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省社区教育的实施与成效_浙江省教育信息化

浙江省社区教育的实施与成效_浙江省教育信息化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杭州市、台州市、嘉兴市等地区以此模式开展社区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图9.3 浙江省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浙江省依托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浙江省社区教育的实施与成效_浙江省教育信息化

9.2 浙江省社区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社区教育具有“全员(社区全体成员参与)、全程(从孕育教育到老有所为教育与老有所乐的活动)、全面(满足社区成员的从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到休闲教育等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的基本特点,需要丰富灵活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为广大居民提供丰富的教育活动和方便快捷的服务。因此,利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已很难满足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平台建设,为岗前、在岗和转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提供了契机和可能,为全面形成终身学习社会创造了条件。因此,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构建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已经成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

9.2.1 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及其架构

经过5年的努力,浙江省已在电大系统初步建成了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四级社区教育网络是指由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各市社区大学、各县(市、区)社区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部分村、街道社区教学点)组成的办学网络。依托省电大建立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发挥好理论研究、业务指导、资源开发、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六大功能;以市级电大为基础建立社区大学(城市大学),开展市本级的社区教育并指导县(市)社区教育的有关业务;以县级电大为基础建立县(市、区)社区学院,整合县(市、区)的各类成人教育资源,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建立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全面推进县城和农村的社区教育。充分利用全省电大系统和乡镇成校为主的成人教育资源存量,建设以市、县(市、区)级电大为龙头、以乡镇(街道)成校为骨干,辐射所有社区和村庄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投资少,见效快。浙江省杭州市、台州市、嘉兴市等地区以此模式开展社区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现有的远程教育平台,建成了省、市、县三级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如图9.2所示。该平台重点围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创新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以和谐社会和公平社会在教育领域的实施为目标来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包括信息交流子平台、共享学习资源子平台、学习支持服务与管理子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使各种社区教育资源相互连结,形成既各具特色、又密切结合的共同体。整合多层次且多样化的资源,以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内容丰富、技术先进、题材广泛的学习资源,满足社区教育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该平台,发布社区教育的信息和动态,使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系统相互联结,形成既各具特色又密切结合的共同体,使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得到共享,使学习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学习。(www.guayunfan.com)

图9.2 浙江省三级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架构

运用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新手段创建的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形成了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社区教育模式创新体系。该体系主要以数字化学习中心的运作模式来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构建遍布城乡、社区(乡镇)、企业、部队的数字化、集成化、终身化的学习支持服务环境,探索适合社区成员学习特点的,满足个性化学习和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以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促进职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目标的终身学习体系。

9.2.2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享体系

坚持“自主多元和统筹协调”原则,加紧加快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建设。一是鼓励、支持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根据区域实际和居民需求,自主编写具有不同地域特色、多元化的教材。二是加强统筹协调,争取经费、结合课题研究,组织高校专家、联合企业,分门别类地开发建设若干系列的应用性课程资源。重点建设用以提升社区居民就业、创业能力的课程模块,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社区教育模式创新体系的重点目标是:建立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和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创新体系。其中: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主要从框架和过程两方面研究并解决终身学习型社会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相关问题;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创新体系主要从内容和机制两方面研究并解决终身学习型社会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相关问题。同时,通过对管理者、学习者和服务者的分布式、过程化的管理和透明服务,达到对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所有参与方的统一服务、动态监控以及全过程评价,从宏观上构建社会化和立体化的信息化教育服务与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和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图9.3 浙江省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

浙江省依托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已开展培训的项目达到300余个,开设培训的课程达到500多门,已培训32万余人次。一些地市级社区大学依托电视和网络,开设“电视讲坛”或“市民大讲堂”,全面开展时事政治、社会公德、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文明礼仪、普通话、计算机、市民英语、各类实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为提高市民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在开展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托社区教育机构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成为县级社区学院和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重要任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社区教育和农村教育,成为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原则,确定农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内容与形式,经过前期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脚本和后期制作等流程进行课件开发,最后经专家审核修改后定稿。开发的特色资源形式多样,有动画情景剧、影视节目、网络视频课件等。以Flash动画制作的《进城务工人员指南》系列课程,针对农民进城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量身定做,进城务工人员观看动画片后可了解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子女上学等问题。该系列课程形式新颖、画面生动活泼、表达简洁明了,受到了农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一致好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空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将有效提升传统社区教育功能,打造具有电大特色的社区教育,成为构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体系的着陆点。建设新一代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能够扩展和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化;它以覆盖面广,全方位地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优势,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是低成本解决教育的普及性、公平性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

9.2.3 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社区教育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坚实基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可见,加强社区教育研究,推进社区教育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社区教育在我国内地的兴起只有短短20多年,虽然在社区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发展迅速,取得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总体处于实验和初步探索阶段。浙江省的社区教育实践和研究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依托电大系统搭建省—市—县三级社区教育机构的模式取得成功

浙江省明确提出依托电大搭建全省社区教育机构,并在全国率先依托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经过将近7年的实践与探索,依托电大系统搭建社区教育架构取得了成功,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主要发展模式。

2.市县两级机构功能定位与基本职能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初步拟订了市级社区大学和县级社区学院两级机构的功能定位与基本职能。在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功能定位和基本职能明确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拟订社区教育机构建设方案和社区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方案。

3.以农村社区教育为重点,初步形成以课程学分为基础的、“双向学分互认”和“单向学分认定”并行的“学分银行”框架体系

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以“学分银行”的探索与实验为重点,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沟通与衔接。探索以农村教育为重点,以开放专科教育为核心,加强与自学考试、成人高中阶段教育和政府认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合作融合,初步形成以课程学分为基础的、“双向学分互认”和“单向学分认定”并行的“学分银行”框架体系,为今后进一步形成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融通的完全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体系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4.新市民培训模式日趋成熟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失土农民;在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涌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大量的新市民应运而生,新市民教育与培训成为日益突出和繁重的任务。国家级示范区宁波海曙区在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市民培训“海曙模式”,如图9.4所示。国家级实验区宁波江东区积极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失土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倡‘德’以先,学‘法’为本,习‘技’为根,修‘文’为基”的失土农民培训模式。

