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楚廷的教育人生_张楚廷教育思想研

张楚廷的教育人生_张楚廷教育思想研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楚廷的教育人生_张楚廷教育思想研张楚廷的教育人生张楚廷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被誉为当代最成功的大学校长之一。张楚廷校长的教育思想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张楚廷校长确是将治学与治事做到较好统一的人。不断的质疑、思考、探索是张楚廷校长的品质。

张楚廷的教育人生_张楚廷教育思想研

张楚廷的教育人生

张楚廷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被誉为当代最成功的大学校长之一。1959年开始从教,到2009年他已经走过了整整50年的教育人生。

一,非凡的人生。张楚廷开始他教育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社会开始动荡的时代,“反右”“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中,他的命运与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曾受到冲击与批判,无论命运多舛,生活多艰难,他始终怀着积极的人生信念,坚持对知识、学术的渴望与研习。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他的教育人生走向了辉煌。1979年以后,历任数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后研习教育学,并任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起任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副主任、系主任。1982年任湖南师范学院副院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1983年任院党委书记。1986年任校长至2000年。在执掌湖南师范大学校政的18年里,张楚廷校长将湖南师范大学这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省属师范学院办成了全国“211”工程重点大学。在此期间,他的大学人才云集,“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的博大胸怀使得各路人才源源不断地汇聚在他的麾下,盛极一时,蔚为壮观,学校蓬勃发展,迅速崛起。张楚廷校长的教育思想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2001年,张楚廷出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校长,8年来,该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者居上,成为全国民办高校的排头兵,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教授、博士为龙头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这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张楚廷校长创造了他人生的第二次辉煌。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喻岳青教授把张楚廷与匡亚明、朱九思、曲钦岳列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大学校长;江西师大校长眭依凡教授其博士论文中说:“朱九思为政治家,张楚廷为学问家,曲钦岳为科学家,同样成为当今中国最杰出、最有治校成就的校长教育家”。“张楚廷校长教育理论著作等身,成为影响极广的教育家”。[1]

