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整体架构_多元评价方案设计体现新特点

整体架构_多元评价方案设计体现新特点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评价过程中要多与“适应期”教师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评价内容与方法,不断完善评价实施方案;要善于听取“适应期”教师的真实感受,从而客观地给予评价并提出教师发展的个性化建议。在评价引领过程中,既注重对“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同时又及时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和更新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使评价真正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

整体架构_多元评价方案设计体现新特点_让教师感受生命涌

一、整体架构——多元评价方案设计体现新特点

学校作为实施多元评价的策划者、组织者和调控者,对评价工作的全力推进和整体实施具有统领作用。而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实施方案是学校发挥统领作用的重要抓手。因此,学校加强多元评价校本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评价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整合多元评价的相关理论,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多元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实施评价的操作要求。从学校推进教师多元评价的大量案例来看,其校本实施方案体现了时代性、导向性、激励性、生成性等特点。

1.顺应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时代要求

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传统的学校管理手段,随着评价理论的发展和教师主体地位的落实,传统单一的评价目标与评价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需要,不能适应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从多元评价的视角进行整体设计,在评价的理念上体现教师发展为本的人本思想,在评价的内容上突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评价的主体上促进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在评价手段和方法上要体现结果与过程、诊断与激励、绝对与相对并重的基本要求。

2.立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问题取向(www.guayunfan.com)

引导教师解决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实施多元评价的重要目的。学校立足实际,调查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归纳梳理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共性的、核心的问题,从而形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多元评价的内容指标,如针对教师理论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在评价指标中赋予了自我学习的内容和相应的权重,引导教师改变平时不读书、不充电的现状,提高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专业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发展的,当然解决问题既需要评价的导向,又需要学校给予全力支持,提供条件。

3.激励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分层发展

学校教师由于专业基础不一、个性特长不一、发展速度不一、专业实践经历不一等原因,造成其专业发展程度不一。所以,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要有分层性,并在实施操作中充分体现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让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都能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风向标,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专业潜能。从而,学校形成结构合理、整体精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4.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动态生成

从教师专业发展多元评价的长效性来看,因每一阶段学校发展情况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因此,没有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评价实施方案,而是要根据学校发展事态的变化,尤其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变化,不断反思既定评价方案的合理性、适用性、时效性,促进评价指标的动态生成,评价操作的不断完善。从学校评价实施方案的案例来看,体现了动态生成、逐步完善的特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职业自豪感,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

幼儿园“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实施方案

奉贤区实验幼儿园

近几年来,为了解决幼儿教师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各区(县)招聘了大量的新教师。以我园为例,1~5年期的新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28.6%,其中1~3年期的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5.7%。加快新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而以评价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不失为是一条重要的举措。但以往对教师评价往往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由此我们强调切合“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园本实际,凸显评价的目标导向作用。

一、评价目的

以新课程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为准则,以评价双方相互尊重与信任为前提,共同制定幼儿园与教师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在评价的引领下,使教师依托园本专业组织及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平台,积极参与保教常规、班级管理、家园共育、教育科研等“专业训练”;实行教师成长档案的自我评价、多元参与的开放评价和反馈;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和激励功能,帮助教师自我改进、自主发展,实现教师与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双赢。

二、评价原则

主动性原则。充分发挥“适应期”教师的专业热情和发展积极性,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适应期”教师,重视“适应期”教师的起点和问题,尊重个性差异和发展的多样性,充分激发其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激励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适应期”教师的积极性,促使“适应期”教师形成继续努力或在活动中改善不足、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与期望,使评价活动成为一种教育力量,通过评价活动不断给“适应期”教师以目标激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参与激励等。

公平性原则。评价者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公正的立场,对“适应期”教师的工作和发展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要求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多途径获取全面、真实的信息;要尊重差异,对他们的发展与进步给予公平评价。

互动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要多与“适应期”教师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评价内容与方法,不断完善评价实施方案;要善于听取“适应期”教师的真实感受,从而客观地给予评价并提出教师发展的个性化建议。

三、评价方法

跟踪与递进相结合。在评价引领过程中,既注重对“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同时又及时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和更新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使评价真正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

刚性与柔性相结合。既要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刚性要求,又承认并注重专业发展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潜力,达到以评价促进每个教师在不同层次上的发展目标。

全面与侧重相结合。坚持全面、客观的评价态度,既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普适性,又要激励和指导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和个性特点。

个体与群体协同发展。既要关注群体教师的共同发展,又要凸显教师个性化能力的提高,以点上突破求得面上发展。

定期与灵活相结合。通过定期评价,为教师明确自身发展的坐标定位,基于教育环境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更有注重灵活调控,使评价更能体现实然性和应然性。

