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造氛围_自主成长与人文情

营造氛围_自主成长与人文情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造氛围_自主成长与人文情第十八篇 营造氛围 强化责任 锤炼能力 ——记者团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简介大学过于注重专业化教育,难以满足复杂社会对跨专业人才的要求。③“家”文化氛围的营造:这里是一个相信真诚、汇聚真情的地方,新团员在初次写稿中均会获得老团员的逐句指导,难忘每年六月送毕业生晚会时大家相拥痛哭的场景,这都是每一位团员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营造氛围_自主成长与人文

第十八篇 营造氛围 强化责任 锤炼能力 ——记者团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

简介

大学过于注重专业化教育,难以满足复杂社会对跨专业人才的要求。本课题则从大学生业余兴趣的角度出发,探究大学生如何通过“记者团”这样一个学生社团,实现“自育”、“互育”,从而培养出跨学科的人才。

记者团在培养跨学科人才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①多元化的环境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记者团团员来自全校理、工、文、管、医、法等各学科近40个院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留学生,要求单个院系参与人数不超过总人数15%,团员们充分交流,扩大知识面,完善各自的知识结构。②大量的主动实践奠定基础:记者团拥有集《华中科技大学周报》、华中大新闻网、《喻园瞭望》、对外宣传为一体的平台,团员们得到了充分训练及撰写各类新闻作品的机会,记者团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了6个实习基地。③“家”文化氛围的营造:这里是一个相信真诚、汇聚真情的地方,新团员在初次写稿中均会获得老团员的逐句指导,难忘每年六月送毕业生晚会时大家相拥痛哭的场景,这都是每一位团员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④特色制度提供保障:设立了记者团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制度,例如设立了每月好稿奖、发稿状元奖、“十佳”优秀实习奖等多种荣誉和奖励。

20多年来,记者团团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了2 000多篇作品,一些团员被新闻单位聘请为特约通讯员。20多年来,从记者团走出了千余名在各行各业表现优异的人才,包括顶尖的新闻人才,以及著名的经济学家、金融界高级官员、商界新星等。(www.guayunfan.com)

一个学生新闻社团,团员来自理、工、文、管、医、法等多个学科,基于业余兴趣而聚合,却走出大批顶尖的新闻专业人才、著名经济学家、金融界高级官员、商界新星……

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带新形成亲密的社会支持网络,毕业多年的老团友依然感叹道:“我的大学,我的记者团”,“走过路过,幸未错过”……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新团队之一的记者团,秉承“新闻立团、以情治团”的团训,坚持“记载和引领校园文化”的使命,恪守“主动实践、主动学习”的传统,弘扬“激情似火、理智如冰”的作风,活跃在第一新闻现场,出现在校园各个角落,奋斗在新媒体实践与社会实践前沿,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办了新闻网站、新闻网络杂志、手机新闻网站、手机报、新媒体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地自主拓展了6个实习基地。

20多年来,通过多元化的环境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大量的主动实践奠定基础、“家”文化氛围的营造、特色制度提供保障,记者团团员跨越学科界限,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信息敏锐力、资源获取力及完善的知识结构,一条跨学科人才培养道路悄然呈现眼前。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谈及本科教育的弊端时,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总结为“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这主要源于传统高等教育对专业化教育的狂热推崇。但是,“现代社会面临日益综合而复杂的各种跨学科课题,要求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文化之间能够充分沟通。文化的分裂会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再也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共同就任何重大社会问题开展认真讨论。由于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只了解一种文化,因而会使我们对现代社会作出错误的解释,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对未来作出错误的预测”。

为了克服传统学科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弊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在院系设置和学科结构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调整,纷纷向综合性(多学科)方向发展,并主张培养交叉学科、跨学科背景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跨学科专业、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平台的涌现,加强了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学分制、第二学士学位、主辅修、实验班等制度也应运而生,进而鼓励大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诚然,上述关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大多数研究仍然集中于作为宏观“育人”主体的高校如何培养跨学科人才,鲜有研究从大学生业余兴趣的角度出发,探究具有能动性的大学生如何通过学生社团实现“自育”、“互育”,从而培养跨学科人才。

