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特点_跨越教育的教育思

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特点_跨越教育的教育思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特点_跨越教育的教育思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特点一、长三角区域教育发展现状长三角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体系。为终身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服务的教育资源库基本建成。

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特点_跨越教育的教育思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特点

一、长三角区域教育发展现状

长三角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体系。2008年长三角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8所,在校大学生和当年毕业生分别为301万人和73万人,江苏居全国之首。在我国1955—2007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中,在江苏出生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315人,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上海出生的有229人,位居第二;浙江出生的有220人,位居第三。

(一)上海市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海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实施基础建设和布局结构调整,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呈现出快速发展、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www.guayunfan.com)

1.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上海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颁发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初步构建了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2.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2+2+X”为标志的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校区、园区和城区“三区联动”取得重大进展。高等学校专任教师队伍逐步扩大,教师学历普遍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知识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市高校的科研经费、科研获奖、出版著作、论文数量等反映科研总体实力的指标处于全国前列。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结构布局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日趋贴近。

3.基础教育取得显著成就

义务教育合理布局、均衡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小学、初中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网络“校校通”工程、“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等的实施,有效缩小了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的办学差距。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建设和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了高中教育的布局。

4.职业教育取得较好成效

近年来,上海继续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在深入分析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职业学校的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上海着眼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水平,完善职业教育建设规划,编制了《上海市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2004年—2007年)》,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总体上形成了与上海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比例结构。

5.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上海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机构网络。除全日制学校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外,所有街道(乡镇)建立社区学校。初步形成了基本满足社会各类人员继续教育需要的成人学历教育、多种职业和技能证书教育、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的培训系列。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上海远程教育网络已经覆盖全市城乡,其终端向所有区县的老年学校及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延伸。为终身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服务的教育资源库基本建成。

6.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市财政加大了对经济相对落后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统筹管理高等教育发展,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格局。

7.积极推动教育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

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逐步形成高校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无障碍自由流动机制。大力支援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投入帮助云南建立希望学校、光彩学校,帮助云南培训教师,选派教师到云南贫困地区支任教,资助当地贫困学生。

(二)浙江省教育发展现状

1.基础教育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1989年浙江普及初等教育,2004年在全国省区率先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目前15年教育普及率已达95%以上。近年来,浙江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课本费和借读费,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高中段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总体水平。2006年,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5%,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均达99.9%以上。2007年全省在园幼儿138.94万人、各类中小学校在校生601.75万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9%、99.72%,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1%,“三残”儿童[2]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8.5%,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比例为97%,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学校比例达96.55%,基础教育各项主要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2.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一是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省属高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到2007年底,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和宁波、温州六大高教园区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272.5亿元,建成校舍面积1 025万平方米,安排36所高校、37万名学生入驻。二是高等教育普及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浙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8%,在全国省区中列第一位。三是高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浙江省以大学园区建设为依托,积极深化高校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四是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浙江已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率有了明显提升。在2008年1月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浙江省高校获得16项科技成果奖,其中5项为技术发明奖,占全国同类奖项总数的10%。

3.职业教育成效显著

浙江通过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快布局结构调整,进一步理顺体制,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截至2007年底,浙江省有45所高职院校,其中5所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5.03万人,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34.8%。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年招生数达到1∶1。2007年各类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职工、农民428.61万人,扫除青壮年文盲0.09万人。

4.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

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符合公共财政特点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建立多元化投资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2007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694.1亿元,人均教育经费达到1 393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全省民办教育机构已达到1万多个。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从2005年开始投入30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3],到2007年底,受资助的中小学生比例从4.9%提高到14%。

