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展望中国数字出版_学员论文集

展望中国数字出版_学员论文集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展望中国数字出版_学员论文集展望中国数字出版中国纺织出版社 杨勇 金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数字出版在以50%~80%的速度增长。可以想见,数字出版将会成为整个出版业的一个主要业态。”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的整体收入超过750亿元,首次超过中国纸质出版产值。2011年将是数字出版延续、巩固并继续扩展的一年。中商情报网分析师预计: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将首次超过900亿元,预计2015年,其产业规模可以达到1800亿元左右。

展望中国数字出版_学员论文集

展望中国数字出版

中国纺织出版社 杨勇 金昊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数字出版在以50%~80%的速度增长。可以想见,数字出版将会成为整个出版业的一个主要业态。”

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的整体收入超过750亿元,首次超过中国纸质出版产值。与2008年的530亿元相比,同比增长41.5%。数字出版不仅成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新闻出版产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表现出几大特点:营销与赢利模式实现突破,手机出版受到重视,微博异军突起,众多传统出版集团涉足数字出版。

2011年将是数字出版延续、巩固并继续扩展的一年。首当其冲的是,产业融合加剧。伴随着产业融合的加深,将出现“复合出版”的局面;内容资源继续向少数企业高度集中,离线阅读商机促势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也成为出版商的兵家必争之地。(www.guayunfan.com)

未来几年,我国将形成以专业方向为聚合的数字出版集团为核心,该专业方向的出版机构围绕的出版服务形态。同时,国外出版集团将继续向国内渗透,以提供技术平台为诱饵,吸引出版机构搭载,利用庞大健全的销售网络,垄断出版资源和用户资源。中商情报网分析师预计: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将首次超过900亿元,预计2015年,其产业规模可以达到1800亿元左右。

大势所趋,作为传统图书出版社的一名策划编辑,也必须要树立“数字出版意识”,有机地调整自己的策划思路,扎实专业基础,沉稳面对大局,结合本社实际,在心思意念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力保“内容提供商”的地位

网络运营是指在网络平台上经营内容资源,创造出一种新的成本营收的模型,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并形成了可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在这里网络更重要的是作为内容的生产平台。在专业生产领域,建立在海量内容基础上的在线服务,最充分地体现了数字出版的特性。

对于传统的出版社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专业网络编辑团队。其中,内容必须是通过整合以后,才能够满足手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手机阅读的界面特征,才能创造出商业模式。无论在手机上还是在网络上最终能够占据市场的都要靠高质量的内容。只要我们发挥传统图书出版社的版块优势,有能力提供独具特色的内容,强化我们的内容提供商的地位,争取到IT厂商或网络运营商(“技术提供商”)愿意与我们结成合作伙伴,这就要求我们有内容生产,集成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庞大的内容资源。

既然我们目前的网络技术不足,一定时期内只能靠内容取胜,争取“内容提供商”的地位。对于不同的传统出版商而言,内容的生产和供给也会不同,规避“同质化问题”势在必行,最终在网络上能够占据的是要有品牌的、有个性的、有品质的内容。

二、数字产品要针对性地细化产品结构,各从其类

我国目前拥有全世界人数最多的网民和手机用户。现在的“80后”“90后”,他们非常熟悉网络技术,电脑、手机、游戏机、MP4等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是他们,“60后”和“70后”的很多人也是一天到晚挂在网上,网络购物的消费方式已经非常普遍;手机上网随处可见(手机下载阅读文字、手机下载音乐、手机下载视频、手机传输图片等)。

网络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总结来说,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有电脑时上网,二是无电脑时玩手机,随着3G技术的发展,手机阅读已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100%,手机就是未来的“阅读器”,将来在技术上必然是电脑、手机、阅读器的合一(多合一)。如“中文在线”公司于去年底以手机阅读的方式,与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及电影同步推出《非诚勿扰》一书,成为中国“全媒体同步出版第一书”,随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等书也接连出版,在手机上实现近万册的阅读。

数字产品就是要随时随地占据最新最全的海量信息,并且,更重要的是“各从其类”,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有需求。传统图书出版必须重新整合内容,服务于手机客户。

比如,菜谱类图书能否建立“今日家常菜”的数据信息,借助手机或网络平台,每天为用户发送一道菜的用料、做法及成品图(能加上热量等健康指数就更到位了),并且分地区分季节努力做到人性化服务;时尚类杂志能否建立“今日靓装” 的数据信息,每天一个时装搭配的案例,再加些装扮技巧和专家指导的文字等,应该很受时尚女生的欢迎;还有“经管励志图书”,可以每天学点经济学等。

可做的细致化服务很多,现在还处于让手机客户去自己海选信息,而缺乏主动上门服务的“高级定制化信息”。数字产品要精准地寻求到目标订阅用户才最终有效。当然与IT平台合作需要很强的竞价谈判能力,要摸着石头过河。市场现有的“天气预报”每月收费3元,以此为例,若有10万人订阅,每月30万元。当然没有人可以预测我们栏目的结果会怎样,但是服务到家肯定是适应未来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前只有皇室贵族独享奢侈的定制服务,工业化时代有钱人不分阶层都可以享受定制,在数字时代则人人都是VIP,人人可以享受专业的定制服务,并且只花不多的钱。在现今时代,大规模定制成为一种可能,而且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这将是至今为止,在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领域最大的突破。一旦打通这个环节,传统出版社才可以在数字出版上占领一席之地,也才有机会分得数字出版高额利润的一杯羹。

