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_应用型本科院校发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_应用型本科院校发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类型及其与研究型本科院校战略的差异,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节 我国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现状及问题一、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目标现状从1955年开始,每隔五年,我国有关部门均会制订出一个全国性或行业性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_应用型本科院校发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选择

本章首先阐述了我国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现状及问题。随后,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类型及其与研究型本科院校战略的差异,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学生五方相关利益主体出发,提出了“五方联动”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选择与目标设计思路。

第一节 我国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现状及问题

一、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目标现状

从1955年开始,每隔五年,我国有关部门均会制订出一个全国性或行业性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各个部门与各个单位也会相应地拟出一个五年计划来呼应国家的计划部署。但大学进行的战略规划却不够成熟。以《清华大学志》为例,笔者找到的第一份直接称为“计划”(规划)的素材是《清华大学“八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1990年11月29日,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围绕五年后(即1995年)学校要办成多大规模这一核心问题,讨论了“八五”事业规划。1991年9月13—17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校长张孝文作《团结起来,为实现“八五”规划而奋斗》的报告。时隔一个月之后,学校制订了《清华大学“八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以1995年国家实施“211工程”为契机,在《“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的指引下,一批办学基础较好的高等学校开始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将学校的战略规划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还有部分本科院校在制订和落实战略规划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但总体而言,制订规划的学校数量仍然有限,规划的自觉性与影响力仍然有待提高,全国的情况还只能说是处在初步探索阶段[1]。(www.guayunfan.com)

经过“211工程”评审的洗礼,面对新一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激烈竞争,在教育部的发动、引导、咨询和督促之下,战略规划至少在“十五”末期已经成为教育部直属本科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2003年1月5日,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直属本科院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作了《谋划发展——规划未来》的重要讲话。周济指出,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进一步充实、修订和完善学校的发展蓝图,认真思考“两个问题”,精心制订“三个规划”。即认真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精心制订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关于如何制订和落实学校战略规划,周济对各本科院校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要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教师和职工的积极性,把大家的智慧和能量都引导到谋划发展和规划未来中来。第二,要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有效性。规划初稿形成后,要提交党政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深入讨论,形成正式的决议,把规划以某种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纲领性文件,规范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的建设和发展。为推动各直属本科院校做好战略规划工作,教育部直属办先后于2003年7月在厦门、2003年8月在长春、2003年9月在杨凌召开了三次直属本科院校发展规划工作研讨交流会。2003年11月,教育部直属办邀请部分本科院校资深领导、高教研究专家成立本科院校发展规划咨询专家组。自2003年12月开始,受邀请的战略专家和工作专家分赴直属本科院校进行考察、咨询。在教育部领导的直接关注下,会议研讨与规划、咨询并重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推动了教育部直属本科院校的战略规划工作,巩固和强化了战略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青岛大学,在战略规划方面的举措颇值得一提。“十五”开局之年,时任青岛大学校长徐建培作出了一个具有冒险性质的决定:将制订学校“十五”计划和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工作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委托给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立项研究,成立了校外专家与校内有关部门负责人相结合的规划编制课题组。课题组坚持规划的研究与制订既要看重结果,更要看重过程的规划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召开了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范围的座谈会与报告会,广泛听取学校老领导、现任领导、中层管理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关于学校发展和规划编制问题的意见,充分传达与说明了课题组关于学校发展和规划编制的基本想法及主要依据。经过近一年的调研,课题组提出了学校“十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设计了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制订了配套的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青岛大学之所以被纳入“历程回顾”之列,一是因为该校对战略规划作用的认识较为超前,在制订规划的时间上属于较早的本科院校行列;二是因为该校规划的编制主体较为特别,在当时是属于较早利用校外专家的智慧与经验为本校规划编制服务的为数极少的本科院校之一;第三是该校的规划真正体现了“规划作为一个过程的特点”。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阶段,该校领导就强调规划文本的形成要与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动员和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结果保持一致;规划实施时间过半之后,学校又组织专门班子对战略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中期调研,既对规划文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又对有关部门执行规划不力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在“十五”发展规划日程行将结束和制订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任务即将到来时,青岛大学又将课题组召集起来,和全体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及群众代表共同回顾“十五”学校发展规划的成就与偏差、经验与问题,并对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提出了一些设想。概而言之,青岛大学是我们经验范围之内、且有公开资料可查的重视学校战略规划并从中受益甚多的典型本科院校[2]。

及至“十一五”的时候,制订学校战略规划工作对许多学校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制订战略规划的行列中来,且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采取了委托校外规划专家与校内有关部门联合编制本校“十一五”战略规划的工作方式。21世纪以来,确定战略规划工作迈入全面铺开阶段的依据除了制订战略规划的本科院校队伍越来越庞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是各本科院校内部发展规划机构的普遍设立。有了组织建制上的保障,本科院校战略规划工作就有了持续下去与深入展开的可能。

我国高等学校战略规划工作在21世纪跨入新阶段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科院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使得高等学校有可能按照规划来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办学自主权是高等学校制订和落实战略规划的潜在要件,我们不排除在办学自主权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少数学校可以凭借自身的特殊地位和某些杰出的领导较好地制订和落实战略规划的可能。但一般来说,只有学校能够按照某种愿景,可以支配一定的教育资源,具备选择发展措施的能力的时候,也就是拥有较为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的时候,战略规划才有机会成为高等学校的普遍性行为。1998年《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为战略规划进入各级各类本科院校扫清了缺少办学自主权的障碍。而且,《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特别规定,高等学校校长具有“拟订发展规划,制订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的权力。

第二,管理复杂性增加及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20世纪末期,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大众化的发展时代。大众化对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在高等学校内部促成了大规模的建设浪潮,二是在高等学校之间引发了激烈的定位争夺。校内外管理环境与要素的急剧变化,迫切要求高等学校由经验式、救火式的管理向科学化、规划式的管理转变,而这样一种管理方式的转变也顺应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学术组织的特性以及高等学校作为人才荟萃之所,通过战略规划的制订而建立起各单位、各群体的利益、愿望和建议的表达机制,既可以化解多方面的矛盾,又能够将各个方面的智慧凝聚到学校发展的大局上来。

第三,外部推动。战略规划受到高等学校的普遍重视,从规划本身的意义上讲,首先是因为国家总体规划环境的变化。我国制订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从局部以及单位的情况来看,其有效的规划历史时间并不长。计划经济的体制强化了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实践的连续性,却使局部及具体单位的战略规划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但从“九五”计划以来,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规划在指导思想、规划内容及规划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点是突出了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并且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计划”改称“五年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体制与内容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整。这样一种变化与调整,就给了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组织与机构(包括高等学校)可以规划的空间,同时为它们提供了示范作用。外部推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部对制订和落实学校战略规划的大力提倡,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向各高等学校提出的“认真思考‘两个问题’,精心制订‘三个规划’”的建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此后所开展的研讨与咨询活动,也有力地推动了战略规划工作在高等学校的普遍开展。

