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质的研究方法的实施_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的实施_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质的研究方法的实施_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节 质的研究方法的实施质的研究方法的实施程序一般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并构建理论、效度的检验、信度的讨论、推论的探讨、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等环节。质的研究问题应是学术界或实践界尚有疑问且研究者本人也确实感兴趣并希望探讨的有意义的问题。在质的研究的不同分支里,常人方法学经常使用这种抽样的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的实施_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质的研究方法的实施

质的研究方法的实施程序一般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并构建理论、效度的检验、信度的讨论、推论的探讨、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等环节。

一、确定研究问题

质的研究尽管是从现象入手,但研究的着眼点却是问题。为此,确定研究问题是质的研究的逻辑起点。一般来说,确定研究问题包括寻找研究问题和界定研究问题两个分环节。

(一)寻找研究问题(www.guayunfan.com)

研究问题即是质的研究中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质的研究中,寻找研究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聚焦的过程。起初寻找到的研究问题通常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大问题或问题领域,之后通过深入思考可逐步集中到一个或数个具体问题上。到底什么样的问题适合质的研究呢?质的研究问题应是学术界或实践界尚有疑问且研究者本人也确实感兴趣并希望探讨的有意义的问题。这里的“有意义的问题”有三层含义:一是对该问题确实还存在疑虑;二是该问题确实是研究者不太了解而又很希望了解的问题;三是指该问题对研究者本身来说具有实际的意义。

(二)界定研究问题

找到有意义的问题之后,便需要界定该问题,界定问题包括确定问题的类型、确定问题的范围及合适表述问题。首先,明确该问题是特殊性问题,还是普遍性问题;是过程性问题,还是差异性问题;是描述性问题,还是评价性问题;是因果性问题,还是并列性问题,等等。然后,明确该问题的范围。研究范围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而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研究时间、地点、研究者人数、被研究者人数、研究方法、研究经费等,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最后,用合适的语言表述该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在表述问题之后,还需要对表述中所出现的一些重要概念下操作性定义。所谓操作性定义,是指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或指标对概念进行描述。此外,如果研究的问题涵盖有几个子问题,界定问题时,还需要逐一确定该问题的子问题。

二、选择研究对象

研究问题确定之后,理当是选择研究对象。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呢?这就涉及一个抽样的问题。所谓抽样,是指根据需要对有关的人、时间、地点、事件、行为等进行选择的行为。如何抽样呢?下面从抽样原则和抽样策略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抽样的问题。

(一)抽样原则

抽样原则,即抽样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抽样一般有概率性抽样和非概率性抽样两种方式。不过,由于质的研究注重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因而质的研究对象的数量一般都比较小,在抽样时不可能也不必要采取概率抽样的方式。即是说,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选择研究对象时,常常使用非概率性抽样的方式进行抽样。另外,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希望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因而,在抽样时通常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可见,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一般使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

(二)抽样策略

抽样策略,即抽样的计策与谋略。要想抽取最佳的样本,除了掌握抽样原则外,还必须掌握相应的抽样策略。对于质的研究来说,常见的抽样策略有以下几种。(4)

1.强度抽样

强度抽样是指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强度和密度的个案。其目的是寻找那些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非常密集、丰富信息的个案,但是这些个案并不一定是非常极端或不同寻常的。比如,研究中部地区城市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可以选择武汉、长沙等中学生为样本(研究对象)。

2.最大差异抽样

最大差异抽样是指被抽中的样本所产生的研究结果将最大限度地覆盖研究现象中各种不同的情况。当被研究的现象内部的异质性很强时,可以先找出该现象中具有最大异质性的特点,然后使用这个因素作为抽样的标准对现象进行筛选。其目的是了解在差异分布状况下事物的某一特点具有何种同质或异质表现。比如,我国某省最近建立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保障系统,遍布该省各个不同地区,如高原、平原及丘陵等。如果我们想了解该社会保障系统在不同地理环境下是如何运作的,便可以将地理分布作为一个抽样的原则,分别在高原、平原及丘陵地带抽取一定的样本。

