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文化精神溯源与当代创新_高职教育文化的建

职业教育文化精神溯源与当代创新_高职教育文化的建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教育文化精神溯源与当代创新_高职教育文化的建第一节 渊源与创新:职业教育文化精神溯源与当代创新一、中国职业教育文化溯源:中国传统职业教育的精神——“经世”与“致用”我国的职业教育始终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需求共生共荣。无论是“畴人世学”还是“劝课农桑”,都已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性质,这也是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的性质,也是中国职官性职业教育的体制的重要发展时期。

职业教育文化精神溯源与当代创新_高职教育文化的建

第一节 渊源与创新:职业教育文化精神溯源与当代创新

一、中国职业教育文化溯源:中国传统职业教育的精神

——“经世”与“致用”

我国的职业教育始终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需求共生共荣。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文化传统来看,始终贯通着“经世”与“致用”的精神。我国古代社会出现的“设学收徒、以师带徒”的艺徒制应是古代职业教育最为典型的雏形之一。早在1000多年前创设的岳麓书院,就明确高扬“实事求是”“经世济用”的思想,及至清末的高等实业学堂等,已有了一定程度的“高职教育”特征。

(一)中国古代社会职业教育:注重“经世”(www.guayunfan.com)

霍吉斯金在论述人类知识的发展受普遍而永久的规律的支配时指出:“任何个人不论他是如何与众不同并且他的智力有多么高,他的性格、他的情操、他的思想、他的感情——甚至他的智力本身——都是被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以及他作为其中一名成员的那个社会塑造而成的。”[1]人类能够应付环境而得以生存,不是靠生来的本能,而是靠相传的文化。

1.夏商周时期:职业教育思想的开始

夏商周时期职业教育出现了社会分工和职业观念,主要是职官体系的建立与分化、“工商食官”制度的形成、农业的分工、工商业的分工以及西周时期“业分而专,方可成治”的社会治理思想,[2]为当时社会农、工、商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商周时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和系统的职官体系,国家的各种管理部门都设有专职官员,而且非常精细。这说明当时的职官职责渐次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职官为了履行职责必须学习专门的知识,又因为当时实行世袭职官制度,于是便出现父传子学、子承父业的职官教育和继承现象,即所谓的“畴人世学”“劝课农桑”。“畴人世学”的直接目的是在传递累世家传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家族能够长期拥有这种官职;“劝课农桑”是国家重视农业生产的结果,出现了农业生产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无论是“畴人世学”还是“劝课农桑”,都已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性质,这也是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

2.春秋战国时期:“修”“齐”“治”“平”思想的张扬

在早期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条目中,修身属于内在的明德,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在的事功。《大学》主张由明德到事功,把事功建立在明德的基础上,与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思想是一致的,而与后者相比,更突出了修身的作用,“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为条件。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而由修身出发,便有可能家齐、国治、天下平。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以往人们谈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往往从事功的角度去理解,把它看做是经世的经验和方法。其实不然,《大学》虽然提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对儒家的外王之学是一个发展,但它的重点是在内圣而不是外王,它不主张脱离内在的道德修养而去建功立业、经世治国。相反,而是要求把经世治国牢固地建立在明德的基础上。经过子思、孟子的调整发展,成为儒家学者的基本立场。这种思想得以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各家学派的学术自由得以宣传,这也为当时处于乱世中的统治者提供了理论思想和依据。

3.秦汉时期:中国第一次大一统社会分工的加剧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

秦汉时期形成了文吏与儒生并存、互相影响与作用的职官性职业教育体制。职业的分类越来越多,出现了艺术学校和商人阶层,对受教育者的要求越来越细。这时候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吏员,需要具备知识、能力、道德等多方面的素养。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也相对丰富,主要是学书(主要业务有雕琢文书、治书定簿、案狱考试、移书下记等)、学法令、学习为吏的仪式、学习“为吏之道”,商业的发展使商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等。[3]前面都是职业教育方面的教育,“为吏之道”是道德及修养方面的要求,从商则是致富的途径。这时,“农工商”的社会分工思想基本定型。