区本和园本相结合。区域职初教师“135”培养工程与园本评价有机结合,避免因过度、重复的评价给教师带来的负面压力

四、评价内容

专业道德:主要从关爱幼儿、爱岗敬业、合作奉献、为人师表等方面厘定内容。

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评价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能力:着重把握教师观察与研读幼儿、班级管理与建设、挖掘与利用资源、创设与利用环境、设计与组织活动、实践反思与总结以及家长指导与沟通等七大能力。

专业绩效:把幼儿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发展作为评价专业绩效的两大内容。

五、评价形态

1.建立“适应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档案——档案袋评价

通过建立“适应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档案对他们进行追踪评价,成长档案内容包括:我的发展规划——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师德计划、个性化发展计划,我的方案——教师最为成功的活动计划、活动方案,我的学习——活动观摩研讨、个人读书笔记、参加培训进修资料,我的反思——教学案例、专题总结、观察反思,我的研究——公开展示活动、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我的成长——获得荣誉、成长案例,阶段评价——反映教师自我评价、互评和园评等的阶段性评价信息。

档案袋评价每学期至少两次,并辅以不定期的交流互动、检测评议,以此激励教师不断地自我反思总结、相互学习借鉴。

2.建立自评、互评、园评、家长评的评价主体——多元交互评价

改变自上而下的单一评价模式,形成自评、互评、园评和家长参与评价的多元交互评价主体。其中自评为指导教师依据标准对自己的发展进行客观的自我评定,明确发展优势与存在不足;互评,组织教师进行相互评价,达到对照、学习和共同成长的评价目的,同时组织园内成熟期教师和骨干教师对他们的发展进行评价,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评价成为教师成长的平台;园评,组织成立适应期教师评价领导小组,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家长评,使家长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主体之一,完善评价体系,使评价更科学更客观。

3.建立日、周、月、学期、学年的连锁评价机制——常态过程评价

评价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过程管理手段,应贯穿于教师日常工作,反映幼儿教师工作的整个过程。其中,日反思是教师在实施一日活动各环节过程中的教学行为的反思,注重自我完善;周检查是每周针对适应期幼儿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月考核是根据幼儿园每月考核量表对教师进行考核;学期考评是在学期结束后以公开教学、专题总结的形式对教师一学期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学年考评是对照评价指标对适应期幼儿教师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价,并就发现问题给出调整意见。

4.建立以实践为重点,促进整体发展的评价体系——整体发展评价

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专业发展,是我们评价的重点。本课题组在研究中树立了全面评价的意识,以适应期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为评价重点。

一是从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专业绩效等方面,全面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指标,既有一定的普适性,对全体教师适用,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对适应期教师专业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二是引领教师规范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保教行为,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和学习,甚至来园离园的细小环节。

三是引领“适应期”教师重视幼儿的有效发展。每学期对幼儿进行阶段性的各类发展测试,如幼儿的兴趣与习惯、经验认知、表现表达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引领教师关注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六、评价反馈与结果运用

自我反思与调整。引导教师养成自我反思与调整的工作习惯与方式,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修正、自我实践实现专业发展。

互动评议与修正。积极利用专家资源和同伴互助资源,在他评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不断弥补专业发展的“短板”。

园级考核与奖励。每学期依据评价体系对“适应期”教师进行不同阶段的考核评价,对考核评价的结果透明、公开,并进行激励性的反馈与奖励,助推教师进一步专业发展。

七、评价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评价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园长为组长,组织拟定“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方案,研究制定评价指标,指导各工作小组落实具体评价工作,并确保经费的落实;副园长为副组长,分别组织成立相应的评价操作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操作办法,完成评价记录,做好实时指导工作;成员有教研组长、人事干部,具体落实“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事项,适时做好评价工作的沟通、反馈和资料积累。领导小组下又分设专业道德评价、专业培训评价、专业能力评价、家长工作评价、工作绩效评价五个工作小组,研究制定“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做好相关评价记录,参与幼儿园的考核与奖励工作。

2.制度保障

研制和完善《实验幼儿园“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编制《实验幼儿园“适应期”教师组织与实施一日活动行动指引》、《实验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适宜性发展评价指标》、《实验幼儿园教师专业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实验幼儿园“适应期”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等。

表5-1 奉贤区实验幼儿园“适应期”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量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说明:

1.得分说明

A档:90分及以上;B档:89—75分;C档:75分以下。

2.分值说明

本评价指标中易达成的为1分,达成有难度的为2分。(发展性评价除外)

3.评测方法与依据

本行动指引评测方法为自评、组评和园评,评测过程中根据“适应期”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最后由考核小组进行汇总并做出综合评定。

4.本指标解释权属奉贤区实验幼儿园

绩效工资制度下教师专业发展多元评价的实施方案(节选)

