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要素的关系_幼儿园教师心理测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要素的关系_幼儿园教师心理测

时间:2022-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要素的关系_幼儿园教师心理测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要素的关系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采用量表编制的数据对专业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这一理论,幼儿园教师首先需要评估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与心理需要,根据已有的条件,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因此,评价能力也是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的必要的非充分条件。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要素的关系_幼儿园教师心理测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要素的关系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这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到底怎样?是单纯的因果关系还是互为因果?是单向还是双向?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依靠精妙的实验设计,但这很难做到。因此,我们采用量表编制的数据对专业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的样本是458份幼儿园教师的问卷,样本构成详见第一章的相关内容。

一、幼儿园教师各分量表间的关系

(一)分析框架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共分为教学能力、保育能力、沟通能力、评价能力与其他能力。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是幼儿园教师顺利完成其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自然也是其能力结构的核心。(www.guayunfan.com)

幼儿园教师的保教工作是面向幼儿的,因此沟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一名沟通能力不强的教师,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再强,也只能是“看起来很美”,因为她很难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幼儿及工作相关方。同时,沟通能力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的必要条件。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幼儿园教师只有在与他人沟通与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向他人学习,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更新知识与教育观念。因此,沟通能力是教师发挥与提高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评价能力也是幼儿园教师发挥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的必要条件。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育要知觉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维果茨基认为教师要通过教学,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儿童能力独立水平,同时开辟新的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幼儿园教师首先需要评估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与心理需要,根据已有的条件,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活动完成后,教师还需要评价儿童的发展与目标的达成,寻找儿童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该意义上来说,评价工作既是教师保教工作的起点,也是终点,循环往复,不断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评价能力也是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的必要的非充分条件。

其他能力其实是由心理弹性与专业发展这两个并不属于同一类型的能力构成的单一维度能力,是基于量表结构的简洁性考虑而将其合并成一个维度的。因此,我们在分析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各要素的关系时,要将其分开进行。心理弹性是幼儿园教师完成保教工作的心理背景,心理弹性差的教师会对工作与儿童缺乏耐心,在面对挫折与意外时难以保持积极冷静的心态去处理,因此也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幼儿园教师提高其各种能力的重要动力,如果没有专业发展能力,教师难以发现问题,也自然难以提高其各种专业能力。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知其他能力的两个因素均会影响其他四个方面的能力,而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会影响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

(二)各维度能力相互关系的模型建构与验证

1.分量表间路径分析的模型建构

根据分析框架,我们将保育能力与教学能力作为核心的能力,分析其他能力对其影响。考虑到沟通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能力、保育能力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影响即双向的关系,而不应该是单向关系,因此我们将其设置为双向。同时,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我们也将其设置为双向关系,并允许其残差相关。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背景起作用,所以它对其他能力的影响应该是一种单向的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构建了如图7-1所示的路径分析模型,并采用AMOS17.0对其进行验证与模型修正。

图7-1 分量表初始路径分析模型及标准路径系数

2.分量表间路径分析模型的验证与修正

通过对图7-1进行路径分析,发现模型的χ2与自由度无法计算,残差为0.428,表明该模型无法拟合;从路径系数来看,很多路径是无效的路径。

删除无效路径后,形成修正模型M1,然后再次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检验(修正模型见图7-2)。结果发现模型拟合指数相比修正前的模型要优良,但χ2/df远远大于5,RMSEA远远大于0.1,表明模型拟合仍较差,不可接受(拟合结果见表7-1)。

图7-2 M1路径分析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

表7-1 调整前后模型参数比较

在修正模型中,我们假定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是单向的,专业发展与心理弹性也是单向的,但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因此我们假定其残差相关,再次对其进行修正,我们将这次修正的模型称为M2(如图7-3所示)。

图7-3 M2路径分析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

通过对M2的拟合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M2的χ2小于5,RMSEA小于0.05,拟合指数均大于0.9,表明模型拟合得非常好。相对于M1,NNFI提高了0.2,χ2/df大幅度减少,表明M2的拟合明显好于M1,因此我们接受M2。

