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_充满激情的每一堂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_充满激情的每一堂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_充满激情的每一堂第一节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实现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与知识的双边交流,只有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使课程活泼有趣,充满生机,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_充满激情的每一堂

第一节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实现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与知识的双边交流,只有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使课程活泼有趣,充满生机,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呢?

1.善于倾听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倾听是一种容纳与尊重。会积极倾听的教师能够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能够用一些恰当的暗示来表达对学生的共鸣和关心。比如点头、身子往前倾、微笑等动作,让学生知道你真心地在听;口头的暗示如“喔”“是的”“我懂了”等也能让学生知道你的注意和兴趣。(www.guayunfan.com)

2.允许学生插话

学生在做课堂作业时,经常有人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今天学的‘照’这个字,我有个好办法能够记住它。”“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能把铁牛捞起来。”“老师,我认为今天学的课文中有个词用得不够准确,我可以给它换个更好的词。”“老师……”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发现”出现。

学生插话是一种特殊的提问或发现,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插话的时候,正是他主体意识觉醒、积极思维探究、发现新知识、产生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插话,勇于质疑问难。无论是课中还是课后,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3.让学生动手、动脑

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就一定能促成主观能动意识,培养出创新意识。经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不仅没有把学生捆死在一个模式里,而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下面是一位老师讲解《游园不值》的案例:

这首古诗配有一幅“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彩色插图。在学生了解诗意后,我让他们根据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结合插图,充分想象:在作者没有看到的花园里,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分小组画出作者没有看到的“满园春色”,并用幻灯片放出来,再根据自己画的“满园春色”,向全班同学解说图上画的内容。学生们兴趣盎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想的想,能画的画,能说的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一活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让学生感到被重视

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感到自己被重视。学生一旦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就会放弃或失去参与竞争和取得进步的动力。如课堂上的提问,老师大多是选择学习较好的同学回答问题,而且会一节课回答好几次,这势必就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读准学生的名字。有些学生的名字可能是一些生僻字,这需要教师在课下做好准备。教师能够尽最大的力量认识每一位同学,能在课上准确地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这最好不过。这一点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而且会让学生觉得自己被尊重。

5.用体态语表达鼓励、赞许

合适的体态语,可以增进学生的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带微笑,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表现出关注、欣赏的表情,要用眼神表现自己对学生的鼓励赞赏,避免经常皱眉头或板着脸。

6.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恐惧感”

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如果他们在恐惧感中生活太长时间,就很容易焦虑、沮丧、无助,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一些学生会选择退学来逃避恐惧,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变得仇视一切。当学生带着敌意的目光看待周围的环境时,就容易讨厌班级、讨厌教师、讨厌同学。这会降低学生充分实现自我的能力。

因此,在课堂环境中,教师有责任建立一种安全的、彼此接纳的情感氛围,教师要非常了解学生,并且敏感地察觉到学生的个人需要,通过友好而公平的方式促进课堂的健康氛围,帮助每个同学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