奉贤区实验小学

一、背景分析

自2008年12月3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于2009年起全面实施。绩效工资的实施,说到底是教师工资分配的新探索,体现了优绩优酬,其核心在于尊师重教,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把教师作为教育生产力第一要素的战略思想。根据该《意见》精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分配将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绩效工资分配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其实,现代意义上的考核是一种融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因此,全面认识绩效工资,努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绩效工资制度下教师专业发展多元评价的实施方案。

二、评价原则(略)

三、评价内容

1.教师素质指标

(1)思想道德素质。

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2)文化理论素质。

现代教育观念(学生主体观念、全面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教会学生学习的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观念、竞争与合作的观念、质量与效益的观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观念),文化科学素质(相关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学能力素质(规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诊断评价能力、理解交往能力、教研科研能力),专业发展(技能与知识、潜能、培训的需求、期望)。

(3)身体心理素质。

广泛的兴趣爱好,热情诚恳,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我调控能力,坚强意志品质,民主平等合作精神,期望与理想,忍耐与坚持。

2.教师职责指标

(1)育人管理职责。

围绕办学目的和办学思想开展的工作,学生的思想道德关怀,满足学生获得尊重、信任、公正待遇的需求,满足学生获得帮助的需求。

(2)教学科研职责。

学习环境的组织(气氛、教室布置、教学资料的利用),教学工作(教学准备与教学规划、教学方式与教学任务的适应性、教学方式与学生需求的适应性、教学任务与学生需术的适应性、循序渐进与连续性、学业评定与进步的监控、纪律),教科研工作(研究与教学的适应性、研究与学校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与自身发展的适应性)。

(3)协同工作职责。

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教师与校外机构的关系),行政工作(参与教研组工作、参与年级组工作、参与学校工作、参与其他工作)。

3.教师绩效指标

(1)育人管理成效。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有实效,所带班级班风、学生品德好,全体学生获得了尊重、信任、公正的待遇,满足了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

(2)教学科研成效。

教学氛围好,教学资料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准备充分,教学任务适当,教学方式方法恰当,学业成绩评定科学,遵守教学纪律,教科研成绩显著。

(3)协同工作成效。

教学关系融洽,工作关系协调,参与教研组、年级组、学校等组织的相关工作。

四、评价的方法(略)

五、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反馈

向每位受评教师反馈评价结果。评价结束后,由校务部代表学校教师评价委员会保密相关的评价结果。每位教师只会得到个人的评价结果以及有些项目的全校平均分会(见下表)供各位参评教师自我分析。

表5-2 评价结果反馈表

学校组织专家对满意度评价不合格的教师进行诊断性听课,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具有创新性且富有特色的授课,将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观摩。

教师评价材料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保存。将教师的评价材料规范地放入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中,为教师个人发展提供累积性的、阶段性、权威性的材料,便于教师自己查阅,以及针对性地确立自己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作为发放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依据本方案的评价结果,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分获不同的年度奖励。六、方案实施的组织保障(略)

学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方案(节选)

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一、评价指导思想(略)

二、评价原则

1.多劳多得、适当倾斜原则

坚持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适当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

2.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原则

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

3.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原则

完善考核内容,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4.全面考核、奖惩结合原则

全面、完整的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从德、能、勤、绩、效等方面来考核,根据绩效实际,有赏有罚,有升有降,奖惩结合。

5.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原则

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均衡发展。

6.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三、评价内容及指标

主要为师德修养、工作实绩(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研究、依法执教、增效减负等方面。分为综合和单项两部分。

表5-3 育秀实验学校教师绩效评价量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说明:

1.在师德评价中,根据教师日常表现,经查实有师德不良行为者,在学期师德考核中扣1~10分,师德考核受到扣分处理的,学期绩效综合奖励下降一个等级;如经查实有师德不合格行为者,师德不合格。师德不合格者取消学期绩效奖励、取消年度考核,在评优、晋升中实行一票否决

2.对于日常行为规范评价:(1)各位教职工基本分为15分;(2)每发现一例违纪现象,每次扣“分值”所列的分数;(3)一学期累计扣分≥5分,学期绩效综合奖励下降一个等级。

3.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立单项考核,如:师德优良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文明组室考核。

四、评价形式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复杂的劳动过程,为使评价尽量全面、公正,本方案采取多个评价主体综合评价的形式,具体如下。

考评小组评价是建立在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基础上的一种基本评价手段。常规检查具有分散、及时、灵活的特点,有助于考评小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教研组和年级组评价是绩效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建立在经常性的听课与评课制度和教师平时工作交往的基础上。该项评价可以是面对面地集体评价,也可让教师本人回避、背靠背地评价。

学生、家长评价是评价教师绩效的一个有效渠道。主要通过调查表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学生、家长满意度,获得学生、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自我评价是评价者对自己做出的评价。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的环境,鼓励教师对自己采取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客观地检查各项评价指标的达到程度,及时弥补薄弱环节。