3.同质型抽样

同质型抽样是指选择一组内部成分比较相似的个案。其目的是对研究现象中某一类比较相同的个案进行深入探讨,因而可以集中对这些个案内部的某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比如,质的研究中的焦点团体访谈使用的便是典型的同质型抽样。

4.关键个案抽样

关键个案抽样是指选择对事情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个案。目的是为了将从这些个案中获得的结果逻辑地推论到其他个案。它选择的是一种在理想状态下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现象的关键性个案。比如,要试验一套新设计的课程方案的可行性,可以事先选择一所大家公认的好的学校进行试点,如果连这所好学校都不能成功实施这套新课程方案,则可以推断,其他类型的学校更加难以适应这套新方案了。

5.效标抽样

效标抽样是指事先为抽样设定一个标准或一些基本条件,然后抽取符合此条件或标准的个案。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抽样的质量。例如,一般正常的产后住院时间是1~2周,如果有产妇在医院的时间超过了2周,便可被认为产生了不正常病情。为此,我们可以将抽样的标准定在住院时间超过2周以上的病人范围内,之后对这些病人进行调查。

6.证实和证伪个案抽样

这种抽样策略通常用于研究者已经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初步的结论的情况,希望通过抽样来证实或证伪自己的初步理论假设。这种抽样方式通常在研究的后期使用,目的是为了验证或发展研究者本人的初步结论。

7.极端或偏差型个案抽样

在这种抽样方式中,研究者通常选择研究现象中非常极端的、被一般人认为是不正常的情况进行调查。其理由是,从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可以用来为一般情况服务。在质的研究的不同分支里,常人方法学经常使用这种抽样的方法。常人方法学的宗旨是通过观察一般人平时的日常行为来探究他们的风俗习惯和价值标准,此抽样的策略可以被用来选择那些被当地人认为反常的现象,然后通过观察当地人对这些反常现象的反应来了解那些被当地人所共享,但又不被他们自己明显意识到的行为规范。

8.典型个案抽样

典型个案抽样是指选择研究现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个案,目的是为了研究现象的一般情况。这样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和说明此类现象中的典型个案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证实和推论。比如,我们想了解当下中国公务员的工资待遇状态,而专家咨询和统计资料显示,武汉市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情况在全国范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我们便可以选择武汉市的公务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

9.分层目的型抽样

在这种抽样方式中,研究者首先将研究现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层,然后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目的性抽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每一个同质性较强的层次内部的具体情况,以便在不同层次中进行比较,进而达到对总体异质性的了解。比如,我们想了解我国目前企业内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投资方面的差异,但是我们不了解这些差异的具体形态,以及它们对投资产生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在上述四种类型企业中的每一种类型企业里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这些差异构成了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投资方面的总体异质性。

(三)抽样方法

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到底如何抽取样本呢?下面介绍五种常见的抽样方法。

1.机遇式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是指研究者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抽样。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者对研究实地的情况不大了解且有较长时间在实地进行调查的情况下。这种抽样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研究者花费较长时间用于抽样。

2.滚雪球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通常用于研究者无法了解总体情况时,便从少数成员入手调查并询问其他符合条件的人,之后再找这些人所知道的人。这是一种通过局内人寻找知情人士的抽样方法。这种抽样方法的缺点是信息的提供者往往是同一类人,很难了解所研究问题的异质情况,从而造成研究结论偏颇或错误。

3.方便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得最近、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对象。这种抽样方法常因研究者受到当地实际情况限制的条件下才使用。比如,研究者冒充犯人混进监狱里了解犯人之间的人际互动时,往往只能选择自己所在牢房内的犯人作为研究对象。显然,由这种抽样方法所带来的研究结果之可信度最低,通常在其他抽样方法无法使用时才不得已为之。

4.目的性随机抽样

该抽样法是指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进行随机抽样。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运用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的目的不是为了保证最终研究结果的代表性,而是为了提高最终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这种抽样方法通常用于研究范围较大导致可选的样本数量较大的情况下。例如,我们想深入了解某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心态,结果发现,该高校贫困生非常多,为此,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部分贫困生进行观察和访谈。