创建于1988年的华中科技大学记者团(原华中理工大学校报记者团、原华中科技大学校报记者团),是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领导、校报编辑部主管的大学生新闻社团,团员来自全校理、工、文、管、医、法等多个学科。20多年来,千余名团员在这里打下了扎实的新闻功底,一批批顶尖新闻人才在这里成长:《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知名媒体,处处闪耀着记者团团员的光芒。此外,从记者团还走出了其他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如著名经济学家、金融界高级官员、商界新星等。2009年,作为学校高素质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成功典范之一,记者团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的实验田——启明学院。

那么,记者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何独特优势?记者团的实践经历对团员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完善、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高究竟有何影响,如何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从中提炼出成熟的经验、模式,希望对今后的记者团及类似的学生团体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真正形成校园内“全员育人、全员自育”的良好氛围。

2.跨学科人才概念的界定

在进行具体研究之前,首先要厘清跨学科的定义。跨学科通常被认为是交叉学科,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错和相互渗透。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跨学科不是指具体的交叉学科,而主要指打破学科界限,进行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体现跨越的时空性,强调跨学科的过程。

而在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强调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学习多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形成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且在离开学校后,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工作的需要主动地补充新知识,发展和完善自身。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跨学科人才的定义如下: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和技能,拥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工作需要主动补充新知识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性的案例法,选取记者团已毕业的优秀团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记者团毕业团友、指导教师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访谈时主要了解记者团的文化、制度、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团员在团时的经历、成长及其带来的影响。

此外,本研究还借鉴了2003年校报编辑部委托学校调查研究中心所做的“记者团已毕业团员调查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该调研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25名毕业团员发送调查问卷

4.样本说明

在选取访谈对象时,综合考虑了年级、在校所学专业、毕业后工作领域,以保证研究的代表性、典型性。

(1)访谈对象:毕业团友

梅绍华:记者团首任团长,机二系(现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曾任《经济日报》高级编辑、《经济》杂志总编辑。现任北京经济管理函授学院院长。曾获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中央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向贵成:记者团第7任团长,机一系(现机械学院)1990级本科生。现任北京了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知钱俱乐部董事长。

刘卫宏:记者团第14任团长,社会学系应用社会学专业1994级本科生。现任新华社重庆分社对外新闻部主任,主任记者,曾获中国新闻奖。

汪海兵:记者团第21任团长,电力系(现电气学院)1997级本科生,计算机学院2003级研究生。曾任腾讯互动娱乐事业部项目总监,现为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

胡文鹏:记者团第28任团长,中文系2001级本科生,2006级研究生。现任《经济日报》记者。

(2)访谈对象:指导教师及专家

江洪洋: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担任记者团指导教师。曾任校报主编、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科学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现任校档案馆馆长。

海涛:自2006年以来担任记者团指导教师。现任校报执行主编,华中大新闻网总编。

耿俊伟:2004年底至2006年7月担任记者团指导教师。曾任记者团第25任团长,化学系(现化学与化工学院)2000级本科生。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宣传部工作。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记者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

在美丽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经常可以看到这群人的身影:他们,频频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用自己的笔记录着校园生活的点滴;他们,每每活跃在第一新闻现场,用准记者的视角见证着校园的春夏秋冬。对话郎咸平,直面李开复,采访钟南山;追踪“营丰奶”品质,探究四六级考试“枪手”,追击校园被盗现场;“十大风云学子”评选,“十大魅力教师”评选,“校园新闻立交桥”……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去实践着“记载和引领校园文化”这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归属——华中科技大学记者团。

秉承着“新闻立团、以情治团”的团训,记者团走过了20多个春秋。

20多年来,记者团团员每年为《华中科技大学周报》、华中大新闻网等多家校园新闻媒体采写消息、言论、通讯、散文等各类新闻和文学作品近400篇。他们开辟的“视点”、“目击”、“记者观察”、“教授话当年”、“周末话题”、“喻园直通车”、“人物专访”等栏目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由记者团参与策划、维护的华中大在线新闻网,日均点击量超过6 000人次,成为学校的新闻门户网站。

20多年来,记者团团员在校期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科学时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北京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大学生》等全国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了2 000多篇作品,一些优秀团员在校期间还被新闻单位聘请为特约通讯员。

应该说,为学校的宣传工作服务只是记者团成立的初衷之一,其更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个培养跨学科人才的资源与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成人成才,以下两名师生的心声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钱海涛:华中科技大学在工科、医科优势明显,大学生的文化底蕴还是相对有些欠缺,但记者团团员是个例外。记者团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人文氛围和多元化的学科环境,学生通过采写编评,培养了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等,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够站在一定高度全面地看问题。不管团员们今后从事什么职业,这些综合能力都是必要的。