图9.4 新市民培训模式的“海曙模式”

5.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发挥本部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开展了“数字图书、走进社区、服务市民”的实验和研究,把高校数字图书馆向广大社区居民开放,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推进数字化学习型社区方面取得了实验成果。杭州上城区的“e学网”、拱墅区的“一键通”、宁波慈溪市的“99学吧”等为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区提供了条件。

在社区教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社区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目前社区教育理论体系还未形成的现状下,社区教育研究水平相对较低。从研究层次来看,社区教育研究宏观描述多,缺乏深层次的微观研究,导致研究比较粗浅;从发表论文来看,社区教育经验介绍类文章居多,缺乏理论的提升和整合,研究深度不够;从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来看,实践性较强,而理论运用和指导不足,实验水平不高,实验结果缺乏提炼;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很多的研究成果停留在一般教育理论的借鉴和引申上,有社区教育个性特色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9.2.4 社区教育案例

案例1:城市化进程中的萧山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2007年12月,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萧山区全国社区经验;2007年10月3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浙江萧山:十万市民学礼仪,村风文明新风尚》;2008年1月21日,萧山区在全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开幕式上作主题报告《培育新型农民,建设和谐农村》,萧山农村社区教育成为全国样板。2008年2月,萧山区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具体经验:“12345”模式。培育一大社区教育特色;打造两个发展平台;增强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三大动力;完善萧山社区教育发展的四个体系;优化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五项策略。

1.一特色: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教育特色

萧山人口、经济、城市化发展的现实,决定了萧山社区教育发展必须定位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原因有三个:一是根据萧山的人口结构,明确萧山社区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民。二是根据萧山区的产业结构,要求萧山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三是根据萧山农村城市化的特点,要求萧山社区教育承担农民市民化的职能。

培育特色:培养新农民,打造金名片。培养新农民:用科技知识致富农民,使他们成为“富人”;用职业技能改造农民,使他们成为工人;用现代文明引导农民,使他们成为市民;用科学文化武装农民,使他们成为“文化人”。打造金名片:“立足于乡村的社区教育”、“田间地头的课堂”、“大树下的培训”、“十分钟学习圈”已经成为萧山社区教育的特色“名片”。

(1)开展农业实用科技和创业培训,引导农民成为“富人”

一是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发展种植、养殖大户,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经济的集约化水平;二是通过创业培训,引导农民勇做老板。仅2006年我们培训了经纪人1020人,农产品营销人员20000多人,通过这些培训,引导农民成为“商人”。如:新街通过开展花木培训、花木营销、园林绿化、花木经纪人、信息化等培训,成为全国知名的“花木之乡”。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成为工人

大力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近几年,萧山根据市场需求主要开展五金机械、服装加工、家政服务、园林绿化等旺盛工种的培训,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到2006年底,萧山全区66.4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51万,占总数的76.8%。据调查,萧山区农村居民总收入的73%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如:闻堰餐饮培训引导农民发展三产。闻堰镇地处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三江汇合处,咸水、淡水在此交汇,因此这里的鱼特别鲜,闻堰镇就把发展“三江美食文化”作为一张金名片,大力发展以江鲜为特色的餐饮服务业。闻堰社区教育中心因势利导,积极开展以餐饮服务为重点的技能培训,为闻堰镇上的餐馆培训厨师和服务员。仅2006年,经闻堰社区教育中心培训的餐饮服务人员达9000余人,这些曾经的农民经过培训,成为三产职工。

(3)开展农民市民化教育,引导农民成为“城里人”

为了帮助农民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萧山区的成校组织了“富脑袋工程”,利用市民学校组织开展了法律常识、文明礼仪、健身营养等培训,这些培训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使他们能较快地适应城市化带来的变化和冲击,成为既具有农民身份、又具有市民素质的新公民。在课堂上,文明礼仪、科学保健、环保科普、普法守德,都成为农民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如:宁围镇“万名农民进课堂”。宁围镇的“万名农民进课堂”,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08万元,每年组织1万名农民到社区市民学校接受不少于5次的教育培训。项目实施2年多,就有20000多农民参加了学习。农民通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陋习,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像城里人一样,美化一下家居、改善一下膳食营养、参加一下健身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农民的生活习惯。

(4)开展农民素质提升教育,引导农民成为“文化人”

一方面因势利导,组织开展文化休闲培训,引导农民、市民科学休闲、健康休闲,组织开展闲暇教育,让居民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使其提高生活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组织各类学历培训,为提高农民的学历水平服务。这几年,全区平均每年参加学历教育的农民达到5414人,在萧山区,已经出现了具有相当人数的拿着大专以上文凭的农民。许多农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人”。如:萧山社区学院启动“农民大学生培养工程”。利用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对农民大学生自负部分的学费再给予每人3320元的学费补贴。首期151名农民大学生于2008年9月21日正式开学,第二期也于2009年3月24日开学。

2.二平台:打造推进萧山社区教育发展的两个平台

根据萧山的经验,必须走实体化发展之路。社区教育发展必须有依托、有抓手。因此,萧山搭建了两个平台。

第一个平台是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主要是从面上发动,提高社区教育的普及程度。2005年,萧山区下发了《萧山区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实施办法》,在全区的各机关、企业、社区、行政村、学校和家庭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全区有32个机关、445家规模企业、420个班组、98所学校、35个社区、79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受到了表彰;还有49157个家庭被命名为学习型家庭。效果如下:第一个效果是增强了推动力,通过社区教育中教育部门牵头,那么,创建学习型组织,就由教育部门的意志上升为党委、政府的意志,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几个牵头部门扩展为机关党工委、总工会、区农办、区文明办、妇联等多个部门。第二个效果是扩大了参与面。六大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对象涉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行政村和家庭,通过创建、考核、奖励,大家都参与进来了,社区教育的知晓度、参与度也就都提高了。第三个效果是各单位、部门都开始认可社区学院。因为社区学院作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部门,必然要参与创建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考核验收,社区学院的工作逐步得到了认可。