通过图7-3可知,心理弹性对专业发展、评价能力、沟通能力与保育能力均有较强的直接作用,如心理弹性对专业发展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3,表明心理弹性能解释专业发展的变异高达28%。由于标准化路径系数是进行了标准化后的路径分析结果,所以没有单位。我们分析非标准化的路径系数,发现心理弹性对专业发展能力的非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1,意即心理弹性每增加一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就会增加0.41分。图7-3所示为各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但各变量之间还存在间接效应,如心理弹性不仅对沟通能力的直接效应为0.49,它还通过专业发展对沟通能力产生影响,即0.53×0.36=0.19,我们将其称之为间接效应,这样心理弹性对沟通能力的总效应为0.49+0.19=0.68。

表7-2 各分量表间路径分析模型的效果分析表

注:①纵标目为自变量,横标目为因变量。

②Z表示用于分析的数据为0~40的标准分

采用上述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总效应(结果见表7-2)。

由表7-2可知,虽然专业发展对教学能力与保育的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它可以间接作用于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其总效应分别为0.346与0.286。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心理弹性在专业发展中的条件性作用,其对每种能力的总效应都在0.5以上,对保育能力的总效应高达0.726。另外,评价能力对教学能力的影响最大,高达0.523;而沟通能力主要影响其保育能力。

(三)讨论

1.关于心理弹性的心理背景作用

心理弹性对教师各方面的专业能力均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保育能力、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等。虽然现有研究非常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工作的影响,但它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而不是能力结构中的一部分,而且也主要是将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倦怠等有关教师情意的部分相联系进行分析,鲜见心理健康与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完整和协调,使个体能适应社会。本研究中的心理弹性是指个体能有效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这是一种能让个体幸福与健康,并适应环境的能力,与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情绪智力更接近。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情绪管理与适应社会的一种能力。与研究者不同,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家长均非常强调教师的心理弹性,强调教师具备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非常重要的条件。

心理弹性在教师的专业能力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可能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特点密切相关。首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一种与人交往的工作,其心理弹性必然会影响其对待他人的方式。如果教师的心理弹性好,在与人交往时就会较少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其次,幼儿园教师每天面对的是3~6岁的儿童,工作环境复杂,意外之事随时可能发生,保教方面的事情也是千头万绪,这会给教师带来极大的挑战。最后,心理弹性是教师工作时的心理背景,只有教师的心理背景良好,遇到意外事件时才不至于慌乱,能够冷静地去面对与处理,从而为其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可能。

2.关于专业发展能力的核心动力

专业发展能力一直被研究者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不一致的地方是,专业发展能力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而是通过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的提高来促进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的发展。顾荣芳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教师要有问题意识,有问题意识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进行教学反思。他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有合作的氛围,需要与其他教师的合作,如与主配班教师的合作。另外,还应从幼儿、同事、家长的角度来评价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顾荣芳等人的问题意识相当于本研究中专业发展能力中的研究能力部分,但专业发展能力中还包括职业发展规划与学习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可以直接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与沟通能力,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关于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的中介作用

评价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一切工作均应以评估儿童与环境为起点,教师能否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估关系到其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实施。活动过程中对儿童的兴趣、接受情况等的评价是活动顺利实施的保证,而活动后对效果的评估又是下次活动设计的基础。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连续不断地对儿童与环境进行评估,以便准确找到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评价能力对教学能力的总效应达到0.523,对保育能力的总效应也达到0.361(见表7-2)。

沟通能力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教学能力与保育能力的实践性很强,因而需要其他教师与专家的引领,也需要家长与幼儿的理解与配合。这些均需要教师能自由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困惑,并有效收集工作中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得到外界的有力支持。但是,相对于评价能力来说,沟通能力更多的是以一种辅助的方式来起作用,因此其对教学能力的总效应只有0.276,对保育能力的总效应只有0.321(见表7-2)。

二、沟通能力、评价能力与其他能力对教学能力的影响

通过前述分析,我们已知心理弹性是教师工作的心理背景,专业发展能力是核心,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是中介。但是,这些结果用于幼儿园教师培训指导时还是稍欠具体性,因为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均有不同的次级因素,它们对教学能力的作用是否一致,尚待进一步探索;教学能力也有次级因素,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对这些次级因素的影响是否一致,也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回归分析结果

我们以沟通能力、评价能力与其他能力的次级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教学能力的各次级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方法为逐步回归,分析数据来自于编制量表时的数据,分析软件采用SPSS17.0。