向贵成:当年华中理工大学是一所工科院校,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很贫乏,而记者团却是一片人文绿洲。它提供了一个自由思考、辩论和成长的环境,使我们可以自由阅读、自我教育、相互学习。在这里,我从别的团友那里学到了很多经济、管理、文史哲方面的知识,更具有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保留并锻炼了理智、成熟、深刻的批判精神。当我走向社会,我思考的不仅是车间和图纸,还有历史、世界、国家、制度、农民、创业等主题。

记者团在培养跨学科人才的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实践:多元化的环境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大量的主动实践奠定基础,“家”文化氛围的营造,特色制度提供保障。

(一)机会创造:多元化的环境

记者团团员来自全校近40个院系,涉及理、工、文、管、医、法等多个学科门类,学历层次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年来,还有外国留学生加入其中。此外,记者团还专门设有研究生部、同济校区记者团。

在2003年的调查报告中,25名被调查团员中,只有5人是来自新闻专业,占总人数的20%,有13人来自非文科专业,占总人数的52%。由此可见,记者团是一个成员来源多元化的团体,从对历届记者团团长的调查情况(见表1)也可窥一斑。

表1 历届记者团团长情况(按学科门类统计)   (单位:人)

根据各届团员名册统计,1988年至2000年间,除第一届记者团只有20人外,每届团员人数都在40人左右,非新闻专业学生占80%以上;2000年至2005年间,每届团员人数在60人左右,非新闻专业学生约占60%;2006年至2011年间,每届人数逐渐由70人左右上升为约100人,非新闻专业学生比例分布在57%至65%之间。

选拔新团员注重多元化。记者团每年分春、秋两季招收新成员,吸纳全校各院系精英。在团员的选拔工作中,记者团强调广泛性,文经管与理工医各占一半,男女生比例大致平衡。

来自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而汇聚到记者团这个平台上,形成了一个多学科聚集的教育环境。在这里,团员们能够彼此充分交流,扩大知识面,完善各自的知识结构,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此外,记者团在师徒安排上往往会体现跨学科交流的优势特色,让师徒间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以促进共同进步。

除了团员间的跨学科交流,记者团团员在寻找新闻线索和采访中,还经常接触不同的院系、不同的群体,能从多方面增长见识。在记者团每周例会报选题时,指导教师往往会建议团员们进行交叉采访,工科生采访文科课题,文科生采访科技成果,医学生采访社会科学专家……就这样,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团员们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文科生具备了理工医科的严谨求实,理工医科学生也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以下两名学生的陈述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刘卫宏:大学期间参加学生社团,对专业学习的提升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可谓相得益彰。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对我们认识社会事物、分析社会现象,都有极大的帮助。无论是在记者团采写校内新闻,还是在记者团利用假期实习,乃至毕业以后的工作实践,这种社会认知的方法都令人终身受益。

汪海兵:在记者团你可以接触到一些不同专业的同学,比如说我是工科的,通过与文科同学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另外,记者团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学生团体,比如它对文字能力的要求,对采访中沟通能力的要求,以及要从站得比较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等,这些都让我觉得,对于一个工科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总之,参加记者团对我整个人是一种提升,让我体验更多,获得更多多元的信息。加入记者团后,我才知道该怎么做新闻网站,通过互联网做新闻,这就是一种学科交叉。

(二)基础奠定:大量的主动实践

20多年来,记者团在不断的主动实践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目前,记者团已拥有集《华中科技大学周报》、华中大新闻网、《喻园瞭望》、对外宣传为一体的多方位宣传平台。其中,校报素有“华中大人民日报”之称,记者团是为校报供稿的一支生力军;华中大新闻网是该校门户新闻网站,曾连续两度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新闻网站,日均点击量超过6 000人次;《喻园瞭望》是记者团自己创办的全国高校首家网络新闻杂志,其策划的许多专题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反响。

同时,记者团还承担着华中科技大学对外宣传的重任。20多年来,记者团团员已在全国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作品2 000多篇。每年暑假,都有几十名团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武汉等6个实习基地进行社会实践。

