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_标准化战略的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_标准化战略的理论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时期,有关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战略的形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个相近的学派,即“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安索夫认为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地制订计划的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计划的全过程负责,而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人员则对高层负责;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如此,战略选择的过程必须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_标准化战略的理论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自战略管理理论产生至今,其大体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一)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战略思想阶段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战略思想阶段,尚没有产生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精彩的以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的战略管理思想。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理论时代,在这一时期,管理先驱泰勒提出了将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法约尔(Fayol)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把计划职能作为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6]

1938年,美国的切斯特·I.巴纳德(C. I.Barnard)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战略的概念引入管理理论,并在该书中强调指出,组织是一个有意识地协调各种活动的体系,其中组织目标处于组织的中心,而经理人员则是组织体系或协作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经理人员的特有职能是制定组织目标。[7]另外,巴纳德本人把自己的贡献主要归结为一些“结构性”概念和“动态性”概念,而这些概念正是企业战略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他还进一步指出,一个协作体系为了生存下去,必须在实现组织目标方面是“有效的”,也即经理人员必须处理好组织体系同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企业组织与其环境能够相互协调,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互“匹配”的主张已经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1957年,塞尔兹尼克(P.Selznick)在其著作《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行为》中认为,诸如经理人员及其历史经验等因素是关系到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并引进了“独特竞争力”的概念,构建了现代战略的雏形。(www.guayunfan.com)

(二) 20世纪6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当代战略管理理论的主要形成阶段应该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这一时期,有关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战略的形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个相近的学派,即“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设计学派”的观点始于赛尔兹尼克,发展于钱德勒,而后由安德鲁斯作了更为精确的界定。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一书,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钱德勒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的需要,即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的需要,并且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8]1971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在《商业政策:原理与案例》中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战略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环境不断变化导致机遇与威胁的出现,组织的优势与劣势将不断地调整以避免威胁并利用机遇。对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的评估可以确定企业的独特能力,对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的分析可以确定潜在的成功因素,而这两种分析构成战略的基础。[9]

“计划学派”以安索夫(H. I.Ansoff) 1965年出版的《战略管理》一书为标志。安索夫认为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地制订计划的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计划的全过程负责,而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人员则对高层负责;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安索夫在《战略管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并将战略定义为:“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包括各种方案的拟订和评价以及最终将要实施的方案。”“战略”一词随后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10]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500强工业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组建起了战略规划部门,战略咨询的费用高达3亿美元,形成了70年代的“战略热”。在70年代后期,战略管理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和研究领域,逐渐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鲁梅尔特、申德尔、蒂斯在他们合写的《战略管理和经济学》一文中曾经明确指出,战略管理的理论思想以20世纪70年代为开端,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78年,迈尔斯和斯诺在《组织战略、结构和过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一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分类体系。不同的企业在对待外部市场定位、内部组织程序和技术操作过程等经营任务时,采用了不同的战略态势:前瞻、分析、守成、漂移。该书强调战略、结构和过程的有机组合与理想状态,并承认殊途同归的可能性:基本战略体系中的任何一个稳定战略都可能导致优秀绩效。

在1978年,明茨伯格正式阐述了“自生战略”现象,并指出战略不仅可以被“制定”出来,也可以自动自发地“形成”。战略决策可以是理性设计、上行下达的,也可以是随机产生、上下互动的。明茨伯格对战略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定义和诠释。[11]奎恩在同一时期关于逻辑渐进主义的系列研究,与明茨伯格的理论遥相呼应,强调战略决策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如此,战略选择的过程必须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从两位学者对“自生”和“渐进”的青睐可以看出,这种对战略过程特点的关注继承了管理决策理论先驱西蒙的理论衣钵,但他们对政治因素的敏感性丰富了对战略过程的把握。

(三) 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1980年,由申德尔主编的《战略管理杂志》诞生,它标志着战略管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至此,战略管理领域开始进入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日本工业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兴起,使得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问题。各个企业不再盲目地追求和崇拜战略,而是冷静地对战略进行了再思考和重新的认识。理论家和企业实践者们开始对该理论的系统体系进行完善。这一时期战略管理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他深受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学派的影响,致力于将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波特通过对美国33家进行多样化经营的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多数企业的战略应用不够得当,不能产生和获得管理效益,波特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了修正和完善战略管理理论的方法。

