等式右边的除法式子,除数可以l,2,3,4,5……列出来,而被除数都是成倍地增长的。”你看:

“对!”“聪明!”同学们也附和着。这样,全班同学在短时间内,不但独立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还掌握了几条运算的规律。

这位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散思维空间很广阔的问题作为训练的凭借,又用了课堂小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一题多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深入思考,灵活运用等式的关系,列出不同算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掀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又如,一位数学教师运用变换条件的方式,要求学生一题多解,训练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他给学生一个问题:甲班有20人,乙班有40人,甲乙班共有学生多少人?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变换这一问题条件的叙述形式,使条件的内容不变,问题的结果不变。学生瞪大了双眼听着,皱紧眉头思考着,教室里悄然无声。

“老师,甲班有20人,乙班是甲班的2倍。”一个男同学打了头炮。教室里议论的声音多了起来。“甲班有20人,比乙班少20人。”女同学也不甘示弱。“甲班有20人,是乙班的1/2。”“甲班有20人,是乙班的50%。”两个同学一先一后,争着抢着说。“甲班有20人,和乙班人数的比是1∶2”。又一个同学抢着说。老师带头鼓起了掌。“甲班比乙班人数少50%,乙班比甲班多20人。”一些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长时间地鼓起掌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字“好”。

这位老师的教学带有很强的艺术性。他要求学生变换条件叙述的形式,并给以两个“不变”作为约束条件,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训练新奇、有趣,增强了学生的思维力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向辐射能力,掀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一题多议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努力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答案,并组织语言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方法。

运用这一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他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还能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一位数学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题,计算6+8=?学生很快算出结果等于14。教师提出要求,你是怎么想的呢?能否把你的解题过程讲述出来呢?学生异常活跃,纷纷构思,过了一段时间,教室里发言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争先恐后地讲述出不同的思考过程:

因为6可以分成2和4,所以2+8=10,10+4=14。(先拆小数再凑十)

因为8可以分成4+4,所以,4+6=10,10+4=14。(先拆大数再凑十)

因为7+8=15,6比7少1,所以,6+8=14。(用推理的办法)

因为6+9=15,8比9少l,所以,6+8=14。(用推理的办法)

因为6+6=12,8比6多2,所以,6+8=14。(用推理的办法)

左边有6个圆形,右边有8个圆形,从左边圈进2个和右边8个圈成10,圈外边还有4个,就是14。(脑子里有图形,用形象指导计算)

从8开始数,数到6就是14。(用数数的办法)

……

学生发言热烈,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讲述过程,有的给别人纠正,都在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其余的同学在不停地鼓掌、呐喊助威。

这样的训练不仅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培养了学生独立的创新意识,还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即,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解题的过程,表明自己真正理解了6+8=14的意义。

一位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造句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一个词语造多个句子,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用“无边无垠”造句,没人造一个句子,前面的学生用过的事物。后面的学生不能再用,看大家能早出多少即正确又不同的好句子来。同学们满有兴趣,或低头沉思,或眉头紧锁,或悄悄低吟着。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争取成功的欲望。同学们脸上洋溢出轻松和自信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口头造句。同学们惟恐落后,个个争先。

生1:我渴望见到黄土高原上那无边无垠的麦浪。

生2:见到那无边无垠的大海,人们精神感到振奋。

生3:在无边无垠的大草原上,汽车可以随意驰骋,不用担心超速,也没有红绿灯。

教室里沉默了片刻,同学们知道越往后,句子越难造。随后,又有很多同学踊跃举手。

生4:在那蔚蓝的无边无垠的天空,几朵白云在飘浮着。(学生鼓掌)

生5:无边无垠的宇宙,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全部奥秘。(学生热烈鼓掌)

生6:黄河泛滥了,淹没了无数的村庄和农田,只留下了一个无边无垠的水上世界。(学生热烈地长时间鼓掌)

同学们的发言像破了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

这种训练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在更大的范围里,寻求与造句的词语相联系的事物,从而严密组织语言造出新颖的、与众不同的句子,为今后写出立意新颖,境界开阔的作文打下基础。

某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先讲了这样一个材料:50年代,美国曾阻挠钱学森回国,其中一位叫金波尔的官员给美国移民局的电报中称:“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不论在哪里,他都能抵上五个师。”按提供的材料,老师让学生在课堂内写一篇评论。要求多角度、多侧面命题立意。谁想好了谁报题目,同意的大家鼓掌。在一阵热烈的掌声后,甲同学说:“钱学森与五个师”。掌声齐鸣。乙同学说:“拳拳赤子心。”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丙同学说:“游子归乡情。”掌声疏落。老师说道:“是不是与上一个题目雷同或者还不如上一个好?没关系,有了前面的例子,我们的思路会越想越开阔。”丁同学说:“感召力冲破阻力。”并说明“感召力指周总理代表祖国对钱学森这样知识分子的召唤而产生出来的巨大力量和新中国对人才的需要,像钱学森这样的知识分子当然要投入到祖国的怀抱。”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乙同学说:“知识就是力量,金波尔说钱学森等于五个师,这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钱学森回国后,用他的科学知识为祖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我看是远远超过了五个师,我们能说这不是知识的力量吗?”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样的训练,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具体、生动、真实、感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教师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材料,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立意,拓宽了学生思维的范围,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学生组织语言、锤炼语言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3.一题多变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种题材,多种变换,寻求多方面的思维结果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更大范围里,更广阔的背景上,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

一位语文教师在进行词句训练时,就运用了“一题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适时地发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在教学《桂林山水》快结束时,让学生想象站在桂林山峰上的感受,并通过词句的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逐步推向了高潮。

师: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山峰,看到这儿山清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1:这儿的山水真美呀!