5.社区教育稳定发展

早在2002年杭州市就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印发了《杭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施意见》,开始把社区教育列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之后,宁波、台州、衢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等市也相继出台了创建学习型城市以及学习型社会的相关文件,杭州、嘉兴、台州、温州、丽水、湖州等市以社区大学为龙头,依托县级电大或其他经过整合后的教育机构成立县级社区学院,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的建设工作,市、县、街镇、村(社区)四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逐步形成。同时,各地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区教育的国际合作也有了新突破。杭州、台州社区大学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联办软件工程师培训班;台州社区大学还引进美国福特基金进行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磐安县玉山社区成为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社区教育的课题基地。2007年下半年,台州社区大学还举办了社区教育国际论坛。

(三)江苏省教育发展现状

1.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得到改善

近年来,江苏省继续抓好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普及工作,江苏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十五”期末,全省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幼儿学前3年教育普及率达7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3.5%。江苏省继续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均衡发展。2007年,做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定额标准为小学不少于230元、初中不少于350元。

2.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江苏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全面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抓好国家、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中职示范学校建设,建成了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提高资源质量。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工作,贯通融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积极组织职业教育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和技术优势,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返乡创业相结合,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3.继续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支持和推动进入“211工程”高校的建设。同时,抓住有利时机,推进省属重点高校建设,加快建设进程,提高发展水平。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培植一批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省)重点实验室。继续加强高校专业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就业市场变化、专业结构布局规律,优化专业结构,引导高校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加强成人高等教育规范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重点建设一批研究生创新基地,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围绕国家和全省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加强高校科技规划和组织协调,显著提升高校知识原创能力、高技术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与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重点建设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

4.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

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向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722万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按政策标准及时足额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生助学金,以及大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国家助学贷款8.2亿元,获贷学生9.63万人,基本实现“应贷尽贷”。

5.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

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分别提高到300元、500元。完成关于适当提高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的政策调研,普通高校在上年基础上增加600元。省财政投入2亿元支持苏北苏中地区农村初中新建宿舍和食堂。69个县(市、区)如期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化解任务。省财政安排资金35.7亿元,全面实施省属高校债务化解工作。

6.加强农业人才的培训力度

2008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68.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39.67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28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0.9万人。建设30所中职实训基地和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组织15所中等职业学校申报国家级实训基地。[4]

7.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能级

近年来,江苏省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地区对中小学办学体制进行了探索性改革试点,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着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理念。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规范管理,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质性引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确保中方办学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合作办学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学科的水平提升。积极吸引外国学生来江苏留学,不断扩大高校留学生规模。以友好省州为平台,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

(四)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现状

为推进长三角地区教育资源共享,增强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教育合作签字仪式2003年10月13日在上海举行,标志着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实质上的启动。苏浙沪三方教育部门达成的多项合作意向包括:建立两地交流合作的组织和工作机制,及时交流双方的教育信息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定期举行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举办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学术研讨;推进两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共同探索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和中学、高考制度改革,共同开展教师培训;共同鼓励两地高校积极开展校际教学合作,推动学分互认、师资互聘、联合办学、合作科研等。

2003年以来,沪苏浙教育一体化进程合作不断深化。三地不断通过教育专家联聘、就业市场互相开放等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中外基础教育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具体合作内容及项目如:成立“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合作组织”。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教育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毕业生就业工作合作组织合作协议书》,决定成立“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合作组织”。该合作组织可以有效地利用三地高校毕业生资源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融互通,以加强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联系与协作,逐步形成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市场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沪杭两地多方位的交流与合作。2003年杭州市教育局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交流合作的意向书》,两地开展了多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一是合作开展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委托华师大举办初中语文数学两个骨干教师培训班,共88名骨干教师赴华师大接受培训。聘请华师大教师赴杭州举办8个专题培训课程,共1 200余名杭州市教师接受培训。杭州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与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所合作开展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课题的前期调研及数据分析工作已经结束,研究进入了最后的结题和撰写研究报告阶段。二是洽谈在杭州举办独立学院。杭州市教育局与华师大及合作投资方多次商谈,确定华师大到余杭仓前高教功能区举办独立学院事项。三是联合举办一系列交流研讨活动。接连举办了“沪杭两地高中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交流活动”、沪杭两地“学习型家庭”建设指导工作研讨交流活动和两地40个家庭结对交流活动以及沪杭两地职业学校校长学术研讨会[5]。

