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形态的演变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

职业教育发展形态的演变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最初形态的学徒制就是父亲把自己的职业技艺和秘诀传授给儿子,在家庭范围内实行严格的世袭制。这样,原始的世袭性的学徒制就逐渐演变成为一般性的、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可见,以学校为本的职业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分工的结果。

职业教育发展形态的演变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发展形态的演变

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四种形态,即农业经济时代以家庭作坊为基础,以工商业为纽带,与落后的手工生产技术相适应的“学徒制”职业教育形态;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工业经济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催生了为企业“生产产品的‘产品’”,形成了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工业社会后期,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和集团化经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产生了“学校—企业”混合形态的职业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组织的“扁平化”,使企业的每一个体都是创造性的个体,学习将从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及其各种组织。因此现代职业教育成为一种以企业为导向、多机构共同参与的形态。

一、学徒制:职业教育的早期形态

职业教育的早期形态是学徒制。人类最初形态的学徒制就是父亲把自己的职业技艺和秘诀传授给儿子,在家庭范围内实行严格的世袭制。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缓慢提高,出现了社会分工,工商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手工生产技术是以经验为依据的,主要靠人的体力和在生产中个体和群体的各种感官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来从事生产活动。它只局限于具体生产过程中的个体经验和技艺,而这些则往往都是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故而其传授只能依靠手工形式的学徒制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个别地、缓慢地进行。当家庭手工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仅依靠家庭成员难以完成时,便开始吸收别人的孩子到自己家中,向其传授职业技艺,这就是所谓的养子制度。“汉穆拉比法典”曾规定:“为使工匠得到发展,并且传授技艺,任何人都不得反对招收养子。”这种做法有其宗教和习俗上的必然性。这样,原始的世袭性的学徒制就逐渐演变成为一般性的、制度化的教育形式。由于个体手工业的独立性和分散性,不利于技术的传播、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了克服这一弊端,11世纪末,具有宗教、社交团体性质的手工业行会组织逐渐具有了雏形。随着12~13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快,手工业的协作组织——行会在西欧各大城市出现。行会是由所在城市从事某一手工业或职业的同业人员的联合体,它通过制定自己行业的法规,维护同业人员的集体利益。行会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壮大,使学徒制度越来越带有了社会性质。学徒制最繁荣的时期就在行会盛行的14~15世纪。为了有效地促进学徒制的发展,英国1562年制定了《工匠·徒弟法》,1662年还制定了《济贫法》,这些法律明确了师傅和徒弟的权利与义务,使学徒制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和法制化。

由于早期的工商业是以家庭(家族)为主的,学徒制是与落后的家庭手工生产技术相适应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徒制是企业本位职业教育的雏形。学徒制的产生与存在有其经济根源:一是企业的组织形式,即以家庭为主的手工作坊;二是产品市场的有限性。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市场具有封闭、狭窄、需求小等特点,常常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不可能产生大规模的学校教育。而个体的学徒制既可以满足生产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又可以促进技术的代际传播,与传统社会的经济技术现状相吻合。(www.guayunfan.com)

二、工业革命: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从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开始的。工业革命的早期,机器基本上是一些能工巧匠用手工制造的,科学技术的作用很小,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是经验型的,无需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由于工业革命使企业组织形式由手工作坊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经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方式的改变,靠传统的“师徒传授”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一些夜校型的补习学校以培养产业工人。 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769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首先在棉纺和煤铁的生产方面取得进展,从而带动了机械制造业及其他如造船、采矿、冶炼等工业部门的发展。在苏格兰,较早地创办了机械工人学院。19世纪中叶,工业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起来,比较典型的事例就是电力电气工业的产生,这使工业的生产手段得以现代化,生产的技术含量增加,依靠简单的短期培训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于是,对从业人员实施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便应运而生,产生了专门进行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职业学校。 到19世纪60年代后期,机械工人学院已名不符实,因为大量白领职员怀着不同的兴趣和目的来到这类学校学习,到19世纪末这类学校陆续变成了技术学院。学校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促使各国自1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将职业学校纳入正规学制,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基本模式逐渐形成。从政府的立场出发,学校职业教育成为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而在具有法制传统的国家,纷纷以立法的形式大力推行。如美国联邦政府于1862年颁布了《莫需尔法案》,推动了“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的知识”学院的建设。

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工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大批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移到工业的过程。大量流离失所的农村贫困人口不仅技能单一,而且文化程度也较低,因此,他们在上岗前需要进入职业学校经过两三年的初级职业培训,以适应大工业的需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制造业、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业,因此,企业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专业化、规模化和批量化。尤其是专业化,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训练批量化的熟练工人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为了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泰勒提出了以劳动分工和计件工资制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主张以科学规范性操作来取代工人传统的经验性操作,以物质刺激和奖罚措施来激发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单一化、标准化的工作技能就成为这一阶段工人培训的主要内容。因此,学校职业教育像工业革命本身一样,能大批量、标准化地为企业生产“生产产品的‘产品’”。可见,以学校为本的职业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分工的结果。

三、工业化社会:“学校一企业”混合形态的职业教育

经济发达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以后,社会经济与工业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具有封闭的、独立性的学校式的职业教育受到挑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产生了“学校—企业混合型”的职业教育形态。许多实现了工业化国家的职业教育均表现出职业学校与企业广泛合作的态势,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制”、英国的“三明制”等等。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

