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重经典赏析_生活化语文阅读教

注重经典赏析_生活化语文阅读教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重经典赏析_生活化语文阅读教第三节 注重经典赏析 提升文化底蕴经典是文化的标志与象征。比如说,孔子思想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承载者,影响深远,是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实践理性,符合中国人的人生观与理性观念。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不能受商业之风的支配,还应回到学术与文化的语境中来,倡导经典,注重经典赏析,让青少年真正领略和感受经典的魅力,认识经典的价值,祛除浮浅。

注重经典赏析_生活化语文阅读教

第三节 注重经典赏析 提升文化底蕴

经典是文化的标志与象征。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除去其中的神化成分,这段话至少说明了经典是文化精神的载体,是人性的奥区,文学之核心,可以穿透历史与时代而得到传承与光大。不管你喜欢与否,经典已经在文化传统中形成了崇高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在今后很长时间内还将继续发挥思想宝库和智慧源泉的作用。

比如说,孔子思想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承载者,影响深远,是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实践理性,符合中国人的人生观与理性观念。中国人不喜欢将理论变成灰色的思辨的对象,而喜欢知行合一,履践为上的知性与悟性,在悟性中渗透着深刻的哲理。《论语》正体现出这样的境界。

然而,伴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时至今日,现代人阅读被解释成快餐式的浅阅读。这种以休闲娱乐为主的阅读表现在人们愈来愈选择通俗读物、图文书和休闲读物。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电视和电脑正在代替印刷机,印刷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绝唱,图书所造就的“阐释年代”正在成为过去,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快感。在多元娱乐形式的冲击下,年轻一代的语言系统和阅读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多数年轻读者成为读图的一代、网络的一代,课外阅读名著赏析经典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少,一些孩子对经典敬而远之。

为了寻找卖点,书商推出了以“戏说”、“大话”、“水煮”等面孔出现的各种通俗演绎类名著。被看作严肃文学、流传几百年的古典名著现如今被赋予轻浮、娱乐的讲述方式:让古人行现代人之事、说流行语言,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跟管理谋略挂上钩,一些经典名著被冠以各种搞笑名头现身各大书店,一些作品封面写着“无厘头PK经典名著喷饭爆肚绝对让你疯狂”的字样。年仅14岁的中学生李嘉磊,将《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30多个章节都用少年视角、无厘头语言重新诠释,而刘备、诸葛亮、唐僧、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则相继在《刘备日记》、《麻辣三国》、《烧烤三国》、《唐僧的马》、《商道红楼》中改头换面,谈经论道,指点人生,经典的人物形象,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调侃、戏谑的对象。(www.guayunfan.com)

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2004年6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出版物出版工作的意见》,其中要求:“所有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单位都要增强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新闻出版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文化氛围。要重点抓几件事:严格把关,防止出版物中出现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和不良信息;开展社会文化生活类报刊的整治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不能受商业之风的支配,还应回到学术与文化的语境中来,倡导经典,注重经典赏析,让青少年真正领略和感受经典的魅力,认识经典的价值,祛除浮浅。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用辩论赛的模式,以对“经典的通俗性解读对于文化传承的利与弊”的思考、争鸣、论辩为方式开展综合性学习。还可通过观看经典电影,写影评或读后感的方式阅读经典提升文化底蕴。

现展示一个活动案例和提供两篇学生习作。

(一)活动课展示

活动内容

开展对“经典的通俗性解读对于文化传承的利弊”的辩论。

活动目的

通过辩论,燃起同学们学习经典的热情,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同学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使大家拥有全面科学的发展观,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高超的语言水平及优雅的辩论风度,形成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内涵。

活动过程

1.赛前筹备

学生:明确活动目的,了解活动内容,确定活动任务。

教师:把全班分为四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为辩手。全班根据自己辩手选定的辩题,人人收集资料,提供给辩手,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扬团队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辩论。要求学生写出一篇评述经典的文章。

选出一个辩论会主持人,两名记时员,组成由教师、学生参加的五人评委组。

2.课堂呈现阶段

辩题:正方——经典的通俗性解读对于文化传承的弊大于利。

反方——经典的通俗性解读对于文化传承的利大于弊。

交战双方:正方——高二(1)班同学

一辩:郑婷予 二辩:林桢 三辩:奚雪飞 四辩:李天祺

反方——高二(2)班同学

一辩:叶子凡 二辩:包昌倩 三辩:潘万晟 四辩:吴晨

主席的开场词:

最近这些年,经典突然与大众亲近起来。不少具有“学者”、“作家”身份的人,在电视上以时髦的话语方式,谈先秦诸子,谈三国风云,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出版界自然也不甘落后,趁机大出这类以浅显易懂而又充满噱头的方式重新诠释和解构经典的书籍,各种名著被“披”上了新的外衣“粉墨登场”,并受到了很多读者的热捧,读者对这类书籍的兴趣远远大过于经典原著。有人对之非议,也有人出而辩护。“乙醚”、“易粉”、“潜艇”簇拥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眼光看今日经典与大众的“零距离接触”,一场关于“经典的通俗性解读对于文化传承的利弊”的精彩辩论赛即将拉开序幕。

一、立辩陈词

正方同学认为:经典的通俗性解读对于文化传承的弊大于利。经典的通俗性使经典趋于商业化,原有理想被消解了,崇高被贬斥了,感官被低俗化了,糟蹋文学经典,歪曲了文学经典,而且容易使人们思想堕落,因而不利于文化传承。

反方同学认为:经典的通俗性解读对于文化传承的利大于弊。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文化亦然。经典的通俗性解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具有大众性、时代性和多样性,从而影响大众的审美观、人生观等,因而有利于文化传承。

二、攻辩环节(节选)

正方:“经典名著被电视剧戏说得还不够吗?还需要继续混淆视听地‘品’吗?真能‘品’出什么新意吗?”

反方:比如说“神舟七号”上天,通过各个媒体来看,真的是一次非常好的高科技的普及,连小学生们都知道太空上有哪些现象,怎么回事。这么高的科技在社会上都有这么广泛的需要,反过来想一想,我们的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这些人文社会科学,其实应该说和每一个人的生活的关系都应该是很密切的,可是我们学术界是不是很关注或者是做了这方面的事情呢?我觉得不够,还真的是做得不够。

反方:咱们有句成语叫“寓教于乐”,是说要把比较严肃的教化的工作通过比较快乐的方式来推荐、来推广。在抗日战争或者解放战争期间,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团队为了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可能从理论上讲比较晦涩,就通过戏曲的方式、快板的方式、小说的方式向普通的民众推荐。把经典通俗化,不也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好例子?

正方:一个人一生只有几十年,大师们的经典、通俗著作,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怎么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生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的一个很好途径。一本砖头厚的大部头书在短短数小时内就能掌握其“精华”;一段几百年的历史,像压缩饼干,被浓缩在音画兼备的影视剧中。“文化快餐”吃得多了,你不怕营养不良吗?

反方:正因为人生苦短,不仅是经济上讲效率,我们人生也要讲效率,更短的时间能够把握更多的人类历史上积累下来的这些精华,何乐而不为?

反方:鲁迅先生说:“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奶。”把文化原料进行简易加工,使它们变成人们可以快速接受和吸收的文化食粮,从中获取一些基本的养分,更或者只是一点启发,只要这道“文化快餐”色香味俱全,那么,来点又何妨?

反方:高考在前面等着呢,一些补习班,大家都要上的。课内课外,家长要求、老师指定的,强制要大家去学的诘屈聱牙的经典内容外,请问在座的各位,置身网络时代、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叔本华、巴尔扎克、泰戈尔、雪莱、老庄、孔孟你们读过多少呢?我知道,蔡志忠的漫画、成君忆的《水煮三国》,初中时候全班几乎都看过,对方辩友,你还能否认,E时代,经典不应通俗化?

正方:不看书、不思考的人,希望仅仅通过听讲就能读懂经典,其结果往往是矮子看戏,承虚接响,接受的都为“二手货”。不能因为自己不下功夫而指责经典难懂难学,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经典来说,恐怕更是如此。当前一些商家试图将经典的通俗化说成是轻而易举的事,其实是受投机成风的世俗心态的驱使,恰恰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守护我们信仰与精神的家园。

正方: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代积累的经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不读经典,正是时代的悲哀。在那个战乱频迭、干戈扰攘的时代,从铁屋子中觉醒而又苦闷于前进道路的青年,他们并不缺少精神食粮。今天市面上随处可见的“人生哲学”、“心灵鸡汤”,有哪一本不是很快地成为明日黄花?而那些试图为青年的人生问题寻找安顿之处的经典,又有哪一本会随着那个时代的过去而速朽?

反方:有一句广告语叫“与世界接轨,让思想先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外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为青少年着想,编一些讲一讲古文和古书以及外国文和外国书的通俗的读物,普及经典,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难道不应该吗?