第四,规划研究的贡献。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研究对高等学校重视战略规划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而且许多学校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是由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研究专家主持或参与完成的。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规划研究大致是在1998年之后才开始多了起来,这与战略规划在21世纪迎来全面铺开的时代在时间上较为吻合[3]。

二、我国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本科院校对自身战略规划的作用、方法认识不足,导致有关地方本科院校在以往制订的战略规划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1)战略目标与发展定位不当。制订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对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建设方略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近些年来,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积极探索和研究自身的发展定位问题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本科院校的建设涉及本科院校的发展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园规划等诸多内容,在众多的内容中,发展定位是第一位的。但是一些本科院校未能足够认识到发展定位的重要性,一些本科院校不顾学校的校情和发展状况,随意地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一些本科院校对发展定位缺乏研究和论证,也没能体现教职工的集体智慧,从而导致了学校发展定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部分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一些本科院校在确定发展定位时,未能充分考虑到整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趋势,不能对学校的发展起到引导和提升的作用。因此,本科院校在确定发展定位时,一方面要以现实为依据,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也要超越现实、高瞻远瞩,不可妄自菲薄,要为学校的发展确定好一个自我超越的努力方向。三是部分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缺乏特色或特色不够鲜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目标从层次上看是普遍趋向于一流,从特色上看是普遍趋向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种现象被有关学者称为“本科院校战略目标的定位趋同现象”。由此,也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战略目标普遍偏高,由于建设时间又相对过短,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急于求成的不良倾向[4]。

(2)本科院校战略规划制订机制不完善。据调查,有些本科院校领导层并不十分热衷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制订,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任期认识很明确,知道是可以有预期的。他们知道自己能够在这个学校干多久,也知道一件事情如果设计很好,但后面没有人按照这个设计进行的话其实是很麻烦和徒劳的。从我国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实践来看,很长时间以来,不少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制订基本上是指定校办、高教所和学科办等管理机构来牵头进行。作为一种临时任务,它基本上没有什么制订机制,本科院校也基本上没有成立专门机构来进行这项工作,也没有什么专业的规划人员参与和指导学校战略规划的制订工作。

(3)对软环境建设重视不够。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重视硬件资源的投入和建设,而对于内部软件环境建设虽有相关设计,但重视程度不够。地方本科院校的软环境建设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5]进行内部机制的创新,真正依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②大学理念特别是大学精神的建设。③学术氛围的营造。④人文关怀等。从以往地方本科院校相关规划来看,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未提及学校章程、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有的地方本科院校未提及学术氛围建设或缺乏可行措施;在发展建设方面多注重规模扩张、拓展新校区、扩大学科覆盖面等外延扩张,很少注意在建设经费的投入上真正实现从硬件设施向软件环境、从实验室向学术队伍建设的转变上。

(4)战略规划要点不突出。或过于微观,发展指标过分具体和细化,实施的变数较大;或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没有结合学校实际,找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是不适当地将一些具有可变性而又不一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指标纳入其中,增大了规划实施中的变数,导致一些具体指标因政策调整或变化而无法实现。此外,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价值判断、数量判断关系处理上需要进一步改进。

(5)战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利于激励和团结全体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规划制订过程往往是主要领导确定思路,规划部门研究形成文本,校党委常委会议讨论修改,教代会表决通过。这样制订出来的规划可能导致与学校各院系的实际情况结合得不够紧密,或得不到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而影响实施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有关本科院校在制订“十一五”战略规划时加以注意。

(6)本科院校战略规划制订缺乏科学的社会分析。本科院校战略规划制订的过程中,对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分析必不可少。但是,在不少本科院校的规划制订中,对各个专业、学科等的分析论证非常欠缺。很多情况下,学校为了设置某个专业或者开设某个学科,一般情况下都会夸大这个专业或者学科的社会需求。不少的专家对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方面的论证分析,并非完全科学。事实上,这种所谓的论证分析本身针对性并不是非常强。这些都影响了战略规划目标本身的科学性,也制约着规划目标未来的实现成效①。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类型

20世纪50年代末,“战略”开始由军事领域进入管理领域,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范畴。20世纪60年代前后战略管理被应用到企业经营上,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战略管理进入竞争战略理论阶段,不久,战略管理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初步研究,可以说,本科院校战略管理主要得益于竞争战略理论。这一阶段产生了以竞争优势为研究焦点的三大战略学派:波特的行业结构学派、普拉哈拉德与汉默尔的核心能力学派、科利斯与蒙哥马利的战略资源学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为本科院校战略管理提供了合适的发展空间和理论根据,推动了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但是,本科院校战略与企业战略存在较大差异。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实质是指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与管理,是对本科院校的教育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本科院校制订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的管理决策与行动。其基本点就是要在科学地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关系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系统的策划,使学校自身条件与环境相适应,以求得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其主要任务是对学校改革、发展与建设的研究以及战略思路和规划方案的制订、决策与实施,即要确立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办学理念、特色定位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应选择的办学模式和战略举措等[6]。根据调查,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目标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一)质量立校战略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本科院校永恒的主题,这已成为广泛的共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于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始终是一对矛盾。从历史上看,每次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都伴随着教育质量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此就有了高等教育是否要大发展的争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规模空前的扩张时期,如何确保教育质量就成为各本科院校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确立了“质量立校”战略。

要确立质量立校战略,就必须弄清楚质量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明确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外延。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延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第二,明确高等教育质量标准。首先,质量标准具有层次性。以人才培养为例,所谓层次性就是指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应包括一般质量标准和具体质量标准两个方面。本科院校培养的专门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具体质量即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这要依据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规格要求来衡量。其次,质量标准具有多样性。所谓多样性,指高等教育不同的纵向层次或同一层次、不同横向层面的质量要求有所区别,切忌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多样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必须树立与高等教育多样化相适应的质量观[7]。

(二)人才强校战略

纵观历史,环顾现实,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学校、一个集体,只要有了人才,就能蓬勃发展、兴旺发达;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办不好。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治国方略的与时俱进。

人才问题,始终是本科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兴校强校,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才,人才战略已成为本科院校,特别是合并本科院校发展的第一战略。在高等教育史上,高明、有远见的大学校长们,总是将千方百计地延揽人才作为头等重要的工作。西南联大之所以在环境极其艰苦、物资极为匮乏的条件下,培养了大批在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影响的优秀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师云集。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不拘一格地广纳人才,一批杰出人物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铸就了北京大学光荣的传统。在新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因此,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抓住人才建设最关键和最有决定性的一条,最现实、最有效,也最根本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千方百计地培养、吸引、用好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培养人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之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之策,用好人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之本。在新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必须考虑国际上总的发展趋势、共同规律,也要考虑我国的国情、特色;既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要从本科院校的自身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和战略突破口,扬己所长、发挥优势,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战略抓手,注重领军人物和团队建设,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把本科院校建设成为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