第二个平台是深入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主要是从点上深入,提高社区教育的科学发展水平。所谓项目实验,即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特点,根据本镇街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选择一至三个影响本镇(街)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为实验对象,通过精心规划、科学实施,以形成具有较强科学性、推广性的社区教育推进策略体系或本土化特色的相对独立的整个过程。

3.三动力:增强社区教育发展的三大推动力

第一个动力是政府的推动力。强化制度供给,萧山区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如《关于加强社区教育的意见》、《萧山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施意见》、《萧山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工作任务分解》、《萧山区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实施办法》。提供经费保障,纳入预算。明文规定按人口区、镇(街)两级财政各1元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镇街也纷纷出台文件、制定政策,为发展社区教育提供有力保障。第二个动力是社会的协调力。首先是合纵连横,增强部门协调力。合纵:建立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的纵向联动机制,从而实现上下贯通、分级负责、合力推动。连横: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联席会议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协调会议这两大机制,把区社区教育委员会31个成员单位都动员起来,形成左右互动、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其次是整合资源,增强社会参与力:整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第三个动力是提升内部的创新力。建立课题化的工作机制,建立以科研促进专业成长的队伍建设机制。

4.四体系: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四大体系

第一是网络体系:构筑天、地、人三张网。构筑立体化的网络体系。构筑地网,建立处处能学的“十分钟学习圈”:每位萧山区农民一出家门,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达一所市民学校,车行十分钟能到达一所社区分院或社区教育中心,初步建成了处处能学的“十分钟学习圈”。构筑人网,建立事事有人的“关系网”。一是紧密型的:建立以专业化、正规化的专职教师队伍为主力,以多学科、多层次的兼职教师和有组织、有标志的志愿者为生力军组成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网络;二是松散型的:建立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使区、镇(街)、村和社区都有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每个部门都有负责社区教育的兼职人员,形成“线上有人、面上有组织”的“关系网”。构筑天网,建立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无围墙大学”——以萧山社区教育网为主干,以全区公共网络教育平台为两翼的远程教育系统。通过有线和无线信号把学习资源送到萧山区的每个角落,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这样的学习方式,把整个萧山都建成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无围墙大学”。

第二是培训体系:内容、方式和管理。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真正实现了“全员、全面、全程”。在内容上,重点开展学历提高、职业技能、农民市民化、青少年校外教育和休闲文化这五大主干教育内容;在对象上,突出中间,兼顾两头,拓展外围。中间是我们的培训主体——农村劳动力,两头即老年人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外围是培训新的增长点——新萧山人培训。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实现“方便、灵活、个性化”,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采用送教上门的方法,把培训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在培训中创造性采用了问题学习、游戏学习、案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很受农民欢迎。培训管理规范严格,实现“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建立“六规范”:规范计划、规范班额、规范课时、规范教材、规范考核鉴定、规范台账;建立“四项制度”:一是教师岗位责任制,二是学员学习管理规章制度,三是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四是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第三是活动体系:传播理念、营造气氛、培育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传播理念、营造气氛、培育文化。(1)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从2005年起,我们于每年10月份的第三周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这一周时间内,我们举办一系列大型活动,使成千上万的市民群众通过观看广场文艺演出、参加知识竞赛、参观社区教育成果展、聆听专题报告、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等形式,感受终身学习气氛,体验社区教育活动,实践终身学习理念。(2)“种文化”活动。所谓“种文化”,就是激发农民的创造性,组织他们自主参与文化体育活动,让农民在农村文化的大舞台上登台亮相,像种庄稼一样,让文化的种子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并长期坚持下去。(3)湘湖大讲堂。湘湖是萧山人的母亲湖,具有8000年历史的独木舟就发现于此。因此,我们把萧山的人文讲堂取名为“湘湖大讲堂”。“湘湖大讲堂”开设三个分讲堂:“发展讲堂”、“创业讲堂”和“素质讲堂”。讲课者既有国内知名学者、大学教授,也有土生土长的萧山文人,内容包括世界风云、国计民生,也有家庭教育、养生保健。(4)民俗节庆活动。民俗节庆活动是实现社区教育与本土文化沟通的重要渠道。因此,鼓励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参与本地的民俗节庆活动,如所前的杨梅节、南阳的伞节、新街的花木节、宁围的商务文化等。

第四是课程体系:镇街特色课程和全区通用课程。镇街特色课程,如闻堰餐饮文化系列、进化梅乡文化系列、义桥闲暇文化系列、城厢礼仪文化系列、宁围市民化教育系列、楼塔的纱艺花边培训系列等;全区通用课程系列,如萧山人文系列、品质生活系列、新市民教育工作者系列等。

5.五策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五项策略

社区教育发展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即使在萧山一个区内,各镇街的情况也有所区别,因此,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各镇街都根据自身特点,创造了适合本地发展的社区教育推进策略,或者叫个性化模式。(1)课程拓展推进策略。镇的社区教育中心又以此为中心课程,按社区教育“全面、全员、全程”的特点进行课程拓展,逐步形成了富有本土化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系统,从而推动本镇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2)典型示范推进策略。在妇联的倡导下,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从中培育学习型家庭的典型,通过典型示范,鼓励农民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带动全体农民学文化、学科技、学致富本领,最终促进学习型镇(街)的形成。(3)共建互动推进策略。在街道社区分院的协调下,由辖区各行各业较有影响并且热心社区教育的单位,利用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行业的优势和资源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和谐社区”的社区教育活动。共建互动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关键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以促进社区与共建单位之间的互动。(4)社团活动推进策略。主要是社区教育中心首先开展技能培训,然后依托办培训班来组建产业协会,再依托协会发展拓展会员,最后依托会员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民间社团组织优势、信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开放性优势,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从而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5)社区学校化推进策略。学校社区化,是指学校向社区开放,将学校教育的触角深入社区。凡学校教育内容、活动设施和人力资源等,都容许社区人士的参与,并将教育的对象扩及社区居民,如老人、妇女等弱势团体;另外,延伸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活动,重视所在社区本土化及生活化的学习。在社区教育基地建设相对薄弱的乡镇通过搭建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的互动平台,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社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案例2:构建新市民培训“海曙模式”,提高新市民素质