长三角社区教育合作不断深化。沪苏浙教育部门于2003年发起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上海是全国开展社区教育最早的省市之一,已有4个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10个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已经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已有近500万进城务工人员接受了培训。2008年10月13日沪苏浙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在上海签署《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关于长三角社区教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书,长三角将建立起社区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组织,三地将在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培训方面加强合作,并组建考察团。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的举办也将从2009年起从一年一次改为两年一次,其间三地将不定期地组织小型交流,促进终身教育的推广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6]。

二、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基本特点

近年来,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相应地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一是教育一体化合作平台逐步完善。依托“二省一市省市长会议制度”、“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长江三角洲十六个城市经济协调会”三大合作平台,沪苏浙教育部门积极打造教育一体化合作平台,逐步完善2003年以来的合作意向,并在多个专项合作项目上逐步走向实质操作性阶段。

二是教育一体化合作层次逐步丰富。目前,长三角三地省政府层面、各地级市、县级市以及县、镇之间跨区域合作的途径和机制不断完善,各地在教师交流、人才流动、试验设备共享等教育资源上进一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三是教育一体化合作形式不断创新。目前,长三角区域教育合作形式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从要素合作向制度合作发展。长三角区域从最初的毕业生、人才等要素资源的流动模式,逐步向人才、信息、师资认证与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等制度相结合的综合性合作模式转变[7]。2009年3月31日,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江苏、上海、浙江三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在会上共同签订“关于建立长三角地区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协议书”,标志着长三角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已由民间层面、非常规状态向行政决策层面、制度化状态转变。在此次会议上,来自苏、浙、沪三地的与会代表共同提出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终身教育等领域全方位的合作项目与意向,共同确立长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并呼吁教育部在苏浙沪三地设立和建设“长三角教育综合改革试验”[8]。

总之,长三角区域在建立交流合作的组织和工作机制,及时交流三方的教育信息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定期举行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举办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学术研讨;推进三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共同探索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和中学、高考制度改革,共同开展教师培训;三地高校展开校际教学合作,推动学分互认、师资互聘;共同使用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合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扩大高校就业市场互相开放程度[9]等方面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资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长三角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在全国有较大的优势,各级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但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区域教育市场分割的现象较为严重,教育资源往往被限制在各行政区域内单独运作,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功能的发挥。因此,进行区域间人才资源规划、培养的协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

上海主要体现在郊区与中心城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布局不平衡,导致教育水平差距很大。目前,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为1 000元/人,农村生均教育经费为200元/人,郊区与中心城区的差距非常明显。江苏、浙江除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外,还体现在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苏北、浙南地区与苏南、浙北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江苏苏北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苏南的1/2左右,差距明显[10]。

(三)人力资源竞争力不强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要求是多样的,对学校规格和学科门类要求也是多样的。面对长三角区域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较低、高素质劳动者缺口大、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状况,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专业设置、教育质量、布局结构等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长三角区域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亟待增强,培养紧缺专门人才、高层次优秀人才,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型人才的模式需要创新,培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实际实施中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区域教育合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长三角区域教育合作仍然在教育系统本身。实质上,影响区域教育体系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以及资金、人才、信息等众多外部要素往往对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的合作仍然局限在面上,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例如,在长三角区域需要在产学研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创新上需要形成协同、分工、合作的格局,但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长三角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地缘相近、经济发展结构、文化相亲的优势在产学研协同攻关方面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在制度层面,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长三角区域的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长三角区域的整体创新水平。

(五)教育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

目前,长三角区域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教育体系的评估监督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的状况。长三角区域教育网络框架体系还没有形成。长三角区域教育管理、多元化办学等体制仍然不完善,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渠道没有完全理顺,招生分配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