(三)特色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元结构系统,不同的教育层次、同一层次不同门类的本科院校,其分工是相对明确的,它们共处于一个协调发展的高教体系之中。从战略角度看,本科院校办学必须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做到科学定位、找准位置、扬长避短,努力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以获得足够的发展动力,并显示出自身的强大生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实施特色取胜战略,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本科院校的特色化发展即本科院校的个性化发展。本科院校在发展定位上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即科学定位与特色化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特色是活力的表现,是一所本科院校是否适应社会需要的表征。办学富有特色,实质是办学水平高的一种体现。首先,特色具有不可比性。两所本科院校,各有特色,便很难说质量孰优孰劣、水平孰高孰低。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科院校之间就是靠特色去进行竞争的。其次,特色还具有不可替代性。本科院校办学若能做到个性鲜明,就可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本科院校之间也可做到优势互补,这对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件益事。几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希望本科院校在不同的层次上办出各自的特色,道理就在于此。所以,办学有特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存的需要,是本科院校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需要。

本科院校办学必须形成特色,它既是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本科院校自身办学条件有限的客观要求。除了有限的几所面向国际、国内的一流大学以外,其他本科院校无力全面保持最高水平,而只能在某些方面处于优势或较为领先的地位。《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表明本科院校获得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利,这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提供了条件。

本科院校合并办学,为本科院校保持老优势,形成新特色创造了条件。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充分利用自己独特优势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要,办出学校的特色。对学生的培养来讲,是改变了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

(四)形象塑造战略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企业形象设计。成功的企业形象设计,能将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使公众对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整体形象有一个良好认识。现在,有人把企业形象识别(CI)的方法论引入学校管理,这是颇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所谓学校形象是指公众对学校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的一种基本认定。学校形象是一种隐性资源,在本科院校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一所本科院校形象好,会对招生、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让本科院校办学进入良性运行的发展轨道。可见,形象就是品牌,塑造良好形象是本科院校办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合并本科院校而言,通过实施形象塑造战略,尽快形成新的良好形象,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借鉴企业CI方法的基本原理,将CI渗透到学校办学思想、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校园建设等方面,树立自己的形象,形成自己的品牌。应用型本科院校CI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本科院校MI(办学理念),主要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包括校风、校训、校歌等。②本科院校BI(行为规范),从个体、群体角度分层次提出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主要反映学校的管理,包括学校组织构架、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等。③本科院校VI(视觉识别),主要反映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和育人环境,包括学校标识(校徽、校旗、校服)、代表色、建筑、雕塑、校园环境(包括道路、建筑物的命名)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形象塑造战略的重点应放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驱动力和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上,以此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质量,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五)跨越发展战略

跨越发展又称“跳跃式发展”,竞争的时代需要跨越式的发展。处于现代高度开放和激烈竞争社会中的现代本科院校,只有确立高度开放的办学理念,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就是要在准确地把握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背景、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抓住发展机遇,确立具有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确立相应的战略重点,进行重点建设,力求重点突破,尤其要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深谋远虑,敢为人先,脱颖而出,实现事业发展上的跨越。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跨越发展战略,应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走学科交融发展与创新的道路。在发展思路上要打破常规、实现跨越,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根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学科发展基础,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挖掘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实现文理交叉、理工结合、医农渗透、经管相济、工商共生、文史一体。打破学院、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力求在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一方面,分别选取一些优势或特色学科并以它们为核心组建学科群,在人员配备、仪器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保证,为它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让学科群在重点建设的基础上,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充分发展。从中孕育出能够在学科建设水平上进入国内同类本科院校先进行列的新学科,培养出若干个在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产生一批能够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甚至达到国际前沿水平的科研成果,使这些学科在整个学校的事业发展上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由基础学科向应用学科的延伸与拓展、母体学科的分化、众多学科的综合等途径,不断地在学科建设上求创新、求特色,从而不断地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地位[8]。

(六)开放办学战略

现代本科院校的外部关系已延伸到社会的各大系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本科院校外部关系的扩展,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是受到现代社会中教育、科技、生产一体化规律的推动;从我国来看,除了这个普遍动因外,还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有关。本科院校已从昔日的象牙之塔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中将很难找到没有本科院校活动踪迹的角落。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顺应这种趋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开放办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办学战略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产、学、研结合。产、学、研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性的高教改革发展趋势。搞好这种结合,既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特别是本科院校高新技术产业化,从而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实施国家创新工程作出贡献;也有利于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同市场相联系、相适应的能力;还可使产业反哺教育,从而有利于增加投入、改善条件。②多渠道融资。现代大学耗资巨大,仅靠政府拨款实难支撑,因而主动地进行多渠道融资,向社会各界以至于海外筹集办学经费,便成为本科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③横向联合。本科院校之间通过多种形式谋求合作,做到互通有无,实行资源共享,达到共同发展。另外,本科院校与企事业单位间也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合作教育。④国际交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网络社会与信息社会的兴起,大大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对本科院校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并把这些活动纳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轨道中去。

(七)激励竞争战略

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内部通过制定和执行某些政策、制度、法规以及采取某些措施,构成对组织和个人产生激发干劲、规范行为、引导方向等作用,是调节组织运行,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激励机制的直接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诱导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一般来说,激励的程度和管理的效应是成正比的。人的激励程度越高,管理的效应就越大;反之,激励的程度越低,管理的效应就越小。也就是说,激励是调动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应采用激励机制,而且在使用人才过程中利用强化激励机制,确保机制的科学性、系统性。本科院校的师生员工作为人才济济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有物质需要,对精神需要也非常强烈,各种激励因素在本科院校师生中都有明显作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对脑力劳动者进行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他们充分贡献其心力。运用激励机制可使师生员工产生新的希望、新的动力,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鞭策和推动作用,是本科院校科学管理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在不投入有形资产的情况下,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功能的有效措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把激励机制正确地引入内部管理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是科学性,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原理,从对象特点出发,恰当地选择激励手段、方式和力度,按科学规律办事;二是配套性,各种激励措施要面向统一的目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三是平衡性,运用同样的激励措施,应注重不同对象的心理平衡,以防激励一批人、挫伤一批人的情况发生;四是有效性,以有效为目标,以效果为检验标准。