波特的主要贡献在于将产业组织学派的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即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引入企业战略的分析和研究中,全面颠覆了以往产业组织经济学提出的政府政策服务的目标,使得产业分析的方法和手段能为企业提供服务,指引企业预测、了解并尽可能地掌控市场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和最持久地保持竞争优势。1980年,波特在哈藤和申德尔等人关于战略定位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企业在考虑战略时必须将企业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行业是企业经营的最直接环境,而每个行业的结构又决定着企业的潜在利润水平。这样,他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兼容,并达成了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统一。以波特为主流代表人物的“定位学派”,其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①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产业结构。②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并执行一种基本战略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以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获取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即实现低成本或差异化)。③价值链活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能够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12]

因此,战略的选择应基于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并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即自我定位。而要正确选择这样的产业,并给企业的竞争优势正确定位,就要对即将进入的产业的结构状况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战略制定人员应该是分析家,其主要任务是选择利润潜力比较大的行业并在其中进行正确的定位。波特为此还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巧,如五种竞争力模型、公司地位和行业吸引力分析矩阵、价值链等,以作为企业的分析工具。波特在1979年、1987年和1990年分别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竞争力量如何塑造战略》、《从竞争优势到竞争战略》、《国家竞争优势》等文章,又于1980年、1985年和1990年分别出版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本经典著作,它们被《财富》杂志列为全美500强企业的经理、咨询顾问及证券分析家们必读的圣经。在波特倡导的三大战略中,成本领先强调的是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突出的是范围经济,专一化突出的是服务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并通过高附加值赢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三大战略没有概括实践中普遍使用的品牌等在20世纪80年代最成功的战略。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鲁梅尔特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内的利润差异比产业间的利润差异要大得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研究范围经济与交易成本的学者,也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资源在决定公司活动的边界方面的作用。于是,资源本位企业观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发展。这一流派更早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彭罗斯的企业增长理论。她的理论将企业资源,尤其是管理资源,作为决定企业盛衰成败的主要因素。根据资源本位企业观的解释,企业经营战略的首要任务在于发现和寻求独特的资源与能力,并以之为基础构建其他企业不可能模仿和替代的经营战略。1984年伯格·沃纳菲尔特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了《企业的资源基础论》这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它宣告了资源基础论时代的到来,资源基础论这个概念也就诞生了。这篇论文从资源的角度而非产品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虽然沃纳菲尔特倡导的分析工具后来没有得到流行,但他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这一观点导致了战略管理界革命性的变化,对整个80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3]

(四) 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知识经济日益兴起,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在这一背景下,战略管理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修正和完善。

1990年,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对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开始兴起,形成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它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从本质上说,核心能力理论脱胎于资源基础论,因为一般的资源基础论把能力也当做企业的资源。所以,核心能力理论的战略思想的精髓并没有超出资源基础论的范围,所不同的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特别强调企业是能力的集合体,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在战略管理的实践上,则要求企业从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条件出发,在自身拥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的产业从事生产经营,避免盲目受市场盈利诱导而进入不相关的产业从事多元化经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核心能力理论弥补了波特结构理论中注重企业外部分析的缺陷,但同时,其本身也还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即对企业内部过分关注,使得对企业内外部的分析有些失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柯里斯和蒙哥马利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资源竞争: 90年代的战略》一文。该论文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认识更深了一层,提出了企业的资源观。他们认为,只有公司拥有了预期业务和战略最为匹配的资源,该资源才最具价值,公司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

1991年,巴尼明确地阐述了现在被认为是主流派的资源本位企业观的标准理论范式。其主要论点是,企业所拥有的那些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有意识和有组织地应用于其经营战略的资源与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竞争优势。同年,格兰特在《加利福尼亚管理评论》上发表了《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论》一文,对资源基础论作了较为精辟的总结与诠释,尤其是为战略的制定过程建立了一个实践构架。因此,格兰特也被誉为资源基础论的集大成者。1996年巴尼首次关注战略资源要素(那些在某种竞争环境中,制定和实施某种有效的竞争战略所必需的资源与能力)在企业间分配的异质性及其战略含义。这种持久的异质性会导致某些企业具有不可模仿的战略,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优秀的经营绩效。[14]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幅度也越来越大。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能否灵活有效地利用内部资源,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成为企业战略模式成败的关键因素。1997年,蒂斯和他的同事发表于《战略管理杂志》的关于“动态能力”的论文,为缓解战略管理学中产业定位和资源组合这两个主要理论学派之间的对立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蒂斯等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所具有的调配和使用资源的能力、利用资源去开发和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以及保持企业的资源组合与外部环境动态匹配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动态能力也是企业资源与能力的一部分,是企业的一种高层次的能力。没有动态能力,企业将不能及时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原来的显著竞争力或核心竞争力也会成为“核心包袱”,失去它的时效性和环境特定性。动态能力的培养要求企业管理者乃至整个企业不断地学习并进行知识更新。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也出现过知识本位企业观的说法,它将企业看成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一个不断地吸收、获取、存储、加工、检索和使用知识的有机体。

