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育才是一所人才教育的实验学校_陶行知教育思想基

育才是一所人才教育的实验学校_陶行知教育思想基

时间:2022-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育才是一所人才教育的实验学校_陶行知教育思想基三、育才是一所人才教育的实验学校重庆育才学校办的是人才教育,一所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人才教育的实验学校。陶先生说,是由五种动机引起他创办这所育才学校。育才学校于1939年7月20日开学。这都是全国人民关注的。

育才是一所人才教育的实验学校_陶行知教育思想基

三、育才是一所人才教育的实验学校

重庆育才学校办的是人才教育,一所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人才教育的实验学校。陶先生说,是由五种动机引起他创办这所育才学校。这五种动机是:

1.爱迪生的幼年生活。他12岁开始玩科学实验,他只受过三个月学校教育,便以“坏蛋”之名被开除。爱迪生的幼年生活,给陶先生两个深刻印象,一是科学要从小孩教起;二是科学幼苗要像他母亲那样爱护才能保全。

2.法拉第之幼年生活。他是一个书铺的订书徒工,他一面订书、一面看书。若没有利波老板的识拔,这根科学幼苗不会保全下来。

3.法国邮轮上的见闻。见一位约四岁的小孩在跳舞,她能根据乐曲而喜怒哀乐跳出不同的舞姿。陶先生看后作出一个判断:小孩子的音乐天才四岁即可测定、如有天赋应及时培养。(www.guayunfan.com)

4.湖北临时保育院见闻。见陈贻鑫小朋友正在指挥小朋友唱歌。为了鉴定他有无音乐天赋,便请音乐教授任光给他音符和拍子,他竟以三天时间把一支不曾听过的歌用音符记录下。如无音乐天赋,即使用三年也未必。

5.重庆临时保育院所闻。达官贵人、教授来挑干儿子,秃子、麻子、缺嘴唇的都不要,陶先生听了很气愤,这些失掉父母的难童,如今还受这巨大的伤害,当即表示:“我若来选,只问他有无才干。倘使有才干,虽是秃子、麻子、缺嘴唇的都要。我不要他们做干儿子,只是为民族培养人才之幼苗。”(Ⅳ,35)

在这五种动机推动下,在1939年1月的一天晚上凌晨一点、陶先生即草拟了创办育才学校的计划与预算。育才学校于1939年7月20日开学。至1944年,全校有学生150余人,系从15省流亡难童中选拔来的。

育才学校是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人才教育实验学校,它的办学宗旨是“在三民主义抗战建国纲领指导之下,教导学生团结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做自觉觉人的小先生;做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在教育方法上,“选拔有特殊才能之难童,在集体生活中,培养人才之幼苗,给以适当之阳光、空气、水分、养料、并除害虫,俾能发荣滋长。教育方法,注重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理论与实践并重。”(Ⅳ,42)

育才学校在办学上,与传统学校相比,有许多特色:

第一,培养“人中人”,集体生活贯彻始终,以促进儿童社会化。

第二,不忽略一般生活能力之培养,规定学生要掌握《初级十六常能》:会当书记、会说国语、会参加开会、会应对进退、会做小先生、会管帐目、会管图书、会查字典、会烧饭菜、会洗补衣服、会种园、会布置、会修理、会游泳、会急救、会唱歌。”还有《高级七常能》:会开汽车、会打字、会速记、会接电、会担任翻译、会临时演讲、会领导工作。

第三,一开始便注意一般基础教育与特殊教育并进。

这与传统之人才教育不同,传统的人才教育一般地是先受几年普通的基础教育,然后受专门的教育。这样划为两截,容易使特殊才能枯萎,不能充分发展。育才这样做,“这是及早防止一般基础学习及专科学习之裂痕。我们要及早培养儿童对于世界和人生一元的看法。”