4.近四百年封建社会大动荡——三国两晋南北朝:职业教育承上启下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另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虽然如此,这一时期对专门科技人才的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职业教育在分与合中重组,并在更多的新领域得以发展,包括医学、算学、律学、手工业,新型的专科学校不断出现并发展,而且出现了用以“教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全书《齐民要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设立的独立的法律教育机构。[4]这一时期既继承了前面时期的职业教育,又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隋唐以后的大一统时期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隋唐至鸦片战争前职业教育的发展

隋唐直到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近代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官学教育体制中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制度。专科学校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专科学校教育制度。各类专科学校和技术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主要有书科专科学校、算学专科学校、律学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及培养外语专门人才的四夷馆等。这些专科学校为统治者培养了大批的专门技术人才,如天文历法方面的、兽医方面的、祭祀占卜方面的、内廷宫人的专门技能人才,等等。这种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的性质,也是中国职官性职业教育的体制的重要发展时期。

总之,中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社会内涵,但它的基本特点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崇实黜虚”,处处突出一个“实”字。虽然如此,直到清朝末中国人才认识到自己的自大,闭关锁国已经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王朝,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学习西方。

(二)“致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目的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是小农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了19世纪40年代以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枪炮威逼之下,才逐渐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走上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逐渐产生了一些反映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家,积极宣传向西方学习,变法图强,他们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而且学习资本主义制度。[5]这时,中国的职业教育才真正开始,形成了近代实业教育制度。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是以确立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制度为中心问题而产生、发展和终结的。这时的职业教育的宗旨是服从于“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之下的,“尚实”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宗旨。

实用主义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被迫现代化的历史形势决定的。如果没有军事、政治、经济等所谓工具理性层面或实用层面的危机,中国传统的精神价值、伦理道德也许根本就无所谓“危机”。鸦片战争后,科举制的弊端愈益暴露,已无法满足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再加上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机器生产逐渐产生并确立,民族危机日渐严重,造成这种背景下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为了发展经济,而提出研究职业教育的各种问题,并建立了实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制度。“注重实用”“求实学,养实才”等成为时代的风尚。从林则徐到徐继畬,到魏源,再到冯桂芬,相继提出“师敌长技以制敌”“师夷长技以制夷”“采西学”“制洋器”的口号,表明国人开始突破并抛弃迂腐的华夷观念承认自己的落后,要向西方学习。中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96年设立的江西高安县的蚕桑学堂,据记载从1898—1910年,清学部立案的实业学堂共有17所[6]。1922年壬戌学制的中学段的职业教育制度确立,使实业教育思潮兴起,并推动了教育实践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近代的职业教育学堂,虽然仍强调传统学术文化的重要性,多把儒家的伦理作为学纲,但十分重视经世致用,大力倡导“采西学”,其教育管理目标更多的是强调培养有科技知识的实用人才,“求是”“务实”的教育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教育思潮重新崛起,在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刺激下,产生了职业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在强大的社会潮流推动下,政府的教育决策受到影响,并吸收接纳教育思潮的建议,调整相应的制度,企图探求一种能够满足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模式。在这种精神推动之下,中国职业教育不断地进行着不同的学术派别之间的交流汇通与融合,不断形成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教育形态。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部分,既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职业教育的开端,又对后世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为民国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职业学校密切联系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救世、实用精神贯穿于近代职业教育的始终,使中国的科技得到比之前任何时候都快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文化精神的当代创新

(一)当代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及其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及精神传统的传承