五、评价组织

学校成立由校长、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教代会委员、人事干部等参加的学校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构建师德修养、教学工作、教育工作、科研能力四个评价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绩效考核实施具体办法和审定综合评价结果,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考核工作。采取分线分块、点面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矩阵交叉式的评价新模式。

1.评价机构网络

图5-1 评价机构网络

2.评价机构的特点

(1)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改变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建立了管理者、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一级中层干部的作用,实行年级组、教研组“双层并举”评价策略,这样降低评价中心,前移评价阵地,增加评价层级,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把以往作为评价客体的教师也列为评价的主体,让教师按评价标准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网络化的评价流程。

改变以往由上级对下级的单向评价为多向互动的评价,评价流程网络化。构建以“党支部—工会—工会组长—教师为主体的师德修养评价体系,以“教务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和“督导室—监控中心—评估小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并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评价体系,以“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为主体”的科研评价体系,采取分线分块、点面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矩阵交叉式的评价新模式。

在这个评价模式中,评价的主、客体之间在不断转化,特别是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他们有时扮演主体的角色,有时又扮演客体角色,因而评价不是单向而是多向的,有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有教师间的相互评价,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甚至还有教师对管理者的评价。

(3)多级化的信息反馈。

改变以往信息接收、判断的单向流通方式为信息接收、判断和传输评价结果的多向流通方式,加强上下层级之间的信息流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如教务处与督导室、教研组与年级组等),各学科、各年级之间的信息流通,甚至还可以进行越级的信息交流反馈(如教务处与备课组之间,教师与教务处之间等),信息反馈呈现多极化。

在每次评价中,评估者首先收集被评者能反映工作绩效的相关信息,做出价值判断;其次把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商议改进措施,促进教师的发展,最终放大教师的工作绩效。

六、评价程序(略)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评价方案与评价指标体系(节选)

奉贤区实验中学

实验中学作为一所区域中心城区学校,有着深厚的师资建设的实践基础和经验。针对青年教师比例高的特点,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放在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

随着国家、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相继出台,面临南桥新城规划的落地和奉贤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我们感到必须要把握机遇、提升内涵、铸造品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学校已经取得的青年教师培养成果前提下,我们要在学校新三年规划的引领下,继续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深化青年教师队伍管理手段,并制定与之相配的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和学校整体发展需要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评价机制。

一、评价的目的

“实验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评价方案”旨在帮助青年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明确个人发展方向,运用客观的评价标准、科学的方法、公开合理的规范程序对青年教师做出较为完整的、综合的评定,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并最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推进学校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的原则(略)

1.发展性与以人为本原则

2.多元化与体现效能原则

3.长效性与强调反思原则

4.个性化与协同发展原则

三、评价的内容

1.师德修养

(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断提升个人品德和综合素养。

(2)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实中,自觉维护学校形象,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献计出力。

(3)为人师表,关心热爱所有学生。

(4)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修身。

(5)团队意识强,善于合作,服从工作安排,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

2.业务能力

(1)具有学科的基础知识,对本学科教材和课程标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能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

(2)具有学科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科研知识,主动了解先进的教育管理、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方面的知识。

(3)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

3.教育工作

(1)有效进行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师生关系融洽。

(2)担任班主任工作,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获得“先进班级”或“文明班级”荣誉称号。

(3)带领班级参加各项学校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4)推进温馨教室建设,营造个性化班级文化。

(5)及时上缴每月班主任记载资料,并创出个人、班级特色。

(6)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7)能协调、配合班级任课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

4.教学工作

(1)能及时制定科学适切的个人发展规划和学科教学计划。

(2)能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根据班级学生特点,独立设计规范实用的教学方案。

(3)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科学,课堂气氛活跃,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效率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学生作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5)关注学困生,利用课余进行个别辅导。

(6)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教后感,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7)勇于承担研讨课、展示课、教学比武课任务,并获得一定成绩等的肯定。

(8)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运用。

(9)教学成绩突出,所带班级成绩位于年级前列,中途接班教学成绩进步显著。

(10)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教师本人获优秀辅导教师荣誉。

5.教研与科研

(1)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开展听课、评课等有效教研活动,发表有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协同发展。

(2)及时发现、反思、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现象,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并在一定范围内发表、交流或获奖。

(3)具有科研意识和能力,自觉用新理念新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4)独立负责或部分承担区级、校级课题研究任务。四、评价的措施

1.个人规划与学校整体规划相结合

制定师资培养总目标。学校制定师资培养的总目标:即建立一支有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和能力、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一支在学习修身、专业发展、合作奉献、关爱学生、热心公益五方面起表率作用的骨干队伍和一支精于教育、长于教学、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新教师成长期缩短”、“教师个体发展见成效”、“组室团队力量增强”的教师协同发展目标。我们强调以自我超越的目标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调动教师愿景与现况间的“创造性张力”,营造积极奉献、团结协作、和谐进取、催人奋进的岗位成才氛围,壮大优质教师队伍,实现学校师资框架由“金字塔型”向“纺锤型”过渡。

