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等生的教育与管理_班级与课堂管理

中等生的教育与管理_班级与课堂管理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等生的教育与管理_班级与课堂管理二、中等生的教育与管理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讲到一句话,叫“抓两头带中间”。加上受“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教育格局的影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没有太多的精力顾及到他们,导致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等生的自卑心理同样比较严重。

中等生的教育与管理_班级与课堂管理

二、中等生的教育与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讲到一句话,叫“抓两头带中间”。事实上,班主任忙了“两头”——培优和转差,往往就顾不上“中间”了,最后变成“抓两头丢中间”。“中间”的孩子不吵不闹,很容易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所忽视。其实,我们不只是教育“抓两头丢中间”,我们的考试招生制度也是“抓两头丢中间”,高校招生中,高分考生很容易上大学,成绩差的孩子明明知道按正常渠道去考,肯定难考上,便临时补习一下音乐、美术,最后还以“特长生”的名义上了大学,惟独中等生是最难走的。其实,很多中等生可惜了,只要教师给他们哪怕多一点点的关心,他们可能就上去了。今天看来,应该换个思路,“抓中间促两头”,或许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

有一线工作者在多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甚至就医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差生,也没有一个是优等生,反而都是平时认认真真,不声不响,班主任最省心、放心的中等生。还发现:在与学生谈心过程中,动不动就爱哭鼻子的也是中等生,只要心灵的闸门稍稍开启,他们的眼泪就象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涮涮流下来,似乎心里的苦水早已满得装不下了。[4]

为什么平时看起来“毫无问题”的中等生身上竟然有如此多的问题?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中等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中等生的了解关心够了吗?(www.guayunfan.com)

中等生应该是教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原因很简单:相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中等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大。他们也渴望进步,摆脱不尴不尬的位置。为此他们往往表现得十分懂事,学习上特别刻苦用功,甚至废寝忘食。但由于学习基础弱、方法不当等多方面原因,成绩就是上不去,一次次冲击都不能如愿,甚至倒退,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受挫心理、自卑心理。更严重的是,这些学生的性格往往比较内向,平时安分守己,表现良好,所以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发现。加上受“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教育格局的影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没有太多的精力顾及到他们,导致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中等生一般总是占多数的,一个忽视甚或放弃了多数人的教育,其社会成本是不是太大了?!因此,中等生应是学校、教师和家长最需要予以关注的群体,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中等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卑心理

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自卑心理有所关注,但对中等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则认识不足,关注不够。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等生的自卑心理同样比较严重。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智能、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内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外因,而导致中等生自卑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在教育方面。中等生由于长期处于“中等地位”,是班主任眼中的乖乖儿,容易被班主任忽视,缺乏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使中等生感到受到了教师的冷落,感到自己是班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一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

2.抑郁心理

中等生产生抑郁心理的概率和严重程度都要高于优等生和后进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中等生。相对于后进生,他们有更大的学业和精神压力,更高的自我期望,更多的劳动付出。相对于优等生,他们又智力平平、成绩平平。因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失败感,产生自我无能感,经常陷入自轻自贱的抑郁情绪中。

3.闭锁心理

中等的位置、自卑心理、内向的性格、教师的漠视容易使中等生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死。他们很少与父母交谈,也不愿和教师接近,极少到办公室提问或主动与教师谈话,不愿告诉教师班上同学的事情,往往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只喜欢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向日记“倾诉”,在自我的小天地里默默地咀嚼生活,品尝孤独。这种闭锁心理往往会对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产生负面影响,容易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使自己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同时,由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痛苦、烦恼时不愿向人倾诉,导致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得到排除,日积月累就易引发其它的心理问题。

4.焦虑异常心理

研究证明,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必要的,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比较高的觉醒和紧张状态,提高学习的动机和效率,但过高的焦虑水平则会引起对学习的抑制。焦虑异常心理在中等生中又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学习刻苦,自觉性较强,对自己要求也颇为严格,但成绩就是上不去,最终导致他们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而忧心忡忡,焦虑不安。也有一些中等生总是想获得成绩好的同学的那种“风光”“地位”,于是埋头学习,暗地里与人攀比,同时又十分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自己在同学中的影响。所以只要稍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会紧张不安,怕这怕那,使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于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

(三)中等生的教育与管理

中等生存在多种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而且正在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这是一个毋庸置疑又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只要班主任真正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完全可以在预防和排除中等生心理问题上有所作为,收到满意的效果。

1.把爱和关心撒向中等生,让他们都沐浴在教师爱的阳光下

“心病还需心药治”。教师的爱心无疑是预防和医治学生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享受班主任的爱,是每一位学生的渴望,也是每一位中等生的渴望。可事实上,班主任往往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上,表现良好的中等生反而被无意冷落了,他们的精神欲求无法得到满足,使最具可塑性的大多数得不到切实的关心和培养,这实在是教育的失误,也是一些班主任工作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

要预防和排除中等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就必须树立人人都是教育对象、人人都是关心对象的教育思想,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同样要予以足够的关注,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多去听取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个笑脸、一句赞语、一声问候都会给自感被忽视的中等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

2.把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作为主攻目标,把增强中等生的自我意识作为突破口

在各种心理问题中,尤以自卑心理为主,它往往是导致或加剧中等生其它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如果能有效地克服中等生的自卑心理,重树其自信,将为其预防和克服其它心理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收到意想不到的整体效果。

要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需要班主任做许多具体而持久的工作。这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设法在学习上帮助其提高。班主任既要对中等生有热切的期望、热情的鼓励,促其产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积极情绪,又要帮助他们具体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找到改进的途径和方法,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偏科严重的学生,要求自订目标,帮助其逐步把薄弱学科补上;对学习方法欠缺的学生,加强指导与交流;对意志品质较差、成绩波动较大的同学,要求他们写自查日记,学会自我约束;对学习态度敷衍的学生,督促其制订学习计划,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智力确实欠佳的学生,要引导其正确对待,多肯定其闪光点,多加关爱。事实说明,只要班主任肯持久地下功夫,许多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其不良心理状态也能得到根本的调整。

3.给中等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动起来,活起来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下,中等生往往只能是被管理者,很难真正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管理办法,给中等生也提供锻炼和为班级贡献力量的机会。班干部可以采用教师推荐、学生举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定期轮换,在你几年的班主任任期内,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当一轮班干部,很多时候,你只要给他们送去鼓舞,送去机会,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整个精神状态为之一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设立多层次干部,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班级重大事情和重大活动,均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管理集体的机会,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中等生发言的机会,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他们从胆怯紧张和漠然中摆脱出来。班主任还要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活动的主体应是全体学生,要促使许多平时不动不响的中等生也能全身心地参与进去,在多种活动中展示他们的青春活力,发挥他们的兴趣特长,化解他们的烦恼痛苦,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4.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同心合力,促进中等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作为班级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作用。促进中等生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争取各任课教师的配合。班主任要多与各任课教师沟通情况,主动向他们了解中等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同时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向他们作介绍,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具体落实帮教措施,使帮教工作能协调有序地进行。其次,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要经常交流,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要提醒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多与子女进行平等交流,建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不给子女以过多的压力。[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