引入竞争机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内部管理中强化激励机制的有效形式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是普遍存在的。竞争可创造一种优胜劣汰的环境,使工作者感到压力,激发人们去拼搏争优,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和能力水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本科院校激励中最常用的管理手段就是引入竞争机制,使教职工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从而激励其奋发进取。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可通过干部聘用竞争上岗、教师职务聘任制、专业技术职务阶段确认制度及分配制度上的绩效浮动工资等竞争机制,对教职工实行奖勤罚懒的用人和奖励政策。而随着聘任合同制的真正实行,校内必然会有聘余人员归入人才交流中心,也会在无形中产生一种压力,激励教职工不断进取创优,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效益和水平[9]。

二、研究型本科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差异

由于研究型本科院校在人才资源、国家的财政支持等多种重要资源占有上均优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且发展背景、地理位置与历史不同,形成了管理方式与教育理念上的不同。因此,研究型本科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战略规划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一)战略定位差异

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大学学术水平、整体实力、社会贡献及国际声誉的综合呈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上都处于一流水平。同时,学科实力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社会服务,都要靠一流的学科群来支撑。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主要为:第一,崇尚学术,陶铸英才。在研究型大学,学术是中心,学术是大学的灵魂,没有学术或学术不受尊重的大学只徒具大学的组织建制,不具大学的实质。学术原则是研究型大学的最高准则,学术价值是最高价值,应以学术陶冶人才。第二,扎根社会,引领方向。研究型大学是大学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紧密结合、满足社会需要的产物。研究型大学成为了社会的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教育中心,更成为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航标,在促进社会产业升级换代、开发新产业、提升产业品质、引领现代化方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了国家或社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第三,辐射全国,融入世界。大学的功能无固定的边界,大学的触角可以无处不在。研究型大学功能定位辐射全国,延伸到世界各地[10]。

相比研究型大学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人才较少,政府及各方面的财力、资源支持较弱,社会声誉也较低,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水平上都比研究型大学差,同时学生生源质量也不如研究型大学。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市场细分的角度上来看,一般把资源集中投入到某些重点或优势学科,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的科研、教学。同时,在服务对象上以地方或行业为中心,加强与地方、行业的联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一般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中心,在教育上培养地方、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发展理念存在差异

办学理念是统帅学校各项工作的纲领,其深度与高度如何,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型大学为一流大学,一般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是因为,一流大学是在一流的校长和一流的领导群体领导下逐步建成的。他们是教育家、思想家,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前瞻性地提出指导学校发展的办学思想,并率领和组织全校师生努力地去实现这些思想,最终使学校成为优秀的大学。因此,研究型大学在战略制订上具有一流的发展理念和思路。

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其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也有别于我国传统的“学术型”普通本科院校,是将自身类型定位于应用主导型,教育、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服务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大学。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始终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出学校特色、系部特色、专业特色、人才特色,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中区分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在地区或全国的范围内来衡量哪些是优势专业,并重点发展[11]。同时,因为有些专业在校内虽有优势,但不一定有特色,而有些非优势专业却具有明显的特色,所以,加快特色专业的建设,为地方或行业服务,逐渐树立社会声誉,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理念和思路。

(三)战略目标存在差异

由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与学术优势,其战略目标通常为:研究强校、学研结合。

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该校提出要以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为中心任务,成为研究型大学诞生的标志。研究型大学在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一些大学有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一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教资源。研究型大学,往往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围绕着“研究强校”这一目标来制订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研究强校”指出了学校总的发展方向以及应该达到的目标,对于学校各项工作,如师资配置、教学等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拥有世界级学者、卓越的研究者是研究型大学能成功致力于知识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在办学过程中,研究型大学坚持求是崇真,以创造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展现卓越的研究能力来证明其自身价值。同时,研究型大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研结合,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同期、同步融合,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开发包括本科生在内的科研能力,并重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高质量的教学、密切和相互作用的师生关系、创造性的活动及以自由学习为原则的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领导潜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个人成长机会,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胜任高报酬的工作,并为学生提供继续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机会及终身教育机会。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目标应为:第一,将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作为人才规格的目标,而不是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才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应以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等方面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二,以人才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其对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科研工作应服从于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科学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科研工作的重点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应用型科研项目为主[12]。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趋同

王义遒教授对我国高等学校战略趋同现象作过精辟的概括:“目前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着过分趋同的倾向:一些学校不管社会客观需要和学校实际条件,盲目追求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在攀高、升级心态的驱动下,他们纷纷争上硕士点、博士点,争抢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院士,乃至为争‘重点’,争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而走门路、跑关系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玷污了高等学校的圣洁;不谋求质的提高而只靠简单合并就从单科学校上升为综合大学,从学院晋升为大学的事例比比皆是。反过来,也存在着重点大学忙于办专科、职业技术学院,盲目追求‘大而全’,办成包罗万象、多层次、多形式并举的‘大学’。这种情况不仅会使中国高等学校面目雷同、服务职能互相重叠而导致校际间恶性竞争,珍贵教育资源滥用、闲置和浪费,而且会使高等教育脱离社会实际,人才市场供需失调,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看,应用型本科院校这种战略趋同现象的形成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升级路径”,另一种是“大而全路径”。我国1 000所大学不约而同地采取这两种路径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主要基于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尽管本科院校自主管理权在不断扩大,但是人们仍然按照惯性思维对本科院校以所属级别进行分类,如教育部直属、省属、市属等,或者“985”、“211”、全国重点大学等。这种惯性思维通常基于对本科院校级别与政府资金拨付、学科点授予、学科级别评估等政策性资源挂钩的考虑。因为总体上来说,政府拨付的资金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整体发展,于是提高自身级别、尽量多争取资金投入就成为各校重点关注的大事。但这种惯性思维反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思维上就成了一种误解,即认为本科院校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源于政府拨款,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渠道。

造成上述情况的环境因素除了政府投入不足以外,政府对本科院校资源配置与评估审核等政策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单一性与片面性,也加剧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盲目趋同。这种战略盲目趋同会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必经的本科院校扩张或升级阶段进入无序化。因此,从发展环境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当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构建更加全面的关于本科院校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另外,随着本科院校自主管理权的不断扩大以及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本科院校的运行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于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没有进行战略环境与自身实力分析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盲目的扩张,希望由此提升自身的实力。然而,这种分析不足的非理性扩张必将降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水平与实力[13]。

(二)战略定位问题

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重视学校的发展战略定位,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定位仍然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观念落后,行动迟缓,对学校的战略定位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我国本科院校在政府行政的主导下,改革力度和变动较小,计划经济气息尚存,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少部分本科院校规模较小,完全按政府意志办学,没有主动思考学校的办学方向,没有深入研究学校的发展定位,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

(2)定位缺乏个性和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相当一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对本科院校战略没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缺乏对本校历史和现实情况的认真分析和清醒认识,导致学校定位不准确,缺乏个性和特色。比如,在学校类型上笼统地提把学校建成同类大学中的一流大学,既无一定范围的地域服务对象,又无个性和特色;在人才培养上,只泛泛提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至于高素质人才高在何处,没有具体的说明,同样缺乏个性和特色;在学科发展的定位上,简单地提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没有自己学科建设的特色,显得空洞。