明确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学校提出青年教师培养的目标:不一样的起点,一样的精彩。激发青年教师内心的不断奋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内驱力,让不同起点的青年教师在实验中学得到最长足的发展。为此我校把青年教师定义为35周岁年龄段及其以下青年教师群体。其中包括教龄为0~3年的适应期(见习、入门期)职初教师;教龄为3~8年的发展期(胜任期)青年教师;教龄为8~13年的成熟期(骨干期)青年骨干教师。

我们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适应期教师要做到“一年站稳讲台,两年站好讲台,三年出成果”。发展期教师要求:对所教学科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好,教学实绩较显著,能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能总结教学经验和撰写教学论文。成熟期教师要求:鼓励优秀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凭借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技能、教育科研的能力和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在区域内崭露头角,成为区级乃至市级的青年骨干教师。

我们还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在教育价值观、学科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艺术等方面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调适,努力成为优秀教师。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青年教师的一大工作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对这两方面宜采取跟踪考核与全程评价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采取听随堂课、及时反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专业能力的跟踪管理与评价方法。同时,通过新教师亮相课、组内研讨课、各级青年教学比武等对青年教师进行不定期的考核与评价。在学期结束或学年度结束时,再通过综合汇总,在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对青年教师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工作进行终结性的考核与评估。

3.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自我评价:青年教师根据评价内容和标准,总结自己一阶段来的工作,填写“实验中学青年教师综合评价考核表”。

学生评价:由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组织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价。

教师互评:教研组、年级组成员进行交流互评。

家长(社会)评价:由政教处、教导处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组织家长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对教师评价,或组织家长登录校园网利用指定账号填写评价表进行评价。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考核小组的评价: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实验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考核小组”,制定本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统筹全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评价工作。

区优秀青年教师、区“135”工程培养对象、高研班学员接受区教育局统一评价考核。

4.专项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

对青年教师开展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必须是专项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专项性评价包括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评价、专业修养评价、教学能力考核、教育能力考核、优秀青年教师带教结对考核、教育科研成果考核等,可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专门针对某一具体考核项目加以评定,有利于及时评价青年教师某一专项的优势和不足,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的专项能力提升。综合性评价可结合学年度考核、学期考核、评优工作、职称评定工作、区层面“135年期教师考核”等进行,是对青年教师较为全面、综合的评价。

五、评价的保障机制(略)

表5-4 评价量表

奉贤区实验中学青年教师综合评价考核表

续 表

续 表

教师专业发展分层评价的评价方案(节选)

奉贤区曙光中学

一、评价的原则(略)

二、评价的主要内容

1.五个评价维度

包括:教师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教师专业智慧和教师工作绩效。

2.评价指标

针对不同的教师,评价指标设立两个阶段六个层次,即:

第一个阶段(十年以下教龄),基础性发展指标,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从模仿适应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教师评价;

第二个阶段(十年以上教龄),继续发展指标,是在达到基本成熟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发展要求,适用于从比较成熟阶段走向创新阶段的教师评价。

此外,第一阶段分为四个层次:A类为1年期教师,B类为2~3年期教师,C类为4~5年期教师,D类为6~10年期教师。第二阶段分为两个层次:E类为一般高级教师(或十年教龄以上的中级骨干教师),F类为骨干型高级教师。其中没有按正常期限晋升职称的教师下降一等分层。

每个层次均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评价等第。

三、评价的实施步骤

1.建立评价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评价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含有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负责人、学生会干部、家委会主任等。根据本方案负责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分层评价工的作计划、评价标准及方法等细则,负责组织开展评价工作。

2.评价组织形式

自我评价,按每学期一个周期,学期末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写出自我评估小结,充实自己的专业成长记录袋,自评学校各项评价指标的等级;同事评价,随堂课的观察评价每月一评,带教工作实施情况每学期期中、期末分别评价一次,其他交流评价不定期举行,学年度末总体工作互评一次;学生、家长评价,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采用问卷、座谈等形式;学校评价,以学年度为单位的评价为主,如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评估,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评价、师德考评、教研组视导评估、“一名三优”教师考核等。

3.调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每学年度结束的暑假期间,教师应根据各类评价的书面反馈结果的基础上,撰写学年度自我评价报告,调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开学初上交新的规划和自我评价报告,此项内容作为学校评价的依据之一。

4.多点采集评价信息

采集的评价信息点由下列内容组成:教师自我评价材料,教案,学生作业本,个人编制的导学案,学生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听课记录,参加校本主题培训活动情况,带教手册,行政人员月评课单,每学期教师撰写的读书笔记、读后感、教学案例、德育案例、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情况等,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各类获奖荣誉情况,出勤情况,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教研(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及同事的评价、学校领导的评价。