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目标等方面看,职业教育在我国有着悠远的背景。而“高职教育”这一名称的出现,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7]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作为国家事业,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明显。政府主导不仅表现在对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宏观调控上,而且表现在作为主要举办方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施、招生计划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指导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务。[8]我国的高职教育必须紧密契合国情而发展,高职文化必须植根于这块特定的土壤,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当代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发展,转变了办学思想,及时、紧密地应对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调整了培养目标,将“德业俱臻”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明确了办学模式,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改革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将提升职业能力作为专业和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高职文化建设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关联的综合问题,是一个立体的、贯注式的系统工程。高职文化通过社会舆论、政策引导、学校培育、企业支持等方式,形成融学校文化、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为一体,成为一种复合文化。

2.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当代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专注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等工作能力强、就业能力强、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建设型人才。大学教育越来越回归到人类的本身,将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成长上,大学所传授的由知识转向知识与实践结合,并且将教学活动与思考活动加以统一,使学生成为一个思考的主体与实践的主体;培养和造就完整的人,提升人在社会分工中的价值;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一方面重视实用性,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又注重适当的超前性,使高职始终走在生产和建设的前头,对实际工作发挥着超前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国际新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的动向,注意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地给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新讯息,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调整和充实新的内涵。

3.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争取使学生在经世致用中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中的推进不只是高职院校层面的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规格,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传统文化价值导向等多种因素密切相连的复杂问题。21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应注重: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高职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其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并被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内化、奉行的精神,大学教育不是纯粹知识的灌输或技术的训练。所谓“教育”是一种唤醒生命的专业,尤其是以心灵的觉醒为其核心。从这个脉络思考,大学不再是学术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的工厂,而是培育并奠定学生价值观的教化场所。[9]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活力长存,易于使高职文化育人的特色长存。如作为中国文化价值核心的经世致用,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发展时期都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并主导着中国文化、文学的发展[10]。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争取使学生在经世致用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4.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理念

中国职业教育文化的要义及其通过制度架构在主体人和其他实体物上的人文化的成果体现,是表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层构上的大学文化,具有与学术教育类大学文化相区别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质。[11]职业教育文化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但绝不是它们的依附与复制品,它有传承社会文化的职能,但更有自己的独特使命和主体性。我国自1999年以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打破了精英教育的纯粹性,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的转变,保存知识已落到从属地位,发展知识,进行高层培训,开展批判性研究,服务社会需求成为主流。文化诉求与职业教育体制的构建要求职业学校将文化的宏观面传送给个体,文化价值观的变化成就了职业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据此,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办学定位的不断分化,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并不能反映各类大学全部的精神内容,在沿袭传统大学“自治、学术、科学、人文、理性”的精神内涵基础上,提升对“科学、人文、理性”等精神的品质要求,进一步丰富了“创新知识、培养人才、独立批判”等精神内容,真正使大学成为了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审慎评价和培养思想家、实验家、发明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的专门机构。[12]职业专业教育需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弥补其不足,克服其片面性,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我国每年随着高考扩招,大学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但在社会职业岗位有限的形势下,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使职业教育遇到了新问题。近来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难题是:进一步解决人才供求关系矛盾。高职教育必须在产学结合的背景下与相关的企业、行业签订产学合作协议,紧紧依托企业、行业建立产学结合的运行机制。这样,企业、行业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而且可以参与到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去。推进这种改革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需要,也是扩大就业、再就业的需要。

5.传承与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05—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两年每年扩大招生100万人。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突破800万人,在校生数达到2100万左右,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再创历史最高纪录。[13]为实现“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我国职业教育更加注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职业院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多样,办学质量明显提高。新形势下我们更注重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总之,建设体现人文特色的高职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精神理念文化、制度规范文化、视觉形象物质文化三个层面。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学院的软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学院内涵发展。[14]紧紧围绕高职培养目标,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大胆探求高职教育的新路。