正方:与世界接轨,如果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接轨,而不进行深刻的思想文化的接轨,那么这种技术层面的接轨,能维系多长时间?

正方:经典普及工作并不能代替经典本身,它们的意义是让读者亲近经典,接触经典。经典的普及不是把经典通俗化甚至庸俗化为当下实用的知识,而是充当灯塔和航船,把读者的心灵引入到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中去。这就是朱自清所说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正方:朱自清写《经典常谈》花了三四年时间,钱穆的《论语新解》数易其稿,他们不会随便迁就和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不会为了书的好卖而牺牲了经典的尊严。谈经典的小书,也已然成为经典。如今,有心、也有能力做这样工作的学者,在哪里呢?

三、自由辩论

在自由辩论当中,各队都有4分钟的发言时间,必须交替发言。(节选)

正方:请问对方辩友,你读了我们的《〈论语〉选读》,再读《〈论语〉心得》之后,你觉得两者之间存在着差距吗?孔子是一个性别不明、“略高于体温”的心理咨询师吗,他一贯抱有的从“礼制”出发的等级观念、精英思想,都可以从生活小故事中得到印证,是疲于奔命的现代人的一盅盅美味滋补的“心灵鸡汤”吗?

反方:于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有什么不好?她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处世哲理,融解在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当代世俗的生活故事之中,国内国外的都有,它那样通俗,那样平易,那样率真,那样具体地可以与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上口,那样清晰地回答了人们生活中所碰到的、甚至让他们碰过壁的种种问题,哪能不句句直指人心,句句击撞着人们的心灵?

正方:那是于丹的孔子,是经于丹咀嚼过的《论语》,哪里是《〈论语〉心得》,分明是《于丹心得》。你是喜欢吃原汁原味的米饭,还是喜欢吃被人家咀嚼过的呢?

反方:你小时候不也是吃米糊长大的,米糊不也经过碾磨、压碎,让你易消化?《〈论语〉心得》的畅销,不正说明它的营养价值了么?

正方:不错,米糊确实利于消化吸收,请问你现在还吃米糊吗?(哄笑)再说,畅销未必就是真正有价值。“三鹿奶粉”畅销么,对孩子毒害大着呢!(众笑)据报道,中国古籍在日本销路不错,但于丹、易中天在中国热卖的“品读”系列,却未能走俏日本市场,这个“畅销”二字,恐怕要打点折扣吧!

正方:电影《孔子》拍摄期间,外界就有许多评论认为,香港人周润发来演圣人孔子,这有点不太靠谱。对此,周润发自己也说“这个戏不应该找我来演,我不懂孔子。”作为孔子的后代,孔子研究院的院长,孔祥林就表示:“要想演好孔子,起码要学两年时间吧,这两年里一定要领悟《论语》,此外还要熟读《史记·孔子世家》等这类著作吧。这里有孔子为人做事的准则,他的深刻思想。不懂孔子,不读《论语》,他演什么孔子?”

反方:对方辩友,你不知道的是,同为孔子第75代嫡孙的孔健就对记者表示,“对这个造型很满意,周润发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演员,而孔子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演出这种神韵来。”再说了,周润发身材高大,这和孔祥林之前所说的“孔子身高一米八九”的说法颇为吻合,用“发哥”,要的是他的外型和演技,而不是对国学的认识,识不识《论语》,又有何问题?

正方:“子见南子”这一章节我们的《〈论语〉选读》中有,电影把它作为重头戏,周润发和演南子的周迅颇有一番打情骂俏。这样的孔子是“通俗”了,但这是对孔子的敬仰,对儒家思想的推崇,还是对他的亵渎,对《论语》的歪曲、臆测?

反方:孔子也有七情六欲,非草木之人,为什么非把他神化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呢?我们学了《〈论语〉选读》后,知道孔子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他在“闻弦歌之声”时对子游的做法进行调侃,说他“割鸡焉用牛刀”;有时候学生不听话,他也会发脾气,说宰我“朽木不可雕也”……人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孔子,电影剥除了“学术化”圣人身上的“油彩”,将孔子“还原”为自己心目中更加生活化、平民化的孔子形象,让孔子走进大众,让大众靠近孔子,何错之有?