5.建立评价电子档案

在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及家长参评和综合分析处理各类信息的基础上,学校通过与教师的及时沟通对话和书面反馈,充分肯定优点与成绩,关注成长与进步,一起分析问题与不足,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提出发展的愿景。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电子档案。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略)五、分层评价的指标体系

对教师实施专业水平的分层评价,能更好调动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将学校教师按照专业年限和专业能力分为A、B、C、D、E、F等六个层次,分别制定评价量表。量表评分按照优秀、良好、中等三个等级评价,并均设置有参考分值,不同等级及不同评价对象的指标要求内容不同,先自我量化打分,再由同组室互评打分,最后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核定与反馈。

曙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分层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基本指标和一个加分指标构成,四个基本指标分别为: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及工作绩效,加分指标主要是针对教师专业能力的社会评价制定,具体指标内容及评价方法阐述如下:

1.评价指标一:专业精神(20分,共分为5个二级指标)

(1)专业忠诚。(5分)

优: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使命感,在青年教师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5分)

良:喜欢从事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责任心和专业使命感强。(4分)

中:愿意从事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尽职尽责。(3分)

(2)专业自律。(5分)

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职业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5分)

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职业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4分)

中:基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职业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无损害学校、学生利益等行为。(3分)

说明:出现违规违纪行为,损害学校、学生利益者此项得分为0分。

(3)专业追求。(4分)

优:积极追求专业提升与发展,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4分)

良:工作主动,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受到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好评。(3.2分)

中:按时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2.4分)

(4)合作精神。(3分)

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主动协作意识强,与同事和谐相处,受到同事一致好评。(3分)

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服从安排,与同事和谐相处。(2.4分)

中:有一定的合作精神,基本服从安排,与同事相处较好。(1.8分)

(5)心理素质。(3分)

优: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善于自我调节情绪,能化解较强工作压力。(3分)

良:自信、乐观,兴趣爱好广泛,能自我调节情绪,化解工作压力。(2.4分)

中:能自我控制情绪,化解工作压力。(1.8分)

备注:对违反师德建设“五不准”条款并受到校级以上通报处理的教师,“专业精神”一项得分为“0”;获得校级及以上“师德标兵”等相关称号的教师,“职业道德”一项得满分。

2.评价指标二:专业知识(25分,共分为5个二级指标)

评价指标描述及分值如下。

(1)学历情况。(5分)

优:具有研究生学历且获得硕士学位。(5分)

良: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且获得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结业。(4分)

中:具有本科学历。(3分)

(2)职称情况。(5分)

优:A、B、C类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D类获得中学高级职称,E、F类具有中学高级教师(五级)以上,且在聘。(5分)

良:A、B、C类具有中学初级教师任职资格,D类具有中学一级职称,E、F类具有中学高级职称(六级),且在聘。(4分)

中:A、B、C类因非正常原因未获得中学初级教师职称的,D类非正常原因未获得中学初级教师职称的,E、F类因非正常原因未获得中学初级教师职称的。(3分)

(3)继续教育。(5分)

【A、B、C类】

优: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积极参与校本培训,热爱学习,在培训方面获得区级以上表彰。(5分)

良: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积极参与校本培训,热爱学习,在培训方面获得校级表彰。(4分)

中: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参与校本培训,自觉学习。(3分)

【D、E、F类】

优: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积极参与校本培训,热爱学习,承担过区级以上的学科专业培训或带教任务。(5分)

良: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积极参与校本培训,热爱学习,承担过校本培训或带教任务。(4分)

中: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参与校本培训,自觉学习。(3分)

说明:校本培训是指带教、学校校本培训项目、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及论文(读后感)撰写等。继续教育学时是指以区级以上层面组织的培训活动。

(4)学科知识。(6分)

【A、B、C类】

优:全面掌握学科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熟悉学科课程标准,能命制任教年级规范化试题且质量高,在学校组织的学科专业能力测试中成绩优秀。(6分)

良:掌握学科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熟悉学科课程标准,能命制任教年级规范化试题且质量高,在学校组织的学科专业能力测试中成绩良好。(4.8分)

中:掌握学科知识并能运用,熟悉学科课程标准,能命制任教年级规范化试题,在学校组织的学科专业能力测试中成绩合格。(3.6分)

【D、E、F类】

优:全面掌握学科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熟悉学科课程标准,能命制跨年级规范化试题且质量高,能命制区级以上统考试卷。(6分)

良:掌握学科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熟悉学科课程标准,能命制跨年级规范化试题且质量高。(4.8分)

中:掌握学科知识并能运用,熟悉学科课程标准,能命制跨年级规范化试题。(3.6分)

(5)综合素养。(4分)

【A、B、C类】

优:掌握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能获得除本学科外2门及以上资格证书。(4分)

