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熹的教育思想_中国教育史教程

朱熹的教育思想_中国教育史教程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熹的教育思想_中国教育史教程第三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图8-2 朱熹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出生于南剑尤溪。(一)关于“小学”的教育思想朱熹特别重视“小学”教育,认为“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二)关于“大学”的教育思想15岁以后是“大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任务是“穷其理”、“以理教”。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朱熹的教育思想_中国教育史教程

第三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图8-2 朱熹

朱熹(1130—1200年,见图8-2),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今福建南平)尤溪。他19岁登进士,不久出任泉州同安主簿。同时,他开始师事程颐三传弟子李侗。朱熹先后任官14个年头,其余时间多是著书授业。每到一地,他都要创办学校:在泉州创设县学,在漳州创设州学,在南康修复白鹿洞书院,在潭州修复岳麓书院等,前后讲学达50年之久。朱熹关心国家大事,向朝廷推崇理学,强调修身,力主抗金,但不被重用。后一度担任皇帝侍讲,历任知江西南康军、知漳州、知潭州、焕童阁待制兼侍讲等地方和朝廷职务。(www.guayunfan.com)

朱熹一生著述繁多,主要教育著述有《大学章句序》、《白鹿洞书院揭示》、《学校贡举私议》、《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

一、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朱熹认为:世界万物的“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包括人类社会的道德秩序称之为“理”,这种理是永恒存在的,“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是在这里”;“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有了人类,理就会以人的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更强的实在性,好像“天理”就藏在人的形体里一样,这种包藏在人类形体中的“天理”称为“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就是“理”(性即理),是绝对至善的。

何谓“气质之性”?朱熹认为,“天理”只有一个,而包含“天理”的人类形体是千千万万的,每个人的形体气质都有所不同,是形形色色、互有差异的。这样,本来是一样的“天理”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就有不同的表现。这种不同气质的个体对“天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气质之性”,所以“气质之性”是因人而异的。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为学乃变化气质耳”。通过“变化气质”,使“气质之性”接近“天命之性”(接近“天理”)。气质中最不利于“天理”显现的因素就是“欲”,所以“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6]

与其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关,朱熹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7]具体而论,朱熹认为教育对个体的作用表现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明明德”之事;对社会的作用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亲(新)民”之事。他认为,修己是治人的前提;治人是修己的功夫。因此教育作用和努力的方向,首先是由外而内,其次才是由内而外。

二、“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朱熹把人接受教育的过程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他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成是统一的教育过程,看成是有区别而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朱熹说:“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8]即“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方法有异,时间有先后。总之,“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延续。

他认为“小学”与“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应有所不同。“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之以事”,即“打坯模”的阶段;“大学”阶段是“教之以理”,即“加光饰”的阶段。

(一)关于“小学”的教育思想

朱熹特别重视“小学”教育,认为“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他把“小学”教育比喻为“打坯模”,要打好做圣贤的坯模。也就是说“小学”教育对人的成长来说像是一个初加工或半成品,若“小学”的坯模没有打好,没有做出样子来,以后弥补起来就极不容易。

他还从儿童心理特点上分析“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的心智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对于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儿童的教化能够与心智发展相吻合(即“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就会达到一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语)的效果,这时养成的一切品质都是很稳固的,“若固有之者”。

“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教事”、“学事”。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教儿童只是教他如何去做,不必教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便是和儿童讲道理,也要求浅近具体,“教小儿只说个义理大概,只眼前事”。

“小学”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具体、明确,应尽量生动、直观、形象。朱熹认为,为了养成儿童最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实行一定的强制性是必要的,只有到了一定时期以后,才能“积久成熟,自成方圆”。

(二)关于“大学”的教育思想

15岁以后是“大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任务是“穷其理”、“以理教”。“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是发明此事之理”。[9]“大学”是在“小学”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因其所已知者推而致之以及其所未知者,而及其至也”[10],是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小学”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去推测未知的事物。

朱熹认为“大学”主要是要去读书,“读书穷理”。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靠自觉,学习的成败在于学习者的自觉性的高低。“大学”阶段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自学能力。所以朱熹认为“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读书、穷理。

三、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认为,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立志

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直是无着力处”。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

(二)居敬

泛泛而论,居敬是一种人生态度,是道德涵养的体现。朱熹曾说,居敬与孔子所谓的“行笃敬”、孟子所谓的“求放心”、《大学》所谓的“诚意”、程颐所谓的“主敬”皆为一理。朱熹强调“居敬”。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可见,“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是始终一贯、严肃认真和注重个人修养的精神态度,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三)存养

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从另一方面来说,“存养”又是为了不使本心丧失。“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同时,从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存养”是为了收敛人心,将其安顿在义理上。

(四)省察

“省”是反省,“察”是检查。“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因此,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五)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朱熹的上述见解,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至今仍有可供借鉴之处。

四、朱子读书法

朱熹教学,尤重自学;自学之事,尤重读书。朱子读书法并非朱熹手订,而是由宋人张洪和齐熙摘录朱熹有关读书的语录分类编成,元人程端礼后曾重编,但内容大同小异。

(一)循序渐进

朱熹提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序”有二义。一是客观的读书的顺序。读书要有一定的次序,前面读熟了,方可读后面。二是主观能力之序。读书不能贪多,应量力而行。另外,朱熹强调,读书既要抓紧,又不可急于求成,即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读书如园夫灌园,善灌者随其果根株而灌之;……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11]

(二)熟读精思

读书必须“熟读”和“精思”。朱熹很推崇“古人读书,亦记遍数”的做法,认为“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朱熹提出读书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12]所谓“精思”,即是反复寻思文义:“这功夫须用行思坐想,或将已晓得者再三思醒,却只有一个晓悟出处,不容安排也。”[13]

(三)虚心涵泳

所谓“虚心”,即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不可先入为主,穿凿附会。所谓“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细心玩索,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14]即读书要有客观的态度,不能固执己见,要采取公正的态度,还要拿住主脉。朱熹提倡虚心涵泳,反对先入为主、穿凿附会、轻信传闻、卒下定论,是合理的,但他又认为圣贤之书全是天理,读书乃是领会圣贤的意思,这容易导致对书本的迷信。

(四)切己体察

切己体察即读书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读一句书,须体察这一句我将来甚处用得。”此外还要从生活的实际中时时体察书中的道理。“大凡读书,须是自家日用躬行处着力方可。”[15]朱熹主张读书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工夫,必须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他说:“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认为读书应当“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16]这个观点对今天的读书,乃至教育都有着积极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五)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时间上的抓紧,二是精神上的振作和集中。读书须毫不懈怠,坚持到底。“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17]“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只是鏖战一阵。”读书还应追究到底、有疑释疑。“看文字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18]

(六)居敬持志

“居敬”强调读书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持志”强调读书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而不松懈。

朱熹的读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见解,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朱子的六条读书法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在于,主要是指读圣贤之书,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穷理,而穷理的目的就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在其次,没有涉及置疑和问难的原则,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结合,这正是封建正统教育的弊病所在,所以朱子读书法也遭到后来不同学派人士的批评。朱熹视“读书穷理”为治学的要津,不免夸大读书的作用。但就单纯的读书方法而言,无疑是值得参考的。

总之,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丘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学习和研究宋朝教育的重点,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元明清时期教育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