1.不同类型新闻的写作

从接受采访任务到主动寻找新闻线索,从单一的新闻事件到观察社会及校园问题,从简讯、消息到通讯、评论再到专题策划,记者团一步一步地培养团员们撰写不同类型新闻的能力。

对于刚入团的团员,老团员往往指导他们先写作简讯,再是短消息、长消息,然后是通讯,包括一些特写、人物专访甚至整个策划。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记者团为团员提供不断提升的空间。这从以下两位指导教师的陈述中可得到证实。

江洪洋:新闻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要求记者团团员主动实践,在实践中去磨炼自己。我曾经和他们说:假如采访对象把你从门口推出去了,你自己要想办法从窗口爬进去。同时,我们给记者团压担子,鼓励他们独立完成采访任务,校报只是提供条件支持,对记者团团员的稿子,校报编辑部老师每周都会进行点评,指出优劣。我们还推出了系列体验式报道,安排学生记者到学校的行政、后勤等工作岗位去顶岗实习,坚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耿俊伟:我认为记者团团员的新闻主动实践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最基础的,即把安排的稿件完成,写好新闻再在媒体上发表。第二种就是老团员、教师给予指导、提供线索,自己能不断调整,找到更好的切入点。第三种是在写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对稿件重新定位,甚至自主策划。这是最高层次的能力。

近年来,记者团策划的“早安,华中大”,“寻访深夜的灯光”,“校园十大风云学子”,“校园十大魅力教师”等专题都在校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2.不同领域的媒体实践

一直以来,记者团都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成立了外宣部,由专人专部负责,并加强与中央、各地方媒体,尤其是武汉市媒体、在汉各类新闻机构的沟通。2010年5月7日,在“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中,记者团团员与人民网“同场竞技”,分别操作文字直播报道。(见图1)

图1 “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文字直播报道现场

此外,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是记者团培养团员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记者团的优良传统。在毕业老团员的帮助下,记者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地设立了6个实习基地,便于团员进行暑期社会实践。2003年,记者团毕业团友还在团内设立了团友基金,支持在校团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暑期前,记者团都会提前制订实习计划,鼓励团员自己联系实习地点与单位,并成立了包括校报编辑部教师在内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派专人对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管理。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记者团会将团员实习的成果制作成展板在校内展出,同时也会在校报上开辟专版介绍团员的实习感受。

目前,记者团每年都会有20至30位团员利用暑期主动到全国十几个媒体进行实习。通过这样的实践经历,团员能更深入地观察社会、积累经验。

3.与时俱进的新媒体实践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记者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利用校党委宣传部提供的场地、设备等支持,记者团也不断创新,开展了新媒体的实践。

2000年5月25日,经过汪海兵、高峰等团员的不懈努力和紧张筹备,华中大新闻网(www.hustnews.com/news.hustonline.net)正式开通。该网站是校党委宣传部为满足校内外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而建立的新闻网站,并在2000年5月26日当天对华中科技大学合校的有关情况进行在线直播,十几个小时内共发稿71篇,当天访问量突破1万。华中大新闻网的诞生,使新闻的时效性也从一周变成了一天,记者团的发展有了一个创造性的飞跃。

10余年来,随着华中大新闻网的不断改版,记者团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团员们展示才能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记者团成立了网络部,设立了新闻网编辑和栏目主持人。目前,华中大新闻网的20个栏目中,有16个由记者团团员负责。华中大新闻网已经成为广大师生、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获得学校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记者团团员成长锻炼的重要平台。

2009年3月,随着“掌上华中大系统”(原手机版华中大在线)的开通,记者团与冰岩作坊团队合作正式进军手机互联网。依托“掌上华中大系统”,记者团推出武汉高校第一家手机新闻网站“华中大新闻网手机版”,它是华中大新闻网以手机为载体的一个延伸的新闻资讯平台,内容与新闻网同步,记者团负责内容维护。目前,总点击量达20万人次。

2010年4月,记者团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无线校园”短信手机报,全校1万余名师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免费收到记者团提供的新闻资讯服务。

