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述_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述_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教学是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主要途径,但并非职业教育的“专利”。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在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职业教育的主体教学。职业态度教育是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向学生阐明职业态度的内涵并帮助他们树立相应的观点、意识的过程。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述_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第一节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述

一、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

给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和理解以下几个相关概念。

(一)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和普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关系

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从而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实践教学是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主要途径,但并非职业教育的“专利”。事实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逐渐步入社会经济中心,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职业的对接,来推进学校本身与社会经济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大批高校尤其是工程类院校开始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其总体趋向就是逐步摆脱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依附,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实验,这一点是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趋同的)。但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它们的实践教学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一个是为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服务,侧重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一个是为培养技术性、实施型人才服务,侧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www.guayunfan.com)

(二)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

从字面上看,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的教育术语。因此,有人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都划归到实践教学的范畴,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一些从属于实践教学的生产实践,如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生产实习,也包括一些不从属于实践教学的生活实践,如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也是如此),甚至把学生军训、公益性劳动课也囊括在内。其实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教学环节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职校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多形式的,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都划归到实践教学的范畴,无疑是将实践教学与旨在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相混同了。因此,对实践教学的定义必须正确把握它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并明确界定它所包括的教学环节。

(三)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的关系

任何教育实践都是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实践教学之所以能在职业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在于实践教学本身能有效地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还在于实践教学背后蕴藏着一种教育理念,也就是理论知识和实用价值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理论通常要通过实践加以体现、证明并延伸。因此,对实践教学的定义也应体现这一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是高等教育的补充,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但又与之相辅相成,主要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作用

职业教育不是造就学术精英,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处于社会总体劳动链环的终端,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这类人才除了要求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在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职业教育的主体教学。具体说来,实践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一)有助于巩固内化理论知识

支撑学生职业能力的知识主要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获得,但实践教学在巩固和深化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马克思说过,“任何高深的理论,只要还原到社会实践本身,就会变得易于理解”。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机会,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其真谛,概括出新的规律,焕发创造的思维和能力。从认知论而言,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研究表明,如果仅仅靠讲课来教学,学生只能理解15%。专业课教学中,往往出现专业教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设备工作原理、机构特点、生产过程,学生听得不知所措,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到现场或利用实物接受教育,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从而发现问题,进而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解决问题。随着实践的延伸,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理论的理解不断加深。

(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依然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职业能力是指从事一定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职业能力并非单纯的操作能力或动手能力,而是综合的就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实践教学对职业能力诸要素的养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职业知识。构成学生职业能力的知识主要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获得,但实践教学在巩固和深化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所谓技能,简而言之,指的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是最佳途径。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职业生涯的总体设想和对与职业生涯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基本看法,它包括四个层次,即职业生涯设计、对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看法、树立职业生涯的正确观点和形成自我约束引导意识。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在校的职业教育给予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但以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当代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要求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教育满足无限的社会要求,可能的契机和途径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态度教育。职业态度教育是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向学生阐明职业态度的内涵并帮助他们树立相应的观点、意识的过程。正确、完整的职业态度有利于坚定学生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意志力,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胜任工作与完善自我之间的关系。现代人对职业的选择,越来越讲究人职匹配以完善自我、挖掘潜能。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学生了解职业和了解自己与职业匹配度的最直接和最有效途径。只有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生才会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是否适合这一类职业和这类职业是否有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有切身体会。这一过程是任何说教和灌输都不能替代的。与学生职业能力有关的还有职业经验。实践教学对形成学生职业经验的作用不言自喻。以甘肃省职业院校为例,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教学“真刀真枪”的职业训练,已具备一定的职业经验和职业素质,能很快胜任工作岗位。许多用人单位都对甘肃省职校毕业生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给予高度的评价。

(三)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从普遍意义上讲,高素质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造就,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实践之所以是根本,在于认识来源于实践。离开实践,人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实践是根本,还在于认识要回到实践,有赖于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学习、思考的广度、深度、正确度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开设的实验、实训和实习以及相关的各类教学环节,都具有相当程度的这种检验或验证性质。同时,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从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掌握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手段,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能力运用水平,就可以自觉地去发现问题,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见解并付诸实施。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人的思维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因此,杨叔子先生在《创新之根在实践》一文中特别指出:“教育应从‘育人’这一本质着眼,从系统过程着手,从培养学生全面而主动发展以具有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深化教育改革,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践教学上作大文章,做好文章。”