1.多元途径探索新市民培训“海曙模式”

(1)依托联谊会,激活需求

利用群团组织对新市民进行自发群体性培训是其中较有特色且有效的方式。这里的群团组织一般指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群众自发成立、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民间组织。这些组织是应社区需求产生的,直接形成于社区,主要在社区内部活动,获得的支持也主要来自社区内部。新市民积极参与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段塘街道洞桥社区创建的新居民民间组织“新居民联谊会”。社区以此为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满足多样需求,有效促进新市民积极融入社区,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政府主导,部门推动

——政府牵头,组织完善。海曙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市民培训工作,把新市民培训纳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各街道、社区居委会把新市民培训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它纳入社区发展总体规划。

——部门配合,形成合力。新市民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府机关各部门、企业和各级各类学校是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系统的运作需要各部件相互支持,产生联动作用。海曙区区委、区政府要求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30家政府职能部门的成员单位,根据各单位承担的职责,围绕新市民教育培训的目标,构建好自己的教育平台,统一纳入全区新市民培训中,形成新市民教育合力。

——定期会议,确保实效。海曙区通过建立成员单位联席制度和社区教育专干、顾问例会制度保证新市民培训工作能落在实处。

(3)家校携手,项目推进

我们通过在新市民家庭中开展“小手牵大手”的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这一项目为突破口,从学校着手,以“教师推动、学生带动、合家参与”的主要形式,家校互动,通过学生这双小手,牵住父母双亲的大手,共同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向新市民宣传终身学习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激发终身学习热情,提高新市民的综合素质。

(4)部门为主,多重方式

●10分钟社区教育服务圈。即社区居民一般步行1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附近社区教育服务场所,在那里免费接受各类教育培训。

●送教上门。海曙区社教委专门组织社区教育志愿者组成讲师团分赴建筑工地、工厂等新市民集中的企业单位,向新市民宣讲有关自身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卫生健康知识等他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订单式”培训。进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培训所需人才。

2.构建新市民培训保障机制,提高新市民培训效果

(1)政府构建新市民培训三级教育基地

海曙区从2001年开始建立区、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社区学院。它的建立,不但让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都参与搭建平台,登台唱戏,而且使新市民培训工作能有效、持久开展。目前,除海曙区社区学院外,海曙区已在8个街道和74个社区居委会建立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二、三级社区学院,新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零距离的教育、休闲、娱乐服务。

(2)政府推动新市民社区民间组织发展

海曙区十分重视在新市民中开展民间组织的建设工作,把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作为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摆上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民间组织管理意见》、《关于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和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如何培育和管理社区民间组织提出具体要求。以此为契机,海曙区社区民间组织蓬勃发展,出现了多个自发形成的新市民民间组织。

(3)政府加大新市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

近年来,海曙区加大了对新市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力度。2005年,海曙区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2005年度海曙区社区教育经费安排的通知》,明确要求保障社区教育经费的落实。区政府将社区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每年按照区常住人口人均不低于10元的标准,安排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每年基本都在300万元左右。同时,在社区教育经费中安排新市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按新市民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划拨,每年12万~15万元,专项用于新市民专项培训。此外,我们还积极争取市“企业职工培训补贴”项目,每年有40万元左右专项用于新市民培训。各街道也根据社区教育工作的职责,落实相关经费,相继确定了数额不等的新市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形成了区、街道两级专项投入的新市民教育培训经费保障体系。

3.丰富培训内容,满足新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

(1)实施新市民文明科普素质教育工程

为了扎实搞好新市民文明科普素质培训,海曙区出资6万余元,印编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海曙史话”、“心理健康教育”、“安全常识”等11册《居民教育读本》,作为教育培训教材和实用性读本,免费发放给新市民。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四方面培训。一是文明素质培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紧密结合国情、市情、区情,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礼仪教育,引导新市民养成文明做人、规范做事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开设了“风雅海曙”系列讲座,“明事理,知荣辱,讲文明”系列讲座,“家庭教育”系列讲座,聆听讲座的人数达到5000余人。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针对部分新市民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的现状,我们开设了“劳动法”、“婚姻法”、“生育法”、“合同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系列讲座,以案说法,分期分批对新市民进行培训,用生动的实事教育和启发新市民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维护自身的权益。三是安全教育培训。新市民大多来自居住分散的乡村,汇集到人口稠密的城市,由于生活习惯,对自身保障、维护公共安全还没有概念,更不知道怎样去做。因此,我们开设了防火、防电、防盗、防食物中毒、防煤气中毒和交通安全等系列讲座,并采取了讲座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寓教于乐,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密切了相互关系,这也从另一方面增强了社区的稳定性。四是健康卫生培训。针对部分新市民的居住条件较差,又缺少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开设了饮食卫生、食品营养、健康保健等系列讲座。

(2)实施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

我们根据新市民的需求,以海曙区社区学院为培训基地,与各有关部门合作,相继开设了星级家政、保育员、汽车维修与保养、保安、艺术插花、美容美发、面点制作、缝纫裁剪等项目培训,帮助他们拿到专业上岗证,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技能。此外,举办了免费普网培训班,为新市民进行全年电脑培训,实行讲课、教材、考务、证书等费用全免。