5.综合式抽样

该抽样方法是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以上不同的抽样方法。这种抽样方法无疑可以充分发挥以上抽样方法的长处,但它同样具有不足之处。比如,由于各种抽样方法的标准不一致,导致评价最终的研究结果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

三、进入研究现场

对于质的研究来说,研究者确定好了研究问题,选择好了研究对象,接下来便是如何进入研究现场的问题了。究竟如何进入研究现场为好呢?这里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与被研究者接触的问题

1.征得被研究者同意

质的研究十分注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因而研究者在进入研究现场前必须征得被研究者同意。要想得到被研究者的配合,研究者必须事先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及相应研究项目的基本情况,有时甚至需要单位帮助撰写一封介绍信。此外,为了研究顺利进行,研究者还有必要就某些具体事宜与被研究者达成共识。

2.了解被研究者的基本情况

充分了解被研究者所在单位或社区的概况,以及被研究者的某些人际关系,以便顺利接触被研究者。

(二)进入现场的方式问题

研究者进入现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隐蔽式进入

这种进入现场的方式通常是在研究者预料自己的研究肯定会受到“守门员”(5)的拒绝时所采取。比如,想对贩毒集团进行研究,但不可能得到集团头目的同意。隐蔽式进入现场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避免协商进入现场可能带来的麻烦;二是可以随时进出现场。当然,这种进入现场的方式也存在诸多弊端,其主要体现有:其一,研究者可能因为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招致多种损失或危害;其二,研究者可能因为隐瞒身份而无法公开以研究者身份研究某些问题,从而影响最终的研究结果。

2.逐步暴露式进入

这种进入现场的方式通常是在研究者预计“守门员”或被研究者可能对自己的研究产生顾虑时采用。研究者如果采用这种方式进入现场,则在研究开始时,可以简单地向“守门员”或被研究者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计划,然后随着“守门员”或被研究者对自己信任程度的加深而逐步深入开展研究。

3.实地自然地进入

这种进入现场的方式是相对理想的。研究者采用这种方式进入现场时,需要自然而直接向被研究者说明自己的意图与研究目的等情况。

四、搜集资料

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有访谈、观察和实物搜集等三种。

(一)访谈

质的研究中的访谈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规则的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为了了解被研究者内心的所思所想而开展的一项研究活动。如何做好访谈呢?下面将从访谈前的准备开始逐一阐述如何做好访谈的问题。

1.访谈前的准备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除了抽取或选择访谈对象外,还需要确定访谈时间和地点、协商有关访谈事宜、设计访谈提纲及预备记录工具等。

在访谈时间和地点上,应该尽量由被访者确定,以被访者方便为主。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出于对被访者的尊重;二是希望被访者在接受访谈时能够尽可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从而能够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资料。此外,在初次接触被访者以后,研究者还应与被访者磋商访谈的次数及每次访谈的时间长短。

由于质的研究十分注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因而研究者在访谈前理应与被研究者协商好有关访谈事宜。这些事宜包括:向被访者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自己是如何选择被访者作为访谈对象的;自己希望被访者告知哪些方面的信息;自己在访谈过程中是否可以录音或录像等。如果被访者希望更多地了解研究者时,研究者还应进一步向被访者介绍自己的情况。此外,研究者还应向被访者承诺两件事:第一,绝对保护被访者的个人隐私及自己与被访者约定的相关秘密;第二,承诺被访者可以自由接受访谈,即在访谈过程中可以随时退出,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尽管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在访谈中采用开放型或半开放型的访谈形式,以便充分给予被访者表达自由及获取难以预料且具有价值的资料,但是,在访谈之前,研究者仍然还需要事先设计一个访谈提纲。当然,这个提纲只是一个初步涵盖研究者希望了解的那些主要问题的一个较粗的框架而已。

预备访谈工具也是访谈之前应该做好的准备工作。访谈前,研究者应该根据预计的访谈情境事先准备好记录工具。如果是预备做笔记,就应该准备好记录笔和记录本;如果是预备录音或录像,就应该准备好录音机或录像机。