实践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自己应用技术,挖掘个人体验以获取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个人体验,偶尔能将一些在理论意义上难以整合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联系,并形成一种新的形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光一现”,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首创往往因此而产生。技术或工艺的改进更多的是从有到新,通俗地讲,就是对原有技术、工艺的改进和延伸。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学生是不可能发现现有技术、工艺存在的不足,也就谈不上相关的改进和延伸了。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借助实践教学获得与现实的生产实际相同(实际的岗位实习)或相近(模拟的生产实训)的体验,有效地完成学习迁移,并通过对技术、工艺的应用和再现,实现技术创新或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因此,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

(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上述主要是阐述了实践教学自身的功能,即通过一定的实践操作和训练,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步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职业素养,并通过实践将相关知识和能力内化、升华成素质,尤其是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反映了实践教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实践教学基本功能的核心部分。但实践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其功能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具备与德育、体育、美育相整合而构成的各项教育功能,具体如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职业院校也是如此。青年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等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内化,而这一内化的过程便是以实践为前提的。离开了实践这个环节,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行为等便很难养成。在青年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实践教学通过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感性的题材。

其次,实践教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实践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以实际内容为载体,使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与学生成才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避免了理论灌输的贫乏和空洞,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实践教学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第一,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养成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艰苦的磨炼能使学生锻炼出坚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养成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第二,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学生所参加的生产实践都是要通过一定的劳动组织形式,在某一个劳动集体之中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在企业顶岗实习中,一般要求学生和企业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分工协作,这就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及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第三,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各种实验、实训、实习,都必须尊重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允许虚假和主观臆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生产实践中,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严格按照岗位要求、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有助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的形成。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主要途径。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职业道德的养成不是一个理论探讨的问题,而主要是一个如何在实践中训练和养成的问题。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素养如遵纪守法、尽心尽责、严谨自律、正直诚实、宽容合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等,无论哪一条都是一种行为实践,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众所周知,实践创造美,人的审美情感也产生于实践。实践教学所包括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都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当学生的设计作品被用来美化人们的生活时,当学生的设计方案被采纳加工成某种产品时,当学生在那些环境优美、井然有序的车间实习时,他们不仅能感受到实践的美好,而且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其情感也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变得更加高尚和丰富,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实践带来的乐趣。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所参加的各种生产(服务)实习活动,都是增强体质的一种锻炼。通过劳动,将提高其肌肉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增加骨骼的负荷量,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增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有些专业要求经常的、强度较大的体力锻炼,实践教学对提高体质的效果更为明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实践教学还能与理论教学起到相互调剂的作用。学生从事理论学习时间过久,会引起大脑的保护性抑制,长期的、过度的理论学习可能造成神经衰弱等疾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安排、交替进行,就可使大脑皮层工作过久的部分得到休息,而另一部分未工作的部分兴奋起来,这有利于大脑的健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人体各器官和大脑的协同活动,也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由上可见,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是丰富多彩的。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创业型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强职校教育的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践教学本身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是综合性的,同时对人的培养也是综合性的和全面的。实践教学既重视学生操作技能、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关注学生如何求知和劳动等一般能力的培养;既要求学生具有合格的职业素养,也要求学生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健全人格,以及与人交往和协作的能力,即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现场性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是在实际工作场所中获得和提高,当然,模拟现场教学也能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学生在校学习无论是环境、感受,还是心理状态都与实际工作现场有较大差距,一些重要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某些不易言传的经验和应变方法,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有很好的体验,因此,实践教学的许多环节都是在实际工作现场进行。这一特点,在实践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较时相当明显。开放性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主要任务决定实践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体系,它必须向行业、向社会开放,因而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它必须关注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及时吸收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成果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样才能保证职校学生毕业后的“零适应期”。同时,实践教学的形式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教学地点、师资配备等都是直接面向企业或行业的。当前职校产学结合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产学一体,一是产学合作。产学一体是指学校依靠自身力量在校内建立一套自成体系的生产实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系统。它以实力雄厚的校办产业为基础,其优势是学校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灵活调度实践和教学资源;但它也可能使学校成为一个“小社会”,增加学校负担。产学合作也可以称为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相关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双向合作,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智力资源库,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和教研基地。这种形式,是职校产学结合更为现实的选择。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以学校为主体,还注重行业、企业的参与。行业、企业不仅提供实训、实习场所,参与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计划制订等,还直接介入教学实施过程。比如,学生在生产现场的实习、实训,其指导老师往往是工厂的在职技术人员。此外,实践教学较其他教学形式而言,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职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掌握和一些职业素养的养成必须以自己的亲身参与为前提条件。因此,在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特征。