良:掌握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并能担任一个以上学生社团教练或指导教师的。(3.2分)

中: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能承担学校拓展课或研究课。(2.4分)

【D、E、F类】

优:掌握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能获得三种以上的资质认证。(4分)

良:掌握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能获得两种以上的资质认证。(3.2分)

中: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能获得一种以上的资质认证。(2.4分)

3.评价指标三:专业能力(25分,共分为四个二级指标)

评价指标描述及分值如下。

(1)课程能力。(6分)

【A、B、C类】

优:依据课标和学情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已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且深受学生喜爱。(6分)

良:吃透和活化教材,设计出规范有创意的教案或学案,开设一门校本课程。(4.8分)

中:独立理解、分析和把握教材,设计规范的教案或学案。(3.6分)

【D、E、F类】

优:依据课标和学情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编写,已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且深受学生喜爱。(6分)

良:依据课标和学情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已开设一门校本课程。(4.8分)

中:吃透和活化教材,设计规范有创意的教案或学案;能开设一门校本课程。(3.6分)

(2)教学能力。(8分)

【A、B、C类】

优: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多次承担校级以上研讨课,被评为区级优秀骨干教师或优秀青年教师。(8分)

良:有效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良好;承担过校级研讨课;被评为校级优秀骨干教师或优秀青年教师。(6.4分)

中: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启发式教学,较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承担过备课组内的研讨课。(4.8分)

【D类】

优: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多次承担校级以上研讨课,成为区级或学校优秀骨干教师。(8分)

良:有效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良好;承担过校级研讨课;成为校级优秀骨干教师或优秀青年教师。(6.4分)

中: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启发式教学,并较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承担过备课组内的研讨课。(4.8分)

【E、F类】

优: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多次承担区级以上研讨课,成为区级或学校“名教师”。(8分)

良:有效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良好;承担过校级研讨课;成为区级或校级优秀骨干教师。(6.4分)

中: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启发式教学,并较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承担过校级公开课。(4.8分)

(3)管理能力。(5分)

【A、B、C类】

优:担任班主任工作,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具有很强的班级管理技能,管理效果优秀。(5分)

良:担任副班主任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具有较强的教育管理技能,管理效果良好。(4分)

中:担任德育导师工作或结对特殊问题学生,规范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初步具有教育管理技能,有管理成效。(3分)

【D、E、F类】

优: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艺术,管理效果出色;能胜任行政、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工作。(5分)

良:规范、有序、平等、民主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具有很强的教育管理技能,管理效果良好。(4分)

中:规范、有序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具有较强的教育管理技能,管理效果较好。(3分)

(4)研究能力。(6分)

【A、B、C类】

优:善于运用有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成为课题研究的骨干,研究论文的写作能力比较强。(6分)

良:主动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反思,参与校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成为课题研究的骨干,有完成研究论文的能力。(4.8分)

中:能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反思,能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或研究论文。(3.6分)

【D类】

优:把发现的问题上升为课题进行有效研究,透过现象寻找出教学规律;主持区级以上课题研究,研究论文的写作能力比较强。(6分)

良:善于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成为课题研究的骨干,有完成研究论文的能力。(4.8分)

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反思,能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或研究论文。(3.6分)

【E、F类】

优:把发现的问题上升为课题进行有效研究,透过现象寻找出教学规律;主持区级以上课题研究,研究论文的写作能力比较强。(6分)

良:善于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主持过校级以上课题研究,有研究论文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4.8分)

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反思,能高质量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或研究论文。(3.6分)

4.评价指标四:工作绩效(30分,共分为4个二级指标)

评价指标描述及分值如下。

(1)德育绩效。(7分)

优:结合学科教学及日常教育活动有效渗透纪律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内容,及时教育学生纠正不良思想行为,任教学生身心健康、行为规范、举止文明,任教班级受到校级以上表彰,且教师本人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7分)

良:结合学科教学及日常教育活动有效渗透纪律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内容,及时教育学生纠正不良思想行为,任教学生身心健康、行为规范、举止文明,任教班级获得校内“先进班级”称号。(5.6分)

中:结合学科教学及日常教育活动渗透纪律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内容,及时教育学生纠正不良思想行为,任教学生的行为比较规范。(4.2分)

(2)教学绩效。(8分)

优:任教学生成绩与上学期(年)相比进步明显(或有较多学生在区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8分)

良:任教学生成绩与上学期(年)相比有进步(或有较多学生在校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6.4分)

中:任教学生成绩与上学期(年)相比没有明显退步(或有学生在校级学科竞赛中获奖)。(4.8分)

说明:①教学成绩以区统考、校际联考、市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②任教学科高考平均分全区第一的此项满分;③任教学生成绩退步明显的此项得分为0.4。学生获奖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中的获奖。