(3)实施新市民心理健康关爱工程

2006年,我们在海曙区社区学院成立“宁波市海曙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基地”。“服务基地”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电影心理辅导等形式,为新市民开设心理讲座和辅导,并组织心理咨询师进社区进行咨询活动,帮助新市民解决心理问题,调整心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广大新市民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能力。

4.实践成效

(1)提升了新市民就业竞争力

通过教育培训,扩大了新市民对社区生活的参与度,提高了就业竞争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新市民培训率逐年上升,2006年为76.8%,2007年为78%,2008年已经达到了85.5%。举办各类讲座近400余场,评出学习型家庭150户,举行心理咨询活动140余次,参加咨询人数达5000余人,有1200余人经过培训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培训星级家政员824人,汽车维修工549人。

(2)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宁波市大部分企业员工基本为外来务工人员,员工工作不稳定,流动性较强,企业甚为苦恼。而通过新市民培训计划,在促进员工素质提升、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企业的凝聚力也在增强,经营管理效益也得到提升。

(3)实现了新市民和社区和谐发展的局面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新市民教育培训不仅使新市民个人素质和技能得以发展和提高,其实质是实现新市民和社区的“双赢共荣”。一方面通过培训,促进新市民尽快融入社区、融入城市,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通过对新市民的培训对城区的社会综合治理作出积极贡献,又为社会发展积蓄了人力资源,有力推进了整个城区的和谐发展。

(4)推广了区域新市民培训经验

目前,海曙区新市民培训经验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6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刊载《依托社区学院 侧重实用技能——海曙区“新市民”享免费教育》,2007年8月31日的《浙江日报》刊载《海曙区依托社区学院推出系列培训——11万农民工共享免费“学习大餐”》。此外,《教育信息报》、《宁波日报》、《现代金报》、《东南商报》等媒体也纷纷报道海曙区开展“关爱新市民、共建和谐家园”的活动。2007年海曙区成功申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07年7月7-8日和2008年4月21-22日,海曙区先后承办了全国社区教育工作研讨会和浙江省社区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海曙区作了开展新市民培训工作经验介绍,国务院、省、市领导也先后到海曙区指导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杨志明副部长提出培训“打出了新市民的品牌”。浙江省教育厅鲍学军副厅长在考察海曙区社区学院后,高度肯定海曙区工作,评价“小学校,办出大教育,办出高效益”。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胜隽调研后认为“新市民大课堂,开创社区教育先河”。

(5)发展了新市民教育理论

海曙区在实践中加强新市民教育理论研究,新市民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突出成绩,并探索出许多成功经验,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教育科研网络,社区教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大批原创性的有影响的教育科研成果,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在各级会议上进行交流。《发挥区位优势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发表在全国核心刊物《中小学管理》上,《大力加强“新市民”培训积极构建区域培训“海曙模式”》、《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发表在全国核心刊物《中国社区教育》,《海曙:创新“新市民”教育培训模式》发表在《政策瞭望》。

案例3: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的数字图书走进社区服务市民

所谓社区“数字图书”,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的支持下,以知识的创造和交流为目标的、现实的载体和虚拟的联系相结合的、具有空前灵活性和创造力的一种新型的学术社区。它既包括在传统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虚拟实验室等,也包括在网络上发展起来的各种论坛、讨论室、博客、WiKi等;既概括了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的信息资源,又指通过这些形式集中起来的、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群。当因特网服务作为基于地理位置而形成的传统社区的信息技术设施的一部分时,它也促进了以知识为中心的社区的形成。数字图书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研究、学习、教育方式,并将成为知识生产和交流的主要形式,在鼓励知识创新的知识型社会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1.社区数字图书馆的作用

(1)社区数字图书馆能满足社区青少年儿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需要。社区数字图书馆的开设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青少年,而广大青少年的素质提高将会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社区数字图书馆是社区学生教育设施的重要补给。同时,社区数字图书馆给社区少年学生提供一个从小交流的机会和场所。中国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大多数儿童10岁以前都由家里人看管,缺少和他人交流的机会。而对于学龄小朋友来讲,他们放学后也只有回家,没有一个和同伴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对于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更需要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同时,社区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还会体现在别的活动中,如开展义工服务,让大孩子帮助小孩子,给予他们学习上的辅导和帮助。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小孩子的学习效率,大孩子也可以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也从小培养了孩子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2)社区数字图书馆适应了社区老年居民“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全社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老年型社会以后,养老和“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问题势必日益突出。社区数字图书馆配合“亲情社区”的建设,可以解决社区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社区数字图书馆为社区老人们提供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和邻里交流的场所,满足了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我们大力倡导的“和谐社区”中,社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能够很好地把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帮助社会和家庭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要求,儿女们工作无后顾之忧,其社会效益的回报是巨大的。

(3)社区数字图书馆可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需求。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分离出一大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社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实施,便是社会结构调整后,社区再就业工作的一个新亮点。社区数字图书馆可通过定期举办计算机操作培训和文化教育培训,为社区的下岗人员再就业提供切实的帮助。同时,下岗职工还可以查阅电子图书,通过自学来提高文化素质,靠自身的努力达到再就业的目的。同时,社区数字图书馆的开设不仅促进了对数字图书馆专业人员的人才需求,增加了此类专业人员的就业机会,而且图书馆还需要大量非专业的工作人员,从事整理计算机系统、保洁、布置活动室等辅助工作。这种辅助工作只需对下岗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即可上岗。这就为下岗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4)社区数字图书馆可以成为今后商品房的新卖点和出版业的新生长点。社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高了开发商所开发小区的文化品位,使之更人性化,增强了社区文化,使之成为文化社区,从而对购买者更具吸引力,成为一个开发亮点和销售亮点。同时,由于对电子图书的大量需求,带动了出版业的发展。开发商和出版商强强联合,共同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社区数字图书馆通过增加流通价值,还能对国家和地方图书馆起到互补作用,通过互联网互通有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缓解国家、地方图书馆的压力。