1.对一般教学能力的回归分析

对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诊断,发现容忍度均大于0.1,肿胀系数都在3以下,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结果见表7-3),可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表7-3 沟通能力、评价方法对一般教学能力的回归系数检验表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信息表达、信息获取、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与结果、专业发展能力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教学能力变异的61.9%(结果见表7-3),非标准截距为3.822,则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一般教学能力=3.822+0.487×评价方法+0.216×信息表达+0.126×专业发展+0.077×信息获取+0.96×评价内容与结果

在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过程中,评价方法最先进入,解释一般教学能力的56.6%;其次进入的是信息表达,R2增加了0.031;信息获取与评价内容与结果应用最后进入回归方程,R2增加得极少(见表7-4)

表7-4 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

注:模型是表示每次加入的自变量。

2.对教学调控能力的回归分析

我们以同样的自变量对教学调控能力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只有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与结果、沟通方式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的非标准化截距为4.83。综合表7-3的结果可知其对教学调控的回归方程为:

教学调控能力=4.83+0.34×评价方法+0.334×评价内容与结果+0.132×沟通方式

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可知,评价内容与结果对教学调控的影响最大,沟通方式对教学调控的影响最小。

3.对教学机智的回归分析

教学机智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评价方法进入回归方程,解释教学能力变异的20.8%。回归方程的截距为13.836。综合表7-3的结果可知其对教学调控的回归方程为:

教学机智=13.836+0.510×评价方法

(二)讨论

1.关于专业发展对教学能力的影响

在路径分析中,我们首先发现专业发展对教学能力没有直接的效应,但在回归分析中却存在直接效应,原因可能在于路径分析中的自变量是教学能力,包括一般教学能力、教学调控与教学机制,因此直接效应难以达到显著水平。其次,专业发展能力对一般教学能力的影响非常小,偏相关系数仅为0.16;对其他教学能力的作用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这并不等于专业发展能力对教学调控与教学机智就没有影响,因为回归分析不能分析间接效应,而专业发展能力更有可能是通过其他中介变量的作用来影响教学能力。这也提醒我们,要想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来提高其教学能力,需要借助沟通能力与评价能力,尤其是评价能力的提升。

2.关于评价能力对教学能力的影响

评价能力对教学能力的各个方面均有影响。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是一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教师科学有效地评价幼儿的经验、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并且将评价结果作为进行活动设计与调整活动和教学过程的依据。

评价方法对教学能力的各个方面均有影响,偏相关系数达到中等水平,表明教师对评价方法掌握得好,其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均会有所提升。评价内容与结果的应用主要影响一般教学能力与教学调控能力,而对教学机智影响不大。这可能是因为随着评价内容的不同,评价结果的应用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如教师只侧重于评价学生认知的发展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其设计的课程、活动就可能不受学生欢迎,也可能找不到学生喜欢的教学与活动方法,在教学中也就难以进行合理的调整。而教学机智主要考查的是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或意外事件来确定教学与活动目标,调整教学方法。此时教师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而评价的内容与结果的应用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大。

3.关于沟通能力对教学能力的影响

沟通能力对一般教学能力及教学调控能力的回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教学机智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在于教学机智主要是教师通过观察、评估幼儿及相关情况对自我的活动或行为进行调节,更多的是教师独立去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而与教师沟通能力的关系不大。

一般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基础教学技能与素养,信息表达能力是其最基本的条件,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均需要对儿童进行评估。评估信息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观察,另一方面直接来自于幼儿、同事及幼儿家长。信息表达与信息获取对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影响很大。

教学调控需要教师根据外部环境与幼儿的兴趣等调整教学内容与表达方式,因此沟通方式是影响教学调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沟通能力、评价能力与其他能力对保育能力的影响

通过路径分析发现,沟通能力、评价能力与心理弹性都对保育能力有直接的效应,专业发展对其有间接效应。为了探查上述能力各次级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以沟通能力、评价能力与其他能力的次级因素为自变量,分别对保育能力的各次级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一)回归分析结果

由于在表7-3中已知自变量无多重共线性问题,所以在这次检验中不再做多重共线性诊断。回归分析的方法仍然采用逐步回归法。

1.对维护幼儿安全能力的回归分析

由表7-5可知,评价能力的分测验全部进入回归方程,信息获取、沟通方式、专业发展与心理弹性均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维护幼儿安全能力总变异的55.3%。综合表7-5与表7-6可知,评价方法、专业发展、心理弹性对维护幼儿安全能力的回归效应最大。回归方程的非标准化截距为7.495。