这里陶行知根据天才幼苗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现实教训提出两点依据:“倘若幼年的达尔文对于生物浓厚的爱好是发展伟大的进化论者达尔文的条件之一,那末今天提早发展儿童之个别优异倾向,实在有其理由。”

“倘若中国近年来文化工作之脱离广泛社会实际生活,和技术专家之缺少正确的认识可以作为殷鉴,那末,今天便在一般基础教育与特殊教育中予以统一,防止那样的分裂倾向,实在有其必要。”(Ⅳ,459)

由此可见,陶行知在育才学校创设的过程中,辩证地解决了人才幼苗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般基础教育与特殊教育之过早分裂的弊端,保证了“及早培养儿童对于世界和人生一元的看法,同时不致使特殊才能过早枯萎。”

第四,在一般文化基础教育上,不是灌输知识。育才学校看重文化钥匙(即图文、数学、外文、科学方法),但不是填鸭式的死灌,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Ⅳ,493)让他们尽快获得这种文化之工具,是育才教育上的基本建设,只有基本建设发展好,才能保证一般基础教育的成功,学生也才有更多时间去从事特殊学习。

第五,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育才的儿童过的是战时生活,为抗战服务,在抗战中锻炼成长为抗战建国人才,与农民交朋友、共劳动……在抗战生活中受抗战教育,在抗战中成长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巨子。在战时生活中,把学校这个小集体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大集体融为一体,成为大集体、大社会的一部分;学校也就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大学校里的一员,所以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世界打通的。

第六,育才的师生是共生活、共学、共事、共修养的。他们在抗战生活的洪炉里共甘同苦;特别是1941年春以后,学校遭国民党经济封锁,已到山穷水尽,难以维持的地步,如果没有师生共生活,育才就不能坚持下去。在那样艰苦的生活下,育才一切照常,只是两顿干饭改成了两顿稀饭。在那样艰苦的生活下,师生共生活、共学、共事、共修养,愈显示其无穷的教育力量,师生成了患难之交。

坚持就是胜利,育才总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生活开始有了好转。

育才学校办学有特色,有许多宝贵的办学经验值得我们今天来欣赏和借鉴。人才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办?在今天,不是也有不少大学办了“少年班”,办得如何?成效如何?20多年过去了,是否培养了杰出的科学人才,有多少?这都是全国人民关注的。

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刻印板的传统先生是活埋爱迪生的凶手。”(Ⅱ,118)有人才幼苗,决不能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传统教育只能教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他教你用脑不用手,他教你在黑板上开机器、造飞机、种田;他教你坐在教室里研究大自然、了解社会;他教你“十年寒窗,一朝中进”,先把手弄癞、脚弄癞,身体变得皮包骨了,再去改造社会、改造环境……所以,陶行知说:“传统的教育,他们一个教室容纳四五十人,试问教师的力量有多么大,能够完全推动全级学生?所以就发生了教育方法上的错误。”(Ⅲ,529)这种错误主要的是刻板划一,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人才幼苗之成长。“中国的希望,向来放在学生身上。最初大家的目光都对着留学生。到了对留学生失去了信仰,大家又转移目光对着大学生。到了对大学生失去了信仰,大家又转移目光对着中学生。现在是渐渐转移到小学生身上去了。”陶先生告诫人们:“如果先生和学生们没有根本的觉悟,则中学生、小学生是同样的要令人失望。”(Ⅱ,141)这根本的觉悟是什么?就是要看破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把人变成少爷、小姐、书呆的教育,他让人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消耗在读死书上,和应试能力的训练上,即使应试成功,也成了一个“残废的人”。如果指望这种人来服务社会、改造世界,怕是在做梦哩!所以,陶行知说:“传统教育是变人为少爷、小姐、书呆的教育,也就是一种亡国的教育。”(Ⅺ,571)传统教育势力很大,它会把一个个人才幼苗“格杀勿论。”育才培养人才幼苗,坚决反对传统教育,走的是现代生活教育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