四、总结陈词

正方:我方认为,经典的通俗性解读对于文化传承的弊大于利。经典的本质是精神的高格,以精神高格去感染人和影响人。它有过划时代的影响,有跨时代的价值,每一位思想文化巨匠都是一座学术“富矿”。“缩水”后的经典,“瘦身”后的导读,再加上网友投票、明星代言等出版商娱乐化、商业化炒作,可能提高经典的知名度,可能让经典著作通俗读物成为短期畅销书,但绝难以让它们成为历久不衰的“常销书”。图书终究不是化妆品,经典也不是方便面。它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依靠的还是它本身的思想力度,有的时候欲速则不达。非理性的大众文化泡沫难以持久,浮躁的学术风气难免成为过眼云烟,时过境迁,留下的必然是一片空白。在缺少敬畏、过度世俗化的环境下,我们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去阅读,失去独立的思考和批判能力,要从自己的阅读中感受经典获得启悟,敬畏经典,守护经典,坚持学术,也许比起经典的通俗化与商业化更为急迫与重要!我们感谢名著,我们呼唤名著,我们倡导要读读名著救经典!

反方:大环境下,由于大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渴望和认同本土意识的加强,于是传统典籍重新进入读者视野,跟大众达成很好的交流。我方认为,经典的通俗性解读对于文化传承的利大于弊。首先,读者不喜欢过于庄重、过于正襟危坐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关注的问题太宏观,太远离现实的生活。“巨人”、“泰斗”、“巨著”、“经典”……这些硕大无比的帽子可能会把一些有阅读自卑感的读者吓走。其次古典名著进入中国现代社会,有很多如不经过现代语言的阐释和讲解,现代读者很难读懂,就算是一些古白话文,能真正读懂其中妙处的也不多,因为很多都是以历史史实为背景的,如果没有对当时政治文化历史的了解,也不容易进入。再次,专业性和学术性等诸多因素也容易导致一般读者对经典敬而远之。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通俗化的理解和转换,对经典进行通俗化的解读、市场化的推销,与经典来一个“零距离的接触”。

最后,现场进入互动阶段,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向辩手们提问成为本次辩论赛的另一大亮点。最后经过评委们的审议,高二(2)辩论队赢得了此次辩论赛,高二(1)班辩论队的三辩被评为优秀辩手。

(二)阅读经典心得例举:

白与黑——《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高二(1)班 陈 霖

说实话,我不大喜欢看《辛德勒的名单》,不是因为电影拍得不好,而是影片过于厚重,几乎会让人压抑得无法呼吸,看了让我的心太难受。

看《辛德勒的名单》是需要耐心的,要忍受缓慢的叙事,要忍受单调的黑白,要忍受几个小时的压抑。我第一次看,以为电脑坏了,怎么是黑白的。第二次看,才知道这部电影本身就是采用黑白色作为主色调。其中在清洗犹太人聚居区的时候,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冲锋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出现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仿佛走在平时回家的路上一样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小女孩,全部场景都是黑色、灰色,唯独这个红衣服的小女孩,是整个影片中唯一的色彩,但是很可惜,红衣服小女孩最后一次出现是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

黑白色彩不仅仅在于还原了一个真实感,更让观看影片的人试图对黑与白做一个评判。黑代表深夜,白代表阳光;黑代表罪恶,白代表善良;黑代表绝望,白代表希望;黑代表沉沦,白代表诞生。只有黑白的世界,才能展示噩梦般的场景,显示那个时代,表现出人性阴暗和光辉的一面。

哥特是“黑”的化身。战争机器摧毁着正义,道德也开始沦丧。他变得疯狂,变化无常,良知竟然可以扭曲到那种不可想象的程度。虽然他内心深处喜欢着身边的犹太女子海伦,但是对犹太民族的莫名仇恨与隔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他无理由地鞭打着自己喜爱的女人,似乎打得越多打得越重就越能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他随意杀死犹太人,在他看来这就是所谓的权力正当运用。他变成了政治工具,将人道主义和善心踩在了脚下,最终也成了可悲的政治牺牲品。

辛德勒是“白”的代表。这个德国的精明商人原本希望借助战争开工厂发财。他找到了精通财务和企业管理的犹太人斯特恩。在与斯特恩的共事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超越雇佣关系的朋友般的深厚感情。通过斯特恩,辛德勒更多地了解了犹太人。现实的惨绝人寰的屠杀和身边忠诚的犹太人的助手让这个男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勇敢地承担起保护犹太人的责任。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在那些疯狂屠杀的日子里,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还记得纳粹德国投降后辛德勒离开工厂时与斯特恩的那段对话,看着看着不知不觉胸腔有种异样的热气,眼眶里泪水在打转。1200人的名单,那是怎样沉重的一串名字。名单里面是充满希望的天堂,名单外是死亡笼罩的黑暗。辛德勒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拿出更多的钱去拯救人,一枚金制的纳粹胸章也许就等于两条鲜活的生命,一辆汽车也许就换回十条生命。与之相对的是,600万犹太人的生命在末日里一文不值,他们被纳粹当做垃圾一样处理掉了。其实人类面对的自然的东西并不可怕,丧失人性的人类才是最可怕的。