2.访谈中的工作

(1)提问。研究者在提问环节应把握好三点:其一,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进行提问与追问;其二,所提问题应该尽量开放、具体、清晰;其三,提问时应该以非指导性问题开始,从开放性问题逐步过渡到半开放性问题,从浅显问题逐步过渡到深奥问题,从简单问题逐步过渡到复杂问题。

(2)倾听。在访谈过程中,倾听不仅能够给予被访者更多尊重,以之鼓励及激发被访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料),而且能够使研究者更加清楚地听清被访者的回答,从而作出更好的反馈及更好的追问。从本书访谈法章节中我们介绍的三个层面的倾听及每个层面的倾听所具有的三个不同倾听层次的特征看,质的研究十分强调行为层面的积极关注的听、认知层面的接受的听与建构的听、情感层面的有感情的听和共情的听。

(3)回应。为了及时与被访者建立一种积极对话的关系,在访谈中,研究者理应在被访者回答问题时给予一定形式与程度的回应。至于如何回应的问题,本书在访谈调查法这一章中已有详细介绍,在此恕不赘述。

尤值一提的是,质的研究中,有时也会涉及集体访谈。其中,焦点团体访谈是集体访谈中最常见的一种集体访谈形式。这种焦点团体访谈通常集中在某一焦点问题上展开。在焦点团体访谈中,研究者不需过多地提问,而只需有意识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观察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情况来了解他们在个别访谈中不会或不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需要强调的是,研究者在挑选参与焦点团体访谈的参与者时,务必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保证全体参与者的同质性,即全体参与者对于当下研究来说同属于某一类群体;二是保证全体参与者都对访谈的问题感兴趣;三是保证全体参与者均不熟悉研究者本人。

(二)观察

观察不等于一般观看,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则的研究性观看。为了搜集更多有效的资料,研究者必须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并实施好观察。

1.观察前的准备

在观察前的准备阶段,研究者需要确定观察的问题、制订观察计划及设计观察提纲。

观察的问题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而设计的、需要通过观察活动来回答的问题。只有确定了观察的问题,研究者才能在此基础上制订观察计划及设计观察提纲。

质的研究的观察计划通常包括观察的内容、对象、地点、时间、方式、观察的效度,以及观察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本书的教育观察法章节中有所介绍,在此不再重复。

为了更好地通过观察获取有价值的资料,研究者必须将观察的内容进一步细化,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观察提纲。在观察提纲中,至少应该涵盖这样六个方面:一是观察谁;二是观察什么;三是观察到的相关行为发生在什么时间;四是观察到的相关行为发生在什么地点;五是观察到的相关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六是观察到的相关行为为什么会发生。

2.实施观察

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在不同的观察阶段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在观察初期,研究者往往采用开放式观察,之后逐步聚焦,直至回应式互动观察(即研究者尽量将自己融入研究现场所处的文化中,对现场中的被观察者发起的行为作出相应回应而不主动发起行为)。

在质的研究中,比较适合的观察类型是非结构型观察,它需要研究者尽可能将观察到的所有事件(行为)记录下来。为此,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应该注意做好观察记录。其一,注意记录的程序。一般来说,为便于今后分析资料及构建理论,研究者应该按照事件(行为)发生的时间和顺序进行连续性记录,要一个事件(一种行为)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地记录。其二,注意记录的格式。质的研究中观察记录的格式往往因人或因研究情境不同而异,总而言之,应该做到清晰有条理,今后查找方便,并易于分类整理即可。其三,注意记录的语言。从质的研究特性看,观察记录的语言应该尽可能准确、具体、清楚、实在(平实)。

3.观察者的自我反思

为了深入理解被观察者的行为,以此构建理论,研究者通常需要在观察过程中或观察之后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时进行反思。反思内容包括观察者对自己所见所闻的推论、观察者在观察现场时的心情、观察者做记录时的叙述角度等。