表7-5 沟通能力、评价方法与其他能力对保育能力的回归系数表

2.对生活照顾能力的回归分析

通过表7-5可知,评价能力的分测验全部进入回归方程,沟通方式、信息表达、专业发展与心理弹性均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生活照顾能力总变异的41.2%。综合表7-5与表7-6可知,评价方法、专业发展、心理弹性对生活照顾能力的回归效应最大,信息表达的效应最小。回归方程的非标准化截距为11.717。

表7-6 沟通能力、评价能力与其他能力对保育能力回归的模型分析结果

3.对促进幼儿发展能力的回归分析

由表7-5可知,评价能力的分测验全部进入回归方程,沟通能力的信息表达也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促进幼儿发展能力总变异的49.4%。综合表7-5与表7-6可知,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效应差不多。回归方程的非标准化截距为3.962。

4.对活动能力的回归分析

由表7-5可知,评价能力的分测验全部进入回归方程,信息表达与专业发展能力也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活动能力总变异的69%。综合表7-5与表7-6可知,评价能力对因变量的回归效应最大。回归方程的非标准化截距为3.962。

5.对环境创设能力的回归分析

由表7-5可知,评价能力的分测验全部进入回归方程,沟通方式、专业发展与心理弹性也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环境创设能力总变异的59%。综合表7-5与表7-6可知,评价能力、专业发展与沟通方式对因变量的回归效应最大,心理弹性的回归效应最小。回归方程的非标准化截距为1.482。

(二)结果讨论

1.有关心理弹性在保育能力中的作用

心理弹性除了在促进幼儿发展中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外,在保育能力的其他四个次级因素中均进入了回归方程,表明心理弹性对这些因素均有直接效应。这与结构方程分析的结果一致。由于没有相关的研究进行比较,只能根据相关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外界不良刺激时保持心情平静,并积极面对与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意外事件的能力。在保育工作本身千头万绪,意外事件也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随时关注环境是否安全,儿童是否会受伤害等。如果教师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难做好这些工作。因此,心理弹性对活动能力、生活照顾能力、组织活动与环境创设能力均有影响。而促进幼儿发展能力主要与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关,与教师心情好坏关系不大,因此心理弹性对其作用不大。

虽然心理弹性对保育能力的四个次级因素均有影响,但回归系数均不高,原因可能在于心理弹性仅仅是教师工作时的一种心理背景,只是教师具有良好保育能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要想具有良好的保育能力,需要相应的保育理论、评价能力及与同事、幼儿的沟通能力共同作用。

2.有关专业发展在保育能力中的作用

专业发展能力没有进入教师维护幼儿园安全能力、生活照顾能力、组织活动与环境创设能力有正向的直接作用,这与路径分析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在于结构方程分析的是对五个次级因素的共同影响,由于专业发展能力对活动能力与促进幼儿发展能力无直接效应,从而使得总的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要注意的是,虽然专业发展能力没有进入活动能力与促进幼儿发展能力的回归方程,但并不表示专业发展能力对其没有效应,因为还存在通过沟通与评价能力对其产生的间接效应,所以专业发展能力仍然是保育能力发展的核心动力。

3.关于评价能力对保育能力的影响

评价能力的两个次级因素均进入对保育能力次级因素的五个回归方程中,表明评价能力对保育能力的各个方面均有较强的直接效应。这与路径分析的结果一致。这也再次表明评价能力在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教师的任何保育工作均要以评价工作为起点与终点。

4.沟通能力对保育能力的影响

沟通能力对保育能力的影响不及评价能力广泛,但仍然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信息表达能力会影响教师的生活照顾、促进幼儿发展与组织和实施活动的能力,其中对促进幼儿发展能力的影响最大,回归系数为0.322,偏相关系数为0.273。信息获取对维护幼儿安全能力、沟通方式对环境创设能力的回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在于能够获取的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发现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与可能出现在儿童身上的意外事件,因此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教师维护幼儿安全的能力是一种正向作用;而沟通方式是否恰当,关系到教师与儿童、配班教师的理解与合作,沟通方式对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起正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