生2: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这样。

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我们看到桂林山水,就会联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么说呢?(从对桂林山水的爱,引导到对祖国山河的爱)

生3:山河。

生4:河山。

生5:江山。

师:这些词可以和哪些形容词搭配起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6:山河秀丽。

生7:大好河山。

生8:江山多娇。

生9:锦绣河山。

生10:山河壮丽。

生11:壮丽山河。

生12:山河壮美。

生13:河山迷人。

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发言越来越热烈,热情也越来越高。

师:谁能说一句话表示祖国的山河美!

生14: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师: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生15:祖国的河山这么美。难道我能不爱吗?

生16:江山如此多娇,叫我怎能不爱呢?

生17:山河秀丽,怎么会不迷人呢?

生18:我们祖国的河山这么迷人,我怎么能不去游览呢?

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发言,感情越来越充沛。

这位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巧妙地采用了变换角度,层层深入的方法,把学生的思维空间一步步扩大,一步步加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也深化了对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掀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一位语文教师在造句训练中,引导学生不受某种词义或句式的限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他教《三人行》一课时,让学生用“视死如归”一词造句。一名学生说:“在那长夜漫漫的岁月里,有多少革命战士视死如归,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党的事业啊!”教师肯定这个句子造得好,接着提出新的要求,刚才这个句子是把“视死如归”放在句子中间,谁能再试着把这个词放在句首或句末呢?这种新奇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纷纷动脑筋,默默地组织语言,过了片刻,便踊跃举手发言。

生1: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在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英勇地跳下悬崖。(老师笑着点头)

生2: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视死如归。(同学有的伸起了拇指,有的在叫好)

生3:革命者视死如归,不怕敌人的威胁、毒打。(“不对了!不对了!应该把视死如归放句子的前面。”同学们着急地为他纠正)

生4:视死如归的革命者,不怕敌人的威胁、毒打。(同学们热烈地鼓掌)

生5:为了人民的解放,无数的英雄战士,冲锋在前,视死如归。(教室里又一阵掌声)

时间在继续,学生的发言也在继续。教室里的气氛异常热烈。

这位教师的造句训练,不拘一格。他运用“变位法”,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词多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掀起了一次思维和发言的热潮。

凭借一个题材,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一题多变的另一种做法。一位美术教师以“奇妙的养花术”为题,从多种角度启发学生画一幅漫画,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启发纵向思维。

师:“花的生长需要有一定的地方,要有阳光、空气、养料、水分,你们有什么奇妙的方法养花?想好后,用漫画画出来。”(学生们讨论开了,纷纷构思、发言。)

生1:“上海地方建筑物多,拥挤。要充分利用空间,把花种在屋顶上,画一幅《楼顶奇观》。”

生2:“马路旁电线杆上加一个架子,可以种花,既美化城市又充分利用空间,画一幅《路灯花》。”(同学们的思路被打开了。)

启发横向思维。

师:“我们再来动脑筋,根据花的用途与人类的关系,我们可以创造出什么奇妙的养花术?”同学们又展开了想像的翅膀。

生1:“做一辆特殊的轮椅,让残疾人坐在里面浇花,题目叫做《残疾者的乐趣》。”

生2:“我画《锻炼和养花》。”

生3:“我画《送某些呼吸不畅者》。”

生4:“我画《长鲜花的帽子》。”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发言热烈了。

启发逆向思维。

师:“我们再试试看,当养花的各种条件不能满足的时候,你有什么奇妙的方法?”

生1:“画一只自动报警器,提醒养花人不要忘记浇水、施肥,画名叫《养花报警器》。”

生2:“阴天没有太阳,要画一只阳光吸收器,在好天气时吸收阳光,到阴天时把阳光放出来,把它叫做《阴天的太阳》。”(这个问题难度大了,没有发言的同学都在苦苦思索,有的鼻子尖上甚至渗出了汗珠。)

启发背向思维。

师:“同学们别着急,我们再来想,花的优点是香和美,那些臭的、脏的地方怎么能利用花的优点加以改变?”

同学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纷纷说垃圾洞、厕所是最臭最脏的地方,要画一幅《垃圾的妙用》图来,在垃圾洞顶上种美丽的鲜花,在它旁边也装上一个养料转换器,通过转换器,把垃圾直接变成养料,供给在垃圾洞顶上的花。还要画《充满香味的厕所》;等等。

启发侧向思维。

师:“同学们静一静,现在种花的方法,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用什么方法加以改变?”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现在种花用泥土,放在家里不干净,因此就考虑要画《海绵种花》、《妙纸开花》、《营养液上的鲜花》……奇妙的主意一下子出来了几十个。

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多向发散,以一种题材,辐射多项内容,从而成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立体式的认识,使思维能够朝不同方面运,强化了思维训练的力度,有力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创造精神,从而使教学的高潮不断叠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