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_高校体育教育研究

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_高校体育教育研究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_高校体育教育研究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代富斌 杨 辉 阳 萌[1]前 言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举措2.1以终身体育为宗旨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以终身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深化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_高校体育教育研究

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

代富斌 杨 辉 阳 萌[1]

前 言

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医疗技术应用、服务性专业人才是医学教育的目标。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多数是与医疗技术应用、医疗服务相关。因此,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应针对教学特点增加对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运动训练,培养学生适应就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具有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

1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www.guayunfan.com)

1.1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医学院校学生和年龄层次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大,体形、骨骼、肌肉和内脏等变化较大,心理方面也处在非常敏感的时期。这些特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注意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其次合理安排早操和课间操、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比例。同时体育教学中应个性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结合体育的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用于体育活动之中,加强对挫折教育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和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教育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勇敢顽强和创新开拓的品质,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特点。

1.2不同专业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具备它的特点和要求,体育教学同时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要有目的地增强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对体能的需要选用体育教学内容,发展提高职业技能的身体素质。另外,还应针对在劳动中人体局部重复操作的强度负荷,选用对应肢体活动的保健体育教学,使身体全面协调发展。因为各种职业劳动在快节奏、高效率操作中,身体活动的部位和动作用力的形式,大多是局部肌肉紧张而重复地用力,连续固定操作,久而久之,劳动的分工使一些受它影响的人变成残疾,使部分肌肉发达而使其他肌肉萎缩。因此,针对不同的职业,在医学院校中就让学生养成相对应的锻炼习惯。

1.2.1办公型专业

在医学院校中医学影像和检验、眼视光等专业均属此类,长期坐在座位上,精神高度紧张等是这类专业的典型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就应有针对性地增加健身操和韵律操等锻炼项目。

1.2.2直立型专业

临床、助产专业属于这种类型。手术时长时间站立使人体协调机能变差,各器官的负担加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多发症状。因此要增加健身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锻炼项目。

1.2.3运动型专业

护理、药学专业属于这种类型。每天需要查病房,换药换针水,在药房配药,易出现过度疲劳、肺部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增加耐力方面的项目,如爬山、长跑和游泳等。

2在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举措

2.1以终身体育为宗旨

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以终身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深化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目前,高等院校正在实施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就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它在形式、内容及管理上强化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广大体育教师除了做好教育、宣传及指导外,更要注重教学观念的适应性、教育形式的可行性和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突出人才的整体性发展。教学内容突出时代性,增加现代元素,考虑到学校女生占85%这一实际,除健美操外还要增加形体训练、体育舞蹈、瑜伽、搏击操等新兴体育项目,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以培养能力为核心

2.2.1教学方法要科学、新颖、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性,又要新颖有趣,活泼多样。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融教学、竞技、娱乐、游戏为一体,要经常出新招,常教常新。在教学形式上要改变多年来“大锅饭”的现象,变“一刀切”为多层次、多形式的因材施教,使学生各得其所,避免“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现象,从而使体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2.2.2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

体育教材内容可安排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养生、体育欣赏、形体训练、体育保健、健康教育等,也可以开设一些与体育、保健、娱乐、审美等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体育锻炼,形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理论、保健基础。

2.2.3以快乐体育为中介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与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与智能教育,它反映了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快乐体育”在形式上主张学生主动学,反对被动学;在情感上主张学生乐学,反对苦学;在意志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它的本质含义是寓教于乐之中,使学生能在学习阶段认识体育,热爱体育,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体育成为自身生活的一部分,相伴终身。“快乐体育”是学生体育学习观念的一种更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

2.3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2.3.1要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引导

发挥广播、电视和图片展等宣传媒介作用,在看、听、说中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激情。

2.3.2创造一个适应现代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环境

借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通过集资、有偿服务等形式,改善运动设施,增设“休闲”等运动项目,给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抓住全民健身机遇,体育室可与院团委、学生会协调配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体验中“醒悟”,从而化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提高学生对运动的欲望。

2.3.3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等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学校体育的结束,将是终身体育的开始。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使学生深刻理解体育运动的原理和锻炼对人体短期及长期的影响作用,充分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有赖于自身健康,从而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稳定的、不间断的自觉行动。教师要结合所学的体育知识和实践成果,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教育。

2.4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施教能力

体育教师应改变过去中专教学模式,认真加强教学业务研究,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集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于一身,注意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通过体育兴趣和能力培养以及职业体育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达到终身体育的需求,使医学院校终身体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5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是身心健康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其内容必须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最有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体育逐渐生活化;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自我发展,有能力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参与和享受体育文化内涵目标。

3结 论

要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必须根据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以终身体育为宗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及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与此同时,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努力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和施教能力,以“健康教育”和“快乐体育教学”为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杨贵仁.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发展设想[J].体育科学,2002(3).

[2]应菊英.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整体性改革势在必行[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3]黄加欣,戴志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6).

【注释】

[1]代富斌、杨辉、阳萌,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