二,博学的人生。大学的教师,可以说都是专家,专家就是“深家”,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他们有着高深的见解、独到的认识。专家也是“窄家”,博士也是“窄士”。他们的聪明才智往往聚焦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对领域的问题并非样样精通。作为大学的管理者的校长不能只是一个专家、专才,而应当是一个通才,具有超越本专业局限、进行跨学科对话的能力;应当懂政治、懂管理、懂教育、懂人才,熟悉办学规律、学术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张楚廷校长的学识不可谓不博,他在大学读的是数学专业,后来成为数学教授;在工作过程中他又学习研究了诸多的学科,他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等,并且成为教育学教授,在两个二级学科上指导博士——课程与教学论和高等教育学。他的著述颇丰,已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其中独著30余部,其中《高等教育哲学》是该领域内的开山之作,有些还弥补了国内的空白;并先后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0多篇。他的爱好不仅局限在学术方面,体育也是他的最爱,说起体育方面的事情也是头头是道,他打乒乓常年不懈,水平相当不错,为此他还在湖南师大举办全国的乒乓球擂台赛和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此外他的歌唱、弈棋水平也不低。一个好的教授未必是一个好的校长,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未必能领导好大学。曾任北大校长的严复认为:“治学之材与治事之才,恒不能相兼。尝有观理极深,虑事极审,宏通渊粹,通贯万物之人,授之以事,未必即胜任而愉快。”但是,张楚廷校长确是将治学与治事做到较好统一的人。专家常常采用“打靶式”的思维方式,“靶心”就是他们的专业,瞄得很准,而“靶心”之外的世界常常不在他们的视野范围。专家们容易犯的一种思想方法错误就是“坐井观天”。他作为校长的成功与他的博学密不可分,他的博学使得他在管理方面更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三,探索的人生。不断的质疑、思考、探索是张楚廷校长的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张楚廷校长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与分析,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察微的效果。确信与质疑是行影不离、相伴而行。“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常人并不注意到它有什么不妥,张先生却认为它也难以立足,“按照马克思的话,教师似乎应当主要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引导学生自己按美的规律去塑造自己,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此语意味着教师是工程师,是塑造者,教师不是引而导之,而是设计者,绘制者。”[2]有一本很权威的高等教育学教材,我在平时阅读时并未发现什么问题,当张老师在讲课时,指出其中的毛病,并且分析得很透彻,使我们学生茅塞顿开,受益匪浅。问疑于不疑之处,化有形于无形。张先生讲课的魅力即在于给人提供了无限的思索、体会的空间,启发着人的智慧,叩问着人的心灵,带你逼近事物的本质而这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呼唤。张校长自己是这样做的,也鼓励他的学生质疑,他的学生很活跃,喜欢追着提问,乐此不疲。自由的思想是质疑的基础,一所大学的命脉就是独立与自主。大学只有能够自由思想,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意志力与判断力,才会培养与造就创造的人才。用美国国父杰佛逊的话说:“全能的上帝赋予人自由的心灵。而唯有自由的心灵才能产生自由的、富于创造性的人才”。张校长能够与教师通力合作,提供宽松的自由的学术空间,并指明奋斗的方向,清静自正,无为自化。美国著名的中世纪史学家坎托洛维茨教授认为,只有三种职业的人有资格穿袍服:法官、牧师和学者。袍服代表穿袍服人成熟的思想,独立的判断以及对良知责任感。因而,这种内在主权意识使得三种人最不应该在外在的压力下屈服。张楚廷教授是真知识分子,真学者也!真正的知识分子首要一条判断标准是拥有独立自由思想。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敢于对社会主旋律的思想加以批判,把坚持真理作为自己的信仰,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敢提出自己的思想,特别提倡自由,敢于对当下流行的政治话语加以批判,对当前的教育现状特别是大学教育毫不留情的加以批判,这是难能可贵的。他说过:“我在做学生时候的散漫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未让我后悔过,我在做学生时候对未来的思考一直发生着影响,我在11岁之后就离开了父母而独立生活(独立于父母,却置身于学校),我在做学生时候形成的并未在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完全被摧毁的自信,这些,都能帮助我日后思索校长问题。”[3](www.guayunfan.com)

四,智慧的人生。科恩等人认为大学作为松散结合系统时所表现出“有组织的无序状态”。作为学术性机构,大学制度化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灵活的制度安排来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人们的思想自由,使之消除思想和精神的顾忌,敢于突破常规甚至禁区,充分释放其学术创新的活力。作为校长的张楚廷,深谙其中的道理,他说:“校长的人格在管理中能产生很大的力量,它使师生员工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可学校的目标。校长高尚的人格甚至可能使教职员工愿意跟着学校去承担风险,在失败面前也将表现出较强的承受力。”[4]张校长把“不管”也视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管什么,不管什么,这是管理的两面。说也奇怪,一个事物的两面,人们偏偏只看一面,常常以为管理就是要管,而忽视了另一面——‘不管’”。[5]我们通常很少考虑“不管”也是管理。“学会‘不管’,在本质上在于学会管在点子上,学会管最基本的东西,学会在管理中有更深层的思索,学会预见管理的未来效果,学会在管理中求得做与思的合理平衡,学会管得更好。因而真正能做到‘不管’,做得自如,把‘管’与‘不管’和谐统一,那是高水平的管理”。[6]在吸引人才方面,他们使出了两高招:“一是大胆制定了‘来去自由、出国自由’的政策,废除一切关卡,实行全方位开放;二是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吸引人”。一个人所皆知的事实是,人才的大量引进有两个不可逾越的客观前提:一是取决于能否提供相应的财力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二是取决于能否提供新的创业机会和令人感兴趣的发展前景,而湖南师大在这两方面都是不遗余力的,正是他们营造的优良的“软环境”和不断改善的“硬环境”,才得以广纳天下英才。在进人、用人的问题上,张楚廷校长坚持不用一种观念去判断、评价不同类型的人,不用一种标准去衡量不同岗位上的人,从而营造出一个宽松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使各种人才都能脱颖而出,展其所学,尽其所用。形成“工作靠竞争,收入靠贡献;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人才成长环境。思考结晶为思想,凝结为战略,变成了行动。张楚廷校长把他对人才问题的思考升华为人才管理的思想,尽而变成学校人才建设的指导,他的人才思想在湖南师大的发展中得到充分地体现与展示,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效。在80年代,当组织让他离开学校去担任新的更重要的工作时,他回答到“管理与学术,这两件事我可以同时做;但如果只能选其一的话,我选学术”。他一生都没有离开学校,离开学术。他成就了两所大学,自己的学术斐然,著作等身。

