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和教育的共同主题_教育哲学

哲学和教育的共同主题_教育哲学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哲学和教育的共同主题_教育哲学二、人:哲学和教育的共同主题哲学与教育因为“人”这一共同的对象,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哲学的本质在于人,人的本性也是哲学的。从此,人的存在成为哲学的主题,哲学就是认识人自己。所谓教育,就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的活动。

哲学和教育的共同主题_教育哲学

二、人:哲学和教育的共同主题

哲学与教育因为“人”这一共同的对象,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它们都因为人而存在,两者的共同兴奋点在于人,在于人生,在于人生意义。哲学在于“使人成为人”,提出成“人”的方向与目标;教育则促使人成为“人”,提供成“人”的方法与途径。

(一)哲学与人

当代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通过人和哲学的存在方式,揭示出“哲学的奥秘在于人,人的奥秘在于哲学”。[6]从人理解哲学,从哲学理解人,二者是相通的。哲学是一种人生的反思和精神追求。哲学的本质在于人,人的本性也是哲学的。

认识自我是西方哲学的主题。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关注世界的存在及其本源。自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思想口号后,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从此,人的存在成为哲学的主题,哲学就是认识人自己。卡西尔(Enst Cassirer)在《人论》一开始就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的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7]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也以人的自我觉醒为前提;当代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不只是讨论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和形式,更讨论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关注语言表达的人文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更是把人看做改造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揭示人如何改变世界。(www.guayunfan.com)

精神追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与西方认识论的哲学反思不同,中国传统哲学带有追求精神成长的强烈伦理色彩。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的学说就是如何成“仁”的伦理学说。道家也主张摆脱外在的名利和各种限制,回归人性的自然。禅宗将佛性与人性结合起来,人性就是佛性,佛在心中,是自我的感悟和觉醒。所以,在中国的传统中,哲学是一种精神的高雅活动,是一种有意义的精神追求。贺麟先生就指出,“哲学是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使人生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并不是智巧的卖弄,而乃是精神上的清茶淡饭。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其伟大处即在于能道出人心之所同然,能启发人的灵性,提醒人的潜伏意识。”[8]冯友兰先生也说,“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结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9]在这个意义上,不仅可以说人是哲学的主题,哲学有着成“人”的追求,甚至可以进一步说,哲学就是人学。

哲学是人的自我反思,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性存在。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生活。精神存在、精神生活是人超越动物的根本。哲学作为一种反思,不同于科学的探究。科学探究所指向的是客观事物,是外在于人的,但哲学指向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内在于人的,哲学是人的一种自我反思。作为一种反思的精神,是人之为人所不可缺少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值得过的。没有哲学的反思,人就如同莽撞的动物,有的只是本能,而无精神的追求。所以,哲学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精神生活的守护者

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批判现实,为人生、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价值理想,就是为了引导人们过一种有意义的完满生活。哲学关注真善美,给人们提供“应当如何”、“应当追求什么”的价值指引;哲学不断超越现实,否定“旧我”,追求“新我”,把人带到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不断追求新的人生境界。因此,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如此盛赞哲学:“哲学!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哲学不能提供柴米油盐,但可以引导我们精神追求崇高,过一种值得过的有意义生活,哲学是引导人们过美好生活的智慧或艺术。

哲学追求使人成“人”。正因为哲学具有反思的功能,具有提供价值理想,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功能,所以,过一种哲学的生活,人生就要不断地“反思”、“矫正”、“设计”、“追求”,在其中,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成“人”。哲学既是引导人成“人”的过程,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过程中,哲学引导人步步提升和实现人生的最高追求。

(二)教育与人

相对于“动物不是教育对象,动物界不存在教育”而言,“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认识到“人是教育的对象”与“把教育的对象当做人”,使教育真正地成为成“人”的活动,还是不同的。前者是一个理论命题,后者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在教育的两大关系中,我们长期以来关注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首先满足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重点不同。当政治需要时,教育被视为“上层建筑”,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当经济需要时,教育被视为“生产力”,发挥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时,虽然教育也指向人,培养人,但此时的“人”,不是真正的、充满人性的人,而是满足政治需要的“政治人”、“阶级斗争的工具”,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人”、“人力资源”。立足于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是我们一贯思维教育的定势。所谓教育,就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的活动。

我们并不否认教育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也不否认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是人的重要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就是社会的工具,按照社会的要求或政治经济的逻辑运行,丧失自身的独特性;也并不意味着人只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为社会的工具,而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的社会本位教育观,使教育和人异化为社会的工具,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奴仆,丧失了教育自身和人的独立性。从表面上来看,我们从事的是教育,面对的是人,但这种教育不是“人”的教育,而是“社会工具”的教育。这是一种异化的教育,也使教育导致了“人的异化”。

要使教育真正成为教育,必须把“人”还给教育。这就需要在根本上实现教育轴心从“社会”向“人”的转换。站在人的立场上,立足于人的发展,认识教育,定位教育,实践教育。恰如著名教育学者鲁洁教授所说:“教育以生活中的人为基本出发点,在人的生活世界中,教育是因人之自我生成、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产生。人的自身生成与完善是人类整个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终极目的,而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在实现人类的终极目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存在根据和基本使命就是要使人成为‘人’。”[10]

人是教育的原点,成“人”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教育活动就是促使人成为“人”的活动。人的生成与发展是教育内生的逻辑,人的成长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乃以“育人为本”。当然,这里的“人”,既不是社会的工具,也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具有差异的个体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统一的完整人。

站在人的立场上,认识和定位教育,并不否定教育的社会功能,而是为了更好地还原教育本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就在于教育面向独特的人,致力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否则,就只能使教育异化。教育无疑要承担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为社会发展服务,但这种服务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通过培养人才能得以实现的。教育通过培养具有社会性的完整人,改造现存的“旧”社会,创造一个未知的“新”社会。这就是面向社会的教育与面向人的教育之不同。面向社会的教育,只能是使教育适应社会,复制社会的要求,维护一个“旧”社会;面向人的教育,要立足于人的完善和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社会。前者是一种适应性教育,后者是一种超越性教育。在适应性教育中,人是社会的工具;在超越性教育中,人是社会的创造者。教育通过培养工具人服务于社会,只能巩固社会而无助于社会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创造者来推动,这就是超越性教育的使命。“自古以来的教育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的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11]这意味着当代教育必须由社会转向人,以新人的培养为目标,引导和创造新的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