(3)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对自己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本科院校的差距没有清醒的认识,导致在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制订上的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如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盲目提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本科院校,其实除少数学校外,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不可能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本科院校。再如,现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专科学校竭力把自己办成本科院校,本科院校都在努力使自己成为硕士培养单位,而有硕士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又在努力争取成为博士培养单位。单科学校想办成多科性学校,多科性学校想办成综合大学,大家都想往研究型大学的行列里挤。在这种层层升级的过程中,不仅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反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往往一个办学质量高、有特色的专科学校在办成本科院校之后,反而失去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成了一个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毫无自身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14]。

(三)战略实施问题

第一,本科院校校长更换过于频繁,校长任期机制没有办法保障我国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实施。在哈佛大学,不少校长都可以任职20年以上,如洛厄尔(Lawrence Lowell)校长任职24年;德里克·博克(Derek Bok)校长任职20年;艾略特(CharlesW.Eliot)校长任职则长达40年,成为哈佛任期最长的一任校长。而我国本科院校领导委任受行政主导,一个校长的平均任期时间甚至短于一届本科毕业生就读的时间。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从2004年至今,四年时间里已经迎来了两任校长。这使一个校长很难有机会考虑学校的长远发展状况,更不能保证该校战略规划的落实和实施。有人认为,由于校长更换过于频繁,校长间的更替造成了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校长彼此间办学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是导致战略规划制订出来,学校却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更替也影响着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的规划与实施。这主要源于我国本科院校办学的不独立性。有人提出,大学拥有办学的独立性,是大学愿意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第一步。只有大学独立了,大学才会真正思考自己未来如何发展;也只有大学真正独立了,才不会受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更替的影响。就我国目前而言,本科院校的发展过于看重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这种不独立性严重制约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自主性,制约着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制订实施。

第三,我国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实施目前缺乏必要的监督工作,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实施缺乏本科院校教师的认同和参与,这些也影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实施。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实施完全没有必要的监督措施,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制订工作纯粹是为了迎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只是为了给本院校装饰门面,而不像欧美本科院校那样,把战略规划作为推动本科院校战略发展的有利工具。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制订缺乏本科院校教师的认同和参与,这使得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实施缺乏坚实可靠的群众基础,从而也制约了本科院校战略规划实施的力度。

第四,规划目标没有细化,规划目标的实现缺乏有效的资源保障。我国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订战略规划时都比较粗线条,规划目标如何落实到各个学院和部门?如何获取稳定有效的资源来促进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并没有在制订出来的战略规划文本中得到明确的体现,这其实也影响着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实施和落实[15]。

第三节 “五方联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设计和选择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目标设计方法概述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目标设计原理

战略规划就是指制订、实施和评价能保证组织实现目标且超越不同职能的决策方案的艺术与科学。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美好的明天探索和创造新的机会,给出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战略规划分为宏观领域、中观领域以及微观领域三个层次。从涉及的范围看,有国家的战略规划、区域战略规划以及某个具体部门的战略规划。从部门的隶属关系看,有国家规划办、全国教育规划办、某个具体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处等。我们可以根据本科院校所涉及的区域、隶属关系及其层次明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战略规划的阶段划分,其包括三个阶段:战略制订、战略实施、战略评价。

(1)战略制订。包括拟订本科院校的远景和使命、确认本科院校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决定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建立本科院校发展的长期目标,提出可供选择的战略以及选择具体的战略方案。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远景和使命陈述。远景陈述一般就是一句话,直接、简明。使命陈述则包括几个因素,如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如何,学校在哪些学科具有竞争力,学校的特色和竞争优势是什么,学校对社会、所在区域、企业有哪些服务,对内部教职员工的认识、态度和看法等。

(2)战略实施。这一阶段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确定具体时间阶段的目标、制定政策、激励员工和配置资源,以保证制订的战略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现。包括营造支持战略的校园文化、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制订各项预算、将教职员工的报酬与组织绩效和个人业绩挂钩。这是三个阶段中最为艰难、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人际关系对于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阶段关键的问题有三个:实现学校定位的路径,获得战略实施所需资金的途径、各项相关的预算。

(3)战略评价。评价活动可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进行的开始、中间或结束时进行。主要有三项基本的评价活动。一是检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基础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二是衡量战略实施的业绩;三是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纠正性措施应该将应用型本科院校置身于能够发挥内部优势和利用外部机会的有利位置上。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设计的一般方法

本科院校战略设计的原理是从企业战略规划的原理中引申和发展而来的,主要包括战略分析和战略设计与选择两个步骤。

1.战略分析

战略原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分析就是在对本科院校的内部能力和本科院校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对学校的各种资源以及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了解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并进行实施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1)应用型本科院校外部环境分析。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一般是指教育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应用型本科院校外部环境分析就是分析本科院校的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技术、政治、法律、政府、竞争、本科院校毕业生人数、人口迁移、社区关系、社会以及地方政府支持的力度、外国留学生的人数等方面。

(2)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能力分析。进行本科院校内部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校可以用来创造或维持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部因素。它包括教师、学生、职工、毕业生、教学场所、操场及设备、学生宿舍、管理机构、基金筹集、学术项目、饮食服务、校园布局、同学会、联谊会和公共关系等。通过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科及专业设置、科研水平、教育质量、学校的知名度与形象等要素的分析,多方了解学校的核心专长以及智能活动上的弱势,来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对内部能力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开源节流、提高效益、提高质量。

2.战略设计与选择

一般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专家、教授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在战略制订的过程中,学校应遵循在交流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协商,在协商的基础上趋同的基本原则,把战略制订的过程转化为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人心的过程。在战略设计的方法中,最主要的是战略方案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做法,较为理性的方法是根据经验模型进行战略选择。

(1)PEST分析方法。PEST分析方法,是对战略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本工具,最初用于分析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对于战略的影响。它揭示了一个组织面临的四个宏观环境,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它在本科院校战略规划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制订做好前期的现状分析工作。首先,可以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了解自身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宏观环境,例如政府大的教育方针、政策,政府对于本科院校的教育要求;其次,促使本科院校主动分析自身面临的外在的经济形势;再次,激励本科院校了解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最后,还可以督促应用型本科院校了解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和支持重点等。这一切都可以帮助本科院校明确自己在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特殊使命,从而确立自己的战略规划目标以及使命。所以,PEST分析方法与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制订密切相关,它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规划制订时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

(2)SWOT分析模型。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既定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在SWOT中,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弱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它也被广泛运用于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制订,主要用来帮助本科院校评价自己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科学定位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为战略规划的制订提供信息储备,为战略规划目标的方向提供指导,确定自己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各项资源配备等。