五,平凡的人生。张楚廷校长的人生是非凡的,也是平凡的。说他非凡是他创造了许多的奇迹,说他平凡是他始终将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他在执掌湖南师大时形成了这样八个字:平等、礼貌、准确、高效的“机关八字作风”。当2001年他担任涉外经济学院校长时提出的是这样八个字:平等、尊重、敬责、高效。他说“每当有人说我‘平易近人’时,我就感到自己已不被认为是普通人了。此时,我更感到作为一个真人的本性丧失的危险增大,而不是感到更安全了。但我深信,我来自平民,做了校长,依然是一颗平民心,任上是平民;有朝一日卸任下来,还会是当年的那颗平民心。”他在考察干部时,把对人,特别是对学生,是否厚道,当做是担任管理干部最重要的条件。他自己身为校长、书记,但他始终将自己看做普通人,在做着普通人的事情。校长不是官,是行政人员,乃至行政人员的头,也是教师的头,但他不是官。“中国的‘官本位’是十分严重的,这种东西是带有封建色彩的,在学校,最妨碍学术发展的。那么,一所中国现代大学的管理目标之一,应当是比较彻底地清除‘官本位’。舍此,就很难有学术繁荣,很难让真理至上的旗帜在学校飘扬。”[7]先生作为个中之人,却旗帜鲜明地反对“官本位”实属不易,这也充分体现了先生对大学应有之性质、内涵、管理的深刻理解及其办学治校的洞烛之见。他讲课、做演讲从不坐着,都是站着,有一次,主持人坚持让他坐着讲,他开玩笑地问朱总理做报告是站着还是坐着?同学说:“站着”;他说,看来他还是得站着讲。他认为:“学生的权利派生出教师的权利,教师的权利派生出校长的权利。”他的经典的开场白:“同学们,老师们,领导们”,他对学生的尊重都让人感动。在许多情况下,大学的管理不是凭借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依靠校长的说服力、影响力、人格魅力以及在教育界的声望来实现的。纵观他的管理经历,与其说是“管”,不如说是“理”,以礼相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在希腊语中,魅力的意思是表演奇迹、预言未来和拥有天赐灵感的能力。“人们认为,魅力是由追随者对领导者品质和行为的知觉造成的。这些知觉受领导情境中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追随者的个人需要和机体需要的影响。”[8]1949年,著名教育家傅任敢为祝贺梅贻琦的60寿辰,写道:“做领袖的人有两种:一种使人慑服,一种使人悦服。毫无疑问地,教育工作者应当使人悦服,而不在乎使人慑服。因为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梅校长的品行中深深具有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感到我们需要有根基深厚的爱,育才有着落”。[9]张楚廷校长成功的奥秘在于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使人悦服。

教育家不同于科学家和专业学者,他不仅需要学识素养以及科学领域的精湛造诣,而且更需要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格力量。张楚廷校长的教育人生的可贵之处在于顺应自然,尊重规律、顺势而动、因势利导,不强作妄为之意,其特征是“引”与“导”而非“管”与“制”。他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与淡泊宽广的胸怀在现时的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弥足珍贵,听先生讲述人生,可以悟得为人之道,修身之法。

〔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9年专刊〕

【注释】

[1]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68

[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7

[3]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选.校长叙论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15

[4]张楚廷.教育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371

[5]张楚廷.才从财来,还是财从才来[J].当代教育论坛,2004.(4)

[6]张楚廷.一所大学在崛起[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87~288

[7]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8

[8]托马斯.萨乔万尼著,张虹译,校长学 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7

[9]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上册)[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3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