四、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实践教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为了巩固理论知识而进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如实验;另一类是具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专业知识,使职业技能熟练化。这一类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一)实验

实验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设备、仪器和材料,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引起实验现象或过程的变化,从观察、测定和分析这些变化而获得直接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而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发展、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践基础,在职业院校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运用比较多。其目的不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调整、分析、综合和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报告等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真、细致、耐心、求实等良好性格特征的养成。实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示范性实验是由教师操作,向学生示范,而学生并不动手的实验。这种实验一般配合理论教学,起直观作用,使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理论;也有的是向学生示范实验操作的正确姿势与方法,并说明注意事项,为初学的学生起示范作用,主要有演示性、验证性和观察性实验等形式。操作性实验的主要内容为对常用仪器、仪表、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基本检测和一般性的故障排除和维修,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能力。综合性实验是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多种设备所进行的大型实验,例如较复杂机器设备的性能试验,某一个设计项目的验证实验等,是包括多方面知识、多学科内容、多要素要求的复杂程度较高的教学实验。设计性实验这类实验,教师只提出实验要求,由学生自行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实验设计(确定方案、安排步骤、选择方法)并独立操作,直至完成全部实验,写出实验报告。这类实验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是学生在进行以上几种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并发展实验能力的重要一环。职业院校的实验教学不仅与理论教学关系密切,与其他几种实践教学的关系也很密切。例如,有些实验教学与实习教学结合,在实验室内进行机械设备的拆装练习,这也称实验室的实习教学;还有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完成设计后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以检查设计是否合理。

(二)实训

实训是为了熟练掌握某种技术或技能而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也包括职业岗位实践训练,其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训在实践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基本职业技能训练、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

基本技能训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胜任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所必需的基本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的一种实训教学形式,如项目设计、毕业设计和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性技能。如动物医学专业的打针、灌药、穿刺、手术,园林专业的花卉生产,机电职业的家电组装等。基本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别。

项目设计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问题的实践教学形式,每一项目的完成要求至少有一项成果输出(可以是一项制作、一个设计、一件作品或产品、一项服务或一个策划等)。项目设计一般安排在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结束后(或即将结束时)。项目设计的具体任务因课程的需求而异,一般包括四部分:①进行设计或计算;②绘图和编制工艺流程;③编写说明书——说明设计思想、依据,分析给定条件,评比不同的方案和创意——经济效果论证;④输出成果。也就是说,项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有关的知识、技术、技能,创造性地完成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的相关任务,并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①在理论知识指导下,综合运用相关职业技能和实际材料解决问题、形成实物的能力;②组织参考书和其他有关文献所提供的论点和材料的能力;③用通顺的文字或准确的图表系统地表达设计成果的能力。因此项目设计是在单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在项目设计中,选题十分重要,它关系到项目设计的实效性。一般来说,应选择那些便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又能在今后实际工作常见的问题,难度和工作量大小也要合适,能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些课题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如有条件的话,后者更能增强课程设计的实效性。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题目常常是先到厂矿企业进行初选,然后再加以调整,使之既符合教学要求又接近生产实际。为保证项目设计的顺利进行,指导老师应在下发项目的同时,发放设计任务书,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适当分配设计任务。通常,每个班只有几个题,但也可改变技术条件(或参数)转化为几组题,尽量使每个学生的任务各不相同,以免互相抄袭。应提前把设计任务书发给每个学生,以便他们搜集材料,早做准备。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在设计开始阶段,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想,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设计进行阶段,以纠错性指导为主,切忌越俎代庖,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设计进入后期,应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全面审查,并指导学生编写项目设计说明书及组织答辩。项目设计是综合运用知识、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是实训教学的关键环节。