(3)5W2H1E法。5W指:What(什么)——制订学校战略规划的目的、内容;Who(谁)——学校战略规划的制订者、实施者;Where(何处)——学校战略规划中充分考虑的地缘因素;When(何时)——制订和实施战略规划的时间;Why(为什么)——战略规划的缘由、前景。2H:How(如何)——实施的方法和手段;How mach(多少)——实施学校战略规划所需的经费;1E是Effect(效果)——预计学校战略规划能取得的效果。在制订战略规划时必须明确这六点内容,把每一点都融入到战略规划的具体方案之中。

(4)排序法。运用排序法的目的是确定学校战略规划的重点和次要点,即学校优先发展的学科是什么,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比较优势形成学校的竞争优势。第一步,组成有关的专家组。包括专家、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财务人员等,组成人员因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第二步,制订一个相关的排序表。第三步,统计排序的结果。由专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对对象中一级指标或二级指标对与其相对应的指标影响程度的大小,由小到大进行排序、填入表中,回收并进行统计。最后,将统计结果再反馈给专家。如此进行两三次反复操作,最后予以确定。第四步,统计最后的结果,得出发展的次重点各是什么。在使用专家排序法时,可以结合使用两两比较法,效果要更好一些[16]。

(5)卓越绩效模式法。卓越绩效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级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诞生后,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并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2002年,南开大学战略发展研究部就系统地研究了美国高等教育卓越绩效评估体系,认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运用于学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即领导方式、战略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的方式、学生与利益相关者、信息分析与使用、人力管理、过程管理以及学校的总体绩效。每一方面都用一组具体的指标来反映,每个指标都有自己的权重和评分标准。长期以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成为南开大学学校战略发展、制订学科发展战略目标的宏观的导向性的管理模本。因此,卓越绩效模式法可以借鉴应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目标设计中[17]。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地缘优势。地缘既有地理上的范围特征,又有经济社会方面的含义,它反映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区域政治经济体系之间所蕴含的一种相对稳固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地缘倡导了一种与环境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模式。它赋予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历史连续性,即除了具有地理和政治上的连贯优势以及显现在教育和科技方面的地方特征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地缘优势更加强调了文化制度性因素,以及由地缘内部催生的可持续的本科院校统筹协调机制。地缘优势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有机构成,而地方特征的绩优政策及有利资源是地缘特征的主体。所以,地缘优势离不开社会的、自然的区域环境。一般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地缘优势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具有利用地方政府科技政策的便利条件,能借鉴地方科技、政策管理部门在科技经费管理方面的措施和经验。第二,综合增加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尤其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科技投入的综合利用。第三,在经费管理方面起到优化地方经济、科技投入结构,引导财政资金,吸引民间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创业投资资金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科研的作用[18]。

(2)特色比较优势。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本科院校提供的是一种教育服务,其直接产出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增进和素质的提高。这种直接产出需要学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而任何学校所拥有的办学资源又是有限的,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如此。尽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办学传统等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没有绝对优势,但是,从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看出,任何学校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即便是办学条件最差的学校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创建自己的学校特色。与研究型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历史、管理归属等方面与所在地域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对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情况更为了解。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很方便地根据地方经济建设、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与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的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靠自身的特色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取得主动,从而使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竞争力[19]。

(3)后发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发挥船小好掉头、包袱小的优势,在校园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上做到科学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蓬勃发展、紧跟时代潮流的现代特色。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更能贴近实际,实现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要求的密切结合。在招生、就业以及涉及办学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又由于与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联系密切,人们在文化、心理上都自觉、不自觉地把本地本科院校看作自己的“孩子”而加以支持,给予偏爱。这种独有的联系和支持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上的一个特定优势。

(4)学生地域就业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源一般都是本地生源,其优势较大。首先,在先天基础上这类学校的学生就占据了地缘文化优势,在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或者民族结构上都是相似或相容的。因此,他们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致性也比较高,在本地方就业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同。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绝大多数都定位为“立足本地、服务地方”,进而在学科设置、课程设置、实践实训等方面都以地方经济为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有效地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对人才的需求。有调查表明,在就业竞争的激烈年代,员工对公司和单位的忠诚度急剧下降。在一份对部属本科院校学生的调查中,当问到“你对第一份工作抱有怎样的态度”时,有46%的毕业生表示自己会“骑驴找马,边工作边寻找更好的机会”;33%的毕业生更是抱着“干得开心就干,不开心就走人”的无所谓态度;仅有20%的毕业生表示会在新公司努力工作。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即是在自己家门口工作,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为家乡父老而劳动的情怀,在情感上也更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另外,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明确定位是为本地服务,所以地方政府对这类学院的投入也最终会在本地发挥效益,从长远来看,也是一笔教育投资。而且,其利润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加倍回收,不容易导致资金和人才大量外流,反而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政府还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在各方面可以享受到本地政府制定的、更多的优惠政策,这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树立“服务本地、献身本地”的理想,也有利于解决本地的就业问题,避免因大量毕业生未就业造成的社会问题[20]。

(二)劣势

(1)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难度大。由于应用型本科学院研究平台水平低与人才较少,再加上财力不足,难以引进和吸引高水平人才。一些本校在职培养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一旦取得相应的资格、学历,便很容易跳槽到更高层次的本科院校,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瓶颈问题。

(2)资源占有严重不足且大大低于部属本科院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长期由政府主导,管理一直采用集权化方式,教育体系结构同质化、办学模式与专业设置“类同化”现象严重。特别是本科院校评估所采用标准的同一性,进一步导致各校办学特色的缺失。在趋同化的发展框架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源占有严重不足并且大大低于部属本科院校。以2006年为例,在教育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计划”资助的创新团队中,部属本科院校有54个,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9个;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部属本科院校有805人,而一般本科院校只有132人;在批准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部属本科院校有256个,而一般本科院校只有157个;在批复建设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部属本科院校有85个,而一般本科院校只有41个;在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中,部属本科院校有42个,而一般本科院校只有17个。从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解释中可以看出,部属以及“985”“211”本科院校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绝大部分,特别是在“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奖励)”“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点”“博士(后)站点”“杰出教师”“杰出校友”以及“国家声誉”等方面更是占有绝对优势。由于没有考虑到具体本科院校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因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永远处于二流和三流的地位,由此导致其发展陷入一种“马太效应”。如在“211”大学和“985”大学中,政府对这些本科院校的生均拨款不仅高出地方大学3~4倍,而且还进行了数量可观的国家重点建设投入,更别说这些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其科研实力和社会声誉获得大量的科研收入、专项经费投入或社会捐赠收入等。这样,其发展水平就会更高,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也会更多。相对于上述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得到的财政拨款要少得多,省属大学一般只有生均不到2 500元的政府拨款和每年生均4 000元左右的学费收入,科研经费及其他收入寥寥。办学经费的限制以及扩招后所形成的债务负担,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招生、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流动、社会声誉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它们不仅难以申请到国家的重点建设投入,而且也难以得到地方政府更多的专项扶持,这又进一步导致其社会影响力以及社会关注度的下降、社会服务能力的受限。

