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博士后制度产生的国外背景_中国博士后_19

中国博士后制度产生的国外背景_中国博士后_19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博士后制度产生的国外背景_中国博士后_19(二)中国博士后制度产生的国外背景1.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博士后制度与教育制度一样,同样具有“教育”的功能,从而都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美国博士后制度的上述情况基本反映了美国国情及其历史文化传统。因此,博士后制度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必要补充。

中国博士后制度产生的国外背景_中国博士后_19

(二)中国博士后制度产生的国外背景

1.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博士后制度与教育制度一样,同样具有“教育”的功能,从而都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同时,博士后制度在某些方面比传统的教育制度具有更大的相对优势,它主要表现为:第一,教育制度不具备博士后制度的流动性和“干中学”的人力资本积累途径。第二,教育制度在人力资本方面的作用较为缓慢,且需经过实际工作的进一步锻炼或能力的转换;而博士后制度则因为是对具有相当科研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博士毕业生提供适当的科研条件进行科研工作,因而能够快速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本积累。第三,教育制度固然可以通过学科设置和教育结构调整来体现国家特定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本的特定需求,但它一方面作用缓慢,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手段;博士后制度则与之不同,因为国家通过设置特定的研究课题和针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经费资助,可以迅速地积累起某些领域的特定人力资本。

美国的博士后制度直接起源于研究型大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基本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自发成长过程:社会上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国家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文件、也不存在政府的归口管理部门。之所以称其为一项“教育制度”,是因为它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和广泛存在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并形成了一套广为接受的大同小异的习惯做法。

美国博士后制度的上述情况基本反映了美国国情及其历史文化传统。从美国历史来看,它的人民是由多民族的宗教和政治持异议者、机会主义者和奴隶的后代所组成,个人之间在价值观念、信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从而使得每个人都崇尚自由和尊重他人的自由、憎恨更高一层的权威。美国的《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宣称:人民凌驾于政府之上,政府须经被统治者的同意才能取得其正当权力。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美国人民十分崇尚个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自由和权利,邦联制政府一度是美国人民的首选,只是在遇到无法克服诸多问题时才被联邦制所取代,反对不顾个人之间的千差万别而追求最后结果上的平等的做法。(www.guayunfan.com)

正是在上述情况下,美国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①崇尚个人主义哲学,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身力量、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提高生活水平;②认为个人财富是对艰苦劳动的酬劳,而不是欧洲的对即存财富的继承、亚洲的某些暴发心理等,从而格外爱惜自己的劳动所得和私人产权保护、同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③正是以个人主义哲学为基础,美国公民相信个人可以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对政治生活具有浓厚的兴趣和乐观的预期。除了这些历史文化传统外,美国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以及先后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个人农场的自主经营、工业化初期的个人奋斗等立足于个人努力的社会经济条件,更加强化了上述特征。

在没有政府强有力干预的情况下,美国人民借助于个人主义哲学和对应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对个体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在18、19世纪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在19世纪后半期形成了更为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19、20世纪之交,随着工业、金融业的垄断化和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大规模兴起,尤其是30年代的大萧条后,美国开始走向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但是,尽管目前美国政府的规模很大,但其职能基本仍是:对私人部门经济活动的监督和仲裁、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保障公民的最低收入等,其手段主要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等影响私人部门价格参数的“边际”工具,私人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例如,美国“二战”后奉行的凯恩斯干预主义,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尤其是我国通常的误解),由政府代替私人部门去“踢球”,其主旨仍是对私人部门积极性的发挥:通过财政政策、政府公共支出、增加人们的收入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提高私人部门的投资意愿;通过全球战略大会军事手段提高国民信心,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稳定的国际环境等。即使如此,里根上台后仍致力于缩小一度被扩大的政府权力,克林顿更是提出了“更小、工作更好、成本更小的政府”的工作目标。

对上述蕴涵于美国国民的信念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传统的理解,有助于了解美国博士后制度为什么采取比较放任的形式。客观地说,美国的博士后制度作为具有相当影响和一定成熟度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在多数方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制度的必然趋势。

总之,博士后制度的流动性、“干中学”途径、教育功能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使之成为在人力资本积累,尤其是体现国家发展战略领域的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具有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安排。当然,博士后制度和教育制度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教育制度为博士后制度提供了人才基础;另一方面,招收博士后的教育机构是博士后制度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如果没有博士后制度,一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就不可能是完善的,就难以充分发挥教育制度的功能和快速满足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因此,博士后制度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必要补充。

2.博士后制度是特殊科研制度

博士后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科研制度,博士后在“干中学”方面具有科研制度所不具备的相对优势,从而使得博士后制度成为科研制度的重要补充。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尽管经过科技体制改革后,科研制度的灵活性和流动性特征有所增强,但仍无法同以“流动性”为特征的博士后制度相比。因此,其积累人力资本的效率必然不如博士后制度。第二,科研制度固然可以通过申请国家课题来体现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但由于其成员相对固定,难以实现博士后制度的“人才自由组合”所具有的优势。况且,由于科研单位的人才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限制,其精力、创造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无法同年轻的博士后相提并论。因此,不能容纳博士后的科研机构,其适应国家特定发展战略要求的能力必定是不充分的。当然,在所有的制度安排中,科研制度是同博士后制度最为近似的制度安排。但是,科研制度必须与博士后制度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作用。正是由于博士后制度的重要功能和对教育科研制度的补充作用,使之成为同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密不可分的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从而成为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协调发展和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

科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博士后制度的这一特征。科技发明对社会的作用取决于一系列的改进、扩散速度、影响范围和产业化的可能,因而是政府所难以完全控制和左右的,必须依赖于每一个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刺激或创造良好的条件。

博士后是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力量。科技活动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即社会收益率大于私人收益率。没有国家支持或干预的科技活动,必然难以充分发挥私人部门的积极性;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出水平低于最优水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有两个:一是对私人部门进行支持和刺激,提高私人部门的积极性;二是由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以弥补私人部门的投入不足。其中,前者是国家的间接支持和干预,后者是国家的直接参与,以体现国家在科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效率,因而各适用于一定的范围。

3.特殊社会群体的制度安排

博士后制度是面向博士后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制度安排,而博士后本身又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博士后制度在具体规定中的许多方面的特点。顾名思义,博士后是博士的继续,而博士学位获得者至少已具备相当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和生活能力,他们一般已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学术观点、做人的原则和一定的工作生活能力。因此,博士后管理应充分体现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保证他们的科研时间、精力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博士后制度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各种规定应该简洁、易懂、明确、容易操作,软硬件建设应以柔性为方向。

此外,既然博士后是具备先进思想和知识水平的群体,那么对他们进行管理的博士后制度也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和对社会的正面示范作用。除了制度模式和管理思想方面更倾向、更接近于社会趋势外,在具体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上也应体现此特点。例如,博士后一般熟悉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博士后制度所规定的许多事项完全应该在这一方面体现出其先进的一面,通过网络完成课题申请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