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龙头作用的有效路径探析

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龙头作用的有效路径探析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目前高校普遍把主要精力用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用于预备党员的发展与转正,相对忽略党员的再教育,培养缺乏持续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入党后就呈功德圆满之势,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入党前、入党后判若两人的大有人在,与入党积极分子、普通群众相比先进性优势不足。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而言,要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务必注重“三要”。

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龙头作用的有效路径探析_在创新中前进

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龙头作用的有效路径探析

宋 琼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校学生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担负着服务高校中心工作、维护高校稳定发展大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其成效关系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龙头作用。然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相对于繁荣活跃的团建工作局面,党建工作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其龙头作用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一、原因探析(www.guayunfan.com)

1.学生党建组织架构单薄,组织力量不强

近年来中央号召“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将支部建在班级”,各高校学生党支部呈迅猛扩大的趋势,学生基层党建组织力量不断增强,为高校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党建工作并没有因此出现新局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些年,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层党支部数量的增加与学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相比较,相对增量不明显;二是党建工作机制和组织架构创新不足。随着基层党支部的扩增,并未进行机制的相应创新,依然是校党委——院党委——学工办(团委)老师直接面对各学生党支部骨干的组织人事格局,在教师专职党务工作者与学生党支部书记之间没有中间的组织架构和抓手,支部力量得不到有效整合,旧瓶装新酒,其优势自然得不到彰显。

2.学生党建内容形式单一,吸引力缺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纵观高校学生党建内容和形式却变化不大,依然停留在学习文件、时政,听报告讲座,学习典型、宣传典型,诵唱革命歌曲或诗歌,参观革命纪念地或红色旅游,义务劳动或献爱心等状态,虽然也进了网络、进了社区,但内容和形式似乎没有明显的突破。新意不够,吸引力也就自然缺乏,这是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原因。

3.重发展,轻党员再教育,先锋作用不明显

龙头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来自于基层学生党支部和党员的典型示范。但目前高校普遍把主要精力用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用于预备党员的发展与转正,相对忽略党员的再教育,培养缺乏持续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入党后就呈功德圆满之势,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入党前、入党后判若两人的大有人在,与入党积极分子、普通群众相比先进性优势不足。

4.学生党建思路不开阔,覆盖面、影响力不够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局限于对学生思想政治、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和对党组织后备力量的培养,在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明显不足,这也导致了其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不足,是影响党建龙头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

二、目标定位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而言,要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务必注重“三要”。

1.要把促进发展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是要促进党组织的发展来抓学生党建。严把培养关和考核关,把思想政治素质高、入党动机端正、业务出类拔萃的优秀大学生挑选出来吸收到我们的组织中来,不断充实和壮大党的队伍,为党的发展积蓄力量。二是要促进社会和学校发展来抓学生党建。在工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校的发展,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爱校、爱院的意识和为国家、社会、学校作贡献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积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党员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促进社会和学校的发展。三是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来抓党建。

2.要“以学生为本”,将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的第一要务是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学生党建来说,也应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为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并将之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工作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研究和探索贴近大学生思想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色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对党、国家、社会的关爱与责任感、使命感,消除其青春期特有的逆反情绪。只有如此,我们的工作才会有的放矢。

3.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促进高校学生党建的可持续发展

既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学生党建内部各项工作的关系,又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学生党建与高校整体学生工作的关系。要加强学生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强化党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骨干、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培养、学风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要在学生党建覆盖面、影响力、吸引力上下功夫,活跃学生党建文化。唯有此,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永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活力。

三、路径选择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扩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吸引力”三个关键点,作出了如下路径选择。

1.合理设置组织架构,构建学生党建工作有力抓手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架构基本处于两种模式,如图1~图2所示。

图1 学生党建工作架构模式一

即在学校党委下设若干个学院分党委,学院分党委通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未成立学生工作办公室的由院团委行使职能),直接负责各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和管理,部分学生党建工作较规范的学院在学院党委下设学生党总支,通过学生党总支来负责学院各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和管理,但学生党总支尚处于一个笼统的架构,其职能仅限于组织发展工作的预审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指导规范职能。在这两种模式架构下,各学生党支部基本还处于分散开展工作状态,中间缺乏联系学生工作办公室或党总支与各党支部书记的桥梁纽带,组织架构的断层或者不健全,不利于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基于这一考虑,笔者认为突破的关键在于在“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把支部建在班级”的基础上,再加上“广泛成立学生党总支,学生党总支下设部门运作”的要求,健全学生党总支的组织构架,使之成为学院党委开展各项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如图3所示。

