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构成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

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构成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构成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构成教育的性质不同、阶段不同,决定了课程内容的不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有学术型和应用型之分,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构成问题。因此,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不仅仅包括知识和能力,除了这些做事的基本要求外,更要关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做人”。

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构成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构成

教育的性质不同、阶段不同,决定了课程内容的不同。由于现代教育朝纵横两个方向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如我国现阶段教育从性质上分,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从阶段上分,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都要求有不同内容的课程为之服务。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有学术型和应用型之分,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构成问题。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科学制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战略,通过科学指导应用型本科合理建构课程内容,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毫无疑问,就业是民生之本,毕业生就业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因此,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不仅仅包括知识和能力,除了这些做事的基本要求外,更要关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做人”。不仅要从学生知识水平的角度进行要求,而且更要考虑学生工作生涯的职业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等的培养。

根据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基础知识,关于认识活动的能力以及在实践活动中应体现出来的人格。

一、知识(www.guayunfan.com)

知识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从本质上来说,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它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人与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人的各种形式活动过程中,我们会获得来自客体的各种信息,并且用一定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形成对事物的理解。这些信息一方面会储存在个体的头脑中,成为个体知识、主观知识,同时又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等表述出来,传播开来,成为公共知识,或者说“客观知识”,而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交往活动,借助于公共知识来发展自己的个体知识。

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确性,特别在教育领域中,各门学科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是该学科中较为稳定、接近共识的内容,是人类积累下来的较为可靠的经验体系。但是,这些知识并不是千真万确、不可置疑的定论。知识总是在不断深化和更新,人总在试图对世界作出更为准确、更为完整、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应把知识作为事先已经断定了的结论教给学生,不要用知识的“权威”去“压服”学生,而应该把知识当成是一种看法、一种解释,让学生去理解,去分析,去鉴别。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形式,安德森(J.R.Ander-son)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也就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解决某类问题等,也就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学习者常常是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开始,而后进一步加工消化,成为可以灵活、熟练应用的知识。在实际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陈述性知识常常可以为执行某项实际操作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人一旦有了知识,就会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是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也是能力基本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知识是人对行为进行定向和调节的基础,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主要机制。知识具有辨别功能,人可以基于有关知识对感受到的事物进行辨别和归类,从而对它们不再感到陌生。知识具有预期功能,在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时,人就可以通过推论对事物形成一定的预期,推知事物会是怎样的、它会怎样发展变化等。知识还具有调节功能,个体总是在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来确定活动的程序,并对活动的实施进行监控和调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教育所关注的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和交往活动,借助公共知识来获得、储存和应用学生个体知识的问题。

二、能力

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在英语中,能力通常用两个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来表示:“ability”和“capacity”。“ability”指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因而,人们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就代表了他们的能力;而“capacity”指容纳、接受,或保留事物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能力不是指现有的成就,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人们平常所说的能力应该包含以上两个方面的内涵。

能力不仅包含一个人现在已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能力表现在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社会生活分不开的,它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虽然无法精确估算各种影响因素在决定能力高低与发展的历程中各占多少比重,但我们不能否认,遗传因素、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是人的能力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1.遗传素质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一切生物,无论植物和动物、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他们的后代和前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总表现出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把生物具有的性状,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血缘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而且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身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有没有这个前提,对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产前环境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古代早有“胎教”的主张。现代科学的研究也证明,重视产前环境对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期经验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身体发展的资料表明,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学校教育对人的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能力不同于知识、技能,但又与知识、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分不开的。

3.实践活动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从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实践的性质不同及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能力。比如说,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他们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发展;长期在高炉前从事炼钢的工人,发展了根据火焰的颜色判断壁炉温度的能力;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辨别油漆颜色的能力得到高度发展。

4.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能力形成的影响

人的能力发展,是与其心理品质的发展分不开的,而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坚强的意志对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具有高于常人的天分,而是由于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于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一个善于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人,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在能力方面的优缺点,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使能力朝着确定的目标发展。

能力不等同于知识、技能。知识是指人们所掌握的人类改造社会的历史经验,技能是指人们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它们表现一个人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能力是指顺利实现活动的心理条件,它不仅表示人们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也预示着人们在活动中可能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三者在发展上也不同步,知识和技能是后天获得的,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能力是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实践活动的合金,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个形成、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不能把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等同于能力的培养,它们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强的人要比能力弱的人更容易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的,而且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

三、人格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喜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着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人物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是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作出的反应;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面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等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如一个人的“固执”等特征。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品质,就是共同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是一

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含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即人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等。性格表现在人们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模式,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它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会出现适应的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

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成败的根源之一。当人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体现。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生成就至多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例如意志力、自信心、控制情绪、人际关系、团队精神、自我激励、思考方法等。一个人的素质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容易被人看到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只是一小部分,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毅力、协作能力等。

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课程的主要内容除了满足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知识外,主要就是“就业导向”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逐步体现了“市场化”、“竞争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是通过招生、培养、就业这一系统工程来实现其社会效益,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特殊产品”是否能被社会和用人单位所接受,即是否有质量的就业,取决于毕业生在竞争性的人才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如何。它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试金石,而且还成为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这里所说的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即“人格”,二是做事的基本能力。

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仅要包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课程内容,而且还要包含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人格健全发展的课程内容。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专门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团队意识等,这些都应该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有按照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和谐发展意识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