1. 企业跨国经营和集团化经营,使企业教育的能力不断增强。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产品的开发,因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使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速度进一步加快。随着20世纪4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成熟,国际间资本融通和贸易更加频繁,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不断增多,市场竞争越来越国际化。企业竞争的国际化,一方面要求企业不断做大,以取得规模经济,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做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可以说这一时期,企业以质量求生存,以规模求发展。这些实现了规模经济的跨国集团,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企业效益,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或与职业学校实行产教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有资料表明,德国的160万个企业,其中从事职业培训的企业约为54万个,占企业总数的34%左右。不同规模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情况不同,企业越小,参与比例越低;企业越大,参与比例越高。

2. 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企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仅依靠物质利益原则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难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E·梅约及其研究小组进行了著名的研究人的行为的“霍桑实验”为转折,管理学开始重视研究人的行为和动机,促进了企业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管理转变。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确立,使得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渗透工作态度、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内容。传统的学校职业教育由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虽然在操作技能等方面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但在操作经验、工作态度、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方面不可能进行有效培训,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和培养技能的滞后性,迫使其做出重大改革。同时,企业开始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把培训看做对劳动者的长期投资,培训时间跨越劳动者整个工作周期,培训范围超过劳动者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其结果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得以发展,诞生了“学校—企业”综合模式。

3. 人力资本优先发展战略为企业职业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经济的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的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工业一体化的显著特征。经济全球化尽管使国际间人才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才流动自由度远不如资本,因此,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成为人才的竞争。为此,各国都制定了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的战略,来增强本国经济的竞争实力。说到底,人力资本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企业重视人力资本的集合。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企业员工的教育水平高于平均程度的10% ,其生产力水平提高8. 6%;相反,如果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平均水平10% ,其投资收益水平的提高仅为3. 4%。从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产业性质日益显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正由物质资源向人力资源转移。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以职业学校为主,转向了学校与企业并重的发展阶段。

四、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主导下的职业教育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来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因此,要求劳动者不仅具有操作的技能,而且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他们不再是机器的附属物,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利用智能型劳动工具,去改变复杂的劳动对象,以自己的智慧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科技也渗透到制造业,从而改变了基本技能。知识经济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系列崭新的特点:①企业经营是“顾客导向”型。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表现出全球化、变化快、非中介、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等特征,这就使企业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和提供用户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活动中去。②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一切以增加物质财富的工业社会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将被灵活多变、适应性强、个性化的柔性生产方式所取代。③企业的产品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的盈利不在于产品的量的多少,而在于产品的质的方面的个性化和多样化。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学习型的,企业集团化结成了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企业不但是良好的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组织,学习型企业和知识型员工代替了传统的企业和员工。

相对于传统工业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企业的每一个体都是创造性的个体。正如美国学者所指出:过去那种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方式,需要20%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管理其他80%的人; 而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自主管理的一个工作小组的成员,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创业、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的技能。此外,团队工作更要求提供职工人际交往的能力。灵活性、多技能、顾客导向、团队工作和创业能力正在成为更重要的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形成大多需要通过企业培训来实现。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发展和多变,未来社会将是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此,任何单一的教育形态都难以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学习将从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及其各种组织,需要社会建立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以及包括远程教育、空中课堂等各种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作为为生产和服务领域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从教育机构而言,与其他教育一样也必将泛化,但各类教育机构必须面向企业,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以适应企业快速多变、不断创新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必将是一种企业主导、多机构共同参与的格局。

我国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职业教育,经过早期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的倡导和推动,加之仿效日本的教育制度和理念,在1902年和1903年产生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正式实施实业教育,然而发展却十分缓慢。1898~1910年间,在清政府学部立案的高等实业学堂只有17所。到1909年,全国中等实业学堂达到254所。辛亥革命后,受到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国民政府制订了新的学制体系,将实业学堂改名为实业学校。实业学堂与实业学校并无本质区别,发展依旧十分缓慢。1912~1916年间,两种形式的学校总数从425所增加到525 所。由于受欧美各国教育制度的影响,社会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在国内宣传西方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大批职业教育先驱于1917年成立了 “中华职业教育社”,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大力宣传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时期。与此同时,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等人先进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思想动力源泉,带领着以美国教育体制为主要范例新学制的改革。截止到1925 年,全国职业学校数从1921年的842所增加到1548所,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最高峰。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滞,职业教育又迅速沉寂。1929 年,全国的职业学校仅存194 所。经过几十年的艰难历程,截止到1949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恢复到564 所。

新中国成立以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强烈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其中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并明确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1965 年,虽经历了较大波折,但总体趋势呈现好的势头,其中技工学校从3 所增加到400 所,学生从 3600 人猛增到18.3万人;中等技术学校从500所增加到871所,学生从9.8 万人上升到39.2 万人。然而,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遭受空前浩劫。直到1976 年,开始出现缓慢的增长势头。1999年,职业学校发展到1071所,成人职业教育学校也增加至871所。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职业教育事业获得空前的发展。1980~2000年间,全国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未含成人学校)招生总数、在校生总数和专任教师总数分别较以前增长了2.79倍、5.43 倍和 2.7 倍。在20世纪末的一段时期内,中国职业教育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突出特点蓬勃兴起。1980 年,首批职业大学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趋势推动下诞生并迅速扩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试办初中后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至1996年有22所学校被批准实施五年制。随之,国家要求所有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而把这些院校实施的教育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经过多年曲折的发展和探索,国内此类教育的各项数量指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已超过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