2.数字图书进社区的实践

杭州市拱墅区康桥镇吴家墩社区位于杭城北部,有4个居住小区,8个居民小组,总户数486户,总人口1930人,社区共有党员82名,是“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杭州市新农村建设标兵村”。

在社区建设中,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针对目前集体经济发展、居民安居乐业、和谐文化建设等方面与居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结合社区情况,坚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村庄规划建设为龙头,积极拓展居民的文化生活平台,积极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为了深入开展和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社区积极与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沟通和联系,针对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行了探讨。因此,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非常关心和支持吴家墩的社区教育工作,来社区实地考察,吴家墩社区有条件开辟数字图书学习平台,开展数字图书文化教育的社区教育活动。

为此,康桥镇吴家墩社区对数字图书进社区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阅览室(电脑13台、图书4000册),开通了4兆电信网络,并落实安排了一名具有计算机专科学历的人员从事数字图书管理工作。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了解社区的各方面情况后,非常重视吴家墩社区教育工作,通过精心组织,于2008年6月13日,在吴家墩社区隆重举行了首个实验基地——“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实验基地挂牌”暨“数字图书馆走进社区活动”仪式,活动主题是“数字图书馆走进社区、服务市民”。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负责人、区、镇领导和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的领导十分关心和重视吴家墩社区教育工作,并出席了活动仪式,向社区授予“社区教育中心实验基地”和“浙江电大数字图书馆实验阅览室”铜牌并讲话,要求吴家墩社区利用好数字图书的教育学习平台,认真开展好社区教育学习活动工作。

在网络中,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为社区居民筹集了很多实用知识,提供包括近百万数字图书、近万种网上报告厅视频讲座、农业部跨世纪证书工程使用的实用技术光盘、5000种期刊、数百种娱乐视频资料在内的优质数字资源,并且提供能够覆盖教学全过程、跨平台、跨数据库检索和全文检索等“傻瓜式”“一键式”服务平台。

该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康桥镇、吴家墩社区与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加强沟通和联系,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逐步深入,全面覆盖”的办法,首先确定了30户农户,开通数字图书馆实验阅览室客户账号,进入网络学习平台。目前进入网络学习农户已扩大到220户。

案例4:杭州上城区社区学院推行电子终身教育券,构筑数字化学习社区

数字化学习,是人类迈向知识社会的必然要求。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则是创新社区教育载体,深化社区教育内涵,提升社区教育品质,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特征。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有利于加快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发展优质社区教育,创造“人有所学、学有所教”的良好社会环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个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党的“教育惠民”政策的重要举措。

基于远程教育的新理念、数字化学习社区的新思路,寓意着“亿万人的学习、且容易学习”的“e学网”,凭着“可靠、安全、兼容、迅捷、易用、可管理”六大平台服务功能,于2009年6月正式启动运行。凡上城区域所辖人群,凭有效证件(身份证、暂住证、户口本)都可以向社区学院、街道分院、社区提出申请建立自己的电子终身教育券家庭用户账号,一户一券,登录网站即可获得365个学习币,进行学习与资源下载。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代表着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e学网”作为上城区构筑数字化学习社区的重要载体,探索其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与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未来推广价值。

目前,“e学网”在硬件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初具规模。在学习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建立了学习管理注册、学习过程管理、学分登记累计制度、考试考核管理等学习管理制度。同时,依托“万户家庭网上学”活动,宣传推广“e学网”,提高广大市民的知晓率。

1.平台硬件建设

发挥主动性,比照实验项目目标,实现“e学网”网络硬件建设量,为市民数字化学习奠定基础。在线学习系统由学习管理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课件存储和播放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在系统逻辑架构上相应配置学习管理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系统服务器、课件存储和播放服务器。根据在线人数和并发人数建设出口带宽100M B的标准网络机房。印制电子终身教育券6万张。

2.教育成效层面

通过该实验项目的实施,搭建、完善、推行“e学网”学习平台,突破现行社区教育模式下的人、财、物、信息资源瓶颈限制,满足居民个性化的学习,真正实现全员、全面、全程的大教育观,探索一条和谐、优质、均衡、公平化的数字化社区教育模式。在学习平台建设方面,“e学网”内按照学习层次、资源媒体功用和资源媒体格式的分类建有十大学习场馆:

(1)《汇智文馆》:提供可在线浏览与下载的分类电子图书、期刊、学生课外辅导资料、优秀网络教程、主题视频案例等学习资源,开通学生在线答疑功能。

(2)《小课电影院》:提供各类专家讲座、科普讲座、历次终身教育节实况、上城区市民品质生活大讲坛等视频资源的点播与直播。

(3)《资源共享广场》:发布上城区各类可共享场地资源与社区教育法律法规、科普教育、家庭生活等六大类志愿者的服务信息。

(4)《益智游艺厅》:以家庭娱乐式学习课件与益智游戏为特色,旨在增进快乐的学习氛围,给社区孩子提供家长放心的优质游戏。

(5)《天籁艺苑》:为艺术专栏,提供在线音乐欣赏、有声读物、器乐教程,美术入门技巧等学习资源。

(6)《网上大贡院》:是在线考试系统,主要开展“万户家庭网上行”、“市民新知识大赛”等方面的网上在线考试。

(7)《生活博物馆》:传授生活小窍门,传达时尚资讯,是集旅游、民俗与历史人文知识于一体的电子生活期刊的首发平台。

(8)《亲子俱乐部》:为学前家长提供最新育儿理论解读、亲子游戏课程、幼儿养护知识等课程,开通家长在线答疑功能。

(9)《公仆学坊》:为党员、公务员、社区干部提供科学发展观、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在线培训课程。