(3)有效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大学自产生以来,都曾采取封闭型办学机制与运行模式,而我国封闭的教学传统一直维持至今。究其原因有三:其一,这一教学模式能够理想地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要求,无论是专业人才供需数量、类型预测以及由此确定的财政拨款数额,还是分层次的定向培养与培训,它都体现着计划经济所需的、直接可控的特征。其二,封闭的教学模式能够保证基本的专业人才供给数量,保证按照稳定的人才质量标准开展统一的培养。其三,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总体规模较大,高等教育必须在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上适应其需求、满足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然而,这种教学传统的最大弊病在于它的自我封闭性、单一性、僵硬性与狭窄性,如专业设置、招生规模、课程内容、用人制度、收入分配、自主权等都受着计划模式的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经济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变革。但高等教育却依然处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没能像经济领域里的企业那样享有法人实体的地位和充分的自主权。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地位的局限性而更是缺乏发展的活力和自由度,结果导致学校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机制尚未形成。由于没有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互动发展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停留在人才培养这一初级层面上,致使本科院校与地方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制约着本科院校与地方的互动发展。其二,本科院校传统的“单体”式科研传统制约着本科院校服务地方潜力的充分发挥。“单体”式科研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力量过于分散,使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能力承担国家或地方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没有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无法创造出一流的重大科研成果;其弊端还在于其科研活动往往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无能力进入企业和市场,使科研活动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科研成果难以得到转化;院校中各个“单体”相对独立、不同“单体”之间的交叉融合较少,既制约着本科院校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科研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本科院校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21]。

(4)和部属本科院校和全国性综合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具有明显的劣势。大多数用人单位更相信全国性综合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能力,相信其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因为这些本科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大师云集,学科结构和师资结构合理,课程设置科学而前沿,毕业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更好的锻炼机会。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实践基地少,所以学生能力水平较重点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而且,应用型本科院校受地域限制,知名度不高。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录用部属本科院校和全国性综合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上述因素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劣势因素[22]。

(三)机会分析

(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对地方高等教育提出了历史的责任,也给地方高等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仅仅依靠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力量是难以承担的,必须依托各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完成。“十一五”规划强调各地要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了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统筹的力度,高等教育形式、类型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23]。

(2)本科院校扩招、自主招生权的扩大,保证了充足的生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时机。本科院校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在21世纪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储备了大批人才,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为缓解升学压力、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对拉动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科院校扩招,使高考录取从1998年的36%提高到2009年的70%,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提升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层次,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了充足的生源,提高了本科院校的资源利用效率。

(3)加入WTO(世贸组织)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加入WTO后,也成为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参加方,并对服务贸易作出具体的承诺减让表。根据GATS的定义,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的流动。有关教育服务的承诺与这四种服务提供方式息息相关。因此,加入WTO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第一,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入世”后,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会迫使它们对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创新。第二,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进程,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融入国际教育市场,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第三,引起地方政府对本地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视,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第四,加速地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步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第五,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部属大学之间、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国际高等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吸取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4)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拓展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空间。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人才资源的保障。然而,由于地域的原因,地、州、市以下的很多地方普遍面临着人才供应不足的困境。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愿去基层,紧俏专业的人才、急需专业的人才,地方更是要不来,也留不住。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地方急需有自己的大学,建立自己的各类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以解决当地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要求,给新升格的大学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5)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对振兴当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视,各级政府对本地的大学都表现出极高的期望。目前,众多新升格大学的建立,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地方提出“举全市(区、州)之力,创办自己的大学”的理念,大学的发展写进了当地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甚至纳入本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政策以及人、财、物上,能够给予倾斜,甚至还积极为新升格大学与企业牵线搭桥,引进资金,搭建科研平台,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4]。

(6)企业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随着企业的发展,对技术要求的提高,企业需要大量的实用技术型人才。这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与企业联合实现订单式培养,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四)威胁分析

(1)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的毕业生就业压力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每一届毕业生的人数都在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能否畅通,真正的考验还在于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这一考验从2002年开始,并且日趋严峻。如果就业率过低,待业人数太多,势必影响社会安定,使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产生忧虑。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人才供求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有些毕业生却摆脱不掉传统观念的束缚,择业功利化,在就业过程中显出极大的依赖性,显得消极与被动,缺乏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压力的重要原因。而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发展、招生情况、财政支持等,进而影响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

(2)国际化带来的生源与人才资源威胁。按照关贸总协定承诺,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对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务未作承诺;对境外教育消费未作任何限制;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但不一定给予国民待遇;对自然人流动,承诺具有一定资格的境外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应中国学校或教育机构聘用或邀请,可以来中国提供教育服务。根据这些条款,加入“世贸”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在商业存在方面,我国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外国机构将利用WTO的条款到国内单独办学或合作办学;同时,我国对境外教育消费也未做任何限制。这样,外国大学将以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到海外留学,使国内地方本科院校优质生源流失,甚至会造成某些地方高等大学生源不足的情况,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二,作为服务的提供者之一,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分享这块“蛋糕”,毋庸置疑地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些内部问题也日益凸显。它们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师资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三,由于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是双向的,教育资源的流动也是双向的。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优秀人才也会在教学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流失[25]。

(3)信息技术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的教育、培训威胁。由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社会、企业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使原来在本地区进行的一些人才培训项目,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更高水平的教师资源的教育、培训,而成本却不会上升,甚至下降,使一部分培训项目资源流失。另外,由于网络资源的广泛使用,本科院校自身的学生也可以接受世界知名本科院校的课程教育,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机制与教育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4)企业、家庭与学生的要求变化。当前社会、企业、家庭以及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越来越偏向于学以致用的教育模式。然而,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与实践差距非常大。另外,现在本科院校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企业、家庭与学生作为教育的消费者,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改变教育方式适应市场需求,企业不接受毕业生,家庭与学生不接受学校的教学方式,那么,应用型本科院校将会走向没落。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综合性研究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应具有特色鲜明,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思路。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应为: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等工程和技术教育,并通过充分的职业培训,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根据该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如下。①解决来自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②能完成新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③引进、优化和监控新方法、新工艺的使用。依据培养目标,学生职业定位应为:具有各种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工程师类职业的实践工作者,从事产品开发、质量检验、核算、设计、生产、装配、维修保养和市场营销等工作,是大型和中、小型企业的技术骨干与管理骨干。

因此,根据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重点应为工程科学,特别是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信息科学、工业设计以及法律、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等专业。为了适应和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也与当地的人文、地理、产业结构密切联系。