(二)高职教育本身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多维视野来看,高职教育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一切文化都在以某种方式进行整合,也应当把任何社会文化中的教学本身看作是一种进行了或多或少地整合的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代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既有大学文化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色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最高形式,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划体系,具体表现为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尊崇的办学理念和大学共同的价值追求等,具有凝聚、激励、导向和保障作用。在大学文化的结构层次中,大学精神文化处于深层文化的维度。从本质上讲,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发展中形成的精神文明成果,具有崇尚人文、继承创新、自由独立、追求真理等基本内涵,它是高等教育理念与使命的高度概括和显著标志。[15]而职业教育文化则是注重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具有大学文化精神和品位的职业教育文化,或者可以说,是具有职业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大学文化,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是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与企业的文化要相互衔接,甚至要把培养的方向直接嫁接到企业中去。

2.高职文化是当代我国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高职文化作为当代我国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或者作为我国大学文化中的亚文化,其核心内容和独有特性,建立在高职教育是一种重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它对就业导向、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关键词的强调,使之成为一种明显有别于传统学科型大学教育的高职类型,这种教育的“类型性”是高职文化内核建构的基质性因素,决定了高职文化的属性内涵。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其类型下的运作模式及其运作实践,则是高职文化内核建构的根本基础和发生机制。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的高职教育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比如以就业为导向,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以产业和社会需求为指引,优化专业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为理念,强化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实施模式等,这些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运行模式和运行实践,无疑已成为高职教育的文化习规。

3.中国高职文化在文化品性上体现出实用性、开放性、多样性特征以及强烈的使命意识

打造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中国高等教育要培养出一大批高技能的人才,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国家战略与国家行为的高度要求,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开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始终紧扣产业和社会需求,具有突出的功用特点,高职教育不仅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版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内容;不仅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尤其是产业发展直接提供着不可缺少的高技能人才支撑,而且在广大民众的生活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千千万万个家庭及其子女在升学、就业、人生规划等方面,与高职教育天然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文化的承载者,在对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实践中,转变了办学思想,及时地应对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调整了培养目标,将德业俱臻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明确了办学模式,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改革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将提升职业能力作为专业和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实施层面,高职教育面向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不仅在专业设置上要贴近企业和社会需要,而且在课程设置和具体培养措施上要符合岗位的实际要求,包括课程开发要重视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内容要重视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学习制度转向校企合作、弹性学制,学习方法转向“工学结合”,教学评估重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评价,等等。高职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实施层面,形成了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亦有别于传统学科型大学对“博雅”养成属性的强调。

4.高职教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渗透到当今社会运作的方方面面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职教育是主要的承载者。高等教育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灵活,就业形势良好,培养技能型人才,使人民大众实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家长及考生的择校观念,普通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需求契合,与社会发展合拍。这就决定了高职文化的建构语境,必然是一种现代化的语境,是一种充满时代精神、不断与时共进的语境。高职教育能够在对传统的优质要素的继承和传承中实现自我超越与升华,永远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的教育目标、实施策略和实施方式,随时与缤纷斑斓的市场共舞。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要优化整合,具有前瞻性;在人才培养上要将能力本位与素质本位相结合,培养应变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就在于它紧密地契合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合拍共进,适应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并以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推动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5.高职教育文化的使命意识在实施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将职业性作为高职教育的类属性

人们常说的职业操守、职业精神,其实质就是对本职事业的忠诚和责任、高职教育以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为己任,并以此作为自身追求的终极目标,从产生伊始到发展壮大,始终恪守历史责任,始终秉承和焕发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在高职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中得到全方位的体现,表现在紧贴社会需求的教育理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承担,高职战线教育工作者的创业与奉献,以及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精神等等,无不体现出高职教育文化职业性的文化本质。

中国人口多、整体素质偏低、经济总量较大但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幅员广阔、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这一方面要求高职教育要紧贴地方经济需要,以应对地方产业发展的直接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战略与国家行为的高度要求,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空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它的发展也决定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

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决定了我国的产业不可能与世隔绝,我国的高职教育也要在扎根中国土壤的前提下,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方法,吸纳先进文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高职教育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发展,转化为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高职文化的建构语境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并成为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规范和文化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努力培养具有就业能力、德业俱臻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职业人”。高职教育应是终身学习的教育,高职文化也必定是终身学习的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