(10)《职场学堂》:提供金融、法律、营销、财务、求职、职业经理人等专项的在线课程培训。

在突破社区教育模式下的人、财、物、信息资源瓶颈限制方面,开辟了“资源共享子平台”,通过会员制实现场地资源网上预约管理,通过在固定时段设置志愿者在线答疑功能,让广大的社区教育志愿者在线为广大的市民朋友尤其是学生提供即时的学习指导服务。实现立体与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截至2010年5月7日,共发放各类学习账户29956户,其中市民家庭6276户、学生家庭13200户、党员家庭10000户、志愿者480户,登录学习次数153357人次。提前完成了年度指标。

3.制度机制建设

秉承“快乐学习”的理念,在网络课程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始终将“实用、快乐、精细”等思想融入课件制作过程中。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把各种理论、思考信息等大量地引入教学视频、二维/三维动画、交互同步等技术表现形式,系统讲解了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并设置课程大纲、重点难点、模拟试题、在线答疑、例题解析、课后练习等功能,突出了E‐Learning课件的交互性,避免以往的“课堂搬家”式网上教学,实现多种交互功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良好的交互式学习效果。

4.学员学习管理

学习积分采用年度累计积分制,由数字化社区学习积分(用参数a表示)、课程测试积分(用参数b表示)、论坛讨论积分(用参数c表示)三个方面组成,以课时系统统计为准,总积分用d表示:d=a+b+c。具体计分方法是:

一是课程学习积分。每完成1学时课程学习获得1学分,单门课程最高学分不超过3分,单门课程少于1学时超过0.5学时,获得0.5学分,不足0.5学时课程不计分。课程进度为100%,完成80%进度即给学分,达不到80%课程学习进度则不给学分。

二是课程测试积分。采用答对率进行计分,学员在完成某门课程测试或者完成某门课程指定测试,达到60%的答对率(即合格),就可以获得该门测试的学分,每门测试的学分设定根据具体测试内容随机设置,一般情况下为1学分。

三是论坛讨论积分。该积分主要包括发帖、回帖等方法讨论内容。得分c=发帖分数+回帖分数+精华帖分数+人气帖分数。

5.日常报表管理

一是反映学习情况的统计报表。结合社区实际并通过计划的制订、实施、跟踪、反馈来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每日点击量报表、每月平台访问次数、学员点击率排名、学员学时排名、单位学习情况等。

二是系统流量报表。运营人员须每月查看带宽、CPU的消耗和流量报表,建立系统跟进扩容时的数据支持,保证用户在线学习、考试的顺畅。

三是考核奖励办法。为鼓励学员自觉学习,对学分考核采取下达基础学分任务,超基础学分给予奖励的办法。每位学员年度基础学分为100分,制定具体激励措施。

年度学分居前10位的IP学员,由社区学院颁发一等学习奖荣誉证书,奖品由社区学院设定。积分居前100名的IP学员,由社区学院颁发二等学习奖荣誉证书。积分居前500名的由社区学院颁发三等学习奖荣誉证书。学分作为评比五好家庭与学习型家庭的重要参考指标,社区学院(或区政府)给予一定金额的物质奖励。

6.激励激发机制

升级学习平台功能,实现点击率和学习黏度的提升,体现“快乐学习”的运营思想。具体工作体现在:

一是通过学习平台学习行为过程监控管理的功能,制定“上城区数字化学习社区学分管理办法”,把学习和“五好家庭”、“学习型家庭”、“学习型街道”等评比挂起钩来,建立以学分制考核为核心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管理体系。对于爱好学习的家庭,以精神奖励为主,辅以一定物质奖励。

二是学习币模块(“挖宝”)。获得“学习币”有以下手段,比如学习课程、知识竞答、考试、在线交流等。学员学习课程中,在任意节点设计一个“悦学宝”,不同价值的“悦学宝”可以兑换不同的“学习币”。积累到一定数量的学习币可以到社区学院兑换一定的实物,原则上100个学习币可以兑换一元价值的现实实物。该功能设计开发已完成,准备在万户家庭网上学第五届低碳专窗中试运行。

三是“游戏式”学习模块。采用精美的FLASH动画技术和3D设计模拟特定场景,设置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博士、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精英学者、专家、院士等级别,通过不同难度的动画场景、角色扮演和题库竞答,获得相应级别升级,同时获得不同的学习币。该功能正在设计开发中,目前“踏寻千年”系列《低碳行上城》地图式竞答游戏初级试行测试,反应良好。

案例5:义乌市民大学提升经商人员素质

义乌是浙中快速崛起的一座商贸城市,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辖6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本地人口72万,暂住人口135万。随着“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教强市”的战略得以切实地贯彻落实,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义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的社区教育工作不仅在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市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在全市开展的经商人员免费培训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新路子。

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让那些从土地里走出来的农民在经营能力与经营方式上都面临巨大的压力,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对传统的经营方式与模式进行了挑战。如何保持市场的竞争力,如何让市场从内销适应外贸的经营方向,如何让传统市场与虚拟的电子商务结合,形成合力,让义乌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是义乌能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对传统商人观念与经营能力进行改变,对经商人员的免费培训成了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1.依据市场需求,教育主动反哺社会

义乌在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有大批的农民与下岗职工涌入了经商的潮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了马路市场的雏形,几经变革成了今天的现代化的国际商贸城。除政府的不断正确引导,科学决策,主动解决经商者存在的困难外,与义乌人民的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在市场经商的人员形成了好学的朴素民风,为学习培训创造了基本条件。

初期的义乌市场是以国内销售为主,原本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第一代义乌商人并没明显感觉到自身知识能力对经营发展的约束。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他们才感到压力倍增,周边市场的雷同式建设发展,纯内销方式的前景不甚乐观,为此必须要走出发展的新路子。20世纪90年代后期外贸经营不断增加,但在外贸经营过程中语言的交流却阻碍着经营者拓展市场的难度,还有外贸知识的缺乏,在外贸经营中不断出现货物被骗的情况,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市场的持续发展。