三、建立自己的专业读者数据库,提供专业电子书

高等教育出版方面,推动产品变化的是学生、教师和教学机构的需求。我们现在比以前更关注客户。在过去,我们注意的是内容、销售和市场等,但现在我们更关注学生或专业人士的学习、工作流程,通过分析流程来提供整体的内容—方法教学模式,就是整体解决方案。比以往做更多的实验,来研究老师和学生每天在做些什么有什么需要,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如何使他们更高效地学习,有很多步骤,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产品都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设计生产。

目前国外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新产品,主要介绍五种。第一种是家庭作业管理。即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在线做功课,然后得到老师的即时反馈。这既可在课堂使用,也可以直接链接给学生使用。第二种是在线课程。通过使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可以在线学习,这可以作为对老师平时课堂讲课的补充,也可以用作远程教育的学习内容。第三种是电子图书。这种产品在高等教育领域还是比较新的。电子图书是可以下载的图书,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与印刷图书完全相同的电子版;二是在传统课本的基础上,加入了视频等多媒体因素。第四种是课外辅导材料。美国和中国一样,学生都需要取得好成绩,要进好的大学,也要过许多关,压力不小,需求也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就是市场的动力,这也为出版商提供了商机。第五种是虚拟的体验性材料,如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做游戏学习等。从短期而言,家庭作业和电子图书的收入最高,在线课程和虚拟的体验性材料在近期也有发展机会;从长期来看,网上社区等是重要的收入来源。这和传统的教学经验不同,传统的教学经验是出版商将内容提供给使用者、教授或教学机构,新的教学经验是使用者、教授和教学机构密切联系、互动,我们非常关注他们之间的互动。所以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将近期的利润和未来的发展机会结合起来。

当变化发生时,将是非常迅速的,我们要为此做好准备。在美国的音乐市场,如果传统的音乐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数字化的变化,那么其市场销售额就会大幅度下降。这在教科书领域目前还没有出现。但如果我们不做好充分准备,那么当变化发生时,我们就会措手不及,就会错失良机。

四、申请网络出版许可转化音像制品为网络产品

借助适当时机,申请网络出版许可,利用传统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物的许可权(出版一批公版权的音像制品),转化音像制品为网络产品,绝对正版产品。

整合传统图书出版社的作者资源,如专业协会、专业院校等已有资源,开发网络产品:比如专业协会主办的各种专业论坛,我们可以购买网络产品制作权,在大的网络平台上制成专业读者可以通过注册后在线使用的专业产品,教材的电子版本以及附盘图书的文字与CD、VCD、DVD的重新组合或者图片类图书等都可以重新制作为网络产品,或者制作成音像制品在当当、卓越等网站上进行销售。

未来的信息将逐步地实现网络管理,新闻出版总署对网络出版物有明确的许可证制度。目前网络上众多资源被反复地盗版使用,最多的包括影视作品、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等,像谷歌这么大的企业也公然未经授权就扫描并收录了17922部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同时,在网络上还有多数作品未经审阅加工,不良内容大量存在;网络游戏也使相当多的人沉迷其中;“网络色情信息”产业链也屡禁不止。公众对于网络无管理化存有极大的不满,网络空间的规范管理是必然趋势。尊重知识产权,打击盗版势在必行。相信重视内容的传统出版社,只要坚持下去,树立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吸引眼球来获得广告,就一定会产生利润的。

现在很多出版社都实行了ERP管理,网络化和电子化的管理是第一步,同时也在努力实现图书文本的数字化,力争建立数字化的图书仓库,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建立在线的编撰平台等。那么我们未来的数字产品就是据此而生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杂志。

统计数据让我们看到,真正由传统出版业衍生的产值所占整个数字出版的份额少得可怜,而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手机增值业务等热得发烫。现在的数字出版也是一样,很多出版社做的还是把纸质书数字化的工作,仅仅这样肯定是不够的,获利并且很快超出纸质图书的获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要想抢占商机,一定要抢占先机,越早做规划越好,就像买房,一定要趁早,越犹豫付出的成本越高,早买到房的即使买的位置不理想或者有这样那样让自己不满意,但早投入本身就已经是持有潜力股。

所以走单纯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杂志路线就只是简单地把纸质书数字化了,这样的思路还是纸质化的,而数字化的时代一定是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产品直接送达到消费者眼前,吸引大众消费,既满足了大众需求,又实现了销售,达到双赢或多赢。很多传统图书出版社都有大众生活版块,都是大家日常生活的关注点,我们的数字出版只要服务到位(提供独具特色的内容),探索路径(可运行或可借助的发布平台),就一定有实现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