战争就是那一根细细的红线,考验着人与非人。“拯救一人,即拯救全世界!”这样的话听来,和我们中国人常常听到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有着不谋而合的道理,救命的意义不是在于救命的行为,而是带来的心灵净化,他首先是拯救了自己。

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漫天的烟尘已经散去,而辛德勒永远被犹太人民所铭记。人性的美好一面是恐怖世界的唯一希望。幸免罹难的人们要感谢奥斯卡·辛德勒,更要感谢他们自己。他们坚强地活下来了,即使死也不能不明不白地死去,片刻的生命也是生命!

斯皮尔伯格没有在影片里交代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但辛德勒的作为已经让我们感动得一塌糊涂。最后,我借用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上严肃地说的一句话:“你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看这部电影。”

在污泥里找到的神话——《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高二(1)班 周露茜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发生在遥远的印度,一位在呼叫中心里端茶送水的小弟杰玛参加了孟买的《开心辞典》节目,冠军可以获得20000000卢比,不用数了,两千万卢比,它相当于50万美金。这位茶水小弟一路冲到最后一关,顺利地拿到了冠军,抱得美人归。

电视猜谜节目里的那些难题,为什么恰巧能在贫民窟长大的青年杰玛的人生碎片里找到答案?已经52岁的丹尼·保尔,从来不是肤浅甜腻的故事的缔造者,作为焦点的竞猜节目和那么多的巧合,不过是幌子,真正的故事核心,其实是“印度”,是人生之艰难挣扎,生活之穷厄凄惨。

犹如格林童话,剔除掉有仙女、神迹、运气的那些部分,故事也依旧能够成立一样,如果剔除电视竞猜这条线,故事照旧成立。剔除掉那些部分,当时真正的现实就赫然显现,这种真实是触目惊心的。一次电视比赛,就是一个印度贫民一生的万花筒:有天真快乐的童年,有血腥残忍的宗教冲突,有颠沛流离的浪荡生涯,有敲骨吮髓的丐帮生活……这一切就发生在孟买漂亮的城区边上,仿佛天堂的边上就紧挨着地狱。光怪陆离、潦倒不堪的贫民窟生活,是印度的另外一个世界,令人绝望和窒息的不公不义充斥着底层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威胁着每一个人。

真正让影片卓然不群的,是污泥一般的现实之上笼罩的神话色彩,是丹尼·保尔看到黑暗现实之后的态度,是他早期愤怒散尽之后的乐观。这不是一种告诉你一个虚假充满塑料味的完美世界的不负责任的乐观,而是懂得虽然我们存在在这个很不美很不酷的世界上,但在命运之外,人仍然有得选择,我们并不是一个只受命运摆布的傻瓜的乐观。

片中的主人公杰玛,没像哥哥舍利姆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只是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他可以跳进粪坑;他不放弃伙伴,在逃出生天之后仍回到火坑寻找被困于黑帮的伙伴;他爱一个人,不论时间和环境怎样改变,仍像阿甘一样的绝无改变。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只是一直,不抛弃,不放弃。世事风云变幻,不变的唯有杰玛那颗善良、正直的心,和对爱情、正义、幸福的坚强信念与渴望。在影片的最后,代表黑暗势力的黑社会头目死了,幡然悔悟的舍利姆死了,主人公赢得金钱、美人,或者说是成功和爱情,拉提卡与杰玛在历经各自的坎坷之后终于拥抱在了一起。拉提卡的脸上是逃亡换来的刀疤,它提醒每个观者,这个世界固然残酷地超出每个人曾经的想象,但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坚持、追寻。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当人们处于恐慌和颓靡的心理状态的时候,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穷人励志的故事是最好的安慰和激励剂。

而这就是杰玛在“人人都想成为百万富翁”节目中仿有神助顺利过关的寓意,那些生活的痛苦经历居然在答题中都派上了用场,因为所有的经历都是有用的,所有的过往,都会在塑造你、成就你、毁灭你。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告诉我们:你能充满怨恨地随着脏水走向下水道,也能在信念的指引下找到神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