四、基于“五方联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目标设计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它阐明了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即本科院校在制订学校发展战略时,应当既要结合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层次、规格、结构、规模上的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发展的制约,必须找准学校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众所周知,培养人才、研究科学、为社会服务是本科院校的主要功能和责任,但由于各校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学校在综合实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学科建设、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和侧重。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中应体现中央这种教育方针,并在战略制订、实施中结合企业需要和家庭培养学生的愿望,探寻国家、社会、企业、本科院校、学生的结合点,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基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目标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根据国家及政府规划,提出发展战略方向。根据政府明确提出的本科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承担的主要任务、希望发展的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以及具体支持政策,提出战略发展目标与方向,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可以配合政府规划实施。

(2)聆听社会各界人士及媒体舆论对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建议。社会知名人士及媒体可根据社会、经济与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发展、教育教学体制、教育方式的改革、教育的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引导政策、企业人才需求、学生及其家长对人才培养观念的改变。同时,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体现应用型教育,使之在发展战略及教育方式与方法上作出规划与调整。

(3)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利益,对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建议和意见。本科院校要主动地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中介机构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科技工作、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市场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信息,明确本科院校各项工作在社会各界中的地位、优势、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4)聆听学生及家庭代表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建议。学生及其家庭代表根据就业市场的要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综合大多数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人才培养的建议和相关保障条件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则可以在战略中提出具体的适应性人才培养方案,满足“教育消费”市场及人才需求市场的需要。

(5)聆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带头人提出的学科发展建议。本科院校内各个学科带头人在全面分析学科的现实基础、历史传统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综合学科教师的研究偏好,根据学科发展使命、学科知识发展的逻辑等,充分阐述本学科的发展目标和现实可行性。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管理机构在全面听取各个利益相关者意见的基础上,要着重考察学校的现实基础,包括学科方向的凝练情况、队伍结构和水平、平台建设情况、学科成就等,实事求是地综合分析学校的优势和缺点,其中包括学科生态环境、学术水平、未来趋势等各个方面。然后,还必须细分需要保持的优势和易受攻击的优势,以及可以被纠正的缺点和那些只能被慢慢克服的缺点。

同时,在设计战略目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应注意保持和创办学校的特色。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经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学校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获得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并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富有本校特点的办学思路和方法。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时,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逐渐丢弃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而盲目地兴办各种热门专业,争相由单学科向多学科发展。这必然引起学科重复建设、办学水平跟不上、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和学生就业难等众多问题,使得学校在还未取得新学科的发展时,反而忽略和滞后了自身优势学科的发展。因此,在制订学校发展战略时,必须明确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和特色,将它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努力保持原有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在综合实力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再去创办新的特色学科和专业。

②战略目标不要太高,应注意量力而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百年树人”的工程,高等学校的发展也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要想建设成为国内甚至国际高水平或者一流的大学,更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因此,学校在制订发展战略时,要认真分析自身的综合实力,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可妄自菲薄,要使制订的战略与学校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力相适应。例如,一个试图在多学科范围内都取得领先和优势地位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历史较长、规模较大、办学水平较高、教育经费和资源都很充足的学校;相反,对于一个历史不是很长、办学水平和规模都很有限的学校,则应把重点放在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的建设上,根据少而精的原则,争取在少数学科和领域内取得突破和进展,切实体现量力而行的原则,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26]。

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目标应细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的总体目标确定后,应进一步进行细化。在具体实施前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将战略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成针对性强、可操作、可测量的目标和任务,并落实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这需要通过学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以及与政府部门、企业、学生及其家庭的相互作用,需要经过反复协商、沟通和谈判。二是根据细化分配的任务,合理分配资源,落实保障措施和条件,使建设任务和资源配置紧密结合,确保任务、目标完成的可操作性。三是校内学术和行政单位应结合任务制订自己部门的实施计划和年度操作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体系。年度操作计划要求目标、任务清晰可行,实现目标、任务过程中“里程碑”和时间接点明确,落实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各部门和学科的计划必须上报学校规划部门,通过沟通、协商,进一步整合,形成完整的规划实施文件体系。建立规划实施考核体系,明确行政部门和学院、学科在落实建设任务时的关系。对行政部门的考核,着重其对学院、学科完成建设任务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对规划的实施必须进行监控,监控责任必须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监控评价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稳步地推进。有效监控的关键是健全和规范的监控制度及有关规划执行情况信息的获取和核实。当规划监控报告指出值得注意的问题时,规划职能部门必须和相关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师等一起反复研究、协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校管理层应定期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并及时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④完成战略目标需要协调内部各部门的目标与利益。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是一个包括很多子系统在内的大系统,具体地分解为职能不同的各个部门和机构,学校的发展必然受到它们的制约和影响。当前现实的情况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的各个部门和机构都是尽量追求本部门的发展和利益,以求得各自发展的最佳态势,彼此之间毫无关联,甚至可能因为一些利益冲突而老死不相往来,就更不用说在全校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更多地去加强交流和协作了。若这种状态长期存在,必然会严重削弱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人心涣散,阻碍学校战略目标的尽早实现。因此,在设计学校发展战略目标时,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加强每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充分发挥出每个部门的功能和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从而求得学校整体发展的规模效应和最佳态势[27]。

【注释】

[1]陈廷柱.我国高校推进战略规划的历程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7(1):59-63.

[2]陈廷柱.我国高校推进战略规划的历程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7(1):59-63.

[3]陈廷柱.我国高校推进战略规划的历程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7(1):59-63.

[4]王司瑜.关于地方高校战略规划问题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24-25.

[5]余新荣.高校战略规划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战略规划个案研[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0-51.

[6]胡民众.高校战略管理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6(6)37-38.

[7]佘远富.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4-75.

[8]佘远富.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4-75.

[9]佘远富.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4-75.

[10]别敦荣.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与战略——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实践探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1).

[11]廖晓纬.对应用型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认识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29):190-191.

[12]马英.“教学科研型”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9-10.

[13]余新荣.高校战略规划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战略规划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1-52.

[14]刘明贵.中国西部地方高校定位及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41-43.

[15]余新荣.高校战略规划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战略规划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0-51.

[16]杨嫣.高校战略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步骤[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7]余新荣.高校战略规划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战略规划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1-33.

[18]赵学义.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地缘优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3A):58-61.

[19]姚林如,谭颖.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地方院校发展特色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8:87-89.

[20]毛越华.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9):97-99.

[21]杨林,李伟,李宏.我国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7.

[22]毛越华.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9):97-99.

[23]戴岳.新升格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6-69.

[24]戴岳.新升格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6-69.

[25]吴群,高建波.“入世”与中国地方高校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2):30-33.

[26]李媛媛,邓伟.新形势下高校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5(2).

[27]李媛媛,邓伟.新形势下高校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