(三)实物搜集

任何实物都是一定的文化或文化的产物,都是一定情境下人们对特定事物的观念或看法的具体体现,因而通过分析实物,可以获取许多意想不到的资料。在质的研究中,值得搜集的实物很多,有正式官方类的实物,比如各种政府颁发的证书和文件、电话单、报纸杂志、课表、统计报表等;有非正式个人类的实物,比如日记、信件、传记、自传、个人备忘录等;此外,还有个人或官方的照片等。

搜集实物的方法很多,比如复印、拍照、讨要、借用、购买等,在此恕不一一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搜集实物,都必须征得当事人的同意。

五、整理资料

质的研究结论是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而来的,为此,资料搜集好了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便是整理资料并分析资料。由于现实中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很难分开独自进行,因而研究者常常将二者整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一)原始资料的整理

为方便整理资料,在着手整理资料之前,应该先对每一份资料进行编号,之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编号系统。一般来说,完整的编号系统包括:①资料的类型(如访谈、观察、实物);②资料提供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职业等);③搜集资料的背景(时间、地点和情境);④研究者或资料搜集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和职业等);⑤资料的排列序号(如对某人的第几次访谈或观察)等几个方面的信息。

(二)分析资料

分析资料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阅读原始资料。仔细阅读原始资料,琢磨每一句话的意义和相关关系,尽可能让资料“自己说话”,以便充分理解其本意,通过这种体悟资料的方式寻找相关信息。

第二,登录。所谓登录,是指将搜集的全部资料打散,之后根据不同资料的性质和特点赋予不同资料以相关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将这些资料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过程。登录时,研究者必须具有清晰的思维力、敏锐的洞察力、机智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尽可能挖掘那些隐蔽在语言下面的深层意义,且在不同概念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此外,为了便于后续研究,在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及时给那些对研究问题有意义的资料设定相应的码号。

第三,寻找本土概念。本土概念是指被研究者在接受访谈或观察等研究活动过程中经常用来表达他们自己观察世界、体验世界的方式的概念。这些概念往往具有被研究者本人的特性特征,并为他们圈子里的人所熟悉,但很少为学术界或社会上一般人所熟悉与使用。比如“铁哥们”、“憨子”、“拐子”等就是本土概念。

第四,建立编码系统。等第一轮登录完成以后,研究者应该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将所有的码号分类并汇集起来,以此组建成为一个编码系统。值得指出的是,在资料的分析过程中,有些码号在类型上可能发生变化,有些码号可能被删去或增加,因而,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编码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而是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系统。

第五,建立档案系统。建立编号系统之后,可以将不同类型码号的资料分别装入相应的档案袋中,从而建立档案系统。

(三)资料的归类及深入分析

资料的归类及深入分析的方式有两种:类属分析及情境分析。

1.类属分析

类属代表资料中的同一观点或同一主题。类属分析则是指研究者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的一个过程。通过类属分析,将具有同一属性的资料归入同一类别,并且以特定的概念进行命名。

2.情境分析

情境分析是指研究者将资料放在研究现象当时所处的自然情境之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对相关事件及有关人物展开描述性分析。情境分析的步骤是:首先,审视全部资料,找出可以反映资料内容的故事线,并对故事作详细的描述;其次,根据资料中的叙事结构,如时间、地点、事件起因、事件高潮及结尾等进行设码;最后,根据故事内容将资料进行归类,使归类后的资料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类属分析与情境分析各有利弊。比如,类属分析尽管比较明显地反映了不同主题资料间的差异并强调了不同主题,但无法反映资料所处的具体情境;情境分析尽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生活,但忽视了或淡化了资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析资料时,将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结合起来,能获得较好的研究成效。

(四)分析资料的手段(6)

在质的研究中,分析资料的手段主要有写备忘录、写日记、写总结、写内容摘要及画图表等。

1.写备忘录

备忘录又称“分析报告”。写备忘录是一种记录研究者自己的发现、想法和初步结论的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写作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思考。

备忘录的主要类型有五种:一是描述型,即对所发生的事情及被研究者所说的话用描述的语言表现出来;二是分析型,即对一些重要的现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特别是被研究者的本土概念;三是方法型,即对研究者自己从事研究的方法进行反省,讨论研究方法可能给研究结果带来的效度和伦理道德问题等;四是理论型,即对资料分析中开始出现的初步理论进行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建立假设和理论;五是综合型,即结合以上各种类型进行综合分析。