众多经营人员在市场发展中出现的知识能力缺乏的困难,引起了义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门主动介入,在2000年,与当时的义乌市场主管部门商场集团进行合作,创办了两个商务英语口语培训班,虽然因为教材采用的是通用的商务英语,重在语法与发音教学,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商人们的需要,但也掀起了第一波的外语学习热,使教育反哺市场的功能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表9.1 第一期经商人员培训效果

2.发展的市场需要发展的教育

在第一、二期培训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对经商人员进行了跟踪调查,与任教老师做了交流,发现借用社会上通用的商务教材进行教学培训,无法与义乌市场需求良好接轨。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功能,提升培训水平,符合市场经营者的需求。我们组织培训老师,参考当时出版的较适合商务口语的一些教材,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口语为主、以基础为重的要求,进行英语口语教材编写,并不断试用,八易其稿,邀请外籍专家进行审阅,编写了商务英语初、中、高级三个阶段的三套教材,基本满足了经商人员的实际需求,培训的效果提升明显。现在即使在夜市上,我们也能看到五六十岁的大妈大嫂都能用简单的英语与老外讨价还价。

1996年以后,电脑在中国的普及推动很快,网络的发展更是促成了电脑进入市场经营,从利用电脑管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沟通到实现电子商务对市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如果义乌市场经商人员不占领先机,及时接受并进行电子商务,市场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逆的失误,所以根据需要,对市场经营人员进行了电脑基础、电子商务等培训,开发了《网络操作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在试用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培训教材,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时针对义乌市场外商中阿拉伯语、韩语、日语等语种的人员剧增的需要,还分别编写了相应的试用教材,使我们的教材最切合义乌市场需求,最能满足经商人员的学习热情,体现实用性和基础性的特色。

在市场发展中,针对义乌外贸的一些特点,我们与市场工商分局充分合作,聘请有关专业人员为志愿者教师,也将国际贸易法规的一些要点以及国内的经济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对经商人员进行培训,使经商人员在做外贸或签订合同时,知道应该避免什么,注意什么。培训成了预防外贸损失的有效手段。

3.开放的市场,开放的教育

对经商人员的培训是开放的,只要培训场所能容纳的,只要带上笔记本,即可进入学习。由于集中式教学有具体的一些条件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最多一期晚上共组织了83个班级,共有4300多名学员同时学习,但市场有5万多个摊位,按每一个摊位两个人计算也有近10万经营户,所以集中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同时经商人员在工作时间上有一些特殊性,有时晚上还要去谈生意,赶货、出差进货,参加集中培训不能保证学习时间,也影响培训效果。为了满足需求,在2005年市民大学成立后,我们就着重开发了外语网上学习系统,使经商人员能在晚上或者白天空余时间可以自由学习,形成了开放的教育,大大提高了教育服务市场的能力,节省了教育成本,更形成了互补的良好境况。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训过程中还组织进行一系列的教研活动,进行志愿者教师优质课评比、公开课评讲,请老外开设情景教学,举办商贸合同知识讲座,进行了优秀志愿者教师、优秀学员的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这样的培训,使参训人员不仅提高了外贸业务的水平,造就了创业的本领,也给义乌市场输入了新的血液。

4.科学实用的教材,稳定的师资

为形成义乌自己的社区教育特色,组织开发切合实际需求的教材,提高各类培训的效益,努力提高教材的质量和科学性、实用性。在多年的培训使用和不断修改的基础上,对商务英语口语(分初、中、高)、电工、网络操作指南等五本教材,组织专家多次进行论证修改,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并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社区教育培训用上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正式教材。

建立志愿者老师资源库。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我们在教师管理中,启用优秀的现有中小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农村社区教育培训,特别是对有一技之能的职校教师,更是发挥骨干的作用,对参加培训的在职教师,学校均给以调课,在评定先进及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同时市民大学在每期培训中也评选优秀志愿者老师,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奖励。目前拥有500多名非在职公办的社会志愿者老师,2000多名的在职老师,使专业老师与业余志愿者相互补充,互相带动,各发挥其实际长处,实现技能教学能力的互补。

5.实践成果

(1)市民大学以“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学校大力开展经商人员培训,努力提高经商人员的技能,为市场外向度的提高和市场的持续繁荣作出了贡献。多年来,每年组班50~60个,培训人数达6000人次以上,在开设商务英语、电子商务课程等固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和经商人员的需要适时增加培训课程,相继开设了高级商务英语口语、老外学汉语,以及在外贸交往中有迫切需要的阿拉伯语、韩语、日语培训课程。

(2)学校为经商人员培训组织编写并正式出版了商务英语口语教材(分初、中、高级)、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教程、电子商务教程,制作了配套的VCD光盘和磁带,聘请建立起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富有实践经验的志愿者教师队伍,成功开发使用了商务英语口语的网络学习平台,市场经商人员已经随时能在摊位电脑上进行学习,每期培训都可以编班额在50人以上的高级班、中级班10个班,这些学员都已经能够用比较流利的英语和外商对话。此项工作已经形成义乌市社区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商人员参加学习,培育了一大批外贸能人,促进和活跃了义乌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学校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取得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好评,也连续被评为义乌市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3)经商人员实际的经济受益大,根据学员培训反馈,参加过培训以后用到所学的知识的学员占89%以上,直接在经营上产生过作用的学员在85%以上,其中电子商务在初期的培训中,就有多位学员有上万元以上的订单获得。英语专业学员获得的效益更是明显,培训使经商人员经营能力提高的作用相当明显。

(4)促进了义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市场的繁荣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经商人员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所有的市场经商者掌握了电脑基本应用技能,学习了常用的商贸英语对话,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5)探索形成了多种教育途径结合的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网络自学教育平台、学校业余集中授课形式、利用电台进行空中课堂讲座,让经商人员得益多,效果明显,而且有推广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