毕业设计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有一定创造性地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的实践教学形式。毕业设计是技术类专业,以及需要培养设计能力的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总结性独立作业,是对学习成绩总的检查,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探索性等特点。从教学形式上看,毕业设计和项目设计相似,但毕业设计是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的各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业务要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严格的、综合的能力训练,因此,要求比项目设计更高,更重视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对重要环节尽量做定量分析,把设计方案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上。同时,它更强调结合生产,具有实用性,课题一般应是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周期也较长,一般在两个月以上。因此,对毕业设计的组织一定要严密。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相关职业素养的综合检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作用要“限于”引导、启发,而非教导、代劳,同时要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创新。

(三)实习

实习是为了了解某种技术或了解某种工作方法而进行的实际演练活动,主要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和师傅的指导下,在校内实习场所或校外生产、服务现场从事模拟或实际的工作,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养成独立工作能力和职业心理品质。实习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占有很重的比例,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教学实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某一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以增强感性认识、验证某些理论、提高某些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在生产劳动中接受思想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通常是在校内实习场所中进行。教学实习的类型大体有以下几种:①参观和认识实习。一般在实习初期进行,并与有关的理论课程相结合。②结合单门学科的教学实习。一般结合专业课进行,处于学习职业技能的开始阶段。③专业基本工种的教学实习。一般确定一至二个专业的主要工种,有一定的技能水平要求。实习结束后经过考核可以发给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这种教学实习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可以适当与实际生产结合进行。④轮换工种的教学实习。对专业范围内每个常见工种安排一定的操作时间,要求学生通过实习对设备与操作程序具有一定的认识。⑤综合性教学实习。这种实习通常在生产条件下进行。学生在完成这种实习期间,必须具有多门学科的知识,例如对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具体而言,教学实习目的和任务有: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中某一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地调整和使用该工种(或工序)的通用设备及其附件等,能根据零件图和工艺文件独立地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加工;同时,也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几个工种(或工序)的基本操作方法。②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基础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做准备。③组织学生严格地执行生产计划,保质保量,注意安全、文明生产,完成规定的任务,为国家创造财富。④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道德以及尊重他人、学习他人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学实习的重点在于基本功训练,以教学为主,不强调完成生产任务。

生产实习是指在基本上完成认知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实践教学形式。生产实习包括顶岗实习和轮岗实习。生产实习是教学实习的继续、扩展和提高。它与教学实习不同之点在于两者的活动范围、要求不同:①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是以劳动者的后备身份出现,而在生产实习中是以劳动者的身份出现。②教学实习所要掌握的是某一工作(职业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它通常是单个的、零碎的;而生产实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这些单个、零碎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其在运用中成为整体,进而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③教学实习不要求学生掌握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而生产实习则要求学生了解以上内容。④教学实习可在学校实习场所,也可在生产现场进行;而生产实习则只能在生产现场进行。主要目的和任务也不同,教学实习侧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而生产实习侧重具体的技术应用能力、工艺流程等综合职业能力的掌握,同时通过完成生产任务,促进学生向劳动者的转变。

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它往往是与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相联系的一个准备性教学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使学生获得独立工作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目的地围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进行毕业实习,以便在实践中获得有关资料,为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四)调研

企业的市场调研就是系统地、客观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具体企业产、供、销等有关的资料和数据,用以帮助生产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的市场营运战略或策略。“系统地”,就是要对调查进行周密的计划和思考,并且有条理地组织实施调研工作。“客观地”,就是调研人员必须是公正的和中立的,对所有的信息资料均应保持客观的态度,对发现的结果也应保持坦诚的、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和偏见。学校借鉴企业市场调研的形式,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旨在寻找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衔接点,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开拓挖掘的开拓发展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与写作能力及交际和沟通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