2.写日记

研究者通过撰写日记,不仅可以将当天的感受和想法全记下来,而且反省自己当天的活动,为未来撰写质的研究报告打下基础。

3.写总结

研究者可以围绕某些主体对资料进行总结,也可以依据内容(故事)本身的前后顺序进行总结。

4.写内容摘要

摘取资料中信息比较密集的部分,以便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摘取信息时,应该将资料中的某一部分原封不动地摘取出来,不能进行增加或删减。

5.画图表

图表是对线性文字资料进行立体浓缩,可以通过三维直观的方式比较集中地、生动地展现资料中蕴涵的各种意义关系。质的研究中常用的图表有矩阵图、曲线图、等级分类图、报表、网络图、认知图、模型、本地人分类图、决策模式、因果关系图等。

六、分析资料并构建理论

质的研究追求理论构建吗?如何构建理论呢?

(一)质的研究对“理论”的定义

何为理论?《现代汉语词典》对“理论”的解释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7)由此可以推演出这样的结论: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是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看法和理解;理论是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等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的概括性的认识;理论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体系;理论是经由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中的某种事实进行推测、演绎、抽象而来的一些评价、观点与看法,因而还可以对未来某些相似事实进行预见或预测。

质的研究对“理论”的定义与以上解释存在明显的差异。质的研究中的理论是研究者从特定角度通过特定的研究手段对特定的社会现象作出的一种解释(8),并不追求普遍意义与推论价值。而且质的研究中所说的理论至少包括前人的理论(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者自己的理论(研究者自己对特定研究现象的假设与前见)和资料中呈现的理论(研究者在被研究者那里获取的或者分析资料时获取的对特定研究现象的某些解释)等三个方面。尤其是,质的研究十分关注对社会现象进行详细描述和移情式理解,并不要求对同一现象仅持有一种解释,即认为同一现象可以有多元解释,也并不要求凡研究项目就一定要建构理论,即承认有些质的研究项目可以不建构理论,不建构理论的质的研究项目同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建构理论的基本方式

一般来说,建构理论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即从已有的概念、命题或理论出发,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数据),之后进行逻辑论证,然后提炼或推论出某种结论(理论),最后运用获取的结论(理论)解释特定的研究现象。然而,质的研究构建理论的方式却是走自下而上的路线,即研究者从分析原始资料出发,通过归纳分析逐步得出结论(产生理论)。

在质的研究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建构理论的基本方法——扎根理论,是由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于1967年提出的。扎根理论的基本方法是,在系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形成理论。

七、效度的检验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值得说明的是,质的研究所指称的效度与量的研究有别,质的研究中所指的效度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真实有效性,因为质的研究结论有多种表述形式,质的研究如果说某一表述是有效的,仅仅只是表明这一表述比其他表述更为合理罢了。

(一)效度的类型(9)

根据陈向明的观点,质的研究中效度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1.描述型效度

描述型效度是指对外在可观察到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描述的准确程度。衡量这一效度有两个条件:一是所描述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具体的;二是这些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可见或可闻的。

2.解释型效度

解释型效度对质的研究来说更为重要,指的是研究者了解、理解和表达被研究者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的确切程度。满足这一效度的首要条件是:研究者必须站到被研究者的角度,从他们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情中推演出他们看待世界及构建意义的方法。质的研究是探索研究对象的文化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因此研究者在搜集原始资料的时候必须尽最大的努力理解当事人所使用的语言含义,尽可能使用他们自己的词语作为分析原始材料的码号,并力图在研究报告中真实地报告他们的意义解释。

3.理论型效度

理论型效度又称为“诠释效度”,指的是研究所依据的理论,以及从研究结果中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所研究的现象。所谓理论,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概念;二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序列关系、时间关系等。

4.评价型效度

评价型效度是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所作的价值判断是否确切。一般来说,研究者往往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在设计一项研究时头脑中常常对要探讨的现象有一些自己的“前设”或“先见”,因而通常忽略那些研究者认为不重要的东西,而关注那些研究者自认为重要的东西。