图2 学生党建工作架构模式二

图3 学生党建工作架构模式三

将学生党总支像团委学生会一样分成若干个部门,每个部门负责部分党建职能,通过这些健全的组织机构来组织各分散的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党总支部门设置与职能

2.拓展党校培训业务,增强党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除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外,把学生党员骨干的培训、各类学生组织干部的培训纳入党校的培训业务中,分成不同的培训类别,如团委学生会主席培训班、班长培训班、心理委员培训班等,再加以期、届,授予正式的培训结业证,将其规范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理论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助于提升党组织在学生组织、学生群体中的地位、影响力,培育组织归宿感。将各类学生组织、学生干部以多重党校学员的身份与党校、党建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党建带动团建及一切学生工作的有力抓手,是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与覆盖面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主动培养、输送更多的党员精英到各类学生组织中担任主要干部职务,发挥学生党员在各项学生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3.创建系列特色党建品牌活动,增强“典型在身边”的先锋、引领、示范效应

品牌活动是集中体现和展示学生工作特色和成效的窗口,它具有极强的宣传、引领效用。因此,创建和打造有学生党建工作特色的学生党建品牌活动,是推进“旗帜工程”的重要渠道。品牌活动设计考虑因素除教育意义外,广泛性、吸引力及可参与性也极为重要。诸如党支部风采大赛、党员风采大赛之类的活动立意鲜明,既体现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又把传统的“典型在身边”自上而下的典型选择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风采大赛的竞赛形式。在赛制的制定上,可采用户外素质拓展环节,PPT展示及演讲环节,党史、时政知识问答,评委现场提问答辩,现场风采展示等环节,这大大提高了活动的参与性、新颖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将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优点在于容易激发学生党员及学生基层组织的参与热情,易于朴实地宣传基层党支部、学生党员个人的先进事迹。除学生党支部风采大赛、学生党员风采大赛外,还可以挖掘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党建活动。如学习心得大比拼活动等,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中分小组讨论的枯燥的学习心得交流,纳入整个分党校全体学员以小组或党校班级为单位参赛的生动活泼的党校学习心得比拼形式。

4.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担当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提升党建工作的活力

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将之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与学风、校风建设,与学生素质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相挂钩,开创生动活泼的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把龙头作用发挥于各项学生工作,引领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与高校学生团建相互协作、统筹协调,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和谐共建,相得益彰,持续发展。

5.广泛开展“三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党建的影响力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行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同学的“三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在广泛宣传、动员更多的学生党员、党支部积极参与之外,还应搭建平台,给予指导和支持,在传统的考察调研,献爱心、关爱特殊群体的自愿者服务等活动基础上,大力开展智力扶贫、科技扶贫,推广科技下乡,党员骨干挂职锻炼,大力推进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政府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学习型、服务型的党建工作体系。

6.把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

实践证明,激励出活力、关怀出动力,帮扶提高凝聚力。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对学生党员的再教育过程中,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和成长,尤其是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实际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关爱,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显著作用,其力量和作用往往胜于千言万语的口头教育。这是我党历史的经验总结,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党的十七大也提出了要把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制度化、机制化的要求,体现了党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7.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增强各级学生党组织的先进性

为确保各级学生党组织的严谨、规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修订、完善原有的党员理论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入党联系人制度,入党公示制度,先进党员、优秀党支部评优条例等系列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制定新的制度、体系与规范,如:党员骨干考核激励体系、群众监督体系、档案管理体系、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信息库统计与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体系、帮扶体系、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活动申报审批制度等,以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各级学生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体现先进性。

8.运用传统宣传载体现代化信息载体,打造全方位、多功能的党建宣传平台,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曾明确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塑造人、感染人、改变人。因此打造良好的学生党建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也是增强学生党建龙头作用的重要方法。传统的报纸、报刊、专栏、板报、海报、广播、电视,再融合现代化的学生党建网站、活动视频,各类网上竞赛活动、电子书刊杂志,手机短信、飞信、QQ平台都应成为我们宣传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学生党建活动,灌输党的理论、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使学生党建宣传时时处处全方位地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全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