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师范教育的发展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

职业师范教育的发展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师范教育的发展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五、职业师范教育的发展明治初期,由于职业学校教师极为缺乏,所以采取了高薪聘请欧美教师执教的应急措施。这些外国技术专家对日本职业教育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894年6月颁布的《实业教育费国库补助法》的重点补助项目之一就是培养工业教员。

职业师范教育的发展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

五、职业师范教育的发展

明治初期,由于职业学校教师极为缺乏,所以采取了高薪聘请欧美教师执教的应急措施。这些外国技术专家对日本职业教育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任用洋人终非长久之计,进入19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迅速增加,日本政府开始采取坚决措施大规模培养自己的师资力量。

1894年6月颁布的《实业教育费国库补助法》的重点补助项目之一就是培养工业教员。随后,根据该法第七条规定,专门制定了《工业教员养成规程》 ,在东京工业学校校长领导下,设立培养工业补习学校和徒工学校教员的教员养成所。这是一种短期的速成班,以培训为主,专门讲授各种急需的实用知识,学员毕业后,立即充实到各类职业学校中去,以缓解师资不足之矛盾。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的增加,对职业课程师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 1899年3月文部省又制定了《实业学校教师培训规程》 ,并在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大学附设农业教师培训所,在东京高等商业学校附设商业教师培训所,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附设工业教师培训所。

但是,只靠这些机构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为此,文部省又于1902年4月1日重新制定规程,扩大培训教师的园地,对东京帝国大学、东北帝国大学、国立实业专门学校、东京美术学校、商船学校、水产讲习所等校的本科生补助学费,以吸引他们充任职业学校的教师工作。日本统治者认为,选择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注意两个条件:第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这是树立为国家富强服务意识的基础;第二,要有广博的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国家独立的保障。明治后期,日本政府从实际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大批职业学校教师,缓解了师资不足的矛盾,为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25)

明治初期的职业教育机构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第一,从专业种类上看,主要是放在急需的科目上,特别是与基础工业及农业有关的方面,目的是尽快促进基干产业的形成;第二,从教育层次上看,主要是放在培养中高级人员上,目的是优先培养掌握新式理论和技术的产业指导人才;第三,从管理上看,主要是放在文部省以外的各产业部门。因为当时文部省的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普通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后再抓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这样,文部省之外的各产业部门为培养本行业所急需的技术人才,就自然地亲自设校施教了。尽管这种近代职业学校在当时数量还不是很多,办学也不很成熟,但它们却是在吸收西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成就基础上起步的,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上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后来日本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和职业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作了必要的尝试和准备。(www.guayunfan.com)

【注释】

(1)参见滕大春: 《美国教育史》 ,第19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 2001年第2版。

(2)参见滕大春: 《美国教育史》 ,第19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 2001年第2版。

(3)参见滕大春: 《美国教育史》 ,第19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2版。

(4)同上书,第194~195页。

(5)参见滕大春: 《美国教育史》 ,第376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2版。

(6)参见滕大春: 《美国教育史》 ,第377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2版。

(7)参见夏之莲主编: 《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上) ,第488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8)参见滕大春: 《美国教育史》 ,第37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2版。

(9)Iawence A. Cremin: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 Progressive in American Education ( 1876— 1957) , P29, New York 1962.

(10)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8、 11、 1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11)同上书,第11页。

(12)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1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13)参见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18~1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14)参见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2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15)[日]细谷俊夫著,肇永和,王立精译:《技术教育概论》 ,第122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4年。

(16)参见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第40页,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7)参见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第41页,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8)同上书,第44~45页。

(19)参见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第50~51页,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0)参见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第51页,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1)参见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第53页,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2)参见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2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23)参见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2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24)参见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第87页,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5)参见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第94~95页,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