面对未来,企业经营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速变化和不可预测性。1998年布朗和埃森哈特合作出版了《边缘竞争》一书,指出战略管理最重要的是对变革进行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预测变革;二是对变革迅速作出反应;三是能够领导变革,即能够走在变革的前面,甚至可以改变竞争的游戏规则。[15]早在1988年出版的《新公司战略》中,安索夫就根据环境动荡的程度提出了柔性战略理论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安索夫把柔性区分为两个方面:外部柔性,即基于产品——市场投资多样化的手段,而内部柔性是基于资源流动性的手段。根据柔性战略的观点,在动态环境中创造一个具有动态回应能力的组织,可以获得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构造出与传统战略完全不同的战略逻辑。1998年,荷兰战略研究学者亨克·傅博达在安索夫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柔性组织的观点,从而发展了安索夫的战略管理理论。他认为,所谓内部柔性就是“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而外部柔性则是“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据此,企业可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16]。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战略联盟理论的出现,人们关注的热点转向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战略思维也发生了转变。1996年美国学者穆尔在《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战略观点——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理论,并明确提出要将生态学的原理用于企业战略的研究。企业不应把自己视为单个的企业或扩展的企业,而应把自己视为一个企业生态系统,企业应该和谐共生于一个丰富而利益相关的动态系统之中。[17]该理论弥补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战略管理理论偏重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忽视合作的不足,给出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及企业如何发展并取得领导地位的战略管理方法。同年,内勒巴夫和布兰登勃格合作出版了《合作竞争》一书,在书中他们认为,企业的经营是一种可以达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有竞争,也应存在合作,并提出了企业合作竞争的战略新理念。[18]

针对环境变化的剧烈性及其给相关产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等特点,1996年,伯格尔曼和格如提出了“战略转折点”理论,此理论认为,环境变化会导致企业的战略意图和其采取的战略行动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常常会使企业中出现战略矛盾,而这种矛盾将会阻碍企业的转型,是企业面临“战略转折点”的标志。因此,企业新战略意图的制定依赖于高层领导者从这种战略矛盾与冲突中获得的有效信息。[19]

(五) 21世纪的战略管理理论

由于全球化竞争的兴起和加剧,在21世纪出现了基于创新的动态研究,要求能力再造,强调快速反应,并把战略和竞争的研究置于战略互动、竞争量化的动态发展的基础上,认为任何竞争优势都不是不可打破的,应把企业战略作为过程来研究,并建立富有弹性的战略管理系统。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着眼点也逐步由竞争转入合作或者共生。一方面,战略研究继续延续20世纪的主流方向。另一方面,战略基点逐渐由思考战略如何形成向关注业务层战略转移。如2002年博西狄、查兰和伯克在其著作《执行:把事情办成的学问》中关注战略实施,适时地强调了执行力在战略实施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中,除了吸收产业经济学精髓,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也在战略管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5年欧洲管理学院的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根据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系列文章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了《蓝海战略》。书中作者提出了价值线等概念,并提出了六项原则,包括四项战略制定原则,即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以及两项战略执行原则,即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将战略执行作为战略的一部分。他们鼓励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特点以及他们在产品的搜寻、比较、购买、使用、服务和弃置过程中对价值的诉求,从而通过对产品特性和功能的增加删减,更加准确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创造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寻求高速增长,从而摆脱企业竞争的红海,创造无限商机的蓝海。[20]2006年,安德森《长尾理论》一书的面世,促进了企业营销与生产思维的改变,长尾理论提出了“让顾客参与生产、降低成本、考虑小市场”等九大法则,它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战略,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思维。[21]我们可以说,这些尚不能称为完整的理论,因为它们都没有撼动主流战略管理理论的地位,或者只能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所作的修补,但是这些观点无不受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强烈影响,并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