(3)教研成果。(5分)

【A、B、C、D类】

优:研究成果获得区级以上奖励,或研究教育的文章在市级以上教育类刊物上发表。(5分)

良:研究成果获得校级以上奖励,或研究教育的文章在区级以上教育类刊物上发表。(4分)

中:有研究成果,或研究教育的文章在校级以上教育类刊物上发表。(3分)

【E、F类】

优:研究成果获得区级二等奖以上奖励,或研究教育的文章在市级以上教育类刊物上发表。(5分)

良:研究成果获得校级以上奖励,或研究教育的文章在区级以上教育类刊物上发表。(4分)

中:有研究成果,或研究教育的文章在校级以上教育类刊物上发表。(3分)

说明:没有研究成果的此项得分为0。

(4)民意测评。(10分)

优:学生满意度在90%以上。(10分)

良:学生满意度在80%~89%之间。(8分)

中:学生满意度在70%~79%之间。(6分)

说明:学年末组织全体学生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调查,学生满意度低于70%的此项得分为0。获得“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称号此项得满分。

奖励加分:(加分奖励最高上限不超过16分)

表5-5 奖励加分表

说明:加分奖项必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得的;同一项目获多个奖项的以最高级别加分,不累计加分;没有列出的奖项原则上不给予加分;加分奖励最高上限不超过16分。

“双师型”教师多元评价实施方案(节选)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

一、实施背景(略)

1.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2.“双师型”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

3.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

4.校本评价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目标(略)

三、评价指标(略)

四、评价要点

纵观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以一学年度为考核阶段,主要从以下维度进行评价。

1.师德修养维度

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职业学校教师的师德内涵,既有与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同一性,也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将教师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以“五不准”的要求固化之外,还特别要求教师要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多元发展的视角关爱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把学生塑造成才。

2.学习成长维度

按照比较通用的双师型教师标准,教师应当同时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教师序列中级以上职称、并具有其他技能技术岗位中级以上资格者,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按照这一标准,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生要想成为双师型教师,在正常程序下至少要用六年时间,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难度可见一斑。为此,要引领鼓励更多的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3.教学能力维度

基于教学胜任力的一级评价指标,应从承担的工作任务、任务难度、工作环境、教学规范等方面予以考察,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

4.专业实践维度

社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为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办学方针,专业教师必须要参加各类培训、尤其是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学校专业开发、课程建设、指导技能大赛、交流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体现“双师”的外延。

5.教学业绩维度

鼓励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社会培训的模式,积极探索产教结合、学研结合的途径,发挥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功能。

6.其他业绩维度

从360度考核的理论出发,以上指标不能涵盖的其他重要业绩,可以列出作为附加值,限高10分。

五、评价策略

1.多元评价策略

在本实施方案中,多元评价是学校探索的重点。

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方面,基本上是遵循国家统一人事政策。但事实上,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特殊情况,存在着多元评价的必然要求,由于专业设置不一,不同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其岗位职责、能力水平不同,个性迥异,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更是师资评价的崭新命题,为此,在评价体系中要合理考虑不同的标准。二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活动相对普通教师而言更为丰富,工作任务也有所增加。表现在不仅有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还要参加校企合作调研、企业顶岗学习、职教专业课程教材改革、面向学生的操作技能示范与指导等,凡是对于学校教学质量建设有重要意义的活动,都应当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三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方式上,在体制中原有的行政考核、学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等方式外,也可以借助专家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形式,构建立体评价机制,提高评价的导向性。四是评价标准的多元,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一,不同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其岗位职责、能力水平有别,个性迥异,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更是师资评价的崭新命题,为此,在评价体系中要合理考虑不同的标准。

2.模糊综合评价策略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是,在确定评价因素、因子的评价等级标准和权值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以隶属度描述各因素及因子的模糊界线,构造模糊评判矩阵,通过多层的复合,最终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等级。在本评价指标中,建立了评价的因素集、因子集及相关评语与权重,将所得的结果数量化,运用模糊数学决策工具,最终得出一定的结论。在本方案中,我们力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评价因素,并加以定性与定量,这一方法较以往的会议评价等方式而言,注重双师型教师工作范畴的实际活动,注重过程性的考察与绩效性考察的有机结合,更为合理、科学。

3.平衡记分卡评价策略

本方案采用了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系列指标的简单罗列与混合,而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由促进专业教师发展这一根主线贯穿起来的有机整体。一般适用与工商企业的平衡记分卡考核包括了内部业务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财务与顾客满意四个维度。而我校则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调整为教学专业实践、学习成长、社会服务、满意度、其他业绩等维度,既符合学校的特点,也能够发挥平衡记分卡体系的优点。一是与学校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二是操作精简;三是做到适时跟踪,及时进行过程评价;四是易于分清责任,提高管理效能;五是对于学校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六、评价保障(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