(二)效度的检验方法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一样,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而导致最终研究结论(最终关于某种现象的表述)的真实性(可靠性)偏低或失真。为此,有必要对质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目前,检验质的研究结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八种。(10)

1.侦探法

侦探法类似侦探人员在侦破案件时所采用的方法,即一步步对可疑现象进行侦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然后将线索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以此确定初步的研究结论。

2.证伪法

证伪法是指,建立了一个假设后,尽一切办法证明这个假设是不真实的或不完全真实的,然后修改或排除这一假设,直到找到在现存条件下最为合理的假设。为此,研究者应在搜集到的资料中有意识地寻找那些有可能使该假设不能成立的依据。此外,在建立初步假设的同时,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建立“另类假设”,将其与原有假设进行对比后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3.相关检验法

相关检验法又称“三角检验法”,是指将同一结论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和时间里,对样本中不同的人进行检验,目的是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对目前已经建立的结论进行检验,以求得结论的最大真实度。

4.反馈法

反馈法指的是,研究者得出初步结论后广泛地与自己的同行、同事、朋友和家人交换看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反馈法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帮助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来检验研究的效度。如果研究者作出的结论与其他人的看法存在较大差距,应该及时反省自己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看自己的结论是否存在漏洞。如果研究者发现自己的结论虽然与其他人的看法有较大差距,但却有坚实的原始资料作为基础,而且论证是合理的,就应该坚持自己的看法。

5.参与者检验法

这里所说的“参与者”指的是那些参与研究的被研究者。参与者检验法是指,研究者将研究的结果反馈到被研究者,看他们有什么反应。尤值一提的是,在研究初步结论出来之后就应立即着手做这一检验。如果被研究者对研究者所做的结论有不同看法,或者认为研究者误解了他们所做的事及所说的话,研究者就应该尊重他们,对结论进行修改。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被研究者可能改变自己的初衷,否认自己当初的言行,或者有意歪曲自己的言行,这时,研究者应该尽量想办法弄清被研究者为什么这样做,这一变化对研究者深入了解被研究者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6.搜集丰富的原始资料

通过搜集丰富的原始资料来对研究结论的效度进行检验。这些资料不仅包括从被研究者那里搜集的材料,而且还包括研究者本人所做的笔记和备忘录等。丰富的原始资料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的效度,而且可以弥补质的研究因抽样太小而带来的代表性过低的问题。

7.比较法

这种检验方法是指,在搜集和分析材料时,不断地运用比较这一手段对材料进行甄别、剔除、分类和综合,以此保证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有必要指出的是,这种比较的方法应该贯穿于整个质的研究过程之中。

8.阐释学的循环

阐释学的循环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文本的部分和整体之间反复循环论证,以此来提高对文本的理解的确切性;二是在阐释者的阐释意图与阐释对象(文本)之间的循环,以此寻求二者之间的契合。研究者在对资料进行效度检验时,可以同时在这两个层面进行阐释的循环。

八、信度的讨论

质的研究一般不讨论信度,(11)这是因为,质的研究不强调证实事物,不认为事物能够以完全同样的方式重复发生。事实上,质的研究中所涉及的社会现象(包括教育现象)很难以完全同样的方式再现。

九、推论的探讨

尽管质的研究中所抽取的样本极少,研究结论的代表性较差,很难将研究结论推论到总体中去。但质的研究结论同样需要探讨推论性问题。只不过质的研究并不强求将研究结论推论到总体之中去。质的研究认为,如果读者在阅读质的研究报告时在思想上得到了共鸣,那么就是一种认同性的推论,或者说,如果研究者构建的理论具有一定的诠释性,则可能起到理论性推论的作用。

十、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

前已述及,质的研究的特性之一是人文性,注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人文性的集中体现。为此,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对有关伦理道德问题加以思考。探讨伦理道德问题时可从是否自愿、是否公开、是否尊重个人隐私、是否保密、是否公正合理、是否公平回报等方面入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