(三)氛围营造:“家”的文化

记者团,是一个相信真诚的地方;记者团,是一个汇聚真情的地方。这些,也使得记者团成为一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一个充满感动的大家庭:难忘每年六月送毕业生晚会上,与曾经亲切熟悉而今即将离校的学长学姐相拥痛哭的场景;难忘刚开始写稿,一次次被打回时,指导教师、老团员逐字逐句指导的情景;难忘在大学生活中遭遇挫折时,记者团好友送来的那声声问候,记者团学长学姐给予的悉心指导;难忘每次过生日时,在团内接受生日祝福,大家于黑暗中同唱生日歌的情景……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给记者团团员带来了家的温暖。这些构成了大学生活的温馨与感动,也构成了记者团团员永不磨灭的青春和记忆。

“记者团,我们的家!”20多年来,这句简单而朴实的话语成为所有记者团人共同的心声。

200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25位团员中,有23人觉得在记者团有家庭归属感,占总人数的92%;有24人表示在记者团曾经得到过其他团员的帮助,占总人数的96%(见表2)。

表2 记者团家庭归属感调查 N=25(N即受访人数)

从受访的25名团员在记者团的工作时间来看,基本上都工作了2年以上,大部分(80%)工作时间为2至3年(见图2)。

图2 团员在记者团工作时间分布图(%) N=25(N即受访人数)

综上可见,记者团是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组织,“以情治团”的方针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团员们不仅因为共同的爱好而走到了一起,而且愿意将他们大学中相当长的时光奉献给记者团。在记者团中,指导教师与团员,团员与团员之间不仅是师生、朋友,更是亲人。正是这种亲情的维系,大家才彼此关怀、彼此照顾。在工作中,大家彼此之间能够无私地提供帮助、交流经验,这不仅有助于团员们共同进步,更有利于工作中良好的合作。以下是对指导教师江洪洋的相关访谈记录。

江洪洋:我们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两手抓。教师注重和团员交心谈心,涉及学生的学业、恋爱、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对学生遇到的经济困难等实际问题,编辑部也会从各种途径帮学生解决,从而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四)成才保障:特色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为了保证效果,记者团在校报编辑部的具体指导下形成了一些特色制度,以及一些规章,如《华中科技大学记者团章程》、《华中科技大学记者团管理条例》、《华中大新闻网管理暂行规定》、《华中大在线网站设备管理规定》等。

1.学习培训与“老带新”

新团员入团后,记者团会组织校报编辑部老师、社会媒体记者、新闻学院教授、老团友等,对新团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系统培训。通过培训,新团员应掌握一定的采访写作技巧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从2005年开始,校报编辑部还邀请部分团员担任校报各版面的助理编辑,协助教师承担版面的组稿、修改任务。从2009年开始,在校报编辑部执行主编钱海涛的指导下,记者团团员承担起《华中科技大学周报》四版“副刊”的编辑工作。

“老带新”是记者团一个非常好的传统。每一位新团员入团时,都会由一位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团员担任其“师傅”。新团员在老团员的帮助下,了解记者团历史与文化,感受记者团的精神与活力,以及熟悉新闻采写的流程与技巧,等等。此外,在具体的写稿过程中,校报编辑部教师还会就具体的稿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新团员尽快成长。

2.每周例会

记者团每周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召开全体团员会议,进行业务交流。

会上,记者部负责新闻线索的发现、收集和整理,主持记者团例会的报道并落实任务。评论部负责例会上的评报活动,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好稿件或有问题的稿件进行点评,使团员们通过讨论熟悉各种新闻作品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同时,对一些专题的策划,记者团实现项目负责制,即针对具体任务成立一个小组来负责专题的策划和落实。

3.考核与奖励

记者团提出了“发稿是硬道理”的口号,鼓励团员积极写稿投稿,并建立健全了制度体系,完善了考核和激励机制。

从首届记者团成立伊始,就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对团员发表稿件的质量和数量都进行了统计。记者团章程规定:新团员入团后必须经过综合考核。考核由团部执行,内容包括例会出勤、活动参与、新闻业务,等等。对入团以来发稿达到规定数量、表现积极的团员,校报编辑部向团员颁发学生记者证。

在奖励方面,团员除了有稿费外,校报编辑部还在记者团设立了总编辑奖、每月好稿奖、发稿状元奖、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十佳”优秀实习奖等多种荣誉和奖励。从2010年开始,通过校党委宣传部的努力,记者团团员获得了1个保研名额。

三、记者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效果

在2003年的调查报告中,受访的25名团员都表示:进入记者团,他们不仅获得了相关的学习机会,也得到了许多科学的指导,他们从纯粹喜爱写作发展到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新闻稿的撰写。此外,在采访并获取新闻的过程中,他们的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自我展示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图3所示为记者团经历对团员能力提高的帮助调查。

