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解题常见误区分析_行进在课改路上

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解题常见误区分析_行进在课改路上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解题常见误区分析_行进在课改路上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解题常见误区分析曹越崇函数的增减性是我们研究函数时需掌握的一条重要性质,有的同学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经常错误地写为: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其实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性质理解不透彻。[例4]对于反比例函数设x1<x2,且x1和x2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y2,指出y1与y2大小关系。

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解题常见误区分析_行进在课改路上

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解题常见误区分析

曹越崇

函数的增减性是我们研究函数时需掌握的一条重要性质,有的同学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经常错误地写为: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其实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性质理解不透彻。其本质原因是忽视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要求自变量x≠0,也正因为此原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所以运用它的增减性的前提是“在每个象限内”。

也可以举反例说明如果没有限制“在每个象限内”这个条件,会出现如下错误。例:对于反比例函数当x=-2时,y=-3;当x= 2时,y= 3,自变量-2<2,而对应函数值-3<3,也就是说并不是由k= 6>0可以得出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为了更深刻理解,我们还可以借助下面的图像(k>0)为例分析:首先,在图像上取不同的点,这些不同的点都对应它的坐标如:(x1,y1)(x2,y2)……如下图:(www.guayunfan.com)

当x<0时,在x1<x2<x3的情况下,显然y1>y2>y3,即当x逐渐增大时,y逐渐减小;

当x>0时,在x4<x5<x6的情况下,显然y4>y5>y6,即当x逐渐增大时,y逐渐减小;

但当x≠0且自变量的取值不在同一象限内时,例如:当x1<x5时,y1<y5,即当x逐渐增大时,y却逐渐增大。因此变量之间的增减性必须限定“在每一象限内”,或者“在x>0或<0”的范围内研究。叙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应该说: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下面以几道典型中考题为例说明我们解题中的常见误区。

[例1]反比例函数图像如上图上有三个点(x1,y1),(x2,y2),(x3,y3),其中x1<x2<0<x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y3     B.y2<y1<y3

C.y3<y1<y2     D.y3<y2<y1

错解:因为k=6>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因x1<x2<0<x3,所以y1<y2<y3,故选A。

剖析: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的前提是“在每一个象限内”,即只有在同一象限内的点,才有此性质,由于(x1,y1),(x2,y2),(x3,y3),不在同一象限内,故应将两个象限内的点分类讨论。

正解:因为k= 6>0,所以双曲线在第一、第三象限,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由x1<x2<0可得(x1,y1)(x2,y2)在第三象限内,故0>y1>y2,又x3>0,(x3,y3)在第一象限,故y3>0,所以y2<y1<y3,故选B。

[例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若点A(x1,y1),B(x2,y2),C(x3,y3)是这个函数图像上的三点,且x1>x2>0>x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  )

A.y3<y1<y2     B.y2<y1<y3

C.y3<y2<y1     D.y1<y2<y3

解:由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可知,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1>x2>0时,则0>y1>y2,又C(x3,y3)在第二象限,y3>0,所以y2<y1<y3,故选B。

[例3]已知点(-1,y),(2,y),(3,y)在反比例函数123的图像上。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y3>y2>y1     B.y1>y3>y2

C.y3>y1>y2     D.y2>y3>y1

错解:因为-k2-1<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因为-1<2<3,所以y3>y2>y1,故选A。

分析:因为-k2-1<0,所以双曲线在第二、第四象限,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由2<3得,(2,y2),(3,y3)在第四象限内,故y2<y3<0,又-1<0,所以(-1,y1)在第二象限,故y1>0,所以y1>y3>y2,故选B。

[例4]对于反比例函数设x1<x2,且x1和x2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y2,指出y1与y2大小关系。

错解:因为k<0,x1<x2,所以y1>y2。

分析:此题没指明x1和x2的符号,所以需要分类讨论。

正解:(1)若:0<x1<x2,则y1<y2

(2)若x1<x2<0,则y1<y2

(3)若x1<0<x2,则y1>y2

规律总结: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例5]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1,-2),则当x>1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  )

A.y>1       B.0<y<1

C.y>2       D.0<y<2

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A(-1,-2),利用数形结合求出x<-1时y的取值范围,再由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的特点即可求出答案。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A(-1,-2),所以由函数图像可知,x<-1时,-2<y<0,所以当x>1时,0<y<2,故选D。

[例6]如图,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y2= k2 x的图像都经过点A(-1,2),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1<x<0        B.-1<x<1

C.x<-1或0<x<1     D.-1<x<0或x>1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中心对称性,可知两图像的另一交点为(1,-2),要使y1>y2,即当x取同一值时,对应反比例函数的值要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即反比例函数图像要在一次函数图像的上方,所以借助直线x=-1和直线x=1,以及y轴,就把整个坐标平面分成了四部分,x<-1,-1<x<0,0<x<1,x>1,当-1<x<0和x>1时y1>y2,故选D。

在这里,同学们经常把整个坐标平面分成三部分,x<-1,-1<x<1,x>1而出错。为什么一定分成四部分,要用y轴呢?因为y轴,即直线x= 0,由于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0,从负到正,必须有一个分隔点,因此当涉及反比例函数的有关问题时,必须非常留心x的取值。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学生常见的错误,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学习过程当中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很难避免的,因此在学习中要关注这一类问题,力争走出误区,牢牢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