图3 记者团经历对团员能力提高的帮助(限选3项) N=25(N即受访人数)

以下是来自毕业团友梅绍华的相关陈述。

梅绍华:我在记者团的收获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新闻业务方面,我在采稿、写稿、编辑文字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其次,在管理组织方面,在带领整个团队进行良好的发展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经验教训。总之,我在记者团的收获表现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即沟通能力、与人交流能力、思维能力,甚至是积累人脉资源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这对以后的工作都很有帮助。图4所示为梅绍华采访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留影。

图4 记者团第一任团长梅绍华采访美国前总统老布什

对于记者团许多毕业团员来说,在记者团的经历可以说影响了他们的一生。通过在记者团的锻炼,他们除了具备一定的新闻写作能力外,还培养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全局意识、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信息敏锐力和获取资源的能力,以及开放的心态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而这些综合素质,在团员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是大有益处的。

20多年来,记者团培养的优秀团员还有: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图5所示为巴曙松为记者团题词);

图5 记者团毕业团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为记者团题词

何君臣: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劲: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

赵先权: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编辑;

李银:新华社云南分社办公室主任;

朱怀球: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具体而言,记者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培养了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较强

一般来说,团员刚进入记者团的半年,主要还是依靠“师傅”带,被动地接受采访任务、进行新闻业务的初步锻炼;随后的半年中,团员逐渐开始独当一面,主动去发现新闻线索,主动思考校园现象;到入团的第二年、第三年,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后,他们具有了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较强,可以负责组织策划专题。应该说,记者团为广大团员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舞台,使他们可以发挥特长,在其中尽情演绎。

记者团首任团长、毕业于材料学院的梅绍华在接受访谈时表示:“谁知业余工作竟然成为我的终身职业,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1996年,工作不满10年的梅绍华就提出了“三个意识工作法”,即策划意识、服务意识、精品意识。他撰写的许多报道,观点新颖、视角独特,甚至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1996年,京九线刚刚建成,沿线各地跃跃欲试,兴办了大量各类开发区。正当各媒体大谈沿线经济起飞时,他却组写出一篇《京九热中的冷思考》,引发了巨大社会反响。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肆虐,很多人指责是上游乱砍滥伐所致,并特别提到神农架林区林业工人还在砍树。梅绍华在报道中则认为,“这6 000多工人是在1961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神农架林区伐木。若简单地让他们停止砍伐,则如何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后来,他又组织采写了几篇反映伐木工人生存环境的文章,并在文章中提出了解决的建议。此文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几大部委随后制定具体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2.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005年,我们学校的湖溪河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恶臭连天。后来我们就专门做了一个社会调研,探究湖溪河为什么污染了,为什么治理不好。当时我、周栋梁、罗桢婷和环境学院的社会实践小组一起顺着湖溪河走,找它的源头,最后一直走到校外去了。通过查看整个流程,我们终于知道了它为什么会被污染,有些什么样的污染物等,整个过程非常艰辛。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城市的污染,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工厂的废水也在往里面排放。最后,我们根据调查写了一篇文章《湖溪河泣,浊泪涟涟》,在校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湖溪河的治理也因此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这是胡文鹏回忆当年发表在华中大新闻网上的一篇特别报道。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一直以来,记者团团员都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精神信条,关心着校园内发生的、师生关心的话题。团员们时刻以一名职业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新近发生的活动,第一时间报道最新动态;损害学生利益的事情,第一时间为学生维权。

2004年10月,胡文鹏和团员宋章玮作为学校西部计划志愿者,参加湖北省西部基层支援工作。他们被分到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街办事处工作。在汉江街办的一年里,他们参加了3场大型拆迁,见证了200多间房屋的倒掉,经历了4 000多亩国有土地改变用途。最后,他们写下了一本28万字《拆迁札记》,并附上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该事迹受到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政协报、湖北日报、十堰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也都纷纷予以报道。

3.信息敏锐力和获取资源的能力

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由于记者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持有异常的敏感性。将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并且有效地传播出去,传递给需要知道这种信息的人。这不仅是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任何一个身处信息社会的各行业从业者都不能忽视的能力。

此外,记者在他所报道的领域或领域之外,都有着很广的人脉。这种人脉建立起来的基本前提是记者通过他的特殊职业身份与他的采访者建立了联系,而且往往这种联系会带来深厚的友谊。记者团就是一个大的资源库,它能够和学校任何一个组织单位发生关系,并且建立紧密联系,所以许多团员更容易获得校内外的各种资源。

4.完善的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闻记者,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结构,每一次采访都是对新知的探索,每一次接触采访对象都是在他人身上汲取养分。记者团团员在校时能够适应快速更新的环境,毕业后也能快速适应各种领域。对他们来讲,接触的东西越多,视野越开阔,思想越活跃。

在记者团除了普通的文字工作之外,还有包括版面设计、专栏策划,以及其他活动的策划和主持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于团员们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他们具备了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思维活跃、临场应变、独当一面等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们能够比别人更快地适应工作,也能够更好地承担工作。

团队精神的增强,也是记者团团员最大的收获之一。2003年受访的25名团员在回答“记者团的经历使你们在什么方面收获最大”这一问题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团队精神的增强。进入记者团之前,他们很难有机会从事这种需要团队紧密协作的工作。而在记者团的工作中,他们尝试着和谐共处、共同完成工作,并在工作中互相学习、听取不同意见、彼此取长补短。这种合作能力的具备,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比一般同事更懂得倾听,更会从别人的优势中提高自己,更会扮演合作者的角色,也因而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并得以更好地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1.评价及结论

总体来说,记者团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采访本身是提高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采访活动可以开阔视野。

(2)团体的活动组织可以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3)记者团为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促进激励的平台,每周的例会也促进了团员之间的交流。

(4)“以情治团”的优良传统,以及老团员的关心和帮助,容易形成比较好的团体氛围和团队精神。

(5)以校报、新闻网等媒体为平台,以业务为基础,提供了其他社团和学生组织难以提供的优越条件和资源。

2.专家及团友建议

如何更好地发挥记者团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宇表示:记者团作为一个科普社团和新闻学院的专业教育相比,有它的优势。他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更好地发挥记者团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第一,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社会。多请一些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教师到团内讲学,他们不需要讲得很专业、很学术,主要是培养团员多种看待社会的学科视角和科学方法。与此同时,也可以请一些能进行科普知识传授的理工科教师为团员作讲座。

第二,按新闻规律报道社会。不同学科的学生来到记者团,他们都应该学会这个社团最基本的技能,即新闻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培养记者团团员具备一种新闻素质,即以新闻的智慧和视角发现故事、以新闻的手段和方法描述和评论故事、以新闻的威力和魅力促成故事在有利于社会的轨道上完善和圆满。而在这方面,就需要经常请一些新闻学院和媒体人士到记者团进行辅导和交流。

根据专家和毕业团员的建议,下一阶段,记者团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1)坚持“新闻立团”,加强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严谨和敬业的作风,注重改进工作方法,避免低效率。

(2)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和战略思维。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学生从学校工作的全局去谋划宣传报道工作,要善于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

(3)鼓励主动实践,建立健全完整的实习机制,要鼓励和支持团员利用假期时间多去报社或其他新闻单位实习,尽早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要充分发挥老团员在其中的作用,通过他们的资源广开实习实践的渠道。

(4)进一步优化记者团团员的构成,招纳新成员时要注意学科、性别的均衡,同时要大力加强研究生团员的吸纳,要使记者团成为吸引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优秀学生的强磁场,要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参考文献

[1]陈莹.高校校报新型学生记者团激励管理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6):119-121.

[2]李培凤,王生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91-95.

[3]李正关,王兴东,罗艳.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管理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2006,5(4):106-114.

[4]鲁兴启,王琴.谈创造性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贝塔朗菲通才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0-34.

[5]楼建晴,张维德,赵映振.校报学生记者团管理和建设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2(3):91-92.

[6]毛帽.北大培养本科跨学科人才 多学科组合拓展学生专业成长空间[J].中国教育报,2010-05-26(1).

[7]王欣,张慧琴,赵义.高校学生记者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青年记者,2007(2):76.

[8]张勤.论高校校报学生记者队伍建设[J].高校媒体,2007(8):88.

本课题负责人:万霞(华中科技大学校报主编,电子邮箱:wanxia76@mail.hsut.edu.cn)

课题组成员:张莎莎、张礼才、钱海涛、奚茜、刘谦

执笔人:万霞、张莎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